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
1
作者 《人工智能在葡萄膜炎诊断中的应用指南(2025)》专家组 国际智能医学会(IAIM)眼科学专委会 +89 位作者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 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 中国眼科人工智能研究专家组 娄岩 邵毅 郜原 陈祥军 谭钢 迟玮 杨卫华 庄文娟 石磊 田磊 柯碧莲 华夏 秦牧 陶勇 康刚劲 苏文如 魏来 高雯 廖萱 胡建斌 陈有信 赵潺 顾正宇 董贺 计丹 胡丽丹 汪朝阳 陆成伟 刘洋 宋秀胜 余瑶 张慧 马健 魏雁涛 胡亮 周学智 吴振凯 戴西件 林松 张弘 郑钦象 陈雨 蔡建奇 余洪华 易湘龙 王烽 蒋炎云 刘光辉 邹文进 王毓琴 彭娟 李程 谢华桃 蒋贻平 李斌 李贵刚 刘祖国 钟蕾 姚牧笛 陈琦 邵婷婷 李世迎 文丹 谭叶辉 石文卿 李中文 葛倩敏 吴恺 刘籦 王雪林 肖轶尘 刘红玲 林志荣 李正日 刘俊 朱欣悦 柴勇 张雨晴 张冰 纪丽君 罗丽娟 李开明 李海波 许琦彬 王静 温鑫 申颖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9-176,共8页
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眼内炎症,病因复杂。既往准确诊断葡萄膜炎和识别其相关全身性疾病需要综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诊断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不断涌现... 葡萄膜炎是累及虹膜、睫状体和脉络膜的眼内炎症,病因复杂。既往准确诊断葡萄膜炎和识别其相关全身性疾病需要综合临床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等进行详细分析,具有较大的挑战性。近年来,人工智能(AI)在诊断决策支持系统中的不断涌现和应用,为葡萄膜炎评估及诊断带来了新的方法。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智能医学专委会和国际转化医学会眼科学专委会组织专家总结了目前AI在葡萄膜炎疾病中的应用现状,就AI在葡萄膜炎病因诊断、分类和评估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形成该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诊断、分类和管理葡萄膜炎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 诊断 病因 人工智能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建立急诊适任护士实训基地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建华 杨雅 曾洁 《中国护理管理》 2008年第11期66-67,共2页
急诊护理是一门与内、外、妇、儿科护理学并驾齐驱的3级学科[1],具有病情急、病种多、治疗和抢救复杂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急诊学科的不断发展与人们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病人对急诊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 急诊护理是一门与内、外、妇、儿科护理学并驾齐驱的3级学科[1],具有病情急、病种多、治疗和抢救复杂的特点。近年来,随着急诊学科的不断发展与人们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病人对急诊护理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效能的急救护理队伍,已成为各大医院越来越重视的一个问题。2006年在上海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下,由上海市护理学会牵头开展了急诊适任护士培训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本文将就建立急诊适任护士培训基地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护理 护士培训 上海市 实训基地 儿科护理学 重视程度 急诊学科 质量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高尿酸水平与住院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婷婷 李明杰 +3 位作者 林宁 钮忆欣 简蔚霞 苏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54-758,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0年4月—2015年4月21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T2DM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02例,女性108例。分别收集患...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0年4月—2015年4月21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T2DM住院患者,其中男性102例,女性108例。分别收集患者2次住院(分别作为基线和随访资料)的一般资料、生化检测结果和用药情况。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基线白蛋白尿以及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潜在危险因素。结果·基线资料中,大量白蛋白尿组(≥300mg/24h)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无白蛋白尿组(<30mg/24h)(P=0.002)。207例患者(剔除3例数据有缺失的样本)第2次住院时,有51例白蛋白尿有进展(24.6%),156例无进展(75.4%)。白蛋白尿进展组血清尿酸水平显著高于白蛋白尿非进展组(P=0.0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尿酸水平是T2DM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49,95%CI1.014~1.793,P=0.040)。结论·T2DM患者中,血清高尿酸水平可能是T2DM患者白蛋白尿短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高尿酸进行早期干预可能会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清尿酸 白蛋白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OTE算法和决策树的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分类模型建构 被引量:14
