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尚没有寻找到理想的用于肺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因而尝试用各种新方法来探索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已成为肺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肺癌患者和其它肺部疾病患者血清...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尚没有寻找到理想的用于肺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因而尝试用各种新方法来探索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已成为肺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肺癌患者和其它肺部疾病患者血清及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质进行分析,以寻求潜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19例肺癌与15例其它肺部疾病患者的血清及尿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to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建模,运用两样本的t检验寻找两组间差异性代谢产物。结果检测到血清中代谢产物共57种,尿液中代谢产物共38种,多变量统计结果显示肺癌患者与其它肺部疾病患者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根据t检验结果寻找到血清相关的差异代谢产物13种,尿液相关的差异代谢产物7种。结论利用代谢组学方法能区分肺癌与其它肺部疾病患者,其结果在分子水平辅助肺癌的诊断、未来作为新技术应用于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前景。展开更多
背景与目的骨代谢标志物是一类源于骨基质或骨细胞的代谢指标,可反映骨代谢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ross-linked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ICT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背景与目的骨代谢标志物是一类源于骨基质或骨细胞的代谢指标,可反映骨代谢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ross-linked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ICT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P)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方法,共入组110例,分为3组。初治肺癌患者共90例,临床分期为IV期,分为骨转移组50例和非骨转移组4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所有入组者治疗前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ICTP和BAP水平,对骨转移的各因素与血清ICTP和BAP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转移组的血清ICTP和BAP水平显著高于非骨转移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多发性骨转移组(骨转移数≥3)的血清BAP水平显著高于少发性骨转移组(骨转移数<3)(P<0.05)。混合性骨转移组的血清BAP水平显著高于溶骨性骨转移组(P<0.05)。ICTP和BAP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18%和40%,特异性分别为98.3%和95%,准确度分别为61.8%和70%。联合检测血清ICTP和BAP可提高其敏感性和准确度(分别为52%和74.5%)。结论由于检测方便、无创性、成本较低,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ICTP和BAP在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背景与目的肺癌是当今世界各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尚没有寻找到理想的用于肺癌诊断的肿瘤标志物,因而尝试用各种新方法来探索新的生物学标志物已成为肺癌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对肺癌患者和其它肺部疾病患者血清及尿液中的小分子代谢物质进行分析,以寻求潜在的肺癌肿瘤标志物。方法运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19例肺癌与15例其它肺部疾病患者的血清及尿液样本进行代谢组学分析,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rthogonal to 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进行建模,运用两样本的t检验寻找两组间差异性代谢产物。结果检测到血清中代谢产物共57种,尿液中代谢产物共38种,多变量统计结果显示肺癌患者与其它肺部疾病患者的代谢谱有明显差异,根据t检验结果寻找到血清相关的差异代谢产物13种,尿液相关的差异代谢产物7种。结论利用代谢组学方法能区分肺癌与其它肺部疾病患者,其结果在分子水平辅助肺癌的诊断、未来作为新技术应用于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前景。
文摘背景与目的骨代谢标志物是一类源于骨基质或骨细胞的代谢指标,可反映骨代谢情况。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ross-linked telopeptide of type I collage,ICTP)和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one-specific alkaline phosphatase,BAP)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意义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方法,共入组110例,分为3组。初治肺癌患者共90例,临床分期为IV期,分为骨转移组50例和非骨转移组40例,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酶联免疫法和电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检测所有入组者治疗前的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ICTP和BAP水平,对骨转移的各因素与血清ICTP和BAP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转移组的血清ICTP和BAP水平显著高于非骨转移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多发性骨转移组(骨转移数≥3)的血清BAP水平显著高于少发性骨转移组(骨转移数<3)(P<0.05)。混合性骨转移组的血清BAP水平显著高于溶骨性骨转移组(P<0.05)。ICTP和BAP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敏感性分别为18%和40%,特异性分别为98.3%和95%,准确度分别为61.8%和70%。联合检测血清ICTP和BAP可提高其敏感性和准确度(分别为52%和74.5%)。结论由于检测方便、无创性、成本较低,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ICTP和BAP在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诊断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