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及精神障碍性疾病静息态fMRI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功禄 赵永波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571-573,共3页
关键词 神经疾病 精神障碍 功能核磁共振 静息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对上海社区居民卒中知晓率影响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高建 郑天衡 +3 位作者 朱鑫璞 黄燕 周晓宇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7期518-523,共6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社区居民对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探索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卒中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参考美国社区卒中预警症状和危险因素知晓率调查研究的内容设计调查问卷,讲座前使用问卷调查上海市虹口区志愿参加本研究的... 目的了解上海市虹口区社区居民对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探索健康教育对社区居民卒中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影响。方法参考美国社区卒中预警症状和危险因素知晓率调查研究的内容设计调查问卷,讲座前使用问卷调查上海市虹口区志愿参加本研究的390名社区居民对卒中预警症状和相关危险因素的知晓情况。针对这些人群开展卒中相关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手册,3~5个月后采用相同方式再次调查其对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①第一次调查发现被调查者对1 0项卒中危险因素的知晓率分别为2%~80%;被调查者对5项卒中预警症状的知晓率分别为51%~63%。②开展健康教育后,被调查者中了解≥2、≥3和≥4项卒中危险因素的比例与第一次调查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均<0.0001),了解≥3和≥4项预警症状的被调查者比例与第一次调查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25和0.0227)。结论目前上海市虹口区社区居民对卒中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佳;健康教育是提高卒中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健康教育 社区 知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u蛋白与神经变性疾病关系的研究
3
作者 赵永波 王枫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313-315,共3页
关键词 TAU蛋白 神经变性疾病 分子遗传学 病理学 额颞叶痴呆 帕金森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急性脑梗死的神经梅毒1例分析
4
作者 肖本杰 郑天衡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13年第11期908-910,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7岁,无业,离异独居,因“发现右侧肢体无力伴不能言语1h”于2013年1月6日到我院急诊。患者于人院前1h被家属发现摔倒在地,嘈睡,呼之睁眼,不能对答,亦不能听懂他人语言,右侧肢体不能活动,伴呕吐,无抽搐... 1病例介绍患者,男性,57岁,无业,离异独居,因“发现右侧肢体无力伴不能言语1h”于2013年1月6日到我院急诊。患者于人院前1h被家属发现摔倒在地,嘈睡,呼之睁眼,不能对答,亦不能听懂他人语言,右侧肢体不能活动,伴呕吐,无抽搐及大小便失禁,无呼吸困难,即被送至我院急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静脉溶栓 神经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迁移障碍的发病机制
5
作者 马涛 赵永波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78-680,681,共4页
关键词 迁移过程 发病机制 神经元 神经干细胞 神经细胞 神经前体细胞 哺乳类动物 Z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脑GSK-3与PP-2A失调诱导tau蛋白过度磷酸化 被引量:6
6
作者 曲忠森 赵永波 +1 位作者 刘文文 王建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789-794,共6页
探讨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大鼠皮层糖原合酶激酶-3(GSK-3)及蛋白磷酯酶-2A(PP-2A)变化及其对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检测了GSK-3和PP-2A的活性,蛋白... 探讨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大鼠皮层糖原合酶激酶-3(GSK-3)及蛋白磷酯酶-2A(PP-2A)变化及其对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胰岛素缺乏的糖尿病大鼠模型,用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检测了GSK-3和PP-2A的活性,蛋白质印迹检测了tau蛋白的磷酸化水平及PP-2A的表达.结果提示:在糖尿病大鼠皮层,GSK-3活性升高,PP-2A活性及表达降低,tau蛋白在Ser198/Ser199/Ser202和Ser396/Ser404位点磷酸化.应用GSK-3的选择性抑制剂Li2CO3后,GSK-3活性降低,PP-2A活性及表达恢复,tau蛋白在Ser198/Ser199/Ser202和Ser396/Ser404位点磷酸化水平降低.研究提示:糖尿病大鼠皮层GSK-3升高可能抑制PP-2A的活性,升高的GSK-3和降低的PP-2A协同促进tau蛋白的磷酸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原合酶激酶-3 蛋白磷酸酯酶-2A TAU蛋白 Li2C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仁核点燃癫癎大鼠脑内P-糖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7
作者 陈英辉 赵永波 +2 位作者 祖衡兵 赵永飞 邬军锋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8-571,共4页
