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甘油月桂酸酯微乳液的抑菌特性及保鲜应用
1
作者 李娜 王春华 +1 位作者 孙敏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163-173,共11页
为研究单甘油月桂酸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微乳液在延缓优势腐败菌引起的冷藏大黄鱼腐败变质的作用效果,该研究首先在体外考察了GML微乳液对单一/混合优势腐败菌(Shewanella baltica、Pseudomonas brenneri)的抑菌特性,并将优势... 为研究单甘油月桂酸酯(glycerol monolaurate,GML)微乳液在延缓优势腐败菌引起的冷藏大黄鱼腐败变质的作用效果,该研究首先在体外考察了GML微乳液对单一/混合优势腐败菌(Shewanella baltica、Pseudomonas brenneri)的抑菌特性,并将优势腐败菌接种的大黄鱼块用GML微乳液处理,通过考察大黄鱼贮藏期间品质指标,以考察其体内抑菌效果。结果发现:GML微乳液对优势腐败菌的抑菌活性明显,胞外蛋白酶抑制率、抑菌圈直径增加,加剧细胞内蛋白质、核酸泄漏,造成细胞膜渗透性改变。同时,细胞壁结构也有一定的损伤,细胞表面褶皱收缩,细胞间出现黏连。高浓度GML微乳液对S.baltica的抑菌效果优于P.brenneri,其中1.5 mg/mL GML微乳液对混合菌悬液的抑菌效果会比单一的优势腐败菌(S.baltica、P.brenneri)更加明显。在体内接种实验中发现:1.5 mg/mL GML微乳液明显延缓优势腐败菌混合接种模式下的大黄鱼菌落总数增加、感官特性劣变、氨含量和氨基酸脱羧酶活性改变及肌原纤维蛋白降解,三氯乙酸-可溶性肽含量增加速率也会变缓。综上所述,1.5 mg/mL GML微乳液可用于延缓优势腐败菌导致的冷藏大黄鱼块腐败变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甘油月桂酸酯 抑菌特性 优势腐败菌 大黄鱼 保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冷链流通中温度波动对腐败希瓦氏菌的生长及其腐败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9
2
作者 钱韻芳 林婷 +3 位作者 曹维 叶晶鑫 谢晶 杨胜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0-106,共7页
为研究冷链流通过程中温度波动对水产品腐败菌生长代谢的影响,分析了3种不同温度波动的模拟冷链流通条件下腐败希瓦氏菌在凡纳滨对虾汁中的生长情况及其代谢产物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pH值、总氨基酸含... 为研究冷链流通过程中温度波动对水产品腐败菌生长代谢的影响,分析了3种不同温度波动的模拟冷链流通条件下腐败希瓦氏菌在凡纳滨对虾汁中的生长情况及其代谢产物挥发性盐基氮(total volatile basic nitrogen,TVB-N)、pH值、总氨基酸含量、生物胺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0℃条件下接种腐败希瓦氏菌的虾汁24 h内细菌快速增殖,而在4℃条件下经192 h后仍处于平稳增长趋势。温度波动在流通初期对腐败希瓦氏菌的生长影响较大,对中末期菌落数的影响较小。低温和温度波动并不影响腐败希瓦氏菌生长的最大菌落数,但会显著影响其生长速率。流通196 h后接菌组A1、B1、C1的TVB-N含量分别从初始的5.47 mg/100 g上升至28.29、13.11和25.91 mg/100 g,表明温度波动显著提高腐败产物的累积。接菌组样品的总氨基酸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且以赖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下降最为明显。腐败希瓦氏菌产生的生物胺主要是腐胺和尸胺。综上所述,贮运流通初期发生温度波动对腐败希瓦氏菌的生长影响较大,会加速氨基酸的降解和腐败产物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腐败希瓦氏菌 温度波动 氨基酸 生物胺 致腐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A抗菌/抗氧化活性包装薄膜在食品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晨伟 汪浩东 +4 位作者 刘昌树 王赛 李少玮 周家欣 谢晶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63,共12页
综述了聚乳酸(PLA)抗菌/抗氧化活性薄膜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的研究进展,主要从PLA抗菌/抗氧化活性薄膜及其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和PLA材料的安全性评价3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旨在为PLA抗菌/抗氧化活性包装薄膜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聚乳酸 活性包装 活性薄膜 食品保鲜 安全性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管的沸腾换热与PEC评价
4
