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生存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吴春晓 庞怡 +4 位作者 顾凯 颜佳颖 王春芳 向詠梅 施燕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1-297,共7页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更新上海市恶性肿瘤流行统计资料。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仍在上升,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诊断病例的生...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更新上海市恶性肿瘤流行统计资料。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发病率仍在上升,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本研究旨在进一步分析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诊断病例的生存情况。方法: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和全死因登记系统收集的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发病、死亡和随访资料,按诊断年份、年龄、病理组织学类型和诊断时期别分层分析,计算数量、构成比和生存率指标。5年观察生存率应用寿命表法计算,应用Elandt-Johnson模型推算0~99岁逐岁的生存概率,再根据EdererⅡ方法计算期望生存率,最终获得5年相对生存率。应用Joinpoint软件计算生存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并分析变化趋势。结果: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诊断病例共73600例,其中病理学诊断67681例,占91.96%。截至2022年12月31日,已死亡23745例(32.26%),因肿瘤死亡19466例,占所有病例的26.45%;已死亡和随访生存期满5年的完全随访病例共68332例(92.84%);失访病例5268例(7.16%)。纳入观察队列73538例,占99.92%。逐年观察病例数从2002年的3330例增长至2017年的6095例,增幅接近翻倍;5年观察生存率从2002年的78.77%动态变化至2017年的84.55%,呈现缓慢增长趋势,年均增速为0.50%(APC=0.50%,t=8.75,P<0.001);5年相对生存率也从83.46%缓慢增长至89.24%,年均增速为0.47%(APC=0.47%,t=9.80,P<0.001)。2002—2017年上海市女性乳腺癌总体5年观察生存率为83.24%(82.96%~83.52%),5年相对生存率为87.58%(87.29%~87.87%),并随着时间变化持续上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随着诊断时期别的增加而降低。其中,15~64岁各组间的5年相对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数以期别不详组最多,其次是Ⅱ期组,再是Ⅰ期组。Ⅰ期病例的5年相对生存率达到99.10%(98.78%~99.42%),但仅占25.51%;Ⅳ期病例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52.54%(50.98%~54.11%),占6.13%;期别不详组的5年相对生存率为82.04%(81.42%~82.65%),占31.05%。结论:上海市女性乳腺癌诊断水平和生存率较高,且仍在不断改善,但组织学类型和期别不详病例所占比例相对较高,Ⅰ期病例所占比例不高,Ⅳ期病例生存率较低。本研究结果可为女性乳腺癌的进一步研究和预防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生存 流行病学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参与状态对结直肠癌发病、分期及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
2
作者 彭鹏 窦剑明 +5 位作者 吴春晓 庞怡 龚杨明 吴梦吟 施燕 顾凯 《中国癌症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57-664,共8页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从2013年开始实施至今已12年。本研究旨在以筛查参与状态分组,分析筛查对结直肠癌发病、分期及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注册的队列研究方法,将2013—2017年上海市户籍居民中符合筛查年...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社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项目从2013年开始实施至今已12年。本研究旨在以筛查参与状态分组,分析筛查对结直肠癌发病、分期及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基于注册的队列研究方法,将2013—2017年上海市户籍居民中符合筛查年龄范围的人群分为筛查组和非筛查组,通过肿瘤登记报告系统收集入组后5年期间诊断为结直肠癌的病例,按性别、年龄和诊断年份等分类计算结直肠癌年龄标准化累积发病率和年龄组累积发病率、诊断时分期及生存率。使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方法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进行累积发病率趋势分析,采用寿命表法和EdererⅡ法计算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观察生存率和期望生存率,最终获得相对生存率。结果:分别纳入50~74岁筛查组对象1687689人和非筛查组对象4713307人,随访5年期间两组分别新发结直肠癌病例10333例和20904例。筛查组年龄标准化5年累积发病率为555.33/10万,平均每年增长33.32%(P<0.05),非筛查组年龄标准化5年累积发病率为529.85/10万,平均每年增长48.13%(P<0.05)。筛查组与非筛查组年龄标准化5年累积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0.25,P=0.804);年龄组越低,筛查组年龄标准化累积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增长与非筛查组相比差异越大。筛查组和非筛查组新发结直肠癌病例诊断时0~Ⅰ期分别占14.70%和7.46%,两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筛查组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为73.94%,显著高于非筛查组(59.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例的女性生存率均高于男性,生存率随诊断时年龄增加而降低。结论:居民结直肠癌筛查项目实施,筛查参与人群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长速度得到遏制,结直肠癌病例诊断时早期比例和5年生存率均得到显著提升。要实现全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下降,需大力提高适宜人群筛查覆盖率,特别是促进低年龄组人群参与筛查的比例;应关注高年龄组筛查质量,提高高风险人群肠镜检查的依从性。同时进一步优化不同性别、年龄和风险人群筛查的精细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筛查 累积发病率 分期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老年人生活方式与轻度认知障碍的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辛照华 凯迪热娅·克依木 +6 位作者 李秀秀 陈晓丽 井玉荣 刘馨雅 王鹏飞 王颖 阮晔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88,共7页
