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区不同人群口腔原虫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9
1
作者 王晓瑛 翁剑蓉 +4 位作者 何玉良 杨小丽 程训佳 连惟能 顾晶晶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4期283-285,共3页
调查上海市区不同人群的口腔原虫的感染情况。从齿垢物取标本作新鲜涂片法检查。在450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1.78%和1.11%。口腔科门诊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高达28.37%,而正常人的感... 调查上海市区不同人群的口腔原虫的感染情况。从齿垢物取标本作新鲜涂片法检查。在450人中齿龈内阿米巴和口腔毛滴虫的感染率分别为21.78%和1.11%。口腔科门诊患者的齿龈内阿米巴的感染率高达28.37%,而正常人的感染率仅为10.71%,两组差异非常显著。提示这两种原虫的感染与年龄有关,其感染率随年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以及两种原虫感染与口腔疾病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龈内阿米巴 口腔毛滴虫 调查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的三维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49
2
作者 陈志明 马华松 +1 位作者 赵杰 陈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684-688,共5页
目的:建立人正常L3~L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腰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基于人正常L3~L5节段的CT扫描数据,利用Geomagic Studio 9.0、Simpleware 2.0、Abaqus 6.7软件建立人正常L3~L5三维有限元模型(INT),... 目的:建立人正常L3~L5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腰椎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基于人正常L3~L5节段的CT扫描数据,利用Geomagic Studio 9.0、Simpleware 2.0、Abaqus 6.7软件建立人正常L3~L5三维有限元模型(INT),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建立L4/5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融合模型(M1)、单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枚融合器置入模型(M2)及双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加单枚融合器置入模型(M3)。在L3上表面施加500N预载荷,再施加10N·m的力矩模拟腰椎前屈、后伸、侧屈及旋转等生理活动,观察不同工况下L4-L5节段角位移、椎弓根螺钉及融合器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各工况下M1、M2、M3角位移均较INT减少,M3减少最明显;除右屈和后伸外,其他工况下M2与M3的角位移减少程度相当,而M1在左、右侧屈及左、右旋转时稳定性较差。M1的螺钉应力峰值明显高于M2和M3,尤以左屈及后伸载荷时螺钉应力峰值最大,M2螺钉应力峰值高于M3,M2椎间融合器的应力峰值在各种工况下均高于M3。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不能很好地控制侧屈和旋转载荷,椎弓根螺钉承受较大的应力;附加单枚融合器置入可以重建融合节段的稳定性,明显减少螺钉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有限元模型 椎弓根螺钉 单侧固定 椎间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尼司特对人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部分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连军 项蕾红 +2 位作者 祝禄川 武晓莉 郑志忠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97-499,共3页
目的:研究曲尼司特对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无血清培养的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分别加入0、10、25、50... 目的:研究曲尼司特对正常皮肤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无血清培养的人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中,分别加入0、10、25、50和250μg/mL曲尼司特孵育24、72、96h,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法测定其上清液中TGF-β1、bFGF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5、50和250μg/mL曲尼司特能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1的表达;50μg/mL和250μg/mL曲尼司特能增加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bFGF的表达;10~250μg/mL曲尼司特可降低IL-6的表达,上述改变在一定时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浓度曲尼司特对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影响相似。结论:曲尼司特能降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TGF-β1的产生,增加bFGF的合成,减少IL-6的表达,这或许可解释其在抑制异常瘢痕形成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成纤维细胞 曲尼司特 转化生长因子-β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碱性 白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径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杜建伟 方立德 +3 位作者 倪锋 陈昭明 陈彤宇 钱文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2-54,58,共4页