4
作者 章轶立 魏戌 +4 位作者 聂佩芸 申浩 虞鲲 康树 谢雁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构建符合北京、上海两地40~65岁女性人口学特征的危险因素和中医症状相结合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风险预测工具。方法本研究采用注册登记式研究的方法 ,于2009年3-8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及上海市徐汇区收集的1 823例40~65岁女性骨质疏... 目的构建符合北京、上海两地40~65岁女性人口学特征的危险因素和中医症状相结合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风险预测工具。方法本研究采用注册登记式研究的方法 ,于2009年3-8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及上海市徐汇区收集的1 823例40~65岁女性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信息,进行连续3年的登记观察。采用SMOTE过抽样算法平衡数据,基于决策树模型筛选与骨质疏松症骨折有关的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并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工具。结果本研究选择C4.5算法作为预测模型建立工具。首先筛选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高危患者发生脆性骨折的危险因素,然后建立预测模型。由于样本量较小,在节点的设置中采用交叉验证,Mode选用Expert,修剪纯度设为75,采用全局修剪。根据此生长和修剪规则,所建立分类树模型共包括5层,共19个结点,共筛选出6个解释变量。各指标按重要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骨密度、目眩、肉类、生产次数、视物模糊和乏力。经过逐层各影响因素的分类,最终骨折人群比例占13%。对该预测模型预测概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71(95%CI=0.8226-0.9211)。结论初步建立了基于北京、上海人口学特征40~65岁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分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风险评估 SMOTE过抽样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roup Lasso的Logistic回归模型构建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初发风险评估工具 被引量:14
5
作者 章轶立 魏戌 +4 位作者 聂佩芸 申浩 虞鲲 康树 谢雁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94-999,1028,共7页
目的构建符合北京、上海两地40~65岁女性人口学特征的危险因素和中医症状相结合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风险预测工具。方法本研究采用注册登记式研究的方法,对2009年3月-8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及上海市徐汇区收集的1129例40~65岁女性骨质疏松... 目的构建符合北京、上海两地40~65岁女性人口学特征的危险因素和中医症状相结合的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风险预测工具。方法本研究采用注册登记式研究的方法,对2009年3月-8月在北京市东城区及上海市徐汇区收集的1129例40~65岁女性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信息,进行连续3年的登记观察。采用SMOTE过抽样算法平衡数据,基于Group Lasso的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与骨质疏松症骨折有关的危险因素及中医症状,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评估工具。结果基于R 3.3.3软件的Grplasso包,在不同λ水平上,我们进行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候要素的学习。最终结合数理与医理,认为λ=0.0235时遴选出的变量最佳。具体组变量包括: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年龄、食物类、身高、月经情况、孕产次数和肝肾阴虚。进而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得出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工具:P=-1.88+0.437*BMD+0.289*年龄+0.023*大米面条-0.007*奶制品-0.096*豆制品-0.128*肉类-0.084*鱼类-0.007*新鲜蔬菜-0.018*蛋类+0.047*海藻类+0.048*身高-0.035*是否变矮-0.081*初潮年龄+0.171*是否绝经+0.121*绝经年限+0.039*怀孕次数+0.192*生产次数-0.056*子宫卵巢是否切除+0.05*手足烦热-0.094*盗汗+0.008*腿软+0.15*目眩-0.048*视物模糊-0.045*目睛干涩-0.089*恶热+0.08*脱发+0.034*齿摇-0.101*口苦+0.004*易怒+0.054*午后潮热-0.056*失眠+0.019*多梦易惊-0.02*胸胁苦满+0.137*下肢转筋。