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致病基因定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孙悍军 陶然 +9 位作者 程静 杨淑芝 曹菊阳 于黎明 洪梦迪 冯国鄞 戴朴 袁慧军 韩东一 贺林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89-1494,共6页
耳聋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迄今已定位了5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autosomaldominantnon-syndromicsensorineuralhearingloss,DFNA)基因位点,20个DFNA相关基因被克隆。文章收集了一个DFNA巨大家系,家系中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 耳聋具有高度的遗传异质性,迄今已定位了5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autosomaldominantnon-syndromicsensorineuralhearingloss,DFNA)基因位点,20个DFNA相关基因被克隆。文章收集了一个DFNA巨大家系,家系中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共170人,对73名家族成员进行了详细的病史调查、全身检查和耳科学检查,提示39人有不同程度的迟发性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未见前庭及其他系统的异常。应用ABI公司382个常染色体微卫星多态标记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将该家系致聋基因定位于14q12-13处D14S1021-D14S70之间约7.6cM(3.18Mb)的区域,最大LOD值为6.69(D14S1040),与已知DFNA9位点有4.7cM(2.57Mb)的重叠区,DFNA9致病基因COCH位于重叠区域内。下一步拟进行COCH基因的突变筛查,以揭示该家系耳聋的分子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DFNA9 连锁分析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FM和PCS在RyR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胡晓芳 陈克樱 +2 位作者 梁鑫 朱培闳 胡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41-341,共1页
关键词 RYANODINE受体 钙释放通道 原子力显微镜 动态光散射法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基因CHRNA3的多态性和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风险关系的研究及其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预后分析
3
作者 牛晓敏 廖美琳 +8 位作者 李子明 刘赟 陈智伟 郑莹 周代占 沈盛萍 吴春晓 陆舜 贺林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I0029-I0030,共2页
目的:研究编码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AChRs)的候选基因CHRNA3的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风险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 目的:研究编码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nicotinic acetylcholine receptors,nAChRs)的候选基因CHRNA3的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风险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其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市胸科医院的547例肺癌患者,和上海市浦东新区和宝山区的567例健康人群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选取候选基因CHRNA3上的3个SNPs位点(rs3743073.rs3743076和rs3743078),运用Taqman荧光定量基因分型技术,对该1114例中国汉族人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法,比较各基因型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分布频率的差异,探讨其与肺癌的关系。进一步在101例不可手术ⅢB期/Ⅳ期NSCLC患者中探讨基因CHRNA3的多态性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尼古丁乙酰胆碱 CHRNA3基因 单核苷酸多 态性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致病基因的定位研究
4
作者 孙悍军 陶然 +9 位作者 杨淑芝 秦炜 曹菊阳 冯国鄞 冀飞 郭维 戴朴 袁慧军 贺林 韩东一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30-1132,共3页
目的应用连锁分析方法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DFNA)家系进行耳聋基因的定位研究。方法通过进行家系调查、对家系成员进行全面查体及听力学检查,绘制遗传图谱。应用连锁分析的方法,首先排除此家系的遗传位点与表型相似的... 目的应用连锁分析方法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DFNA)家系进行耳聋基因的定位研究。方法通过进行家系调查、对家系成员进行全面查体及听力学检查,绘制遗传图谱。应用连锁分析的方法,首先排除此家系的遗传位点与表型相似的已知DFNA位点连锁,然后进行全基因组扫描。结果该家系致聋基因定位在2号染色体2q13-q14.2上,最大LOD值在D2S363处,为3.22。通过单倍型分析将遗传位点定位于微卫星标记D2S1888和D2S2224之间约8.4cM的区域。对区域内的候选基因PAX8进行突变筛查,没有发现突变。