目的 :选择一种比较理想的食管癌手术径路。方法 :195 8年— 1997年的 40年间 945例胸中段食管癌病例 ,分为 5组。分别采用 :(1)左胸后外侧切口食管癌切除 ,食管胃胸内弓上吻合。 (2 )右胸前外侧切口加上腹正中切口食管癌切除 ,胃经食... 目的 :选择一种比较理想的食管癌手术径路。方法 :195 8年— 1997年的 40年间 945例胸中段食管癌病例 ,分为 5组。分别采用 :(1)左胸后外侧切口食管癌切除 ,食管胃胸内弓上吻合。 (2 )右胸前外侧切口加上腹正中切口食管癌切除 ,胃经食管床胸顶吻合。 (3)右胸前外侧切口加上腹正中切口 ,颈部切口食管癌切除 ,胃经食管床左颈或右颈吻合。 (4 )右胸后外侧切口加上腹正中切口 ,颈部切口食管癌切除 ,胃经食管床颈部吻合。 (5 )右胸后外侧切口经胸游离食管 ,食管癌切除 ,经膈肌食管裂孔游离胃 ,胸顶食管胃吻合。用SAS医用统计软件列联表方法分析切除率 ,并发症 ,死亡率 ,五年生存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右胸后外侧切口径路切除率较左胸后外侧切口和右胸前外侧切口径路高 ,生存率之间也存在明显差异。 5组切除率和五年生存率分别为 84.19%和 2 9.0 0 % ,81.6 9%和 2 8.5 7% ,83.6 5 %和 2 6 .19% ,90 .74%和 34.70 % ,93 .6 7%和 39 74%。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切除 食管胃吻合 手术径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皮瓣及相关术语的专家共识 被引量:66
5
作者 张世民 唐茂林 +7 位作者 穆广态 徐达传 徐永清 柴益民 章一新 唐举玉 郑和平 侯春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75-477,共3页
穿支皮瓣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1997年起,国际上每年均召开一次穿支皮瓣学术交流会。国内曾两次(2005银川,2007昆明)召开了穿支皮瓣专题研讨会。2006年《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曾组织出版一期穿支皮瓣专题。但对穿支皮瓣的定义... 穿支皮瓣的概念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自1997年起,国际上每年均召开一次穿支皮瓣学术交流会。国内曾两次(2005银川,2007昆明)召开了穿支皮瓣专题研讨会。2006年《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曾组织出版一期穿支皮瓣专题。但对穿支皮瓣的定义、穿支血管的分类、穿支皮瓣的命名等相关名称还相当混乱。为了规范穿支皮瓣的学术交流,推动穿支皮瓣的发展,《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与中国解剖学会临床解剖学分会邀请了部分从事穿支皮瓣研究的基础与临床专家,就穿支皮瓣及相关术语,于2010年7月30日-8月2日在银川召开了穿支皮瓣研讨会,与会专家经热烈讨论达成了基本共识。钟世镇院士由于有其他会议未能与会,但他对"专家共识"提出指导意见,并进行了修改补充。欢迎同道对"专家共识"提出商榷,在适当时间再召开穿支皮瓣研讨会,使之不断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专家 学术交流会 专题研讨会 中国解剖学会 穿支血管 钟世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1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沈波 李艳 张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3期1433-1435,共3页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continousbloodpurification)抢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效果及体会。方法:用百特公司AccuraCRRT机,碳酸氢盐置换液(采用南京军区总院配方),12例MODS患者接受日间...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CBP(continousbloodpurification)抢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的效果及体会。方法:用百特公司AccuraCRRT机,碳酸氢盐置换液(采用南京军区总院配方),12例MODS患者接受日间CBP治疗,8~16h/d,透析液50mL/min,后稀释补充置换液3~4L/h,平均治疗时间为116.8h。结果:12例患者存活7例,死亡5例;9例患者治疗前需用升压药维持血压,治疗1h后平均动脉压(MAP)、氧饱和度明显上升,心率显著下降(P<0.05),血清BUN、Cr、K+、AST、ALT显著下降。结论:CBP能有效改善肝肾功能,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可用于MODS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 临床分析 syndrome MODS blood CRRT机 平均动脉压 血流动力学 南京军区 碳酸氢盐 治疗时间 维持血压 氧饱和度 肝肾功能 置换液 CBP 患者 min 透析液 升压药 治疗前 BUN 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院老年病人营养不良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5
7
作者 孙建琴 张美芳 +9 位作者 刘景芳 汪毓诚 陈艳秋 韩维嘉 杨青 范青 冯颖 沈雅英 蔡丽英 陈霞飞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6期345-348,共4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住院老年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方法(MNA),结合实验室检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临床并发症,对上海市四所医院60岁以上615例住院老年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住院老年病人营...