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3例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华英 沈磊 蔡树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5-118,共4页
目的 :分析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肿瘤的疗效 ,并探讨其预后因素。方法 :通过对 5 3例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肿瘤的病史资料和病理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患者按年龄、分期、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分成四组及复发组(n =15 )和非复发组 (n =38)进... 目的 :分析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肿瘤的疗效 ,并探讨其预后因素。方法 :通过对 5 3例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肿瘤的病史资料和病理切片进行回顾性分析 ,将患者按年龄、分期、肿瘤大小、核分裂数分成四组及复发组(n =15 )和非复发组 (n =38)进行比较 ,用Kaplan Meier生存曲线和Logrank检验。结果 :5 3例中 32例生存 ,1例带瘤生存 ,14例死于复发 ,6例死于其它疾病。各期间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 ,Ⅰ期 10年生存率为 80 % ,Ⅱ—Ⅳ期则为41%。肿瘤直径≥ 15cm组生存率明显下降。核发裂≤ 5 / 10HPF者 10年生存率为 10 0 % ,而 >5 / 10HPF组仅 33 % ,二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15例复发者与 38例无复发者病理特征方面发现Call Exner小体在无复发组中明显多见于复发组患者 ,而明显核异型及高核分裂则多见于复发组病人 ,经过统计学回归分析 ,发现分期、肿瘤大小、核异型及高核分裂仍保持显著性。当早期复发组 (<10年 )和晚期组 (>10年 )进行比较时发现早期复发者Call Exner小体少 ,细胞分裂多 ,核异形明显 ,而晚期复发组与无复发组非常相像。结论 :肿瘤分期是成人型卵巢粒层细胞肿瘤最有意义的临床预后因素 ,其次为肿瘤大小。明显核异形和核分裂数是重要的病理预后因素 ,Call Exner小体也是与预后相关的病理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粒层细胞肿瘤 临床特征 病理参数 成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颗粒细胞瘤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坚 盛伟琪 +2 位作者 朱雄增 张仁元 侯文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0-122,I019,共4页
目的:探讨恶性颗粒细胞瘤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及组织学起源。方法:对3例恶性颗粒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研究。结果: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为49岁。部位分别为颈部1例,右大腿2例。其中2例... 目的:探讨恶性颗粒细胞瘤的病理学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及组织学起源。方法:对3例恶性颗粒细胞瘤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观察研究。结果:男性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为49岁。部位分别为颈部1例,右大腿2例。其中2例分别于术后2年半及7年复发,并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上3例与良性颗粒细胞瘤十分相似,局部区域出现梭形瘤细胞,空泡状核及明显的核仁,其中1例在肿瘤的周边部可见到瘤细胞与外周神经束支之间有直接移行关系。免疫酶标结果显示瘤细胞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和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1例电镜检测显示胞浆内充满膜包被复合性溶酶体。结论:对临床明显恶性而组织学上却极似良性的恶性颗粒细胞瘤,以下几点能提示恶性诊断:(1)肿瘤超过4cm;(2)核分裂象超过2个/10HPF;(3)核呈空泡状并有明显的核仁;(4)出现梭形瘤细胞;(5)有肿瘤性坏死。此外,免疫组化标记及超微结构观察有助于鉴别诊断及揭示组织学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细胞瘤 恶性肿瘤 超微结构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66
3
