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部外科危重病人低镁血症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擎 尤志俊 +1 位作者 彭伟 舒志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3年第3期186-187,共2页
关键词 腹部外科 危重病人 低镁血症 镁制剂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金花汤对脓毒症大鼠肠黏膜屏障及相关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孙素灵 姜逸 +3 位作者 陆雄 吴雪卿 杨孙虎 王鸣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87-991,共5页
目的 探究栀子金花汤对CLP致脓毒症大鼠模型肠黏膜屏障损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栀子金花汤低、中、高剂量组(6、18、36 g/kg),采用CLP盲肠结扎穿孔技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造模后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干... 目的 探究栀子金花汤对CLP致脓毒症大鼠模型肠黏膜屏障损伤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栀子金花汤低、中、高剂量组(6、18、36 g/kg),采用CLP盲肠结扎穿孔技术建立脓毒症大鼠模型,造模后给予相应剂量药物干预3 d。给药结束后,HE染色观察回肠组织病理结构变化,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回肠上皮细胞和相关连接结构,ELISA法检测血清和局部回肠段相关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脓毒症评分升高(P<0.01),肠绒毛排列紊乱,黏膜层出现炎症细胞浸润灶,肠上皮细胞结构破坏,微绒毛大量脱落,连接结构疏松不明;血清和回肠组织DAO水平和促炎因子TNF-α、IL-1β水平升高(P<0.01),血清抗炎因子IL-10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栀子金花汤中、高剂量组大鼠脓毒症评分降低(P<0.01),肠绒毛相对整齐,炎症浸润灶面积减少,肠上皮细胞结构相对完整,连接结构相对正常,血清IL-1β水平降低(P<0.01),血清和回肠组织DAO、TNF-α水平降低(P<0.05,P<0.01),IL-10水平升高(P<0.05,P<0.01);栀子金花汤低剂量组血清DAO、IL-1β水平降低(P<0.01),IL-10水平升高(P<0.01)。结论 栀子金花汤可以通过维持肠黏膜屏障结构的完整性,调节血清和局部回肠组织的炎症反应,发挥对CLP致脓毒症大鼠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金花汤 脓毒症 肠屏障损伤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阴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31
3
作者 林坚 胡梅齐 +1 位作者 彭炜 马荣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62-465,共4页
背景与目的: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具有高侵袭性、恶性程度高、治疗棘手等特点。如何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的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 背景与目的:三阴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具有高侵袭性、恶性程度高、治疗棘手等特点。如何提高此类患者的治疗效果,有待于进一步的医学临床和基础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确诊为乳腺癌的407例患者,根据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的表达情况,将其分为3组:三阴组(ER阴性、PR阴性、Her-2阴性)、非三阴组(除三阴组的其他乳腺癌)、Her-2阳性组(Her-2阳性),比较3组间就诊时淋巴结转移数率、术后复发转移率等病理特征以及术后肿瘤复发和生存情况。结果:全部乳腺癌患者中TNBC的比例为13.7%(56/407),三阴组患者就诊时处绝经前比例较高(P=0.01)。3组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阴组T1期淋巴结转移率达50.0%,远高于T1期非三阴组11.1%及Her-2阳性组8.7%(P<0.05)。三阴组术后3年肿瘤复发率明显高于非三阴组及Her-2阳性组,分别为:57.1%(32/56)、40.5%(142/351)和44.2%(3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三阴组3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非三阴组及Her-2阳性组,分别为58.9%(33/56)、76.4%(268/351)和74.8%(7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TNBC患者诊断时非绝经期比例高、直径小的肿瘤亦有高淋巴结转移率、术后3年内复发率高、生存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阴乳腺癌 回顾性研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肠屏障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9
4