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住院老年病人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及其对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微型营养评估方法(MNA),结合实验室检查、膳食营养素摄入量、临床并发症,对上海市四所医院60岁以上615例住院老年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住院老年病人营养不良平均患病率为20.3%,贫血及低清蛋白血症平均发生率分别为41.5%及57.2%。营养不良病人的能量、蛋白质及大多数微量营养素摄入量显著低于营养状况良好者(P<0.05),感染及脏器功能衰竭并发症增加。结论:住院老年病人营养不良发生率、贫血、低清蛋白血症患病率较高,营养不良对临床结局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院老年病人 营养不良 营养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营养评定法在老年人肺部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宗敏 孙建琴 +3 位作者 陈艳秋 张美芳 沈雅英 陈霞飞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5年第2期91-93,共3页
目的:尝试用老年人的新型微型营养评定(MNA)方法来筛查老年人慢性肺部疾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方法:取该院及兄弟医院诊断明确的老年肺部疾病病人 143例,按MNA得分分为营养不良组 (A组 )、营养不良危险组(B组)和营养状况良好组(C组)。... 目的:尝试用老年人的新型微型营养评定(MNA)方法来筛查老年人慢性肺部疾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 方法:取该院及兄弟医院诊断明确的老年肺部疾病病人 143例,按MNA得分分为营养不良组 (A组 )、营养不良危险组(B组)和营养状况良好组(C组)。并分别记录人体测量、生化指标、每天膳食分析以及有否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的情况。 结果:A组、B组与C组的人体测量指标(体质指数、肱三头肌皮皱厚度、上臂肌围、小腿围 )和生化指标(ALB、Hb、TC)有显著差异,但LY和血脂无差异。而各营养素摄入(热量、蛋白质、脂肪、糖类、钾、镁、硒 )各组亦有差异,并且三组摄入量大都不到正常人的RNI标准。三组肺部感染和呼吸衰竭的发生率A组最高,C组最低。 结论:MNA法对于各项人体测量及生化指标检出率相当高,是一种能较早和综合评价老年人肺部疾病营养状况的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部疾病 营养不良 肺部感染 生化指标 呼吸衰竭 营养状况 得分 LY 结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漏斗状根管不同桩冠修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高建勇 郑元俐 +1 位作者 朱强 汪大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桩核材料及漏斗深度对桩核冠修复漏斗状根管残根后的应力分布差异,寻找对残留牙体组织较少残根的最佳修复方法。方法建立桩冠修复上颌中切牙漏斗状根管残根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漏斗状根管漏斗深度为0、2、4、6mm。成品桩为... 目的比较不同桩核材料及漏斗深度对桩核冠修复漏斗状根管残根后的应力分布差异,寻找对残留牙体组织较少残根的最佳修复方法。方法建立桩冠修复上颌中切牙漏斗状根管残根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漏斗状根管漏斗深度为0、2、4、6mm。成品桩为碳纤维桩,铸造桩采用镍铬合金材料,以VonMises应力、最大主应力为分析指标。结果桩冠系统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残根后根部VonMises应力高应力区分布在唇舌侧,随漏斗的深度增加,高应力区范围逐渐扩大。与碳纤维桩相比,铸造桩修复后VonMises应力分布不均匀,各深度组的高应力分布区较同深度碳纤维桩组明显增大,应力集中明显,根尖及漏斗底处出现了应力集中。随漏斗深度增加,碳纤维桩根牙本质VonMises应力峰值增加了3.101MPa,增幅为10.3%,最大主应力峰值增加了2.958MPa,增幅为11.7%;铸造桩VonMises应力峰值增加了6.157MPa,增幅为22.6%,最大主应力峰值增加了5.486MPa,增幅为19.7%。结论漏斗深度及修复材料是影响根牙本质应力的重要因素。桩核冠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残根设计时应尽量保存根唇舌向牙体组织,以增加牙根抗力,同时在桩核冠修复设计时应降低所受咬合力。在修复漏斗状根管的残根时,尤其是深漏斗状根管的残根时,推荐使用碳纤维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核技术 有限元分析 漏斗状根管 碳纤维桩 铸造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血管神经蒂腹内斜肌瓣修复面瘫的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庭家 徐达传 +2 位作者 钟世镇 祁佐良 王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为多血管神经蒂腹内斜肌瓣修复晚期面瘫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6侧成尸标本上,对腹内斜肌的形态、血供及神经支配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腹内斜肌中部上1/2肌腹主要由第11肋间神经支配,下1/2肌腹主要由肋下神经支配... 目的:为多血管神经蒂腹内斜肌瓣修复晚期面瘫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6侧成尸标本上,对腹内斜肌的形态、血供及神经支配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腹内斜肌中部上1/2肌腹主要由第11肋间神经支配,下1/2肌腹主要由肋下神经支配。上1/2肌腹的血供66.7%来自第11肋间后动脉,33.3%来自旋髂深动脉的髂嵴支;下1/2肌腹的血供主要来自旋髂深动脉的腹壁肌支。第11肋间神经、肋下神经在腋后线横径分别为2.2mm和2.4mm,入肌点距腋后线长分别为13.3cm和13.8cm。