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布地奈德体外对鼻息肉成纤维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孙臻峰 陈霞芳 张速勤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2-674,共3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体外培养的鼻患内成纤维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探讨激素局部应用治疗鼻息肉的可能机制。方法:取9例鼻息肉患者的鼻息肉组织进行传代培养后获得鼻息肉成纤维细胞,观察不同浓度(15、30、60μl/ml)布地奈德作用48、72...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体外培养的鼻患内成纤维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探讨激素局部应用治疗鼻息肉的可能机制。方法:取9例鼻息肉患者的鼻息肉组织进行传代培养后获得鼻息肉成纤维细胞,观察不同浓度(15、30、60μl/ml)布地奈德作用48、72、96和120 h对成纤维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仪和Hoechest染色观察30μl/ml布地奈德作用48、72、96和120 h对成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当布地奈德的浓度>30μl/ml时能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P<0.05).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流式细胞仪和Hoechest染色结果表明,30μl/ml布地奈德能导致成纤维细胞凋亡,与空白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布地奈德体外能抑制鼻息肉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成纤维细胞 鼻息肉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44)分子的表达与喉癌颈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戴泓 沈伟 胡宏慧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 研究CD_44分子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法)对喉癌、喉乳头状瘤、喉白斑组织的CD_44分子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10例喉乳头状瘤及9例白斑病变CD_44均为低表达.45例喉癌中... 目的 研究CD_44分子在喉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颈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亲和免疫组织化学法(ABC法)对喉癌、喉乳头状瘤、喉白斑组织的CD_44分子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10例喉乳头状瘤及9例白斑病变CD_44均为低表达.45例喉癌中高分化鳞癌CD_44表达明显低于低分化鳞癌(P<0.005);伴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CD_44表达明显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的喉癌组织(P<0.001);T_3、T_4期喉癌CD_44表达明显高于T_1、T_2期(P<0.001).结论 喉癌组织CD_44分子的表达与喉癌组织分化、颈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均密切相关,提示CD_44分子能客观反映喉癌组织的分化状态、肿瘤进展及转移潜力.CD_44高表达者侵袭力强,转移倾向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喉肿瘤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骨膜骨片重建乳突根治后缺损的耳道壁效果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文文 邓亚新 +5 位作者 童军 乔艺 蔡勋华 吴佳丽 单良 杜丽君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9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分析采用自体带骨膜的骨皮质片修复根治后缺损的耳道壁并同期作听骨重建的初步结果。方法手术病例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19~72岁,均为开放式乳突根治手术后遗有巨大根治腔和感染流脓,术前平均气导为(63.43±15.57)dB,平均气... 目的分析采用自体带骨膜的骨皮质片修复根治后缺损的耳道壁并同期作听骨重建的初步结果。方法手术病例23例,男11例,女12例,年龄19~72岁,均为开放式乳突根治手术后遗有巨大根治腔和感染流脓,术前平均气导为(63.43±15.57)dB,平均气骨导差(43.04±7.66)dB。耳后切口,按欲取骨片大小(直径约为2cm)切开骨膜并分离之,骨膜仍与骨片中央保持连接。用铣钻、摆锯及平凿凿下,修整后植入根治腔,修复缺损的外耳道、鼓窦壁。9例有镫骨存在,作臼柱自体听骨重建;10例仅存足板者,作枪柱自体听骨重建;4例因各种原因未同时处理听骨。