作者 侯英勇 王坚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44-246,共3页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组织细胞学 GIS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坚 盛伟琪 +2 位作者 施达仁 朱雄增 张仁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 2例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1例为 5 8岁女性 ,表现为颈部皮下缓慢性生长的肿块 ;另 1例为 31岁男性 ,表现为... 目的 :探讨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 :对 2例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1例为 5 8岁女性 ,表现为颈部皮下缓慢性生长的肿块 ;另 1例为 31岁男性 ,表现为右后腹膜内肿块。眼观 ,肿瘤境界均较清楚 ,镜检 ,显示以下三个特征性的形态学改变 :(1)呈簇状分布扩张性的薄壁血管 ;(2 )分布于扩张血管之间的多形性瘤细胞 ;(3)血管壁、血管周围及瘤细胞之间伴有明显的透明样变性。免疫标记显示 2例肿瘤细胞均表达vimentin ,1例弱阳性表达CD34。随访至今 ,2例均未复发。结论 :软组织多形性透明变性血管扩张性肿瘤是一种低度恶性的软组织肉瘤 ,其组织学起源尚不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血管扩张 透明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静脉型血管瘤1例临床病理观察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坚 陆洪芬 +2 位作者 施达仁 朱雄增 张仁元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6-199,共4页
目的 :探讨微静脉型血管瘤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表型 ,侧重于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 1例微静脉型血管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肿瘤由不规则分枝状的增生性薄壁血管组成 ,增生性的血管在真皮的全层内呈... 目的 :探讨微静脉型血管瘤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组化表型 ,侧重于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对 1例微静脉型血管瘤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肿瘤由不规则分枝状的增生性薄壁血管组成 ,增生性的血管在真皮的全层内呈浸润性生长。部分内皮细胞略肿胀 ,但细胞无异型性 ,也无核分裂象。多数血管内皮细胞的外围可见梭形的血管周细胞。血管之间的基质伴有不同程度的胶原样变性。免疫组化标记显示内皮细胞强阳性表达CD31、CD34和FⅧ等内皮细胞标记 ,而血管周细胞则强阳性表达α SMA和MSA。结论 :微静脉型血管瘤是一种具有独特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良性血管肿瘤 ,肿瘤中的血管属于小静脉。熟悉该肿瘤的组织学特点对避免误诊为血管肉瘤和卡波西肉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静脉型血管瘤 临床病理 鉴别诊断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0例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8
6
作者 纪元 朱雄增 +3 位作者 王坚 周俭 李晓平 樊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92-195,共4页
目的 :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复习 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临床资料 ,并用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测 ,2例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10例Aml中 8例女性 ,2例男性 ,平均年龄44... 目的 :探讨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复习 10例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Aml)临床资料 ,并用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检测 ,2例进行电镜观察。结果 :10例Aml中 8例女性 ,2例男性 ,平均年龄44岁。临床无症状 ,而是影像学检查偶然发现。大体上为境界清楚但无包膜的肿块。光镜下由 3种成分即厚壁血管、上皮样或梭形平滑肌细胞及脂肪混合组成 ,偶尔还可见髓外造血成分。免疫组化检查瘤细胞表达A10 3、HMB45及平滑肌标记。结论 :Aml组织学形态变化多样 ,3种主要成分的比例和分布各异。检测A10 3和HMB45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临床病理 AML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口咽环坏死性肉芽肿和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朱雄增 陈忠伟 +2 位作者 戴洁 刘尚廉 傅秀珍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96-298,T005,共3页
比较研究鼻腔、口咽环26例坏死性肉芽肿(NG)和55例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性。结果显示:NG发病年龄比ML小,好发于鼻腔、病变表现为坏死和溃疡,不形成明显肿块;ML好发于扁桃体,病变处隆起,形成肿块,表面光滑或有浅溃... 比较研究鼻腔、口咽环26例坏死性肉芽肿(NG)和55例恶性淋巴瘤(ML)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性。结果显示:NG发病年龄比ML小,好发于鼻腔、病变表现为坏死和溃疡,不形成明显肿块;ML好发于扁桃体,病变处隆起,形成肿块,表面光滑或有浅溃疡。组织学上,NG以坏死和炎性肉芽组织中散布着小簇和个别瘤细胞为特征;ML则以瘤细胞弥漫成片分布为特征。免疫组化证实NG均起自T淋巴细胞,ML则大多数起自B淋巴细胞。研究表明NG从本质上讲属于外周T细胞淋巴瘤,但它与这一部位典型ML有着不同的临床表现、组织学和免疫组化特征。因此,NG这一名称作为特殊临床病理的疾病单元应予以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肉芽肿 恶性 淋巴瘤 鼻腔 口咽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裸鼠肿瘤动物模型VEGF受体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5
