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谈茶文化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与高校思政课的结合 被引量:6
1
作者 董明洁 《福建茶叶》 2020年第7期223-224,共2页
高等院校思政是理论专业性十分强的一门课程,由于理论向实际的转变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而茶文化针对由理论转向实践的变通中具备良好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茶文化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价值,主要有蕴含道德熏陶、引导生命情趣、发扬传统... 高等院校思政是理论专业性十分强的一门课程,由于理论向实际的转变进程中存在诸多问题,而茶文化针对由理论转向实践的变通中具备良好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茶文化在高校思政课程中的价值,主要有蕴含道德熏陶、引导生命情趣、发扬传统文化等,并提出茶文化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和高校思政课相结合的有效路径,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高校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老年健康饮食宣传教育的思考——以上海崇明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玲 范含信 顾锦春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2期101-102,共2页
加强农村老年健康饮食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崇明农村地区老人健康饮食理念显著提升,但在日常饮食行为中,仍普遍存在果蔬保鲜食用、包装食品保质期内食用意识不足,菜肴多盐偏... 加强农村老年健康饮食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崇明农村地区老人健康饮食理念显著提升,但在日常饮食行为中,仍普遍存在果蔬保鲜食用、包装食品保质期内食用意识不足,菜肴多盐偏咸,剩饭剩菜长时间放置等问题。建议立足崇明农村实际,依托乡村医生资源,将村队小组负责人培训后的辐射宣传和乡村医生诊疗服务中的个体宣传相结合,切实落实宣传教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老年 健康饮食教育 乡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加强农村青少年卫生健康宣传教育的思考——以上海市崇明区为例
3
作者 张玲 范含信 顾锦春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11期91-92,共2页
加强农村青少年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既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上海市崇明区在农村青少年卫生健康教育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课程建设深度不足、宣传形式单一、咨询与交流渠道匮乏等问题。... 加强农村青少年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既是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也是推动健康中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上海市崇明区在农村青少年卫生健康教育方面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课程建设深度不足、宣传形式单一、咨询与交流渠道匮乏等问题。本文提出优化课程建设、丰富教育形式、发挥医师资源优势等建议,以提升农村青少年卫生健康宣传教育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健康 农村青少年 宣传教育 课程教师 乡村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克思早期人民主体思想的生成及现实意义——从“生活”之维出发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留义 潘宁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0-34,共5页
作为马克思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早期人民主体思想总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早期人民主体思想是面向现实生活的实践生成的,且以不同的形式浸润于他所面对的生活实际之中。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 作为马克思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早期人民主体思想总是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着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马克思早期人民主体思想是面向现实生活的实践生成的,且以不同的形式浸润于他所面对的生活实际之中。在马克思早期思想发展过程中,他始终立足于现实生活,在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和批判中进行理论创造和实践探索,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探索人的生活世界,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不懈努力。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也正是在把握现实生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和深化的。从追求"精神生活"到接触"物质生活"的转变中孕育着人民主体思想;从批判"宗教生活"到深入"市民生活"的回归中促生人民主体思想;从指向"解放生活"到剖析"异化生活"的推进中深化对人民主体的认知。马克思早期人民主体思想呈现出鲜明的人民性、开拓性和建构性。新时代条件下,深入研究马克思早期人民主体思想所内涵的生活之维,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早期人民主体思想 发展脉络 生活旨归 当代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强农村中学健康饮食教育的思考--以上海崇明区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顾锦春 范含信 《现代农村科技》 2022年第9期93-95,共3页
开展青少年在校健康饮食教育,是推进农村地区健康饮食宣传与普及的重要途径。上海崇明地区农村中学在开展健康饮食教育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相关校园课程与文化建设深度不够、学生零食行为的引导方法不多、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联动不... 开展青少年在校健康饮食教育,是推进农村地区健康饮食宣传与普及的重要途径。上海崇明地区农村中学在开展健康饮食教育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也存在相关校园课程与文化建设深度不够、学生零食行为的引导方法不多、学校与家庭教育的联动不足等问题。学校应积极强化纵向全校宣传教育,深化课程内容学习,优化横向班级宣传教育,创新教育引导手段,深化家校教育联动,促进双方信息分享,切实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饮食教育 学校 宣传教育 家校联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海崇明糕点产业发展的思考
6
作者 顾锦春 《现代农村科技》 2024年第6期105-107,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推动下,上海崇明糕点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契机,但也暴露出主打的糕点品种单一、部分糕点存有品质瑕疵、新制糕师技艺不精、实地销售渠道不便捷等诸多问题,建议可从多角度宣传破解主打品种单一问题,加...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推动下,上海崇明糕点产业迎来了发展的大契机,但也暴露出主打的糕点品种单一、部分糕点存有品质瑕疵、新制糕师技艺不精、实地销售渠道不便捷等诸多问题,建议可从多角度宣传破解主打品种单一问题,加强商家监管破解品质困扰问题,以老带新破解新制糕师技艺不精问题,完善销售点建设破解线下渠道问题,推动糕点产业科学、健康、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崇明糕点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节粮减损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和提升路径
7
作者 顾锦春 史竞艳 彭楠 《黑龙江粮食》 2025年第8期84-86,共3页