作者 王金锋 滕文强 +2 位作者 谢晶 朱生林 常婉莹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1-106,143,共7页
以套管结构为设计模型,通过外管流动的水对内管R32加热使其沸腾,采用CFD对不同数量竖凹槽的内螺旋波纹管进行沸腾换热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光管相比,内螺旋波纹结构强化了沸腾换热但增大了内管压降,表面换热系数和内管压强分别提高至... 以套管结构为设计模型,通过外管流动的水对内管R32加热使其沸腾,采用CFD对不同数量竖凹槽的内螺旋波纹管进行沸腾换热模拟研究。结果表明:与光管相比,内螺旋波纹结构强化了沸腾换热但增大了内管压降,表面换热系数和内管压强分别提高至光管的147%,221%。随着竖凹槽数量的增加,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管的表面换热系数和内管压降均先增大后减小,当竖凹槽数量为16时均达最大值,分别为光管的157%,261%。此外,通过比较不同数量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管的强化沸腾效果与泵功率损耗的关系(PEC),发现竖凹槽数量为16时,PEC最大(1.523),因此,竖凹槽数量为16时,竖凹槽内螺旋波纹管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凹槽 表面换热系数 压降 P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结合胡椒碱对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三文鱼保鲜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俞滢洁 林婷 +3 位作者 杨胜平 邱伟强 谢晶 钱韻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152-160,共9页
为研究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姜黄素与胡椒碱对三文鱼品质变化的影响,采用理化指标(硬度、弹性、持水力、挥发性盐基氮值、硫代巴比妥酸值、游离氨基酸)、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嗜冷菌总数、产H_(2)S菌数、假单胞菌数和乳酸菌数)对三文... 为研究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姜黄素与胡椒碱对三文鱼品质变化的影响,采用理化指标(硬度、弹性、持水力、挥发性盐基氮值、硫代巴比妥酸值、游离氨基酸)、微生物指标(菌落总数、嗜冷菌总数、产H_(2)S菌数、假单胞菌数和乳酸菌数)对三文鱼的品质进行分析,并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onfocal laser scanning microscop,CLSM)和低场核磁共振分别观察微活菌分布和水分迁移情况。结果表明,未经处理的对照组样品在贮藏7 d后的菌落总数达到了7.80 lgCFU/g,而姜黄素与胡椒碱的复合保鲜剂处理组仅达到6.96 lgCFU/g,CLSM的图像也表明复合保鲜剂能够抑制微生物在样品中的生长和扩散,并且在贮藏过程中质构以及持水力的下降也同样受到抑制,根据低场核磁共振的结果也可看出,2种保鲜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三文鱼样品的新鲜度,尤其是复合保鲜剂效果最好。因此,可考虑用0.5 mg/mL姜黄素+0.5 mg/mL胡椒碱的复合保鲜剂对冷链物流过程中的三文鱼进行保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文鱼 姜黄素 胡椒碱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低场核磁共振 冷链物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美白对虾防黑变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溪 蓝蔚青 +1 位作者 刘嘉莉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94-300,共7页
在分析了南美白对虾黑变原因的基础上,对物理保鲜(低温、气调、超高压和臭氧处理)与化学保鲜(化学保鲜剂和生物保鲜剂)等技术进行综述。单一保鲜技术存在其各自优缺点,复合保鲜剂和复合保鲜技术的应用能发挥其综合作用,增强防黑变与保... 在分析了南美白对虾黑变原因的基础上,对物理保鲜(低温、气调、超高压和臭氧处理)与化学保鲜(化学保鲜剂和生物保鲜剂)等技术进行综述。单一保鲜技术存在其各自优缺点,复合保鲜剂和复合保鲜技术的应用能发挥其综合作用,增强防黑变与保鲜效果。开发新型保鲜方式与天然生物保鲜剂是南美白对虾防黑变保鲜的发展趋势,多种技术优化组合能相对延长南美白对虾货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美白对虾 防黑变 保鲜 多酚氧化酶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相变蓄冷材料及其应用于冷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游辉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87-293,共7页