8
作者 李钧敏 陆洪芬 +2 位作者 田培坤 姚明 顾健人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flt 1与flk 1 KDR(VEGF的两个高亲和受体 )在人肿瘤细胞皮下接种肿瘤动物模型的血管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取荷瘤裸鼠皮下接种瘤块 ,漂洗、固定、石蜡连续切片 ,进行两种受体相应免疫组化... 目的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flt 1与flk 1 KDR(VEGF的两个高亲和受体 )在人肿瘤细胞皮下接种肿瘤动物模型的血管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取荷瘤裸鼠皮下接种瘤块 ,漂洗、固定、石蜡连续切片 ,进行两种受体相应免疫组化检测。结果 在 13种荷瘤裸鼠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中flt 1的阳性率大部分为强阳性或中阳性 ,而只有在荷人胃腺癌MKN 4 5裸鼠的肿瘤细胞中flt 1的阳性率为弱阳性 ,在荷人卵巢癌SKOv3裸鼠的肿瘤细胞中flt 1的表达为阴性。相比较而言 ,在 13种荷瘤裸鼠血管内皮细胞及肿瘤细胞中KDR的阳性率大部分为中阳性或弱阳性 ,并且在荷人肝癌SMMC 772 1裸鼠 ,荷人胃腺癌SPC A1裸鼠 ,荷人高转移肝癌移植瘤裸鼠 ,荷人卵巢癌SKOv3裸鼠的肿瘤细胞中 ,荷人宫颈癌移植瘤裸鼠和荷人胃腺癌MKN 4 5裸鼠的肿瘤细胞中 ,KDR表达为阴性。结论 VEGF受体共同表达于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与肿瘤细胞 ,提示了VEGF与VEGF受体结合作用在肿瘤演化中的重要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免疫组织化学 VEGF受体 表达 裸鼠 肿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 被引量:9
9
作者 蒋智铭 朱雄增 +3 位作者 李日乐 张惠箴 陈洁晴 王兆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4-47,I009,共5页
目的:介绍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的病理诊断。方法:收集外检和会诊中遇到的各种类型周围神经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必要的免疫组化标记和鉴别诊断,报道9例罕见的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结果:9例中:上皮样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 目的:介绍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的病理诊断。方法:收集外检和会诊中遇到的各种类型周围神经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必要的免疫组化标记和鉴别诊断,报道9例罕见的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结果:9例中:上皮样恶性周围神经鞘膜瘤,恶性蝾螈瘤,黑色素性神经鞘瘤,婴儿黑色素性神经外胚叶瘤,腺性神经纤维瘤,神经鞘粘液瘤,节细胞性神经母细胞瘤,恶性颗粒细胞瘤和透明细胞肉瘤各1例。结论:特殊类型周围神经肿瘤的形成与原始神经嵴细胞多向分化潜能密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肿瘤 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胃绒毛膜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忠伟 许越香 庄鸿培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8-60,I006,共4页
目的:研究胃原发性绒毛膜癌的组织学特点,探讨其组织学的发生。方法:对1例残胃原发性绒毛膜癌进行尸检,组织学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其组织学的发生。结果:肿瘤表现单一的绒毛膜癌形态伴有坏死和出血,肿瘤转移至肝脏、双肺... 目的:研究胃原发性绒毛膜癌的组织学特点,探讨其组织学的发生。方法:对1例残胃原发性绒毛膜癌进行尸检,组织学观察,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其组织学的发生。结果:肿瘤表现单一的绒毛膜癌形态伴有坏死和出血,肿瘤转移至肝脏、双肺及胃周围淋巴结。免疫组化肿瘤细胞表达HCG阳性,部分肿瘤细胞表达CK阳性。在目前英文文献报道的48例胃原发性绒毛膜癌中,28.3%病例以单一的绒毛膜癌形态,13%的病例胃为腺癌而转移灶为绒毛膜癌,58.7%的病例为腺癌、低分化癌和绒毛膜癌。结论:胃原发性绒毛膜癌发生可能为:(1)腹部的异位性索,(2)性索绒毛膜癌的转移,(3)胃的畸胎瘤,(4)胃粘膜的多能干细胞分化癌变,(5)胃的腺癌或未分化癌细胞去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癌 胃肿瘤 尸体解剖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WHO的胸腺上皮肿瘤分类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岗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2-74,共3页