第11肋间后动脉在腋后线外径为1.7mm,入肌点距腋后线长为13.1cm;旋髂深动脉腹壁肌支和髂嵴支的起始外径分别为1.3mm和1.8mm,入肌点至起点长分别为5.1cm和8.6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内斜肌 肌瓣移植 面瘫 修复术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对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缺血损伤大鼠apelin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许平 熊光宗 +2 位作者 叶开和 钟志强 叶春玲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心肌缺血损伤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apelin的变化,探讨灵芝孢子粉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灵芝孢子粉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7周。皮下注射ISO建立... 目的:观察异丙肾上腺素(ISO)致心肌缺血损伤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apelin的变化,探讨灵芝孢子粉抗心肌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大鼠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ISO模型组、灵芝孢子粉高、中、低剂量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7周。皮下注射ISO建立大鼠心肌缺血损伤模型,ELISA分析检测血浆和心肌apelin的含量,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心肌apelin mRNA表达,电镜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ISO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apelin含量均下降,心肌组织中apelin mRNA水平表达下调(P<0.01)。与ISO组比较,灵芝孢子粉治疗组大鼠血浆和心肌组织apelin含量以及心肌apelin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或P<0.05),同时,血中NO含量显著增加;心肌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灵芝孢子粉抗大鼠心肌缺血损伤的机制可能与其上调心肌组织apelin mRNA的表达,提高apelin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心肌缺血 异丙肾上腺素 APEL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1
12
作者 施沃栋 罗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7年第7期549-552,共4页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不同的阶段,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和控制。DR早期的治疗主要为控制血糖、血压以及血脂,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药物治疗。而当DR进入中后期时则主要依靠激光治疗和玻璃... 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不同的阶段,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和控制。DR早期的治疗主要为控制血糖、血压以及血脂,并在此基础上应用适当的药物治疗。而当DR进入中后期时则主要依靠激光治疗和玻璃体手术。新的药物如曲安奈德的应用为治疗中晚期DR提供了新的手段,药物性玻璃体切割为预防和减少玻璃体视网膜黏连、减轻新生血管的生成提供了新方法,也为玻璃体手术中完全清除玻璃体后皮质提供了帮助。本文就DR的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药物性玻璃体切割 玻璃体后脱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肌皮瓣植入治疗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附12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瞿冀琛 李佳琪 +2 位作者 谢博雄 姜格宁 董佳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8年第12期1253-1257,共5页
目的 总结自体肌皮瓣植入治疗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的经验。方法 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有12例患者因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于上海市肺科医院行自体肌皮瓣植入治疗。伤口换药清洁后,既往有同侧手术史者,行肌皮瓣移植填充手术;既往无同... 目的 总结自体肌皮瓣植入治疗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的经验。方法 2004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有12例患者因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于上海市肺科医院行自体肌皮瓣植入治疗。伤口换药清洁后,既往有同侧手术史者,行肌皮瓣移植填充手术;既往无同侧手术史者,行肌皮瓣移位填充手术。术前行三联(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常规标准化抗结核药物治疗3个月以上,术后维持抗结核药物治疗12个月。耐药结核病依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调整。患者均为男性;中位年龄52.5岁(26.0~65.0岁)。7例因肺结核病变既往行肺切除术(2例全肺切除);5例开窗时存在支气管胸膜瘘(BPF),引流等保守治疗无法治愈,再行胸壁开窗,并进行长期换药。其余5例无既往手术史,因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保守治疗(引流等)无法治愈,肺无法复张,进行开窗换药。结果 全组患者无死亡,术后均未发生呼吸道并发症。5d内顺利拔除胸腔引流管,术后3~6周出院。中位随访时间9个月,11例患者无脓胸复发和肌皮瓣坏死,1例患者脓胸局部复发(取出老式封堵器,开窗换药后于非水肿期采用新型谢氏封堵器置入,准备二次肌皮瓣填入)。结论 将特种材料(记忆合金支架)、显微外科技术、抗结核药物治疗、结核性脓胸传统手术相结合,运用自体肌皮肌瓣植入治疗慢性结核性难治性脓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胸 结核性 慢性病 移植 自体 外科皮瓣 胸壁开窗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绩效考核和评估在科室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范先群 计菁 《中国医院》 2009年第3期16-18,共3页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与评估在科室管理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依据真实的统计报表资料,选取确定性好、敏感度高、操作性强、人为因素小的考核指标,以"质量考核"和"绩效评估"两轮机制替代以"经济为核心"的单...