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酶谱法测定基质金属蛋白酶-2判断肝癌侵袭转移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卜文 汤钊猷 +3 位作者 叶胜龙 刘康达 黄晓武 高冬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65-167,共3页
通过酶谱法对肝细胞癌(HCC)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含量进行研究,并与反应HCC侵袭转移性的病理指标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HCC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血浆中均存在MMP-2;HC... 通过酶谱法对肝细胞癌(HCC)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血浆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含量进行研究,并与反应HCC侵袭转移性的病理指标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HCC癌组织、癌旁肝组织及血浆中均存在MMP-2;HCC癌组织及血浆中MMP-2含量升高与HCC侵袭转移性有关;HCC癌组织MMP-2含量高于其癌旁肝组织含量可作为通过MMP-2判断HCC侵袭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蛋白酶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肝肿瘤 酶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TNFα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稳定高表达克隆SMMC7721-TNF体外抗瘤活性及其可能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学胜 汤钊猷 +3 位作者 叶胜龙 郑仲承 戈凯 刘新垣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76-276,共1页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人TNFα基因感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经G418筛选获得一稳定高表达SMMC7721-TNF,观察SMMC7721-TNF细胞及其培养液上清对SMMC7721和BEL7404肝癌细胞的抗瘤效应,结果表明SMMC7721-TNFα细胞本身对两种细胞均无... 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人TNFα基因感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经G418筛选获得一稳定高表达SMMC7721-TNF,观察SMMC7721-TNF细胞及其培养液上清对SMMC7721和BEL7404肝癌细胞的抗瘤效应,结果表明SMMC7721-TNFα细胞本身对两种细胞均无明显的杀伤作用,但其培养液上清对这两种细胞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MC7721 TNFΑ 高表达 人肝癌细胞 抗瘤活性 体外 基因转染 克隆 培养液 初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临床研究的进展与21世纪的展望 被引量:19
3
作者 汤钊猷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323-326,共4页
关键词 肝肿瘤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内直接注射TNFα基因对人肝癌裸鼠模型的抗瘤效应及其可能机制的初步研究
4
作者 冯学胜 汤钊猷 +4 位作者 薛琼 叶胜龙 郑仲承 戈凯 刘新垣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76-277,共2页
将L-tnfSN DNA用脂质体介导或磷酸钙沉淀法导入由SMMC7721细胞形成的裸鼠皮下瘤结,或者将含L-tnfSN DNA的逆转录病毒病毒颗粒直接导入皮下结节中。其后,测定外周血TNFα的水平,发现三种方法处理后均有TNFα的一过性的表达,但病毒颗... 将L-tnfSN DNA用脂质体介导或磷酸钙沉淀法导入由SMMC7721细胞形成的裸鼠皮下瘤结,或者将含L-tnfSN DNA的逆转录病毒病毒颗粒直接导入皮下结节中。其后,测定外周血TNFα的水平,发现三种方法处理后均有TNFα的一过性的表达,但病毒颗粒直接注射法转导的TNFα基因表达高于其他两种方法(脂质体法次之,磷酸钙法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基因 裸鼠模型 人肝癌 抗瘤效应 表达 病毒颗粒 皮下 DNA 磷酸钙沉淀法 初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期肝癌根治术后介入放射学治疗的临床研究
5
作者 李茂全 颜志平 +5 位作者 周康荣 陆继珍 余业勤 王烈 王瑜 姚如祥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79-81,共3页
报告153例中晚期肝癌根治术后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的结果。所有患者于根治术后45~90天行介入治疗,两组共计治疗497次,其中单纯肝动脉内化疗灌注399次,化疗栓塞98次,平均每例行3.65次,最多12次。本组资料1、2、3年复发率为20.3%,44.4%,... 报告153例中晚期肝癌根治术后行肝动脉内化疗栓塞的结果。所有患者于根治术后45~90天行介入治疗,两组共计治疗497次,其中单纯肝动脉内化疗灌注399次,化疗栓塞98次,平均每例行3.65次,最多12次。本组资料1、2、3年复发率为20.3%,44.4%,和55.6%,低于文献报告。其生存率1、2、3年分别为70.6%,60.8%,55.6%。本研究表明:外科切除十预防性肝动脉内化疗栓塞,可提高中晚期肝癌的生存率和降低术后复发率,是一种有效可取的术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动脉灌注 栓塞疗法 介入疗法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由小到大和由大到小——肝癌临床研究中的思路 被引量:1
