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现实动因、实践探索与改革进路 被引量:1
1
作者 潘文轩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5,共13页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实现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居住生活的时代要求。根据房地产发展模式五要素框架,房地产发展原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型涵盖了住房属性定位、住房需求行为、住房供给体系、房企经营模式、住房基础性制度五方面... 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实现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居住生活的时代要求。根据房地产发展模式五要素框架,房地产发展原模式向新模式的转型涵盖了住房属性定位、住房需求行为、住房供给体系、房企经营模式、住房基础性制度五方面的适应性变革。在新形势下,房地产发展原模式难以持续运行,其弊端和负面影响愈发突出,不适应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的需要,亟待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近年来,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实践探索初显成效但仍有局限性。今后,要加强改革的系统集成,继续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平衡住房的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支持居民自住购房及租房需求,健全商品房与保障房并行、租售均衡发展、多主体参与的住房供给体系,推动房企向综合运营商转变以及往品质化方向发展,进一步完善住房用地、金融、财税、保障、管理等方面的住房基础性制度,实现房地产发展原模式向新模式的全面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 高质量发展 住房供给 住房需求 住房保障 房地产企业 住房制度 租购并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下降成因实证研究——基于因素分析法 被引量:3
2
作者 潘文轩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6,共11页
为探究2004—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趋于下降的成因,在物流成本分类基础上对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作了指标分解,并采用差额分析法测算物流需求系数、货物单位价值、平均运输距离、物流费率的变动对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变... 为探究2004—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趋于下降的成因,在物流成本分类基础上对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作了指标分解,并采用差额分析法测算物流需求系数、货物单位价值、平均运输距离、物流费率的变动对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2022年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相比2004年有所降低,主要源于运输成本占GDP比重的下降和货物单位价值的提高,而物流需求系数、平均运输距离、物流费率的变动均使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上升;在运输费率、保管费率、管理费率中,只有运输费率的变动起到了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的作用;物流需求系数以2013年为拐点先升后降,其影响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变化的方向发生了阶段性转折。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绝不能通过去工业化或过度追求经济服务化的方式实现,而必须在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的前提下稳步推进。同时,还须妥善处理好物流服务质量与成本的关系,从两者最佳组合上谋求物流效益的提高,防止物流降成本以牺牲服务质量为代价。展望未来,中国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仍有继续下降的空间与潜力,可从结构优化、制度改革、科技赋能、资源整合、供应链协同等方面入手,采取合理有效措施进一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物流成本占GDP比重 因素分析法 物流费率 降低社会物流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创造内容型网络口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新浪微博的网络口碑传播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江若尘 陆煊 《财贸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7-119,共13页
基于企业传播的视角,以新浪微博为研究样本,将企业创造内容型网络口碑的内容、关键影响者纳入同一模型,考察各因素对传播效果影响的相对作用强度。结果发现:第一,消费者对企业营销信息消费行为的改变,新媒体平台"社交属性"的... 基于企业传播的视角,以新浪微博为研究样本,将企业创造内容型网络口碑的内容、关键影响者纳入同一模型,考察各因素对传播效果影响的相对作用强度。结果发现:第一,消费者对企业营销信息消费行为的改变,新媒体平台"社交属性"的逐渐弱化,使得参与传播的关键影响者成为企业创造内容型(FCG)网络口碑传播效果的决定性因素。第二,由于存在扩散门槛,关键影响者对传播效果的贡献度呈非线性递增趋势。从关键影响者类型分析,涉猎多领域知识的市场行家的影响更为显著。网络口碑的内容方面,高价值属性的信息传播效果最佳,这源于消费者使用新媒体主要为满足搜索、获取高价值信息的需求,而非社交需要。第三,与"用户创造内容"不同,"企业创造内容"的传播取决于内容的可信度,通过关键传播者的影响力,保持了信息价值、企业形象在传播过程中的完整性。总之,新媒体的普及改变了消费者口碑传播的特性,但这些改变仅发生在信息传播的显性层面,其内在作用机制依然遵循着大众媒体时代的传播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口碑 企业创造内容 传播效果 新浪微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互依赖、服从和关系绩效——基于CAM和CAD行业渠道关系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高维和 吉莉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8-49,共12页
