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黄的生化学研究ⅩⅩⅩⅨ.蒽醌衍生物抗厌氧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文风 陈聪敏 +1 位作者 陈琼华 蔡亚农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354-357,共4页
大黄蒽醌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对临床常见的100株厌氧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8 μg/ml能使76~91%的厌氧菌生长被抑制,其中对最常见的脆弱类杆菌,能抑制90~100%菌株的生长。与常用抗厌氧菌药物比较,大黄蒽醌衍生物对厌氧菌的... 大黄蒽醌衍生物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对临床常见的100株厌氧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8 μg/ml能使76~91%的厌氧菌生长被抑制,其中对最常见的脆弱类杆菌,能抑制90~100%菌株的生长。与常用抗厌氧菌药物比较,大黄蒽醌衍生物对厌氧菌的MIC虽然略高于甲硝唑,但与其他抗厌氧菌药物比较,如头孢甲氧噻吩等,其MIC大致相近或优于它们。实验还表明大黄蒽醌衍生物抗厌氧菌主要是抑菌而非杀菌。其作用部位可能是干扰厌氧菌细胞壁的形成和细胞膜的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蒽醌衍生物 抗厌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对人肝癌细胞的逆转作用——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艾兆伟 查锡■ +1 位作者 汤华 陈惠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0年第2期163-168,共6页
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在10μmol/L的视黄酸(又称维甲酸,Retinoic Acid,RA)处理后,增殖明显受到抑制。RA作用后的细胞~3H-TdR总参入量明显下降,而单个细胞的~3H-TdR参入率却变化不明显。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该细胞株G_0/G_1、S及G_2+M期... SMMC-7721人肝癌细胞株在10μmol/L的视黄酸(又称维甲酸,Retinoic Acid,RA)处理后,增殖明显受到抑制。RA作用后的细胞~3H-TdR总参入量明显下降,而单个细胞的~3H-TdR参入率却变化不明显。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该细胞株G_0/G_1、S及G_2+M期的百分率分别为49.6%、16.7%、33.7%,而RA处理3天的细胞则相应地为59.1%、15.4%、25.5%。经RA处理3天后,细胞染色体的主流范围由对照细胞的48—56转变为44—50,其中二倍体细胞数由4%上升至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 肝癌 细胞株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诱发大鼠肝癌的亚细胞组分中两类丝氨酸蛋白激酶的动态变化
3
作者 汤华 陈惠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6期722-726,共5页
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隔周测定肝脏胞液、膜性和胞核中的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C(PKC)的活力。发现胞液PKA在诱癌过程中活力改变不大,胞液PKC则逐步增高,在第13周和20周形成两个活力高峰... 用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隔周测定肝脏胞液、膜性和胞核中的蛋白激酶A(PKA)和蛋白激酶C(PKC)的活力。发现胞液PKA在诱癌过程中活力改变不大,胞液PKC则逐步增高,在第13周和20周形成两个活力高峰。膜性PKA和PKC都呈双相变化,即在癌前期(10-14周)增加,癌形成期(17-20周)反而降至正常以下,胞核PKA和PKC也都在癌前期升至高峰,而癌形成期则低于癌前期,但仍高于正常(PKA)或接近正常(PKC)。因只有膜性PKC在大鼠老化时降低,故这些变化不是鼠龄变化的结果,而是DEN诱癌所引起,其变化机理可能与下降调节、细胞内转位或两型同工酶相反的升降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诱发 肝癌 亚细胞组分 丝氨酸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中心的研究—羧基、氨基和胍基的化学修饰 被引量:3
4
作者 夏初临 陈惠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3期327-332,共6页
用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丁二酮(DIC)分别修饰人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羧基、氨基和胍基,研究了酶的失活动力学,发现引起一分子酶亚基全部失活所需抑制剂的分子数分别为1.0... 用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EDC),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和丁二酮(DIC)分别修饰人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羧基、氨基和胍基,研究了酶的失活动力学,发现引起一分子酶亚基全部失活所需抑制剂的分子数分别为1.0、1.08和0.98,提示每亚基只有一个羧基、氨基和胍基参与酶的活性中心。