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沪香粳106在上海崇明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孙小淋 周燕 +2 位作者 盛海安 陈国荣 周文宗 《作物研究》 2020年第2期166-167,共2页
沪香粳106是由“武运粳23号/武香粳14号/武2699”配组而成的早熟晚粳品种,于2013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沪香粳106在崇明连续3年的种植表现,总体产量适中偏上,抗性表现优,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沪香粳10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花卉养植那点事--水仙篇
2
作者 姚文武 《质量与标准化》 2025年第1期35-37,共3页
在隆冬风厉、百卉凋残之时,有的花卉却迎来了最佳的孕育时节,其中就有被古人称为“花中雅客”“凌波仙子”的水仙。“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六出玉盘金屈卮,青瑶丛里出花枝。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 在隆冬风厉、百卉凋残之时,有的花卉却迎来了最佳的孕育时节,其中就有被古人称为“花中雅客”“凌波仙子”的水仙。“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六出玉盘金屈卮,青瑶丛里出花枝。清香自信高群品,故与江梅相并时。”“离思如云赋洛神,花容婀娜玉生春。”古代文人对水仙的高雅仙韵吟咏不断,尤其是宋朝文人墨客偏爱将其独特的雅韵融入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仙 花卉 凌波仙子 古代文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肥配施生物质炭和腐殖酸对唐菖蒲农艺性状的影响
3
作者 张福建 陈磊 +7 位作者 惠艳华 姚文武 徐敏 芦艳 盛海安 顾婧瑜 龚凯 姜惠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1195-1200,共6页
为探究复合肥配施生物质炭和腐殖酸对唐菖蒲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唐菖蒲为材料,采用大田栽培方式,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对照处理(CK,不加任何生物质炭、腐殖酸以及复合肥);单施复合肥处理(F,0.075 kg·m^(-2)复合肥);生物质炭与腐殖酸处... 为探究复合肥配施生物质炭和腐殖酸对唐菖蒲农艺性状的影响,以唐菖蒲为材料,采用大田栽培方式,试验共设置9个处理,对照处理(CK,不加任何生物质炭、腐殖酸以及复合肥);单施复合肥处理(F,0.075 kg·m^(-2)复合肥);生物质炭与腐殖酸处理(FT1,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复合肥配施生物质炭和腐殖酸处理(FT2,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0.005 kg·m^(-2)复合肥;FT3,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0.025 kg·m^(-2)复合肥;FT4,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0.045 kg·m^(-2)复合肥;FT5,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0.065 kg·m^(-2)复合肥;FT6,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0.085 kg·m^(-2)复合肥;FT7,2 kg·m^(-2)生物质炭+0.2 kg·m^(-2)腐殖酸+0.105 kg·m^(-2)复合肥)。结果表明,2种有机物料配施复合肥改善了唐菖蒲的农艺性状。通过对唐菖蒲生理特性测定发现,不同处理的生物质炭与复合肥配施整体上促进了唐菖蒲生长,与CK、F处理相比,在定植30和90 d时FT7处理的唐菖蒲株高分别增加了40.20%、1.52%和26.48%、6.79%。同时,随着复合肥施用量的增加,唐菖蒲地上部鲜重、根系鲜重均有所提高。此外,各处理均能促进唐菖蒲根系生长,其中,FT5、FT6、FT7效果较好。本试验可为今后花卉化肥减量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炭 腐殖酸 唐菖蒲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纹络型温室花毛茛新品种栽培及筛选研究
4
作者 徐敏 张福建 +7 位作者 宋嘉玮 顾婧瑜 盛海安 雷利锋 姚文武 芦艳 龚凯 姜惠萍 《浙江农业科学》 2025年第1期127-132,共6页
花毛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其引种栽培对丰富上海崇明区花卉种类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纹络型温室花毛茛新品种在上海崇明地区的种植表现,在上海市崇明区花卉种源保护基地,以花毛茛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置3个系列6个品种筛选... 花毛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其引种栽培对丰富上海崇明区花卉种类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纹络型温室花毛茛新品种在上海崇明地区的种植表现,在上海市崇明区花卉种源保护基地,以花毛茛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设置3个系列6个品种筛选:A,典雅系列(BIANCO59-99);B,典雅系列(CREAM43-99);C,典雅系列(ROSA CHIARO 2P1O);D,成功系列(LAMBADA);E,成功系列(GRAND PASTEL);F,花锦鲤(IGLOO)。结果表明,各品种生长指标差异较为明显,B品种的出芽率和成苗率最高,达到了99.15%和98.55%。