作者 陆磊 金旭文 +2 位作者 王翬 曹胤 张永凯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23-527,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2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7例,按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pen cholecystectomy,OC)2种手术方法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对肠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1月~2016年5月急性结石性胆囊炎57例,按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32例行LC,25例行OC,比较手术前后尿乳果糖/甘露醇(ratio of lactulose and mannitol,L/M)、D-乳酸水平和肠形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浓度变化。结果 LC组L/M、D-乳酸水平和IFABP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OC组术后第1、3天尿L/M显著高于术前(F=3643.711,P=0.000),与LC组比较,OC组术后第1天(t=-58.210,P=0.000)、第3天(t=-38.580,P=0.000)均明显升高。与LC组比较,OC组术后2 h D-乳酸水平明显升高(t=-23.212,P=0.000);术后24 h IFABP显著升高(t=-21.749,P=0.000)。OC组术后24 h内排气的例数(χ~2=29.085,P=0.000)、排便时间(t=-10.919,P=0.000)和术后进食时间(t=-6.044,P=0.000)显著少于/长于LC组。结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行LC对肠屏障功能损伤微小,有利于肠道功能的迅速恢复,患者是受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胆囊切除术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肠屏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海绵状血管瘤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姜观富 鲍伟民 周良辅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60-62,共3页
关键词 颅内肿瘤 海绵状血管瘤 脑血管畸形 CT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基喜树碱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肠道癌疗效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徐伟刚 胡梅齐 姜观富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625-626,632,共3页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胃肠道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9例晚期胃肠道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HCPT联合5-氟脲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钙(CF),对照组应用丝裂霉素(MMC)联合5-FU、CF,并作对比观察。结果:治...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CPT)联合化疗方案对晚期胃肠道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89例晚期胃肠道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应用HCPT联合5-氟脲嘧啶(5-FU)、甲酰四氢叶酸钙(CF),对照组应用丝裂霉素(MMC)联合5-FU、CF,并作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46.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6.09%,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主要为消化道反应及白细胞减少,但大多为Ⅰ、Ⅱ度,不影响治疗。结论:HCPT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肠道癌安全有效,是一种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喜树碱 胃肠道癌 疗效观察 化学治疗 癌症晚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植入术治疗腹股沟疝 被引量:10
7
作者 林森旺 孙镇蛟 +1 位作者 金旭文 张维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2期948-949,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植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atchrepair,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5年11月82例TAPP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TAPP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网片植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atchrepair,TAPP)治疗腹股沟疝的手术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3月-2005年11月82例TAPP的临床资料。结果82例TAPP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57.5±16.7)min(34-126min)。手术后阴囊血肿1例,无其他并发症。术后不用镇痛剂。下床活动时间(1.8±0.5)d(1-3d),术后住院(6.6±0.8)d(3-9d)。随访时间〉1年者58例,无一例复发。结论腹腔镜TAPP采用后入路途径,遵循疝修补无张力原则,复发率低,是诊治腹股沟疝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腔镜 经腹腔腹膜前网片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的肠内营养支持 被引量:3
8
作者 蔡炯 倪国强 +2 位作者 熊金萍 童本德 舒志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7年第4期229-231,共3页