对该预测模型预测概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为0.8775(95%CI=0.8412~0.9138)。结论初步建立了基于北京、上海人口学特征40~65岁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风险预测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风险评估 危险因素 证候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癌疗效评估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爱武 齐聪 胡争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10期618-620,共3页
临床收集 12 0例卵巢癌术后患者 ,分为治疗组 :新加增免抑瘤方合化疗组 ( 90例 ) ,对照组 :单纯化疗组( 3 0例 ) ,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后 3月、1年各做 1次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 ,并于治疗后 1年、2年分别做生活质量的统计 ,同时观察两组... 临床收集 12 0例卵巢癌术后患者 ,分为治疗组 :新加增免抑瘤方合化疗组 ( 90例 ) ,对照组 :单纯化疗组( 3 0例 ) ,两组病例均于治疗后 3月、1年各做 1次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检测 ,并于治疗后 1年、2年分别做生活质量的统计 ,同时观察两组的转移复发率以及Ⅲ ,Ⅳ期的 5年生存率。结果表明 :治疗组晚期卵巢癌的 5年生存率( 5 0 % )高于对照组 ( 3 3 3 % ) ,治疗组治疗 1年后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而 2年后的生活质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治疗组治疗 3个月后的CD4、CD4/CD8值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治疗 1年后的CD4、CD4/CD8值仍旧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治疗组的转移复发率 ( 7 1% )低于对照组 ( 2 0 %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癌能够提高晚期卵巢癌的 5年生存率 ,提高患者术后第 1年的生活质量 ,调整患者机体免疫状况 ,并能降低转移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生存率 生活质量 肿瘤转移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LM的40~65岁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风险判别模型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谢雁鸣 蔡博婧 +5 位作者 田峰 易丹辉 虞鲲 康澍 李建鹏 崔庆荣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37-839,共3页
目的建立基于广义偏线性模型(generalized partial linear model,GPLM)的,包括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候要素内容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风险判别模型。方法在获取1740例社区PMOP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及证候问卷调... 目的建立基于广义偏线性模型(generalized partial linear model,GPLM)的,包括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候要素内容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风险判别模型。方法在获取1740例社区PMOP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及证候问卷调查数据基础上,筛选出与PMOP发病相关的重要危险因素和中医症状为协变量,以骨密度定性诊断为结局变量,建立基于GPLM的PMOP判别模型。结果 GPLM模型线性部分参数估计提示:是否绝经、体重指数、下肢抽筋、下肢骨痛、绝经年限(线性效应)具有统计意义(P<0.05);模型非线性部分参数估计提示:绝经年限(非线性效应)具有统计意义(P<0.05)。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比,拟合GPLM模型时加入了"绝经年限"的非线性效应,其AUC值为0.7971,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9162,P<0.001)。结论绝经年限与PMOP发病之间存在非线性效应。将西医危险因素和中医症状相结合,建立基于GPLM的PMOP判别模型,反映病证结合特点,与logistic回归模型相比,具有更好的判别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中医证候 广义偏线性模型 判别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项Logit模型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谢雁鸣 李建鹏 +5 位作者 崔庆荣 吕伟嘉 易丹辉 虞鲲 康澍 田峰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835-1840,共6页
