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西红花GAP基地建设发展现状
1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3年第S1期30-,共1页
番红花(西红花):西红花为鸢尾科(Iridaceae)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L.)的干燥柱头。原产欧州南部、我国有栽培。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能。用于经闭,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上海华宁药业有限公司由上海市... 番红花(西红花):西红花为鸢尾科(Iridaceae)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L.)的干燥柱头。原产欧州南部、我国有栽培。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能。用于经闭,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上海华宁药业有限公司由上海市药材有限公司和中国药材集团公司双方联合,于1998年共同投资组建而成,主要经营范围是生产经营中药材、中药饮片及相关复制品。公司经营品种达1200余种,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专业经营公司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番红花 藏红花 球根花卉 经营品种 安神药 G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不同产地丹参药材中脂溶性成分 被引量:21
2
作者 安睿 王新宏 +4 位作者 周思丽 尤丽莎 王智华 洪筱坤 王依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4-297,共4页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丹参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 含量和测定方法。方法 :用HPLC法测定 ,以 1%醋酸甲醇溶液和 1%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作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为 2 80nm。结果 :所测 4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 97% ,... 目的 :研究不同产地丹参中二氢丹参酮Ⅰ、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 含量和测定方法。方法 :用HPLC法测定 ,以 1%醋酸甲醇溶液和 1%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作梯度洗脱 ,检测波长为 2 80nm。结果 :所测 4种成分的平均回收率均大于 97% ,RSD小于 1.2 % ,线性良好。结论 :本分析方法稳定可靠 ,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二氧丹参酮Ⅰ 隐丹参酮 丹参酮Ⅰ 丹参酮ⅡA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配比对麦冬幼苗光合特性及干物质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6
3
作者 邱佳妹 王康才 +2 位作者 朱光明 段云晶 余史丹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61-66,111,共7页
运用L9(33)正交实验设计、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15、30和45 mmol·L-1)、P(1、3和5 mmol·L-1)和K(6、12和24 mmol·L-1)配施对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inn.f.)Ker-Gawl.〕幼苗光合特性和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结... 运用L9(33)正交实验设计、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浓度N(15、30和45 mmol·L-1)、P(1、3和5 mmol·L-1)和K(6、12和24 mmol·L-1)配施对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inn.f.)Ker-Gawl.〕幼苗光合特性和干物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N肥对麦冬幼苗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最大,其中对叶绿素a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以45 mmol·L-1N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P肥对麦冬幼苗叶片光合参数均无显著影响;K肥仅对麦冬幼苗叶片类胡萝卜素含量有显著影响,以12 mmol·L-1K处理组类胡萝卜素含量为最高。N肥对麦冬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含水量的影响较大,K肥对二者的影响次之,P肥的影响较小。N肥对麦冬幼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干物质分配指数以及根冠比的影响较大,P肥和K肥的影响较小。综合分析结果表明:45 mmol·L-1N、1 mmol·L-1P和12 mmol·L-1K配施条件下麦冬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植株含水量均较高,45 mmol·L-1N、3 mmol·L-1P和6 mmol·L-1K配施条件下麦冬幼苗叶片光合参数较高,30 mmol·L-1N、5 mmol·L-1P和6 mmol·L-1K配施条件下麦冬幼苗地下部分干物质分配比例较高。在麦冬的不同种植阶段可据此合理配施肥料以达到增加产量和提高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L9(33)正交实验设计 施肥 光合色素含量 光合参数 干物质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份杭白菊种质的耐盐性评价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朋 王康才 +5 位作者 朱光明 赵秀梅 赵杰 郭庆海 成明超 周雪松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34-238,共5页
