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存量时代基础教育空间资源的精准供给策略——以上海市普陀区为例
1
作者 徐幸子 苏海龙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2-70,共9页
当前,我国大城市进入了以存量为主的空间治理阶段,基础教育的供需关系也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然而,现行的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模式过于“一刀切”,属于托底保障型,难以指导新时期基础教育资源的精准供给。鉴于此,以上海市普陀区编制的... 当前,我国大城市进入了以存量为主的空间治理阶段,基础教育的供需关系也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然而,现行的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模式过于“一刀切”,属于托底保障型,难以指导新时期基础教育资源的精准供给。鉴于此,以上海市普陀区编制的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发展规划为例,通过确定符合基础教育服务的人口口径、建立基础教育资源数据库和学位供需模型,科学评估量化供给缺口、精准预测并指导新增资源供给、分类施策推动存量资源空间扩容,实现基础教育资源的精准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 存量资源 资源配置 空间规划 精准供给 上海市普陀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上网数据的体育设施规模测算——以上海徐家汇体育公园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燚 李涛 +2 位作者 李振耀 周锐 王新军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3期117-122,共6页
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体育设施的合理规划和优化配置是推动全民健身、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条件。以上海市徐家汇体育公园为例,基于居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利用手机上网数据,通过提取内容关键词来定位居民体育偏好,并定位用... 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体育设施的合理规划和优化配置是推动全民健身、建设体育强国的基础条件。以上海市徐家汇体育公园为例,基于居民多元化的体育需求,利用手机上网数据,通过提取内容关键词来定位居民体育偏好,并定位用户上网的空间位置,对用户进行空间加权后的偏好分析,从而得到居民对各项体育运动的需求指数。旨在量化体育设施规模和种类,为徐家汇体育公园城市设计的科学布局提供定量支撑。以期为体育设施规模测算提供一种全新的定量化研究方法。同时基于需求的偏好分析有助于更科学地规划体育设施及优化用地布局,并逐步落实到各类各级规划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上网数据 体育设施 体育偏好 体育需求 城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同城化发展与区域协调规划对策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彭震伟 屈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4,共5页
文章从区域同城化产生的背景和内涵出发,对我国部分中心城市业已开展的同城化发展案例的现象及其特征进行了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同城化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并指出了目前我国现有制度对同城化发展指导的缺失。最后,文章总结了同城化发展的空... 文章从区域同城化产生的背景和内涵出发,对我国部分中心城市业已开展的同城化发展案例的现象及其特征进行了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同城化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并指出了目前我国现有制度对同城化发展指导的缺失。最后,文章总结了同城化发展的空间模式、空间规划内容和区域空间规划体系衔接等规划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城化 空间规划 区域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铁8号线对城市住宅价格的时空效应定量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苏海龙 徐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04-1710,共7页
以上海地铁8号线周边二手房交易数据为样本,运用基于栅格建模的可达性分析原理计算时间成本以划定8号线影响范围,进而筛选影响住宅价格的特征变量,并应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8号线对周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8号线对其周边住... 以上海地铁8号线周边二手房交易数据为样本,运用基于栅格建模的可达性分析原理计算时间成本以划定8号线影响范围,进而筛选影响住宅价格的特征变量,并应用特征价格模型分析8号线对周边住宅价格影响的时空效应.结果表明,8号线对其周边住宅价格产生正效应,距离地铁站点越近,住宅价格越高,且随着远离地铁站点,这种影响逐渐减弱.另外,8号线的开通对周边住宅价格产生明显的时间效应,导致其价格上涨,且在不同区位具有不同上涨幅度.关于划定轨道交通影响的空间范围,较之以前的凭经验判别在技术方法上进行了新的尝试,对轨道交通新线路开通影响周边房地产价格的时间性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住宅价格 特征价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中心城区城市更新机制演进研究——以新天地、8号桥和田子坊为例 被引量:19
5
作者 管娟 郭玖玖 《上海城市规划》 2011年第4期53-59,共7页
城市更新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上海中心城区的城市更新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历经了政府筹措,"自下而上"模式、吸引外资市场化运作及寻求机制创新模式等。以新天地、8号桥、田子坊三个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的上海中心... 城市更新是城市存在和发展的必经之路,上海中心城区的城市更新在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历经了政府筹措,"自下而上"模式、吸引外资市场化运作及寻求机制创新模式等。以新天地、8号桥、田子坊三个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后的上海中心城区更新案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上海在逐步市场化道路下的城市更新运行机制演进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新天地 8号桥 田子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山水边缘地区生态景观规划设计探讨——以新余市仰天岗南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7
