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多家三甲医院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淋巴瘤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励菁菁 朱琦 +6 位作者 王椿 胡炯 陈芳源 施菊妹 郝思国 刘澎 俞夜花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9-204,216,共7页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淋巴瘤患者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有效控制感染和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12家三甲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粒缺伴发热淋巴瘤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淋巴瘤患者致病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现状,为临床有效控制感染和合理选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12家三甲医院血液科收治的粒缺伴发热淋巴瘤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点。结果 108株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阴性(G^-)菌67株,占62.04%;革兰阳性(G^+)菌41株,占37.96%。G^-菌中肠杆菌科细菌最多,占全部致病菌的34.26%(37株);G^+菌中葡萄球菌属最多,占全部致病菌的24.07%(26株)。所有致病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分布最多,共60株,占所有标本的55.56%,其次为伤口分泌物19株(17.59%)、导管12株(11.11%)、血液10株(9.26%)、其他标本7株(6.48%)。呼吸道分泌物培养出的菌株以肺炎克雷伯杆菌居多,伤口标本则为产酸克雷伯杆菌,导管以大肠埃希菌多见,而血液标本则以葡萄球菌感染为主。G^+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左氧氟沙星、头孢菌素及庆大霉素类抗生素均不同程度耐药,但对磷霉素、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及利奈唑胺敏感度可达92.9%~100%。G^-菌对部分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之外,对阿米卡星、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抗生素均较敏感。结论粒缺伴发热淋巴瘤患者致病菌仍以G^-菌为主,分布较为广泛,多药耐药情况严重。利奈唑胺、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仍可作为G^+菌感染的经验性用药;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等可作为G^-菌感染的用药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中性粒细胞减少 发热 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粒细胞缺乏伴肺部感染血液病患者呼吸道分离细菌及耐药性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志超 朱骏 +21 位作者 王椿 胡炯 毛原飞 陈芳源 朱坚轶 刘澎 顾史洋 施菊妹 刘银梅 梁爱斌 丁懿 侯健 何海燕 刘立根 谢英华 朱琦 俞夜花 姚永华 陈蔚 许惠利 韩秀华 郝思国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肺部感染血液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12所医院血液科粒缺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的临床资料、药敏结果,分...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肺部感染血液病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上海市12所医院血液科粒缺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的临床资料、药敏结果,分析病原菌分布及其药敏数据,比较不同原发疾病病原菌分布之间的差异。结果共分离病原菌62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38株(22.2%),革兰阴性菌485株(77.8%),非发酵菌占革兰阴性菌的60.2%(292株)。淋巴瘤患者标本中分离革兰阳性菌构成比(35.0%)高于急性髓系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是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04株,16.7%)、肺炎克雷伯菌(88株,14.1%)、鲍曼不动杆菌(62株,10.0%)、铜绿假单胞菌(56株,9.0%)、金黄色葡萄球菌(48株,7.7%)。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9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4.3%、8.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敏感率>90%,鲍曼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于10%。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为71.4%,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粒缺伴肺部感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菌株以革兰阴性菌占多数,其中非发酵菌占50%以上,细菌耐药率整体低于CHINET全国医院大样本监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 发热 肺部感染 细菌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中临床分离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23
3
