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3D胸腔镜系统在胸部微创手术中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22
1
作者 乔文亮 周建华 +2 位作者 刘法兵 苏宜江 林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05-310,共6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3D技术的发展,医学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已经进入3D时代。3D全高清腹腔镜手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视觉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的优势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该研究旨在探讨3D胸腔镜系统在胸部微创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 背景与目的:随着3D技术的发展,医学腔镜微创外科手术已经进入3D时代。3D全高清腹腔镜手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视觉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的优势已经得到广泛认可。该研究旨在探讨3D胸腔镜系统在胸部微创手术中的初步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3月—10月使用KARL STORZ 3D胸腔镜系统完成胸腔镜手术96例,包括3D胸腔镜肺叶切除术33例,肺段切除术2例,肺楔形切除术10例,纵隔肿瘤切除术27例,食管肿瘤切除术20例,贲门失弛缓症4例。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日及并发症等数据。结果:96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为30~237 min,其中肺局部切除术为30~120 min,平均为52 min;肺叶切除术为63~122 min,平均为75 min;纵隔手术为35~125 min,平均为77 min;食管手术为57~237 min,平均为189 min。术中出血量肺部手术为2~85 m L,平均为50 m L;纵隔手术为15~72 m L,平均为47 m L;食管手术为30~186 m L,平均为118 m L。术后胸管引流时间肺部手术为1~5 d,纵隔手术为1~3 d,食管手术为2~6 d。术后住院日肺部手术为2~10 d,平均为6.3 d;纵隔手术为3~6 d,平均为4.2 d;食管手术为4~19 d,平均为13.3 d。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或复发转移征象。结论:3D胸腔镜系统既保留了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的微创特点,又兼有高清立体视野下精细操作的优势,手术安全性增高;由于该系统恢复了类似开放手术的自然视觉优势,操作更容易,学习曲线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 胸腔镜 微创手术 早期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内磨玻璃影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乔文亮 林强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5-240,共6页
近年来,低剂量CT广泛应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肺内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多数学者认为它与早期肺腺癌密切相关,其定性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率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关于GGO的影像学... 近年来,低剂量CT广泛应用于早期肺癌的筛查,肺内磨玻璃影(ground-glass opacity,GGO)的检出率逐渐升高。多数学者认为它与早期肺腺癌密切相关,其定性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提高早期肺癌患者的诊断率与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关于GGO的影像学诊断、定位方法及手术方式进展国内外已有许多报道,现重点将近年来与其分子生物学方面相关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内磨玻璃影 染色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 CYFRA21—1蛋白 实时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1例 被引量:2
3
作者 林之枫 黄海龙 张宜玲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3-94,共2页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cystic lymphangioma of mediastinum,CLM)非常少见,约占所有纵隔肿瘤的0.7%~4.5%。由于CLM缺乏特异性表现,常在患者成年后偶然发现。CLM的术前诊断困难,往往在术中或术后才能明确[1-4]。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CLM患者...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cystic lymphangioma of mediastinum,CLM)非常少见,约占所有纵隔肿瘤的0.7%~4.5%。由于CLM缺乏特异性表现,常在患者成年后偶然发现。CLM的术前诊断困难,往往在术中或术后才能明确[1-4]。现对我院收治的1例CLM患者报告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囊性淋巴管瘤 诊断 外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性调节区锌指蛋白14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韩玉栋 林强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7,共5页
正性调节区锌指蛋白14(PR domain zinc finger protein 14,PRDM14)是PRDM家族中的重要成员,PRDM14基因对维持细胞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的分化、生长及凋亡起着关键作用,在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干细胞全能性的维持和其他组织器官的形成中... 正性调节区锌指蛋白14(PR domain zinc finger protein 14,PRDM14)是PRDM家族中的重要成员,PRDM14基因对维持细胞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的分化、生长及凋亡起着关键作用,在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干细胞全能性的维持和其他组织器官的形成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PRDM14具有1个PR结构域和6个锌指结构,PRDM14参与了组蛋白的去乙酰化及甲基化过程,通过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的改变参与肿瘤的形成。PRDM14异常甲基化能够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及DNA与蛋白质作用方式的改变,使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受抑制,这些改变引起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本文根据国内外发表的相关文献对PRDM14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DM14 表观遗传学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合成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阮征 花天放 +3 位作者 彭寿行 黄海龙 郑健 胡宏慧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研究脂肪酸合成酶(fattyacidsynthase,FA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7名随访5年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FAS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分析,并与肺良性病变,肺正常组织进行对照。结果:与肺部... 目的:研究脂肪酸合成酶(fattyacidsynthase,FA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7名随访5年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FAS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分析,并与肺良性病变,肺正常组织进行对照。结果:与肺部良性病变,肺正常组织相比,FAS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40.2%(43/107),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FAS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分化无关;与pTNM分期,原发肿瘤T分期有关(P<0.05)。FAS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远低于阴性患者(16%vs43%,P<0.01)。结论:FAS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酶活性增强;FAS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有提示不良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脂肪酸合成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