目的研究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脑内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情况。方法建立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模型,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比较PGP蛋白在癫癎模型组与... 目的研究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脑内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表达的情况。方法建立杏仁核电刺激点燃的难治性癫癎大鼠模型,用RT-PCR、免疫组织化学及免疫蛋白印记(Western blot)的方法,分析比较PGP蛋白在癫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的表达。结果在基因和蛋白水平药物难治性癫癎大鼠组皮层和海马PGP的表达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癫癎模型组内皮层和海马间的多药耐基因1(multidrug resistance gene1,MDR1)的表达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癫癎组大鼠脑内皮层和海马的PGP免疫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统计学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癫癎大鼠脑内高表达的PGP参与了难治性癫癎的耐药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癎 P-糖蛋白 杏仁核 点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丘脑底核电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乔树 赵永波 +1 位作者 孙伯民 王晓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对给予丘脑底核(STN)电刺激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以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及不同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1例接受双侧STN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的PD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 目的对给予丘脑底核(STN)电刺激治疗的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估,以评价治疗的有效性及不同因素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1例接受双侧STN深部电刺激(DBS)治疗的PD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2个月应用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UPDRS)、Hoehn和Yahr分期、Schwab和Englan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医院焦虑和抑郁量表(HADS)评价其临床情况;帕金森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价生活质量,并对统计结果进行配对t检验和Spearman相关性检验。结果UPDRS评分中日常生活活动、运动检查、并发症均有明显改善(P<0.001),而精神、行为和情绪无明显改善。HADS量表结果显示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01)。PDQ-39评分中运动、日常生活活动、情绪状态、身体不适、总评分等项均有明显改善(P<0.001),羞耻感也有改善(P<0.05)。相关性检验的结果提示与PDQ-39总评分变化程度成相关性的因素依次为:UPDRS运动检查“关”期(P<0.001), Schwab和England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关”期(P<0.001),UPDRS日常生活活动“关”期(P<0.01),HADS-抑郁(P< 0.05)。结论脑深部电刺激能明显改善PD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生活质量 脑深部电刺激 丘脑底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脑底核高频电刺激对大鼠纹状体多巴胺代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赵永波 王乔树 +1 位作者 孙伯民 王晓平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STN)高频电刺激(HFS)对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方法给予正常大鼠一侧STN-HFS,应用微透析观察其对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观察其对黑质DA能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微透析检测发现刺激侧纹状体D... 目的研究丘脑底核(STN)高频电刺激(HFS)对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A)代谢的影响。方法给予正常大鼠一侧STN-HFS,应用微透析观察其对纹状体DA及其代谢产物的影响,应用免疫组化观察其对黑质DA能神经元的影响。结果微透析检测发现刺激侧纹状体DA代谢产物明显增高(P<0.05),DA水平无变化(P>0.05);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刺激组和对照组酪氨酸羟化酶(TH)阳性神经元数量无差异(损毁侧分别为24.00±6.81、23.43±5.49,P>0.05)。结论STN-HFS可能通过影响黑质-纹状体DA代谢发挥作用,STN-HFS对黑质DA能神经元可能无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高频电刺激 酪氨酸羟化酶 微透析 丘脑底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稀释度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国栋 赵永波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1428-1429,共2页