随着生鲜食品电商行业的兴起,冷链物流成为越发重要的存在,但机械制冷技术的应用场景要求高,而相变蓄冷技术可以实现跨时间和空间的能量转移,成为了冷链物流行业目前减少机械制冷能耗的重要方式之一。该文就低温有机相变蓄冷材料、低温... 随着生鲜食品电商行业的兴起,冷链物流成为越发重要的存在,但机械制冷技术的应用场景要求高,而相变蓄冷技术可以实现跨时间和空间的能量转移,成为了冷链物流行业目前减少机械制冷能耗的重要方式之一。该文就低温有机相变蓄冷材料、低温无机相变蓄冷材料和复合低温相变蓄冷材料3个方面对-18℃左右相变蓄冷材料的研究进行概述,并回顾了低温相变蓄冷材料在蓄冷板冷藏车、蓄冷集装箱、冷库等冷链装备中的应用,指出目前改善低温相变蓄冷材料的性能是该领域的研究重点,提出了在冷链应用方面还需要在蓄冷材料释冷时进行温度控制、降低运输成本等方面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蓄冷 纳米相变蓄冷材料 冷链 冷藏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库低碳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杨智康 杨大章 +1 位作者 谢晶 霍昳琳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1-227,共7页
文章对冷库的低碳量化指标及能耗评价标准进行了总结,并从制冷技术、蓄冷技术和气流组织优化3个方面,对冷库中广泛应用的低碳新技术进行了系统性的综述,最后对未来冷库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冷库 低碳 制冷技术 蓄冷技术 气流组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嘴结构对冲击式速冻设备性能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舒志涛 谢晶 杨大章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7-191,共5页
利用高速气流对物体进行射流冲击,使其快速冻结的设备被称为冲击式速冻设备。其中,设备的喷嘴结构是决定冻结区内流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着物体与周围环境的传热。文章从冲击式速冻设备喷嘴结构出发,阐述了喷嘴的倾斜角度、排列布置以... 利用高速气流对物体进行射流冲击,使其快速冻结的设备被称为冲击式速冻设备。其中,设备的喷嘴结构是决定冻结区内流场的重要因素之一,影响着物体与周围环境的传热。文章从冲击式速冻设备喷嘴结构出发,阐述了喷嘴的倾斜角度、排列布置以及形状对冲击式速冻设备内部气流流动和换热特性的影响。板间距与喷嘴直径比(H/d)以及流体雷诺数(Red)对喷嘴倾斜角度和平均努塞尔数之间的关系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此外,喷嘴的不同形状以及不同排列方式对系统内部气流组织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式 速冻设备 喷嘴 换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海陆空冷链运输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0
作者 霍昳琳 杨大章 +1 位作者 谢晶 杨智康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328-334,共7页
为解决食品冷链运输中存在的碳排放高、食品损耗高的问题,研究人员不断开发冷链新技术、优化冷链运输系统、优化运输路径。该文简述了减少食品冷链运输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方法,介绍了当前食品海陆空冷链运输的发展现状,叙述了吸附式制冷... 为解决食品冷链运输中存在的碳排放高、食品损耗高的问题,研究人员不断开发冷链新技术、优化冷链运输系统、优化运输路径。该文简述了减少食品冷链运输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方法,介绍了当前食品海陆空冷链运输的发展现状,叙述了吸附式制冷、光伏技术、蓄冷技术等制冷技术的研究发展,总结了真空绝热板、空气幕等应用于冷链运输设备围护结构的新技术、新材料,概述了精确测量并控制冷藏室温度、优化制冷系统及冷链运输设备的技术和方法,旨在为今后食品冷链运输技术和设备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运输 温度监测 制冷系统 多式联运 可再生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二氧化钛对聚乙烯醇吸湿特性及抗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唐智鹏 陈晨伟 谢晶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06-110,120,共6页