作者 朱骏 丁星 王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分析血液病住院患者中临床分离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现状。方法收集我院血液科2000年1月—2004年6月的住院患者临床分离菌株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应用WHONET5.2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自270例患者的各种标本中培养分离出355... 目的分析血液病住院患者中临床分离菌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现状。方法收集我院血液科2000年1月—2004年6月的住院患者临床分离菌株用Kirby-Bauer法进行药敏试验,并应用WHONET5.2软件分析数据。结果自270例患者的各种标本中培养分离出355株细菌,主要分布于呼吸道分泌物、尿液、血液等标本,革兰阳性菌占54.9%,革兰阴性菌占45.1%。MRSA和MRCNS的检出率分别达96.9%和92.5%,未检出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革兰阴性菌中居前6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流感嗜血杆菌。肠杆菌科和不动杆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敏感度最高。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0.0%,对美罗培南、氨基苷类及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的敏感度较高。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0.0%和27.8%,产ESBLs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于非产ESBLs株。结论本研究结果对血液系统疾病合并感染患者的经验性用药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细菌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合探针FISH在3种恶性血液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秦尤文 王小蕊 +1 位作者 杨一宁 王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289-1293,共5页
目的:评估组合探针FISH(Panel-FISH)在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多发性骨髓瘤(MM)和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MDS)常见细胞遗传学异常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分别针对3种疾病的组合探针,对46例CLL、53例M M和93例M DS患者进行FIS... 目的:评估组合探针FISH(Panel-FISH)在检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多发性骨髓瘤(MM)和骨髓增殖异常综合征(MDS)常见细胞遗传学异常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分别针对3种疾病的组合探针,对46例CLL、53例M M和93例M DS患者进行FISH检测,并与常规细胞遗传学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CLL和M M组中,Panel-FISH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核型分析(73.8%vs 9.5%;70.8%vs 22.9%),两组均存在显著性差异(χ2=35.7,P〈0.001;χ2=22.1,P〈0.001)。在M DS组中,Panel-FISH的异常检出率与核型分析相仿(30.4 vs27.2%),无显著性差异(χ2=0.043,P=0.625)。结论:Panel-FISH能显著提高CLL和M M患者的异常检出率。虽然不能提高MDS患者的总体异常检出率,但对分裂象较少或核型分析失败的MDS患者有辅助诊断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多发性骨髓瘤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组合探针荧光原位杂交 核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侵袭性真菌病12例 被引量:2
5
作者 白海涛 杨隽 +4 位作者 姜杰玲 万理萍 蔡宇 颜式可 王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方法以伏立康唑治疗12例诊断为侵袭性真菌病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中,有效7例,其中完全反应3例,部分反应4例。1例出现视觉模糊,1例出现转氨酶升高,... 目的观察伏立康唑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疗效。方法以伏立康唑治疗12例诊断为侵袭性真菌病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12例患者中,有效7例,其中完全反应3例,部分反应4例。1例出现视觉模糊,1例出现转氨酶升高,1例出现低钾血症。结论伏立康唑是治疗恶性血液病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高效及安全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立康唑 侵袭性真菌病 治疗 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邵珊 白海涛 +4 位作者 王椿 万理萍 刘慧霞 吴琳 李肃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662-666,共5页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 G-CSF)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ylated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PEGrh G-CSF)与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在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mobilization,PBSCM)及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peripher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PBSCT)后造血重建中疗效及药物经济学差异。方法:选择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患者15例,应用PEG-rh G-CSF动员(试验组);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8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患者15例,应用G-CSF动员(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均动员采集成功,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采集物的中位CD34^+细胞计数分别为16.2×10~6/kg和8.9×10~6/kg(P=0.414);中位总单核细胞(mononuclear cell,MNC)数量分别为12.4×10~8/kg和9.9×10~8/kg(P=0.519)。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动员时间分别为(10.66±1.45)d和(9.33±1.83)d(P=0.234)。动员期间,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平均粒缺时间分别为(4.20±2.17)d和(3.80±2.04)d(P=0.608)。干细胞回输后,试验组和对照组粒系重建的平均时间分别为(10.14±1.29)d和(10.93±2.69)d(P=0.327)。血小板重建平均时间分别为(10.36±2.27)d和(12.27±3.38)d(P=0.121)。两组在干细胞动员和造血系统重建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药物经济学方面,PEG-rh GCSF平均费用明显低于G-CSF,分别为3 960元和(11 479.3±2 401.3)元(P<0.001)。结论:PEG-rh G-CSF在复发难治恶性淋巴瘤的自体PBSCM中疗效与传统的G-CSF相当,且可明显降低患者费用,应用前景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动员 聚乙二醇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5