6
作者 汤钊猷 《医学与哲学》 1996年第10期505-507,共3页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致死性恶性肿瘤,近几十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最难诊断转变为较易诊断”;“不治之症变为部分可治之症”。这主要是小肝癌切除、对亚临床期复发的再切除、以及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等进步的结果。大家清...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致死性恶性肿瘤,近几十年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最难诊断转变为较易诊断”;“不治之症变为部分可治之症”。这主要是小肝癌切除、对亚临床期复发的再切除、以及不能切除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等进步的结果。大家清楚,“小肝癌终究要长大成大肝癌”,然而“大肝癌也同样可被转变为小肝癌”。这是一个规律,事物总是不断地向其对立方向转化。为此,掌握辩证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研究思路 医学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粘附性LAK细胞制备及抗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柴晓杰 叶胜龙 +3 位作者 吴伟忠 孙瑞霞 贺平 汤钊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91-193,共3页
本研究在常规LAK细胞制备基础上进行改进,用苯丙氨酸甲酯(PME)去除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抑制LAK细胞活性的单核巨噬细胞,制备抗癌活性较高扩增迅速的粘附性LAK细胞,从实验结果分析,外周血处理后粘附性LAK细胞较未粘性LAK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 本研究在常规LAK细胞制备基础上进行改进,用苯丙氨酸甲酯(PME)去除肝癌患者外周血中抑制LAK细胞活性的单核巨噬细胞,制备抗癌活性较高扩增迅速的粘附性LAK细胞,从实验结果分析,外周血处理后粘附性LAK细胞较未粘性LAK细胞具有较强的扩增能力,最大扩增倍数23~243倍,同时粘附性LAK细胞中T_H细胞亚群有增加趋势,T_S细胞亚群有减少趋势,其IL-2R^+表达增加至64.3%,此外,在抗瘤活性方面粘附性LAK细胞与非粘附性LAK细胞存在一定差别,分别为64.6%和42.8%,因此,从临床实用出发,制备相对高效的粘附性LAK细胞可以提高LAK疗法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肝癌患者 抗瘤活性 扩增 外周血 粘附性 细胞亚群 制备 甲酯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α及其受体促进肝癌细胞生长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效民 汤钊猷 +3 位作者 薛琼 邹合强 鲍卫华 洪雪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3-156,共4页
已经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其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有表达.并与这些肿瘤病人的预后有密切关系。本实验观察了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荷人肝癌裸鼠模型,以及肝癌病人的肿瘤标本中TGFα... 已经发现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及其受体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中有表达.并与这些肿瘤病人的预后有密切关系。本实验观察了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荷人肝癌裸鼠模型,以及肝癌病人的肿瘤标本中TGFα和EGFR的表达及其与肝癌生长的关系。结果显示两种裸鼠模型中.EGFR表达强的肿瘤生长快;培养肝癌细胞在TGFα刺激下EGFR表达明显增强,同时细胞分裂指数也明显增加;在一组人肝癌标本中,TGFα和EGFR在瘤内表达阳性组的平均瘤径明显大于阴性组。此项研究证实TGFα和EGFR的表达能够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从而影响肝癌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Α 表皮生长因子 受体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人肝癌铁蛋白抗体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放射免疫显像 被引量:5
9
作者 范桢 汤钊猷 +3 位作者 袁爱娜 赵惠扬 陈洁 陆继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6期405-408,共4页
