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 被引量:5
1
作者 董春玲 叶旭春 刘晓虹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问卷,对656名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5.67%的居民在过去一年内有过自我药疗行为,其自我药疗行为倾向总均分为2... 目的了解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问卷,对656名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5.67%的居民在过去一年内有过自我药疗行为,其自我药疗行为倾向总均分为2.79±0.43。家中有无医务工作者、医保类型、健康状况为居民自我药疗行为倾向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上海市农村常住居民自我药疗行为较普遍,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促进合理安全的自我药疗,降低自我药疗风险对保证居民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 自我药疗 行为倾向 用药安全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Ⅲ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秦环龙 林超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781-784,共4页
目的:探讨Ⅲ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其中D2淋巴结廓清组114例,D3淋巴结廓清组102例,术中放疗(IORT)组48例,腹腔化疗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腹腔灌注治疗组18例,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总淋... 目的:探讨Ⅲ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其中D2淋巴结廓清组114例,D3淋巴结廓清组102例,术中放疗(IORT)组48例,腹腔化疗加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腹腔灌注治疗组18例,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总淋巴结转移率79.5%(384/484),转移度为41.2%(4169/10121);第1站、第2站、第3站和第4站淋巴结转移阳性率分别为68.8%、34.6%、19.6%和3.5%;浆膜与周围组织或器官粘连23.2%,其中癌性粘连12.5%。D3淋巴结廓清组1、3、5、8、10年生存率明显高于D2淋巴结廓清组,IORT组5年生存率明显增加;术中43℃(温热)蒸馏水+术后腹腔化疗+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灌注治疗明显减少腹膜种植转移率。结论:Ⅲ期胃癌患者因其临床病理的特殊性,手术力求切除足够的胃和淋巴结,结合IORT及各种措施的腹腔灌注治疗,来提高Ⅲ期胃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外科治疗 病理学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严重创伤时的代谢改变及营养支持 被引量:54
3
作者 秦环龙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9年第1期41-46,共6页
近年来,随着外科对重症创伤病人病理生理的进一步认识、营养支持的成熟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应用等,已使严重创伤、烧伤和大手术后的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明显缩短了病程,降低了并发症和死亡率。但由于严重创伤病因复杂,所导致的病理... 近年来,随着外科对重症创伤病人病理生理的进一步认识、营养支持的成熟以及特殊营养物质的应用等,已使严重创伤、烧伤和大手术后的病人得到及时的救治,明显缩短了病程,降低了并发症和死亡率。但由于严重创伤病因复杂,所导致的病理生理变化涉及全身各系统与器官,必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代谢 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支持在外科多发性创伤中的应用
4
作者 秦环龙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观察15例多发性创伤病人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5例病人,经过约2周营养支持,并观察血糖、血脂、电解质、肝功能及胆红素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对多发性创伤病人至关重要,对病人切口、骨折的愈合,全身营养... 目的:观察15例多发性创伤病人营养支持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15例病人,经过约2周营养支持,并观察血糖、血脂、电解质、肝功能及胆红素的变化。结果:营养支持对多发性创伤病人至关重要,对病人切口、骨折的愈合,全身营养状况的改善起到良好的作用。结论:我们主张早期以PN为主,一旦肠蠕动恢复后,及时过渡到EN,以减少肠道细菌和内毒素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支持 多发性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姚尧 李波 +2 位作者 胡志军 刘文 邹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3589-3591,共3页
目的:探讨Bmi-1基因的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5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50例正常组织作为对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标本中Bmi-1 mRNA的表达,同时利用免疫组化法... 目的:探讨Bmi-1基因的表达与大肠癌病理学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我院50例大肠癌组织标本,50例正常组织作为对照。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法检测标本中Bmi-1 mRNA的表达,同时利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mi-1和P16蛋白的表达,并结合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分析Bmi-1基因的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mi-1mRNA及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5),免疫组化提示大肠癌组织高表达Bmi-1蛋白的同时伴有P16蛋白的低表达(P<0.05)。Bmi-1的表达与肿瘤体积大小、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P16蛋白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血清CEA、血清CA19-9、P53等无相关性(P>0.05)。结论:Bmi-1癌基因可能通过抑制P16蛋白的表达而促进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检测其表达可判断大肠癌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肿瘤 BMI-1 P16 FQ—PCR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拟合随机效应logistic回归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15
6
作者 杨志雄 袁岱菁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1-323,共3页
在临床药物试验中药物疗效的评价经常遇到二分类资料,即反应变量有两个水平如有效、无效;成功、失败等。二分类变量服从二项分布,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分类资料进行分析,能给实际研究带来很多便利。与多元线... 在临床药物试验中药物疗效的评价经常遇到二分类资料,即反应变量有两个水平如有效、无效;成功、失败等。二分类变量服从二项分布,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分类资料进行分析,能给实际研究带来很多便利。与多元线性回归相比,logistic回归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对正态性和方差齐性不做要求,系数的可解释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OGISTIC回归模型 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 随机效应 模型拟合 应用 广义 临床药物试验 分类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i-1、p16基因与实体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7
作者 姚尧 邹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8期3162-3164,共3页
