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增强MRI诊断并行全脑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预后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辉 吴琼雅 +4 位作者 宫晓梅 贺晓东 吴红宇 盛兆瑛 周道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1年第9期719-722,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约占脑转移瘤的20%-40%。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增强MRI诊断并行全脑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8年10月241例NSCLC脑转移并接受全脑放疗的...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约占脑转移瘤的20%-40%。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增强MRI诊断并行全脑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脑转移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4月-2008年10月241例NSCLC脑转移并接受全脑放疗的病例资料,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分析,Cox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19.1个月,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8.7个月。影响NSCLC脑转移生存的单因素包括女性、KPS(karnofsky performance score)>70分、脑转移无症状、胸内病变控制、化疗3周期以上及合并靶向治疗。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随访截止时胸内病变控制状态、靶向治疗是影响NSCLC脑转移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对于基于增强MRI诊断并行全脑放疗的NSCLC脑转移患者,性别、胸内病变控制、靶向治疗是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脑/核磁共振成像 放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同步治疗局部晚期老年非鳞型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2
作者 蔡勇 王季颖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227-1229,共3页
目的:研究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同步治疗局部晚期老年非鳞型肺癌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2009年1月始共23例患者入组行前瞻性分析,所有患者接受培美曲赛化疗联合适形放疗,对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和副反应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1)患者治疗后... 目的:研究适形放疗联合培美曲塞同步治疗局部晚期老年非鳞型肺癌的疗效和副反应。方法:2009年1月始共23例患者入组行前瞻性分析,所有患者接受培美曲赛化疗联合适形放疗,对近期疗效,1年生存率和副反应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1)患者治疗后出现不同的近期疗效,其中CR 2例,PR 15例,NC 6例,没有PD患者。2)共有5例患者局部复发,局控率:73%,1年生存率:67%,其中ⅢA期患者1年生存率:82%;ⅢB期患者1年生存率:63%。3)副反应以Ⅰ级反应为主,只有少数Ⅱ级反应。结论:联合治疗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进一步在老年患者肺癌治疗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适形放疗 化疗 培美曲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化疗和放疗综合方案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结果 被引量:1
3
作者 谢立 吴宏宇 +3 位作者 吴琼雅 刘俊倩 钱浩 王丽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372-373,共2页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综合方案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VP化疗同步结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4
作者 乔田奎 周道安 +1 位作者 陈伟 王湘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4年第6期505-507,共3页
目的 评价MVP(丝裂霉素、长春地辛和顺铂 )方案化疗同步结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由细胞学或病理证实、初治、KPS评分 60分以上、预计生存时间 3个月以上的ⅢB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采用信封抽签法分... 目的 评价MVP(丝裂霉素、长春地辛和顺铂 )方案化疗同步结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由细胞学或病理证实、初治、KPS评分 60分以上、预计生存时间 3个月以上的ⅢB期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采用信封抽签法分为放化疗组和MVP组各 3 1例。两组患者都接受MVP化疗 ,丝裂霉素 6mg/m2 静脉注射 ,第 1天 ;长春地辛 2mg/m2 静脉注射 ,第 1、8天 ;顺铂 80~ 10 0mg/m2 静脉滴注。每三周重复。放化疗组放射治疗与化疗同时进行 ,照射剂量为 46~ 5 6Gy/5~ 6周。 结果 两组患者接受化疗 2~ 4个周期。放化疗组和MVP组有效率分别为 48.4% (15 /3 1)和 19.4% (6/3 1) (P <0 .0 5 ) ,中位肿瘤进展时间分别为 8个月和 4个月 (P <0 .0 5 ) ,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 10个月和 6个月 (P <0 .0 5 ) ,1年生存率分别为 5 4.8% (17/3 1)和 2 2 .6% (7/3 1) (P <0 .0 5 )。放化疗组的骨髓毒性重于MVP组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胃肠道反应等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MVP化疗同步结合放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较单纯化疗更能有效地控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化疗 MVP方案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前沿学术问题专家交流共识 被引量:12