7
作者 朱骏 周一飞 +6 位作者 白海涛 万理萍 蔡宇 姜杰玲 高彦荣 蔡琦 王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1-246,共6页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致病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粒缺伴发热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药敏特点。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并按CLSI 2014年...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缺乏(粒缺)伴发热患者致病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2年12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粒缺伴发热患者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药敏特点。采用纸片扩散法(K-B)进行药敏试验,并按CLSI 2014年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共检出粒缺伴发热患者临床分离菌355株,其中革兰阳性菌占29.6%,革兰阴性菌占70.4%。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排在所有致病菌前6位。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占革兰阴性菌的53.2%。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及甲氧西林耐药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的检出率均已达100%,未检出对糖肽类和(或)唑烷酮类耐药的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40.8%和59.2%,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等的敏感率大于70%。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和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率达1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等的敏感率大于70%。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吡肟、环丙沙星及氨基糖苷类等的敏感率均大于80%。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仍保持100%敏感,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等的敏感率大于70%。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左氧氟沙星、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甲氧苄啶-磺胺甲唑的敏感率均大于90%。结论粒缺伴发热患者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肠杆菌科细菌和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常见,耐药情况较严重。葡萄球菌属100%甲氧西林耐药。掌握本地粒缺伴发热致病细菌的分布及药敏现状对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缺乏 感染 细菌耐药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PDK1信号系统参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糖代谢和耐药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许晓巍 赵初娴 +3 位作者 李肃 王椿 宋献民 白海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94-1299,共6页
目的·探讨HIF-1α-PDK1信号系统调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糖代谢以及耐药的机制。方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U937细胞、U937/DNR细胞和原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中丙酮... 目的·探讨HIF-1α-PDK1信号系统调控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糖代谢以及耐药的机制。方法·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U937细胞、U937/DNR细胞和原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中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pyruvate dehydrogenase kinase 1,PDK1)的mRNA水平。采用基因沉默构建siRNA HIF-1α质粒,分别转染作用于U937和U937/DNR细胞24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qPCR检测PDK1 mRNA表达量,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DK1和多药耐药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 1,MDR1)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染料JC-1水平以评估线粒体膜电位变化,血气分析仪测定培养液中乳酸含量。用二氯乙酸盐(dichloroacetate,DCA)和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作用于U937/DNR和原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24 h;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Western blotting检测PDK1和MDR1蛋白的表达。