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9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区女性肺癌的家族聚集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项永兵 高玉堂 +3 位作者 钟礼杰 金凡 孙璐 程家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31-35,共5页
我们利用在上海市区所开展的一项关于女性肺癌的较大规模人群基础上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和评价了一级亲属患肺癌史者其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文中重点分析了女性非吸烟者肺癌的材料。结果表明,先征者家系一级亲属患肺癌的风险性是... 我们利用在上海市区所开展的一项关于女性肺癌的较大规模人群基础上的病例对照研究资料,分析和评价了一级亲属患肺癌史者其在肺癌发生中的作用.文中重点分析了女性非吸烟者肺癌的材料。结果表明,先征者家系一级亲属患肺癌的风险性是对照组家系一级亲属的近3倍(OR=2.8095%CI1.68-4.67)。对非吸烟先证者家系而言,比数比为2.62(95%CI152-4.52)。其中,腺癌、鳞癌、其他类和不明分类的肺癌的OR分别为2.79(95%CI1.53-5.10)、3.88(95%CI1.42-10.63)、1.26(95%CI0.27-6.01)、2.52(95%CI1.16-5.49)。按年龄组分层分析的结果显示,35-59岁组与60-69岁组的比数比分别为4.01(95%CI1.71-8.97)、1.89(95%CI0.89-3.98)。非吸烟女性研究对象经多因索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的分析后,比数比OR为271(95%CI154-476),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在该多变量回归模型的基础上估计的调整人群归因风险度为5.3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家族聚集性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相对生存率分析 被引量:31
2
作者 邵常霞 项永兵 +7 位作者 刘振伟 高静 孙璐 方茹蓉 阮志贤 高立峰 金凡 高玉堂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1-324,327,共5页
目的:分析1988~1995年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生存情况,观察其趋势。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积累的肿瘤登记病例和随访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H akulinen氏法计算相对生存率,并比较前后两个时期(4年)结果。结果:上海市区1988~199... 目的:分析1988~1995年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生存情况,观察其趋势。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积累的肿瘤登记病例和随访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H akulinen氏法计算相对生存率,并比较前后两个时期(4年)结果。结果:上海市区1988~1995年男性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57.4%、49.9%、36.5%,女性膀胱癌、肾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47.6%、53.5%;其中男性膀胱癌的生存率高于女性,但肾癌相反。不同时间段分析结果显示:1988~1991年男性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从53.7%、41.6%、38.0%上升至1992~1995年的57.2%、50.6%、39.1%;女性膀胱癌5年相对生存率从41.8%上升至44.7%,而女性肾癌5年相对生存率从48.0%降至47.3%。结论: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生存率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仅男性肾癌和前列腺癌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肿瘤 观察生存率 相对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推行《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乳腺癌)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德録 郑莹 +6 位作者 李敏 郁泉珍 冯晓刚 陈浩泉 徐耀昌 沈镇宙 卢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58-461,共4页
目的 :评价 1994~ 1999年间推行《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乳腺癌 )的效果 ,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促进该项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跟踪、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查 1994~ 1999年间二、三级医院乳腺癌出院病例 ,以《规... 目的 :评价 1994~ 1999年间推行《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乳腺癌 )的效果 ,为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促进该项工作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方法 :采用连续跟踪、随机抽样的方法 ,抽查 1994~ 1999年间二、三级医院乳腺癌出院病例 ,以《规范》为标准 ,聘请乳腺癌专家评审。结果 :上海市乳腺癌总体规范治疗率为 4 1.36 % ,基本规范治疗率为 4 9.0 9% ,两率合计为 90 .4 5 % ;区级医院、县级医院和三级医院的规范治疗率之间没有明显差异 ;三级医院无不规范病例 ;区级医院不规范治疗率由 1994年的 7.6 9%下降至 1999年的 3.70 %。