5
作者 艾星浩 +11 位作者 蔡勇 褚倩 韩琤波 卢铀 秦颂兵 邬麟 谢丛华 袁智勇 钟文昭 朱晓霞 张玉蛟 朱正飞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2-540,共9页
肺癌是目前导致全球和中国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瘤种。多年来,常规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和放疗一直主导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领域。临床实践中引入免疫疗法使肺癌的治疗与其他实体瘤一样发生了根... 肺癌是目前导致全球和中国癌症患者死亡的主要瘤种。多年来,常规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化疗和放疗一直主导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治疗领域。临床实践中引入免疫疗法使肺癌的治疗与其他实体瘤一样发生了根本性转变。最新临床前和临床数据表明,放疗可以通过诱导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和重新编程肿瘤微环境促进抗肿瘤免疫反应。研究者开始重新审视放疗作为免疫治疗的联合疗法,导致研究其潜在协同作用的临床试验数量呈指数级增长。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的临床试验引起了医疗界的广泛关注,会议邀请专家交流前沿及争议学术问题:①放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NSCLC最新进展;②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是否显著增加毒性;③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出现的混合反应及局部治疗的干预价值;④放疗联合免疫治疗脑转移瘤的机制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 放疗 免疫治疗 不良反应 毒性 混合反应 脑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及放疗设野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赵丽华 吴红宇 +3 位作者 张帆 朱韧 刘俊倩 姜格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09-911,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内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范围,及其对合理的放疗布野的意义。方法:1996年1~12月,175例NSCLC行肺叶或全肺切除加同侧纵隔淋巴结清扫,对切除的707个淋巴结进行病理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胸内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范围,及其对合理的放疗布野的意义。方法:1996年1~12月,175例NSCLC行肺叶或全肺切除加同侧纵隔淋巴结清扫,对切除的707个淋巴结进行病理分析。结果:NSCLC胸内淋巴结转移首先至肺内组、肺门组,然后至纵隔各区,纵隔各区淋巴结转移与原发肿瘤部位有关。术后1年以上叶肺癌所致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胸内淋巴结 转移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胸内淋巴结转移规律与放疗设野的探讨
7
作者 赵丽华 吴红宇 +2 位作者 张帆 朱韧 姜格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67-468,共2页
关键词 肺肿瘤 放射疗法 淋巴结转移 放疗设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及治疗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刘宇 张幸平 +2 位作者 吴红宇 刘辉 周道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914-918,共5页
目的:分析25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探讨综合治疗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间258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骨转移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单因素分析采用Lo... 目的:分析25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探讨综合治疗疗效及相关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间258例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骨转移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生存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方法,多因素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全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2.3%、26.4%,中位生存时间为12.6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初诊时PS评分、骨转移灶数目、骨转移后是否化疗、骨转移时血清AKP及CA242与预后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时临床分期、骨转移时血清AKP水平、骨转移数目及初诊时PS评分为独立预后因子。结论: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骨转移好发部位依次是椎骨、骨盆骨和肋骨。初诊时临床分期、骨转移时血AKP水平、骨转移数目及初诊时PS评分为影响肺癌骨转移患者疗效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综合治疗 骨转移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98例肺癌合并肺结核回顾性临床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刘宇 田野 +2 位作者 蔡勇 盛兆瑛 梁世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873-877,共5页
