期刊文献+
共找到844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地方大豆种质资源主要农艺性状的鉴定评价与遗传多样性分析
1
作者 朱丽华 覃薇 +5 位作者 尤佳琪 滕峥 杨红娟 曹碧婷 顾卫红 李超汉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2期16-24,共9页
选取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的61份大豆种质,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等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这61份大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单株荚数、单株产量、鲜籽粒百粒质量、干籽粒百粒质量等产... 选取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中收集的61份大豆种质,对其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等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这61份大豆种质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单株荚数、单株产量、鲜籽粒百粒质量、干籽粒百粒质量等产量相关性状的变异系数在12.18%~27.25%。相关性分析显示,植株高度与有效分枝数、节间数、二粒荚数、三粒荚数等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将26个农艺性状分为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71.90%。聚类分析将61份大豆种质分为6个类群:第Ⅰ、Ⅱ类群表现为大荚大粒类型,鲜籽粒和干籽粒的百粒质量最大;第Ⅲ类群的百粒质量最小;第Ⅳ、Ⅴ类群表现为荚粒较大、产量较高;第Ⅵ类群单株结荚最多,单株产量最高,但百粒质量较小。本研究可为大豆种质创新和品种选育提供种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地方品种 上海市 遗传多样性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上海市郊区南瓜病毒种类
2
作者 袁瑗 奚丹丹 +4 位作者 方草创 张红梅 田守波 吕铎 马坤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6期81-88,共8页
为鉴定上海市郊区秋季南瓜棚中的主要流行病毒病,于2020—2022年在奉贤区和青浦区采集21份南瓜叶片进行小RNA深度测序及PCR检测验证。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种病毒,分别为新德里番茄曲叶病毒(ToLCNDV)、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LCCNV)、南瓜黄... 为鉴定上海市郊区秋季南瓜棚中的主要流行病毒病,于2020—2022年在奉贤区和青浦区采集21份南瓜叶片进行小RNA深度测序及PCR检测验证。结果表明:共鉴定出4种病毒,分别为新德里番茄曲叶病毒(ToLCNDV)、中国南瓜曲叶病毒(SLCCNV)、南瓜黄矮化失调病毒(CYSDV)和瓜类褪绿黄化病毒(CCYV)。其中,ToLCNDV和SLCCNV在不同年份和区域均被检测出,是上海市奉贤区和青浦区南瓜的主要流行病毒。此外,ToLCNDV和SLCCNV在黄瓜、甜瓜和西瓜中也被检测出。对来自15个国家64个ToLCNDV分离株的外壳蛋白(CP)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ToLCNDV的适应性进化与地理因素有关,ToLCNDV分离株被分为欧洲型和亚洲型两大类,中国内地的ToLCNDV分离株应来自中国台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RNA深度测序 上海 南瓜病毒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现代化温室黄瓜规范化栽培技术
3
作者 吕卫光 赵京音 +2 位作者 田吉林 余廷园 诸海涛 《中国果菜》 2004年第6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上海 现代化温室 黄瓜 规范化栽培 品种选择 育苗 定植 园艺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上海市农田有害生物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4
作者 万年峰 蒋杰贤 +1 位作者 徐建祥 吴进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2997-3002,共6页
以上海市农业示范区(松江区)农药用量减少优化为例,在对其稻田农药用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农药用量对策研究,建立了综合效益和综合代价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将综合效益分为经济、社会、... 以上海市农业示范区(松江区)农药用量减少优化为例,在对其稻田农药用量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农药用量对策研究,建立了综合效益和综合代价的层次分析结构模型,将综合效益分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3个元素,综合代价分为经济、社会、生态代价3个元素。建立了判断矩阵,并作一致性检验,求出相应的权重;提出代价效益比RCP概念(综合代价与综合效益的比),对稻田农药用量对策进行排序,并依此作为衡量稻田农药用量的参考因子。根据分析结果,认为采用杀虫灯和施用化学农药5次(有效成分为2.23kg.hm-2)”相结合,是上海市水直播稻田有害生物的最佳防治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上海市 有害生物治理 代价效益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病的初步鉴定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穗 王冬生 +2 位作者 瞿培荣 温广月 匡开源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3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病原 番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都市型郊区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探讨--以上海市崇明区菜蚓鳝立体种养模式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李双喜 吕卫光 +4 位作者 郑宪清 张翰林 张娟琴 陶晓斌 张惠兰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6期23-27,共5页