目的探究上海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对上海市虹口区2500名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根据统一纳入排除标准,采用标准化量表,由经过培训的研... 目的探究上海市社区老年人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与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对上海市虹口区2500名60岁及以上社区老年人进行调查,根据统一纳入排除标准,采用标准化量表,由经过培训的研究者一对一评估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和生活方式等状况。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地中海饮食量表(Mediterranean Diet Score,MDS)、老年人体育活动量表(Physical Activity Scale for the Elderly,PA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等进行调查。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活方式因素与MCI之间的关系。结果多因素分析中,具有过长睡眠时间(大于9h)(OR=1.472,95%CI:0.821~2.640,P=0.020)、中水平地中海饮食习惯(OR=2.041,95%CI:1.140~3.654,P=0.016)及低水平地中海饮食习惯(OR=3.500,95%CI:1.460~8.393,P=0.005)、低水平体力活动(OR=1.793,95%CI:1.079-2.980,P=0.024)与MCI患病率之间有统计学意义,是MCI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针对每名老年人的具体情况,倡导具有保护作用的生活方式,规避具有高风险的生活方式,助力健康老龄化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度认知障碍 生活方式 影响因素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医疗机构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与高毒力进化研究
4
作者 毕菁 陈雯杰 +7 位作者 田靓 刘倩 吴寰宇 陈敏 陈泰尧 施婷婷 马伟 张红芝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75-1082,共8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分离的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高毒力进化趋势,为制定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2022年上海市12所医疗机构分离的201株CRKP,检测药敏结果并进行全基... 目的了解上海市医疗机构分离的ST11型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及高毒力进化趋势,为制定耐药菌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21—2022年上海市12所医疗机构分离的201株CRKP,检测药敏结果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拼接后的数据用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血清分型(wzi分型),以及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分析。结果201株CRKP均为多重耐药菌(MDROs)。对碳青霉烯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几乎全耐药;耐药基因分析显示,93.03%的CRKP菌株携带KPC基因。201株CRKP分为6种ST型和10种荚膜wzi分型,以ST11-KL64型(104株)为主,ST15-KL19型(54株)次之。52.24%(105株)的CRKP携带rpm A/rpm A2+iuc A+iut A+iro N基因。结论上海市医疗机构分离的CRKP以ST11-KL64型为主,多重耐药情况严重,且半数以上菌株为高毒力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hv-CRKP),需持续加强对CRKP的分子特征监测,防止医院感染的暴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血清分型 MLST ST11型 高毒力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hv-CRKP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结核病防治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应用与展望
5
作者 饶立歆 吴哲渊 +4 位作者 陈静 毛丹 刘星航 沈鑫 陈昕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1,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信息化建设在传染病防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自2010年起筹备,于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并与国家系统进行数据对接。作者首次总结了上海市在结核病信息化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信息化建设在传染病防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上海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自2010年起筹备,于2015年正式投入使用并与国家系统进行数据对接。作者首次总结了上海市在结核病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宝贵经验,全面介绍了上海市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的总体规划,回顾了十多年来的系统建设、改造和应用情况,并对系统后续的功能扩展、智能化应用等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传染病控制 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35岁以上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关联情况的挖掘 被引量:4
6