目的:筛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74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高危者进行双能X线吸收仪骨密度检测,对符合标准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多项... 目的:筛选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危险因素。方法:对174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高危者进行双能X线吸收仪骨密度检测,对符合标准者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多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与危险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建立多项Logit模型。结果:模型最终引入的变量有绝经年限、体重指数、鱼类膳食、是否变矮、是否绝经和生产次数。结论:绝经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低体重指数也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的危险因素;鱼类膳食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之间均存在负相关性,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危险因素 多项Logi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内镜注射针经喉镜注射氢氧化钠构建兔食管良性狭窄模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凯 李孝丰 +5 位作者 苑天文 周碧 朱悦琦 曹军 陈斌 程英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91-895,共5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兔食管良性狭窄模型构建方法——自制内镜注射针经喉镜注射氢氧化钠(NaOH)构建食管良性狭窄模型,为支架置入体内相关介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自制注射针:将一次性胃镜注射针外层导管去除,取含针头端长约70mm内... 目的探讨一种新的兔食管良性狭窄模型构建方法——自制内镜注射针经喉镜注射氢氧化钠(NaOH)构建食管良性狭窄模型,为支架置入体内相关介入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自制注射针:将一次性胃镜注射针外层导管去除,取含针头端长约70mm内芯导管。将针头剪至2mm长并磨成斜坡状,去除针柄及部分塑料管,然后接上内芯导管无针头端。选择2—3奴健康兔10只,3%戊巴比妥(1ml/kg)经耳缘静脉注射麻醉,左侧卧位固定于DSA操作台;透视下将泥鳅导丝插入胃腔,8mm×40mm球囊置于食管下段贲门处,喉镜下距球囊近端约1cm处选取环周4个点,经自制内镜注射针分别注入1.5%NaOH0.25ml。术后2周和4周分别作喉镜及造影检查;术后4周处死实验兔,取材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术后2周喉镜检查显示食管中下段溃疡形成。无明显狭窄;造影显示食管中下段管壁不光整。术后4周喉镜显示食管中下段瘢痕形成、食管狭窄;造影显示食管中下段局部狭窄:组织病理学检查提示局部溃疡、黏膜下层增厚、瘢痕形成。食管管径狭窄率为平均49.54%(44.89%~56.65%);狭窄长度造影测量为平均18.0mm(14.6-22.8mm),标本测量为平均16.3mm(13.1-21.1mm)。结论自制内镜注射针经喉镜注射1.5%NaOH可成功构建兔食管良性狭窄模型,方法简单易行,狭窄程度和部位易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狭窄 喉镜 内镜注射针 氢氧化钠 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数目和功能的变化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少衡 赵岚 +8 位作者 苏枫 郑鹏翔 王加红 陈楠楠 王豪 姚建华 唐静辉 陈德 严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3年第6期436-440,共5页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组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目及功能的差异,分析蛋白激酶B(Akt)和间质细胞源因子1(SDF-1)表达的差异,探讨老年患者EPCs修复梗死心脏功能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老年心肌梗死患者(n=26)...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组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内皮祖细胞(EPCs)数目及功能的差异,分析蛋白激酶B(Akt)和间质细胞源因子1(SDF-1)表达的差异,探讨老年患者EPCs修复梗死心脏功能的可能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老年心肌梗死患者(n=26)和中青年心肌梗死患者(n=24)动脉血8 ~10 ml,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EPCs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Akt及SDF-1表达变化情况;利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术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后,尾静脉注射老年EPCs、中青年EPCs(1×107/200 ml)或等体积盐水(PBS组),观察终点时间为28 d,超声心动评价心脏功能,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PCs在梗死心脏的归巢情况,免疫荧光法计数缺血心肌局部血管数量.结果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循环血EPCs数量明显少于中青年组(47.23%±14.92%比89.76% ±7.27%,P<0.001);心肌梗死后老年组Akt磷酸化水平和SDF-1表达水平明显低于中青年组(Akt:19.04%±6.41%比43.96%±15.91%;SDF-1:25.81% ±6.32%比64.04%±16.35%,均为P<0.001).