从株高和茎粗指标看,C品种的株高最高,与其他品种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A品种茎粗最大,达到了3.68 mm,与品种B、E、F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此外,各品种的单株产花量和收球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定植150 d时,D品种单株平均产花量最高,达到了1.08朵;C品种收获种球数量最多,B品种收获大球比例最高。综合比较,B、C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应性强,产量高,适合在崇明地区进行推广。本试验可为崇明岛切花、盆花等花卉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毛茛 筛选 栽培 株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崇明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比较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孙小淋 周燕 +3 位作者 盛海安 李林茹 周文宗 姚春霞 《作物研究》 2018年第4期276-279,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崇明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2015年对引进的8个常规品种在崇明区港沿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农香粳1267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株高适宜,适宜在上海崇明区种植;沪香粳106、金香软2号生育期适中、生产潜力大,具有很... 为筛选出适合崇明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水稻品种,2015年对引进的8个常规品种在崇明区港沿镇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金农香粳1267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株高适宜,适宜在上海崇明区种植;沪香粳106、金香软2号生育期适中、生产潜力大,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可以进一步示范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比较 适应性 崇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崇明水稻品种适应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孙小淋 李亚辉 +3 位作者 周燕 盛海安 姚春霞 周文宗 《作物研究》 2018年第6期455-459,共5页
对花优14、申优17、金农香粳1267、光明粳3号、沪香粳106、沪粳137、嘉58、武运粳31等8个水稻品种在上海崇明的适应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明粳3号与沪粳137产量高,综合性状优,适宜在上海崇明地区推广种植;沪香粳106产量表现一般,... 对花优14、申优17、金农香粳1267、光明粳3号、沪香粳106、沪粳137、嘉58、武运粳31等8个水稻品种在上海崇明的适应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光明粳3号与沪粳137产量高,综合性状优,适宜在上海崇明地区推广种植;沪香粳106产量表现一般,但熟期早,抗病性好,有一定增产潜力,可以进一步示范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比较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个水稻品种在上海崇明稻区产量构成特性比较 被引量:2
7
作者 孙小淋 李林茹 +6 位作者 袁泉 黄伟伟 吕巍巍 郁海金 盛海安 周燕 周文宗 《作物研究》 2019年第3期173-176,共4页
2014年对交源优69、申优17等9个水稻品种在上海崇明区的产量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稻花优14、申优17产量高,均超过10t/hm^2,沪香粳106在常规品种中产量最高。杂交稻花优14、申优17和沪香粳106等3个品种综合表现优,适宜在上... 2014年对交源优69、申优17等9个水稻品种在上海崇明区的产量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杂交稻花优14、申优17产量高,均超过10t/hm^2,沪香粳106在常规品种中产量最高。杂交稻花优14、申优17和沪香粳106等3个品种综合表现优,适宜在上海崇明地区推广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品种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品种‘花优14’在崇明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小淋 盛海安 +4 位作者 周燕 倪敏 周思剑 陈国荣 黄南 《作物研究》 2018年第5期445-448,共4页
‘花优14’是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以BT型粳稻不育系‘申9A’与恢复系‘繁14’选育而成的中熟晚粳杂交稻组合,于2008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该品种在崇明连续3年的种植表现,并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水稻 栽培 花优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对林下白芨生长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姚文武 张福建 +3 位作者 陈慧楠 徐敏 芦艳 张晓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3期127-129,153,共4页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对林下白芨生长特性的影响,改善白芨的生长立地条件,以1年生白芨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种植,以配施3 kg/m^(2)的生物有机肥为处理,不加任何生物有机肥为对照,种植1年后在白芨花期4—6月观测白芨的生长生理指标及根际土壤... 