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产品检测用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纯度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孟佳佳 郭文博 +3 位作者 聂冬霞 韦阳 赵志辉 韩铮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64-574,共11页
[目的]本文旨在研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国家级纯度标准物质,为农产品中DON的检测等工作提供物质基础。[方法]利用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共振法对DON纯度标准物质进行纯度定值。质量平衡法包括采用液相色谱面积归一... [目的]本文旨在研制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国家级纯度标准物质,为农产品中DON的检测等工作提供物质基础。[方法]利用质量平衡法和定量核磁共振法对DON纯度标准物质进行纯度定值。质量平衡法包括采用液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法测定DON主成分含量,采用卡尔费休库仑法测定纯度标准物质中水分含量,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挥发性杂质含量,以及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无机离子杂质含量。定量核磁共振法采用苯甲酸为内标,选择合适的共振峰,内标法定量标准物质的纯度,并对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稳定性检测和不确定度评估。[结果]质量平衡法的纯度定值结果为99.47%,定量核磁共振法定值结果为99.45%,最终所研制的DON纯度标准物质的纯度为99.5%,扩展不确定度为0.4%,均匀性良好,且满足12个月以上的稳定性要求。[结论]本试验所研制的DON纯度标准物质符合国家标准物质技术规范,目前已被批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并已被用于小麦、玉米等农产品实际检测过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标准物质 质量平衡法 定量核磁共振法 不确定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风险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刘星 李祥洲 +2 位作者 邓玉 廉亚丽 宋卫国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96-102,共7页
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系数分析和回归分析,对2012—2019年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舆情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发生区域、风险诱因、行业、产业链环节及报道媒体的特征揭示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 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相关系数分析和回归分析,对2012—2019年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舆情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通过事件发生的时间节点、发生区域、风险诱因、行业、产业链环节及报道媒体的特征揭示国内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风险发生发展的趋势。结果表明:舆情事件发生具有周期性,夏秋为高峰期;广东、山东、浙江、北京等地为舆情问题事件高发区域;风险诱因具有复杂性,“违禁农兽渔药及农兽渔药残留”(27.03%)、“制假售假及违法违规加工”(22.06%)和“非法添加”(15.00%)为前三诱因;发生行业具有集中性,多在种植业(30.10%)和畜牧业(29.86%);问题多出现在产业链前端,即生产和初加工环节;报道问题事件的首发媒体主要为报纸(45.30%)和网站(43.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 质量安全 舆情监测 舆情风险 舆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中生物胺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张璐 边银丙 +1 位作者 邢增涛 邵毅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5-139,共5页
对生物胺的来源、种类、作用和危害进行了简要描述,并对农产品及其加工品中生物胺的检测技术做了简要总结。
关键词 农产品 生物胺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消费者在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中的行为特征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星 钱群丽 +4 位作者 李祥洲 王坦 沈源源 邓玉 宋卫国 《上海农业学报》 2019年第1期103-108,共6页
以上海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研究了大城市消费者自身特征、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外部影响因子、消费者舆情反应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受访消费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程度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对... 以上海市消费者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形式研究了大城市消费者自身特征、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外部影响因子、消费者舆情反应与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发生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受访消费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程度的提高和收入的增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度、认知程度呈上升趋势;公众主要通过电视、广播和网络来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关注的主要问题是农药残留;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后,受访消费者会通过微信进行转发,偶尔会主动对事件进行甄别,后续的购买信心受损。总体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舆情 消费行为 舆情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常见蔬菜中真菌毒素污染调查研究
5
作者 余智颖 范楷 +8 位作者 黄晴雯 孟佳佳 郭文博 周剑 聂冬霞 杨梦瑞 李亮 韩铮 赵志辉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71-279,共9页