以7份杭白菊为试材,采用人工海水作为筛选渗透压,在测定一系列生长指标和水分生理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等方法,对杭白菊种质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合适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生... 以7份杭白菊为试材,采用人工海水作为筛选渗透压,在测定一系列生长指标和水分生理指标的基础上,通过主成分分析、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聚类分析和灰色关联等方法,对杭白菊种质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合适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生物量、膜透性、SOD(超氧化物歧化酶)、可溶性总糖、POD(过氧化物酶)、游离脯氨酸等指标可作为杭白菊耐盐性快速鉴定评价的指标;聚类分析法将7份杭白菊种质的耐盐性分为强、中、弱3类,耐盐性强的种质为单瓣4号,耐盐性中的种质为NJK1、管花2号、NJK2、NJK3,耐盐性弱的种质为大花4号和红心2号;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评价杭白菊种质耐盐性由强到弱依次为单瓣4号>NJK1>NJK2>红心2号>NJK3>管花2号>大花4号。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和聚类分析对7份杭白菊种质的耐盐性评价结果相对较为一致,单瓣4号、NJK1、NJK2可作为杭白菊耐盐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人工海水 主成分分析 综合评价 耐盐性 生长指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嘉伟 朱光明 +6 位作者 王康才 易家宁 牛灵慧 张梦青 陈秋芬 王帅 陈肖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30期40-43,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比较白及叶长、叶宽、株高及原球茎大小的差异。[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间,白及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白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采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比较白及叶长、叶宽、株高及原球茎大小的差异。[结果]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间,白及幼苗的生长表现出显著差异。2,4-D均能诱导种子产生愈伤组织;6-BA、KT对白及幼苗叶长及原球茎的生长有抑制作用,KT对其叶宽、株高有抑制作用;NAA、IBA对白及幼苗叶长及叶宽的生长有促进作用,但NAA较IBA强,NAA还对其株高有促进作用。[结论]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单因素处理中,2,4-D诱导白及种子产生愈伤组织的最佳浓度为1.0 mg/L,诱导率为100%,其余成苗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中,NAA较IBA、6-BA、KT较好,0.5、1.0 mg/L NAA对幼苗的生长效果均较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处理中,仅2,4-D对白及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种子 幼苗 愈伤组织 原球茎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素形态及配比对5个种源菘蓝的生物碱类成分和多糖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婷婷 唐晓清 +3 位作者 施晟璐 杨月 王雨 王康才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70-2077,共8页
以5份不同种源的菘蓝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氮(CK)、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NH4+-N/NO3--N=75/25、NH4+-N/NO3--N=50/50、NH4+-N/NO3--N=25/75和酰胺态氮等7个处理,分析比较了不同种源植株的靛蓝、靛玉红和总生物... 以5份不同种源的菘蓝为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不施氮(CK)、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NH4+-N/NO3--N=75/25、NH4+-N/NO3--N=50/50、NH4+-N/NO3--N=25/75和酰胺态氮等7个处理,分析比较了不同种源植株的靛蓝、靛玉红和总生物碱含量、(R,S)-告依春及多糖含量等指标的差异,为菘蓝栽培生产中氮素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氮素处理有利于提高山西运城菘蓝和陕西商洛菘蓝叶内靛蓝含量,以及安徽亳州菘蓝和陕西商洛菘蓝叶内的总生物碱含量;NH4+-N/NO3--N=50/50处理对山西运城菘蓝,以及酰胺态氮处理对山西运城菘蓝和陕西商洛菘蓝叶内生物碱类成分的积累均有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氮素处理亦能有效地提高甘肃张掖菘蓝和陕西商洛菘蓝根内的(R,S)-告依春及安徽亳州菘蓝根内的多糖含量;安徽阜阳菘蓝(R,S)-告依春含量在任一氮处理下均远远高于其他种质菘蓝。研究表明,不同种源菘蓝对氮素处理的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建议生产中综合考虑菘蓝的来源和需肥规律,采用经济有效的施氮组合,以提高其活性成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菘蓝 氮素形态和配比 生物碱 多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首乌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谢凡 侯文文 +3 位作者 殷颖 宋嬿 杨莉 李文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54-2058,共5页
目的通过对何首乌药材多种质控指标的检测和分析,探索药材与成分指标间的关联性,为何首乌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1批何首乌药材,开展外观性状检查、水分、灰分、浸出物的测定,以及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的含... 目的通过对何首乌药材多种质控指标的检测和分析,探索药材与成分指标间的关联性,为何首乌药材等级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收集51批何首乌药材,开展外观性状检查、水分、灰分、浸出物的测定,以及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和结合蒽醌的含量测定,并根据分析结果构建等级评价标准。结果何首乌药材断面颜色的深浅与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直径大小与二苯乙烯苷含量有正相关性,而与结合蒽醌含量无相关性;水分与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灰分、浸出物等与其他指标间相关性不强。最终以何首乌主要成分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含量为等级划分指标,将何首乌药材分为一级、二级、三级3个等级。一级为二苯乙烯苷不得低于4.0%,结合蒽醌不得低于0.3%;二级为二苯乙烯苷不得低于3.0%,结合蒽醌不得低于0.2%;三级为二苯乙烯苷不得低于1.0%,结合蒽醌不得低于0.1%。结论建立的何首乌药材等级标准具有一定合理性和可行性,有利于确保何首乌药材的临床质量与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何首乌 等级 质量标准 二苯乙烯苷 结合蒽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沪郊西红花球茎腐烂病害的发生和药剂防治 被引量:7
8
作者 匡开源 许振光 +3 位作者 陈泉生 黄德崇 朱凌军 陈忠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S1期41-45,共5页