为探究生物有机肥对林下白芨生长特性的影响,改善白芨的生长立地条件,以1年生白芨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种植,以配施3 kg/m^(2)的生物有机肥为处理,不加任何生物有机肥为对照,种植1年后在白芨花期4—6月观测白芨的生长生理指标及根际土壤环境。结果表明,配施3 kg/m^(2)的生物有机肥处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白芨的生长发育和地上、地下部生物量积累,增加白芨叶片中叶绿素的相对含量,并有效改善根际部位土壤的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白芨 生长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安全背景下崇明稻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10
作者 陈磊 《上海农村经济》 2024年第12期20-21,共2页
崇明是上海水稻生产规模最大的区,在本市粮食安全生产、地产稻米产业、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受粮食安全形势、生态环境约束、科创要素支持等因素影响,崇明稻米产业发展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趋势性变化。粮食安全大... 崇明是上海水稻生产规模最大的区,在本市粮食安全生产、地产稻米产业、农业科技创新等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受粮食安全形势、生态环境约束、科创要素支持等因素影响,崇明稻米产业发展发生了一系列明显的趋势性变化。粮食安全大背景下,明确生产结构布局和产业变化形势,分析崇明稻米产业的发展导向,对崇明打造推动长三角农业硅谷和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一、基本情况崇明区水稻种植面积稳定在27万亩左右,100亩以上的规模种植面积占比约82%,年总产量15万吨。近年来,崇明稻米重点从种源创新、绿色生产方向发力,产业化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科技创新 崇明 稻米产业 重要战略意义 长三角 趋势性变化 规模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玉米地草地贪夜蛾药剂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5
11
作者 成玮 关洪丹 +5 位作者 杨汉平 朱爱萍 顾豪东 芦芳 张正炜 沈慧梅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第12期2610-2611,2614,共3页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玉米害虫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和安全性,开展9种药剂田间控害试验。结果表明,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200 g·L-1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和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4个化学农药对草地贪... 为明确不同药剂对玉米害虫草地贪夜蛾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和安全性,开展9种药剂田间控害试验。结果表明,30%茚虫威水分散粒剂、200 g·L-1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和10%溴氰虫酰胺悬浮剂4个化学农药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高杀虫活性,田间持效期在14 d以上;生物药剂32000 IU·mg-1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和30亿PIB·mL-1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悬浮剂在速效性和持效期方面次之,但符合草地贪夜蛾的防控需求。各药剂对玉米生长安全,符合上海都市现代绿色农业发展科学用药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玉米 防治效果 持效期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3年秸秆还田对土壤性状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杨晓磊 施俭 王成科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24期167-168,175,共3页
为了解多年秸秆还田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本研究在上海市郊区奉贤、金山和崇明3个区典型地块中,连续3年对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进行监测,检测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容重、有机质、p H值和CEC值。... 为了解多年秸秆还田对土壤和作物的影响,本研究在上海市郊区奉贤、金山和崇明3个区典型地块中,连续3年对秸秆全量还田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进行监测,检测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全钾、速效钾、缓效钾、容重、有机质、p H值和CEC值。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后土壤养分有所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4.37%,速效钾平均提高了4.55%,全氮平均提高了3.59%,秸秆还田后土壤容重值降低了5.79%。土壤固碳(C)量为2 062.06 kg/hm^2,秸秆还田后增加的土壤固定N量103.10 kg/hm^2,N肥减施量为5.16 kg/hm^2。秸秆还田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结构。