蔬菜中真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给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市常见蔬菜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2020年从上海本地蔬菜种植基地或农贸市场抽样采集常见蔬菜391份,包括101份生菜、90份番茄、100份黄瓜和10... 蔬菜中真菌毒素污染比较普遍,给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潜在风险。本研究分析了上海市常见蔬菜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2020年从上海本地蔬菜种植基地或农贸市场抽样采集常见蔬菜391份,包括101份生菜、90份番茄、100份黄瓜和100份茼蒿。蔬菜样品粉碎后用含1%体积分数乙酸的乙腈水溶液(80∶20,体积比)提取,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镁盐析,C18和乙二胺-N-丙基硅烷(primary secondary amine,PSA)净化,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准确测定蔬菜中35种真菌毒素的含量。4种蔬菜基质中35种真菌毒素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0.990,检出限为0.05~5μg/kg,定量限为0.1~10μg/kg,平均回收率为70.83%~119.05%,日内精密度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0.06%~17.9%和0.46%~19.8%。调查结果发现,在391份蔬菜样品中检测出玉米赤霉烯酮、白僵毒素、链格孢毒素、单端孢霉烯类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等11种真菌毒素,总检出率为47.06%,平均含量为0.49~65.17μg/kg;生菜、番茄、黄瓜、茼蒿4种蔬菜中真菌毒素的检出率分别为64.35%、34.44%、50.00%和38.00%,不同品种和不同地区蔬菜中毒素的污染水平存在一定差异。上海地区生菜、番茄、黄瓜和茼蒿等常见蔬菜中多种真菌毒素污染普遍,污染水平总体较低,但部分毒素含量相对较高,值得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真菌毒素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污染水平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建设 被引量:9
6
作者 赵志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3,共4页
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构成现状和建设标准,剖析了新形势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面临的挑战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建设重点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检测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诺如病毒的分离、富集与分子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普春敏 陈丽丽 +2 位作者 索玉娟 赵晓燕 白亚龙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5期131-141,共11页
由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食源性病毒的检测是我国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重点和挑战。其中,食品样本的前处理一直是食源性病毒检测的瓶颈环节,且因不同食品基质的复杂程度不一,需要针对... 由诺如病毒(Norovirus,NoV)感染引起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食源性病毒的检测是我国公共卫生研究领域的重点和挑战。其中,食品样本的前处理一直是食源性病毒检测的瓶颈环节,且因不同食品基质的复杂程度不一,需要针对不同的基质制定不同的洗脱富集方法。本文综述了不同食品基质的洗脱富集方法,对抗体、适配体、多肽以及组织血型抗原四种NoV分子识别元件进行了详细阐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NoV的分子检测方法及其优缺点,并对NoV洗脱纯化及检测技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诺如病毒 分子识别 洗脱富集 分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的污染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峻搏 李圆圆 +2 位作者 王建华 刘素娟 杨宪立 《上海蔬菜》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蔬菜及其制品易受真菌毒素等污染,部分毒素毒性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真菌毒素种类较多,其中曲霉菌、青霉菌、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属真菌毒素在茄果类、豆类、叶菜类和根茎类等蔬菜中较常见。该文综述了蔬菜及其制品中常见真菌毒素... 蔬菜及其制品易受真菌毒素等污染,部分毒素毒性强,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真菌毒素种类较多,其中曲霉菌、青霉菌、镰刀菌和链格孢菌属真菌毒素在茄果类、豆类、叶菜类和根茎类等蔬菜中较常见。该文综述了蔬菜及其制品中常见真菌毒素污染情况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旨在为蔬菜及其制品中真菌毒素检测、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真菌毒素 污染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的响应研究--以2019年央视“3·15”曝光“化妆土鸡蛋”事件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钱群丽 刘星 +3 位作者 姚春霞 李祥洲 廉亚丽 宋卫国 《上海农业学报》 2022年第2期129-135,共7页
为实现科学监管及引导网络舆情正确走向,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事件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掌握消费者对网络舆情的响应情况。以“3·15化妆土鸡蛋”事件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表... 为实现科学监管及引导网络舆情正确走向,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事件的关键环节之一是掌握消费者对网络舆情的响应情况。以“3·15化妆土鸡蛋”事件为例,通过问卷调查研究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信息响应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该事件引起了各媒体及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在网络上呈现出多个不同观点,引发舆情关注。对消费者的调研分析发现,消费者的性别、年龄、家庭每日食用鸡蛋量等基本特征与消费者传播、转发、关注舆情信息等行为因素呈显著正相关。58.89%的消费者通过新媒体“三微一端”关注和传播舆情,新媒体已成为舆情传播、发酵的主要场所。事件标题、发布事件的媒体权威性、是否当季农产品等是引发消费者对舆情信息关注的重要因素。“3·15化妆土鸡蛋”舆情事件对消费者的购买意愿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鸡蛋 农产品质量安全 舆情 消费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二醛的毒性作用及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8
10