作者 刘晓侠 杨群娣 +3 位作者 刘丹妮 苏秋云 郑杨 施燕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 使用关联规则挖掘上海市≥35岁常住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关联性及关联强度。方法 利用上海市2017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描述≥35岁常住居民现在吸烟、危险或有害饮酒、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红肉摄入过量、身体活... 目的 使用关联规则挖掘上海市≥35岁常住居民慢性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的关联性及关联强度。方法 利用上海市2017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数据,描述≥35岁常住居民现在吸烟、危险或有害饮酒、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红肉摄入过量、身体活动不足和每天睡眠时长不合格6项行为危险因素共存情况,采用R 4.1.2软件arules包Apriori算法对6项行为危险因素在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的关联情况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19578名居民中至少存在2项行为危险因素的占比为39.4%。支持度超过5%、置信度超过50%且提升度最高的关联规则为:男性35~59岁组{危险或有害饮酒}→{现在吸烟}(C=82.38%)、男性≥60岁组{危险或有害饮酒}→{现在吸烟}(C=63.78%)、女性≥60岁组{蔬菜和水果摄入不足}→{睡眠时长不合格}(C=51.35%)。结论 上海市≥35岁常住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共存现象常见且相互间存在关联,不同特征人群的共存关联特点不一,提示在今后的行为危险因素干预项目中,需提高行为危险因素综合干预的意识,根据不同特征人群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多项行为危险因素综合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行为危险因素 关联规则 APRIOR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被引量:35
7
作者 陈蓉 何永超 +2 位作者 张放 陆殷昊 何懿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方法:以上海市为例,根据疾控机构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和特点,在文献检索、专家访谈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定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框架。全国甄选18名专家... 目的:构建疾病预防控制(以下简称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方法:以上海市为例,根据疾控机构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职责和特点,在文献检索、专家访谈和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拟定疾控机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框架。全国甄选18名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咨询,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一、二级指标权重,采用比例分配法计算三级指标权重,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并对上海市疾控中心和下辖16个区疾控中心进行调查,并计算卫生应急能力总分。结果:共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协调系数分别为0.420和0.495,所有专家的权威系数均超过0.7。构建的卫生应急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由7项一级指标、24项二级指标和84个三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分别为体系建设、队伍建设、监测预警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应急保障能力、信息沟通与部门协作、科研与合作交流能力,权重分别为0.2123、0.1754、0.1334、0.1916、0.1281、0.0962、0.0630。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疾控中心在17个疾控中心中卫生应急能力总分排名第一。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指标体系可以较好地评估疾控机构的卫生应急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医学/组织和管理 公共卫生 德尔菲技术 评价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疾病预防控制业务应用与数据共享 被引量:30
8
作者 夏寒 夏天 徐建时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087-1089,共3页
疾病预防控制业务贯穿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是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居民健康档案有机整体不可或缺的重要架构,是居民健康档案骨干支撑力量[1]。随着疾病预防控制数据的不断积累、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 疾病预防控制业务贯穿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是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成居民健康档案有机整体不可或缺的重要架构,是居民健康档案骨干支撑力量[1]。随着疾病预防控制数据的不断积累、疾病预防控制业务管理模式的不断完善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由各专业条线牵头组织建设的业务管理信息系统暴露出很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 数据共享 业务 信息平台 区域卫生 居民健康档案 应用 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普陀区病原学阳性敏感肺结核患者家庭内密切接触者结核感染筛查情况及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孙嘉轩 刘艳 +4 位作者 梁鹏飞 郑亦慧 胡屹 陈静 徐飚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61,共8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普陀区病原学阳性敏感肺结核患者家庭内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2018—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确诊的病原学阳性敏感肺结核... 