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动载滑动轴承瞬态油膜的全景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房超峰 孙美丽 +1 位作者 王贤刚 夏成勇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58,共5页
在搭建的滑动轴承实验台上,对大扰动工况下油膜全景空穴分布图像及油膜压力进行瞬态同步采集,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以便于观察并与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的理论仿真结果对比,并对同一旋转周期内油膜空穴分布和不同工况下油膜压力进行对比... 在搭建的滑动轴承实验台上,对大扰动工况下油膜全景空穴分布图像及油膜压力进行瞬态同步采集,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以便于观察并与基于质量守恒边界条件的理论仿真结果对比,并对同一旋转周期内油膜空穴分布和不同工况下油膜压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油膜全景图像经过后处理转化为油膜原形展开图像后,图像直观,且更易于对比分析;在大扰动工况下,油膜空穴区域随最大动偏心位置迁移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载 滑动轴承 油膜 空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电磁轴承转子系统振动模态的分析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周朝暾 汪希平 严慧艳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163-1165,1197,共4页
概要介绍了电磁轴承支承下多质点柔性转子振动模态计算分析方法 ,对一套低温制氧高速透平膨胀机的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的振动模态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电磁轴承转子系统振动模态与传统油膜轴承转子系统振动模态的不同之处 ,指出了振动模态分... 概要介绍了电磁轴承支承下多质点柔性转子振动模态计算分析方法 ,对一套低温制氧高速透平膨胀机的电磁轴承转子系统的振动模态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电磁轴承转子系统振动模态与传统油膜轴承转子系统振动模态的不同之处 ,指出了振动模态分析对电磁轴承系统传感器安装位置设计的重要性 ,及传感器安装位置的设计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轴承转子系统 转子动力学 临界转速 振动模态 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扰动情况下滑动轴承内瞬态油膜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孙美丽 韩兆兵 张直明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7-9,共3页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大型转子系统的剧烈振动和失稳的问题逐渐引起注意,其中因油膜振荡造成的失稳现象最为典型.因此近几年广泛开展用质量守恒并计入空穴历史的观点来研究动载滑动轴承内油膜气穴分布的瞬态过程.
关键词 滑动轴承 瞬态 油膜分布 大扰动 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MA可控油膜轴承-转子系统不平衡响应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吴超 张永宇 +3 位作者 纪莲清 朱茹敏 王文 岑少起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7-50,共4页
论述了基于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的可控油膜轴承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该油膜轴承-弹性转子系统的数学模型,模拟了控制相位和增益改变对系统不平衡振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带有GMA的可控油膜轴承能够减小系统的工频振动和半频涡动,提高系... 论述了基于超磁致伸缩驱动器(GMA)的可控油膜轴承的工作原理,建立了该油膜轴承-弹性转子系统的数学模型,模拟了控制相位和增益改变对系统不平衡振动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带有GMA的可控油膜轴承能够减小系统的工频振动和半频涡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控制增益和相位差的改变对系统的工频振动结果影响较大,而且对同一个控制增益,存在一个最佳的相位差,使系统的不平衡振动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子-轴承系统 不平衡响应 超磁致伸缩驱动器 主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磁悬浮轴承用非接触式差动电感位移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汪希平 万金贵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15-619,共5页
介绍了轴向磁悬浮轴承系统的结构及其与位移传感器的关系,以及非接触差动电感位移传感器的基本构成和性能;讨论了这种位移传感器在电磁轴承系统中应用的特点及可行性,并在此类传感器的试验装置上做了其静特性分析实验,给出了部分实... 介绍了轴向磁悬浮轴承系统的结构及其与位移传感器的关系,以及非接触差动电感位移传感器的基本构成和性能;讨论了这种位移传感器在电磁轴承系统中应用的特点及可行性,并在此类传感器的试验装置上做了其静特性分析实验,给出了部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向磁悬浮轴承 差动电感 位移传感器 轴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轴系球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的研究与发展 被引量:7
6
作者 李松生 杨柳欣 +2 位作者 张钢 陈晓阳 陈长江 《轴承》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37,共4页