目的观察不同稀释度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偏侧面肌痉挛(HFS)的疗效。方法65例HFS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2例),分别采用25U/ml和50U/ml稀释度BTX-A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BTX-A用量、治疗效果、疗效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目的观察不同稀释度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偏侧面肌痉挛(HFS)的疗效。方法65例HFS患者随机分为A组(33例)和B组(32例),分别采用25U/ml和50U/ml稀释度BTX-A注射治疗。观察两组的BTX-A用量、治疗效果、疗效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注射点数为(12±2)点、BTX-A用量为(25±7)U,B组注射点数为(10±1)点、BTX-A用量为(42±9)U,两组注射点数和BTX-A用量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疗效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共有7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21%;B组共有13例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6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P<0.05)。结论使用25U/ml稀释度BTX-A注射治疗HFS与使用50U/ml稀释度的疗效相似,但可显著减少BTX-A用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毒素类 面肌痉挛 面神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卒中早期肠内营养支持与近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真理 郑天衡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11期761-763,共3页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感染性并发症及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例),研究组患者于发病后3 d内给予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于发病10 d后...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和感染性并发症及近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6例脑卒中伴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38)和对照组(n=38例),研究组患者于发病后3 d内给予鼻饲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于发病10 d后给予鼻饲肠内营养。观察两组患者入院21 d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和血红蛋白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感染率,随访60 d Barthel指数。结果入院21 d,研究组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优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随访60 d,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但研究组总分高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提高近期神经功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糖蛋白在多药耐药的K562细胞转运苯妥英纳与卡马西平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英辉 赵永波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25-1429,共5页
研究证实,多药转运体与难治性癫痫耐药机制密切相关,P-糖蛋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研究P-糖蛋白拮抗剂维拉帕米对P-糖蛋白过表达的K562细胞耐药性及细胞内苯妥英纳与卡马西平浓度的影响.首先建立了P-糖蛋白高表达的K562/Dox(阿霉素诱导... 研究证实,多药转运体与难治性癫痫耐药机制密切相关,P-糖蛋白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主要研究P-糖蛋白拮抗剂维拉帕米对P-糖蛋白过表达的K562细胞耐药性及细胞内苯妥英纳与卡马西平浓度的影响.首先建立了P-糖蛋白高表达的K562/Dox(阿霉素诱导)耐药细胞株,比较耐药细胞株和P-糖蛋白表达阴性的K562细胞株对苯妥英纳和卡马西平的耐药性,并观察给予维拉帕米后,耐药细胞内抗癫痫药物的浓度变化.结果发现,苯妥英纳和卡马西平对K562/Dox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明显高于K562细胞株,加入维拉帕米后,苯妥英纳和卡马西平对K562/Dox细胞的IC50明显下降,逆转倍数分别为2.5和1.5.进一步研究发现,K562/Dox细胞内苯妥英纳和卡马西平的浓度均显著少于其药敏K562细胞,仅分别为正常K562细胞的23.6%和32.2%.当加入维拉帕米后,K562/Dox细胞内抗癫痫药物浓度明显升高(P<0.05).由此证明,高表达的P-糖蛋白参与了细胞的药物转运,在难治性癫痫的耐药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P-糖蛋白 维拉帕米 多药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脑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和蛋白激酶A参与调节Tau蛋白磷酸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曲忠森 李亮 +3 位作者 钟士江 倪宏 赵永波 王群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308-1313,共6页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5,Cdk-5)及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A,PKA)是调节Tau蛋白磷酸化的重要激酶,其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脑内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如何,目前尚不明确.为探讨胰岛素缺乏的DM大...