结论本家系的耳聋基因定位在一个新的DFNA位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受损者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非综合征型耳聋 连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的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陈舞燕 贺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1-407,共7页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多因子共同作用而发生的复杂疾病。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遗传因素是该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可遗传性约达80%。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信息的不断完善以及实验技术的快速发展,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多个...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由多因子共同作用而发生的复杂疾病。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遗传因素是该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可遗传性约达80%。近年来,随着人类基因组信息的不断完善以及实验技术的快速发展,精神分裂症的遗传学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多个重要的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初步被定位克隆,而且这些基因在功能上密切相关熏呈现出该疾病相关信号通路的大致轮廓。本文集中回顾了精神分裂症遗传学在连锁不平衡(关联)分析方面的最新成果,并总结了人们在神经生物学方面对该疾病的最新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遗传学 连锁不平衡分析 候选基因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陈蕊雯 段世伟 +7 位作者 蔡青 杨波 林懿 陈琦 冯国鄞 韩星海 贺林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 :在中国汉族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中 ,检测 TNF- α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 方法 :在 1 0 7例 AS患者和 1 1 6名正常对照中 ,用直接测序法和实时动态荧光 PCR结合等位基因特异扩增 ,对 TNF- α基因中的 3个启动子上的 SN... 目的 :在中国汉族强直性脊柱炎 (AS)患者中 ,检测 TNF- α基因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NPs)。 方法 :在 1 0 7例 AS患者和 1 1 6名正常对照中 ,用直接测序法和实时动态荧光 PCR结合等位基因特异扩增 ,对 TNF- α基因中的 3个启动子上的 SNPs(- 1 0 31 T/ C,- 86 3C/ A,- 85 7C/ T)和 2个内含子上的 SNPs(内含子 1的 +1 2 3C/ T和内含子 3的 +5 1 A/ G)进行基因分型 ,分析单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是否与 AS相关。用单倍型推测软件计算上述位点单倍体型频率的分布 ,分析这些单倍体型是否与 AS的发病有关。 结果 :在 AS患者中 ,TNF- α的 - 85 7T和 - 86 3A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它们的基因型频率显著性地超过健康对照组 ,经 Bonferroni校正后仍为阳性。对启动子上 3个 SNPs位点的两两和 3个位点组合的单倍体型频率分析表明 ,其在 AS患者和对照组中也均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 (P<0 .0 1 )。在 3个位点推测的单倍体型中 ,AS患者增加最显著的是TNF- 1 0 31 T/- 86 3C/- 857T单倍体型。 结论 :TNF-α基因上 2个 SNPs及单倍体型与中国汉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单核苷酸多态性 中国 汉族人 强直性脊柱炎 基因 单倍体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的易感性和临床表现型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波 陈蕊雯 +4 位作者 段世伟 韩星海 蔡青 林懿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 :探讨 TNF- α基因启动子 - 2 38和 - 30 8位点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 (AS)易感性和临床表现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 DNA直接测序法 ,对 1 0 8例 AS患者和 1 0 0名正常对照者 TNF- α- 2 38和 - 30 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 ,并分析基因型... 目的 :探讨 TNF- α基因启动子 - 2 38和 - 30 8位点多态性对强直性脊柱炎 (AS)易感性和临床表现型的影响。方法 :采用 DNA直接测序法 ,对 1 0 8例 AS患者和 1 0 0名正常对照者 TNF- α- 2 38和 - 30 8位点进行基因分型 ,并分析基因型与疾病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结果 :AS组 TNF-α - 2 38G/ G基因型有 1 0 6例 (98.1 % ) ,- 2 38G/ A基因型有 2例 (1 .9% ) ,正常对照组两种基因型分别有 95例 (95 .0 % )和 5例 (5 .0 % ) ,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AS组 TNF-α - 30 8.1 .1 (G/ G)基因型有 89例 (82 .4 % ) ,- 30 8.1 .2 (G/ A)基因型有 1 9例 (1 7.6 % ) ,正常对照组中 - 30 8.1 .1 (G/ G)有 85例 (85 .0 % ) ,- 30 8.1 .2 (G/ A)有 1 4例 (1 4 .0 % ) ,- 30 8.2 .2 (A/ A)有 1例 (1 .0 % ) ,两组比较亦无显著性差异。 AS患者根据 X线判定的疾病严重程度在TNF-α - 30 8位点 G/ G、G/ A基因型之间有显著的不同 ,- 30 8.1 .2 (G/ A)基因型发病较轻 (P<0 .0 5 )。 结论 :在所研究的人群中未发现 TNF-α基因启动子 - 2 38和 - 30 8位点多态性与 AS的易感性相关 ,但 TNF-α基因启动子 -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表现型 疾病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酮化合物及其组合生物合成 被引量:26