将节粮减损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推动全民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深入开展节粮减损教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勤俭节约精神、强化其粮食安全意识、厚植其“三农”情怀。思政教师应当积极探... 将节粮减损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弘扬勤俭节约精神、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及推动全民助力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深入开展节粮减损教育,有助于培育学生的勤俭节约精神、强化其粮食安全意识、厚植其“三农”情怀。思政教师应当积极探索深化教育的提升路径,丰富理论教学内容、拓展实践教学形式、创新倡导推行方法,持续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粮减损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意蕴 提升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技术化”遮蔽的健康之人文性的思考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留义 曹月柱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12期1547-1552,共6页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健康却在过度的技术依赖中被“吞噬”,又在技术“再造”中“重生”,以权威的医学“指标”精准标示出来,人的健康正在被“技术化”。不容否认技术进步对人们健康的促进作用,但过分迷恋“技术化”却是对...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健康却在过度的技术依赖中被“吞噬”,又在技术“再造”中“重生”,以权威的医学“指标”精准标示出来,人的健康正在被“技术化”。不容否认技术进步对人们健康的促进作用,但过分迷恋“技术化”却是对健康最大的偏见,因为它有意无意地遮蔽了“健康”所应有的人文属性以及饱含的人文关怀。基于哲学的思考视角,着眼于健康的属人性、社会性、实践性和价值性等方面,利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诠释健康人文性的本质在于其生活性,即人对生命的认知、把握和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化 健康 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 人文性 生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上海崇明家庭农家乐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顾锦春 《黑龙江粮食》 2022年第10期90-92,共3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推动下,上海崇明家庭农家乐产业迎来了发展的良好契机,广大农民经营者借此增收创收。进一步夯实家庭农家乐品牌建设,是推动该产业科学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就崇明家庭农家乐产业发展中如何深化“农... 在乡村振兴战略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的推动下,上海崇明家庭农家乐产业迎来了发展的良好契机,广大农民经营者借此增收创收。进一步夯实家庭农家乐品牌建设,是推动该产业科学持续发展的保障。本文就崇明家庭农家乐产业发展中如何深化“农”、营造“家”、创新“乐”予以分析思考,提出个人建议,以期能为乡村家庭农家乐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农家乐 农家菜 农家环境 农家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目标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莹 罗会德 《教育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47-51,共5页
情感目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感性价值、理性价值和现实价值三重意蕴。优化和改进情感目标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感染力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目标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内容空泛、难以操作... 情感目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感性价值、理性价值和现实价值三重意蕴。优化和改进情感目标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感染力的内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目标存在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内容空泛、难以操作和落实不到位等具体问题。落实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目标,应当在思想上重视其价值意蕴、内涵上重塑结构体系、实践中探索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目标的多元路径,并健全和完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情感目标 人的情感 价值意蕴 结构体系 多元路径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时代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话语创新 被引量:17
11
作者 李留义 王卫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35-37,共3页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强化和创新也势在必行。历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为我们应对挑战提供了无穷智慧。高校作为育人的前沿阵地,要以党史教育作为重要抓手,特别是以党史教育话语为切入点,抓住话语理念、...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强化和创新也势在必行。历史作为最好的教科书和清醒剂,为我们应对挑战提供了无穷智慧。高校作为育人的前沿阵地,要以党史教育作为重要抓手,特别是以党史教育话语为切入点,抓住话语理念、话语主体、话语内容和话语方式等关键点,把握住高校党史教育"谁来讲""讲给谁""讲什么""怎么讲"等实质性问题,通过积极有效的实践方式不断实现大学生党史教育的话语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局 高校 党史教育 话语创新 实现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育人的路径探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留义 周丽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16,共3页
伟大建党精神源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伟大实践中,蕴含着强大的育人功能,能为高校育人事业提供强大支撑和持久动力。高校要依托理论教学,以伟大建党精神实现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结合... 伟大建党精神源自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伟大实践中,蕴含着强大的育人功能,能为高校育人事业提供强大支撑和持久动力。高校要依托理论教学,以伟大建党精神实现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引领;结合实践教学,用伟大建党精神激发大学生的行动自觉;着眼校园文化,用伟大建党精神涵养大学生的道德品格,不断培育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青年,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建党精神 青年大学生 思想引领 行动自觉 道德品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院校思政课互联互融实践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3
13