通过阐述上海发展都市型郊区循环农业的必要性,结合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需求,系统分析了上海崇明区在农业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升级新模式——"菜蚓鳝"立体种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原理与循环路径特点,解析了菜蚓鳝立体模式的经济... 通过阐述上海发展都市型郊区循环农业的必要性,结合崇明国际生态岛建设需求,系统分析了上海崇明区在农业发展模式上的创新升级新模式——"菜蚓鳝"立体种养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原理与循环路径特点,解析了菜蚓鳝立体模式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后提出了都市型郊区发展立体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型郊区 循环农业 生态农业模式 菜蚓鳝立体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食用菌中的甲醛含量及风险评估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海燕 黄柳娟 +2 位作者 冯博 周昌艳 邵毅 《上海农业学报》 2022年第1期85-89,共5页
为了解上海市食用菌产品的甲醛含量水平,并评估其食用风险,用乙酰丙酮法对2017—2019年采自上海市场和基地的71份香菇、127份双孢蘑菇、51份黑木耳、46份平菇、23份蟹味菇、19份金针菇、18份银耳、10份草菇、9份茶树菇和3份竹荪样品进... 为了解上海市食用菌产品的甲醛含量水平,并评估其食用风险,用乙酰丙酮法对2017—2019年采自上海市场和基地的71份香菇、127份双孢蘑菇、51份黑木耳、46份平菇、23份蟹味菇、19份金针菇、18份银耳、10份草菇、9份茶树菇和3份竹荪样品进行甲醛定量分析,然后用点评估和基于蒙特卡罗模型的@Risk软件对所有食用菌样品的甲醛含量进行暴露评估。结果表明:10类食用菌中的甲醛检出率为21.05%(金针菇)—100.00%(香菇、茶树菇和竹荪),香菇中甲醛含量(鲜品:1.91—22.90 mg∕kg,干品:14.61—114.25 mg∕kg)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食用菌,但均未超过63 mg∕kg(鲜品)和300 mg∕kg(干品)的限量标准。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上海消费者仅通过食用菌摄入途径而造成的甲醛膳食暴露不存在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食用菌 甲醛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主要蔬菜种类研究(待续)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龙英 董玉光 +1 位作者 杨瑞云 朱丽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14-19,共6页
在对上海栽培蔬菜和野生蔬菜种类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补充了进入21世纪以来引进、选育并推广的大量蔬菜新种类、新品种。初步研究表明,目前上海市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按照植物分类方法,分属45科126属220个种(亚种或变种)。
关键词 上海 蔬菜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鲜食葡萄新品种在上海市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4
9
作者 奚晓军 查倩 +2 位作者 和雅妮 殷向静 蒋爱丽 《上海农业科技》 2021年第4期71-73,共3页
为丰富上海市葡萄品种结构,筛选出适合上海市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的葡萄新品种,加快国产优质葡萄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连续5年对引种的3个鲜食葡萄新品种"宝光""峰光""蜜光"的物候期、结果状况、果实、性状... 为丰富上海市葡萄品种结构,筛选出适合上海市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的葡萄新品种,加快国产优质葡萄新品种的推广应用,连续5年对引种的3个鲜食葡萄新品种"宝光""峰光""蜜光"的物候期、结果状况、果实、性状和抗性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在上海市设施栽培条件下,这3个葡萄新品种均表现为结实性能良好、栽培管理容易、抗性强,其中,"宝光"的果实风味较淡;"峰光"的穗形偏小且果实肉质偏软;"蜜光"的综合表现较好,穗形整齐,果实肉质脆、具有玫瑰香味、风味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新品种 引种 栽培表现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主要蔬菜种类研究(续完)
10
作者 陈龙英 董玉光 +1 位作者 杨瑞云 朱丽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36-42,共7页