结果·PDK1 mRNA在原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U937细胞和U937/DNR细胞中均高表达。沉默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可显著抑制U937和U937/DNR细胞的增殖活力、PDK1和MDR1蛋白的表达以及乳酸的生成。DCA能够逆转U937/DNR细胞和已复发的原代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对DNR的耐药。结论·HIF-1α-PDK1信号系统可调控细胞糖代谢并参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酮酸脱氢酶激酶1 多药耐药 低氧诱导因子-1Α 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剂量依托泊苷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挽救性治疗进展期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9
作者 蔡宇 杨隽 +2 位作者 姜杰玲 朱骏 王椿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50-754,共5页
背景与目的:淋巴瘤复发是进展期淋巴瘤患者的主要死因,常规化疗疗效不佳。本研究旨在评估大剂量依托泊苷(VP16)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期淋巴瘤的疗效。方法:40例进展期淋巴瘤患者均接受大剂量VP16 10~15 mg/(kg·d... 背景与目的:淋巴瘤复发是进展期淋巴瘤患者的主要死因,常规化疗疗效不佳。本研究旨在评估大剂量依托泊苷(VP16)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进展期淋巴瘤的疗效。方法:40例进展期淋巴瘤患者均接受大剂量VP16 10~15 mg/(kg·d)静脉滴注,持续2 d化疗,并在化疗后接受G-CSF 5~10μg/kg皮下注射,至白细胞计数〉4×109/L,采集患者干细胞并冻存于-80℃深低温冰箱中;40例患者均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VP16治疗后中位随访时间39 d(17~172 d),40例患者中12(30%)例对大剂量VP16无反应,28(70%)例有反应。自体干细胞移植后,中位随访28个月(4~66 d)。40例患者中,16(40%)例达到完全缓解,其中对VP16有反应的28例患者,15(53.6%)例达到完全缓解,4(14.3%)例部分缓解,9(32.1%)例死于疾病进展,对VP16无反应的12例患者,仅1(8.3%)例达到完全缓解。1(8.3%)例部分缓解,10(83.4%)例死于疾病进展。对VP16有反应的患者1年的无事件生存率(event-free survival,EFS)为56.7%,总体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为69.0%,2年EFS为52.0%,OS为63.0%。无反应的患者1年EFS为16.7%,OS为25.0%,2组数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剂量VP16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能使对大剂量VP16有反应的患者带来较高的EFS和OS,可作为难治性淋巴瘤患者挽救性治疗的选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剂量VP16 进展期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R-PCR和FISH在监测异性别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状态中意义的比较 被引量:6
10
作者 秦尤文 蒋瑛 +3 位作者 王小蕊 万理萍 颜式可 王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4期1016-1020,共5页
本研究比较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两种方法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细胞嵌合状态监测中的意义。对38例接受异性别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采用STR-PCR和FISH定量测定移植后14、28天和3个月的骨髓或外... 本研究比较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PCR)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两种方法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细胞嵌合状态监测中的意义。对38例接受异性别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采用STR-PCR和FISH定量测定移植后14、28天和3个月的骨髓或外周血细胞嵌合状态。结果表明,14天时STR-PCR和FISH同时检测的30例中分别有14例和8例达到完全嵌合(CC,p>0.05)。28天时两者同时检测的31例中分别有26例和15例达到CC(p<0.01)。3个月时两种方法共同监测的24例中分别有22例和17例达到CC(p>0.05)。连续监测3个月以上的28例患者中14例发生移植物被排斥或复发,其中9例由FISH首先检出(p<0.05)。结论:FISH检测比STR-PCR更为准确地反映移植早期造血细胞嵌合状态,有助于监测移植物被排斥和疾病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性别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短串联重复序列 荧光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el(20q)异常细胞克隆在骨髓细胞系列和凋亡细胞中的分布 被引量:3
11
作者 秦玲 王椿 +5 位作者 秦尤文 谢匡成 颜式可 高彦荣 王小蕊 赵初娴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51-554,共4页