统计分析采用U检验。结果23例全部获得乳突腔封闭,耳道呈现光滑的外观。4例CT复查见上鼓室和乳突腔再气化。术后平均气导为(51.78±12.77)dBHL,3月后随访为(43.0±16.40)dBHL。气骨导差(gap)为(33.08±7.63)dB,与术前相比,P<0.05;随访gap为(23.48±8.71)dB,与术前相比,P<0.01;与术后相比,P<0.05,差异均有显著意义。11例随访gap<20dB,1例随访gap>20dB,但gap缩小>30dB,此12例为成功,占52%。5例gap<10dB,2例虽>10dB,但差值>30dB,这7例为显效,占33%。15例gap缩小15dB以上,为有效(71%)。4耳遗留穿孔。结论带骨膜骨片与髂骨填塞及人工材料相比较,能更快愈合且保留固有的乳突空腔,形成正常光滑的耳道,也有利于听力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成形术 胆脂瘤 根治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咽部异感症和甲状腺微小病变关系的探讨
4
作者 孙臻峰 陈惠莉 +1 位作者 赵宁军 赵福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791-792,共2页
目的 :探讨咽部异感症和甲状腺微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 4 6例咽部异感症患者和 5 0例非咽部异感症患者采用7.5 MHz的高分辨率 B超检查甲状腺 ,对两组之间发现的甲状腺微小占位病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咽部异感症患者组中甲状腺微... 目的 :探讨咽部异感症和甲状腺微小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对 4 6例咽部异感症患者和 5 0例非咽部异感症患者采用7.5 MHz的高分辨率 B超检查甲状腺 ,对两组之间发现的甲状腺微小占位病变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咽部异感症患者组中甲状腺微小病变发生率为 5 8.9% (2 7/46 ) ,而非咽部异感症患者甲状腺微小病变发生率为 18.0 % (9/5 0 )。两组甲状腺微小病变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 .0 5 )。结论 :甲状腺微小病变可能与咽部异感症的发生关系密切。高分辨率 B超检查是发现咽部异感症患者甲状腺微小病变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部异感症 甲状腺微小病变 超声波诊断 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聋患者人体姿态平衡特征的临床分析
5
作者 殷国华 钟笑 张裕华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4-35,51,共3页
目的探究突聋患者人体姿态平衡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人体姿态平衡仪,测试100例正常人和120例突聋患者重心晃动的轨迹图及相关参数值。根据前庭功能的情况,将120例突聋患者分为前庭功能正常组(67例)和异常组(53例),并比较二组重心晃动的... 目的探究突聋患者人体姿态平衡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人体姿态平衡仪,测试100例正常人和120例突聋患者重心晃动的轨迹图及相关参数值。根据前庭功能的情况,将120例突聋患者分为前庭功能正常组(67例)和异常组(53例),并比较二组重心晃动的长度、速度及Romberg参数值。结果正常人重心晃动的轨迹图以中心型多见(51%),而突聋患者则以弥散型为主(60.83%)。突聋患者重心晃动的长度、速度及Romberg参数值较正常人明显增大(P<0.01);前庭功能是否正常不影响重心晃动的参数值(P>0.05)。结论人体姿态平衡测试显示突聋患者前庭系统已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姿态平衡仪 突发性聋 前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镫骨畸形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6
作者 钟笑 陈文文 殷国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分析先天性镫骨畸形的诊断和听骨链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19例(21耳)先天性镫骨畸形病人,术前检查语言频率(0.5~2kHz)气导听力平均为62.9±16.6dBHL,气骨导差平均为46.4±15.9dBHL。依... 目的分析先天性镫骨畸形的诊断和听骨链重建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0月间住院治疗的19例(21耳)先天性镫骨畸形病人,术前检查语言频率(0.5~2kHz)气导听力平均为62.9±16.6dBHL,气骨导差平均为46.4±15.9dBHL。依术中镫骨畸形的类型和足板情况采用相应的听骨链重建术:10耳足板固定或卵圆窗闭锁作钻孔活塞术,2耳行镫骨撼动、提高术;4耳镫骨上结构全缺如但足板活动,用自体骨片尖枪柱立于足板,并用鼓索神经或鼓膜紧张部弹压固定;5耳足弓部分或全部缺失伴或不伴砧骨长脚部分缺失的病例,用自体骨片作成“Y”叉形,置于砧骨长脚及底板之间。结果参照Teunissen(1993)分型,其中I型8耳,II型4耳,III型8耳,IV型1耳。术后语言频率气骨导差缩小大于15dB或气导听阈小于40dBHL为手术有效标准,计有18耳,有效率为85.7%(18/21),术后语言频率听力与术前相比在统计学上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四种不同手术技术的疗效无明显差别。结论根据镫骨畸形的类型和足板是否活动采取相应的听骨链重建术,既安全又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镫骨 先天性畸形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九味抗过敏方治疗鼻鼽42例
