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利度胺对肺癌患者血清VEGF、bFGF和TNF-α水平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5
1
作者 顾爱琴 张雪艳 +3 位作者 包国良 忻宇 宋懿懿 韩宝惠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376-379,共4页
背景与目的:沙利度胺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VEGF、bFGF和TNF-α的变化。方法:6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2组各33例,联合组:NP+沙利度胺治疗。d... 背景与目的:沙利度胺具有抗血管生成作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评价沙利度胺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VEGF、bFGF和TNF-α的变化。方法:6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分为2组各33例,联合组:NP+沙利度胺治疗。d1,8静脉滴注长春瑞滨25mg/m2,d1静脉滴注DDP70~80mg/m2;沙利度胺200mg/d,口服,第1天起连续给药。化疗组:单化疗,用NP方案,剂量同上。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40例(两组各前20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bFGF和TNF-α的含量。结果:联合组有效率(CR+PR)为51.5%;化疗组有效率为36.4%。两组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治疗有效的NSCLC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下降(P<0.05)。化疗组治疗有效的NSCL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VEGF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化疗无效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bFGF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联合组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水平(P<0.05)。化疗组治疗前后血清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NP能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率;沙利度胺能够抑制肿瘤细胞VEGF和TNF-α的产生,从而降低血清VEGF和TNF-α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利度胺 NP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组织中IGF-IR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雪艳 冯久贤 +2 位作者 沙惠芳 黄进肃 韩宝惠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113-1117,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receptor,IGF-IR)是多种生长因子的调控枢纽,在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为检测肺腺癌组织中IGF-IR表达,并分析其... 背景与目的肺腺癌发病率不断升高,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 receptor,IGF-IR)是多种生长因子的调控枢纽,在肿瘤细胞的分化、增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旨在为检测肺腺癌组织中IGF-IR表达,并分析其与肺腺癌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肺腺癌组织IGF-IR表达。卡方检验分析IGF-IR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计算生存率,采用Cox分析评估各指标与患者生存期之间的关系。结果 126例肺腺癌组织中,89例可观察到IGF-IR阳性细胞。IGF-IR表达与肺腺癌患者肿块大小及T分期相关,而与年龄、性别、吸烟史、病理分期、分化及CEA等因素及患者的疗效及生存期无明显相关。结论肺腺癌患者表达IGF-IR,与患者的肿块大小和T分期有关,而与预后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IGF-IR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