目的:分析上海市普陀区病原学阳性敏感肺结核患者家庭内密切接触者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发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以2018—2021年上海市普陀区确诊的病原学阳性敏感肺结核患者及其家庭内密切接触者为研究对象,采用γ-干扰素释放试验对密切接触者开展结核感染筛查,并在首次调查后的3、6、12个月内向密切接触者提供自愿的LTBI检测,计算LTBI累计感染率;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指示病例特征对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发生LTBI的影响,并通过结核病登记报告系统随访识别密切接触者中活动性肺结核发病情况,计算其近期(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人年发病密度。结果:2018—2021年共纳入确诊肺结核患者168例,识别家庭内密切接触者284名,首次筛查LTBI感染率为26.8%(76/284),一年内累计感染率为34.5%(98/284)。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第2个月末痰检结果仍为阳性的指示病例是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发生LTBI的危险因素(OR=7.167,95%CI:2.399~26.587,P=0.001)。284名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共观察了720.17人年,5例新发现肺结核患者近期发病密度为6.94/1000人年(5/720.17人年),LTBI阳性肺结核近期发病密度[15.76/1000人年(4/253.83人年)]与LTBI阴性肺结核[2.14/1000人年(1/466.34人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07,P=0.106)。结论:结核病患者家庭内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感染风险高,尤其是第2个月末痰检结果仍为阳性的指示病例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发生LTBI的风险更高,应加强涂阳结核病患者的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有效预防结核病在家庭内密切接触者中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潜伏性结核病 家庭 接触者追踪 多相筛查 流行病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首次自腹泻患者中检出格隆柏沙门菌的表型和分子特征研究
10
作者 王闻卿 黄卫春 +6 位作者 苏靖华 尤舒琪 郑英杰 杨博雯 黄红 郝莉鹏 许学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32-738,共7页
目的研究上海市首次自腹泻患者中检出格隆柏沙门菌的表型和分子特征,为沙门菌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格隆柏分离株(2023JD76)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凝集试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收集全球... 目的研究上海市首次自腹泻患者中检出格隆柏沙门菌的表型和分子特征,为沙门菌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格隆柏分离株(2023JD76)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凝集试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以及全基因组测序(whole genome sequencing,WGS)。收集全球格隆柏沙门菌全基因组序列,进行血清分型、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耐药基因和毒力基因预测,分析2023JD76与全球株的系统进化关系。结果2023JD76血清分型符合抗原式(Salmonella Grumpensis,13,23:d:1,7),对20种抗菌药物均敏感,MLST型预测为2060(ST2060),携带氨基糖甙类药物耐药基因aac(6′)-Iaa和5类毒力基因,包括黏附基因csg、rat,分泌和转运基因sip、inv,伤寒毒素基因cdt、plt,侵袭性基因营养代谢因子mgt和抗菌肽抗性因子mig。36株全球格隆柏菌株共携带10种耐药基因,不同毒力基因携带率为58.33%~100%。进化树将全球格隆柏沙门菌基因组分为2个支系,支系Ⅰ以ST751(88.89%,16/18)为主,支系Ⅱ以ST2060(89.47%,17/19)为主。本次分离菌株2023JD76处于支系Ⅱ内,其序列型与全球人源粪便株和人源脑脊液株全基因组序列密切相关。结论本研究首次分离国内腹泻患者中的格隆柏沙门菌,不同地理来源菌株间耐药表型差异大,应加强监测以防范全球潜在的传播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隆柏沙门菌 全基因组测序 多位点序列分型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部分养老机构结核病防控相关措施实施情况调查
11
作者 陈静 饶立歆 +2 位作者 肖筱 吴哲渊 沈鑫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6期617-624,共8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养老机构对结核病防控措施实施情况和工作人员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完善养老机构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4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上海市7个区的84家养老机构(城区30家、郊区54家)和其中... 目的:了解上海市养老机构对结核病防控措施实施情况和工作人员对结核病核心信息知晓情况,为完善养老机构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19年1—4月,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上海市7个区的84家养老机构(城区30家、郊区54家)和其中的21家机构内的858名工作人员(城区234名,郊区624名)开展问卷调查。对养老机构中工作人员和入住老年人在入职/入住前后的胸片检查、结核病等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以及工作人员接受传染病相关培训和对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养老机构要求工作人员和老年人在入职/住前后定期进行胸片检查的比例分别为76.2%(64/84)和79.8%(67/84)、98.8%(83/84)和73.8%(62/84);落实每日查房制度、传染病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传染病(包括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的机构分别占97.6%(82/84)、89.3%(75/84)、91.7%(77/84)和81.0%(68/84)。