6
作者 冯一民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41,共6页
城市山水边缘地区是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的重要地区。新余市仰天岗南部地区景观规划设计在秉承山水环境保护的基础上,利用生态学中边缘效应,以格局、结构、要素和手法为景观规划设计的核心内容,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山水景观模式。
关键词 山水边缘地区 生态景观 规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园博园规划设计的创新探索——以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会为例 被引量:4
7
作者 冯一民 赖益萌 龚克 《上海城市规划》 2014年第1期73-77,共5页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的园林艺术精品展示会,其会址(园博园)的规划设计必须具备创新性。在重庆园博园的规划设计中,对规划选址提出新区绿核、多线支撑、废地利用的新思路;提出山水园融、景展平衡、...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我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内容最丰富的园林艺术精品展示会,其会址(园博园)的规划设计必须具备创新性。在重庆园博园的规划设计中,对规划选址提出新区绿核、多线支撑、废地利用的新思路;提出山水园融、景展平衡、精萃呼应的新格局;创新性地编制展示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提出风格协调、基调统一的新思路,解决以往园博园的问题,将重庆园博园营造成一个大型天然山水园林,构成一幅具有诗情画意的美丽山水画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博园 规划设计 天然山水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空间发展评估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群 王梦珂 范润生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1期126-133,共8页
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规划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城市空间发展评估的研究也逐步从定性走向定量,定量评估能弥补传统规划评估方法的主观性强、不全面、时效性差等缺陷。运用与人口分布及人的活动相关的多种来源数据对... 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城市规划领域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城市空间发展评估的研究也逐步从定性走向定量,定量评估能弥补传统规划评估方法的主观性强、不全面、时效性差等缺陷。运用与人口分布及人的活动相关的多种来源数据对徐汇区职住功能空间、综合交通空间、商务活力空间和商业休闲空间的发展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显示:徐汇区空间发展存在明显的不均衡状态,就业、交通、商务、商业服务等多种要素的空间分布都存在"北优中良南薄弱"特征,同时东部滨江地区发展也较为欠缺。最后,对徐汇区未来空间发展策略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城市空间 评估 徐汇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绿化专项规划多层面设计——以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胡蔚 冯一民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61-64,共4页
上海市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立体绿化专项规划研究通过详尽的现场调查和统计,了解整体园区状况后,在衔接各层面规划的同时,采用城市设计、景观导则、规划设计等多层面设计手法融合,以绿容率指标控制各地块的总绿量指标。同时强调立体绿化... 上海市环上大国际影视园区立体绿化专项规划研究通过详尽的现场调查和统计,了解整体园区状况后,在衔接各层面规划的同时,采用城市设计、景观导则、规划设计等多层面设计手法融合,以绿容率指标控制各地块的总绿量指标。同时强调立体绿化与园区文化的融合、人群对立体绿化和整体景观界面的视觉感受,以绿视率作为立体绿化优化主要街道视觉感受的衡量指标,强调立体绿化的实施性和精确性,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品质产绿融合的多维绿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多层面 衔接 视觉感受 立体绿化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融合的园区立体绿化规划探索——以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冯一民 胡蔚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2期56-60,共5页
立体绿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绿化形式,在城市绿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立体绿化专项规划通过衔接上位规划、横向连接控规、对接现状建设条件,从融合空间、时间、感官等多个维度出发,采用创新的设计手法,以分类... 立体绿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绿化形式,在城市绿化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业园区立体绿化专项规划通过衔接上位规划、横向连接控规、对接现状建设条件,从融合空间、时间、感官等多个维度出发,采用创新的设计手法,以分类、分区、绿色天际线和亮点规划为核心,同时以绿容率、绿段率、绿视率3个立体绿化指标精准控制各地块的绿量和沿道路的整体视觉感受与效果。通过构建具有全方位多维融合体系的立体绿化园区,实现园区整体景观的提升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多维 融合 园区 立体绿化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公交导向开发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海龙 王燚 +1 位作者 王新军 周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1-77,共7页