作者 曹月柱 胡方明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39-42,共4页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思政课应当在改进中加强。应用型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当以此为原则,直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互联互通"、实践教学主体的"互联互学"、实践教学载体"...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思政课应当在改进中加强。应用型院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应当以此为原则,直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互联互通"、实践教学主体的"互联互学"、实践教学载体"互联互动"和实践教学规划、研究与探索的"互联互促"为新理念与目标,通过顶层设计、理实融合、优化组织架构、强化保障机制来构建新时代思政课互联互融的实践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院校 思政课 互联互融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18
14
作者 曹月柱 江慧英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3-65,共3页
面对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思想基础的新时代使命以及建设思政"金课"的新要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思政课应在遵循教学设计规律、教学实施准则和教学转化原则的基础上,从知识传授、理... 面对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要和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思想基础的新时代使命以及建设思政"金课"的新要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关键课程的思政课应在遵循教学设计规律、教学实施准则和教学转化原则的基础上,从知识传授、理论习得、信仰内化、思想升华、学以致用和实践体验等方面提高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为培育时代新人铸就鲜明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思想政治理论课 教学改革 获得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试者”概念表述的历时性和同时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久辉 朱爱秀 +2 位作者 陈晓云 袁敏 李浩正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5期557-563,569,共8页
目前中国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领域”中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称呼一般使用“受试者”一词,国际上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领域中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称呼,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对这一概念的不断认识,经历了具有理性、人文特征的嬗变。在法语世界中,... 目前中国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领域”中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称呼一般使用“受试者”一词,国际上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领域中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称呼,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对这一概念的不断认识,经历了具有理性、人文特征的嬗变。在法语世界中,现如今一般表述为“les personnes qui se prêtentàla recherche”(“同意或承诺<进入>研究的人”),“voluntaire”(志愿者),在英语世界中,除了“subject”一词,还有“participant”(参与者),“volunteer”(志愿者)。通过以英语、法语、汉语为“历时性”研究线索,用“同时性”方式考察《纽伦堡法典》时代,《赫尔辛基宣言》时代以及当下这三条时间线索中所涉及的同一概念和意义,以及它们各自在英语、法语、汉语中的“存在状态”。对“subject/sujet”“les personnes qui se prêtentàla recherche”“participant”和“volunteer/voluntaire”进行概念、表述、语义辨析,根据生命伦理、医学伦理学之尊重自主原则出发,呼吁中国官方和学界对涉及人的生物医学领域中临床试验研究对象的称呼重新进行研究,从概念、表达、语义、意识、认知、行为等层面去真正理解这一概念、群体的意义,进而提出替代表达方式,为法律文件中的表述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试者 试验者 参与者 志愿者 语义辨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医德在当代医德教育中的价值启示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11
16
作者 张立方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4期520-524,530,共6页
在西方工具理性和规范伦理思维的影响下,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存在着"重业轻德"、医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公共价值相互割裂、德性伦理教育边缘化等问题,而传统医德所蕴含的重德思想、社会责任意识、德性伦理传统恰恰可以纠正这些问... 在西方工具理性和规范伦理思维的影响下,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存在着"重业轻德"、医学生个人价值和社会公共价值相互割裂、德性伦理教育边缘化等问题,而传统医德所蕴含的重德思想、社会责任意识、德性伦理传统恰恰可以纠正这些问题,为医学院校医德教育提供价值启示。将传统医德优秀价值元素融入医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中,在知行互动中强化医学生的德性修养,是传统医德价值实现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医德 医德教育 德性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协调机制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留义 罗月领 《征信》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53,共4页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协调机制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信用监管各自为战,信用监管制度存在差异,信用信息共享存在障碍,未充分形成合力等。针对这些问题,需健全沟通协商机制,突破行政壁垒...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协调机制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如信用监管各自为战,信用监管制度存在差异,信用信息共享存在障碍,未充分形成合力等。针对这些问题,需健全沟通协商机制,突破行政壁垒;构建多元合作机制,发挥各方优势;优化信息共享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创建市场联动机制,推动项目运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 食品安全 信用监管 协调机制 公共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道德榜样引领医德建设的对策思考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亚娟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第9期1209-1211,共3页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树立医护类道德榜样是一个重要途径,医护类道德榜样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先进典型,在推动医德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引领作用。为此,以“最美现象”为例,要善于挖掘身边可亲性的医护类道德榜样;以多样化的形式宣... 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树立医护类道德榜样是一个重要途径,医护类道德榜样是医疗卫生行业的先进典型,在推动医德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道德榜样的引领作用。为此,以“最美现象”为例,要善于挖掘身边可亲性的医护类道德榜样;以多样化的形式宣传医护类道德榜样;制度层面要对接健康中国战略,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为医护类道德榜样作用的发挥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榜样 医德建设 榜样精神 健康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