将纳米二氧化钛掺入聚乙烯醇中,通过溶液流延法制备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纳米二氧化钛(0.0%,0.5%,1.0%,3.0%,5.0%,7.0%)的聚乙烯醇活性薄膜。研究了经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后聚乙烯醇薄膜的吸湿特性和抗菌性能。通过等温吸湿特性试验研究薄膜的... 将纳米二氧化钛掺入聚乙烯醇中,通过溶液流延法制备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纳米二氧化钛(0.0%,0.5%,1.0%,3.0%,5.0%,7.0%)的聚乙烯醇活性薄膜。研究了经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后聚乙烯醇薄膜的吸湿特性和抗菌性能。通过等温吸湿特性试验研究薄膜的吸湿特性,并基于GAB等温吸湿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表征;分别通过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生长抑制试验分析薄膜的抗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纳米二氧化钛能赋予聚乙烯醇薄膜优秀的疏水性能,随着薄膜中纳米二氧化钛含量的增加,薄膜的吸湿特性逐渐降低,且当环境相对湿度为11%,33%,57%,75%,84%时,含有7%纳米二氧化钛的聚乙烯醇薄膜相对于纯聚乙烯醇薄膜的平衡含水率分别显著降低了1.53%,3.97%,4.10%,7.20%,10.70%(P<0.05);含有不同质量分数纳米二氧化钛的聚乙烯醇活性薄膜的吸湿特性能够用GAB等温吸湿模型进行拟合,且模型的拟合度R^2均达到0.99以上。通过GAB等温吸湿模型拟合的6种聚乙烯醇活性薄膜吸湿曲线整体变化趋势相似,属于Ⅱ型等温吸湿曲线;经纳米二氧化钛改性后的聚乙烯醇薄膜具备了抗菌性能,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菌落的OD_(595)增长趋势随着薄膜中纳米二氧化钛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减小。经纳米二氧化钛改性的聚乙烯醇薄膜具有良好的疏水性和抗菌性能,预示着其在食品包装贮藏过程中会起到有益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 纳米二氧化钛 吸湿特性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AT/ZSM-5分子筛共混薄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蕾 陈晨伟 +3 位作者 戴方沁 陈文君 杨福馨 谢晶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86-92,共7页
目的以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为基材,制备PBAT/ZSM-5分子筛共混薄膜,研究分子筛含量对薄膜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共混熔融挤出流延法制得含不同质量分数ZSM-5分子筛(0%,1%,3%,5%,7%)的PBAT薄膜,测定分析不同分子筛质量分数对... 目的以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为基材,制备PBAT/ZSM-5分子筛共混薄膜,研究分子筛含量对薄膜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共混熔融挤出流延法制得含不同质量分数ZSM-5分子筛(0%,1%,3%,5%,7%)的PBAT薄膜,测定分析不同分子筛质量分数对薄膜的颜色、透明性、结构、气体阻隔性、力学性能等性能的影响。结果随着分子筛质量分数的增加,透明性和断裂伸长率显著降低,抗拉强度先增加后降低,质量分数为1%分子筛的薄膜抗拉强度相对较大,较纯PBAT薄膜增加了12.34%;薄膜氧气透过性能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二氧化碳透过性和CO_(2)/O_(2)透过比均逐渐增加,水蒸气透过性显著降低,与纯PBAT薄膜相比,质量分数为7%分子筛PBAT薄膜的氧气和二氧化碳透过系数分别增加了18.48%,33.51%,水蒸气透过系数下降了43.28%,CO_(2)/O_(2)透过比由原来的8.84增加到9.96;薄膜表面和横截断面均变得粗糙,局部区域有团聚现象,且随分子筛含量的增加而变得明显。结论ZSM-5分子筛的少量加入,可以影响PBAT薄膜力学性能,降低其水蒸气透过性,调节薄膜的气体选择透过性,为其应用于生鲜果蔬包装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 ZSM-5分子筛 薄膜 气体选择透过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类蔬菜贮藏中品质变化评价指标及其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娇洋 杨帆 包斌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334-340,共7页
本文旨在分析叶菜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评价指标,包括生理变化指标、营养品质变化指标以及其他常见指标,对近年来叶菜贮藏过程中评价指标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综述,对同一指标不同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分析条件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 叶类蔬菜 贮藏品质 评价指标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切果蔬致腐菌抑菌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金思渊 谢晶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02-306,共5页