相互依赖对企业间关系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已有研究在深入揭示相互依赖对关系绩效作用机理方面仍显不足,文章以权变理论为基础,运用主观数据与客观数据系统研究采购商"服从"的中介效应,以及"协同沟通"的调节作用。... 相互依赖对企业间关系绩效具有显著影响,但已有研究在深入揭示相互依赖对关系绩效作用机理方面仍显不足,文章以权变理论为基础,运用主观数据与客观数据系统研究采购商"服从"的中介效应,以及"协同沟通"的调节作用。实证研究表明,采购商服从在相互依赖总额和关系绩效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相互依赖不对称和关系绩效中起完全中介作用。此外,协同沟通可以有效地增强相互依赖总额对于采购商服从的正向影响,也可以显著地增强相互依赖不对称对于采购商服从的负向影响。研究揭示的机理对于如何建构相互依赖研究有着突出的理论意义,同时对既定渠道结构下的企业如何提高关系绩效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依赖 服从 关系绩效 协同沟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实体商业转型升级困境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5
5
作者 曹剑涛 冯叔君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2-114,共3页
在经济新常态、上海成立自贸区、"互联网+"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等背景下,上海商业在高速发展同时,仍然亟需转型升级。为此,文章分析了上海商业转型升级面临困境,诸如存在网络零售高歌猛进对实体商业冲击加大、口结构、消费升... 在经济新常态、上海成立自贸区、"互联网+"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等背景下,上海商业在高速发展同时,仍然亟需转型升级。为此,文章分析了上海商业转型升级面临困境,诸如存在网络零售高歌猛进对实体商业冲击加大、口结构、消费升级和消费习惯的变化冲击着现有商业体系、商业竞争压力巨大、政策对上海商业的发展支持度不足、商业公信力缺失、企业经营管理能力欠佳等等问题。最后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实体商业 转型升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经济驱动的商业模式创新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兰斓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39,共3页
基于创意经济的特殊性及其对商业发展造成的机遇和挑战,创意经济化影响着消费者和市场环境、企业对商业模式竞争战略和资源获取方式的把握,以及新创企业商业模式的塑造,最终能够驱动商业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 创意经济 商业模式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量力而行”改善民生与实现可持续共享发展
7
作者 潘文轩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46,共5页
"量力而行"改善民生是实现可持续共享发展的前提和路径,要求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三大领域协调好共享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生产与分配关系理论、消费与积累合理比例理论和适度宏观税负理论为"量力而行"改... "量力而行"改善民生是实现可持续共享发展的前提和路径,要求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三大领域协调好共享与发展之间的关系。生产与分配关系理论、消费与积累合理比例理论和适度宏观税负理论为"量力而行"改善民生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与国内外民生领域的实践表明,只有"量力而行"地改善民生才能使共享发展具有可持续性。通过"量力而行"改善民生促进可持续共享发展的基本思路为:构建共享与发展的良性互动循环机制,协调好量力而行与尽力而为之间的关系,优化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的结构,通过制度创新提高民生建设的效率,以区域财政能力均等化为目标改革政府间财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力而行 改善民生 可持续共享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经济评估分析与测量方法研究
8
作者 兰斓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03-107,共5页
对全球创意经济现状进行衡量是近年来各国的一致需求。以制定理性政策的必要条件为着眼点,用综述的方法探索和总结国际前沿的创意经济分析与测量方法。归纳创意经济系统的特点,指明创意经济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涉及社会、文化和环境问... 对全球创意经济现状进行衡量是近年来各国的一致需求。以制定理性政策的必要条件为着眼点,用综述的方法探索和总结国际前沿的创意经济分析与测量方法。归纳创意经济系统的特点,指明创意经济不只是经济问题,而是涉及社会、文化和环境问题的综合系统。同时,针对中国创意经济现有评估体系及其面临的挑战,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经济 系统分析 评估方法 科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与全球价值链嵌入位置——基于制造业企业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晓静 蒋灵多 罗长远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8-116,共9页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广泛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应用潜能持续迸发释放,激励企业通过行为重塑实现价值链升级。