采用了上海市域范围内轨道交通站点层面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检验并确定了影响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重要的公交导向开发(TOD)因素.结果表明站点影响区域内的公交车服务次数、公交车平均发车间隔、步行至最近公交站点的时间、轨道... 采用了上海市域范围内轨道交通站点层面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方法,检验并确定了影响上海市轨道交通客流量的重要的公交导向开发(TOD)因素.结果表明站点影响区域内的公交车服务次数、公交车平均发车间隔、步行至最近公交站点的时间、轨道交通站点的出入口数量以及站点周围是否有停车场等五个变量对轨道交通的客流量具有显著影响.尤其是,公交车服务次数和平均发车间隔这一对看似矛盾的因素恰好表明了接驳型公交服务的增加对轨道交通客流提高的重要性.此外,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以期用来指导城市和交通开发的实践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交导向开发(TOD)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量 站点影响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府井大街的消费者行为与商业空间结构研究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德 农耘之 朱玮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3-48,60,共7页
运用统计方法对笔者在王府井大街展开的消费者行为调查进行了基本分析和以地块为分析单元从空间角度探讨消费者的行为特征。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吸引要素的分析建构了消费者地块选择模型,运用模型分析消费者特征路线,在此基础上对王府井大... 运用统计方法对笔者在王府井大街展开的消费者行为调查进行了基本分析和以地块为分析单元从空间角度探讨消费者的行为特征。通过对消费者行为吸引要素的分析建构了消费者地块选择模型,运用模型分析消费者特征路线,在此基础上对王府井大街的商业空间结构进行了评价。最后,对于王府井大街完全步行化后的人流进行模拟,分析实施后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府井大街 消费者行为 商业空间 结构 行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业区开发时序研究--以衢州工业新城乌引南片区为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钮心毅 宋小冬 +1 位作者 谭迎辉 刘世伟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3-96,共4页
案例依托GIS技术,提出划分土方平衡单元概念,并结合情景规划方法制定了衢州工业新城乌引南片区的开发时序,在复杂地形条件下,不改变已有规划道路网,较好地处理了项目规模、竖向规划、开发时序三者之间的矛盾。
关键词 工业区 开发时序 情景规划 土方平衡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集聚效应的空间外部性研究——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海龙 武占云 +1 位作者 周锐 谭迎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48-654,共7页
基于中国地级行政区域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城市集聚的空间外部性的强度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集聚具有显著的资金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且在目前阶段前者的效应大于后者;城市集聚的... 基于中国地级行政区域数据,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中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城市集聚的空间外部性的强度及其空间分异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城市集聚具有显著的资金外部性和技术外部性,且在目前阶段前者的效应大于后者;城市集聚的外部性效应表现出显著的区域差异,形成了东、中、西的梯度差异格局;此外,中国城市的市场潜能和到大港口的地理距离存在"∽型"关系,这与空间经济学中的城市体系的"中心-外围模式"是一致的.这一实证结果在验证了空间经济学经典理论的同时,对中国的城市体系结构和城市集聚的外部性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性研究,为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发展提供了实践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集聚 空间外部性 市场潜能 中心外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中心区公园儿童游憩的代际演变 被引量:20
15
作者 董楠楠 陈奕璇 张圣红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8-42,共5页
公园是城市儿童接触自然最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之一,社会变迁背景下儿童群体的公园游憩特征呈明显的代际差异。采用访谈结合问卷回忆的方式,分析上海中心区三代样本人群儿童时期的游园特征。研究发现三代人群童年时期公园的出游意愿、游... 公园是城市儿童接触自然最主要的户外活动空间之一,社会变迁背景下儿童群体的公园游憩特征呈明显的代际差异。采用访谈结合问卷回忆的方式,分析上海中心区三代样本人群儿童时期的游园特征。研究发现三代人群童年时期公园的出游意愿、游憩特征和游憩偏好等都存在明显的代际变化,并从儿童游憩空间的供需结构演化背景阐释城市公园儿童游憩代际演变的深层原因,对当前公园中儿童人群场地的更新与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儿童 公园游憩 代际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际边缘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以阜阳市为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何丹 王梦珂 杨犇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5-49,共5页