底物及其类似物谷胱甘肽,S-己烷或S-辛烷谷胱甘肽可保护GST-π免受上述抑制剂的修饰,使假一级反应速度常数k_1明显降低,说明羧基、氨基和胍基是GST-π和GSH结合部位的组成基团。作者曾证明GST-π中的一个快反应巯基也参与酶与GSH的结合,故至少有四个不同的基团是酶亚基的结合基团,本文还对TNBS对氨基修饰的特异性作了验证,并讨论了GST-π与GSH结合时形成离子键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S-转移酶 化学修饰 羧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重复性缺氧小鼠脑神经节苷脂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黄如彬 杨典洱 +3 位作者 李爱华 潘颖 金有豫 贺建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53-256,共4页
以昆明鼠为实验对象,用CS-9000薄层扫描仪测定急性重复性缺氧小鼠脑组织中神经节苷脂GM1、GD1a、GD1b和GT的各个组分相对百分比及唾液酸的含量.结果发现:与未经缺氧处理的空白对照组(A)比较,缺氧一次的实验... 以昆明鼠为实验对象,用CS-9000薄层扫描仪测定急性重复性缺氧小鼠脑组织中神经节苷脂GM1、GD1a、GD1b和GT的各个组分相对百分比及唾液酸的含量.结果发现:与未经缺氧处理的空白对照组(A)比较,缺氧一次的实验对照组(B)及急性重复缺氧4次后饲养2d(天)实验对照组(D)等3组小鼠比急性重复缺氧4次实验组(C)小鼠脑组织中的唾液酸含量显著下降,神经节苷脂GM1与GD1b相对百分比明显降低;神经节苷脂GT相对组分百分比明显上升,神经节苷脂GD1a,还没发现有统计学差异.结果提示脑组织中神经节苷脂可能参与急性重复缺氧小鼠的耐缺氧能力的形成,而且是一个短时间内不能恢复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缺氧 神经节苷脂 小鼠 薄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胆碱食物对实验性肝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机理初步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袁胜涛 胡锡琪 +3 位作者 朱全胜 路建平 林肇辉 查锡良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7-60,共4页
15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组实验。A组,普通混合饲料加3'-甲基-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3'-MeDAB);B组,低胆碱饲料玉米粉加3'-Me-DAB;C组,单纯玉米粉;D组,单纯普通混合饲料饲养。测定诱癌过程... 15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组实验。A组,普通混合饲料加3'-甲基-4-二甲基-氨基偶氮苯(3'-MeDAB);B组,低胆碱饲料玉米粉加3'-Me-DAB;C组,单纯玉米粉;D组,单纯普通混合饲料饲养。测定诱癌过程中各组动物肝组织中总磷和磷脂酰胆碱含量。结果A、B组在第20周时均诱发出肝癌,诱癌率B组为81.8%,A组为20%,P<0.05.B组诱癌动物多发生广泛转移:网膜、腹腔淋巴结、膈肌、脾门、肺脏,部分动物出现血性腹水,而A组未出现转移和腹水。A、B组动物肝组织中总磷和磷脂酰胆碱含量在诱癌过程中持续降低,B组更为明显。表明低胆碱可促进实验性肝癌发生发展,其机理可能是低胆碱影响磷脂酰胆碱合成以及DNA甲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胆碱 磷脂酰胆碱 肿瘤发生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细胞选择素及其配体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谢天培 吴孟超 +5 位作者 顾天爵 范俊 刘彦君 王皓 王华菁 郭亚军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选择素及其配体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了正常肝脏、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内皮细胞选择素(E-Selectin)及其配体合成的关键酶岩藻糖转移酶(Fuc-T)的... 目的:研究内皮细胞选择素及其配体在肝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探针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了正常肝脏、肝癌组织及癌旁肝组织中内皮细胞选择素(E-Selectin)及其配体合成的关键酶岩藻糖转移酶(Fuc-T)的转录水平。结果:E-Selectin的转录只局限于内皮细胞,且在肝癌及正常肝组织之间没有差别;但Fuc-T的转录水平在肝癌与正常肝组织之间差别明显,表现为多发肝癌中子瘤的水平明显高于母瘤,母瘤明显高于单发肝癌,单发肝癌明显高于癌旁组织,而癌旁组织又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结论:E-Selectin与其配体的相互粘附,在肝癌的转移中起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转移 岩藻糖转移酶 内皮细胞选择素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诱发肝癌过程中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的高效液相层析测定 被引量:7
8
作者 顾建新 孟宪旺 +2 位作者 任建新 汤华 陈惠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6期653-658,共6页