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cyclin-dependent kinase5,Cdk-5)及蛋白激酶A(protein kinaseA,PKA)是调节Tau蛋白磷酸化的重要激酶,其对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大鼠脑内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如何,目前尚不明确.为探讨胰岛素缺乏的DM大鼠海马Cdk-5及PKA对Tau蛋白磷酸化的作用,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建立DM大鼠模型,Fura-2负载及荧光测定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免疫沉淀法测定Cdk-5活性,放射性配体结合实验检测PKA的活性,蛋白质印迹检测Tau蛋白磷酸化的水平.结果提示:在DM大鼠海马神经元,Ca2+浓度升高,Cdk-5及PKA活性升高,Tau蛋白在Ser198/Ser199/Ser202和Ser396/Ser404位点的磷酸化增强.Cdk-5的特异性抑制剂roscovitine可降低DM大鼠Cdk-5活性,但不能降低PKA活性,使Tau蛋白在Ser198/Ser199/Ser202位点磷酸化水平降低,但不降低Ser396/Ser404位点的磷酸化,roscovitine处理正常大鼠后,上述酶的活性及Tau蛋白的磷酸化无明显变化.首次从整体水平上证实DM大鼠海马Cdk-5及PKA活性升高,协同促进Tau蛋白在Ser198/Ser199/Ser202位点和Ser396/Ser404位点的磷酸化,神经元内游离Ca2+浓度升高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细胞周期依赖性蛋白激酶-5 蛋白激酶A TAU蛋白 CA^2+ roscovif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管理是卒中急性期医疗的重要基础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少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193-195,共3页
关键词 营养管理 医疗模式 卒中 急性期 药物治疗 临床医师 国际标准化 诊治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临床应用的安全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少石 郝俊杰 杨江胜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1期34-40,共7页
自上世纪9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辛伐他汀生存率研究(Scandinavian Simvastatin Survival Study,4S研究)发表后,许多他汀一级或二级预防冠心病的研究均获得一致性的良好结果,使得他汀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为各种指南所推荐... 自上世纪90年代斯堪的纳维亚辛伐他汀生存率研究(Scandinavian Simvastatin Survival Study,4S研究)发表后,许多他汀一级或二级预防冠心病的研究均获得一致性的良好结果,使得他汀成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为各种指南所推荐和医师所接受。然而,由于缺血性卒中病因和机制的异质性及脑出血等不良事件,他汀对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试验始终没有开展,直到2006年积极降低胆固醇水平的卒中预防试验(stroke prevention by aggressive reduction in cholesterol levels,SPARCL)发表,人们才第一次确确实实地看到了他汀有效预防卒中复发和其他血管事件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 临床应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传统治疗失败后的其他治疗选择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露 吴瑢 王晓平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2期8-12,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左旋多巴等传统药物治疗为金标准,但临床上仍存在对传统治疗不敏感的案例,同时,患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造成的运动并发症是治疗过程中更为棘手的问题。患者起病年龄、病程阶段以及...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治疗目前主要以左旋多巴等传统药物治疗为金标准,但临床上仍存在对传统治疗不敏感的案例,同时,患者长期服用左旋多巴造成的运动并发症是治疗过程中更为棘手的问题。患者起病年龄、病程阶段以及用药剂量等都会影响左旋多巴等药物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脑深部电刺激术(DBS)、非左旋多巴类新型药物、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等替代治疗已逐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相关的基础研究也成为关注的焦点。PD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同的临床阶段需要结合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本文将综述目前常用PD非传统治疗方法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现状及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新型药物剂型 针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卒中二级预防中血糖管理的原则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少石 沈凌达 郝俊杰 《中国卒中杂志》 2009年第2期132-137,共6页
卒中后再次卒中的发生率很高。在美国,每年78万卒中患者中大约有1/4是卒中再发,因此对于卒中或TIA病人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预防再次脑血管事件的发生^[1]。再次卒中的患者预后更差,常导致严重的致残或死亡,随之带来的认知障碍及抑郁... 卒中后再次卒中的发生率很高。在美国,每年78万卒中患者中大约有1/4是卒中再发,因此对于卒中或TIA病人管理的首要目标是预防再次脑血管事件的发生^[1]。再次卒中的患者预后更差,常导致严重的致残或死亡,随之带来的认知障碍及抑郁状态,已经成为社会的巨大负担。重视卒中的二级预防,是临床脑血管病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血糖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CD25^(high)FoxP3^+Treg与帕金森病干细胞移植后排斥反应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永波 沈楠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3年第12期23-43,共21页