手术治疗病例的规范治疗率 (4 6 .74 % )显著高于非手术治疗的规范率 (13.89% ) (P <0 .0 0 1) ;明确分期的病例占 4 7.33%。结论 :上海市通过推行《诊治规范》 ,乳腺癌诊治现状有所改善。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加大培训和质控力度 ,创造支持性环境 ,探索有机的综合治疗的工作模式 ,重点加强非手术治疗的《规范》培训 ,探索建立长效、常态的教育、培训、实施和评估机制 ,制定转诊政策 ,进一步提高恶性肿瘤诊治水平 ,提高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乳腺癌 诊治规范 效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区1973~1999年前列腺癌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刘振伟 项永兵 +6 位作者 张薇 方茹蓉 阮志贤 孙璐 高立峰 金凡 高玉堂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 对上海市区居民 1973~ 1999年前列腺癌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原因。方法 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 1973~ 1999年上海市区前列腺癌的病例资料 ,并依据有关年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 目的 对上海市区居民 1973~ 1999年前列腺癌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原因。方法 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 1973~ 1999年上海市区前列腺癌的病例资料 ,并依据有关年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外推法估算各年份和性别的年龄组平均人口数 ,计算年龄别发病率。标化率的计算采用世界标准人口。发病率每年变化百分比采用加权对数直线回归法计算。结果  1973~ 1999年间 ,上海市肿瘤登记处共登记前列腺癌病例 2 ,884例。 2 7年来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标化发病率从 1973~ 1975年的 1 8/ 10万上升至 1997~ 1999年的 5 5 / 10万 ,增加了 2 0 5 6% ,年平均变化率为 6 1%。病例的年龄构成中 ,高年龄组比重明显上升。结论 上述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变化趋势 ,提示除了肿瘤诊断和报告情况的改善外 ,居民生活方式和其它环境暴露因素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前列腺癌 发病趋势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长宁区1973-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刘大可 王洁 +10 位作者 冯国杉 吴婳 蒋宇飞 沈秋明 周鹏 张磊 张云 姜玉 夏庆华 赵文穗 项永兵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9-815,824,共8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1973-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趋势,评估年龄、诊断时期、出生队列对其发病和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处与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以及长宁区公安局提供的本区相应...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1973-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趋势,评估年龄、诊断时期、出生队列对其发病和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处与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以及长宁区公安局提供的本区相应人口资料,计算1973-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的粗率、年龄标化率和累积率。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变化,计算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采用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模型分析和评价年龄、诊断时期和出生队列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1973-2013年长宁区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从6例升至740例,世标发病率从0.85/10万升至19.00/10万;死亡例数从4例升至300例,世标死亡率从0.78/10万升至6.82/10万。发病率与死亡率的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率的APC为8.78%(P<0.05);死亡率的APC在1973-1997年为1.23%,在1998-2013年为7.11%,后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时期的发病危险比从1.1升至5.9(P<0.01),死亡危险比从1.2升至1.7(P=0.016),均有统计学意义。从最早的出生队列(1893-1897年)起,发病危险比从0.1持续上升,至1941-1945年的出生队列达到峰值2.3,之后至1961-1965年的出生队列,危险比保持在2.1~2.3。出生队列的发病危险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危险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长宁区前列腺癌在1973-2013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上升,发病率上升幅度大于死亡率。年龄、诊断时期和出生队列对发病率趋势均有显著影响,而对死亡率趋势仅诊断时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时间趋势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长宁区中老年妇女慢性病现况调查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琦 刘大可 +1 位作者 李泓澜 金凡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1-353,共3页