提纯人血浆运铁蛋白(Tf),经链霉蛋白酶水解,再经肼解法制备Tf中的二天线N糖链,后者经还原末端的氨基吡啶(PA)化进行荧光标记,再切除外链的唾液酸和半乳糖残基,获得Gn_2Man_3Gn_2-PA荧光标记糖链,以此制备的糖链为受体底物,UDP-GlcNAc为... 提纯人血浆运铁蛋白(Tf),经链霉蛋白酶水解,再经肼解法制备Tf中的二天线N糖链,后者经还原末端的氨基吡啶(PA)化进行荧光标记,再切除外链的唾液酸和半乳糖残基,获得Gn_2Man_3Gn_2-PA荧光标记糖链,以此制备的糖链为受体底物,UDP-GlcNAc为供体底物,用反相HPLC分离底物和产物,建立了N乙耽氨基葡萄糖转移酶V(GnT-V)的测定法。用GnT-V作为肿瘤生化标志物,观察到在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过程中,此酶在诱癌第4周轻度上升,第6周恢复,第10周后持续升高,至18周达正常鼠肝的20倍以上,与病理学上的癌变期相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氨基 葡萄糖转移酶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和亚硒酸钠对肝癌细胞某些表型逆转的加和作用 被引量:2
9
作者 秦锁富 查锡良 陈惠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5期613-617,共5页
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经1μmol/L视黄酸和或2.5μmol/L亚硒酸钠处理后,膜上纤维连接蛋白沉着量逐日上升,且较相应天数的对照组细胞增加,而甲胎蛋白分泌量和~3H-TdR参入率被明显抑制。视黄酸和亚硒酸钠同时处理的联合组作用强度接近于... 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经1μmol/L视黄酸和或2.5μmol/L亚硒酸钠处理后,膜上纤维连接蛋白沉着量逐日上升,且较相应天数的对照组细胞增加,而甲胎蛋白分泌量和~3H-TdR参入率被明显抑制。视黄酸和亚硒酸钠同时处理的联合组作用强度接近于两者单独使用时作用强度的加和。对以上结果和视黄酸及亚硒酸钠使肝癌细胞接触抑制恢复及表型逆转的关系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黄酸 亚硒酸钠 肝肿瘤 加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黄酸对皮肤上皮基底培养细胞表面膜糖蛋白N-连接型糖链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查锡良 艾兆伟 陈惠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1年第1期67-73,共7页
维生素A类化合物对糖蛋白N-连接型糖链(简称N-糖链)结构的影响,近年来在研究其作用机制中颇受重视。本文研究视黄酸(RA)对大鼠皮肤上皮基底培养细胞表面膜糖蛋白糖链结构作用,发现RA促进N-糖链合成,使~3H-甘露糖掺入糖链量增加43.5%,R... 维生素A类化合物对糖蛋白N-连接型糖链(简称N-糖链)结构的影响,近年来在研究其作用机制中颇受重视。本文研究视黄酸(RA)对大鼠皮肤上皮基底培养细胞表面膜糖蛋白糖链结构作用,发现RA促进N-糖链合成,使~3H-甘露糖掺入糖链量增加43.5%,RA可改变N-糖链的类型,促进复杂型N-糖链合成,表现为增加三、四天线复杂型N-糖链合成而不是二天线;RA还使含分叉性GIeNAc和核心Fuc的百分比上升。本文还用细胞电泳方法研究膜表面唾液酸相对量,发现RA可引起唾液酸含量下降。结果提示RA对N-糖链结构的影响,是其多种生物学作用的可能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基底细胞 N-连续型糖链 视黄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曹立环 查锡良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90-393,共4页
整合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粘连分子.文章介绍了整合素的结构和功能,整合素是由α和β亚基(均属跨膜蛋白)通过非共价键形成异质二聚体分子,可参与细胞与胞外基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连,并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和丝氨酸... 整合素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粘连分子.文章介绍了整合素的结构和功能,整合素是由α和β亚基(均属跨膜蛋白)通过非共价键形成异质二聚体分子,可参与细胞与胞外基质、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粘连,并通过酪氨酸蛋白激酶系统和丝氨酸蛋白激酶系统介导细胞的信息传递.细胞恶变时,整合素表达的种类和数量均可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 细胞 细胞粘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衣霉素对细胞膜表面运铁蛋白受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邵东敏 陈卫国 +1 位作者 李溪冰 顾建新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11-15,共5页
应用抑制糖蛋白N-糖链合成的地衣霉素处理SMMC-7721人肝癌细胞,3H甘露糖掺入实验显示细胞膜表面糖蛋白N-糖链的合成受到显著抑制,但细胞膜表面运铁蛋白受体内吞再循环的过程无显明变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受体与运铁蛋... 应用抑制糖蛋白N-糖链合成的地衣霉素处理SMMC-7721人肝癌细胞,3H甘露糖掺入实验显示细胞膜表面糖蛋白N-糖链的合成受到显著抑制,但细胞膜表面运铁蛋白受体内吞再循环的过程无显明变化,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受体与运铁蛋白的亲和力亦无改变,但细胞膜表面运铁蛋白受体数减少。结果提示用地衣霉素处理细胞后,在内质网合成的无N-糖链的运铁蛋白受体影响其运输到细胞膜表面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衣霉素 运铁蛋白受体 N-糖链 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链结构不同的纤连蛋白与HT1080细胞结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立环 秦慧 查锡良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2期161-164,共4页