在对上海栽培蔬菜和野生蔬菜种类进行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补充了进入21世纪以来引进、选育并推广的大量蔬菜新种类、新品种。初步研究表明,目前上海市种植的主要蔬菜品种,按照植物分类方法,分属45科126属220个种(亚种或变种)。
关键词 上海 蔬菜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换锦花花芽分化进程的形态和生理变化
11
作者 李青竹 许俊旭 +2 位作者 蔡友铭 张永春 杨柳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5期13-17,共5页
为揭示换锦花的花芽分化进程中的形态特征及生理变化规律,以30株换锦花为试验材料,观察其物候期和花芽分化的形态发育过程,测定其在不同分化时期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 为揭示换锦花的花芽分化进程中的形态特征及生理变化规律,以30株换锦花为试验材料,观察其物候期和花芽分化的形态发育过程,测定其在不同分化时期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表明,换锦花的花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其花芽分化经历了花芽分化准备、分生组织膨大、花原基形成、花被片分化、雄蕊分化和雌蕊分化6个时期。2月中下旬至3月初是其初叶期,养分的积累为花芽分化作准备,4月中旬花原基出现,4月下旬花被片原基形成,5月初雄蕊形成,5月中下旬完成雌蕊分化,整个花芽分化基本完成。在整个花芽分化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淀粉含量则表现为持续下降趋势,SOD和POD活性在花芽分化前期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高含量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以及高活性的SOD和POD可促进换锦花花芽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锦花 花芽分化 形态变化 营养物质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菜用大豆品种资源食味品质评价体系构建
12
作者 曹碧婷 朱丽华 +5 位作者 杨红娟 尤佳琪 吕铎 顾卫红 李超汉 李青竹 《大豆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78,I0007-I0018,共23页
为更快速准确地对菜用大豆食味品质进行评价,选取30份上海地方菜用大豆品种资源,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外观、营养以及食味品质等进行调查与评价,并建立了喜好度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参试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如下,生育期为108.00~137.00... 为更快速准确地对菜用大豆食味品质进行评价,选取30份上海地方菜用大豆品种资源,对其主要农艺性状、外观、营养以及食味品质等进行调查与评价,并建立了喜好度预测模型。结果显示,参试材料的主要农艺性状表现如下,生育期为108.00~137.00 d,株高为54.30~110.60 cm,茎粗为9.20~16.40 mm,主茎节数为12.00~22.40,有效分枝数为2.40~7.40,底荚高度为5.80~16.70 cm,单株有效荚数为48.80~132.80,标准荚长为5.92~7.33 cm,标准荚宽为1.50~1.75 cm,单株粒数为78.10~201.50,单株粒重为30.10~88.70 g,百粒鲜重为65.00~113.60 g,皮重59.20~132.70 g,出仁率为42.50%~56.30%。除生育期、标准荚长、标准荚宽和出仁率外,其余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表明这些品种资源存在比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单株有效荚数和单株粒数是产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食味品质(甜味、糯性、质地、鲜味和风味)和营养品质(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脂肪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建立了喜好度预测模型,可以解释喜好变化率的97.2%。本研究为菜用大豆品种资源的高效评价和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地方品种 食味品质 多样性评价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少)侧芽切花菊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13
作者 杨贞 姚建军 +2 位作者 孙翊 周琳 杨柳燕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6期37-41,共5页
为建立无(少)侧芽切花菊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筛选对其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本试验以切花菊茎段为试验材料,使用75%乙醇和0.5%苯扎溴铵进行消毒,筛选出适宜菊花茎段的消毒方法;设置不同激素配比,对茎段接种诱导率、褐化率等... 为建立无(少)侧芽切花菊组培快繁技术体系,筛选对其芽诱导、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本试验以切花菊茎段为试验材料,使用75%乙醇和0.5%苯扎溴铵进行消毒,筛选出适宜菊花茎段的消毒方法;设置不同激素配比,对茎段接种诱导率、褐化率等,不定芽增殖系数以及组培苗生根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5%酒精消毒20 s+0.5%苯扎溴铵15 min消毒效果最佳,存活率高达96.0%;A5培养基(MS+6-BA 1.0 mg/L+NA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是芽诱导最佳培养基,诱导率为78.33%;B1培养基(MS+6-BA 0.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6 g/L)是增殖最佳培养基,增殖系数为4.88;C3培养基(1/2 MS+IBA 0.1 mg/L+NAA 0.1 mg/L+蔗糖20 g/L+琼脂6 g/L)是生根最佳培养基,生根率为100%。本文为无(少)侧芽切花菊工厂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少)侧芽 切花菊 消毒 芽诱导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地区‘申馨’草莓设施栽培果实外观和糖酸品质评价