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以及WIOD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可显著促进企业价值链位置攀升,... 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广泛深度融合,数字技术应用潜能持续迸发释放,激励企业通过行为重塑实现价值链升级。本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以及WIOD投入产出数据实证分析发现,数字技术可显著促进企业价值链位置攀升,且对一般贸易企业、高科技企业和成熟期企业的促进效应更大;数字技术通过增加生产性投入进口与降低管理成本两个渠道来推动企业价值链位置攀升;数字基础设施对企业价值链位置的提升效应显著,但不及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与企业价值链地位呈现显著的非线性特征,数字技术投入程度更大、自身资本禀赋和所在地区数字化水平更高的企业所享有的数字技术价值链升级效应更突出。政府应做好顶层设计,根据企业特征采取差异化政策,并继续推进贸易自由化,重视数字技术通过扩大生产性投入进口和降低管理成本来推动企业价值链升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企业价值链位置 生产性投入进口 管理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消费升级背后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冯叔君 张晖明 《现代管理科学》 2019年第1期115-117,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不得不重视的事实。为此,在当前中美贸易冲突,以及我国消费升级背景下,分析和梳理我国消费升级现状、存在问题,并结合国外成熟的促进消费政策和我国实际状况,通过提高居民收... 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居民消费升级已经成为不得不重视的事实。为此,在当前中美贸易冲突,以及我国消费升级背景下,分析和梳理我国消费升级现状、存在问题,并结合国外成熟的促进消费政策和我国实际状况,通过提高居民收入、调整收入结构、优化供给结构、建设国际消费中心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我国促进消费升级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升级 经济增长 城乡差距 消费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湾区经济演进动力与环杭州湾大湾区发展战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叔君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56-159,共4页
湾区经济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本文在"三力模型"框架下,分析湾区经济的动力演进机制.结合港口的演进,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剖析了湾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港口经济发展到工业经济,再发展到服务经济的港口功能,... 湾区经济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研究的一个崭新领域,本文在"三力模型"框架下,分析湾区经济的动力演进机制.结合港口的演进,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剖析了湾区经济发展过程中由港口经济发展到工业经济,再发展到服务经济的港口功能,进一步递进到创新经济的港口经济功能.最后基于世界三大著名湾区的演进历程,提出环杭州湾大湾区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力模型 湾区经济 动力机制 区域功能 环杭州湾大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银行危机非线性系统SVM集成预警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潘闻闻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22,共5页
银行系统的内在脆弱性是形成和聚集银行危机的主要因素,并可能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因此对银行危机预警研究非常重要。银行危机是一个非线性系统,通过应用支持向量机集成原理,建立银行危机评价的SVM集成模型,依据评价等级对银行危机预警... 银行系统的内在脆弱性是形成和聚集银行危机的主要因素,并可能导致严重的金融危机,因此对银行危机预警研究非常重要。银行危机是一个非线性系统,通过应用支持向量机集成原理,建立银行危机评价的SVM集成模型,依据评价等级对银行危机预警评价指标进行分类,利用随机技术模拟生成样本,运用Bagging算法进行集成学习,通过对1991—2010年我国银行业经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得到我国银行危机程度区间,可以对未来银行系统经营发展情况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危机 SVM集成 BAGGING算法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惰性市场中企业进入阻止的策略性行为研究
13
作者 应珊珊 徐幸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0-77,共8页
消费者在不同品牌产品之间进行选择时,传统的理论分析基于消费者完全理性的假设,即在纳入转换成本后,以不同品牌产品带来的净效用的大小作为选择依据。但在实际生活中,受购买环境、购买习惯、搜索成本的影响,消费者面临多种选择时往往... 消费者在不同品牌产品之间进行选择时,传统的理论分析基于消费者完全理性的假设,即在纳入转换成本后,以不同品牌产品带来的净效用的大小作为选择依据。但在实际生活中,受购买环境、购买习惯、搜索成本的影响,消费者面临多种选择时往往存在惰性心理,在产品选择上表现为更倾向于重复购买,而不是与新品牌产品进行比较后理性选择购买,这赋予了在位企业额外的市场势力。已有的相关文献多集中于研究企业的策略对消费者惰性的影响,惰性消费者对在位企业的策略性行为的影响研究尚且空白。本文基于消费者惰性这一非理性行为,在动态博弈的框架下,分析随着惰性消费者比例变化,在位企业如何采取策略性行为。研究表明,随着惰性消费者比例的增加,在位企业更有激励通过限制性定价进行进入阻止。此外,惰性消费者比例越大,市场出现进入封锁的概率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者惰性 策略性行为 进入阻止 进入容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的财富积累机制规范化
