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对资源环境约束的超大城市绿道选线规划方法研究——以上海市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高凤姣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z1期-,共6页
上海作为全国特大城市,其用地资源紧张,环境约束性强,绿道选线规划存在一定困难.分析影响上海市绿道规划的多种资源约束因素,在借鉴已有绿道规划方法的基础上,优化基于路径识别方法的绿道规划新方法.根据绿道规划优化方法,确定适宜上海... 上海作为全国特大城市,其用地资源紧张,环境约束性强,绿道选线规划存在一定困难.分析影响上海市绿道规划的多种资源约束因素,在借鉴已有绿道规划方法的基础上,优化基于路径识别方法的绿道规划新方法.根据绿道规划优化方法,确定适宜上海城市的3种绿道功能,即生态功能绿道、景观功能绿道和交通功能绿道.按照绿道功能选择每种类型绿道的重要控制节点,且依据3种绿道构建的要素特性,分别建立3种最小阻力模型,最终生成绿道路径识别方法,分别对生态型绿道、景观型绿道和交通型绿道进行规划路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约束 最小阻力模型 绿道路径识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中心城中运量公交系统规划的若干思考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涛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1,共4页
中运量公交是一种介于大运量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之间的公交系统。在明确中运量公交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从促进常规公交转型升级、完善公共交通结构层次、发展"绿色交通"三方面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发展中运量公交的必要性进... 中运量公交是一种介于大运量轨道交通和地面常规公交之间的公交系统。在明确中运量公交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从促进常规公交转型升级、完善公共交通结构层次、发展"绿色交通"三方面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发展中运量公交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明确了中运量公交在中心城区的功能定位,并对规划过程中的制式选择、路权保障与道路交通影响、常规公交线网调整等问题进行重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中心城 中运量公交 现代有轨电车 快速公交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背景下上海市城市更新区域识别和评估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星 黄浦江 梁英竹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7-124,共8页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上海、北京等超大城市已经逐渐从土地增量扩展模式转变为存量发展模式,城市空间发展也更加关注集约高效、品质共享等需求。城市更新空间的识别和评估对土地资源利用、更新项目规划等具有重要作用。以上海市中心城为对...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上海、北京等超大城市已经逐渐从土地增量扩展模式转变为存量发展模式,城市空间发展也更加关注集约高效、品质共享等需求。城市更新空间的识别和评估对土地资源利用、更新项目规划等具有重要作用。以上海市中心城为对象,从居住、工业和商业3方面运用因子分析、空间自相关、聚类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功能区的特征。研究发现,居住功能区中靠近外围地区的居住区更新需求更加显著;工业功能区中西北部靠近大场镇和南部靠近三林镇的区域急需更新;商业功能区中内环内人民广场、静安寺南京西路、陆家嘴等地区发展较好,周边地区急需更新。最后,结合聚类的方法识别出不同区域的更新重点导向,以期为城市更新项目的实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存量发展 城市更新 识别指标 区域评估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实施评估思路和要点 被引量:3
4
作者 金昱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共4页
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估工作,搭建线网规划评估的基本框架:按照科学评估、综合视角、战略思维的原则,以指导远景规划和近期实施为目标,评估对象以线网为主,兼顾线、站、场;评估内容包含城市规划、综合交通、建设实施、运营管理... 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估工作,搭建线网规划评估的基本框架:按照科学评估、综合视角、战略思维的原则,以指导远景规划和近期实施为目标,评估对象以线网为主,兼顾线、站、场;评估内容包含城市规划、综合交通、建设实施、运营管理、投融资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评估方法体现定性定量分析并重、点线面多层次评估及"开门办规划"的要求。同时从评估的客观全面性、时间因素、横向对比等方面提出注意事项,希望对后续线网规划实施评估有所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线网规划 实施评估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城市现状动态用地数据建库方法初探
5
作者 宋歌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z1期-,共5页
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已从“外延式规划”向“内涵式规划”转变,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用地现状的关注,挖掘有发展潜力的空间,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因此,建设城市现状动态用地数据库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现状用地... 在转型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已从“外延式规划”向“内涵式规划”转变,这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对城市用地现状的关注,挖掘有发展潜力的空间,为城市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依据.因此,建设城市现状动态用地数据库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现状用地数据无法满足需求的情况下,通过梳理土地管理数据、测绘信息数据的数据情况,初步探索了在相关数据源的辅助下城市现状动态用地数据库的建库方法,总结了建库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而为城市规划的方案编制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状动态用地 土地使用 数据库建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新时代城市规划中环境规划转型的思考——以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例