目的:观察脑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不同的肠内营养(EN)配方后对血糖(Glu)、血清清蛋白(ALB)、淋巴细胞总数(LYM)、血清钾(K+)、钠(Na+)、氯(Cl-)、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等的影响。方法:对40例脑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 目的:观察脑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使用不同的肠内营养(EN)配方后对血糖(Glu)、血清清蛋白(ALB)、淋巴细胞总数(LYM)、血清钾(K+)、钠(Na+)、氯(Cl-)、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等的影响。方法:对40例脑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分别用普通配方、糖尿病配方进行相同热量的EN支持,并监测Glu、ALB、LYM、K+、Na+、Cl-、TG、TC。结果:鼻饲普通配方病人的血糖明显上升,需加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而鼻饲糖尿病配方病人的血糖无明显升高,无需加用或减少胰岛素用量(P<0.05)。结论:脑血管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病人选用合适的EN配方,能较好地控制血糖,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疾病 糖尿病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医源性胆道出血的内镜下治疗 被引量:3
9
作者 陆磊 金旭文 +1 位作者 陆峰 王翬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非医源性胆道出血在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2010年12月~2015年3月对26例经内镜证实的非医源性胆道出血,根据出血原因及症状严重程度分别采取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胆道支架置... 目的探讨非医源性胆道出血在内镜下治疗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 2010年12月~2015年3月对26例经内镜证实的非医源性胆道出血,根据出血原因及症状严重程度分别采取内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胆道支架置入术和胆道射频消融术(radio frequency ablation,RFA)进行治疗。结果 26例中胆道结石15例,胆道感染8例,肝门部胆管癌3例。内镜下可见十二指肠乳头新鲜出血18例,8例在胆管内取出血凝块。26例均行内镜下治疗,其中15例行ENBD,8例行胆道支架置入术,3例行RFA。术后出血停止,胆道引流通畅,症状明显缓解。结论非医源性胆道出血可经内镜治疗,内镜下不仅可以明确诊断,解除胆道梗阻,同时可以进行止血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出血 内镜 胰胆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支持对脑血管意外不能进食病人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韩伏莅 石静萍 +3 位作者 李正元 陈徕 王乐 舒志军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2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 :探索脑血管意外不能进食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 方法 :试验组 5 4例常规治疗加早期经胃肠道使用能全力 (每天 10 0 0ml鼻饲 ) ,对照组 5 3例常规药物治疗。上述两组又按病人是否有意识障碍分为A、B两个亚组 ,A组为意识障碍无... 目的 :探索脑血管意外不能进食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 方法 :试验组 5 4例常规治疗加早期经胃肠道使用能全力 (每天 10 0 0ml鼻饲 ) ,对照组 5 3例常规药物治疗。上述两组又按病人是否有意识障碍分为A、B两个亚组 ,A组为意识障碍无法进食者 ,B组为意识清但有吞咽功能障碍者。观察两组病人意识清楚时间、吞咽恢复时间、3周末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及有关营养指标。 结果 :除试验B组平均吞咽恢复时间较对照B组长以外 (P <0 .0 5 ) ,试验组各项指标如 3周末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减少程度、吸入性肺炎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病死率及营养指标等均好于对照组 (P <0 .0 5 )。 结论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改善不能进食脑血管意外病人的营养状况 ,对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脑血管意外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外营养液配制及输注时的安全性问题 被引量:22
11
作者 舒志军 黎介寿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2000年第2期116-118,共3页
关键词 肠外营养液 安全性 配制 输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胆囊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陆磊 金旭文 陆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80-181,共2页
目的 探讨逆行胆囊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12年8月,对67例LC因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不清,不易分离者,从胆囊底部开始逆行切除胆囊术.结果 67例LC均获成功,无一例... 目的 探讨逆行胆囊切除术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8年10月~2012年8月,对67例LC因胆囊三角区解剖结构不清,不易分离者,从胆囊底部开始逆行切除胆囊术.结果 67例LC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73.7±9.6)min,术中出血(35.2±13.7)ml.67例随访12~18个月,平均14个月,恢复良好,无腹痛、腹胀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 在LC中对于Calot三角区解剖不清者采用逆行胆囊切除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林森旺 孙镇蛟 +1 位作者 金旭文 张维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1期892-89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2004年8月,对21例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探察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①腹腔...