人血浆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与人胎盘纤连蛋白两者在肽链结构上基本相同,但人血浆Fn的N-糖链结构为二天线结构,而人胎盘Fn不仅N-糖链的数量增加,同时还含有多天线结构,分别用^(125)I标记这两种... 人血浆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与人胎盘纤连蛋白两者在肽链结构上基本相同,但人血浆Fn的N-糖链结构为二天线结构,而人胎盘Fn不仅N-糖链的数量增加,同时还含有多天线结构,分别用^(125)I标记这两种具有不同糖链结构的Fn,观察两者与HT1080细胞的饱和结合的亲和性,结果发现,在4℃,人血浆Fn与HT1080细胞的饱和结合为129ng/10~5细胞,解离常数为2.83×10^(-8)mol/L,人胎盘Fn与HT1080细胞的饱和结合为133ng/10~6细胞,解离常数为2.64×10^(-8)mol/L.因而,人血浆Fn与人胎盘Fn上N-糖链的不同并未影响其与受体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连蛋白 糖链 结构 细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PCR法检测 SMMC-7721人肝癌细胞α5β1整合蛋白 mRNA的表达
14
作者 周国飞 查锡良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2期109-113,共5页
整合蛋白α 5β 1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细胞粘附分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演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了快速定量检测整合蛋白α 5β 1 mRNA表达的 RT- PCR方法,结果表明:在 PCR反应体系中加入 25 ng到 200 ng mRNA的逆转录产物呈... 整合蛋白α 5β 1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细胞粘附分子,在肝癌的发生发展和演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研究了快速定量检测整合蛋白α 5β 1 mRNA表达的 RT- PCR方法,结果表明:在 PCR反应体系中加入 25 ng到 200 ng mRNA的逆转录产物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并以此为反应条件测定 pcDNA3-α 5, pcDNA3-β 1质粒共转染或单转染的α 5β 1.6- 7721, α 5.3- 7721, β 1.6- 7721细胞株 mRNA的表达,表明经 pcDNA3-α 5, pcDNA3-α 1质粒感染后人肝癌细胞株 SMMC7721细胞中整合蛋白α 5β 1的表达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且α5,β1亚基间可能存在相互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整合蛋白α5β1 人肝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ELISA及用于肝癌的诊断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峰 陈惠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71-374,共4页
从人体胎盘提纯GST-π,制备兔抗GST-π血清,纯化其IgG,并降解成Fab’片断,通过SMCC与HRP交联成Fab’-HRP,用于夹心ELISA以测定GST-π,灵敏度可达11pg,超过国外的放射免疫法。用此法测定正常人血清GST-π为1.06±0.94ng/ml,原发性肝... 从人体胎盘提纯GST-π,制备兔抗GST-π血清,纯化其IgG,并降解成Fab’片断,通过SMCC与HRP交联成Fab’-HRP,用于夹心ELISA以测定GST-π,灵敏度可达11pg,超过国外的放射免疫法。用此法测定正常人血清GST-π为1.06±0.94ng/ml,原发性肝癌血清较正常高20倍以上。阳性率达9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ST ELISA 肝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对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的阻断作用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岚 杨小平 陈惠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6年第1期104-108,共5页
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可使肝中增殖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胞液和膜性酪氨酸蛋白激酶(c-TPK,m-TPK)有不同程度的逐步升高,直至16周(除c-TPK在... 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可使肝中增殖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γ-GT),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胞液和膜性酪氨酸蛋白激酶(c-TPK,m-TPK)有不同程度的逐步升高,直至16周(除c-TPK在第12周活力最高外),而分化指标精氨酸酶(AGN)则明显降低,如在诱癌开始的同时给予全反式维甲酸(RA)连续16周则可延缓γ-GT、GST和两种TPK的升高和AGN的降低,这种作用并非RA本身对酶活力的影响,而是RA阻断肝癌发展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甲酸 肝癌 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凝集素亲和层析研究人血清肝型碱性磷酸酶的糖链结构 被引量:4