目的 了解中老年妇女慢性病患病状况 ,为社区中老年妇女的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及制定中老年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 ,对上海市长宁区 75 36 8名 40~ 6 9岁中老年妇女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及常见关联因素 ,进行了... 目的 了解中老年妇女慢性病患病状况 ,为社区中老年妇女的疾病预防、健康促进及制定中老年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 ,对上海市长宁区 75 36 8名 40~ 6 9岁中老年妇女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及常见关联因素 ,进行了结构式问卷调查。结果 在长宁区中老年妇女中 ,各种常见慢性病患病率居前5位的依次为高血压 (2 3.9% )、慢性胃炎 (19.7% )、冠心病 (7.4% )、肿瘤 (6 .5 % )和糖尿病 (4 .4% )。常见恶性肿瘤中 ,乳腺癌患病率最高 (75 0 / 10万 ) ,其次是胃癌 (130 / 10万 )。影响慢性病患病率的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吸烟、饮酒及饮茶等。结论 社区卫生工作应从健康教育入手 ,积极开展老年病防治工作。卫生部门应关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新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妇女 慢性病 患病率 危险因素 调查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的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萍 蒋惠如 +11 位作者 叶梦月 王雅玉 陈潇雨 袁安彩 徐文杰 戴慧敏 陈曦 闫小响 涂圣贤 郑元琦 张薇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625,共9页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和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收集并比较4组受试者在人口学特征与生理指标、日常生活习惯(吸烟、饮茶、饮用咖啡、饮用碳酸饮料、饮酒、久坐时长、体力活动水平、睡眠质量)、既往疾病史、心理状况(抑郁、焦虑)、膳食达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对象中,有60.1%的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4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教育水平、退休前职业、腰围、臀围和体质量指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在吸烟、高体力活动水平的比例较低(均P<0.05),久坐时长>4 h/d、睡眠质量差的比例较高(均P<0.05);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外周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比例较高(均P<0.05),抑郁、焦虑比例亦较高(均P<0.05)。同时,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患者在禽肉类、鱼类、水果和液态奶的达标率较低(均P<0.05)。4组中仅蔬菜摄入量的达标率均超过了50%,禽肉类、鱼类、水果、液态奶、薯类的达标率均低于20%。结论·上海社区老年人群中,超过一半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的人群普遍存在不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社区老年人群多种食物的摄入量未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流行特征 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相关炎症指数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关系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谭靖宇 张妍 +4 位作者 陈俊 杨丹妮 邹一鑫 杨万水 项永兵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414,共11页
饮食的炎症效应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饮食相关炎症指数作为探究饮食、炎症和肿瘤关系的方法学工具应运而生。本文复习了肿瘤流行病学相关研究文献,针对饮食相关炎症指数与消化系统常见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 饮食的炎症效应与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饮食相关炎症指数作为探究饮食、炎症和肿瘤关系的方法学工具应运而生。本文复习了肿瘤流行病学相关研究文献,针对饮食相关炎症指数与消化系统常见肿瘤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总结。现有流行病学证据提示:促炎饮食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风险增加有关,其中与结直肠癌关联最强,其次是食管癌和胃癌,然后是胰腺癌,与肝癌的研究证据最少;食管癌的研究证据级别较低,胃癌的研究存在性别差异和混杂因素调整的问题,胰腺癌的研究结果存在异质性;针对目前研究进展和不足,未来可考虑开展前瞻性研究或人群队列研究,以及加强对肝癌等常见肿瘤的相关营养流行病学研究。本文可为消化系统肿瘤预防和控制中促进相关健康饮食行为的宣教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相关炎症指数 消化系统肿瘤 炎症 前瞻性研究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羟色胺衍生物5-PT的合成及5-羟色胺化修饰蛋白研究体系的建立