作者 翟晓虎 杨海锋 +2 位作者 陈慧英 何卫华 杨俊花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144-148,共5页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脂质过氧化、饲料油脂酸败等的产物。它不仅是氧化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为进一步探索MDA的毒性作用机制以及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就MDA的理化性质、来源、代谢转化、毒性作用及... 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是脂质过氧化、饲料油脂酸败等的产物。它不仅是氧化应激的生物标志物,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为进一步探索MDA的毒性作用机制以及对畜禽生产性能的影响,就MDA的理化性质、来源、代谢转化、毒性作用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二醛 毒性研究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快速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刚 韩铮 +5 位作者 聂冬霞 杨俊花 赵志辉 李和平 廖玉才 武爱波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1期92-95,共4页
在获得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通过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建立了一种在室温下(25℃)快速、定量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仅30 min,检出限为0.3μg/kg,线性范围0.5-10μg/kg,回收率为76.7%-104.2%。应... 在获得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通过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检测技术建立了一种在室温下(25℃)快速、定量检测玉米赤霉烯酮的方法。该方法前处理简单,检测时间仅30 min,检出限为0.3μg/kg,线性范围0.5-10μg/kg,回收率为76.7%-104.2%。应用此方法测定了16份小麦、玉米等谷物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其中小麦9份、玉米7份,检出率为69%,含量在5.12-400.02μg/kg,其中2份样品为阳性。同时该ELISA检测结果与LC-MS/MS的验证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因此,该新型快速、定量的ELISA技术对小麦、玉米样品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大范围筛查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快速检测 小麦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香菇中有机酸含量的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旭孔 邢增涛 +2 位作者 饶钦雄 赵晓燕 赵明文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444-1448,共5页
本实验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香菇中酒石酸、苹果酸、乙酸和柠檬酸的方法。在酸提条件下,利用Agela Venusll MP C18色谱柱,以2%CH3OH-20 mM(NH4)2HPO4(pH 2.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μL。... 本实验建立了HPLC法同时测定香菇中酒石酸、苹果酸、乙酸和柠檬酸的方法。在酸提条件下,利用Agela Venusll MP C18色谱柱,以2%CH3OH-20 mM(NH4)2HPO4(pH 2.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10 nm,进样量为10μL。四种有机酸均在8 min内出峰。本法准确、可靠、快速、简便,检出限较低,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分析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香菇 酸提 有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风险监测与评估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3
作者 索玉娟 沈源源 周昌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7年第2期161-167,共7页
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农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危害及污染状况进行简介,综述了国内外对此开展的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提出了我国微生物风险监测与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农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风... 食源性致病菌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农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危害及污染状况进行简介,综述了国内外对此开展的风险监测与评估工作,提出了我国微生物风险监测与评估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以期为农产品中食源性致病菌风险分析的开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食源性致病菌 检出率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蔬菜中氟铃脲残留检测技术及动态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曲明清 王伟民 +1 位作者 盛亚红 陈军平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综述了氟铃脲在蔬菜和水果害虫防治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在蔬菜和水果上残留检测技术和残留降解动态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氟铃脲 蔬菜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蔬菜国际贸易出口现状与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分析
15
作者 杨宪立 邵毅 +2 位作者 索玉娟 黄柳娟 周昌艳 《上海蔬菜》 2025年第3期112-115,共4页