西红花球茎腐烂病害是我国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害由镰刀菌(Fusarium)侵染引起,在上海地区大田患病植株自2月份可见,多发生于3~4月份。药剂测定,多合肼(Duche-jing)、溴菌清(Xiujunqing... 西红花球茎腐烂病害是我国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该病害由镰刀菌(Fusarium)侵染引起,在上海地区大田患病植株自2月份可见,多发生于3~4月份。药剂测定,多合肼(Duche-jing)、溴菌清(Xiujunqing)、祛菌灵(Qujunling)、三唑酮(Fensinin)等有较好的抑制病菌作用。药剂防治,30%多得清(Duodeqing)浸渍球茎和喷雾植株,防病增产效果优于50%多菌灵(Bavis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球茎腐烂病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栽培与野生丹参药材品质评价 被引量:27
9
作者 宋嬿 赵志刚 郜舒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6-1029,共4页
目的对丹参主产区不同产地栽培与野生丹参从活性成分含有量角度进行品质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有量进行测定分析。Wond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0.01... 目的对丹参主产区不同产地栽培与野生丹参从活性成分含有量角度进行品质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有量进行测定分析。Wonda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甲醇-0.0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分别为268 nm、286 nm。结果栽培丹参中迷迭香酸、丹酚酸B、隐丹参酮及丹参酮ⅡA的含有量范围分别为0.23%~0.80%、7.63%~13.93%、0.02%~0.23%、0.08%~0.30%,野生丹参上述4种成分的含有量范围分别为0.54%~0.94%、7.95%~12.25%、0.03%~0.20%、0.12%~0.29%。结论栽培丹参中水溶性成分迷迭香酸、丹酚酸B的量多低于野生丹参,而脂溶性成分隐丹参酮、丹参酮ⅡA的量却较野生丹参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多数产地丹参药材栽培种与野生种能够明显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不同产地 栽培 野生 品质评价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制何首乌中异黄酮成分的检测及对BMSCs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千祥 史旭华 +5 位作者 梁幼玲 刘铭超 宋嬿 白俊其 黄志海 丘小惠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7-162,I0011,共7页
目的采用Q Exactive Plus LC-MS/MS定性鉴定豆制何首乌中微量异黄酮类成分,建立豆制何首乌与清蒸何首乌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并考察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UPLC-Q-Exactive高性能四极杆... 目的采用Q Exactive Plus LC-MS/MS定性鉴定豆制何首乌中微量异黄酮类成分,建立豆制何首乌与清蒸何首乌的薄层色谱(TLC)鉴别方法,并考察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作用。方法采用UPLC-Q-Exactive高性能四极杆母离子选择性与高分辨准确质量数(HR/AM)Orbitrap检测相结合的技术定性鉴定目标成分,选用色谱柱Phenomenex C18柱(100 mm×2.1 mm,1.7μm Phenomenex公司,美国);流动相:乙腈(D)-0.1%甲酸水(A)梯度洗脱,质谱采用负离子监测模式、采用全扫描及二级质谱扫描的功能,对微量目标化学成分进行快速识别;使用硅胶GF254薄层板对豆制何首乌中黑豆异黄酮类成分进行定性鉴别;采用MTT法检测大豆苷元、染料木素对BMSCs的增殖作用。结果UPLC-Q-Exactive四级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技术,使用少量对照品快速分析鉴定出豆制何首乌中微量的目标成分,具有高效分离及高灵敏检测优势;TLC鉴别大豆苷元斑点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重复性好,方法简便;染料木素对BMSCs具有抑制作用,大豆苷元具有促进BMSCs增殖的作用。结论豆制何首乌中可检测到异黄酮微量组分,其中大豆苷元为LC-MS与TLC较易检测成分,可作为TLC鉴别豆制何首乌与清蒸何首乌的特征成分,可能为豆制何首乌补血功效增强的药效物质基础之一,可作为其质量控制的指标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制何首乌 Q-Exactive Plus LC-MS/MS 大豆苷元 染料木素 薄层色谱 BMS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耿 高海燕 +1 位作者 陈旭 宋嬿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79-1582,共4页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快速测定。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量,运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其量与NIR光谱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中的量进行预测。结果模型以0~1间归一化(n01)结合... 目的应用近红外光谱法对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进行快速测定。方法利用HPLC法测定样品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量,运用偏最小二乘(PLS)法建立其量与NIR光谱之间的多元校正模型,对未知样品中的量进行预测。结果模型以0~1间归一化(n01)结合一阶导数,以偏最小二乘法(PLS)建模效果最好,校正集和预测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 7和0.956 4,所建立模型具有相对较好的内部稳健性、拟合度和预测能力。结论本方法可用于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的快速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法 红花 羟基红花黄色素A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蟾酥贮藏期间化学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京京 宋嬿 +4 位作者 卞雪莲 李冬 郭夫江 吴迎春 李医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3545-3548,共4页
目的 研究蟾酥Bufonis Venenum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蟾酥药材采用不同贮藏温度进行密封保存,科学规范定时采样24个月,观察其外观;HPLC法测定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以各成分的相对峰面积表征其... 目的 研究蟾酥Bufonis Venenum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蟾酥药材采用不同贮藏温度进行密封保存,科学规范定时采样24个月,观察其外观;HPLC法测定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以各成分的相对峰面积表征其变化规律。结果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18℃、4℃环境下的蟾酥色泽未见明显变化,质地较硬;而25℃环境下的蟾酥色泽加深,质地变软。-18℃环境下蟾酥中蟾毒灵、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基本不变;4℃、25℃环境下华蟾酥毒基含量明显下降,6个月以上蟾酥中3个指标成分含量总和低于2020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的7.0%,主要为华蟾酥毒基转变成去乙酰华蟾酥毒基。结论 中药蟾酥应在冷冻、避光的环境下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贮藏条件 蟾毒灵 华蟾酥毒基 脂蟾毒配基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评价西红花饮片质量 被引量:16