其中,城区养老机构对工作人员入职前后和老年人入住后胸片检查的比例[分别为93.3%(28/30)、86.7%(26/30)、93.3%(28/30)],以及在传染病报告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和传染病(包括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制度的落实情况[分别为100.0%(30/30)、100.0%(30/30)、96.7%(29/30)]均明显优于郊区机构[分别为66.7%(36/54)、75.9%(41/54)、63.0%(34/54)、83.3%(45/54)、87.0%(47/54)、72.2%(39/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179、6.579、11.580、5.600、4.242、7.474,P值分别为0.010、0.037、0.003、0.018、0.039、0.006)。858名工作人员中,城区工作人员在入职前和入职后接受传染病相关培训率[分别为76.5%(179/234)和79.9%(187/234)]均高于郊区工作人员[分别为63.0%(393/624)和69.2%(432/624)](χ^(2)值分别为13.988、9.666,P值分别为<0.001、0.002);对咳嗽超过2周、有咳痰和发热疑似症状,以及结核病是呼吸道传染病的知晓率[分别为88.5%(201/227)、74.9%(170/227)、49.3%(112/227)、95.2%(216/227)]均高于郊区工作人员[分别为71.3%(427/599)、64.3%(385/599)、41.1%(246/599)、84.8%(508/59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6.911、8.416、4.586、16.280,P值分别为<0.001、0.004、0.032、<0.001)。结论:养老机构应加强工作人员入职前后的胸片检查和传染病(包括结核病)相关知识培训,以及老年人入住后的胸片检查,尤其是郊区养老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人疗养院 结核 传染病控制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症预防相关路径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峰伟 沈秋明 +8 位作者 拉巴仓拉 施悦 张舒娴 王沪雯 常睿捷 杨颖华 万和平 沈恬 蔡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25-529,共5页
目的·基于知-信-行模式探索上海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自我效能和预防管理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20家社区共2058人,进行社会人口学信息、骨质疏松症知识量表、骨质疏松症自我效... 目的·基于知-信-行模式探索上海市社区中老年居民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自我效能和预防管理行为之间的关联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20家社区共2058人,进行社会人口学信息、骨质疏松症知识量表、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骨质疏松症预防管理行为量表的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关联性分析和路径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2001份。调查对象平均年龄(62.12±12.08)岁;在骨质疏松预防自我管理行为方面,女性得分较高[(17.25±5.35)分](t=3.78,P<0.00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得分[(18.25±5.18)分]高于小学及以下[(15.34±4.74)分]和中学得分[(17.09±5.31)分](F=26.93,P<0.001);有家族史的得分[(18.13±4.73)分]高于无家族史的得分[(16.89±5.33)分](t=3.89,P<0.001);高收入得分[(17.90±4.52)分]高于其他收入得分(F=8.66,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知识和自我效能与预防管理行为的相关性显著(β=0.27,95%CI 0.22~0.32;β=1.01,95%CI 0.92~1.11)。路径分析显示,骨质疏松症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对预防管理行为具有直接作用(β=0.169,P<0.001),同时知识也可通过自我效能中介效应作用于预防管理行为(β=0.410,P<0.001)。结论·男性、文化程度低、无骨疏松症家族史、收入较低是骨质疏松预防管理行为得分降低的危险因素;知识和自我效能与骨质疏松预防自我管理行为有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信-行 骨质疏松症 知识 自我效能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中心城区学龄前儿童安全座椅使用干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为翊 喻彦 +4 位作者 高淑娜 何丽华 吴明玉 王烨菁 彭娟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8-331,358,共5页
目的在上海安全座椅立法的背景下,探索提高学龄前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黄浦区某社区4家公立幼儿园随机抽取193名有车家庭小班儿童作为干预组,根据不沾染原则在同区其他社区的4家公立幼... 目的在上海安全座椅立法的背景下,探索提高学龄前儿童安全座椅使用的有效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上海市黄浦区某社区4家公立幼儿园随机抽取193名有车家庭小班儿童作为干预组,根据不沾染原则在同区其他社区的4家公立幼儿园选择195名儿童作为对照组。干预组借助新媒体给予综合干预措施,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干预,干预组安全座椅配备率上升3. 7%,略高于对照组配备率上升幅度(3.1%);干预组使用率提高15.9%,总是使用率提高16.1%,均较对照组提高明显。干预组儿童经常、总是使用汽车安全带及家长怀抱儿童乘车的比例均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干预组家长对"仅使用安全带不能保护儿童乘客"的知识点知晓率提高了64.3%,对照组提高了25.5%。对于安全座椅立法,干预后干预组知晓率(93.5%)高于对照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823, P<0.01)。结论借助新媒体的综合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安全座椅的使用率,降低儿童不安全的乘车行为,提高家长对儿童乘车安全的正确认知及立法知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座椅 干预研究 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中心城区某幼儿园一例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智红 顾侃凯 +5 位作者 姚晶 张怀庆 韩志英 沈鑫 陈静 沈冰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4期385-390,共6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中心城区某幼儿园1例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为完善托幼机构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于2019年2月15日和2019年3月14日对2019年1月14日确诊的上海市中心城区某幼儿园1例肺结核教职工的128名密切接触者进行流... 