目的通过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例的变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漂... 目的通过应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大鼠,检测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比例的变化及相关细胞因子的漂移,观察脑内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状况。以期探讨干细胞移植治疗PD后,外周血中Treg的改变与脑内免疫排斥反应间的相关性及其在干细胞移植后免疫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D组、(PD+PBS)组、(PD+BMSCs)组。正常对照组大鼠不进行任何处理,为完全空白对照;余下大鼠均通过脑内立体定向注射6-羟基多巴胺(6-hydmxydopamine,6-OHDA)建立PD大鼠模型。成功建模后第3周,(PD+PBS)组大鼠脑内定向注射PBS缓冲液;(PD+BMSCs)组大鼠脑内定向注射应用全骨髓贴壁法培养的大鼠BMSCs悬液;PD组大鼠不做任何处理。PBS缓冲液和BMSCs悬液注射2周后,各组大鼠均应用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其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Treg占T淋巴细胞比例的变化,并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外周血中白介素(IL)-4、IL-10和干扰素-γ(INF-γ)等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另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脑内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离子钙接头蛋白分子-1(ionized calcium bindingadaptor molecule-1,iba-1)阳性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MHC-Ⅱ)分子的变化。同时,(PD+BMSCs)组大鼠采用EdU染色法监测移植后BMSCs的存活情况。结果脑内立体定向注射6-OHDA 3周后,部分大鼠腹腔注射阿扑吗啡可诱导出旋转行为,表现为向健侧旋转,呈首尾相接状,以210圈/30分钟为标准,建模成功率达65.45%,并且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建模成功的PD大鼠偏侧TH阳性神经元毁损率可达90%以上。体外培养的大鼠BMSCs至P4时,细胞形态良好且均一,经流式细胞术鉴定,其纯度达95%以上。应用P4的BMSCs移植治疗PD大鼠2周后,BMSCs可在移植注射部位少量存活,但无法自我分化为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且(PD+BMSCs)组大鼠阿扑吗啡诱导旋转行为较PD组、(PD+PBS)组未见好转。另外,FCM示(PD+BMSCs)组大鼠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Treg占T淋巴比例为(0.45±0.10)%,较正常对照组、PD组及(PD+PBS)组均显著减少(P<0.01)。ELISA示(PD+BMSCs)组大鼠外周血中IL-4、IL-10和INF-γ水平也较其他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同时,(PD+BMSCs)组大鼠脑内iba-1阳性细胞在移植处增生激活,MHC-Ⅱ类抗原分子表达上调,且二者与正常对照组、PD组及(PD+PBS)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1)。另外,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鼠外周血中Treg比例与iba-1阳性细胞增加率、MHC-Ⅱ类抗原分子表达量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本研究通过立体定向注射6-OHDA建立PD的大鼠模型,并给予脑内注射体外培养至P4的BMSCs移植治疗。此为基础,笔者验证了体外未经诱导分化的BMSCs移植治疗PD大鼠后无法自我分化为DA能神经元,甚至还可引起脑内免疫排斥反应,导致最终的治疗失败。另外,BMSCs移植治疗PD大鼠后外周血中CD4+CD25highFoxP3+Treg比例显著降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也明显下降,并且这些改变与移植后脑内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CD4+CD25highFoxP3+调节性T细胞 免疫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与临床医学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12年第7期515-517,共3页
“健康教育”一个似乎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学生时代我已经知道,然而当我真正走近“健康教育”门槛的时候却使我大吃一惊,这里同样是一片大海,蓝蓝的、清澈不见底的大海,它显得那么平静,仅有一些观赏者,却少有弄潮儿。“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一个似乎熟悉又陌生的名字,学生时代我已经知道,然而当我真正走近“健康教育”门槛的时候却使我大吃一惊,这里同样是一片大海,蓝蓝的、清澈不见底的大海,它显得那么平静,仅有一些观赏者,却少有弄潮儿。“健康教育”的概念似乎远离临床医学,对我们从事临床医学的实践者来说印象并不深刻,当我多次阅读相关文献后才感悟到“健康教育”真正的大概含义。原来健康教育与临床医学紧密不可分割,这不仅仅是针对社会公众的教育,也是临床医学工作者应该接受的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医学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出血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少石 《中国卒中杂志》 2006年第5期317-319,共3页
  脑内出血(ICH)是一种急性、自发性的脑实质内出血过程,占卒中患者的10%~30%,是临床关注的常见病.随着现代医学研究的进展,临床医师对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转归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脑内出血的治疗进展也为临床医师带来许多新的思考.……
关键词 脑出血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