17
作者 呂元 呂晴 +1 位作者 陈敏 陈惠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93年第6期691-696,共6页
用麦胚凝集素(WGA)将人血清肝型和骨型碱性磷酸酶(ALP)分离,再将肝型ALP通过蔓陀萝凝集素(DSA)亲和层析柱作醋酸梯度洗脱,发现正常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各组各自的混合血清ALP的层析行为有明显差异。正常人只有... 用麦胚凝集素(WGA)将人血清肝型和骨型碱性磷酸酶(ALP)分离,再将肝型ALP通过蔓陀萝凝集素(DSA)亲和层析柱作醋酸梯度洗脱,发现正常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各组各自的混合血清ALP的层析行为有明显差异。正常人只有不结合组分,而各种良性肝病出现数目不同(2—3个)的弱结合组分,肝癌则还出现3个強结合组分,各组分ALP在不同肝病血清中的出峰时间基本恒定。这种ALP洗脱峰的不均一性在单个病人血清中依然存在,是ALP糖链结构不同而引起的。由此推测肝病时ALP上N糖链的天线数增加,肝病越发展成慢性或恶性,血清ALP和DSA的亲和力也越強。这些结果有可能在临床上鉴别各类不同的肝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亲和层析 碱性磷酸酶 N糖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谷胱甘肽S-转移酶动力学及抑制剂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初临 陈惠黎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4期294-300,共7页
研究了人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动力学。底物GSH和1-氯-2,4-二硝基苯(CDNB)的km分别为0.109和0.870mmol/L。苯唑青霉素和先锋霉素Ⅰ能抑制GST—π,以先锋霉素较明显,属非竞争性抑制。溴磺酜对CDNB也是非竞争作用,但胆红素则... 研究了人胎盘型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π)的动力学。底物GSH和1-氯-2,4-二硝基苯(CDNB)的km分别为0.109和0.870mmol/L。苯唑青霉素和先锋霉素Ⅰ能抑制GST—π,以先锋霉素较明显,属非竞争性抑制。溴磺酜对CDNB也是非竞争作用,但胆红素则对CDNB竞争而对GSH非竞争地抑制酶活力。S-正辛烷和S-正已烷谷胱甘肽与GSH竞争而与CDNB非竞争地抑制GST-π。已充分证明GST-π所催化的双底物反应属随机顺序机制。化学修饰实验发现:巯基、胍基、氨基、羧基和吲哚基可能参与酶活性中心的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转移酶 化学修饰 胎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周期和肿瘤化疗 被引量:1
19
作者 周国飞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6期11-12,共2页
细胞增殖是生物学上的一个基本问题。我们把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一个周期称为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又分为G_1期、S期、G_2期。间期细胞形态上没有明显变化,但却进行十分活跃的代谢,G_1期为DNA合成... 细胞增殖是生物学上的一个基本问题。我们把细胞从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的一个周期称为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又分为G_1期、S期、G_2期。间期细胞形态上没有明显变化,但却进行十分活跃的代谢,G_1期为DNA合成前期;S期为DNA合成期;G_2期为DNA合成后期,主要合成微管蛋白等,RNA和组蛋白合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 肿瘤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大鼠异常凝血酶原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普民 李茂深 《生物化学杂志》 CSCD 1989年第3期199-203,共5页
用灵敏的凝血酶原蛇毒激活测定法,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血浆异常凝血酶原及肝组织内凝血酶原前体含量的变化。血浆异常凝血酶原从诱癌第4周开始持续上升至第13周;第15周有所下降,第20周又开始回升。而在此过程中,肝组织... 用灵敏的凝血酶原蛇毒激活测定法,观察二乙基亚硝胺诱发大鼠肝癌过程中,血浆异常凝血酶原及肝组织内凝血酶原前体含量的变化。血浆异常凝血酶原从诱癌第4周开始持续上升至第13周;第15周有所下降,第20周又开始回升。而在此过程中,肝组织内凝血酶原前体含量变化不明显,而在诱癌20周的肝癌结节内,凝血酶原前体显著堆积。同时,还研究了肝再生过程中大鼠血桨异常凝血酶原及肝内凝血酶原前体的变化。华法令处理的大鼠作为阳性对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酶原 肝再生 二乙基亚硝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