关键词 胸腺肿瘤 上皮肿瘤 分类 WH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肿瘤及瘤样病变新类型:纤维性和纤维组织细胞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雄增 王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期66-73,共8页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瘤样病变 纤维性 纤维组织细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钙粘蛋白在肿瘤中的表达与分化转移的关系 被引量:6
13
作者 苏剑敏 周逸平 +1 位作者 徐薇苓 查锡良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28-31,34,共5页
目的 研究E钙粘蛋白(Ecadherin)在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转移等生物行为的关系及在4种癌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20例胃癌、21例结直肠癌、... 目的 研究E钙粘蛋白(Ecadherin)在胃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侵袭转移等生物行为的关系及在4种癌症中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20例胃癌、21例结直肠癌、20例宫颈癌、20例乳腺癌石蜡标本E钙粘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E钙粘蛋白在4种肿瘤中的表达有一定的相似,即癌组织较癌旁组织的表达水平低,高中分化肿瘤比低分化肿瘤表达水平高。E钙粘蛋白在不同转移情况肿瘤中的表达结果差异不明显。结论 E钙粘蛋白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组织,并与分化程度有直接关系;与转移的关系比较复杂,有待于进一步研究。E钙粘蛋白在4种肿瘤中的表达有一致性,所以E钙粘蛋白免疫组织化学研究有一定的临床病理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钙粘蛋白 胃癌 结直肠癌 宫颈癌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8例Kikuchi淋巴结炎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敏 许越香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2-294,共3页
为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准确性,对38例Kikuchi病的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学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上可分为三型:增生型、坏死型、黄色瘤样型。病变内增生的细胞主要有:组织细胞(Kp1+,Lysozyme+),转化... 为减少误诊率,提高诊断准确性,对38例Kikuchi病的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学观察分析。结果显示:组织学上可分为三型:增生型、坏死型、黄色瘤样型。病变内增生的细胞主要有:组织细胞(Kp1+,Lysozyme+),转化T淋巴细胞(UCHL1+)。根据该病的临床、病理形态及免疫酶标记特点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炎 KIKUCHI病 病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组织和骨的假恶性病变(Ⅱ): 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雄增 张仁元 王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62-164,共3页
软组织和骨的假恶性病变(Ⅱ):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朱雄增张仁元王坚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200032某些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在组织结构上相似于一些恶性肿瘤或因呈浸润性生长方式而误认为是恶性肿瘤;也有一些良性... 软组织和骨的假恶性病变(Ⅱ):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朱雄增张仁元王坚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200032某些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在组织结构上相似于一些恶性肿瘤或因呈浸润性生长方式而误认为是恶性肿瘤;也有一些良性肿瘤和瘤样病变的细胞丰富、出现核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骨肿瘤 假恶性病变 病理 瘤样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导管原位癌病理形态及c-erbB-2、p53和PCNA表达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薇苓 涂小予 +1 位作者 张廷缪 施达仁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41-243,I023,共3页