Bmi-1基因是一个癌基因.具有阻抑制子(repressor)的功能,可以阻断细胞周期中的p16基因的INK4a位点,协同c-mye共同作用。促进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p16基因又称多肿瘤抑制基因(multipie tumor suppressor,MTS1),是继p53基因之后... Bmi-1基因是一个癌基因.具有阻抑制子(repressor)的功能,可以阻断细胞周期中的p16基因的INK4a位点,协同c-mye共同作用。促进细胞转化和肿瘤形成。p16基因又称多肿瘤抑制基因(multipie tumor suppressor,MTS1),是继p53基因之后的又一著名的抑癌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基因 BMI-1 实体瘤 多肿瘤抑制基因 抑癌基因 INK4A C-MYE p5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放疗对38例贲门腺癌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宗礼 陈海泉 +1 位作者 袁克莉 林擎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49-450,共2页
目的:研究术中放疗对贲门腺癌的作用。方法:1992年1月~2000年12月,38例各期贲门腺癌患者,年龄75岁以下,进半流食,无手术禁忌证。术中放疗根据病灶情况决定用6MV或9MV-E线照射贲门、食管下段、胃底、胃小弯和肝胃韧带等5个区域。结果:... 目的:研究术中放疗对贲门腺癌的作用。方法:1992年1月~2000年12月,38例各期贲门腺癌患者,年龄75岁以下,进半流食,无手术禁忌证。术中放疗根据病灶情况决定用6MV或9MV-E线照射贲门、食管下段、胃底、胃小弯和肝胃韧带等5个区域。结果:平均随访61个月,平均五年生存率39.4%。结论:贲门腺癌的术中放疗加手术治疗改善和提高了贲门腺癌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腺癌 术中 放疗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联素及其受体与大肠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志军 邹扬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07-509,共3页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居民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仅次于肺癌、胃癌的第三位恶性肿瘤。近年来肥胖被认为是乳腺癌、大肠癌等肿瘤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人们对脂肪组织的认识发生了... 大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随着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居民大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仅次于肺癌、胃癌的第三位恶性肿瘤。近年来肥胖被认为是乳腺癌、大肠癌等肿瘤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人们对脂肪组织的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脂肪组织不仅是能量的“贮存仓库”.而且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脂联素 受体 恶性肿瘤 脂肪组织 内分泌器官 饮食习惯 生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氨酸对大肠癌根治术和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0
作者 秦环龙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0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观察精氨酸强化的肠外营养对大肠肿瘤病人手术并门静脉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大肠癌病人36 例,分为常规(PN)组(n= 19)和精氨酸强化的PN 组(n= 17),加入精氨酸20 g/60 kg 体重于3 L袋中,PN 支持1 周。在术前、术后1... 目的:观察精氨酸强化的肠外营养对大肠肿瘤病人手术并门静脉化疗后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随机选择大肠癌病人36 例,分为常规(PN)组(n= 19)和精氨酸强化的PN 组(n= 17),加入精氨酸20 g/60 kg 体重于3 L袋中,PN 支持1 周。在术前、术后1、4、7 天测定IgG、IgA、IgM、IgE,CH50、C3、C4,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3+ 、CD4+ 、CD8+ 及CD4+ /CD8+ 比值),NKC活性和IL-2。 结果:术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精氨酸强化的PN组在术后7天,以IgG、IgE、CH50、CD3+ 、CD4+ 及CD4+ /CD8+ 、NKC活性和IL-2回升显著,接近于术前值,明显高于常规PN组(P< 0.05)。 结论:精氨酸强化的PN,改善了大肠癌根治术同时行门静脉化疗病人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 免疫功能 化疗 大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短小肠综合征的残存肠道功能以及各种营养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秦环龙 吴肇汉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7年第4期232-238,共7页
关键词 极短肠综合征 残存肠道功能 营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癌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何德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35-237,共3页
胆囊癌是胆道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在发病的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加之目前尚缺乏完善的早期诊断方法,故早期诊断困难,手术时大多已属晚期,预后极差,其5年生存率不到5%。
关键词 胆囊肿瘤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西他赛或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晓莉 朱佳 +1 位作者 马亚梅 陈红旗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年第12期37-41,共5页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或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治疗晚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5年4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晚期胃癌患者依据其最终接受的化疗方案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40例,采用多...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或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治疗晚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方法将2010年5月至2015年4月渭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6例晚期胃癌患者依据其最终接受的化疗方案不同分为A、B、C三组。A组患者40例,采用多西他赛联合5-FU化疗方案;B组患者39例,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FU化疗方案;C组患者37例,采用多西他赛、奥沙利铂、5-FU三联化疗方案。三组患者均接受至少2个周期的化疗,且治疗2周后评定近期疗效,同时评估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CBR)和化疗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三组患者均随访至化疗结束后1年。结果 C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67.6%、89.2%)均高于A组(42.5%、67.5%)和B组(43.6%、69.2%)(P<0.05),但A组和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C组患者的疾病稳定持续时间、1年无不良事件生存期和生存率虽然略优于A组和B组,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三组CBR评价为有效者占比无显著差异(P>0.05)。C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三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三联化疗方案虽能获得显著的短期疗效,但患者不良反应较大,且未见显著的长期获益。3种化疗方案患者均可耐受,故应根据晚期胃癌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西他赛 奥沙利铂 5-氟尿嘧啶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