14
作者 许梅玲 陈美伊 +5 位作者 郭晓莹 李梦莹 王小萍 顾月兰 倪迪安 高清华 《上海农业学报》 2025年第3期42-50,共9页
以‘申馨’和华东地区草莓主栽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产地鲜果外观和糖酸品质,分析‘申馨’各性状的稳定性和变异情况,探究不同地域环境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产地的‘申馨’单果质量在20~30 g、3个产地单果质量在30~40 ... 以‘申馨’和华东地区草莓主栽品种为材料,通过测定不同产地鲜果外观和糖酸品质,分析‘申馨’各性状的稳定性和变异情况,探究不同地域环境对草莓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5个产地的‘申馨’单果质量在20~30 g、3个产地单果质量在30~40 g。其果型指数由南向北呈增加趋势,5个产地的果实在1.0~1.2,小于‘红颜’大于‘越心’。6个产地‘申馨’与对照果面光泽和红色饱和度无显著差异,硬度小于‘红颜’,大于‘章姬’,充分成熟果面光泽和硬度出现下降。5个产地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在12%以上,由南向北呈降低趋势。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小于‘红颜’,大于‘越心’,4个产地果实的酸含量在0.51%~0.55%;平均固酸比20.4,与‘红颜’和‘天仙醉’接近。综上,‘申馨’在华东地区适应好,应用潜力大,冬季提早保温(尤其在山东和安徽)有助于保持果型圆正,提升糖酸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申馨’草莓 设施栽培 果实外观 可溶性固形物 可滴定酸 变异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艺种子引发技术 被引量:24
15
作者 李明 姚东伟 陈利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9-63,92,共6页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种子加工领域种子引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概况,种子引发的方法、引发产生的效果,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种子引发的机理、种子引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种子引发最佳条件的选择以及影响种子引发效果的一些因素等。同时分析了...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种子加工领域种子引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概况,种子引发的方法、引发产生的效果,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种子引发的机理、种子引发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种子引发最佳条件的选择以及影响种子引发效果的一些因素等。同时分析了国内外在种子引发技术上的差异,提出我们今后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艺作物 种子引发技术 种子引发液 滚筒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设施葡萄的需冷量及需热量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奚晓军 蒋爱丽 +1 位作者 田益华 查倩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1期23-26,共4页
利用不同估算模型分别对上海地区4个设施葡萄主栽品种的需冷量及需热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个测试品种的需冷量值分别介于575—684 h(0—7.2℃模型)、738—895 h(≤7.2℃模型)和738—865 CU(犹他模型);‘巨玫瑰'需冷量最低,‘巨峰&... 利用不同估算模型分别对上海地区4个设施葡萄主栽品种的需冷量及需热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4个测试品种的需冷量值分别介于575—684 h(0—7.2℃模型)、738—895 h(≤7.2℃模型)和738—865 CU(犹他模型);‘巨玫瑰'需冷量最低,‘巨峰'最高;需热量值介于9 113—10 722 GDH(生长度小时模型);‘夏黑'需热量最低,‘醉金香'最高;4个葡萄品种的需冷量与需热量之间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促成栽培 需冷量 需热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长周期栽培型西瓜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宋荣浩 杨红娟 +2 位作者 陈远东 马坤 顾卫红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6-40,共5页