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与评估在科室管理中的应用和价值。方法:依据真实的统计报表资料,选取确定性好、敏感度高、操作性强、人为因素小的考核指标,以"质量考核"和"绩效评估"两轮机制替代以"经济为核心"的单轮模式,促进诊疗行为更加规范,成本概念更加加强,公正透明地推进科室经济分配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结果:绩效考核和评估体系的建立,有效地提高了科室的医教研成绩和职工积极性,达到了公平效益的平衡点。结论:临床科室建立绩效考核和评估体系有助于业务水平的发展,提高科室的核心竞争力。但是绩效考核和评估体系的建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何运用通用和权威的绩效考核指标还有待进行更深入的推广和探索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评估 质量考核 科室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对面神经损伤恢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蔡以理 王中和 陆顺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19-420,共2页
目的 :研究术后放疗对面神经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 1995— 1997年间腮腺肿瘤术后出现面瘫的2 0名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 (operationgroup ,以下简称O组 ) 6例和术后放疗组 (operationandradiationgroup ,以下简称OR组 ) 14例。OR组于术... 目的 :研究术后放疗对面神经损伤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 1995— 1997年间腮腺肿瘤术后出现面瘫的2 0名患者分成单纯手术组 (operationgroup ,以下简称O组 ) 6例和术后放疗组 (operationandradiationgroup ,以下简称OR组 ) 14例。OR组于术后 4周内放疗 ,以手术日至面瘫完全消失所需时间比较两组面神经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 :经术后 4周 48— 6 1Gy常规放疗 ,腮腺肿瘤术后面神经损伤的恢复基本不受影响。OR组肿瘤量平均 5 5 91±3 6 4Gy。面神经平均恢复时间O组为 6 4月 ,OR组为 9月 ;经t检验 ,两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 ,P =0 10 5。肿瘤累及的面神经 ,经术中保留术后放疗 ,其功能可完全恢复 ,面瘫消失时间平均 8 4月。除 1例腮腺恶性淋巴瘤出现远处转移外 ,其余均未出现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 :包括 5 0岁以上的腮腺恶性肿瘤患者 ,面神经解剖术造成的面瘫 ,经术后常规放疗 ,术后 9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不致产生永久性面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术后放疗 面神经损伤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SR多肽/TiO_2纳米管复合涂层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粘附与成骨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圣军 于卫强 +1 位作者 张益琳 张富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887-892,共6页
目的:本研究在二氧化钛纳米管层表面固定了KRSR序列短链多肽,对此材料的粘附和诱导成骨的能力进行了研究。方法:于二氧化钛纳米管层上共价连接固定多肽后,对材料进行表征,并在试件上接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各种技术对细胞的粘附... 目的:本研究在二氧化钛纳米管层表面固定了KRSR序列短链多肽,对此材料的粘附和诱导成骨的能力进行了研究。方法:于二氧化钛纳米管层上共价连接固定多肽后,对材料进行表征,并在试件上接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各种技术对细胞的粘附和分化进行评价。结果:固定KRSR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层对细胞的粘附率无明显影响,但铺展、骨向分化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固定KRSR的二氧化钛纳米管层能够较好地诱导细胞骨向分化,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纳米管 KRSR多肽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粘附 成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行双颌前徙及腭咽成形术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7
作者 顾雅洁 孙红霞 +1 位作者 郑莉萍 何建德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6期1250-1251,1264,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行双颌前徙及腭咽成形术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8年1-12月应用双颌前徙及腭咽成形术治疗的5例重度OSAHS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护理措施... 目的探讨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行双颌前徙及腭咽成形术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8年1-12月应用双颌前徙及腭咽成形术治疗的5例重度OSAHS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术后均行多导睡眠图监测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下降幅度达(90.1±4.3)%,鼾声明显减轻。