将EPCs移植至梗死大鼠后,移植的老年EPCs在梗死心脏的归巢数量明显少于移植的中青年EPCs(3.69±1.97/mm2比12.01 ±5.44/mm2,P <0.001).移植老年EPCs的大鼠梗死心脏的血管密度明显少于移植中青年EPCs的大鼠(42±9/mm2 比96±15/mm2,P <0.001).移植老年EPCs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缩短分数(LVFS)]显著低于移植中青年EPCs组(LVEF:58.1%±5.0%比73.8%±7.9%;LVFS:35.4%±3.8%比59.0%±7.6%.均为P<0.001).结论 老年心肌梗死患者的循环血EPCs数量及其修复功能均不如中青年患者,可能与Akt-SDF-1信号通路受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衰老 内皮祖细胞 信号传导 归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纤煎对博莱霉素A_5致肺纤维化小鼠肺组织TNF-αTNF-α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天嵩 韩镭 +2 位作者 吴银根 王宏长 于素霞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8期1474-1476,共3页
研究以腹腔注射博莱霉素A5复制肺纤维化模型 ,观察肺纤煎对关键性致肺纤维化的细胞因子TNF -α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的影响 ,旨在为进一步探讨本法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目的 :观察肺纤煎对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 研究以腹腔注射博莱霉素A5复制肺纤维化模型 ,观察肺纤煎对关键性致肺纤维化的细胞因子TNF -α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的影响 ,旨在为进一步探讨本法抗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目的 :观察肺纤煎对博莱霉素致小鼠肺纤维化的干预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腹腔注射博莱霉素A5复制肺纤维化模型 ,将小鼠随机分组并给予不同药物治疗 ,从病理改变、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等不同方面 ,动态评价肺纤煎对肺纤维化的治疗作用。结果 :肺纤煎治疗后肺泡炎、肺纤维化明显减轻 ;TNF -α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肺纤煎可通过调控TNF -αmRNA表达及蛋白分泌而减轻博莱霉素A5致小鼠肺纤维化。TNF -α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不但可以引起和加重炎症反应 ,而且对成纤维细胞有促生长活性。有报道证实 ,在体内TNF -α局部释放可以引起局灶性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的聚集 ,在动物和肺间质纤维化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 ,肺泡巨噬细胞分泌的TNF -α较正常对照组增加 ;动物实验发现用抗TNF -α单克隆抗体可减轻肺间质胶原的沉积 ,再次肌注重组TNF -α ,胶原沉积又明显增加 ,提示TNF -α在肺纤维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肺纤煎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α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银根教授治疗肺纤维化用药特色浅析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天嵩 韩镭 《中医药学刊》 2003年第3期346-347,共2页
肺纤维化是对各种肺损伤的共同反应,是一大群异质性疾病,虽然它的始动因子不一,但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早期改变为炎症细胞浸润,晚期则为肺内成纤维细胞积聚、胶原、透明质酸等细胞外基质的大量合成和沉积,取代了正常的功能性肺实质... 肺纤维化是对各种肺损伤的共同反应,是一大群异质性疾病,虽然它的始动因子不一,但具有共同的特点:即早期改变为炎症细胞浸润,晚期则为肺内成纤维细胞积聚、胶原、透明质酸等细胞外基质的大量合成和沉积,取代了正常的功能性肺实质结构[1],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而病死率极高[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银根 治疗 肺纤维化 用药特色 发病机制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囊性转移瘤的CT和MR征象的比较 被引量:11
13
作者 王钢 汪茂文 +2 位作者 张瑜 汤友英 田琪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分析肝脏囊性转移瘤在CT和MR上的表现,比较CT和MR检查对囊性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共52个病灶)肝脏囊性转移瘤中10例行CT平扫和增强门脉期扫描。8例行MRT1WI和FMP-SPG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 目的:分析肝脏囊性转移瘤在CT和MR上的表现,比较CT和MR检查对囊性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18例(共52个病灶)肝脏囊性转移瘤中10例行CT平扫和增强门脉期扫描。8例行MRT1WI和FMP-SPGR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观察肿瘤的大小、形态、数目、囊壁和壁结节的强化情况。结果:2例为单发病灶外,其余均为多发病灶。病灶呈类圆形或椭圆形。CT上8例见到囊壁不规则增厚,其中6例可见向囊腔内突起的壁结节,1例内有分隔。2例薄壁且均匀的病灶误诊为肝囊肿。T1WI上,7例为低信号,1例为混杂信号。T2WI上,病灶均为明显高信号,2例信号均匀,6例信号不均匀,可见到壁结节为略低信号。增强动脉期所有病灶均无强化表现,门脉期和延迟期,可见到边缘环形强化和壁结节的强化。也有1例见到分隔。结论:CT和MR均可显示肝脏囊性转移瘤的特征,MR在显示病灶的出血、囊变、分隔和囊壁的情况等比CT更为敏感、可靠,在鉴别诊断方面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囊性转移瘤 MR征象 FMPSPGR 临床诊断价值 动态增强扫描 T1WI 壁结节 CT平扫 单发病灶 T2WI 强化表现 鉴别诊断 门脉期 低信号 囊壁 椭圆形 不规则 可见 肝囊肿 误诊为 高信号 动脉期 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白散(改良)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1