9
作者 肖舒予 阿孜古丽·吐拉麦提 +4 位作者 杨岩 张志刚 杨小妹 杜畅 张雪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21,共11页
目的·构建5-羟色胺化(serotonylation,5-HT化)修饰蛋白研究体系,为寻找和发现5-HT化修饰蛋白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 目的·构建5-羟色胺化(serotonylation,5-HT化)修饰蛋白研究体系,为寻找和发现5-HT化修饰蛋白提供方法学基础。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数据库分析编码5-HT化修饰的关键酶的基因转谷氨酰胺酶2(transglutaminase 2,TGM2)和编码5-羟色胺转运体(serotonin transporter,SERT)的基因溶质载体家族6(solute carrier family 6,SLC6A4)在正常生理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利用5-羟色胺盐酸盐分步合成5-羟色胺衍生物5-PT(5-propargyltryptamide),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和飞行时间质谱(TOF-MS)等手段进行分析和结构表征。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5-PT在人胰腺癌细胞AsPC-1和小鼠免疫细胞[包括CD4^(+)T细胞、CD8^(+)T细胞以及髓系巨噬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acrophage,BMDM)]的胞内摄入情况。通过点击化学反应、免疫共沉淀以及质谱分析技术寻找和鉴定发生5-HT化修饰的蛋白,并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富集分析。结果·生物信息学相关分析显示TGM2和SLC6A4在生物体内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广泛存在。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合成的5-PT可通过细胞表面的SERT摄取进入人胰腺癌细胞AsPC-1和小鼠免疫细胞(包括CD4^(+)T细胞、CD8^(+)T细胞以及BMDM)。质谱分析数据显示,在各个细胞蛋白的5-PT处理组都富集到了丰富的5-HT化修饰蛋白。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蛋白参与糖酵解和氨基酸合成相关通路。结论·利用合成的5-PT成功构建了5-HT化修饰蛋白的研究体系,在不同的细胞中富集得到多个5-HT化修饰的蛋白,为研究蛋白的5-HT化修饰及其功能提供了相对简单高效的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 5-羟色胺化 5-羟色胺衍生物合成 翻译后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胰腺癌研究及诊疗新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婷 秦毅 +1 位作者 徐晓武 虞先濬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共11页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自2000年以来呈缓慢增长趋势。尽管诊疗水平的提升促使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较于50年前有了一定提高,但仍是预后不容乐观的恶性肿瘤之一。步入2024年,胰腺癌早期筛查策略、疾病机制探索...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自2000年以来呈缓慢增长趋势。尽管诊疗水平的提升促使胰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较于50年前有了一定提高,但仍是预后不容乐观的恶性肿瘤之一。步入2024年,胰腺癌早期筛查策略、疾病机制探索、临床诊疗方案等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进展,并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早期筛查方面,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赋能胰腺癌早诊、早筛,使临床诊疗踏上新台阶;此外,液体活检等技术的准确率提升,为胰腺癌早筛提供了新方向。疾病发病机制研究方面,3D基因组映射技术揭示了胰腺导管上皮内瘤变(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PanIN)的多克隆起源和遗传异质性。基础研究方面,模拟胰腺癌独特结构特征的分支器官模拟系统为胰腺癌体外研究提供了新模型;肿瘤重要代谢物乳酸将胰腺癌代谢微环境与表观遗传学改变联系在一起,揭示了潜在治疗靶点;组蛋白H3K36三甲基转移酶SETD2缺陷导致胰腺癌内源性表观遗传失调,并促进线粒体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OXPHOS)和肿瘤进展;基质细胞与癌细胞间信号分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PDGFR)轴形成双向分泌回路,或能成为治疗新靶点;嵌合抗原受体巨噬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macrophage,CAR-M)靶向c-MET的疗法展现出与化疗药物协同增效的潜力;胰腺癌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通过CCL5/TRAF6/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通路促进胰腺癌恶病质进展,表明巨噬细胞有望成为预测及干预胰腺癌恶病质发生、发展的有效靶点。