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结肠癌的远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83
1
作者 江弢 孙晶 裘正军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在死亡率、转移复发率、总生存期及无瘤生存期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纳入15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LAP组... 目的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的远期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方法比较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与开腹结肠癌根治术在死亡率、转移复发率、总生存期及无瘤生存期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纳入155例腹腔镜手术患者(LAP组)和162例开腹手术患者(OP组)。两组比较,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病理资料无显著差异;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Ⅰ、Ⅱ、Ⅲ期患者的生存率及无瘤生存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累积复发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结肠癌手术患者可达到与开放手术相当的远期生存率,可安全地用于结肠癌的治疗,并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结肠癌 结肠癌根治术 远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CK19 mRNA和CEA mRNA用于预测腹膜微转移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晴 李达 +5 位作者 彭志海 杨兆瑞 丁红华 陈栋晖 朱莉菲 李兆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2-495,共4页
目的探索检测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的方法。方法收集67例胃癌和9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腹腔冲洗液以及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巢式RT PCR检测腹腔冲洗液中角蛋白19(CK19)mRNA、癌胚抗原(CEA)mRNA、角蛋白20(CK20)mRNA表达;采用时间分辨荧光(TRF... 目的探索检测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的方法。方法收集67例胃癌和9例胃良性病变患者腹腔冲洗液以及临床病理资料,分别采用巢式RT PCR检测腹腔冲洗液中角蛋白19(CK19)mRNA、癌胚抗原(CEA)mRNA、角蛋白20(CK20)mRNA表达;采用时间分辨荧光(TRF)检测腹腔冲洗液上清液中CEA蛋白(P CEA)含量;采用H E染色进行腹腔冲洗液细胞学(PLC)检查。结果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K19mRNA和CEAmRN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7%和52.2%,明显高于P CEA(35.8%)、CK20mRNA(34.3%)和PLC(31.3%)(P<0.01),且阳性率随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及腹膜受累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巢式RT PCR联合检测胃癌患者腹腔冲洗液中CK19及CEA基因,可提高检测腹腔游离肿瘤细胞的灵敏性,适用于预测胃癌患者腹膜微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CK19MRNA CEAMRNA 腹膜微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桥蛋白在肝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8
3
作者 陆健 李克 +3 位作者 卞建民 钱晓峰 蔡永东 姚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31-935,共5页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1例肝癌及癌旁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OPN的表达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法对85例肝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进行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PN)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1例肝癌及癌旁组织、12例正常肝组织中OPN的表达以及应用免疫组化法对85例肝癌组织、10例肝硬化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进行OP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D34的检测,用Weidner法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并分析OPN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OP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增高(P<0.01),且OPN高表达和肝癌早期复发转移显著相关(P=0.003)。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表明OPN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且OPN在肝癌组织中的高表达和肿瘤包膜不完整(P=0.03)、感染HBV(P=0.03)和发生早期转移、复发(P=0.018)显著相关;OPN和VEGF在肝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71,P<0.01);OPN在肝癌组织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44,P<0.01)。结论:OPN在肝癌组织中显著高表达,且OPN与包膜是否完整、感染HBV和早期复发转移相关。OPN和VEGF、MVD的表达显著相关,OPN可能参与了肿瘤血管生成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骨桥蛋白 转移 MVD VEG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及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威浩 裘正军 +1 位作者 胡志前 孙晶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875-878,共4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环境缺氧在实体肿瘤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研究拟体外观测缺氧条件下结肠癌细胞系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探讨微环境缺氧对结肠癌化疗耐药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人结肠... 背景与目的:肿瘤微环境缺氧在实体肿瘤中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研究拟体外观测缺氧条件下结肠癌细胞系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及其相互作用,探讨微环境缺氧对结肠癌化疗耐药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人结肠癌细胞株SW620置入缺氧环境持续培养12,24和48h,以常氧培养组为对照。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Westernblot检测HIF-1α及耐药相关基因mdr1/P-Gp、LRP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随着缺氧时间延长,HIF-1α及LRPmRNA的转录未见明显变化,而mdr1的mRNA转录呈时间依赖性增高(P<0.05),其光密度比值从常氧下的0.0522±0.012上升至缺氧48h下的0.145±0.017。随着缺氧时间延长,LRP的蛋白表达未见明显变化,而HIF-1α及P-Gp的表达则呈时间依赖性增高(P<0.05),其光密度比值分别从常氧下的0.16±0.05,0.260±0.006上升至缺氧48h下的0.49±0.04,0.86±0.20。HIF-1α及P-Gp的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研究证明结肠癌微环境缺氧是诱导其产生多药耐药性的重要原因之一。缺氧可通过HIF-1α调控结肠癌细胞内多药耐药相关mdr1/P-Gp基因的表达,从而使结肠癌存在以基因水平改变为基础的获得性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微环境 HIF-1Α 多药耐药基因 结肠癌 培养的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手术期应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蒿汉坤 蔡端 +2 位作者 韩天权 彭志海 吴志勇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3-245,253,共4页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贫血患者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纠正贫血和减少异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胃肠道肿瘤伴贫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C,A组患者术前每天皮下注射rhEPO1万IU,连续4d,术后第1、3d分别皮下注射r...