目的分析上海市中心城区某幼儿园1例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为完善托幼机构结核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于2019年2月15日和2019年3月14日对2019年1月14日确诊的上海市中心城区某幼儿园1例肺结核教职工的128名密切接触者进行流行病学筛查,包括肺结核疑似症状筛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releaseassays,IGRA)]、胸部X线摄片或CT检查,以及痰涂片和痰培养;并对不同特征密切接触者(性别、卡介苗接种情况、有无疑似肺结核症状、近期呼吸系统疾病就诊史、暴露等级)的潜伏感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28名密切接触者中,幼儿107名(83.59%),教职工21名(16.41%)。疑似肺结核症状阳性率为5.47%(7/128),其中幼儿为5.61%(6/107),教职工为4.76%(1/21)。两次筛查中,共125名密接者(3名幼儿拒绝检测)进行了IGRA检测,阳性者11例(8.80%),包括幼儿4例(3.20%),教职工7例(5.60%)。肺结核的检出率为0.78%(1/128),总潜伏感染率为8.06%(10/124;排除1例确诊和3名未进行IGRA检测的幼儿),其中幼儿的潜伏感染率[2.91%(3/103)]明显低于教职工[33.3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73,P=0.000)。7例潜伏感染教职工进行了3、6、12个月末的胸片随访,3例潜伏感染幼儿进行了3个月的预防性抗结核药品干预治疗;经1年随访观察均无续发结核病患者。单因素分析显示,接种卡介苗者的潜伏感染率[5.13%(6/117)]与未接种者(4/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法,P=0.001);高暴露等级者的潜伏感染率[17.07%(7/41)]明显高于中暴露等级者[3.61%(3/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12,P=0.025)。结论应加强托幼机构教职员工健康体检,积极行IGRA检测筛查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者,尤其是无卡介苗接种史和高暴露者。对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者行预防性服药或胸片随访对防止续发肺结核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接触者追踪 潜伏性结核病 托幼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上海市恶性肿瘤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120
15
作者 鲍萍萍 吴春晓 +9 位作者 张敏璐 彭鹏 王春芳 龚杨明 顾凯 向詠梅 施亮 庞怡 施燕 付晨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99,共19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居民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旨在描述和分析2015年上海市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方法:根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系统收集的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按地区、性别分层,分别计算恶性肿瘤...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居民健康,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旨在描述和分析2015年上海市恶性肿瘤流行特征。方法:根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系统收集的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按地区、性别分层,分别计算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粗率、标化率、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顺位和构成等,并应用Joinpoint统计软件分析2002—2015年上海市肺癌发病和死亡趋势,估算总体和分阶段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标化率。结果:2015年上海市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71 610例,死亡病例38 445例。病理学诊断比例(percentage of morphologically verified cases,MV%)为78.42%,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percentage of death certifications only,DCO%)为0.21%,死亡发病比(mortality to incidence ratio,M/I)为0.55。上海市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497.33/10万,标化发病率为228.82/10万,男性标化发病率低于女性,市区低于郊区。恶性肿瘤发病在40岁以后快速上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全市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以及膀胱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6.59%。全市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267.00/10万,标化死亡率为95.99/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市区和郊区基本持平。死亡率在45岁以后快速上升,在≥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死亡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食管癌、胆囊癌、前列腺癌以及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8.07%。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上海市共有399 027例现患肿瘤病例,现患率为2.77%。市区现患率为3.07%,郊区为2.55%。乳腺癌是现患病例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占15.33%。现患病例生存达5年的占50.90%。肺癌是上海市发病和死亡均位居第1位的恶性肿瘤。Joinpoint趋势分析显示,2011年男性和女性肺癌发病率均出现拐点。男性肺癌发病率在2002—2011年期间显著下降,APC为-1.34%(P<0.001),自2011年起显著上升,APC为3.30%(P<0.001);女性肺癌发病率在2002—2011年期间无明显变化趋势,较为平稳,2011—2015年期间呈快速上升趋势,APC达15.25%(P<0.001)。