为了探讨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del(20q)]的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1)患者异常细胞克隆在骨髓各细胞系列和凋亡细胞中的分布,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分选(FACS)del(20q)的MDS患者骨髓CD15+、GPA+、CD3+CD56-CD16-、CD19+... 为了探讨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del(20q)]的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RAEB-1)患者异常细胞克隆在骨髓各细胞系列和凋亡细胞中的分布,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流式细胞分选(FACS)del(20q)的MDS患者骨髓CD15+、GPA+、CD3+CD56-CD16-、CD19+、CD3-CD56+CD16+细胞,应用Annexin V-FITC和PI通过FACS分选该患者骨髓Annexin V+PI-(凋亡细胞)和Annexin V-PI-细胞(活细胞),然后应用LSI D20S108探针和TelvysionTM 20p探针对分选细胞分别进行间期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FISH)检测。同时选取4例核型正常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相应检测。结果显示,该MDS RAEB-1患者的骨髓CD15+细胞和GPA+细胞中MDS克隆百分比分别为70.50%和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5.39%和6.17%);而在CD3+CD56-CD16-,CD19+,CD3-CD56+CD16+细胞中分别为3.23%、4.32%、5.77%,低于对照组(5.76%、4.85%、6.36%)。该患者骨髓有核细胞凋亡率为16.09%,MDS细胞克隆在凋亡细胞和活细胞中的比例分别为32.48%和70.11%。结论:MDS患者del(20q)异常克隆主要分布于粒系与红系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20号染色体长臂部分缺失 异常克隆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20单抗联合CHOP方案治疗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的多中心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李军民 沈杨 +9 位作者 陈方源 谢毅 王椿 侯健 洪小南 吴德沛 陈嘉 侯明 徐建民 沈志祥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57-160,共4页
目的 :观察抗CD2 0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及泼尼松治疗初诊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L)的临床疗效。方法 :2 0 0 2 0 4 - 2 0 0 3 0 2 ,5 2例病人进入本研究。化疗采用标准的CHOP方案 :环磷酰胺 6 0 0mg/m2 (第 1天 ) ... 目的 :观察抗CD2 0单抗联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阿霉素及泼尼松治疗初诊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LBL)的临床疗效。方法 :2 0 0 2 0 4 - 2 0 0 3 0 2 ,5 2例病人进入本研究。化疗采用标准的CHOP方案 :环磷酰胺 6 0 0mg/m2 (第 1天 ) ,长春新碱 1.4mg/m2 (第 1天 ) ,阿霉素 2 5mg/m2 (第 1天 )和泼尼松 6 0mg/d(第 1~ 5天 ) ,每 3周 1个疗程 ,共 6个疗程。利妥昔单抗静脉滴注剂量为 375mg/m2 ,每周或每 3周输注 1次 ,连续 4次或 6次。结果 :在 5 0例患者中 ,6 0 %获得完全反应 (CR) ,总有效率 (OR)为 10 0 %。 5 0例患者共随访了 2~ 30周 ,患者 16周的疾病无进展生存 (PFS)率为 87.3%。主要不良反应为输注相关的不良反应 (32 % )和化疗相关的血液学毒副反应 (2 0 % )。结论 :利妥昔单抗联合CHOP方案可有效用于治疗新诊断的弥漫性大B细胞性淋巴瘤具有较高的缓解率 ,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B细胞 联合化疗 利妥昔单抗 CHOP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异常克隆在病态和非病态造血细胞中的分布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玲 王椿 +2 位作者 杨景森 秦尤文 阮林海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6-96,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收集我院诊治的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男3例、女2例,中位年龄66(53-91)岁。按WHO标准分型:1例为含5q的复杂核型异常,诊断为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骨髓红系和粒系均有病...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资料收集我院诊治的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男3例、女2例,中位年龄66(53-91)岁。按WHO标准分型:1例为含5q的复杂核型异常,诊断为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伴多系发育异常(RCMD),骨髓红系和粒系均有病态造血,巨核系明显减少。3例+8,包括2例RCMD(其中1例骨髓红系和粒系病态造血,巨核系缺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克隆 病态造血 原位杂交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例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特发性肺炎诊治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肃 杨隽 +3 位作者 姜杰玲 蔡宇 王椿 白海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38-142,共5页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术后并发特发性肺炎(IPS)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70例HSCT患者中5例诊断IPS患者的临床特点、肺功能表现、影像学表现和... 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术后并发特发性肺炎(IPS)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70例HSCT患者中5例诊断IPS患者的临床特点、肺功能表现、影像学表现和治疗经过。结果 5例IPS患者临床表现均有咳嗽、咳痰,部分伴有发热、胸闷及低氧血症,均伴有不同程度急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表现。肺CT表现为以多个肺野散在分布的斑片影伴毛玻璃影为主要特点。3例患者肺功能表现为阻塞性为主的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另外2例表现为弥散性通气功能障碍;所有患者在接受激素治疗后症状改善明显,影像学大部分明显吸收好转。结论异基因HSCT术后IPS具有特殊的影像学和肺功能表现,多伴有GVHD临床表现,早期给予包含激素在内的综合治疗往往能取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特发性肺炎 肺功能 移植物抗宿主病 肺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附红体病1例附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旻 王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134-136,共3页