14
作者 曹雷 姚瑜洁 +4 位作者 姜建昌 李沁轶 茅慧慧 俞宝典 曹永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2-925,共4页
目的观察月白散(改良)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60例观察对象均为大华医院肛肠科2011年1月—2012年8月住院病人,均为单纯性低位肛瘘,辨证属湿热下注型。女性16例,男性4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自术后第1天开始,治疗... 目的观察月白散(改良)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 60例观察对象均为大华医院肛肠科2011年1月—2012年8月住院病人,均为单纯性低位肛瘘,辨证属湿热下注型。女性16例,男性4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自术后第1天开始,治疗组用月白散(改良)换药,对照组用云南白药换药。每周一次统计创面面积、疼痛、渗液、渗血、创面愈合率以及用药后第4周总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结果用药后两组创面面积、疼痛、渗液、渗血、创面愈合率、第4周总疗效、创面愈合时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统计愈合显效率为90%,对照组统计愈合显效率为66.67%,用药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月白散(改良)对单纯性低位肛瘘(湿热下注型)术后创面愈合有良好作用,可缓解术后创面疼痛、减少渗血渗液、促进创面愈合,疗效优于云南白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中药外用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白散(改良) 单纯性低位肛瘘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临床应用概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祖祥 顾宗程 +8 位作者 方宗君 顾茂瑜 严铎 陆萍 姚瑞凡 丁蓓 蔡放 金筠菁 吴家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78-78,共1页
麝香保心丸(HMP)在临床上应用治疗冠心病历时20余年,因其疗效确实,深得医患双方信赖。HMP的药理特性,决定了它的临床适应症,它主要作用为4大部分(1)HMP能维护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2)HMP能在3~5min内缓解心... 麝香保心丸(HMP)在临床上应用治疗冠心病历时20余年,因其疗效确实,深得医患双方信赖。HMP的药理特性,决定了它的临床适应症,它主要作用为4大部分(1)HMP能维护血管内皮细胞完整性,减缓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2)HMP能在3~5min内缓解心绞痛的发作,并能预防复发;(3)HMP抗左室重构与减低心功能不全的发生与发展;(4)HMP治疗冠心病时可以与降压、调脂、抗凝药物配伍,起协同作用。HMP还可用于降压、抗心律失常、轻度心功能不全、偏头痛、更年期综合症等治疗,皆能收到一定疗效,对脑梗塞后遗症是否有所补益,尚在观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冠心病 临床应用 麝香保心丸 心功能不全 降压 疗效 发生 减缓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全身炎症标志物的变化 被引量:26
16
作者 张浙丹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0-713,共4页
目的:探索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基础治疗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蛋白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临床上收集35例AgP患者,完成3个月的基础治疗后,在基线和3个月后记录牙周临床指标: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附着丧失(AL)和牙... 目的:探索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基础治疗前后外周血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蛋白指标的变化特点。方法:临床上收集35例AgP患者,完成3个月的基础治疗后,在基线和3个月后记录牙周临床指标: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附着丧失(AL)和牙齿松动度,并抽取外周血进行CRP和总蛋白、白蛋白及白/球蛋白比例的检测。35例年龄性别与实验组相对应的无牙周炎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治疗后临床指标有所改善(P<0.05),外周血CRP和球蛋白比治疗前降低(P<0.01),而白蛋白及白/球蛋白比例较治疗前有所升高(P<0.01)。结论:AgP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引起外周血血清蛋白指标变化,提示某些全身炎症标志物可能反映AgP的疾病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牙周炎(AgP) 全身炎症标志物 C-反应蛋白 外周血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及术后复发乳腺癌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6