用^(131)Ⅰ标记抗人肝癌铁蛋白抗体对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放射免疫显像分析。结果:显像阳性率为81.3%,其中经肝动脉插管和经外周静脉注射者各8例,前者阳性率为100%,注射后当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处理断层摄影即可获得阳性显像,以第4... 用^(131)Ⅰ标记抗人肝癌铁蛋白抗体对1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放射免疫显像分析。结果:显像阳性率为81.3%,其中经肝动脉插管和经外周静脉注射者各8例,前者阳性率为100%,注射后当天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处理断层摄影即可获得阳性显像,以第4~6天显像最为清晰,有3例追踪到第20天仍可获阳性显像。后者阳性率为62.5%,以第5~7天显像最为清晰。第3、5和8天肝癌与周围肝组织的中位放射强度比值前者分别为1.4,1.6和1.8,最高可达2.9;后者分别为1.2、1.3和1.4最高达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放射免疫显象 铁蛋白 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向综合治疗对肝癌耐药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汤文英 汤钊猷 +2 位作者 刘康达 邹合强 鲍卫华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简称组化)对92例肝细胞肝癌(HCC)标本进行了耐 药基因产物 P-GP的检测。结果:术前未治疗的 76例 HCC中,癌与癌周肝 P-GP组化染色 阳性率分别为60.5%(46/76)与69.7%... 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简称组化)对92例肝细胞肝癌(HCC)标本进行了耐 药基因产物 P-GP的检测。结果:术前未治疗的 76例 HCC中,癌与癌周肝 P-GP组化染色 阳性率分别为60.5%(46/76)与69.7%(53/76);由导向综合治疗后切除的16例标本中其癌 与癌周肝分别为31.2%(5/16)与78.3%(11/15)。表明经导向综合治疗后HCC中P-GP的 表达显著低于来治疗组(P<0.05)。提示导向综合治疗有助于克服HCC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药基因 P-GP 导向综合治疗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原位PCR法检测肝癌组织中的HBV DNA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宁 余竹元 朱世能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nsituPCR,ISPCR),对64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HCC组织(其中61例附癌周组织)切片中的HBVDNA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细胞癌(HCC)的关系。方法采用直接原位聚合酶链反应(insituPCR,ISPCR),对64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HCC组织(其中61例附癌周组织)切片中的HBVDNA进行检测,并与传统的免疫组织化学原位杂交和组织抽提核酸PCR法进行了比较。结果ISPCR对石蜡包埋的HCC组织中的HBVDNA检测高度敏感,检出率为71.9%(46/64),而相应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HBsAg)、原位杂交和组织抽提核酸PCR法的结果分别为17.2%(11/64)、54.7%(35/64)和57.8%(37/64)。癌周组织中的HBVDN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癌组织者,为78.7%(48/61)。ISPCR检测还显示,HBVDNA在肝细胞与癌细胞中主要分布于胞浆,较少见于胞核。在癌组织中,核阳性占48.4%(31/64),癌周组织中则为24.6%(15/61)。结论HBVDNA在癌周及癌组织存在情况的复杂性提示HBV的感染、整合在HCC发生中的作用远非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乙型肝炎病毒 原位杂交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导向治疗中三种^(131)I标记抗体的药代动力学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汤文英 汤钊猷 +2 位作者 李君 曾昭冲 刘康达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4期289-292,共4页
作者对131I标记铁蛋白多克隆抗体(131I-FtAb)、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131I-Hepama-1McAb)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单克隆抗体(131I-HBxMcAb)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1)裸鼠人肝癌... 作者对131I标记铁蛋白多克隆抗体(131I-FtAb)、抗人肝癌单克隆抗体(131I-Hepama-1McAb)和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单克隆抗体(131I-HBxMcAb)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1)裸鼠人肝癌模型,131I-FtAb分别经静脉(iV)、腹腔(ip)途径给药,其药代动力学模式有很大差异,相同剂量的FtAb与HBxMcAb经ip给药,tmax分别为8.1h和8.4h,T1/2分别为40.5h和43.2h;不同剂量T的131I-HBxMcAb,低剂量组与高剂量组tmax分别为14.2h和8.4h,T1/2分别为36.1h和40.5h,两者有差异;(2)肝细胞癌病人:分别经动脉(ia)、ip给药后的131I-FtAb的药代动力学均为二室模型,T1/2α分别为9.3h和11.6h,T1/2β分别为56.7h和54.1h;相同剂量的131I-FtAb与131I-Hepama-1McAb经ia注射后其药代动力学模型均为二室,T1/2α分别为9.3h和5.0h,T1/2β分别为56.7h和40.6h提示:131I-FtAb具有与131I-Hepama-1McAb相似或较优的动力学特征,FtAb仍不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肝细胞癌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动脉内灌注LAK细胞合并化疗栓塞治疗肝癌的疗效 被引量:2