目的:对乳腺导管原位癌进行病理形态分析,并行c-erbB-2、p53癌基因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以及相关性的研究,以期为临床判断潜在恶性程度及预后提供参考指标。方法:运用病理形态分析以及枸橼酸-微波-A... 目的:对乳腺导管原位癌进行病理形态分析,并行c-erbB-2、p53癌基因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以及相关性的研究,以期为临床判断潜在恶性程度及预后提供参考指标。方法:运用病理形态分析以及枸橼酸-微波-ABC免疫组化法对25例常规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乳腺导管原位癌组织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25例乳腺原位导管癌c-erbB-2、p53、PCNA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36.0%,40.0%和40.0%;(2)粉刺型c-erbB-2、p53、PCNA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非粉刺型,而且c-erbB-2阳性率相差有显著性(P<0.05);(3)坏死、核异型性、核分裂数与c-erbB-2、p53、PCNA的表达有关,其中,坏死与PCNA阳性表达显著相关(P<0.05),核异型性与c-erbB-2蛋白表达显著相关(P<0.05)。结论:乳腺导管原位癌无论病理形态还是生物学行为都是异质性的,除了组织学亚型,某些形态指标以及c-erbB-2癌基因蛋白的表达也可作为恶性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导管原位癌 免疫组织化学 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巨细胞瘤84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蔡瑞霞 朱雄增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88-90,T003,共4页
报道84例骨巨细胞瘤(GCT),20~39岁患者占75%,95.2%位于长骨,其中膝关节附近占64.3%。X线表现为长骨骺端偏心位溶骨性病变。63例随访1~16年,33例复发(52.4%)。按照Jaffe病理分级,Ⅰ、Ⅱ、Ⅰ~Ⅱ和Ⅲ级的复发率各为66.7%、40%、44.4%和... 报道84例骨巨细胞瘤(GCT),20~39岁患者占75%,95.2%位于长骨,其中膝关节附近占64.3%。X线表现为长骨骺端偏心位溶骨性病变。63例随访1~16年,33例复发(52.4%)。按照Jaffe病理分级,Ⅰ、Ⅱ、Ⅰ~Ⅱ和Ⅲ级的复发率各为66.7%、40%、44.4%和50%。Ⅰ~Ⅱ级和Ⅲ级肺转移各为2例和1例。结果表明分级与预后无明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巨细胞瘤 病理 骨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纤维结构不良80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仁元 朱雄增 谢秀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3-76,共4页
报告80例骨的纤维结构不良临床和病理改变。男性43例,女性37侧,发病年龄3~57岁(中位年龄22多),最常见累及部位为肋骨、胫骨、颌骨和股骨。绝大多数为单骨性,仅5例为多骨性,无1例伴内分泌障碍,最常见症状为畸形。病理上以存在增生的纤... 报告80例骨的纤维结构不良临床和病理改变。男性43例,女性37侧,发病年龄3~57岁(中位年龄22多),最常见累及部位为肋骨、胫骨、颌骨和股骨。绝大多数为单骨性,仅5例为多骨性,无1例伴内分泌障碍,最常见症状为畸形。病理上以存在增生的纤维组织和不成熟骨为特征。讨论了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与骨化性纤维瘤的关系以及恶性变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结构不良 骨瘤样病变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早期胃癌病理诊断的几点意见 被引量:2
19
作者 沈铭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1期1-2,共2页
关于早期胃癌病理诊断的几点意见沈铭昌(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0032)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长期以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第一、二位。胃癌手术后的预后较差,早期胃癌占手术治疗患者的5%~10%。据上... 关于早期胃癌病理诊断的几点意见沈铭昌(上海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200032)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长期以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占第一、二位。胃癌手术后的预后较差,早期胃癌占手术治疗患者的5%~10%。据上海市三个区调查结果[1],恶性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病理诊断 病理分析 生存率 胃癌病理 癌前状态 微小胃癌 恶性肿瘤 中晚期胃癌 癌前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乳腺病变的病理检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廷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A08期80-82,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妇女乳腺癌的发病率虽较西方国家为低,但近年来,正在逐步上升。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