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胚胎视网膜发育过程中突触囊泡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6
1
作者 周国民 谷华运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77-480,共4页
用光、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6~38周人胚胎视网膜突触囊泡蛋白的表达及超微定位.结果显示:1.人胎14周突触囊泡蛋白才出现在早期视细胞的胞质中,随后,内网层及节细胞的胞体也相继出现,且由视网膜的中央区向周边区发展;2.随着胎龄增... 用光、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6~38周人胚胎视网膜突触囊泡蛋白的表达及超微定位.结果显示:1.人胎14周突触囊泡蛋白才出现在早期视细胞的胞质中,随后,内网层及节细胞的胞体也相继出现,且由视网膜的中央区向周边区发展;2.随着胎龄增长,神经细胞发育长大,突触囊泡蛋白的含量也逐渐增加,并从核周质中转移至突触前末梢,32周时基本与成人相似;3.突触囊泡蛋白主要定位于突触前终末的突触小泡,核周质及轴突中含量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视网膜 发育 突触囊泡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学切片复习方法的实践与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马丽梅 赵培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24-224,共1页
关键词 组织学切片 复习方法 实践 实验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免疫制剂对大鼠枯否细胞释放过氧化氢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白咸勇 顾云娣 +2 位作者 朱继红 钟翠平 成令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31-334,共4页
从正常Wistar大鼠肝中分离出大量高纯度的枯否细胞(KC),体外培养并以干扰素(IFNα—2b)、卡介苗(BCG)或二者联用处理枯否细胞,用荧光法检测免疫制剂对枯否细胞释放H_2O_2的影响.结果显示,IFNα-2b或BCG均可增强枯否细胞释放H_2O_2量,分... 从正常Wistar大鼠肝中分离出大量高纯度的枯否细胞(KC),体外培养并以干扰素(IFNα—2b)、卡介苗(BCG)或二者联用处理枯否细胞,用荧光法检测免疫制剂对枯否细胞释放H_2O_2的影响.结果显示,IFNα-2b或BCG均可增强枯否细胞释放H_2O_2量,分别使释放量提高约1.6倍和1倍;IFNα-2b和BCG协同作用的效果更强,使枯否细胞释放H_2O_2量提高2倍以上.文章讨论了免疫制剂增强枯否细胞的H_2O_2释放量与其提高KC抗肝癌作用的关系及相关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枯否细胞 生物免疫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大部切除后肝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成令忠 钟翠平 +1 位作者 顾云娣 陈聚良 《解剖学杂志》 CAS 1986年第1期1-5,79,共6页
切除人鼠肝左叶与中叶(68%),电镜观察术后3~120小时的肝细胞。术后20小时内肝细胞超微结构发生进行性衰退,脂滴递增,细胞器退化,而溶酶体和自噬体显著增多,胞质内的退化结构和自噬体从细胞血窦面脱落入血窦内,被巨噬细胞吞噬,此乃肝细胞... 切除人鼠肝左叶与中叶(68%),电镜观察术后3~120小时的肝细胞。术后20小时内肝细胞超微结构发生进行性衰退,脂滴递增,细胞器退化,而溶酶体和自噬体显著增多,胞质内的退化结构和自噬体从细胞血窦面脱落入血窦内,被巨噬细胞吞噬,此乃肝细胞在DNA复制和分裂高峰前迅速进行结构更新的表现。术后20~48小时,肝细胞处于复制和增殖高峰,也是肝细胞结构逐渐恢复的时期,脂滴减少,游离核糖体先增多,表明此时细胞以合成结构蛋白为主;继而RER等增多。术后48小时以后,肝细胞结构基本恢复正常,RER和高尔基复合体发达,提示细胞功能基本复原。肝大部切除后肝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迅烈,恢复也甚快,讨论了这些变化在肝再生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肝大部切除 脂滴 细胞器 巨噬细胞 吞噬细胞 高尔基复合体 高尔基体 大鼠 自噬体 自噬泡 血窦 血腔 RER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下腺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8
5
作者 杨耀琴 陆璐 +1 位作者 谷华运 王蕙仁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5-18,86,共4页