8
作者 孙宇辉 邓子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4,18,共10页
聚酮化合物的组合生物合成是当前国际化学与生物学交叉学科研究的热点之一,也正在发展成为药物创新超常规的重要手段。本文对近十年来聚酮化合物,特别是I型聚酮化合物的组合生物合成的常用技术和方法学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展望。
关键词 聚酮化合物 聚酮合酶 组合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白癜风家系 被引量:4
9
作者 朱必才 高建国 +5 位作者 屈艾 贺林 王秀琴 张子峰 张永 高俊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4-256,共3页
本文报道了一白癜风家系 ,对其发病原因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 白癜风家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性结直肠癌D10S1265位点的杂合缺失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海涛 彭志海 +3 位作者 周崇治 李大鹏 裘国强 贺林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目的:染色体上某特定位点遗传物质的丢失是肿瘤发生中的常见现象,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是结直肠癌形成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本实验通过对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D10S1265位点杂合缺失的研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演变中的作用。方法:荧光标记的多... 目的:染色体上某特定位点遗传物质的丢失是肿瘤发生中的常见现象,抑癌基因的杂合缺失是结直肠癌形成中的关键步骤之一。本实验通过对83例散发性结直肠癌中D10S1265位点杂合缺失的研究,探讨其在结直肠癌演变中的作用。方法:荧光标记的多态性微卫星引物D10S1265与83例结直肠癌的肿瘤和正常组织进行PCR反应。PCR产物在ABIPrism377自动荧光测序仪电泳3h,以GeneScan3.1和Genotyper2.1软件进行扫描以及杂合缺失分析。其结果与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卡方检验。结果:D10S1265位点(10q24.3)的杂合缺失率是50.0%,肝转移的7例未发现LOH,无肝转移病例达58.97%(23/39,P=0.014),但与淋巴结转移无关。另外,此位点的杂合缺失与Dukes'分期显著相关(P=0.013),与其他临床病理因素无关。结论:D10S1265位点附近可能存在与散发性结直肠癌有关的抑癌基因,此基因与结直肠癌的进展和肝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肿瘤抑制基因 染色体 杂合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基和接种方式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晓华 周秀芬 +5 位作者 邓子新 刘梅芳 万中义 文胜利 陈玉霞 林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2,56,共3页
培养基和接种方式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小单孢菌40027菌株菌丝体生长最佳的培养基为菌丝体液体培养基,最佳的接种方式为用培养4d的菌块接种。
关键词 小单孢菌 培养基 接种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单孢菌40027菌株原生质体的形成和再生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晓华 周秀芬 +5 位作者 邓子新 刘梅芳 万中义 文胜利 陈玉霞 林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2,107,共3页
通过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再生培养基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研究,确定小单孢菌40027菌株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为37℃酶解60min;原生质体的再生培养基为R-1培养基。
关键词 小单孢菌 原生质体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基因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产生抗生素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晓华 周秀芬 +5 位作者 邓子新 刘梅芳 万中义 文胜利 陈玉霞 林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453-1454,共2页
研究了外源基因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产生抗生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合了质粒pSET152和质粒pHZ1904的小单孢菌40027菌株比原始菌株产生福堤霉素A的产量低,在产素时间上缩短;整合了质粒pSET152和pHZ1904小单孢菌40027菌株之间在产素... 研究了外源基因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产生抗生素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整合了质粒pSET152和质粒pHZ1904的小单孢菌40027菌株比原始菌株产生福堤霉素A的产量低,在产素时间上缩短;整合了质粒pSET152和pHZ1904小单孢菌40027菌株之间在产素水平和产素时间上没有显著差异。表明整合了质粒pSET152和pHZ1904的小单孢菌40027菌株与原始菌株在产素水平和产素时间上的差异是由质粒pSET152造成的,dnd基因簇对小单孢菌40027菌株的产素水平和产素时间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单孢菌 福堤霉素A 外源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厚度细胞薄切片对AFM图像反差的影响