目的:分析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识别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方法:对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05年2月至2015年2月确诊的298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肺癌与肺结核病灶的关系、确诊时间、病理类型、确诊方法进行... 目的:分析肺癌合并肺结核的临床特点,以便早期识别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方法:对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2005年2月至2015年2月确诊的298例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表现、肺癌与肺结核病灶的关系、确诊时间、病理类型、确诊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以痰中带血为其常见的临床特征,CT影像以双肺上叶结节多见,部分病灶呈团块样病变;肺结核与肺癌病灶在同侧同叶37例(12.4%),病灶在肺叶不同侧138例(46.3%),病灶在肺叶部分重叠123例(41.3%);已有肺结核病史后诊断肺癌者120例(40.3%),已有肺癌病史后诊断肺结核者28例(9.4%);2种疾病同时诊断者150例(50.3%),平均确诊时间为10.9个月~10.5年;病理类型以非小细胞肺癌为主,均通过痰检测癌细胞和纤维支气管镜刷检获得明确诊断。结论:肺癌合并肺结核患者具有一定的临床特点和CT影像特征,应及早明确诊断,对2种疾病进行早期同时治疗,以便获得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结核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H-脱氧葡萄糖掺入判断高能X线照射A549肺腺癌多细胞肿瘤球体的疗效 被引量:3
10
作者 史德刚 黄钢 +3 位作者 苗积生 林祥通 贺晓东 苏斌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 用3H-脱氧葡萄糖(3H-DG)掺入判断6MV X线照射A549肺腺癌多细胞肿瘤球体(MTS)的疗效。方法 MTS分别作低剂量分割和单次照射,中等剂量单次照射。MTS消化成单个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比率。96孔盘每孔1个MTS,加37 kBq ... 目的 用3H-脱氧葡萄糖(3H-DG)掺入判断6MV X线照射A549肺腺癌多细胞肿瘤球体(MTS)的疗效。方法 MTS分别作低剂量分割和单次照射,中等剂量单次照射。MTS消化成单个细胞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比率。96孔盘每孔1个MTS,加37 kBq 3H-DG后掺入60 min,吸出MTS抽滤后测量β计数。结果 2~8 Gy低剂量照射后未见明显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分割照射组MTS的摄取减低,4.84 Gy单次照射后的摄取明显高于其他各组(P<0.05);15~30 Gy照射后,细胞G2-M期阻滞百分率增加,各照射组3H-DG摄取均小于对照组(P<0.05),随照射剂量递增,MTS摄取3H-DG的能力降低;15 Gy照射后第10天有活细胞增殖,25或30 Gy照射后第40天有活细胞增殖。结论 用3H-DG可以监测高能X线照射A549肺腺癌MTS的疗效,不同剂量照射后球体细胞的再增殖时间对于设计放疗方案和安排18F-FDG显像时间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细胞 肺癌 3^H-脱氧葡萄糖 高能X线照射 多细胞肿瘤球体 疗效 放射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549肺腺癌多细胞球体^(32)P内照射和高能X线外照射后放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2
11
作者 史德刚 黄钢 +3 位作者 苗积生 林祥通 贺晓东 苏斌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32-636,共5页
目的 探讨A5 4 9肺腺癌多细胞球体内照射合适的3 2 P吸收剂量 ,以便临床对肺癌实体瘤作间质治疗选择核素内照射吸收剂量时给予参考。方法  96孔盘每孔一个球体 ,15Gy3 2 P内照射 2 4h后当天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 6MV高能X线作另外一组... 目的 探讨A5 4 9肺腺癌多细胞球体内照射合适的3 2 P吸收剂量 ,以便临床对肺癌实体瘤作间质治疗选择核素内照射吸收剂量时给予参考。方法  96孔盘每孔一个球体 ,15Gy3 2 P内照射 2 4h后当天用直线加速器产生的 6MV高能X线作另外一组球体的连续 15Gy外照射 ,剂量率 2Gy/min。照射结束后第 8和第 15d用3 H 脱氧葡萄糖 (3 H DG)和3 H胸腺嘧啶核苷 (3 H TdR)摄取实验 ,流式细胞仪、光镜和电镜观察。结果 ① 15Gy内、外照射结束 8d后3 H DG摄取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外照射组低于内照射组 (P <0 .0 5 ) ;3 H Tdr摄取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内、外照射组比较P =0 .736 ;15d后 ,内、外照射组和对照组3 H DG摄取比较P >0 .0 5 ,照射组的3 H Tdr摄取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照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P =0 .995 )。②内、外照射结束 1周后 ,外照射组的G2 M %和凋亡率高于内照射组 ,2周后比较两者差别不大。③内照射后球体未明显生长 ,外照射组略大于内照射组 ;电镜观察到坏死和凋亡 ,外照射多于内照射。结论 同等剂量照射时外照射的杀伤力更大 ,为3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照射 内照射 对照组 摄取 ^32P ^3H-TDR 多细胞球体 高能 电镜观察 差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3型胸腺瘤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宇 田野 +1 位作者 张幸平 梁世雄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40-244,共5页
目的:探讨B3型胸腺瘤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和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9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胸腺肿瘤切除术并病理诊断明确的159例B3型胸腺瘤患者病历资料。按Masaoka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 目的:探讨B3型胸腺瘤术后放射治疗的临床价值和长期生存的预后因素。方法:收集1995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接受胸腺肿瘤切除术并病理诊断明确的159例B3型胸腺瘤患者病历资料。按Masaoka临床分期,Ⅰ期12例,Ⅱ期33例,Ⅲ期62例,Ⅳ期52例。其中38例患者伴有重症肌无力。根治术后常规放射治疗的中位剂量50 Gy。不同时期共有58例接受化疗。