用NSE-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小鼠、猫,猴和人的颌下腺进行了比较观察。在大鼠和小鼠的颌下腺中,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颗粒曲管细胞。纹状管及小叶间导管细胞呈中度阳性反应。猫,猴和人的颌下腺没有颗粒曲管,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纹... 用NSE-PA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小鼠、猫,猴和人的颌下腺进行了比较观察。在大鼠和小鼠的颌下腺中,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颗粒曲管细胞。纹状管及小叶间导管细胞呈中度阳性反应。猫,猴和人的颌下腺没有颗粒曲管,阳性反应主要定位于纹状管及小叶间导管细胞。对这些NSE阳性细胞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属性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下腺 神经 内分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抑素抑制再生肝细胞增殖作用的半数抑制量测定 被引量:3
6
作者 孙亚平 顾云娣 +2 位作者 陈聚梁 朱继红 成令忠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49-52,共4页
用上海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制备的大鼠肝抑素粗制品,半纯品和纯品,以~3H-TdR掺入液闪测定(CPM)法,检测它们对分离培养的再生肝肝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量.结果表明:三级样品的半数抑制量分别为466.62μg/ml,23.44μg/ml和0.2333μg/ml,肝... 用上海医科大学组胚教研室制备的大鼠肝抑素粗制品,半纯品和纯品,以~3H-TdR掺入液闪测定(CPM)法,检测它们对分离培养的再生肝肝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量.结果表明:三级样品的半数抑制量分别为466.62μg/ml,23.44μg/ml和0.2333μg/ml,肝抑素半纯品的生物活性是粗制品的20倍,纯品是粗制品的2000倍.用放射自显影法验证肝抑素三级样品对再生肝细胞摄取~3H-TdR的影响,也表明可使再生肝肝细胞核标记率明显下降,并与液门测定结果一致,以肝抑素纯品的活性最强.结果证明提取的大鼠肝抑素纯品具有抑制再生肝细胞增殖的高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肝抑素 肝细胞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炔诺酮对妊娠大鼠垂体、卵巢、胎盘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童夙明 陈红 +2 位作者 陈萍 周剑萍 陆湘云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6-39,共4页
用光、电镜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炔诺酮对妊娠大鼠垂体、卵巢和胎盘的影响.妊娠第7至11天大鼠每日灌服炔诺酮7.8mg/只,于第12天杀动物.实验组13例中有6例为不完全流产,其胎盘比对照组小与蜕膜均有明显淤血现象.7例完全流产标本,胎盘多剥... 用光、电镜和组织化学方法研究炔诺酮对妊娠大鼠垂体、卵巢和胎盘的影响.妊娠第7至11天大鼠每日灌服炔诺酮7.8mg/只,于第12天杀动物.实验组13例中有6例为不完全流产,其胎盘比对照组小与蜕膜均有明显淤血现象.7例完全流产标本,胎盘多剥脱并和胚胎穿破蜕膜流落宫腔,着床处充满血液.黄体结构及3β-羟甾脱氢酶无明显变化,血孕酮含量显著下降P<0.05.垂体催乳激素细胞粗面内质网明显增多,促性腺激素细胞分泌颗粒聚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炔诺酮 大鼠 卵巢 胎盘 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枯否细胞分离培养与免疫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韩伟 成令忠 顾云娣 《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71-74,143,共5页