14
作者 李鑫辉 季彤 +2 位作者 孙洁林 张陈平 胡钧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2-567,共6页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超薄切片的表面,探索表面形貌与切片厚度、朝向等因素的关系以及对图像反差的影响.选择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培养后按电镜超薄切片法固定、包埋并切片后,将不同厚度的切片区分上下表面转移到云母上,AFM在空气... 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超薄切片的表面,探索表面形貌与切片厚度、朝向等因素的关系以及对图像反差的影响.选择三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培养后按电镜超薄切片法固定、包埋并切片后,将不同厚度的切片区分上下表面转移到云母上,AFM在空气中以接触模式进行观察.结果发现,切片表面细胞相对包埋介质的凸起与凹陷与切片本身的厚度密切相关,并随切片厚度的不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实验统计结果显示这种现象可能具有普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形貌 图像反差 超薄切片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切片表面高低起伏反差机制的初步探索
15
作者 李鑫辉 季彤 +2 位作者 张晓东 张陈平 胡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8-508,共1页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超薄切片 表面高低起伏反差机制 表面成像 细胞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单孢菌40027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16
作者 李晓华 周秀芬 +5 位作者 邓子新 刘梅芳 万中义 文胜利 陈玉霞 林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3-64,共2页
小单孢菌40027菌株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小单孢菌40027菌株对硫链丝菌素、阿泊拉霉素、链霉素和卷曲霉素表现敏感;而对卡那霉素、潮霉素和庆大霉素表现抗性。
关键词 小单孢菌 抗生素 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支持向量机预测生物膜蛋白类型 被引量:6
17
作者 郭宗明 张治洲 +3 位作者 潘宇曦 黄振德 冯国鄞 贺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06-809,共4页
利用统计学习理论中的支持向量机(SVM),基于氨基酸组分含量预测生物膜蛋白类型.使用文献中2059个训练集和2625个检验集膜蛋白序列数据,运用统计预测中的校准检验,留一法交叉检验和独立数据集检验方法进行分类预测.结果表明,SVM对膜蛋白... 利用统计学习理论中的支持向量机(SVM),基于氨基酸组分含量预测生物膜蛋白类型.使用文献中2059个训练集和2625个检验集膜蛋白序列数据,运用统计预测中的校准检验,留一法交叉检验和独立数据集检验方法进行分类预测.结果表明,SVM对膜蛋白类型预测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该算法对当前已有方法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持向量机 生物膜蛋白 氨基酸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C22A4和RUNX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关节炎的关联分析
18
作者 程宁 陈蕊雯 +6 位作者 蔡青 段世伟 房萌 郑桂敏 王智华 林经安 孙树汉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6-940,共5页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进行功能候选基因SLC22A4(solute carrier family 22 member 4)和RUNX1(runt-relatedtranscription factor 1)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以及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关联分析... 目的:在中国汉族人群中进行功能候选基因SLC22A4(solute carrier family 22 member 4)和RUNX1(runt-relatedtranscription factor 1)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以及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的关联分析。方法:在104例RA患者和109名正常对照以及278例AS患者和417名正常对照中,用直接测序法对SLC22A4的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和RUNX1的1个SNP进行基因分型,并分析这些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是否与RA和AS的发病有关。结果:在RA和AS病例-对照组中均没有发现SLC22A4和RUNX1的SNPs在等位基因以及基因型频率上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中国汉族人群中,SLC22A4和RUNX1不是RA和AS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炎 多态性 单核苷酸 SLC22A4 RUNX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