13
作者 孙振阳 张景珍 +4 位作者 王思雨 王英姿 宋嬿 张玉莲 邱佳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30-2434,共5页
目的依据灰色关联度法评价西红花饮片质量。方法测定20批不同产地、商品等级样品中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醇浸出物、水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干燥失重7种主要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以相对关联度为评价指标,构建饮片的质... 目的依据灰色关联度法评价西红花饮片质量。方法测定20批不同产地、商品等级样品中西红花苷Ⅰ、西红花苷Ⅱ、醇浸出物、水浸出物、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干燥失重7种主要指标。采用灰色关联度法,以相对关联度为评价指标,构建饮片的质量评价模型。结果各批饮片的相对关联度在0.309 6~0.639 6之间,>0.50的有10批,来自上海的较高,表明该产区饮片质量相对较优,与实地调查情况相一致。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西红花饮片的等级划分和综合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红花 饮片 灰色关联度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龙炮制品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及5种成分测定 被引量:9
14
作者 谭玲龙 钟凌云 +2 位作者 宋嬿 张玉莲 瞿光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38-2243,共6页
目的建立地龙及酒制地龙氨基酸类指纹图谱,并测定5种氨基酸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Diamonsil C_(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以乙酸钠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8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27℃。结果 18批... 目的建立地龙及酒制地龙氨基酸类指纹图谱,并测定5种氨基酸的含有量。方法分析采用Diamonsil C_(18)色谱柱(250 mm×4. 6 mm,5μm);以乙酸钠缓冲液-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 8 mL/min;检测波长360 nm;柱温27℃。结果 18批生地龙、酒地龙样品均有19个共有峰,平均相似度分别为0. 921、0. 991。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赖氨酸分别在1. 34~840、0. 79~491、0. 87~544、0. 74~461、0. 51~31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 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RSD)分别为95. 1%(1. 87%)、94. 0%(1. 86%)、92. 0%(0. 98%)、88. 7%(3. 56%)、96. 8%(1. 23%)。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地龙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 指纹图谱 化学成分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龙酒制工艺优化及炮制前后成分比较 被引量:6
15
作者 熊颂强 谭玲龙 +4 位作者 钟凌云 宋嬿 张玉莲 瞿光航 王艳春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953-2957,共5页
目的优化地龙酒制工艺及炮制前后成分比较。方法以黄嘌呤和肌苷含有量为评价指标,加酒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kg地龙,加入黄酒12.5 kg,闷润30 min,倒入预热的铁锅... 目的优化地龙酒制工艺及炮制前后成分比较。方法以黄嘌呤和肌苷含有量为评价指标,加酒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为影响因素,正交试验优化炮制工艺。结果最佳炮制工艺为每100 kg地龙,加入黄酒12.5 kg,闷润30 min,倒入预热的铁锅中,在80℃下炒制3 min。加酒量、闷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酒地龙炮制均具有显著影响。地龙酒炙后,次黄嘌呤含有量增加了30.9%,肌苷含有量下降了29.7%,蛋白质含有量下降了33.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地龙的酒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 酒制 正交试验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杜仲的炮制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嬿 朱俊杰 罗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79-882,共4页
目的: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杜仲块、盐杜仲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优选杜、甲块、盐仕仲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RP-HPLC法,Zorbax 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测定盐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目的:以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杜仲块、盐杜仲的炮制工艺进行研究,优选杜、甲块、盐仕仲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RP-HPLC法,Zorbax C18(150mm×4.6mm,5μm)色谱柱测定盐杜仲中松脂醇二葡萄糖苷、绿原酸的含量。结果:松脂醇二葡萄糖苷在0.252-10.08μg、绿原酸在11.15-891.15μg,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加样回收率,前者为96.1%(RSD=1.13%,n=6),后者为98.5%(RSD=1.00%,n=6)。结论:杜仲块的最佳工艺为浸5min软润16h,(75±2)°C干燥。盐杜仲的最佳工艺为加2%的盐化水拌匀,(400±5)°C快速炒制10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块 盐杜仲 炮制工艺 松脂醇二葡萄糖苷 绿原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蒸制法炮制天麻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宋嬿 朱俊杰 罗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16-1018,共3页