随着旋转机械转速的提高 ,高速轴系中球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保证和进一步提高球轴承支承的旋转机械转速及其工作可靠性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高速旋转机械球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国内、外的研... 随着旋转机械转速的提高 ,高速轴系中球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方面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保证和进一步提高球轴承支承的旋转机械转速及其工作可靠性的关键所在 ,通过对高速旋转机械球轴承—转子系统动力学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轴系 球轴承 转子系统 动力学 分析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可控的径向油膜轴承研究综述 被引量:6
7
作者 吴超 杨春燕 +3 位作者 吴溢华 王文 朱茹敏 纪莲清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11-113,共3页
综述了常见的主动可控的油膜轴承,提出了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主动可控油膜轴承,并阐述了该轴承的工作原理,并指出可控减振油膜轴承仍需解决的问题及其研究方向。为实现可控减振油膜轴承的工业化应用,应开发适合于油膜轴承膜厚控制的执... 综述了常见的主动可控的油膜轴承,提出了基于超磁致伸缩材料的主动可控油膜轴承,并阐述了该轴承的工作原理,并指出可控减振油膜轴承仍需解决的问题及其研究方向。为实现可控减振油膜轴承的工业化应用,应开发适合于油膜轴承膜厚控制的执行器,建立油膜轴承-转子-执行器的动力学模型,提高可控油膜轴承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各种控制算法,提出可控油膜轴承-转子-执行器系统的数字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膜轴承 主动控制 超磁致伸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轴承系统的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吴国庆 周井玲 +2 位作者 汪希平 张旭东 迟晓妮 《机械强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27-730,共4页
以实际应用的电磁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详细分析差动激磁方式作用下的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的特性,探讨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工程误差允许范围内,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可视为定值,即此时电磁... 以实际应用的电磁径向轴承和推力轴承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详细分析差动激磁方式作用下的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的特性,探讨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工程误差允许范围内,位移刚度和电流刚度可视为定值,即此时电磁力方程在应用上存在较大的线性区间,因此简化的线性化模型完全可满足控制器设计的需要,且线性区间随着控制精度提高而减小。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电磁轴承系统在可能工作范围内的全部性能以及控制器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轴承 位移刚度 电流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接触纯滚动被试轴承球润滑性能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周井玲 吴国庆 +1 位作者 丁锦宏 陈晓阳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9-91,共3页
润滑工况是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润滑剂、接触形式等因素都对润滑状态有所影响。采用新研制的三点接触纯滚动轴承球加速疲劳试验机,研究了被试球钢球和陶瓷球在润滑油N32润滑下的润滑性能,并计算了最小油膜厚度及润滑... 润滑工况是滚动接触疲劳寿命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而润滑剂、接触形式等因素都对润滑状态有所影响。采用新研制的三点接触纯滚动轴承球加速疲劳试验机,研究了被试球钢球和陶瓷球在润滑油N32润滑下的润滑性能,并计算了最小油膜厚度及润滑膜参数,分析了润滑状态。结果表明,所用的润滑油N32是合适的,被测试的钢球和陶瓷球工作在弹性流体动力润滑(EHL)状态。分析结果为钢球和陶瓷球的对比滚动接触疲劳性能试验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球 滚动接触疲劳 弹性流体动力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切割一体化滑动轴承的静态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超 马明飞 +2 位作者 尹雪梅 任菲 王文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0-74,共5页
提出一种新型线切割一体化径向滑动轴承,该轴承瓦块在载荷的作用下能够围绕轴承座上的固定支点作微小弹性变形和摆动,具有可倾瓦轴承的特点。根据润滑理论,建立该新型线切割一体化径向滑动轴承的数学模型;采用Fortran与Ansys混合编程的... 提出一种新型线切割一体化径向滑动轴承,该轴承瓦块在载荷的作用下能够围绕轴承座上的固定支点作微小弹性变形和摆动,具有可倾瓦轴承的特点。根据润滑理论,建立该新型线切割一体化径向滑动轴承的数学模型;采用Fortran与Ansys混合编程的方式,编制线切割一体化径向滑动轴承的动力学性能计算程序;考虑支座变形和瓦块变形的影响,考察偏心率、轴颈转速和支点几何尺寸对轴承单瓦块静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承轴瓦受到的负载和最大压力随转速和偏心率的增大而增大,随支撑高度的增大而变小;轴瓦支点和半径方向的变形随转速和偏心率的增大而增大,其对轴承性能的影响不能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切割 径向滑动轴承 变形 静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动轴承三维油膜试验研究