水稻秸秆还田后,小麦产量比对照产量增加4.5%,对作物增产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土壤 养分 作物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杀虫剂组合在有机水稻种植中的作用效果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蓉 赵薇 +7 位作者 农向群 周燕 石育萍 于丽 杨金娟 王广君 涂雄兵 张泽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10-316,共7页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 针对上海市崇明区有机水稻生产过程中病虫害防治效果不佳的问题,在水稻无化肥、无化学农药种植条件下开展了生物杀虫剂对水稻主要害虫稻纵卷叶螟和稻飞虱的田间防控效果评价。在崇明区的2个试验基地,于水稻不同生长时期,以绿僵菌、白僵菌产品分别与病毒杀虫剂MbNPV、植物源杀虫剂苦参碱和细菌杀虫剂Bt组合进行施药处理。结果表明,应用绿僵菌/白僵菌与MbNPV组合,能够有效防治稻纵卷叶螟,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早的基地,施药后7 d和14 d的防效可达58.2%~81.2%,而在稻纵卷叶螟发生较晚的另一基地,施药后7 d防效可达61.3%和65.6%;绿僵菌/白僵菌与苦参碱组合,可用于防治稻飞虱,7 d和14 d的防效达64.7%~76.1%;绿僵菌/白僵菌与苏云金杆菌组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的14 d防效分别达64.0%和75.4%,优于对稻飞虱的防效;各组合试验结果显示,白僵菌有相对较长的持效作用,且在害虫迁入早期阶段(水稻发育分蘖盛期至拔节期)施用生物农药比在中后期(抽穗期及之后)施用的防效高。可见,生物杀虫剂组合可作为农作物绿色防控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 白僵菌 稻纵卷叶螟 稻飞虱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黄璐璐 王站付 +5 位作者 金海洋 徐春花 徐培培 郭栋 张栋杰 邓仕俊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4期155-159,共5页
为研究不同氮磷钾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选用“南粳46”进行了常规施肥、常规缺氮、缺磷、缺钾以及不同氮磷钾肥梯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300 kg/hm 2时,产量仅比施氮肥225 kg/hm 2提高2.43%(P>0.05),但氮... 为研究不同氮磷钾肥运筹对水稻产量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选用“南粳46”进行了常规施肥、常规缺氮、缺磷、缺钾以及不同氮磷钾肥梯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300 kg/hm 2时,产量仅比施氮肥225 kg/hm 2提高2.43%(P>0.05),但氮肥利用率与农学效率减少了21.9%(P<0.05)、27.57%(P<0.01),当施磷量与施钾量为60 kg/hm 2时,产量仅比施磷、钾量为30 kg/hm 2时分别提高了2.54%(P>0.05)、3.15%(P>0.05),但磷、钾肥利用率降低了10.21%(P>0.05)、23.76%(P<0.01),农学效率降低了96.06%(P<0.01)、21.03%(P>0.05)。因此,综合考虑水稻产量与肥料利用效率,建议氮肥施用量为225 kg/hm 2,磷钾肥施用量均为30 kg/hm 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磷钾肥 产量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穴播密度对申优17大田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蒋李健 周燕 +1 位作者 茅一平 郁海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26-27,70,共3页
[目的]探索申优17最适宜的机穴播密度。[方法]研究机穴播密度对申优17叶龄、绿叶数、株高、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不同机穴播密度对申优17叶龄、绿叶数和株高均无明显影响;较高的穴播密度易形成足够的穗数,最终获得... [目的]探索申优17最适宜的机穴播密度。[方法]研究机穴播密度对申优17叶龄、绿叶数、株高、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不同机穴播密度对申优17叶龄、绿叶数和株高均无明显影响;较高的穴播密度易形成足够的穗数,最终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在崇明区当前的环境下,申优17的适宜机穴播密度为穴距18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穴播密度 申优17 产量 崇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明翠冠梨产业现状及发展策略
16
作者 陈彩霞 《南方农业》 2021年第18期171-172,共2页
崇明翠冠梨是上海市崇明区绿色生态农产品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以其独特的优势备受重视,但种植地块分散、管理粗放、劳动力成本高、产业利润低、相关从业人员老龄化和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对崇明翠冠梨产业发展现状、存... 崇明翠冠梨是上海市崇明区绿色生态农产品的典型代表之一,近年来以其独特的优势备受重视,但种植地块分散、管理粗放、劳动力成本高、产业利润低、相关从业人员老龄化和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发展。对崇明翠冠梨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作出详细阐述,为产业更好地发展理清思路,为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翠冠梨 产业现状 发展战略 上海市崇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