目的:优选天麻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RP-HPLC法,Zorbax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含量。以天麻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常压蒸制法,选择蒸制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工艺研究,并与传统浸润... 目的:优选天麻的最佳炮制工艺。方法:采用RP-HPLC法,Zorbax C18(1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测定天麻中天麻素含量。以天麻素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常压蒸制法,选择蒸制时间、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为考察因素进行工艺研究,并与传统浸润法比较。结果:天麻常压蒸制法为优选工艺,即洗净,上笼105℃蒸汽蒸制20 min,切薄片,70℃±2℃干燥4 h。结论:常压蒸制法可作为天麻炮制工艺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饮片 常压蒸制法 天麻素 炮制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血管生长因子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刘东 张罡 +5 位作者 沈忠培 周嘉樑 易勇 王伟昱 耿亚迪 高俊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3期1770-1775,共6页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甲胎蛋白(AF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上海杨思医院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TACE组和TACE+艾迪组,每组58例。TACE组给予TACE治疗,TACE+艾迪组在TACE组基础上给予艾迪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bFGF、VEGF、TGF-β1水平、氧化应激指标、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TACE+艾迪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TAC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FP、糖链抗原(CA)242、CA724、bFGF、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丙二醛(MDA)、白细胞介素(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TNF)-a、循环免疫复合物(CIC)、CD8+水平低于治疗前;总抗氧化能力(TAOC)、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IL-12、CD3+、CD4+、CD4+/CD8+水平、生活质量QOL评分高于治疗前。且TACE+艾迪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bFGF、VEGF、TGF-β1水平、氧化应激指标、炎症细胞因子、细胞免疫功能以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显著优于TACE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E+艾迪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TACE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显著,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减少毒副反应,调节氧化应激水平,降低炎症反应程度,并降低血清bFGF、VEGF、TGF-β1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有效率和安全性,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联用对麝香中多组分定性分析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杨弘 吴树华 俞磊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966-1968,共3页
目的分别对野生国产麝香、进口麝香和家养国产麝香的多组分进行研究。方法以乙醇超声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提取液成分进行分析。通过NIST库检索匹配其化学成分组成。结果麝香对照药材分离出23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13个化... 目的分别对野生国产麝香、进口麝香和家养国产麝香的多组分进行研究。方法以乙醇超声提取,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别对提取液成分进行分析。通过NIST库检索匹配其化学成分组成。结果麝香对照药材分离出23个色谱峰鉴定了其中13个化合物。野生国产麝香的色谱峰的数量及种类和对照药材色谱峰是相同的;进口麝香的色谱峰的数量、种类和对照药材的色谱峰有一些区别;家养国产麝香的色谱峰的数量、种类和对照药材色谱峰基本相同,峰的响应值均略低。结论麝香醇溶性化合物种类主要是大环化合物、脂肪酸类,雄甾酮类和胆固醇类化合物,通过对其中13个主要色谱峰的定性分析,可以为麝香质量的优劣判断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 气相色谱-质谱(GC-MS) 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鼠曲草中7种成分 被引量:6
20
作者 高俊斌 王璇 +3 位作者 陈燕红 李君丽 吕闪闪 孙连娜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6-1119,共4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1,5-二咖啡酰奎宁、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的含有量。方法鼠曲草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tlantis~ T_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鼠曲草Gnaphalium affine D.Don中原儿茶酸、绿原酸、咖啡酸、1,5-二咖啡酰奎宁、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的含有量。方法鼠曲草8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Atlantis~ T_3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2%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 L/min;检测波长288 nm;柱温30℃。结果 7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58%~103.8%,RSD 0.88%~1.74%。结论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鼠曲草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曲草 化学成分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