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3月~2004年8月,对21例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行腹腔镜探察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LC)的临床资料。结果①腹腔镜探查见胆囊与大网膜或周围脏器粘连16例(76.2%)。②21例LC均获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手术时间(39.2±8.3)min,术中出血量(22.9±11.2)ml,无手术并发症。③病理:慢性胆囊炎21例,其中伴发胆固醇结晶3例(14.3%),炎性息肉1例(4.8%),胆固醇沉着病3例(14.3%)。④随访20例,时间(27.2±18.3)月,13例症状消失(65.0%),4例症状明显缓解(20.0%),2例症状有所缓解(10.0%),1例症状无缓解(5.0%)。结论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探查及LC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治疗胆道术后出血的体会
14
作者 程培俊 滕亚民 蒋寿宁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2-293,共2页
大黄治疗胆道术后出血的体会*程培俊滕亚民△蒋寿宁△胆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该症往往需要急症外科处理,但术后仍有再出血可能,且常并发肝昏迷。胆道手术后出血,由于术后病情重笃,难以再次手术,有的即使采取手术止血... 大黄治疗胆道术后出血的体会*程培俊滕亚民△蒋寿宁△胆道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该症往往需要急症外科处理,但术后仍有再出血可能,且常并发肝昏迷。胆道手术后出血,由于术后病情重笃,难以再次手术,有的即使采取手术止血,由于出血原因难以解决,仍有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手术 手术后 出血 中医药疗法 大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乳腺癌的预后因素 被引量:14
15
作者 胡梅齐 王兴华 +2 位作者 蒋寿宁 舒志军 孔繁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37-140,共4页
目的 :探讨影响双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 2 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 4例 (19% ) ,异时性双侧乳腺癌 17例 (81% ) ,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单一或综合治疗... 目的 :探讨影响双侧乳腺癌患者生存率的预后因素。方法 :对 2 1例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 ,同时性双侧乳腺癌 4例 (19% ) ,异时性双侧乳腺癌 17例 (81% ) ,接受手术、放疗、化疗等单一或综合治疗。分析乳腺癌的多种预后因素与术后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主要的预后因素与肿瘤的大小 ,浸润淋巴结的数目、最初的正确治疗和两侧乳腺癌的间距时间等有关。二、五、十年的生存率各为 90 % (19 2 1)、71.4 % (15 2 1)、6 6 .7% (14 2 1)。结论 :若双侧乳腺癌的治疗正确 ,仍有相当高的五年生存率 ,两侧乳腺癌之间的间距时间是最突出的预后因素 ,与生存率呈正相关系。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腺癌 预后因素 间距时间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隐静脉曲张刨吸术53例报告 被引量:6
16
作者 孙镇蛟 金旭文 +2 位作者 林森旺 张维萍 陆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6期463-464,共2页
目的 探讨刨吸术(TriVex,transilluminated powered phlebectomy)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 方法 2003年3月~2005年6月,我院对53例(74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行TriVex治疗.所有患肢术前均行Doppler超声证实深静脉通畅,腰麻下高位结扎... 目的 探讨刨吸术(TriVex,transilluminated powered phlebectomy)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 方法 2003年3月~2005年6月,我院对53例(74条肢体)大隐静脉曲张行TriVex治疗.所有患肢术前均行Doppler超声证实深静脉通畅,腰麻下高位结扎并抽剥大隐静脉主干,对曲张的分支采用TriVex系统进行刨吸. 结果 53例手术均获成功.单条肢体手术时间24~65 min,(38.1±7.2) min;切口数量3~6个,(4.8±0.8)个,住院时间4~15 d,(9.5±2.2) d.术后患肢出现皮下淤血42条,血肿3条,肢体局部麻木感29条,无深静脉血栓形成.49例(68条肢体) 随访2~24个月,(6.0±4.3)月,皮下淤血及血肿消退,肢体局部麻木感消失20条,减轻9条,患肢小腿部无明显手术瘢痕;原有溃疡愈合,色素沉着减轻,沉重感缓解,无静脉曲张复发. 结论 TriVex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好的特点,但仍有一定的并发症需要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曲张 大隐静脉 刨吸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的原因分析和防治 被引量:21
17