14
作者 潘文轩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9,共13页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与本质要求来看,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既是吸取现代西方国家财富积累教训的选择,也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特色本质的实践要求。当前我国的财富积累机制尚不...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与本质要求来看,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有密切的内在逻辑关系。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既是吸取现代西方国家财富积累教训的选择,也是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特色本质的实践要求。当前我国的财富积累机制尚不健全,存在市场秩序和行为失范、股市与楼市不够健全、财富分配公平性欠缺、部分社会成员财富观不正、经济财富与生态财富失衡、财富积累面临外部安全风险等问题。为此,要规范创造与获取财富的市场秩序,优化资本市场与住房市场制度,增强财富分配制度公平性,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富观,促进经济财富与生态财富协调,在扩大开放中提升财富安全性与共享性,使财富积累机制更好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财富积累机制 规范化 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因营销的捐赠水平与消费者态度: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模型检验 被引量:16
15
作者 江若尘 郑玲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92-698,共7页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善因营销的捐赠水平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尤其是考察了道德提升感的中介作用以及产品-公益事业拟合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善因营销的捐赠水平对消费者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道德提升感在捐赠水平与消费者态度之... 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善因营销的捐赠水平对消费者态度的影响,尤其是考察了道德提升感的中介作用以及产品-公益事业拟合度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善因营销的捐赠水平对消费者态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道德提升感在捐赠水平与消费者态度之间起中介作用。与此同时,产品-公益事业拟合度显著地调节了捐赠水平与道德提升感的关系,且该调节关系通过道德提升感的中介作用来进一步影响消费者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因营销 捐赠水平 道德提升感 消费者态度 产品-公益事业拟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期望绩效差距对公司研发行为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3
16
作者 王菁 徐小琴 孙元欣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0-125,共6页
笔者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资本市场的经营预期与公司实际绩效差距对公司研发行为的影响,得到研究结论:公司实际绩效低于资本市场的经营预期时,经理人倾向于减少研发投入,而实际绩效高于资本市场的经营预期时,经理人为了能继续实现资本... 笔者从理论与实证角度分析资本市场的经营预期与公司实际绩效差距对公司研发行为的影响,得到研究结论:公司实际绩效低于资本市场的经营预期时,经理人倾向于减少研发投入,而实际绩效高于资本市场的经营预期时,经理人为了能继续实现资本市场的经营预期,仍将减少研发投入;机构持股比例和分析师关注度在绩效压力与研发行为的关系中起到了调节作用,相对于机构持股比例或分析师关注度较低的公司,机构持股比例或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的公司的期望绩效差距对研发行为的负向影响将减弱,有利于解决经理人与股东间的代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绩效差距 研发行为 机构持股比例 分析师关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即兴对竞争优势的影响: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柔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军 江若尘 曹光明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2-100,共9页
本文从组织视角研究组织即兴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并引入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柔性进行调节。研究发现:组织即兴四个维度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作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分别对组织即兴的四个维度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 本文从组织视角研究组织即兴对竞争优势的影响,并引入环境不确定性和组织柔性进行调节。研究发现:组织即兴四个维度对企业的竞争优势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正向影响作用;环境不确定性程度分别对组织即兴的四个维度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立即反应和即时协同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更为显著;组织柔性分别对组织即兴的四个维度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起到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对立即反应和意图创造与竞争优势之间关系的调节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即兴 竞争优势 环境不确定性 组织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驱动因素、服务创新与非财务绩效:中国情境下搜寻战略和组合效应的检验 被引量:10