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Cox回归比例风险模型用于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中位随访时间为52(8~125)个月,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81.6%,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76.2%。5年局部控制率为82.6%,复发率为32.6%,转移率为9.3%。结论:B3型胸腺瘤治疗主要失败原因是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肺和胸膜是胸腺瘤转移复发的主要部位。术后放疗可提高晚期胸脉瘤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率。Masaoka分期、手术切缘和放疗是与5年无进展生存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3型胸腺瘤 放射疗法 复发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549肺腺癌多细胞球体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1
13
作者 史德刚 黄钢 +3 位作者 苗积生 林祥通 贺晓东 苏斌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50-253,共4页
背景与目的 放射生物学试验时单层细胞或移植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而多细胞球体(multieellularspheroid,MTS)作为实体瘤的模型应用较多。本研究旨在了解A549肺腺癌MTS的生长特性,有助于选择最佳MTS用于实验研究。方法1.75... 背景与目的 放射生物学试验时单层细胞或移植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而多细胞球体(multieellularspheroid,MTS)作为实体瘤的模型应用较多。本研究旨在了解A549肺腺癌MTS的生长特性,有助于选择最佳MTS用于实验研究。方法1.75×10^7的A549细胞株35mL转移人2%琼脂糖封底的100mm培养皿中旋转培养,60r/min,40h时分离MTS到2%琼脂糖封底的96孔板中,每孔一个MTS,静止培养。结果 旋转培养阶段A549MTS形态较圆,大小均一,细胞间连接不紧密。经过约10天的静止培养,直径在429~570μm时MTS的细胞间连接紧密,静止培养26.5天时直径达1358.5μm,已经不能用于试验。电镜观察MTS的细胞生长良好,很少有凋亡和坏死。MTS的细胞周期以G0~G1期占优势。结论 旋转结合静止培养方法简单,所得MTS的生长特性与实体瘤相似,直径在500μm左右时最适合用于实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多细胞球体 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野出射剂量及其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贺晓东 苏斌 刘俊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57-457,459,共2页
关键词 出射剂量 散射线 剂量重建 放射疗法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肺结核的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立 吴琼雅 +2 位作者 刘俊倩 肖和平 夏祥新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76-476,共1页
关键词 肺肿瘤 肺结核 放射疗法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合并肌炎1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吴红宇 刘宇 盛兆瑛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499-500,共2页
肺癌是最严重的肺部病变,早期及时治疗可以有治愈的希望。发现早期肺癌尤为重要,肺癌早期症状除外咯血、胸痛、咳嗽等肺部症状以外,多发性肌炎等肺外症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肌炎等亦为肺癌的早期症状,据统计85%先于肺癌典型... 肺癌是最严重的肺部病变,早期及时治疗可以有治愈的希望。发现早期肺癌尤为重要,肺癌早期症状除外咯血、胸痛、咳嗽等肺部症状以外,多发性肌炎等肺外症状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肌炎等亦为肺癌的早期症状,据统计85%先于肺癌典型症状出现,表现为渐进性周身无力、食欲减退、加重时可行走困难、卧床难起,其它表现还有无明显原因的声音嘶哑伴气喘、一侧颈部明显浮肿、一侧眼裂变、眼睑下垂等。肺癌的诊治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中老年人,尤其是长期吸烟者,如出现上述可疑症状,千万不可掉以轻心,应及时去医院作胸部X线照片或CT等检查,排除肺癌的可能。当然约有15%肺癌患者早期可完全没有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早期肺癌 临床分析 早期症状 胸部X线照片 长期吸烟者 肺部病变 肺部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备肿瘤血管生成双靶点RGD10-NGR9-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
17
作者 吴琼雅 史景云 +7 位作者 张颉 张霖倩 赵印敏 唐亮 陈芸 贺晓东 刘辉 粟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18-1422,共5页
目的构建新型肿瘤血管生成靶向双靶点RGD10-NGR9-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并检测其物理性质。方法设计合成双靶点RGDl0-NGR9杂合肽,以固相合成法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杂合肽,检测其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结合能力。采用共... 目的构建新型肿瘤血管生成靶向双靶点RGD10-NGR9-超顺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并检测其物理性质。方法设计合成双靶点RGDl0-NGR9杂合肽,以固相合成法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杂合肽,检测其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结合能力。采用共沉淀法制备核芯粒径8~12nm的超顺磁性氧化铁,包覆葡聚糖。以环氧氯丙烷活化葡聚糖,共价耦联靶向多肽,制备靶向多肽网状交联葡聚糖一超顺磁性氧化铁复合粒子。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粒子大小、x射线衍射仪测试粒子晶型及组成,红外光谱仪分析粒子表面包覆物质表征,纳米粒度仪测定Zeta电位,振动样品磁强计仪测定磁化强度。结果双靶点杂合肽FITC—RGDl0-NGR9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良好的体外结合能力。成功制备出肿瘤双靶点RGDl0-NGR9-超顺磁性氧化铁,电镜观测近似圆球形,总粒径约30nm。经振动样品磁强计仪测定,70℃时,复合粒子的饱和磁化强度为53.54emu/g,无磁滞现象,有超顺磁性,Zeta电位-60.9mV。结论成功制备出RGDl0一NGR9-超顺磁性氧化铁,其物理性质稳定,具有肿瘤血管生成靶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 磁共振成像 超顺磁性氧化铁 对比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中p53、bcl-2的表达