诊疗方面,新辅助化疗后手术可改善可切除与交界可切除患者的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但仍需进一步优化新辅助化疗方案;首个临床有效的KRASG12D靶向药物已见报道,广谱KRAS突变体抑制剂研究不断涌现;通过糖酵解相关评分(glycolysis-related scores,GRS)进行患者分层能够进一步指导治疗方案选择;“智能外泌体”(ExoSmart)通过增强细胞摄取能力协助提高化疗效果;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临床试验的实施,有望协同提高胰腺癌疗效;派安普利单抗和安罗替尼联合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吉西他滨(PAAG)在一线转移性胰腺癌(metastatic pancreatic cancer,mPC)患者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靶向KRAS突变编码新抗原的癌症疫苗ELI-0022P能够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溶瘤腺病毒疗法能够协同化疗药物提高晚期胰腺导管腺癌患者的疗效。本文就2024年度胰腺癌基础研究和诊疗领域的最新重大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流行病学 基础研究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 R68G继发突变引发KRAS^(G12D)靶向抑制剂MRTX1133耐药的机制研究
11
作者 王高明 崔然 +1 位作者 黎彦璟 刘颖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5-716,共12页
目的·从原子层面探索KRAS^(G12D/R68G)突变诱发肿瘤细胞对MRTX1133耐药的机制。方法·从RCSB蛋白质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PDB)获取KRAS^(G12D)与MRTX1133相互作用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使用PyMOL软件将KRAS第68位的精氨... 目的·从原子层面探索KRAS^(G12D/R68G)突变诱发肿瘤细胞对MRTX1133耐药的机制。方法·从RCSB蛋白质数据库(Protein Data Bank,PDB)获取KRAS^(G12D)与MRTX1133相互作用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数据。使用PyMOL软件将KRAS第68位的精氨酸突变为甘氨酸(R68G),构建KRAS^(G12D)和KRAS^(G12D/R68G)分别与MRTX1133相互作用体系的初始构象。使用LEaP程序构建带有周期性边界的模拟体系,应用ff19SB力场计算KRAS中标准氨基酸的力场参数,应用GAFF(general AMBER force field)力场计算MRTX1133的力场参数,应用TIP3P(intermolecular potential three point)力场计算水分子的力场参数。使用Amber软件对体系进行能量最小化,体系升温至300 K后,进行等温等容平衡和等温等压运动的计算。使用cpptraj轨迹分析软件计算每个体系的均方根偏差(root mean square deviation,RMSD)、体系中每个氨基酸的均方根波动(root mean square fluctuation,RMSF),对轨迹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计算MRTX1133和GDP的溶剂可及表面积(solvent-accessible surface area,SASA)。测量区域之间氢键形成的数量,并计算氨基酸之间的动态交叉相关矩阵(dynamic cross-correlation matrix,DCCM)。结果·RMSD分析显示KRAS^(G12D/R68G)体系中KRAS的变化幅度大于KRAS^(G12D)体系。RMSF分析显示KRAS^(G12D/R68G)体系中KRAS的SwitchⅠ和SwitchⅡ区域的波动幅度明显大于KRAS^(G12D)体系。PCA分析提示KRAS^(G12D/R68G)体系中KRAS的SwitchⅠ和SwitchⅡ区域更多地处于向外打开的状态。两体系中SwitchⅠ与P-loop之间距离以及SwitchⅡ与P-loop之间距离的比较显示了KRAS^(G12D/R68G)体系中的GDP和MRTX1133的结合口袋与KRAS^(G12D)体系相比均显著扩大。SASA分析显示KRAS^(G12D/R68G)体系中的GDP和MRTX1133的溶剂暴露面积与KRAS^(G12D)体系相比均明显增加。DCCM分析显示KRAS^(G12D/R68G)体系中SwitchⅠ、SwitchⅡ和P-loop区域之间存在更多的分离运动。结论·KRAS^(G12D/R68G)突变破坏了SwitchⅠ和SwitchⅡ区域之间的相互作用,导致了SwitchⅠ和SwitchⅡ的分离,继而导致MRTX1133的结合口袋开放,增加了MRTX1133的溶剂暴露面积,从而加速了MRTX1133的解离,最终导致KRAS^(G12D/R68G)对MRTX1133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TX1133 KRAS继发突变 分子动力学模拟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基因异常调控在肿瘤和肺癌发生及发展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2
作者 许凯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1期4-6,共3页
细胞凋亡基因异常调控在肿瘤和肺癌发生及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许凯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上海,200032)据肿瘤流行病学资料提示1996年美国肺癌发病人数高达17万,而死于该疾患实际人数为15万之多,5年生存率仅为15%,因... 细胞凋亡基因异常调控在肿瘤和肺癌发生及发展中的研究进展许凯黎(上海市肿瘤研究所上海,200032)据肿瘤流行病学资料提示1996年美国肺癌发病人数高达17万,而死于该疾患实际人数为15万之多,5年生存率仅为15%,因此肺癌为美国人群中各种死因中列为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肿瘤 肺肿瘤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肿瘤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扩增的研究
13