6
作者 杨柳 《上海城市规划》 2019年第A01期25-29,共5页
进入新时代,随着城市的转型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环境公共政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在引领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传统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两张皮”的状况并不利... 进入新时代,随着城市的转型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环境公共政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城市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在引领城市绿色转型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传统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两张皮”的状况并不利于环境公共政策的发挥,亦不符合新时代城市绿色转型发展的要求.基于此,通过对城市规划中环境规划的再认识,参考近年来国际大城市的先进工作经验,并以上海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践经验为例,探索城市规划中环境规划的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环境规划 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创新思维下的世界级滨水科创区城市设计方法--以上海杨浦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梦亚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5期47-53,共7页
在新一轮全球城市竞争升级的背景下,上海积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打造世界级滨水区,势必从经济、金融、贸易、航运4大中心迈向"产业中心+科创中心"的新时代,通过依托"一江一河"滨水空间建设为载体,以更高站位谋求... 在新一轮全球城市竞争升级的背景下,上海积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打造世界级滨水区,势必从经济、金融、贸易、航运4大中心迈向"产业中心+科创中心"的新时代,通过依托"一江一河"滨水空间建设为载体,以更高站位谋求世界级滨江科创区的建设。以上海杨浦滨江中北段城市设计为例,创新性地提出"科创森林"的滨水科创区规划设计理念,将滨江空间环境建设与科创社区营造融为一体,探索具有上海城市情怀的滨水科创区发展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级滨水区 城市创新区 科创森林 创新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民游憩需求偏好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归云斐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3期102-108,共7页
在城市转型的大背景下,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强调,城市未来发展将越来越关注宜居性。塑造良好的游憩环境、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服务都市居民将会成为评价城市宜居性的重要因素。上海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中缺乏游憩系统相关评... 在城市转型的大背景下,2015年底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中强调,城市未来发展将越来越关注宜居性。塑造良好的游憩环境、提升公共空间品质、服务都市居民将会成为评价城市宜居性的重要因素。上海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中缺乏游憩系统相关评估及标准,因而针对上海市民游憩需求评估显得尤为重要。通过《2015加州综合户外游憩规划》案例分析,总结针对市民游憩需求的评估方法和服务标准。为了客观评估上海市民游憩现状情况,通过引入公众参与环节,发布网上问卷、现场调研与访谈等形式,针对游憩需求与偏好进行抽样调查。通过数据的分类统计、交叉分析,旨在总结不同年龄结构、居住于不同区(县)的上海市民对游憩空间的距离偏好、类型偏好,为未来上海制定游憩专项规划作基础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游憩 活动频率 需求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ragstats的郊野公园景观格局分析——以上海市青西郊野公园为例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红梅 《绿色科技》 2019年第7期143-148,共6页
指出了建设上海市郊野公园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要求的重要探索和有效举措,但拟规划选址的郊野公园在自然资源集聚优势、资源禀赋质量、生态功能重要性等方面良莠不齐。以首批重点规划建设且已开园... 指出了建设上海市郊野公园是落实国家生态文明战略,实现乡村振兴"生态宜居"要求的重要探索和有效举措,但拟规划选址的郊野公园在自然资源集聚优势、资源禀赋质量、生态功能重要性等方面良莠不齐。以首批重点规划建设且已开园的青西郊野公园为例,分析了其如何在规划中基于ArcGIS平台,利用Fragstats软件分析生态景观格局,并将分析结果用于指导公园内河网水域、林地、农田三大生态系统规划。提出了未来郊野公园可利用ArcGIS平台、Fragstats软件进行生态景观格局分析,有效指导郊野公园选址、景观类型分析、生态修复和生态系统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郊野公园 景观格局 地理信息系统 Fragstats软件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雨水泵站用地标准研究
10
作者 傅庆玲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1期120-125,共6页
在上海进入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有助于统一上海市雨水泵站用地标准,促进上海市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基于上海市现状雨水泵站数据资料,研判了本市当前雨水泵站用地标准的合理性;通过关键节点雨水泵站统... 在上海进入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负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有助于统一上海市雨水泵站用地标准,促进上海市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基于上海市现状雨水泵站数据资料,研判了本市当前雨水泵站用地标准的合理性;通过关键节点雨水泵站统计分析、标准泵站校验,研究出了一套新的贴合本市雨水泵站实际用地需求的雨水泵站用地标准;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新的雨水泵站用地标准的适用性,为本市雨水泵站用地标准修订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泵站 用地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山体保护规划控制体系研究——以乌鲁木齐市山体保护规划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赖晓雪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3期69-76,共8页