与发病率变化不同,2002—2015年间上海市男性肺癌死亡率呈缓慢持续下降趋势,APC为-0.72%(P=0.03),女性无明显变化趋势。与2002年相比,2015年男性和女性肺癌诊断时期别为Ⅰ期的病例比例和腺癌比例均明显上升。男性肺癌诊断时期别Ⅰ期比例由2002年的3.96%上升到2015年的11.08%,女性由3.72%上升至23.57%。男性腺癌比例由2002年的15.81%上升到2015年的34.46%,女性由28.76%上升至66.08%。结论: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和女性乳腺癌仍是威胁上海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癌种。乳腺癌是现患病例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自2011年开始,男性和女性肺癌发病率显著上升,提示与低剂量螺旋CT广泛应用有一定关系,但需更多数据和研究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趋势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特征分析 被引量:78
16
作者 鲍萍萍 龚杨明 +9 位作者 彭鹏 张敏璐 吴春晓 王春芳 顾凯 向詠梅 施亮 邹珍 施燕 付晨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1-176,共16页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上海市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该研究旨在描述和分析2014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根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系统收集的恶性肿瘤发病资料,按地区、性别分层,分别计算恶性肿...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已成为严重威胁上海市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该研究旨在描述和分析2014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情况。方法:根据上海市恶性肿瘤病例报告登记系统收集的恶性肿瘤发病资料,按地区、性别分层,分别计算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粗率、标化率、前10位恶性肿瘤发病与死亡顺位和构成等,应用Joinpoint统计软件分析2002—2014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趋势,估算总体和分阶段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采用Segi’s世界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标化率。结果:2014年上海市共报告恶性肿瘤新发病例68 541例,死亡病例37 242例。病理学诊断比例为79.49%,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比例为0.04%,死亡发病比为0.54。上海市恶性肿瘤粗发病率为477.79/10万,标化发病率为223.57/10万,男性标化发病率低于女性,市区低于郊区。恶性肿瘤发病在40岁以后快速上升,在80~84岁年龄组达到高峰。全市发病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胃癌、乳腺癌、肝癌、前列腺癌、胰腺癌、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以及膀胱癌,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5.89%。全市恶性肿瘤粗死亡率为259.61/10万,标化死亡率为95.73/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市区和郊区基本持平。死亡率在45岁以后快速上升,在≥85岁年龄组达到高峰。死亡前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胰腺癌、乳腺癌、食管癌、胆囊癌、前列腺癌以及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前10位恶性肿瘤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78.12%。2002—2014年,上海市女性所有部位的恶性肿瘤标化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APC为2.17%,P<0.001),男性标化发病率则较为稳定。男性和女性所有部位的恶性肿瘤标化死亡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APC分别为-0.82%和-0.76%,P<0.05)。结论:肺癌、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甲状腺癌和女性乳腺癌是威胁上海市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仍是肿瘤防治工作的重点。同时,2002—2014年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均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趋势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沙门菌血清型流行特征 被引量:37
17
作者 许学斌 顾宝柯 +5 位作者 金汇明 冉陆 刁保卫 肖文佳 陈敏 袁政安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建立本市沙门菌数据库,初步了解本地区部分沙门菌血清型的流行特征。方法以1999-2007年于从业人员体检、食品、腹泻病人质控(QC)和沙门菌监测对象分离的1078株沙门菌的血清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6年和2007年按照全球沙门菌监测(G... 目的建立本市沙门菌数据库,初步了解本地区部分沙门菌血清型的流行特征。方法以1999-2007年于从业人员体检、食品、腹泻病人质控(QC)和沙门菌监测对象分离的1078株沙门菌的血清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006年和2007年按照全球沙门菌监测(GSS)方案进行连续性腹泻病例监测。结果血清型谱显示本市不同来源的沙门菌型在分布上存在优势交叉,GSS分离菌株中有7个型为国内首次报告;通过分子分型证明本市2006年的山夫登堡和2007年的汤卜逊病例分别属于2个和1个克隆型。结论肠炎、鼠伤寒仍是本市优势致泻性血清型,山夫登堡和汤卜逊病例符合沙门菌性相对散发和集中暴发的分子流行特征。加强对沙门菌综合监测和准确及时的血清、分子分型能力有助于检索和追溯流行菌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血清型 山夫登堡 汤卜逊 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放射诊疗发展趋势与医疗照射防护研究 被引量:45
18
作者 郑钧正 高林峰 +5 位作者 卓维海 姚杰 王彬 钱爱君 季贵毅 肖虹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65-273,280,共10页