出院后电话随访,所有患者感觉良好,困倦乏力改善,注意力集中,精神状态良好,无发音障碍及鼻孔反流现象。结论做好重度OSAHS患者双颌前徙及腭咽成形术的围术期护理,对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及预防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双颌前徙术 腭垂软腭咽成形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晓蕾 毛琦 +3 位作者 王红 华冰珠 陈智勇 李幼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04-608,共5页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MV)可导致小肠广泛坏死,且疾病早期极易误诊漏诊。文中旨在评估就诊首日血清D⁃二聚体水平在LMV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目的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LMV)可导致小肠广泛坏死,且疾病早期极易误诊漏诊。文中旨在评估就诊首日血清D⁃二聚体水平在LMV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3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其中15例LMV患者(LMV组),非LMV患者23例(非LMV组)。统计分析主要观察指标为2组患者就诊首日血清D⁃二聚体水平,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患者一般情况、SLE活动度评分(SLEDAI)、增强CT检查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后血清D⁃二聚体水平。结果2组患者年龄、SLE患病周期及SLEDAI等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CT可见LMV患者肠管扩张、肠系膜水肿及典型“靶”样征,大剂量激素治疗后,扩张肠管及肠壁显著缓解,出院前CT“靶”样征消失。LMV组患者就诊首日血清D⁃二聚体水平[917(756,1848)μg/L]显著高于非LMV组[570(356,896)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D⁃二聚体早期诊断LMV的临界值为624μg/L,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3%、61%,AUC=0.77。结论血清D⁃二聚体水平可作为LMV患者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肠系膜血管炎 D⁃二聚体 系统性红斑狼疮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孔内改良皮瓣治疗宽大下垂型鼻翼畸形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尊敏 张余光 钱云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05-1606,共2页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皮瓣的方法治疗宽大下垂鼻翼畸形。方法:对32例鼻翼宽大下垂畸形患者行鼻前庭切除鼻孔内部分前庭皮肤,缩短鼻翼,于鼻槛内侧切除一三角形鼻前庭皮肤,剪断附着在鼻翼,梨状孔外缘的鼻唇束,及鼻翼底下方与骨膜紧连的鼻束附... 目的:探讨一种改良皮瓣的方法治疗宽大下垂鼻翼畸形。方法:对32例鼻翼宽大下垂畸形患者行鼻前庭切除鼻孔内部分前庭皮肤,缩短鼻翼,于鼻槛内侧切除一三角形鼻前庭皮肤,剪断附着在鼻翼,梨状孔外缘的鼻唇束,及鼻翼底下方与骨膜紧连的鼻束附着,形成鼻孔内改良皮瓣使鼻孔内外侧皮肤与鼻槛皮肤无张力对合。结果:32例患者术后切口隐蔽。无一例发生感染和切口瘢痕增生,鼻翼肥大鼻翼下垂得到明显的改善,术后鼻孔外形改善明显,与鼻梁鼻小柱比率协调,鼻孔对称,形态呈梨形,瘢痕反应轻微,结果使医患双方均较满意。对于鼻梁低平,鼻尖形态不佳者,还可同时行隆鼻手术,取得整体改善的效果,患者满意。结论:鼻孔内改良皮瓣治疗鼻翼宽大下垂畸形,于鼻槛内切除部分鼻前庭皮肤,鼻基底附着肌肉的处理,术后鼻外形改善明显,鼻翼宽度适中,鼻翼缘厚度形态美观,瘢痕反应轻微,适用于宽大下垂鼻翼的整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 鼻翼 鼻翼畸形 改良皮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在甲状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岳秀慧 高欣 陶晓峰 《磁共振成像》 CAS 2012年第5期361-366,共6页
目的用MR动态增强检查技术分析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动态增强特点,探讨良、恶性甲状腺病变的增强模式。材料与方法搜集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42例(男10例,女32例),其中良性病变28例,恶性肿瘤14例。术前均行MRI常规和动态增强检查,... 目的用MR动态增强检查技术分析甲状腺占位性病变动态增强特点,探讨良、恶性甲状腺病变的增强模式。材料与方法搜集手术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42例(男10例,女32例),其中良性病变28例,恶性肿瘤14例。术前均行MRI常规和动态增强检查,获得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并计算最大强化率(ERmax)及最大上升斜率(Slopemax)等参数。对TIC的Slopemax值及ERmax值进行中位数检验(两独立样本的位置检验)。结果 TIC的Ⅰ型(快速上升型)曲线共21例,均为甲状腺良性病变,Ⅱ型(上升平台型)曲线9例,7例良性病变,2例滤泡样甲状腺癌,Ⅲ型(延迟上升型)曲线12例,均为甲状腺恶性病变。恶性肿瘤的Slopemax(中位数0.72%/s)与良性病变的Slopemax(中位数4.58%/s)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3)。恶性肿瘤的ERmax(中位数82.82%)与良性病变(中位数5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3)。结论 MRI动态增强检查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甲状腺恶性肿瘤主要呈延迟上升型强化模式,良性肿瘤主要呈快速上升型强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疾病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