18
作者 邓红彬 张幸平 刘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426-428,474,共4页
目的:研究p53、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以探讨其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术后联合放疗±化疗的NSCLC病例共56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术后病理标本中... 目的:研究p53、bcl-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以探讨其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与凋亡的关系。方法:选取手术切除术后联合放疗±化疗的NSCLC病例共56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法)检测术后病理标本中p53、bcl-2的表达,分析二者在NSCLC中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凋亡的关系。结果:p53阳性表达率55.36%(31/56),bcl-2阳性表达率53.57%(30/56)。p53,bcl-2的表达无相关性(P>0.05),二者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p53、bcl-2与NSCLC的发生、发展有关。p53、bcl-2的表达无相关性,可能提示bcl-2对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可能与p53有不同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P53 BCL-2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血管密度与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19
作者 周道安 李晓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986-988,共3页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与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xillary-node-negativebreastcancer,ANNBC)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NNBC标本的MVD,并将所测值与部分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VD与AN... 目的:探讨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density,MVD)与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axillary-node-negativebreastcancer,ANNBC)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ANNBC标本的MVD,并将所测值与部分预后指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VD与ANNBC患者年龄、内分泌状况、激素水平无关(P均>0.05),而与ANNBC患者的无瘤生存率(disease-freesurvival,DFS)和总生存率(overallsurvival,OS)有明显关系(P分别=0.0012和0.0039)。结论:MVD是腋窝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可以用于筛选高危患者进行综合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血管密度 腋窝淋巴结阴性 乳腺癌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联合化疗治疗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丽华 张帆 +2 位作者 吴红宇 吴琼雅 贺晓东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 研究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EHART)对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放射反应。方法  1998年至 2 0 0 1年间 ,11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入本研究 ,非随机分为常规放疗组 (CFRT 65例 )和EHART组 (4 7例 )。CFR... 目的 研究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EHART)对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近期疗效和急性放射反应。方法  1998年至 2 0 0 1年间 ,11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进入本研究 ,非随机分为常规放疗组 (CFRT 65例 )和EHART组 (4 7例 )。CFRT组 :1.8~ 2Gy/次 /天 ,5天 /周 ,肿瘤中心总剂量 5 4~ 70Gy/2 7~ 40次 /3 7~ 85天 ,中位剂量 60Gy/3 0次 /4 3天 ;EHART组 :第 1、2周为 1.2Gy/次 ,2次 /天 ,间隔 6h以上 ,第 3、4、5周分别为 1.3、1.4、1.5Gy/次 ,2次 /天 ,均 5天 /周 ,总剂量为 60~ 66Gy/4 6~ 5 0次 /3 0~ 45天 ,中位剂量 66Gy/5 0次 /3 4天。照射野均包括胸部CT可见的病灶及周围 1.5cm的正常组织。放疗前化疗 1~ 2个周期 ,放疗结束后继续化疗 ,共计 4~ 6个周期 ,所用方案多数为MVP方案 (M :丝裂霉素 ,V :长春地辛 ,P :顺铂 )。患者均随访满 1年。结果 EHART组和CFRT组各有 7例和 12例患者未完成治疗计划。在按计划完成治疗的 93例患者中 ,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 72 .5 %和 64 .2 % ,1年生存率分别为 60 .0 %和 47.2 % ,局控率分别为 67.5 %和 5 2 .8% ,两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EHART组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及严重度高于CFRT组 (P=0 .0 2 5 )。结论 EHART联合化疗治疗Ⅲ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疗法 逐步递量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 药物疗法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