鲜切果蔬营养全面丰富,但由于鲜切后汁液外流以及其他自身机理原因,采后极易腐烂,造成经济损失与潜在健康危害。文中综述了鲜切果蔬中的主要致腐菌种类、如假单胞菌、欧文菌等,并论述了针对致腐菌的生物(植物天然提取液和生物拮抗菌)、... 鲜切果蔬营养全面丰富,但由于鲜切后汁液外流以及其他自身机理原因,采后极易腐烂,造成经济损失与潜在健康危害。文中综述了鲜切果蔬中的主要致腐菌种类、如假单胞菌、欧文菌等,并论述了针对致腐菌的生物(植物天然提取液和生物拮抗菌)、物理(紫外线抑菌技术、脉冲光抑菌技术和高压脉冲电场抑菌技术等)和化学灭菌技术及其灭菌机理,提出目前灭菌方式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果蔬 致腐菌 抑菌方法 抑菌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冷板式冷藏箱的节能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许启军 谢晶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2-236,共5页
文章从相变蓄冷材料、冷板放置位置以及保温材料等方面论述了上述因素对蓄冷板式冷藏箱节能效果的影响,并对蓄冷板式冷藏箱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冷板 冷藏箱 相变蓄冷材料 保温材料 纳米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光照灭菌技术在果蔬保鲜加工中的应用及其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雨宸 谢晶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5-160,共6页
综述了可见光LED灯和紫外LED灯的特性、灭菌机理和灭菌效果,同时介绍了在几种不同光敏剂辅助灭菌情况下可见光LED灯和紫外LED灯的灭菌效果,及所使用光敏剂的剂量、效果和作用的菌种。最后提出了LED光照灭菌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 综述了可见光LED灯和紫外LED灯的特性、灭菌机理和灭菌效果,同时介绍了在几种不同光敏剂辅助灭菌情况下可见光LED灯和紫外LED灯的灭菌效果,及所使用光敏剂的剂量、效果和作用的菌种。最后提出了LED光照灭菌技术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D照射 光敏剂 果蔬 食源性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工况下变转速NH_(3)/CO_(2)复叠制冷系统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梦莹 顾众 谢晶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4-109,116,共7页
目的:研究在不同季节工况、蒸发温度为25℃条件下,高温压缩机转速对NH_(3)/CO_(2)复叠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方法:建立NH_(3)/CO_(2)复叠制冷系统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计算分析高温压缩机转速与系统高温蒸发温度、高温排气温度、中间温度... 目的:研究在不同季节工况、蒸发温度为25℃条件下,高温压缩机转速对NH_(3)/CO_(2)复叠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方法:建立NH_(3)/CO_(2)复叠制冷系统模型并验证其可靠性,计算分析高温压缩机转速与系统高温蒸发温度、高温排气温度、中间温度、高温压缩机功率、制冷量、性能系数的变化关系。结果:仿真模型对制冷量的预测与理论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4.1%。高温压缩机转速从2300 r/min增至3300 r/min,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工况下的制冷量分别提升了31.7%,41.7%,33.9%,25.2%,且在低转速范围内冬季制冷量最高;高温压缩机功率呈两段式上升趋势,提升了40%~45%。结论:存在使得性能系数最大的最佳高温压缩机转速。基于系统对不同季节工况的适应性问题,提出了变转速NH_(3)/CO_(2)复叠制冷系统方案,与定转速系统相比每年可减少19.9%耗电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叠制冷系统 压缩机 变转速 季节 循环性能 NH_(3) CO_(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温度下半滑舌鳎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娜 谢晶 梅俊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9-125,共7页