应用胶原酶与链霉蛋白酶消化和分解破坏大鼠肝细胞的方法,获得非肝细胞;再经贴壁培养,成功地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枯否细胞。枯否细胞获得率为8.3×10^(6)个/每克肝组织,胞质内均含有在体吞噬的墨汁颗粒。培养成活的枯否细胞呈典型巨噬... 应用胶原酶与链霉蛋白酶消化和分解破坏大鼠肝细胞的方法,获得非肝细胞;再经贴壁培养,成功地获得大量高纯度的枯否细胞。枯否细胞获得率为8.3×10^(6)个/每克肝组织,胞质内均含有在体吞噬的墨汁颗粒。培养成活的枯否细胞呈典型巨噬细胞形态,电镜观察下表而有发达的伪足和微绒毛等结构,胞质内含大量溶酶体。以绵羊红细胞(SRBC)检测枯否细胞免疫活性,90%以上的细胞在特异抗体介导下形成SRBC花环,并能活跃吞噬SRBC。电镜观察了枯否细胞花环和吞噬功能。本实验国内首次分离培养成功大鼠肝枯否细胞,并证明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这对进一步研究枯否细胞的功能,尤其是它对肿瘤的免疫监视作用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否细胞 枯否细胞培养 免疫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单核巨噬细胞体外对肝癌细胞自然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韩伟 成令忠 顾云娣 《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4期219-223,共5页
应用不同分离方法,在同一大鼠身上成功地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单核细胞、肝枮否细胞,脾、肺和腹腔内的巨噬细胞。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表明:未经激活的以上五种效应细胞体外均能明显地抑制人肝癌细胞的^(3)H-TdR的掺入,而具有自然肿瘤细胞... 应用不同分离方法,在同一大鼠身上成功地获得大量高纯度的单核细胞、肝枮否细胞,脾、肺和腹腔内的巨噬细胞。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实验表明:未经激活的以上五种效应细胞体外均能明显地抑制人肝癌细胞的^(3)H-TdR的掺入,而具有自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作用强弱与效/靶细胞比率不同有关。比较各种效应细胞对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发现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其中以枯否细胞抑瘤作用最强,其抑制率高达90%,单核细胞最弱。机体中数量庞大的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具有自然抑瘤作用,对单核巨噬细胞的更深入研究将为进一步阐明肿瘤免疫监视机制提供更充实的理论依据,以期为肿瘤免疫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淋巴器官中的树突状细胞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宏 钟翠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57-460,共4页
近年来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是人与动物体内最强有力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cell),它源于骨髓髓样干细胞,通过血液迁移,广泛分布于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这类细胞胞核较大,常有数个凹陷.胞质丰富,细胞器不发达,... 近年来研究,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是人与动物体内最强有力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cell),它源于骨髓髓样干细胞,通过血液迁移,广泛分布于淋巴组织和非淋巴组织,这类细胞胞核较大,常有数个凹陷.胞质丰富,细胞器不发达,含一些线粒体,偶见颗粒,外形不规则,胞质常伸出数个突起,突起为梭形、扁平或面纱样,其胞膜上含丰富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 I、II).树突状细胞能捕获、加工抗原,将抗原提呈给T细胞,刺激、诱导静息T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非淋巴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型相关性抗原和Sialy-Tn抗原在女性胎儿生殖器官的表达 被引量:1
11