11
作者 吴超 岑少起 +1 位作者 王文 陈晓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17,共3页
给出了滑动轴承存在3个自由度的试验模型。在给出轴心涡动三维运动方程的基础上,导出了求解滑动轴承18个动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最后针对径向-推力联合动静压轴承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其动特性系数,并与理论计算结果以及二维模型试验结果... 给出了滑动轴承存在3个自由度的试验模型。在给出轴心涡动三维运动方程的基础上,导出了求解滑动轴承18个动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最后针对径向-推力联合动静压轴承进行了试验,得到了其动特性系数,并与理论计算结果以及二维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轴承 三维油膜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瓦合金表面不同处理方式对滑动轴承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富强 朱礼进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9-30,共2页
从试验的角度 ,探讨和分析轴瓦合金在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下的摩擦磨损特性以及对滑动轴承性能可能产生的影响。为减少摩擦磨损 ,提高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提供试验依据。
关键词 表面处理 摩擦力矩 温度 滑动轴承 轴瓦合金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轴承摩擦力矩的最大熵概率分布与bootstrap推断 被引量:19
13
作者 夏新涛 陈晓阳 +3 位作者 张永振 王中宇 朱孔敏 李建华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395-1400,共6页
滚动轴承摩擦力矩具有不确定的波动和趋势变化,属于概率分布与趋势规律都未知的乏信息系统。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它阻碍了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小样本分析与总体把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最大熵原理,从小样本入手建立航天轴承摩擦力矩的概... 滚动轴承摩擦力矩具有不确定的波动和趋势变化,属于概率分布与趋势规律都未知的乏信息系统。这是一个重要问题,它阻碍了对轴承摩擦力矩的小样本分析与总体把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最大熵原理,从小样本入手建立航天轴承摩擦力矩的概率密度函数。以此为基础,在讨论了摩擦力矩的时域特征与概率分布特征后,用bootstrap对摩擦力矩总体的分布参数进行统计推断。试验研究表明,推断结果和试验结果之间的误差很小,满足工程要求。因此,用小样本可以描述航天轴承摩擦力矩总体的统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轴承 摩擦力矩 概率分布 参数预报 最大熵 自助法 小样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摆动工况下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孙浩洋 陈晓阳 +1 位作者 王文 杨沛然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7-251,共5页
针对对数凸型滚子接触副,推导出滚子按照正弦规律摆动时的等温有限长弹流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分别建立两套坐标系统的方法解决了求解过程中润滑入口区和出口区在摆动周期内交换的问题,揭示了摆动过程中油膜压力和厚度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 针对对数凸型滚子接触副,推导出滚子按照正弦规律摆动时的等温有限长弹流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分别建立两套坐标系统的方法解决了求解过程中润滑入口区和出口区在摆动周期内交换的问题,揭示了摆动过程中油膜压力和厚度的分布规律,并讨论了摆动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摆程不变的条件下,膜厚随摆动频率增加而增大,有利于润滑膜的建立,但同时会增加1个周期中的最大压力及压力波动幅度,使工件易于疲劳;对于相同凸度量,在低频摆动工况下边缘效应较高频工况下的严重,因此在低频摆动工况下使用滚子设计时需要增大其凸度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流 有限长线接触 摆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卫星姿控动量轮陶瓷球混合轴承性能分析与试验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春浩 顾家铭 +1 位作者 陈晓阳 夏新涛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27-431,共5页
小卫星的技术发展对星上姿控系统的主要部件—动量轮的主要技术指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动量轮对轴承的使用要求,本研究开发了Si3N4陶瓷球混合轴承。基于滚动轴承分析理论和摩擦学知识,对其接触应力、旋滚比、轴向刚度、润滑、... 小卫星的技术发展对星上姿控系统的主要部件—动量轮的主要技术指标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了满足动量轮对轴承的使用要求,本研究开发了Si3N4陶瓷球混合轴承。基于滚动轴承分析理论和摩擦学知识,对其接触应力、旋滚比、轴向刚度、润滑、额定静载荷等指标进行了优化设计和分析。结果显示:与原全钢轴承比较,优化后混合轴承消除了原全钢轴承存在的控制类型“阶跃”问题,在精度寿命指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摩擦力矩测量结果及分析表明该轴承的功耗指标优于原全钢轴承。力学模拟、温度循环试验后动量轮电机电流升高小于5%,表明该轴承具有良好的抗振动冲击能力和温度适应能力。在动量轮连续二年的运转试验中,电机的功耗始终较小而且稳定,进一步证明陶瓷球混合轴承具有良好的抗粘着磨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轴承 SI3N4陶瓷 性能分析 模拟试验 寿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轴承-转子系统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钢 李松生 +3 位作者 张建生 杨新洲 虞烈 谢友柏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40-43,共4页