13
作者 干育红 叶胜龙 +3 位作者 汤钊猷 吴志全 夏景林 郑宁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35-237,共3页
关键词 肝肿瘤 LAK细胞 灌注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基因细胞SPC-A-1/IL-2的致突变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贺书 李殿俊 +3 位作者 解丽华 刘旭 曹雪涛 叶胜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18-120,共3页
目的:观察转基因细胞SPC-A-1/IL-2的致突变作用,为转基因肿瘤细胞作为瘤苗进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检测提供依据。方法:在人IL-2的cDNA与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重组并完成PA317/pLIL-2SN包装体系... 目的:观察转基因细胞SPC-A-1/IL-2的致突变作用,为转基因肿瘤细胞作为瘤苗进行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检测提供依据。方法:在人IL-2的cDNA与逆转录病毒载体pLXSN重组并完成PA317/pLIL-2SN包装体系的基础上,将IL-2基因导入人肺腺癌胸膜转移细胞系SPC-A-1中并得到IL-2基因的稳定表达,然后通过遗传毒理学实验技术对转基因细胞SPC-A-1/IL-2的DNA及培养上清液进行体内和体外的致突变性实验研究。结果:转基因细胞SPC-A-1/IL-2的DNA及培养上清液均未显出致突变作用。结论:转基因细胞SPC-A-1/IL-2作为瘤苗应用可初步视为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 肿瘤 基因治疗 SPC-A-1/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评价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信达 余业勤 +6 位作者 汤钊猷 马曾辰 徐东波 包炎明 杨榕 张明 周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9-22,共4页
报道640例原发性肝癌作肝切除术。其中局部切除317例(49.5%),左外叶切除98例(15.3%),左半肝切除160例(25.0%),扩大左半肝切除12例(1.9%),右半肝切除49例(7.7%),扩大右半肝切除4例(0.6%)。手术死亡率为5.5%。术后1、3、5、10年生... 报道640例原发性肝癌作肝切除术。其中局部切除317例(49.5%),左外叶切除98例(15.3%),左半肝切除160例(25.0%),扩大左半肝切除12例(1.9%),右半肝切除49例(7.7%),扩大右半肝切除4例(0.6%)。手术死亡率为5.5%。术后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3.1%、48.9%、38.7%、28.1%;其中210例小肝癌则分别为89.7%、77.0%、63.8%、43.5%。78例术后生存5年以上,其中30例生存10年以上。对肝切除指征、手术操作及进一步提高手术远期疗效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放射免疫治疗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桢 汤钊猷 +2 位作者 刘康达 易企龙 张照寰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6期427-430,共4页
本文采用多变量存活分析方法(Cox's回归模型)分析了33例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癌,经^(131)Ⅰ标记抗人肝癌铁蛋白抗体放射免疫治疗后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初步结果表明肿瘤直径大小、^(131)Ⅰ单次放射剂量和肿瘤二期切除与生存时间密切相... 本文采用多变量存活分析方法(Cox's回归模型)分析了33例手术不能切除的肝癌,经^(131)Ⅰ标记抗人肝癌铁蛋白抗体放射免疫治疗后影响生存时间的因素。初步结果表明肿瘤直径大小、^(131)Ⅰ单次放射剂量和肿瘤二期切除与生存时间密切相关。其1年和3年生存率肿瘤直径小于10cm者于大于10cm者相比,分别为84%对50%和63%对9%;^(131)Ⅰ单次放射剂量为5.55×10~8~9.25×10~8Bq与大于9.25×10~8Bq者相比,分别为86%对55%和50%对18%;肿瘤获二期切除者与未二期切除者相比,分别为80%对66%和80%对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铁蛋白 抗体 放射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胜龙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74-174,共1页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取得长足进步.肝细胞癌(HCC)患者大多合并严重肝硬化,且易发生肝内播散和远处转移.近年来生物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取得较大进展,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肿瘤治疗的第四摸式.1 细胞因子肝癌综合治疗中常用药...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已取得长足进步.肝细胞癌(HCC)患者大多合并严重肝硬化,且易发生肝内播散和远处转移.近年来生物治疗在肝癌综合治疗中的应用取得较大进展,成为继手术、放疗和化疗后肿瘤治疗的第四摸式.1 细胞因子肝癌综合治疗中常用药物仍为白介素-2(IL-2)、干扰素(IF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IL-2用于治疗肝癌大多经肝动脉局部灌注,目前在临床上多与LAK或TIL联合过继免疫治疗,或与化疗药物及其它细胞因子联合应用.