作者 童夙明 井上正树 +1 位作者 小川晴畿 谷泽修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25-329,共5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H、Lewis-a(La)、Lewis-b(Lb)、Lewi-x(Lx)、Lewis-y(Ly)、SialylLewis-a(SLa)、Sialyl-Lewis-x(SLx)、Sialrl-dimeric-Lewi-xi(SLxi)和Sialyl-Tn(STn)等9种糖抗原在人胎儿卵巢、子宫和阴道中的表达.卵巢卵母...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讨H、Lewis-a(La)、Lewis-b(Lb)、Lewi-x(Lx)、Lewis-y(Ly)、SialylLewis-a(SLa)、Sialyl-Lewis-x(SLx)、Sialrl-dimeric-Lewi-xi(SLxi)和Sialyl-Tn(STn)等9种糖抗原在人胎儿卵巢、子宫和阴道中的表达.卵巢卵母细胞的胞质中可见SLx、La及Lb抗原的表达,并随胎龄增长而增多.子宫内膜和宫颈单层柱状上皮的免疫反应可归为三类:(1)增长型(La、SLx,H)随胎龄而增;(2)弱表达类(SLa、Lx、SLxi、STn);(3)早期突发类(Lb、Ly),妊娠早期抗原表达较强,中期稍弱,晚期强.宫颈和阴道复层扁平上皮的免疫反应也可分为三类:(1)增长型(SLxi、H);(2)弱表达类(SLa、 Lx、STn);(3)在妊娠早期为中度表达,中、晚期显著增强(La、Lb、SLx、Ly).上述抗原有的是癌抗原或癌胚抗原,实验结果对妇科癌细胞表面分子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型 抗原 胎儿 女性生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细胞三维支架短期固定培养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吴海涛 钟翠平 +2 位作者 王薇 王正敏 顾云娣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0年第5期298-301,共4页
目的 :观察兔肋软骨细胞聚羟基乙酸 (polyglycolic acid,PGA)三维支架短期固定培养对软骨细胞利用率、软骨细胞长满支架所需时间及软骨细胞支架复合体厚度等影响。方法 :设 PGA支架固定组和非固定组 ,固定组 :先用鼠尾胶把 PGA支架粘附... 目的 :观察兔肋软骨细胞聚羟基乙酸 (polyglycolic acid,PGA)三维支架短期固定培养对软骨细胞利用率、软骨细胞长满支架所需时间及软骨细胞支架复合体厚度等影响。方法 :设 PGA支架固定组和非固定组 ,固定组 :先用鼠尾胶把 PGA支架粘附在盖玻片上 ,再往固定后的 PGA支架上滴加软骨细胞悬液 ,3~ 4天后支架与盖玻片分离。非固定组 :把软骨细胞悬液直接滴加到 PGA支架上进行复合培养。固定组和非固定组软骨细胞 PGA支架复合体培养 2周后分别行同种异体皮下移植 ,3月后取出标本 ,光镜观察软骨形成情况。结果 :固定组中 PGA支架在加培养液过程中 ,不会在培养液内漂动 ,支架内软骨细胞无大量流失现象 ;相反 ,非固定组中 PGA支架在加培养液和移动培养皿过程中 ,会在培养液内飘动或晃动 ,支架内很多软骨细胞重新漂浮至培养液中。固定组 PGA支架内软骨细胞分裂、增殖 1周时 ,软骨细胞已充满 PGA网眼 ;在非固定组 ,2周时 ,软骨细胞才长满 PGA支架内网眼。固定组软骨细胞支架复合体同种异体移植后能形成成片软骨 ;非固定组软骨细胞支架复合体移动后无软骨形成。结论 :软骨细胞 PGA三维支架短期固定培养 ,能有效减少支架内软骨细胞流失 ,缩短软骨细胞长满 PGA支架网眼的时间 ,增加软骨细胞支架复合体厚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细胞 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培养大白鼠松果体细胞的超微结构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丽琏 《解剖学杂志》 CAS 1985年第4期273-275,364,共4页
我们用原代分离单层细胞培养方法培养了生后2天的大白鼠松果体细胞,见到有明暗两种细胞。在培养早期见到松果体细胞彼此靠近,聚集成巢。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松果体细胞发育分化正常,所见到超微结构与在体成年大白鼠基本相仿。
关键词 松果体 胞体 松果腺 内分泌腺 细胞 超微结构 大白鼠 家鼠属 体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肝大部切除后肝再生的研究 2.肝重量和体积以及肝细胞体积和数量增长的动态研究
14
作者 朱继红 成令忠 +1 位作者 钟翠平 顾云娣 《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4期303-307,共5页
测定了成年大鼠肝大部切除后12~120小时不同时间再生肝的重量和体积,用多功能显微图象测量仪测定切片中肝细胞和肝细胞核面积以及肝细胞核直径。按体视学方法测算肝细胞体积和体积密度以及整个肝脏的肝细胞数。术后36小时,再生肝重量、... 测定了成年大鼠肝大部切除后12~120小时不同时间再生肝的重量和体积,用多功能显微图象测量仪测定切片中肝细胞和肝细胞核面积以及肝细胞核直径。按体视学方法测算肝细胞体积和体积密度以及整个肝脏的肝细胞数。术后36小时,再生肝重量、体积和肝重/体重比值以及肝细胞数的增长分别为对照组的2倍;术后72小时,分别为对照组的4倍。至术后120小时,肝重量、体积和肝细胞数均己接近正常肝大小。实验提示,大鼠肝大部切除后再生速度极快,术后第5天已完成肝的重建。再生肝的重量、体积和肝细胞数的增长动态呈一致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对照组 肝大部切除 体积比 再生肝 肝再生 大鼠 动态研究 数量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肾远端小管Na^+-K^+-腺苷三磷酸酶的光镜和电镜技术