目的了解人附红体病的研究现状,提出预防和诊治需要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外周血涂片镜检等方法诊断病例,分析本病例的诊治经过,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汇总分析。结果根据患者各项检查,以及治疗后回顾病例,结合其他相关附红体病文献资... 目的了解人附红体病的研究现状,提出预防和诊治需要注意的问题。方法通过外周血涂片镜检等方法诊断病例,分析本病例的诊治经过,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汇总分析。结果根据患者各项检查,以及治疗后回顾病例,结合其他相关附红体病文献资料,诊断附红体病。结论作为一种感染性疾病,附红体病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早期给予相应的治疗,而对于特殊人群更要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红体 附红体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狼疮性肾炎合并Castleman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初娴 高峰 +1 位作者 戎殳 尚明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710-1714,共5页
1例24岁男性患者具急性肾炎综合征、肝功能损害、血免疫学异常合并肠系膜巨大包块,经肾穿刺和肠系膜包块活检确诊为"狼疮性肾炎Ⅴ+Ⅲ型",合并Castleman病,给予激素和环磷酰胺诱导治疗后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随访第3个月狼疮... 1例24岁男性患者具急性肾炎综合征、肝功能损害、血免疫学异常合并肠系膜巨大包块,经肾穿刺和肠系膜包块活检确诊为"狼疮性肾炎Ⅴ+Ⅲ型",合并Castleman病,给予激素和环磷酰胺诱导治疗后联合应用利妥昔单抗。随访第3个月狼疮性肾炎部分缓解,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度评分(SLEDAI)由20分(重度活动)下降至4分(基本不活动)。随访至第9个月狼疮性肾炎临床完全缓解,肠系膜包块缩小50%。狼疮性肾炎合并多中心型Castleman病,必须依靠病理学诊断,极易漏诊和误诊,传统免疫抑制剂治疗预后差,应用激素和环磷酰胺诱导治疗后,联合靶向治疗药物利妥昔单抗,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狼疮性肾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罗华联合CHOP方案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护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叶国芬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1期66-66,共1页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美罗华 CHOP方案 化学治疗 心理准备 过敏反应 病情监测 不良反应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卡泊芬净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
18
作者 白海涛 王椿 +3 位作者 万理萍 姜杰玲 杨隽 蔡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68-470,475,共4页
目的观察卡泊芬净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39例诊断为深部真菌感染的allo-HSCT术后患者,按照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的诊断标准分层诊断,给予静脉卡泊芬净治疗。卡泊芬... 目的观察卡泊芬净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术后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收集39例诊断为深部真菌感染的allo-HSCT术后患者,按照欧洲癌症治疗研究组织(EORTC)的诊断标准分层诊断,给予静脉卡泊芬净治疗。卡泊芬净首日负荷剂量70 mg/d,维持剂量50 mg/d,输注时间≥1 h,疗程14~42 d。患者治疗前和治疗期间每周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微生物学检验;治疗后进行药物不良反应评价。结果 39例allo-HSCT术后侵袭性真菌感染患者经卡泊芬净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6.9%(30/39);3例确诊病例的有效率为100%(3/3),临床诊断病例有效率为73.7%(14/19),拟诊病例为76.5%(13/17)。临床诊断病例和拟诊病例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患者出现轻度肝功能异常,4例出现低血钾。结论卡泊芬净治疗真菌感染的疗效高,不良反应少,有望作为治疗allo-HSCT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泊芬净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侵袭性真菌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全身性水肿、肺动脉高压为首发表现的POEMS综合征1例报道 被引量:3
19
作者 成玮 蒋瑛 +3 位作者 张维佳 李晓华 徐艳红 贝鹏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4-136,共3页
报道1例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16年的患者,因水肿1年就诊,完善检查发现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多浆膜腔积液、脾脏肿大、高泌乳素血症。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后患者水肿无好转,进一步完善免疫固定电泳及骨髓细胞学检查后明确诊断为POEMS... 报道1例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病史16年的患者,因水肿1年就诊,完善检查发现患者存在肺动脉高压、多浆膜腔积液、脾脏肿大、高泌乳素血症。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后患者水肿无好转,进一步完善免疫固定电泳及骨髓细胞学检查后明确诊断为POEMS综合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EMS综合征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肺动脉高压 多浆膜腔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陆静峰 王椿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195-199,共5页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