许多处于省际边界地区的城市发展缓慢,在本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被边缘化,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然而,这些城市自身的优势条件又为其带来了发展机遇,如何利用这些条件来促进边缘城市的发展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安徽省阜阳市是位于豫... 许多处于省际边界地区的城市发展缓慢,在本省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被边缘化,加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然而,这些城市自身的优势条件又为其带来了发展机遇,如何利用这些条件来促进边缘城市的发展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安徽省阜阳市是位于豫皖省际边界地区的边缘城市,它在地理、经济和政策上都处于边缘化地位,但它又具有特殊的社会资源条件,如腹地范围广阔、人口规模庞大、打工经济发达和便利的交通条件等。在分析阜阳市具备的优势条件的基础上,从区域和市域两个层面来探索阜阳的发展路径,以促使其摆脱边缘化的地位,也期望对其他边缘城市的发展有所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城市 发展路径 阜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卜杜拉王国际花园中的生态设计理念探析
17
作者 卢伟娜 陈新林 王春元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30-134,共5页
在当代环境问题频发的背景下,生态设计理念的提出是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阐述了生态设计的概念,分析了一个坐落在环境极其恶劣沙漠地带的生态花园——阿卜杜拉王国际花园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花园设计围绕着生态、节能的主题... 在当代环境问题频发的背景下,生态设计理念的提出是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历史必然选择。阐述了生态设计的概念,分析了一个坐落在环境极其恶劣沙漠地带的生态花园——阿卜杜拉王国际花园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花园设计围绕着生态、节能的主题展开,体现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服务功能的先进理念。以期给探索全球焦点问题——人类聚居环境问题的学者提供一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设计 阿卜杜拉王国际花园 生物多样性 古植物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动式城市总规环评促进公用设施规划的可持续性 被引量:4
18
作者 欧阳丽 刘婷婷 +2 位作者 包存宽 陆雍森 戴慎志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13,共6页
基于对当前我国公用设施系统不可持续现状的全方位剖析,提出了采取与规划编制过程互动式的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式对城市总规中公用设施各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互动式环评模式下,城市总规的公用设施规划环境影响评... 基于对当前我国公用设施系统不可持续现状的全方位剖析,提出了采取与规划编制过程互动式的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模式对城市总规中公用设施各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互动式环评模式下,城市总规的公用设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要点为:规划协调性分析;公用设施系统自身环境可持续性分析;设施共享和整合性影响分析;公用设施选址、邻避公用设施周边用地控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用设施 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老龄化人口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 被引量:19
19
作者 李涛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9-46,共8页
基于“六普”人口数据,以街道/镇为空间单元,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识别上海市老龄化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然后从两个层面(结构性因素、能动者因素)、三个方面(体制、经济、社会)分析老龄化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上海市... 基于“六普”人口数据,以街道/镇为空间单元,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的方法识别上海市老龄化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然后从两个层面(结构性因素、能动者因素)、三个方面(体制、经济、社会)分析老龄化人口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上海市老龄化人口集中分布在市中心和农村地区,中心城区边缘则形成围绕_城市的“年轻环”。与国外大城市更强调能动者层面的因素和经济方面的因素不同,结构性层面的因素,以及体制方面、社会方面的因素在决定中国大城市老龄化人口空间分布方面更具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空间分布 空间自相关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点拆并和整理模式实践与评价——上海的经验 被引量:10
20
作者 张正芬 王德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8,共5页
上海农村居民点拆并和整理工作主要有拆除、归并、内部整理三种策略,包括宅基地征用、宅基地置换、渐进归并和整治改造等四种操作模式。其中,宅基地征用只是暂时手段,宅基地置换在近郊区运用较为成熟,整治改造对于改善农村面貌有一定作... 上海农村居民点拆并和整理工作主要有拆除、归并、内部整理三种策略,包括宅基地征用、宅基地置换、渐进归并和整治改造等四种操作模式。其中,宅基地征用只是暂时手段,宅基地置换在近郊区运用较为成熟,整治改造对于改善农村面貌有一定作用,而渐进归并则应作为长期政策加以坚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拆并 整理 模式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