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也是蔬菜出口大国。蔬菜出口是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蔬菜出口经常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限制。该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我国蔬菜国际贸易出口总额、出口国家和地区现状,例举了我国主要蔬... 我国是蔬菜生产大国,也是蔬菜出口大国。蔬菜出口是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我国蔬菜出口经常遭遇国外技术性贸易壁垒(TBT)的限制。该文系统分析了近年我国蔬菜国际贸易出口总额、出口国家和地区现状,例举了我国主要蔬菜出口国TBT限制案例,分析了我国蔬菜出口遭受TBT调查的主要原因,给出应对TBT限制措施。研究结果对提升我国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驱动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扩大涉农就业规模与农户收益、加速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国际贸易出口 出口国家和地区 TBT限制 TBT原因分析 TBT应对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莴苣越冬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靖立 张余 +2 位作者 黄静艳 李寿国 陈海荣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89-91,共3页
莴苣是一类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作物,生产越冬莴苣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从播种前基质准备、苗床准备、播种、定植、苗期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上海莴苣越冬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性阐述,以期为相关种植户进行冬季莴苣生产提... 莴苣是一类经济价值较高的蔬菜作物,生产越冬莴苣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现从播种前基质准备、苗床准备、播种、定植、苗期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上海莴苣越冬栽培技术进行系统性阐述,以期为相关种植户进行冬季莴苣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苣 冬季 大棚 栽培技术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技术溯源羊肚菌产地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星 饶钦雄 +3 位作者 卢阳阳 耿昊 赵晓燕 宋卫国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7-88,共12页
以采集自不同产地的140个羊肚菌(Morchella spp.)样品为材料,基于不同产地羊肚菌碳、氮、氢和氧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δ^(2)H和δ^(18O))的分布差异,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箱线图进行产地差异描述性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 以采集自不同产地的140个羊肚菌(Morchella spp.)样品为材料,基于不同产地羊肚菌碳、氮、氢和氧稳定同位素比值(δ^(13)C、δ^(15)N、δ^(2)H和δ^(18O))的分布差异,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箱线图进行产地差异描述性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学习向量量化神经网络(learning vector quantization neural network,LVQNN)和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RF)进行产地溯源判别。结果表明,羊肚菌的δ^(13)C均值,河南与四川差异显著;羊肚菌的δ^(2)H均值,云南分别与重庆、福建、贵州差异显著;羊肚菌的δ^(18)O均值,重庆与甘肃差异显著。PCA依据不同产地δ^(2)H、δ^(15)N和δ^(13)C值差异,初步将云南与四川、重庆、贵州羊肚菌区分;云南羊肚菌排他性产地溯源最优模型为RF,预测准确率94.29%,δ^(2)H和δ^(13)C值是云南羊肚菌溯源的主要依据;河南、四川、贵州和重庆羊肚菌排他性产地溯源最优模型分别为RF、网格搜寻法优化的SVM、遗传算法优化的SVM和遗传算法优化的SVM,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7.14%、85.71%、80.00%和97.14%,δ^(18)O值是这4个产地羊肚菌溯源的主要依据。研究表明,稳定同位素技术可以为羊肚菌产地溯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稳定同位素 产地溯源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代葡萄糖苷检测技术及其在花椰菜硫苷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鄂恒超 赵晓燕 +1 位作者 张艳梅 周昌艳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17-224,共8页
文章综述了硫代葡萄糖苷类化合物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以及近10年在花椰菜硫苷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硫代葡萄糖苷 代谢产物 检测技术 花椰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风险特征浅探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星 李祥洲 +2 位作者 邓玉 廉亚丽 宋卫国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2期97-103,共7页
基于2012—2018年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舆情实时监测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系数法,从问题事件发生的风险诱因、所属行业、行业环节和首发媒体4个方面分析,初步揭示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的特征。结果表明:问... 基于2012—2018年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舆情实时监测数据,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系数法,从问题事件发生的风险诱因、所属行业、行业环节和首发媒体4个方面分析,初步揭示国外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的特征。结果表明:问题事件舆情的风险诱因涉及到9个风险因素,"致病微生物及寄生虫污染""农兽渔药残留"及"动植物疫病"为主要的风险诱因;行业具有集中性,多发生在畜牧业和种植业;问题所属行业环节具有前置性,生产和初加工环节为舆情事件发生最多的环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事件报道曝光的首发媒体主要为网站和报纸,占比分别为72.10%和23.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舆情风险 舆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诺如病毒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0
作者 廖小艳 陈丽丽 白亚龙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0-206,232,共8页
文章介绍了诺如病毒的富集纯化技术,并就目前国内外可用于食品中诺如病毒检测的技术:核酸检测、免疫学检测,以及生物传感器展开了综述,分析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最后对诺如病毒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诺如病毒 富集技术 免疫学检验 核酸检测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