15
作者 陈聚梁 周捷 童夙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82-383,共2页
Na^+-K^+-腺苷三磷酸酶(Na^+-K^+-ATP酶),在肾重吸收Na^+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维持细胞内Na^+与细胞外K^+按比例进行交换的作用,它在肾中分布不均,研究该酶在肾小管中分布情况对了解肾Na^+重吸收功能及病理变化有一定的意义.本... Na^+-K^+-腺苷三磷酸酶(Na^+-K^+-ATP酶),在肾重吸收Na^+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具有维持细胞内Na^+与细胞外K^+按比例进行交换的作用,它在肾中分布不均,研究该酶在肾小管中分布情况对了解肾Na^+重吸收功能及病理变化有一定的意义.本实验将Mayakara等人的柠檬酸铅法,稍加改变,应用对硝基苯酚磷酸(P--nitrophenylphosphate Na salt P-NPP钠盐)作底物,可获同样效果,灵敏度高,结果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 钠离子 钾离子 腺苷三磷酸酶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酸睾丸酮的抗生育研究
16
作者 童夙明 周云霞 +4 位作者 卫敏 陈移 姚月珍 陈聚良 聂增溶 《解剖学杂志》 CAS 1987年第3期170-173,252,共5页
本文研究了丙酸睾丸酮对人早期胎盘的绒毛、蜕膜及大鼠的胎盘、脑垂体、卵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对人与大鼠胎盘组织均有损伤,体外培养实验提示药物有直接损伤绒毛及蜕膜组织的作用。丙酸睾丸酮对大鼠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无明显... 本文研究了丙酸睾丸酮对人早期胎盘的绒毛、蜕膜及大鼠的胎盘、脑垂体、卵巢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药物对人与大鼠胎盘组织均有损伤,体外培养实验提示药物有直接损伤绒毛及蜕膜组织的作用。丙酸睾丸酮对大鼠脑垂体促性腺激素细胞无明显的影响。卵巢内部分黄体出现结缔组织增生,黄体细胞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实验组 对照组 试验组 丙酸睾丸酮 胎盘组织 子宫内膜 蜕膜 光镜观察 细胞滋养层细胞 绒毛膜尿囊 抗生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慢性微循环障碍对大鼠主要脏器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晓源 陈丽琏 +1 位作者 施永德 步燕芳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0-14,85,共5页
经大鼠尾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10ml/kg,持续20天,复制成大鼠慢性微循环障碍模型,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结果:实验组肉眼见到肺,肾脏器表面点状至片状出血,光镜下肺、肾、脾、淋巴结、心脏,肾上腺的小血管与微血管扩张,淤血... 经大鼠尾静脉注射10%高分子右旋糖酐10ml/kg,持续20天,复制成大鼠慢性微循环障碍模型,对照组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结果:实验组肉眼见到肺,肾脏器表面点状至片状出血,光镜下肺、肾、脾、淋巴结、心脏,肾上腺的小血管与微血管扩张,淤血。脾血窦扩张、溶血及巨噬细胞反应等现象;扫描电镜下实验组主动脉腔面附有大量圆形扁平状物质,及成团的红细胞,血小板及纤维蛋白等。对照组无上述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循环障碍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癌基因产物Fos及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良明 沈天真 +2 位作者 陈星荣 黄祥龙 童蓓燕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1-434,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中Fos、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1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管数为n=4),血管成形术组(n=8),血管成形术+低分子量肝素组(n=8),以2F PTCA导管对两侧髂动脉进行血管成形术,术后1小时... 