保护城市山体是"城市双修"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城市山体及影响山体景观的城市建设地区的保护控制为对象,借鉴国内外山体保护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出城市山体综合保护的目标和策略:以山体周边风貌控制和眺望视廊控制为影响要... 保护城市山体是"城市双修"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城市山体及影响山体景观的城市建设地区的保护控制为对象,借鉴国内外山体保护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提出城市山体综合保护的目标和策略:以山体周边风貌控制和眺望视廊控制为影响要素,划定山体保护控制区;确定分区高度控制和视廊高度控制综合影响的建筑高度控制要求。结合城市建设开发需要,构建刚性定量和弹性引导互为补充的管理控制体系,将山体保护策略纳入城市规划管理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保护 分区控制 眺望控制 建筑高度 规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存着的街坊”到“生活着的街坊”——上海风貌保护街坊保护规划的对策初探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鹏 卞硕尉 李俊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8-104,共7页
梳理了作为上海历史风貌保护体系中重要新增对象的风貌保护街坊的产生过程和重要意义,分析在严格保护、成片保护和活化利用背景下遇到的问题。提出未来街坊的保护应以"生活着的街坊"为目标,针对现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整体风貌... 梳理了作为上海历史风貌保护体系中重要新增对象的风貌保护街坊的产生过程和重要意义,分析在严格保护、成片保护和活化利用背景下遇到的问题。提出未来街坊的保护应以"生活着的街坊"为目标,针对现在保护工作中存在的整体风貌保护措施较弱、保护和民生诉求存在矛盾、保护规划的定位和内容不明确、保护规划的实施性不高等问题,从"上海2035"总体规划实施后各级城乡规划体系的联动、"评估+实施"两段式的核心保护管控方式、探索格局保护的新措施、配套完善相关的法律规定和政策机制、增加奖励措施等方面提出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貌保护街坊 保护规划体系 实施方案 格局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城市目标下的上海大都市圈机场群协同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姗珊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及上海全球城市的目标导向,以上海大都市圈为研究范围。上海大都市圈是指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城市圈范围。通过借鉴纽约、伦敦、巴黎、东京... 基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及上海全球城市的目标导向,以上海大都市圈为研究范围。上海大都市圈是指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城市圈范围。通过借鉴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全球城市的城市群和机场群协同发展经验,尝试在上海大都市圈范围内对机场群的协同发展提出一个层次合理、分工明确、协同合作、密切联系的框架体系,并从综合交通体系、差异化发展定位、协调机制等方面提出具有实施性的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群 机场群 协同发展策略 上海大都市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色彩的空间特征初探 被引量:8
14
作者 沈璐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6期79-84,共6页
基于色彩地理学的传统调查方法受限于调研规模和数据处理能力,已无法适应以建成区为主的超大城市的色彩评估工作。以上海全域为研究范围,一是从数据理性角度,利用大数据街景图片,运用计算机学习,总结上海市域城市色彩的色相、明度和艳度... 基于色彩地理学的传统调查方法受限于调研规模和数据处理能力,已无法适应以建成区为主的超大城市的色彩评估工作。以上海全域为研究范围,一是从数据理性角度,利用大数据街景图片,运用计算机学习,总结上海市域城市色彩的色相、明度和艳度,绘制"上海市域色彩地图",分析色彩三要素在上海市域空间分布的结构和特征;二是从历史演进角度,梳理上海城市色彩复杂性和多元性的历史渊源,以及与城市发展建设的关系;三是从社会感性角度,利用网上问卷和游戏软件,全方位了解市民对上海城市色彩的喜好程度和相关问题。以期为认知上海城市色彩现状特征、存在问题和形成过程提供借鉴,也为上海精细化管理背景下的城市色彩规划与管理提供准确科学的城市色彩基础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细化管理 上海城市色彩空间 上海市域色彩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塑城市街道活力:丹佛市“生活街道”规划的启示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伊萌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5期124-129,共6页
城市街道环境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和市民生活品质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围绕美国丹佛市生活街道计划的实践,指出当地市民对良好街道交通和慢行环境的需求和支持。这种系统性的街道环境改善,应归功于当地政府持续50... 城市街道环境对于城市公共空间和市民生活品质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受到国际、国内的广泛关注。围绕美国丹佛市生活街道计划的实践,指出当地市民对良好街道交通和慢行环境的需求和支持。这种系统性的街道环境改善,应归功于当地政府持续50余年关注城市街道环境提升的相关政策和规划实践,以及丹佛市民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对丹佛市生活街道计划的开展背景、资金筹措和空间策略进行梳理和分析,通过联邦大街规划案例,具体阐述在街道特色挖掘、空间品质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等方面富有成效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街道 公共空间 规划 丹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与规划模式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宗敏丽 《上海城市规划》 2015年第3期104-109,共6页