概要归纳与评述了国内外各类放射诊疗迅速发展的动态,以及所致医疗照射应用频率剧增的新进展;进而总结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所揭示的新趋势;据此分析提出有效强化医疗照射防护的五方面新启示。显然,X射线... 概要归纳与评述了国内外各类放射诊疗迅速发展的动态,以及所致医疗照射应用频率剧增的新进展;进而总结上海市"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所揭示的新趋势;据此分析提出有效强化医疗照射防护的五方面新启示。显然,X射线诊断、介入放射学、核医学、放射肿瘤学等放射诊疗已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显著增加了公众因健康体检和疾病诊治需要而接受的各类医疗照射。上海市仅施行X射线诊断业务的医疗机构至2010年已增至1 279家,是1998年的2.1倍多;而拥有的X射线诊断设备总数增加了57.7%,其中X-CT净增131.9%。至2009年,X射线诊断的医疗照射年频率达780.44人次/千人口,比1996年增加58.3%;其中X-CT检查大幅度增加了317.1%。而2008年相比于1996年,临床核医学诊断和放射性核素治疗分别净增了139.4%和210.6%;肿瘤放射治疗则增加了59.9%。上海市率先在我国大陆31省、自治区、直辖市中自主开展了"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的调查研究,适时掌握了各类放射诊疗及其所致医疗照射的发展趋势,从而为有效加强医疗照射防护奠定了坚实基础;并且为合理规划与利用医疗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很有利于促进放射诊疗事业更加健康地发展以追求趋利避害而造福于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诊疗 医疗照射 放射防护 发展趋势 合理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情况与2002—2016年的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34
19
作者 吴春晓 顾凯 +8 位作者 庞怡 鲍萍萍 王春芳 施亮 龚杨明 向詠梅 窦剑明 施燕 付晨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79-891,共13页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更新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及其趋势的统计资料。分析2016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基本情况及其2002—2016年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 背景与目的: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更新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及其趋势的统计资料。分析2016年上海市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基本情况及其2002—2016年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的人群基础肿瘤登记管理系统和死因登记系统收集的2002—2016年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资料,按诊断或死亡年份、性别和年龄组分层分析,计算数量、构成比、粗率、年龄别率、年龄标准化率(标化率)等指标,同时计算不同分组的主要癌症类型的数量、构成比和率值。按性别划分的所有恶性肿瘤和各主要癌症类型的发病和死亡标化率采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分析变化趋势。应用Segi’s 1960年世界标准人口计算发病和死亡的标化率。结果:2016年上海市恶性肿瘤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为74422例和37010人,粗发病率为513.94/10万,标化发病率为231.58/10万,女性的标化发病率高于男性。粗死亡率为255.58/10万,标化死亡率为90.01/10万,男性的标化死亡率高于女性。年龄别发病和死亡的数量和率值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年龄别发病的数量和率值分别在60~64岁组和80~84岁组达到高峰,年龄别死亡的数量和率值分别在80~84岁组和85岁及以上组达到高峰。按发病例数排序,前10位常见癌症类型的部位依次为肺、结直肠、甲状腺、胃、乳腺、肝脏、前列腺、胰腺、脑和中枢神经系统、膀胱。按死亡人数排序,前10位依次为肺、结直肠、胃、肝、胰腺、乳腺、胆囊、食管、前列腺和淋巴系统。按性别划分的发病和死亡的前10位常见癌症类型与按常见组合年龄段划分的前5位常见癌症类型差异较大。总体上,男性的标化发病率在2002—2009年维持稳定状态,在2009—2016年以年均1.16%的增速上升,女性的标化发病率在2002—2009年维持稳定状态,在2009—2016年以年均4.48%的增速上升。2002—2016年,男性的标化死亡率以年均1.35%的减速下降,女性的标化死亡率以年均1.31%的减速下降。不同性别和癌症类型的变化趋势各不相同。结论:尽管男性和女性的标化发病率略有上升,但是对应的标化死亡率正在下降。按性别或年龄分层的总体和常见癌症类型的现况和趋势反映了上海户籍人口在癌症危险因素、筛查技术应用和诊疗水平等方面的变化。以人群为基础的癌症发病和死亡资料可用于减少癌症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发病率 死亡率 趋势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医用X射线CT的应用频率及其分布研究 被引量:30
20
作者 王彬 郑钧正 +3 位作者 高林峰 卓维海 姚杰 钱爱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73,119,共10页
X射线CT(X-CT)的日益广泛普及,已经成为医疗照射防护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热点。因此,在上海市开展的"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课题中,重点调查研究了全市医用诊断X-CT机装备及其使用的基本状况、应用频率以及所致剂量水... X射线CT(X-CT)的日益广泛普及,已经成为医疗照射防护中需要特别关注的热点。因此,在上海市开展的"十一五"期间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课题中,重点调查研究了全市医用诊断X-CT机装备及其使用的基本状况、应用频率以及所致剂量水平等。本文侧重分析全市X-CT的基本状况和应用频率及其分布的研究结果,并与世界各国现状进行了比较。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共有112家的各级医院,使用着152台X-CT。以全市常住人口计,每百万人口X-CT拥有量逾7.9台;而全市中心区百万人均拥有量达16.9台。上海市2009年医用X-CT检查的应用频率已增至137.84人次/千人口,在医用X射线诊断的总频率中占17.7%;达到1996年的近4.2倍。进一步分析X-CT应用频率的各种分布可见,X-CT的扫描检查类型主要集中在头部、胸部和腹部;男性受检者多于女性;且以年龄大于40岁者居多等。最后针对有关医疗照射水平调查研究和相应大力加强X射线CT检查的医疗照射防护问题展开了具体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CT 医疗照射 应用频率 分布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