17
作者 汪志良 范晔 +2 位作者 曹军 闫丽萍 杨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 探讨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及术后复发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3年 3月我院共收治 18例晚期及术后复发乳腺癌 ,并经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 ,每例患者治疗 2~ 3次 ,每次... 目的 探讨经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及术后复发乳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3年 3月我院共收治 18例晚期及术后复发乳腺癌 ,并经动脉灌注化疗药物治疗。所有病例均采用Seldinger技术 ,每例患者治疗 2~ 3次 ,每次间隔 3~ 4周。 结果  18例病例均成功实施动脉灌注化疗 ,其中 1例完全缓解 ,12例部分缓解 ,3例无改变 ,2例病情进展。临床总有效率 (完全缓解 +部分缓解 )为 72 .2 %。最常出现的并发症为发热、恶心、呕吐及白细胞减少症等 ,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晚期及术后复发乳腺癌是一种安全、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乳腺癌 介入治疗 肿瘤 手术治疗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碘油乳剂经动脉栓塞治疗1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锦铭 汪志良 +4 位作者 刘蓉 曹军 闫丽萍 杨世权 杨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47-448,460,共3页
目的:探讨碘油乳剂经动脉内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应用。方法:1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用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栓塞成功,14例患者栓塞后碘油沉积良好。治疗后14例取得最佳疗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消失,瘤体平均缩小50%,... 目的:探讨碘油乳剂经动脉内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应用。方法:1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用动脉栓塞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均栓塞成功,14例患者栓塞后碘油沉积良好。治疗后14例取得最佳疗效。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消失,瘤体平均缩小50%,且未见胆囊坏死等并发症。结论:磺油乳剂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是安全、简便、并发症少且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肝海绵状血管瘤 碘油乳剂 动脉栓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陆祖祥 吴家骅 +3 位作者 胡先进 蔡放 丁蓓 施建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16期1153-1154,共2页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有效调控各种类型高血压 ,在降压保护靶器官过程中其副作用与安慰剂相似 ,对高血压患者的性功能无影响 ,能改善生活质量 ;它能逆转左室与血管重构 ,延缓心衰的发生、发展 ,并能配合利尿、强心药治疗心衰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能有效调控各种类型高血压 ,在降压保护靶器官过程中其副作用与安慰剂相似 ,对高血压患者的性功能无影响 ,能改善生活质量 ;它能逆转左室与血管重构 ,延缓心衰的发生、发展 ,并能配合利尿、强心药治疗心衰 ;它与B族维生素组合能逆转脂褐斑的发生、发展 ,甚至使之消失 ,能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 ;它可延缓糖尿病肾病与痛风性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病情进展和尿毒症病情的发展 ;它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作用相似 ,但不影响缓激肽降解 ,不产生刺激性剧咳 ,所以在用缬沙坦治疗的过程中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且有极好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 缬沙坦 临床应用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菁治疗肝内胆汁淤积综合征用药特色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韩镭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113-1114,共2页
张菁认为胆汁淤积综合征的病位大多在肝胆,兼及脾胃;病性以滞、热、湿、瘀、虚为主;提出了疏通清泄、活 血通络、斡旋中焦、和阳解凝等治法,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胆汁淤积 中医药疗法 经验 张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