7
作者 倪合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1-32,共2页
过敏性鼻炎是人体对某种特定抗原产生过敏在鼻部的表现。在祖国医学中,称为“鼻鼽”。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为了探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应用“九味抗过敏方”治疗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过敏... 过敏性鼻炎是人体对某种特定抗原产生过敏在鼻部的表现。在祖国医学中,称为“鼻鼽”。我们在临床工作中,为了探讨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应用“九味抗过敏方”治疗42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过敏性鼻炎42例,其中男19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鼽 鼻炎 过敏性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小鸡耳蜗毛细胞神经支配的发育与听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向明亮 穆美云 +1 位作者 迟放鲁 李克勇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354-356,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常小鸡耳蜗毛细胞神经支配的发育成熟与听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 3、13、2 8、43d龄罗曼小鸡用 40 0 0Hz半周正弦波刺激进行ABR测试后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耳蜗近端 0 .4~ 0 .8mm区域内的毛细胞神经支配。结果  3、13、2 8... 目的 探讨正常小鸡耳蜗毛细胞神经支配的发育成熟与听功能的关系。方法 将 3、13、2 8、43d龄罗曼小鸡用 40 0 0Hz半周正弦波刺激进行ABR测试后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其耳蜗近端 0 .4~ 0 .8mm区域内的毛细胞神经支配。结果  3、13、2 8、43d组小鸡的ABR阈值分别为 83.0± 7.15、73 .5± 12 .84、72 .0± 2 .99、70 .5±2 .84dBSpL。 3d组与 13、2 8、43d组之间的ABR阈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出生 2周后 ,听功能已发育完善。 3d组小鸡耳蜗毛细胞上的神经终扣几乎均为传入性 ,至 13d时 ,毛细胞上的传出神经终扣明显增加 ,2 8、43d组的小鸡耳蜗毛细胞神经支配同 13d时相比无明显差异 ,同时接受传入和传出神经支配。结论 耳蜗毛细胞神经支配模式的成熟是正常小鸡听功能发育完善的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支配 听功能 耳蜗毛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膜边缘缺失患者的鼓膜成形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丁群辉 蔡勋华 +1 位作者 潘辰飞 陈文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90-592,共3页
目的探讨鼓膜边缘缺失的鼓膜成型方法和注意点。方法 39例(48耳,19例男性),均年龄50.92岁(范围26-83岁),病程均12.5年(范围10-20年)。鼓环部分或大部分缺失。术前平均气骨导差(ABG)30.16±8.76d B(范围13-55d B),气导(AC)43.64±... 目的探讨鼓膜边缘缺失的鼓膜成型方法和注意点。方法 39例(48耳,19例男性),均年龄50.92岁(范围26-83岁),病程均12.5年(范围10-20年)。鼓环部分或大部分缺失。术前平均气骨导差(ABG)30.16±8.76d B(范围13-55d B),气导(AC)43.64±11.03d BHL(范围22-72d BHL),骨导(BC)13.68±9.47d BHL(范围1-39d BHL)。2006-2013年间手术。一些如保护残余鼓膜前下方关键点被覆上皮和移植的骨膜顶嵌入等确保愈合方法。以及减少电钻噪声刺激、减少听骨位移等预防感音功能受损技术方法。结果 48耳随访12月以上。穿孔全部愈合。无面瘫、眩晕、耳鸣等并发症。术后AC27.56±12.19d BHL,GAP12.39±8.54d B与术前相比,U值分别为6.77和10.06,都>u0.01=2.57,p<0.01,差异都有极显著性意义。术后BC13.9±9.95d BHL,与术前相比,U值=0.11<u0.05=1.96,p>0.05,差异没有显著性意义。术后GAP缩小到10d B以内23耳(48%),11-20d B者16耳内(33%)。AC除5耳(10%)外都在40d B以内。结论如果操作技术得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穿孔 中耳炎 鼓室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