为确定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设施长周期栽培的西瓜新品种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设施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申抗988’是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设施长周期栽培的西瓜新品种,它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春播设施栽培的最适播种期为2月10-20日,适... 为确定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设施长周期栽培的西瓜新品种及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设施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申抗988’是适合上海及周边地区设施长周期栽培的西瓜新品种,它在上海及周边地区春播设施栽培的最适播种期为2月10-20日,适宜种植密度为7 725~9 000株/hm2,双蔓整枝,株行距为35cm×250cm,基肥用量以狮马牌复合肥900kg/hm2+精制有机肥22.5t/hm2为宜。膨瓜期沟施225kg/hm2狮马牌复合肥,同时通过叶面喷施4~5次500倍液狮马牌高钾叶面肥(N∶P∶K=7%∶12%∶40%),每次300g,比不追肥对照增产37.2%,且显著改善了西瓜果实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设施栽培 高产栽培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化设施园艺生产机构提高市场竞争力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强 陈春宏 徐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5-10,共6页
本研究以目前国内现代化设施园艺生产水平较高的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设施园艺示范基地 1hm2 温室蔬菜的生产为例 ,与目前现代化设施园艺产品市场竞争力最强的荷兰温室产业在成本、质量和市场营销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 本研究以目前国内现代化设施园艺生产水平较高的上海都市绿色工程有限公司设施园艺示范基地 1hm2 温室蔬菜的生产为例 ,与目前现代化设施园艺产品市场竞争力最强的荷兰温室产业在成本、质量和市场营销等各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中国现代化设施园艺生产机构的成本优势明显。单位面积成本仅为荷兰的 38.1 %。目前在单位面积产量仅为荷兰 6 5 %的情况下 ,单位产品成本仍仅为荷兰的 5 9%左右。在未来产量提高的可能情况下 ,市场竞争力将更强。但分析表明 ,产品洁净安全、质量优异才是荷兰设施园艺产品竞争力强的主要原因。然而 ,由于长期以来中国对园艺产品注重数量管理 ,轻视质量管理 ,园艺产品的有害物残留量偏高 ,中国园艺产品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的信誉较差。安全和质量问题成为中国现代化设施园艺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最大障碍。本文还对中国的设施园艺产品价格与国际市场进行了比较 ,国内市场价格仅是国际市场的1 / 4~ 1 / 5。中国现代化设施园艺生产机构如欲提高市场竞争力和获利能力 ,就必须参与国际竞争。建议中国现代化设施园艺生产机构加强质量管理 ,提高产品质量 ,通过第三方质量体系认证以向顾客信服地提供安全、洁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园艺 生产机构 市场竞争力 质量 安全 中国 荷兰 成本 营销 价格 农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鉴定上海地区‘红美人’柑橘病毒种类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丽勍 管丽琴 +3 位作者 蒋飞 方献平 李水根 张学英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2-108,114,共8页
为明确上海地区‘红美人’柑橘的病毒种类,2020年4月在崇明、金山、奉贤、嘉定、闵行和浦东采集疑似病毒感染的叶片样品11份,采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结合RT-PCR对不同来源的混合样品进行病毒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中含有柑橘衰退病毒Ci... 为明确上海地区‘红美人’柑橘的病毒种类,2020年4月在崇明、金山、奉贤、嘉定、闵行和浦东采集疑似病毒感染的叶片样品11份,采用小RNA深度测序技术结合RT-PCR对不同来源的混合样品进行病毒种类鉴定。结果表明,样品中含有柑橘衰退病毒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柑橘黄化脉明病毒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柑橘树皮裂纹类病毒Citrus bark cracking viroid(CBCVd)和柑橘类病毒ⅤCitrus viroid V(CVd-Ⅴ)。同时发现,上海地区‘红美人’柑橘病毒复合侵染现象普遍。基于CTV和CYVCV的CP全长基因及CBCVd和CVd-Ⅴ全基因组序列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除了CYVCV的分离物与地理来源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外,其余病毒及类病毒均没有严格的地域相关性。研究结果为开展‘红美人’柑橘种苗病毒检测及病毒病的防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 小RNA深度测序 病毒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设施蔬菜发展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为民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上海 设施蔬菜产业 因地制宜 栽培技术 整体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