18
作者 徐晨 孙元欣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9-51,共13页
本文根据服务创新理论,探讨创新驱动因素、服务创新与非财务绩效之间的内在机理、驱动力搜寻战略对服务创新的影响以及创新类型组合效应对非财务绩效的影响,采用我国旅游企业调查问卷进行了验证.主要结论有:新技术推动和企业家精神等内... 本文根据服务创新理论,探讨创新驱动因素、服务创新与非财务绩效之间的内在机理、驱动力搜寻战略对服务创新的影响以及创新类型组合效应对非财务绩效的影响,采用我国旅游企业调查问卷进行了验证.主要结论有:新技术推动和企业家精神等内部资源导向的创新驱动因素对服务创新影响最大;服务创新与非财务绩效呈倒U形关系,服务创新与顾客认知体验应该相匹配,过于超前的服务创新对绩效有负面作用;驱动力搜寻战略的广度和深度能够有效促进服务创新;创新类型组合效应未能显著提升非财务绩效.本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服务创新的内在关系,指导服务企业创新实践,加快服务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驱动因素 服务创新 非财务绩效 搜寻战略 组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创新——监管理念更新、公共政策优化与组织模式升级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穹 曾雄 +5 位作者 蒋传海 应珊珊 陈青祝 寇宗来 刘雅婧 孙康勇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6,共4页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是中国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为研究如何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在互联网经济学研究联盟的支持下,《财经问题研究》编辑部特别组织了本次笔谈。专家一致认为,"保护创新是竞争监管的重...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机遇,推动数字经济发展中的创新是中国实现自主创新的关键。为研究如何推动数字经济创新,在互联网经济学研究联盟的支持下,《财经问题研究》编辑部特别组织了本次笔谈。专家一致认为,"保护创新是竞争监管的重要议题""监管理念和公共政策应该跟随数字经济的规律适时调整",面对创新管理的变革性影响,应"注重个人能力提升与组织模式升级"。张穹和曾雄认为,中国互联网行业虽然市场集中度较高,但创新不断。推动以中国互联网企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的发展,应该注重外部环境的塑造,以及坚持"鼓励创新、事后规范"的管理原则。蒋传海等认为,互联网行业的反垄断案例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行业出现的反垄断案例本质相同,执法机构可以套用相同的基本规则进行处理。如何正确解决互联网行业的竞争问题,从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保护市场的技术创新,是互联网反垄断执法面临的重要问题。寇宗来和刘雅婧认为,面对数字革命,经济理论的解释力并未过时,但经济规律在表现形式上的巨大变化会让某些既有问题变得极其尖锐,进而给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数字化的冲击,只有那些作出顺势调整的企业,才能提高效率并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孙康勇认为,企业数字化和对数字技术的利用给企业创新模式和创新管理带来变革性影响,未来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应该是如何实现赋能,提升组织中个体的知识创造力、创意推进力和合作力,从而有效推动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互联网 监管理念 公共政策 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革开放后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特征及启示 被引量:24
20
作者 潘文轩 王付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1,共10页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结构的变化表现在收入来源、收入阶层及区域3个维度。在收入来源方面,工资性收入稳定快速增长,进而逐渐取代经营性收入成为对增收贡献度最大的收入来源;在收入阶层方面,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收入增长偏慢,...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结构的变化表现在收入来源、收入阶层及区域3个维度。在收入来源方面,工资性收入稳定快速增长,进而逐渐取代经营性收入成为对增收贡献度最大的收入来源;在收入阶层方面,低收入户和中等偏下户收入增长偏慢,低收入户与高收入户的增收动力结构差异明显;在区域方面,各地农民增收动力结构呈现出不同模式,收入增速地区差距较大并由此影响到区域收入不平等的变动。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结构性特征的形成,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农业发展方式、农民自身禀赋、"三农"政策、区域发展格局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的结构性分析,既能总结农民增收的规律与经验,也揭示出农民增收中存在的财产性收入贡献度低、分配公平性不足等问题和矛盾。今后需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变化,着力增强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与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增收 结构性特征 增收动力结构 可持续性 公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