作者 仝海波 刘健 +5 位作者 周范民 江澄川 唐镇生 史玉泉 许凯黎 周道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扩增在脑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outhern印迹法观察脑肿瘤中EGFR的扩增。结果61例脑肿瘤中,EGFR基因扩增6例,其中星形细胞瘤6级1例、Ⅲ~Ⅳ级4例,神...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扩增在脑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outhern印迹法观察脑肿瘤中EGFR的扩增。结果61例脑肿瘤中,EGFR基因扩增6例,其中星形细胞瘤6级1例、Ⅲ~Ⅳ级4例,神经鞘瘤1例。结论EGFR扩增与部分脑肿瘤发生有关,并且可能是星形细胞瘤恶性变的促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受体.表皮生长因子 癌基因 基因扩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社区老年人群脑卒中与体力活动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雅玉 蒋惠如 +4 位作者 叶梦月 李萍 袁安彩 张薇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48-1358,共11页
目的通过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基线调查,比较社区脑卒中人群与非脑卒中人群的体力活动情况,探索脑卒中人群不同类型体力活动的参与情况。方法自2019年2月—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中,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研究对象。根据自我报告是... 目的通过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基线调查,比较社区脑卒中人群与非脑卒中人群的体力活动情况,探索脑卒中人群不同类型体力活动的参与情况。方法自2019年2月—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中,根据纳排标准筛选研究对象。根据自我报告是否有脑卒中史将研究对象分为非脑卒中组与脑卒中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控制年龄与性别将2组进行2∶1配对。收集2组人群的基线特征资料,采用国际体力活动调查表(Inter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Questionnaire,IPAQ)对研究对象过去1周与运动、交通和家务相关的体力活动状况进行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估研究对象的睡眠质量;采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 Health Questionnaire-9,PHQ-9)分别评估对象的焦虑及抑郁状况。比较脑卒中组与非脑卒中组的上述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比较2组人群不同类型体力活动的参与情况。结果在纳入的17948人中,脑卒中组有993人(5.5%),非脑卒中组有16955人(94.5%);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非脑卒中组1984人(66.7%),脑卒中组992人(33.3%)。2组人群在文化程度、退休前职业、腰围、体质量指数、睡眠状况、焦虑症状、抑郁症状、既往疾病史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体力活动方面,女性脑卒中人群相比非脑卒中人群每日进行中等强度运动时间更短,1周的骑行、步行天数更少,每日骑行时间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和女性脑卒中组1周做家务天数以及每日做家务时间相较于非脑卒中组均处于较低水平,而每日久坐时间处于较高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在体力活动水平方面,脑卒中组达到中、高水平的男性和女性比例均低于非脑卒中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性别、年龄、职业、焦虑症状、高脂血症史、心房颤动史、慢性胃炎史、髋臀骨折史后,脑卒中人群参与剧烈运动的水平较低,1周内不进行家务劳动和每日久坐时间>180min的比例较高,处于中、高活动水平的比例较低(均P<0.05)。结论上海社区有脑卒中史的老年人群家务劳动参与频率与时长、体力活动水平较非脑卒中人群均处于较低水平,且久坐时间更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体力活动 老年人 久坐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肿瘤复发与p53热点突变体的相关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焕彬 许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21-1126,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复发与p53不同位点突变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癌症基因组计划(TCGA)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中的肿瘤患者按照携带的p53突变体类型进行分类,并比较肿瘤手术治疗后复发时间的差异。结果·位于第248... 目的·探讨肿瘤复发与p53不同位点突变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癌症基因组计划(TCGA)和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MSKCC)中的肿瘤患者按照携带的p53突变体类型进行分类,并比较肿瘤手术治疗后复发时间的差异。结果·位于第248和282氨基酸位点的p53错义突变体与肿瘤复发时间的缩短显著相关(P<0.05,HR>2)。虽然位于175、245和273位点的热点突变体具有增加的风险比,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当相同类别的突变被归为一组时,热点突变体(而不是所有错义突变体)与更短的复发时间相关。移码突变体与无义突变体具有基本相当的肿瘤复发时间。结论·并非所有p53热点突变体都与肿瘤复发时间的缩短相关,p53的各种热点突变应该作为不同的肿瘤标记物加以区别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复发 P53突变 功能获得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内微生物组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欣然 梁依依 屠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66-873,共8页