绿色基础设施是自然生命支持系统,由自然、半自然及人工设计的相互连接的绿色空间,以及生态化的灰色基础设施共同组成。枢纽中心和连接廊道是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组成要素,需要借助GIS等工具,结合相关生态标准进行识别,并通过生态评估和... 绿色基础设施是自然生命支持系统,由自然、半自然及人工设计的相互连接的绿色空间,以及生态化的灰色基础设施共同组成。枢纽中心和连接廊道是绿色基础设施的空间组成要素,需要借助GIS等工具,结合相关生态标准进行识别,并通过生态评估和风险评估确定优先保护或恢复级别。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要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的综合导向,加强公众参与和效益分析,提高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多层次制定规划导则与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 空间识别 规划布局 规划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撤制镇创新田园社区发展模式探索——以佘山镇天马社区规划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梦亚 黄婧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3期93-100,共8页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提出"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前提下,撤制镇(集镇社区)作为以往发展相对停滞的区域,同时又是建设用地指标"约束瘦身"的核心对象,亟需...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以下简称"上海2035")提出"底线约束、内涵发展、弹性适应"的前提下,撤制镇(集镇社区)作为以往发展相对停滞的区域,同时又是建设用地指标"约束瘦身"的核心对象,亟需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创新发展模式立足存量时代,推动上海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基于撤制镇社区存在的普遍问题,以上海市松江区佘山镇天马社区规划为例,将长远的规划蓝图与实际的建管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分系统、分步骤、分时段地对撤制镇的经济产业、设施服务和社区环境等多维体系进行整体优化提升,探索全过程全周期的精准化创新田园社区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制镇 城乡一体化 创新田园社区 全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价值导向下的总体城市设计编制方法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莉 《上海城市规划》 2018年第5期35-40,共6页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之后,城市设计工作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地位,并着重强调了总体城市的重要性。从我国总体城市设计现存问题、总体城市设计的属性为出发点,在技术上,从城市发展阶段、自然人文特征、居民活动偏好3个方面挖掘城市的特质,以公...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之后,城市设计工作被赋予了更重要的地位,并着重强调了总体城市的重要性。从我国总体城市设计现存问题、总体城市设计的属性为出发点,在技术上,从城市发展阶段、自然人文特征、居民活动偏好3个方面挖掘城市的特质,以公共价值为出发点,提炼城市整体格局,并针对公共空间和影响公共价值领域的重点要素进行管控;在管理上,通过衔接法定规划、实施分区引导、制定行动计划,强化总体城市设计的可实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体城市设计 公共价值导向 研究方法 实施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城市设计导则引导多元开发主体的整体城市设计——以纽约巴特雷公园城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文烨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z1期-,共7页
通过分析以具体的城市设计导则引导片区整体开发模式在纽约巴特雷公园城的实践,探索如何在城市整体设计开发过程中,维持整体统一的建筑风貌,以保证公共空间为例,从分区规划、设计导则、实施进程、基于实际建设的实施评估几个方面入手,... 通过分析以具体的城市设计导则引导片区整体开发模式在纽约巴特雷公园城的实践,探索如何在城市整体设计开发过程中,维持整体统一的建筑风貌,以保证公共空间为例,从分区规划、设计导则、实施进程、基于实际建设的实施评估几个方面入手,反思整体成片开发中用城市设计导则把控空间的优劣势,在此基础上分析国内整体开发的城市设计导则的现状及发展,并结合上海城市设计的发展现状及问题,思考未来上海城市设计的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开发主体 城市整体设计开发 城市设计导则 纽约巴特雷公园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约老年友好城市实践及其对上海的启示
20
作者 田菲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z1期-,共7页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城市环境对老年人群的包容支持已成为服务民生、促进社会保障的重要依据.建设老年友好城市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努力减少老年居民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物质与非物质障碍,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新...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加剧,城市环境对老年人群的包容支持已成为服务民生、促进社会保障的重要依据.建设老年友好城市正是以此为出发点,努力减少老年居民在城市生活中遇到的物质与非物质障碍,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参与.新一轮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明确了将上海建设为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发展目标.以WHO全球老年友好城市网络成员之一的全球城市纽约为例,分析总结纽约市建设老年友好城市的实践经验,包括工作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相关设计导则策略.并结合当前上海的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思考,为上海更好地构建老年友好城市、成为包容宜居的全球城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友好城市 人口老龄化 城市规划设计 纽约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