对磁悬浮轴承 -刚性转子系统建立了完整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其中除了人们通常所考虑的陀螺效应外 ,着重考虑和增加了推力磁轴承对转子横向振动的耦合效应和由于轴颈倾斜所引起的径向磁轴承之间的耦合效应 ,以及控制系统的电学微分方... 对磁悬浮轴承 -刚性转子系统建立了完整的机电耦合动力学模型 ,其中除了人们通常所考虑的陀螺效应外 ,着重考虑和增加了推力磁轴承对转子横向振动的耦合效应和由于轴颈倾斜所引起的径向磁轴承之间的耦合效应 ,以及控制系统的电学微分方程和传感器与磁轴承非共点安装对系统性能所带来的耦合影响。该模型可用于五自由度磁悬浮轴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轴承 刚性转子 动力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数滚子的热弹流凸度量设计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孙浩洋 陈晓阳 张宏信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67-571,共5页
基于最佳凸度量取值区间的概念,针对性能最优的对数轮廓滚子,提出了根据热弹流理论进行凸度设计的方法.使用该设计方法研究了对数滚子凸度量修正系数随工况参数的变化规律.定义了轴向膜厚分布系数和轴向压力分布系数,通过限制二者许用... 基于最佳凸度量取值区间的概念,针对性能最优的对数轮廓滚子,提出了根据热弹流理论进行凸度设计的方法.使用该设计方法研究了对数滚子凸度量修正系数随工况参数的变化规律.定义了轴向膜厚分布系数和轴向压力分布系数,通过限制二者许用值的方法确保压力分布和膜厚分布的轴向均匀性,而轴向膜厚分布系数和轴向压力分布系数的许用值分别与最佳凸度量取值区间的下限和上限相对应.研究指出:轻载时凸度量修正系数的下限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重载时凸度量修正系数的下限随载荷的增加而趋于稳定,凸度量修正系数的上限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大;速度参数对最佳凸度量取值区间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流润滑 有限长线接触 凸度设计 最佳凸度量取值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2
18
作者 陈晓阳 张直明 马家驹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1-288,共8页
在已有的研究工作积累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研究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其应用等进行了简要的综合介绍与分析评述,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工作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主攻方向及其必要性,展望了... 在已有的研究工作积累和文献调研的基础上,对有限长线接触弹流润滑研究的形成背景、发展过程、研究现状及其应用等进行了简要的综合介绍与分析评述,并指出了现有研究工作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的主攻方向及其必要性,展望了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学 弹性流体 动力润滑 有限长线接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用球三点接触纯滚动接触疲劳寿命试验机 被引量:10
19
作者 周井玲 吴国庆 +2 位作者 丁锦宏 刘春浩 陈晓阳 《轴承》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3-26,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轴承用球三点接触式纯滚动疲劳寿命试验机。试验机主要包括驱动装置、从动装置和加载装置3部分,附加装置中的热电偶、加速度传感器和计数器分别测量温度、振动和转动圈数。被测试样球仅在同一最大圆截面上受到3次非等...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轴承用球三点接触式纯滚动疲劳寿命试验机。试验机主要包括驱动装置、从动装置和加载装置3部分,附加装置中的热电偶、加速度传感器和计数器分别测量温度、振动和转动圈数。被测试样球仅在同一最大圆截面上受到3次非等间隔但等强度的循环接触载荷作用,并沿此圆周作纯滚动,试样球的最大转速为23 000 r/min,最大赫兹接触应力可达7 GPa。该试验机可用于评定各种材料轴承用球的滚动接触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接触疲劳 寿命试验 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凸度滚子重载变速工况弹流润滑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华同曙 丁璐璐 +1 位作者 陈晓阳 丁建宁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6-48,共3页
用线接触光弹流实验装置,对数凸度滚子重载变速工况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时载荷为0.92GPa,滚子的卷吸速度按正弦规律变化。结果表明:重载变速工况下润滑油膜的变化受到挤压效应和楔形效应的作用,呈现明显的马蹄形弹流特征,滚子端部出现闭... 用线接触光弹流实验装置,对数凸度滚子重载变速工况进行实验研究。实验时载荷为0.92GPa,滚子的卷吸速度按正弦规律变化。结果表明:重载变速工况下润滑油膜的变化受到挤压效应和楔形效应的作用,呈现明显的马蹄形弹流特征,滚子端部出现闭合效应;当载荷足够大时,对数凸型滚子弹流润滑状态下的油膜沿轴向分布也会呈现不均匀,出现明显的"边缘效应"。因此在对滚子轮廓的凸度量设计时,需要考虑滚子轴向的最大接触应力,工作时的载荷不应大于这个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凸度滚子 重载变速 边缘效应 闭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