目的:研究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中Fos、热休克蛋白—70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10只新西兰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血管数为n=4),血管成形术组(n=8),血管成形术+低分子量肝素组(n=8),以2F PTCA导管对两侧髂动脉进行血管成形术,术后1小时、2小时取血管成形后血管进行Fos、热休克蛋白—70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正常动脉内未见Fos表达,血管成形术后1小时部分平滑肌细胞阳性,2小时表达增多;正常动脉内热休克蛋白—70位于平滑肌细胞胞浆内,血管成形术后1、2小时平滑肌细胞核呈阳性;血管成形术+低分子量肝素组与单纯血管成形术组结果相同.结论:Fos于血管成形术后早期出现,与SMC增生迁移有关,低分子量肝素不影响此过程.首次发现血管成形术后热休克蛋白—70迅速增加,可能是一种对抗血管成形术损伤的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滑肌细胞 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热休克蛋白 F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棉酚对雌性大鼠抗着床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云峰 周孝瑚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99-102,共4页
成年wistar雌鼠17只。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组。实验组喂服醋酸棉酚(100mg/kg/d)一月后交配。受精后第10天剖腹,观察妊娠动物数与着床胎数,并分别对卵巢组织化学(△~5-3β-羟甾脱氢酶)观察以及和心、肝、子宫等作组织学方法观察。发现醋... 成年wistar雌鼠17只。随机分为对照和实验组。实验组喂服醋酸棉酚(100mg/kg/d)一月后交配。受精后第10天剖腹,观察妊娠动物数与着床胎数,并分别对卵巢组织化学(△~5-3β-羟甾脱氢酶)观察以及和心、肝、子宫等作组织学方法观察。发现醋酸棉酚对大鼠具有明显抗着床作用,抗着床率为100%。此时,阴道涂片显示动情周期紊乱;黄体细胞的△~5-3β-羟甾脱氢酶活性明显下降,子宫内膜相当于间期时的内膜。以上结果提示△~5-3β羟甾脱氢酶活性下降,孕酮合成受阻,可能是醋酸棉酚抗着床作用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棉酚 着床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分子量肝素抑制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增生及再狭窄形成
20
作者 张良明 沈天真 +3 位作者 陈星荣 黄祥龙 童蓓燕 白咸勇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增生及再狭窄形成过程,探讨低分子量肝素的抑制作用.方法:以PT-CA导管对家兔髂动脉行血管成形术,于术后不同时间取血管成形段血管,行HE染色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兔疫组化染色,测量内膜/中膜比值,计数... 目的:观察血管成形术后平滑肌细胞增生及再狭窄形成过程,探讨低分子量肝素的抑制作用.方法:以PT-CA导管对家兔髂动脉行血管成形术,于术后不同时间取血管成形段血管,行HE染色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兔疫组化染色,测量内膜/中膜比值,计数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结果:血管成形术造成血管损伤,术后3天即见有少许平滑肌细胞迁移至内膜,至14天时内膜增厚,3、7、14天时中膜平滑肌细胞的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9.54%、10.78%、3.23%,低分子量肝素组不同时间内膜增厚程度及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率均低于血管成形术组.结论:血管成形术的损伤导致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并向内膜迁移,形成再狭窄病变,低分子量肝素能够部分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及迁移,减少再狭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再狭窄 平滑肌细胞增殖 肝素 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