作者 孙镇蛟 林森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后胆漏的原因和防治。 方法 对 1993年 10月~ 2 0 0 3年 10月十年中 36 2 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 9例胆漏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例经腹腔引流术 ,其中 1例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 ,LC)后胆漏的原因和防治。 方法 对 1993年 10月~ 2 0 0 3年 10月十年中 36 2 6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并发 9例胆漏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6例经腹腔引流术 ,其中 1例胆囊管残端漏者联合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治疗 ;腹腔镜探查 3例 ,1例胆囊管残端钛夹夹闭不全者在腹腔镜下重新夹闭成功 ,2例胆管损伤者中转开腹。 9例均治愈出院 ,随访 1~ 9年 ,平均 3 7年 ,无胆道并发症发生。 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应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肝下放置引流管有重要价值 ,但关键在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漏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治疗14例晚期胰腺癌 被引量:2
18
作者 胡梅齐 舒志军 +1 位作者 蒋寿宁 王兴华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16-318,共3页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 (gemcitabine)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14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 ,用吉西他滨第 1周 80 0mg/m2 ,第 2周 10 0 0mg/m2 ,第 3周 12 0 0mg/m2 ,每周 1次 ,每次以 0 .9%生理盐水 10 0ml溶解后静脉滴注 ,30分钟滴完 ,连... 目的 :研究吉西他滨 (gemcitabine)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方法 :14例进展期胰腺癌患者 ,用吉西他滨第 1周 80 0mg/m2 ,第 2周 10 0 0mg/m2 ,第 3周 12 0 0mg/m2 ,每周 1次 ,每次以 0 .9%生理盐水 10 0ml溶解后静脉滴注 ,30分钟滴完 ,连续 3周 ,随后休息 1周为一疗程 ,以后每 4周重复一次 ,共 6个疗程。结果 :疼痛缓解有效率为6 4% (9/ 14) ,延长了中位生存期 ,平均为 8.7个月。临床受益反应为 43%。吉西他滨治疗晚期胰腺癌能显著改善晚期胰腺癌患者的临床症状 ,减轻疼痛。生活质量有明显提高。结论 :吉西他滨可作为晚期胰腺癌综合治疗时首选的化疗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吉西他滨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的意义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震 胡梅齐 徐伟刚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70-671,共2页
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是否常规显露喉返神经仍存在争议,我们探讨术中解剖喉返神经的方法及其利弊。方法:对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4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66例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190例手术常规不显露喉返神经,采用... 背景与目的:目前临床对甲状腺肿瘤手术是否常规显露喉返神经仍存在争议,我们探讨术中解剖喉返神经的方法及其利弊。方法:对手术治疗的甲状腺肿瘤患者45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266例手术常规显露喉返神经,190例手术常规不显露喉返神经,采用解剖区域保护法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结果:解剖喉返神经术式组无喉返神经损伤,不显露喉返神经术式者喉返神经损伤4例(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占2.1%。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3例,其中1例因一侧肿瘤较大,2例因结节性甲状腺肿位于甲状腺后背侧造成损伤,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为肿瘤复发再次手术。结论: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和变异,行甲状腺切除术时解剖显露喉返神经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 甲状腺疾病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胆石病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童铭武 黄震 陈健康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讨论糖尿病对高龄胆石病患者的影响及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方法回顾 73例 70岁以上胆石病伴糖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高血糖对治疗结果的影响。 结果高龄胆石病患者具有高糖尿病伴发率 (5 2 .90 % )、多为隐匿性易漏诊 ,该类病人多以... 目的讨论糖尿病对高龄胆石病患者的影响及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方法回顾 73例 70岁以上胆石病伴糖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高血糖对治疗结果的影响。 结果高龄胆石病患者具有高糖尿病伴发率 (5 2 .90 % )、多为隐匿性易漏诊 ,该类病人多以急诊发病手术 (6 3 .0 1% ) ,病理进展快 ,多坏疽、穿孔、合并胆管炎 (39.73% ) ,术后并发症多 (4 3 .84% ) ,死亡率高 (4 .11% ) ,死亡原因多为内科性疾病。 结论高龄病人术前一定要进行血糖检查 ,糖尿病伴胆石病患者原则上宜尽早择期手术 ,急诊手术术中应行血糖监测。适宜的术前准备和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以及术后加强生命器官功能的监测与支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胆结石 并发症 糖尿病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