经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时应用大剂量IL-2治疗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化疗栓塞,且副作用小.IEN治疗肝癌多与其他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以IFN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优于单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近年报道IFN可有效阻断乙肝或丙肝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提示IFN可有效预防HCC的复发.TNF与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治疗肝癌可提高免疫功能,延长生存期.近年报道IL-12可显著减少肝转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综合疗法 生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细胞凋亡-抗HBx/抗CD3双功能抗体介导细胞毒性T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
18
作者 廖勇 汤钊猷 +4 位作者 刘康达 叶胜龙 陈洁 薛群 孙瑞霞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1-262,共2页
研究发现,针对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受体[TCB/CD3复合物]与肿瘤相关抗原的双功能抗体能有效地介导CTL对靶肿瘤细胞的杀伤。为此,我们通过细胞融合法经流式细胞仪[FACS]无菌分选建立了抗HBx/抗CD3二次杂交瘤,应用该二次... 研究发现,针对效应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受体[TCB/CD3复合物]与肿瘤相关抗原的双功能抗体能有效地介导CTL对靶肿瘤细胞的杀伤。为此,我们通过细胞融合法经流式细胞仪[FACS]无菌分选建立了抗HBx/抗CD3二次杂交瘤,应用该二次杂交瘤所分泌的双特性单克隆抗体[BsAb]介导CTL在LTNM4裸鼠人肝癌模型进行了实验性治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 双功能抗体 抗C 介导 HB 肝癌细胞凋亡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融合 表面受体 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人TNF-α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的构建、包装及对人肝癌细胞的感染
19
作者 冯学胜 汤钊猷 +4 位作者 叶胜龙 戈凯 郑仲承 王立群 刘新垣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75-275,共1页
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LN系列的三种载体LXSN,LNCX和LNSX构建了插入TNFα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L-tnfSN,LNC-tnf和LNS-tnf.重组载体用磷酸钙沉淀法引入病毒包装细胞PA317,经G418筛选后,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结果表明L-tnfSN... 利用逆转录病毒载体LN系列的三种载体LXSN,LNCX和LNSX构建了插入TNFα基因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L-tnfSN,LNC-tnf和LNS-tnf.重组载体用磷酸钙沉淀法引入病毒包装细胞PA317,经G418筛选后,用NIH3T3细胞测定病毒滴度,结果表明L-tnfSN产生的病毒滴度最高(1×10^5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肝癌细胞 TNF-Α基因 病毒滴度 感染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TNFΑ基因 包装细胞 磷酸钙沉淀法 构建 NIH3T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TNFα基因转染的人肝癌细胞稳定高表达细胞克隆SMMC7721-TNF的建立及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20
作者 冯学胜 汤钊猷 +3 位作者 叶胜龙 郑仲承 戈凯 刘新垣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75-276,共2页
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L-tnfSN的包装病毒颗粒感染人肝癌细胞SMMC7721,G418筛选后,随机挑选10个细胞克隆,扩大培养,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NFα的水平,将其中表达TNF最高细胞克隆命名为SMMC7721-TNF。观察SMMC7721-TNF的分子生物学... 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L-tnfSN的包装病毒颗粒感染人肝癌细胞SMMC7721,G418筛选后,随机挑选10个细胞克隆,扩大培养,检测细胞培养液上清中TNFα的水平,将其中表达TNF最高细胞克隆命名为SMMC7721-TNF。观察SMMC7721-TNF的分子生物学特性。Southern Blot证明TNFα基因完整地整合在细胞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MC7721 人肝癌细胞 TNFΑ基因 观察 细胞克隆 高表达 转染 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 细胞培养液 病毒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