为实时监测半滑舌鳎在贮藏期间的品质特性变化及货架期,分别于270,273,277,283K贮藏半滑舌鳎并定期检测其感官、理化(电导率、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TVB-N值、K值)和微生物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运用一级动力学模型结合Arrhenius方程... 为实时监测半滑舌鳎在贮藏期间的品质特性变化及货架期,分别于270,273,277,283K贮藏半滑舌鳎并定期检测其感官、理化(电导率、滴水损失率、蒸煮损失率、TVB-N值、K值)和微生物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运用一级动力学模型结合Arrhenius方程建立各指标随贮藏温度、贮藏时间变化的货架期模型,并利用280K下的数据验证其准确性。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感官特性逐渐下降,而各理化特性、微生物指标呈逐渐上升的变化趋势。另外,利用各指标构建的动力学模型准确性高,实测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都低于±10%,特别是通过TVB-N值和蒸煮损失率构建的货架期模型准确度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滑舌鳎 温度 动力学模型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速对不同流路数CO_(2)蒸发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叶梦莹 顾众 +1 位作者 谢晶 陈旭升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3-130,共8页
为研究迎面风速对不同流路数CO_(2)翅片管蒸发器性能的影响,本文建立分布参数模型对蒸发温度为-25℃,风速为0.5~4 m/s条件下5种流路数CO_(2)翅片管蒸发器的制冷剂压降、换热量、温度分布及传热系数的变化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蒸发... 为研究迎面风速对不同流路数CO_(2)翅片管蒸发器性能的影响,本文建立分布参数模型对蒸发温度为-25℃,风速为0.5~4 m/s条件下5种流路数CO_(2)翅片管蒸发器的制冷剂压降、换热量、温度分布及传热系数的变化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蒸发器模型的可靠性。蒸发器模型的换热量、制冷剂压降和风侧压降等参数模拟值与相同工况下实验值的误差均在±4%以内。结果表明:同一流路数蒸发器的换热量、制冷剂压降及传热系数均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而其涨幅随风速增大而减小,综合考虑换热效果和能耗可得最佳风速范围为2.5~3.5 m/s;在一定风速条件下,蒸发器设计时在合理范围内选择较多流路数可有效提升蒸发器换热性能并增强换热均匀性,本次实验中24流路蒸发器为最佳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器 流路布置 风速 天然制冷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活性抗菌复合包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姜悦 杨福馨 程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1-148,共8页
为了探索不同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薄膜的抗菌活性和物理特性,将两种不同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钛(金红石和锐钛矿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抗菌剂,按照2.0%和2.5%的比例添加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基材中,通过混合造粒、流延加工过程得到4种具... 为了探索不同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钛改性薄膜的抗菌活性和物理特性,将两种不同晶型的纳米二氧化钛(金红石和锐钛矿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抗菌剂,按照2.0%和2.5%的比例添加到低密度聚乙烯(LDPE)薄膜基材中,通过混合造粒、流延加工过程得到4种具有抗菌活性的改性薄膜。并且为了增强薄膜的阻隔性,在薄膜的外层复合一层PET薄膜而得到改性复合抗菌薄膜。将4种抗菌复合薄膜和普通的低密度聚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LDPE/PET)复合薄膜用于鲢鱼的保鲜包装,对低温保存的鲢鱼的菌落总数、失水率、挥发性盐基态氮进行测试,研究薄膜的抗菌特性;对薄膜的力学、光学性能和阻隔性能进行测试,研究薄膜的物理特性。结果发现,2.5%比例的锐钛矿纳米二氧化钛改性抗菌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光学性能和阻隔性最好,高于其他4种薄膜。对储存在(4±1)℃恒温恒湿条件下包装鱼肉菌落总数、失水率、pH值和挥发性盐基态氮值进行测试,发现2.5%锐钛矿纳米二氧化钛抗菌复合薄膜的抗菌性能最好,在相同条件下,鱼肉的失水率降低了8.44%,挥发性盐基态氮低于25 mg/kg,细菌总数低于6 lgCFU/g,可以使鱼肉的保质期延长2d。因此可以证明相比于金红石纳米二氧化钛,锐钛矿二氧化钛改性薄膜的抗菌活性更高,物理性能更好,更适用于鲢鱼肉的保鲜包装。研究结果为市场鲢鱼肉的包装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鲢鱼 抗菌 薄膜 纳米二氧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