肿瘤内微生物组是指存在于肿瘤中并构成肿瘤微环境的微生物群体。虽然肿瘤病毒的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但细菌、真菌等其他微生物在肿瘤中的存在现象及生物学意义却一直未有定论。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细... 肿瘤内微生物组是指存在于肿瘤中并构成肿瘤微环境的微生物群体。虽然肿瘤病毒的研究已有百余年历史,但细菌、真菌等其他微生物在肿瘤中的存在现象及生物学意义却一直未有定论。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细菌等微生物确实能够存活于肿瘤组织中,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耐药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综述了肿瘤内微生物组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各肿瘤组织中微生物种群的特征及潜在功能,重点讨论了细菌微生物组在乳腺癌、胰腺癌和肺癌中的作用机制,并展望了其未来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内微生物 肿瘤免疫微环境 宏基因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整合素β3亚基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17
作者 马淑花 甘愉 +4 位作者 张毅 朱明洁 胡晶莹 杨瑶琴 赵新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3-456,共4页
目的制备抗人整合素β3亚基的单克隆抗体(mAb),研究其对肿瘤治疗的作用。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人β3胞膜外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获得含β3胞膜外基因的高效表达载体pQE30-β3,将其转化大肠杆菌M15,通过诱导表达及纯化,... 目的制备抗人整合素β3亚基的单克隆抗体(mAb),研究其对肿瘤治疗的作用。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人β3胞膜外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QE30中,获得含β3胞膜外基因的高效表达载体pQE30-β3,将其转化大肠杆菌M15,通过诱导表达及纯化,获得β3蛋白。将此蛋白免疫BALB/c小鼠,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抗β3亚基mAb,Western blot鉴定mAb的特异性。通过小鼠体内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实验筛选出具有抑制肿瘤生长作用的mAb。进一步用MTT法及流式细胞术观察该mAb体外抑制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结果扩增获得了β3胞膜外基因,构建了β3蛋白的原核表达载体,表达纯化了β3蛋白,成功制备了8株mAb,Western blot证明了其特异性。经过体内抑瘤实验筛选出一株具有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的mAb4F12。该mAb可抑制HUVEC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结论成功表达了β3蛋白,并制备了有活性的mAb,抗体具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这可能是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诱发凋亡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Β3 单克隆抗体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疼痛相关神经肽Substance P改变肿瘤细胞组分的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成像研究
18
作者 杨超 朱朕 +7 位作者 李静 孙运恒 欧阳雪岩 王佳唯 黄骞 丁罡 王耀晟 姜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579-3584,共6页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以来,临床肿瘤治疗过程中对于疼痛症状的控制仍然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疼痛促进肿瘤的作用机制也尚未得到全面的解析。Substance P(SP)作为介导疼痛的神经肽在癌痛患者血清中高表达。通过同步辐射... 疼痛是肿瘤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长期以来,临床肿瘤治疗过程中对于疼痛症状的控制仍然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疼痛促进肿瘤的作用机制也尚未得到全面的解析。Substance P(SP)作为介导疼痛的神经肽在癌痛患者血清中高表达。通过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成像对SP刺激后的肿瘤细胞进行红外光谱采集分析,以期揭示疼痛促进肿瘤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在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 MCF-7及肺癌细胞系A549, SPCA-1中,反映蛋白质二级结构的酰胺Ⅰ在1 655 cm^-1附近的吸收峰发生蓝移,说明SP刺激肿瘤细胞可能引起肿瘤细胞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改变。在MDA-MB-231和A549细胞系中,光谱1 500~1 600 cm^-1波段和1 600~1 700 cm^-1中酰胺Ⅰ吸收峰和酰胺Ⅱ吸收峰也显著下降,说明在这两种细胞系中,肿瘤细胞的蛋白质表达也出现明显降低。A549细胞系中,光谱1 070~1 090cm^-1区段和1 230~1 250cm^-1中磷酸二酯基团的正反伸缩振动峰位蓝移,表明疼痛介质SP刺激A549细胞系还影响了该细胞系核酸的结构,提示SP可能引起肿瘤细胞抑癌基因的损伤及癌基因的激活。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通过对单一肿瘤细胞的光谱成像分析,揭示了持续性疼痛症状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可能是通过改变肿瘤细胞内蛋白质及核酸的结构实现的。光谱学结果显示,疼痛等不良症状的存在,疼痛相关物质的释放可能影响肿瘤细胞内蛋白质结构和表达及肿瘤细胞核酸变化,对肿瘤的治疗产生不利影响。提示在临床肿瘤治疗过程中,不仅需要重视对肿瘤细胞的杀灭,更需重视对周边症状的对症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显微红外光谱成像 P物质 乳腺癌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癌症进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溯源 木司塔巴·木台力甫 +1 位作者 李冬雪 张志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4,共12页
