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课例研究的作用、特征和必要条件:来自日本和美国的启示 |
胡庆芳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2
|
论日本中小学的校本培训:从课例研究的视角 |
胡庆芳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6
|
|
3
|
中小学教师培训转型发展的理论基础及实践走向 |
胡庆芳
|
《当代教育论坛》
|
2012 |
8
|
|
4
|
学习科学发展的历史轨迹概论 |
胡庆芳
|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
|
2006 |
18
|
|
5
|
从课例研究的视角看日本中小学的校本培训 |
胡庆芳
|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
2007 |
1
|
|
6
|
康德的哲学与教育思想及其世界影响——李其龙教授专访 |
李其龙
胡庆芳
|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
2016 |
4
|
|
7
|
美国高中课程未来发展的趋势分析 |
胡庆芳
程可拉
|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3
|
|
8
|
“本原性问题”及其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
徐文彬
杨玉东
|
《数学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9
|
美国新课程标准运动兴起的背景与动向 |
胡庆芳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0
|
数字化课堂教学测评技术初探——软信息等级判据评估 |
贺真真
杨玉东
|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11
|
今天亚洲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父母与中学生孩子关系现状的调查纪实 |
胡庆芳
|
《外国中小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