目的·分析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1,ADGRF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究ADGRF1对PDAC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促进PDAC进展的潜在分... 目的·分析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adhesion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F1,ADGRF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发生及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探究ADGRF1对PDAC细胞增殖的影响以及促进PDAC进展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基于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分析ADGRF1在正常胰腺组织及PDAC组织中的mRNA水平表达。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ADGRF1在正常胰腺导管上皮细胞hTERT-HPNE及多种PDAC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检测PDA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ADGRF1的表达差异。转染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敲低ADGRF1后,通过CCK8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DAC细胞AsPC-1、SW1990增殖能力的变化。构建稳定过表达ADGRF1的Patu8988细胞,通过CCK8实验检测过表达ADGRF1引起的PDAC细胞增殖变化。利用RNA测序(RNA-sequence,RNA-seq)、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和免疫浸润分析预测与ADGRF1促进PDAC癌症进展相关的信号通路。结果·TCG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的分析结果显示ADGRF1 mRNA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均P=0.000)。q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hTERT-HPNE细胞相比,多种PDAC细胞中ADGRF1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有所上调(均P<0.05)。IHC结果显示ADGRF1在PDAC患者癌组织中的表达也高于癌旁组织。此外,下调ADGRF1能够抑制PDAC细胞AsPC-1、SW1990的增殖能力;而过表达ADGRF1则促进Patu8988细胞的增殖能力(均P<0.05)。RNAseq、GSEA富集分析和免疫浸润的结果显示,ADGRF1的表达与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等信号通路有关。结论·ADGRF1在PDAC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促进PDAC细胞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多个免疫相关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黏附性G蛋白偶联受体F1 免疫 促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NA m^(6)A甲基化修饰酶调控肿瘤的功能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郝亚娟 刘颖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09-814,共6页
RNA修饰在生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氮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ine,m^(6)A)修饰是信使RNA中广泛存在的甲基化修饰,是动态变化的。近年来在肿瘤中发现m^(6)A修饰酶和结合蛋白表达异常,可通过改变靶基因的RNA m... RNA修饰在生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氮6-甲基腺嘌呤(N~6-methyladenine,m^(6)A)修饰是信使RNA中广泛存在的甲基化修饰,是动态变化的。近年来在肿瘤中发现m^(6)A修饰酶和结合蛋白表达异常,可通过改变靶基因的RNA m^(6)A修饰水平来调控肿瘤的进展。该文综述了m^(6)A的去甲基化酶和甲基转移酶,包括α-酮戊二酸依赖的加双氧酶FTO(FTOα-ketoglutarate dependent dioxygenase)、AlkB同源蛋白5(AlkB homolog 5,ALKBH5),甲基转移酶样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METTL3)在多种肿瘤中发挥的重要功能,以及m^(6)A修饰酶的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6-甲基腺嘌呤(m^(6)A) 肿瘤 抑制剂 α-酮戊二酸依赖的加双氧酶FT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