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贫血患者使用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纠正贫血和减少异体输血的临床效果。方法74例胃肠道肿瘤伴贫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A、治疗组B和对照组C,A组患者术前每天皮下注射rhEPO1万IU,连续4d,术后第1、3d分别皮下注射rhEPO1万IU;B组患者术前7d始隔天皮下注射rhE-PO1万IU,连续6次;C组患者不给予rhEPO。观察所有患者贫血纠正及异体输血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用药后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及血细胞比容(Hct)水平高于对照组、用药前,术中及术后异体输血少于对照组。B组疗效优于A组。结论围手术期使用rhEPO对于纠正贫血和减少异体输血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 围手术期 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癌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6
作者 周元 蒋红钢 李克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5-568,共4页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不同,且发病比较隐匿,故目前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仍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了有利帮助,越来越多的研... 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同病理类型的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不同,且发病比较隐匿,故目前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仍比较困难。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甲状腺癌的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提供了有利帮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也逐渐关注该领域。甲状腺癌的分子标志物较多,该文从甲状腺癌DNA、RNA及蛋白组学的相关标志物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分子标志物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粘液腺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郑淼 李继坤 周立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83-384,386,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粘液腺癌(MUC)与大肠非粘液腺癌(non-MUC)的临床病理差异及其综合治疗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1994~2003年收治的1 715例大肠癌中粘液腺癌为197例.比较MUC与non-MUC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结果:MUC中年轻人(年龄<45岁... 目的:探讨大肠粘液腺癌(MUC)与大肠非粘液腺癌(non-MUC)的临床病理差异及其综合治疗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方法:1994~2003年收治的1 715例大肠癌中粘液腺癌为197例.比较MUC与non-MUC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结果:MUC中年轻人(年龄<45岁)比例明显升高MUC:(21.3%vs非MUC:12.6%) ,部位多见于直肠、升结肠;MUC组更易向肠周组织浸润及播散(侵润至浆膜外:MUC:59.9%vs非MUC: 35.1%),亦易发生周围的淋巴结转移(MUC:41.6%对非MUC 21.6%);MUC晚期患者比例增高(D期:MUC:44.1%对非MUC: 22.1%);根治性手术切除率低(MUC组:34%vs非MUC组:69%),术后复发率高、预后较差.结论:大肠粘液腺癌的预后差,与其临床病理特点相关,对大肠粘液腺癌应采取较积极的综合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大肠粘液腺癌 临床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IF14过表达与胃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陈萍 金向明 +5 位作者 刘新兰 王宁菊 王权 彭志海 严东旺 周崇治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1-935,940,共6页
目的探讨KIF14表达水平与胃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及术后病理学证实的胃肠癌患者112例。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以患者病理诊断为起点,通过患者... 目的探讨KIF14表达水平与胃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经手术及术后病理学证实的胃肠癌患者112例。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以患者病理诊断为起点,通过患者复诊、电话及信函方式进行随访,分别以肿瘤复发转移、死亡为观察终点,随访截止日期为2015-03-31。术中切除的胃肠癌病灶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KIF14 mRNA相对表达量(RQ);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F14表达结果,由2位病理医生独立进行免疫组化结果评判。结果72例患者胃肠癌组织KIF14 mRNA高表达,RQ值为58.00(37.00,138.00);40例患者胃肠癌组织KIF14 mRNA低表达,RQ值为0.68(0.46,0.79)。KIF14在胃肠癌组织中的阳性反应物定位于细胞核或胞质,呈棕黄色均质状和颗粒状,癌旁组织无表达或低表达。胃肠癌组织KIF14阳性表达率为61.6%(69/112),高于癌旁组织的7.1%(8/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57,P〈0.001)。不同年龄、性别、民族、肿瘤部位、肿瘤直径及分化程度患者KIF14 mRNA RQ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患者KIF14 mRNA RQ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12例患者5年总生存率(OS)为48.2%(54/112),KIF14 mRNA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52、67个月,两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10,P=0.004)。101例未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38.6%(39/101),KIF14 mRNA高表达与低表达患者中位无病生存时间分别为41、62个月,两者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281,P〈0.001)。KIF14 mRNA高表达患者出现复发转移的风险高于低表达者〔AR=6.9,95%CI(2.8,16.8),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KIF14 mRNA是胃肠癌患者5年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KIF14 mRNA是胃肠癌患者5年内转移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KIF14 mRNA和蛋白在胃肠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参与胃肠癌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可作为预测胃肠癌患者根治术后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KIF14 预后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护士处方权刍议 被引量:7
9
作者 周兴梅 常健 +1 位作者 姚秋月 孙和平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18期74-75,共2页
介绍护士处方权的类型,论述我国目前推行护士处方权制度的积极意义,分析制约我国护士处方权发展的因素,并探讨推进护士处方权发展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 护士处方权 类型 制约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huEPO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缪传文 李继坤 +2 位作者 温玉刚 周立生 李旭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4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胃肠道恶性肿瘤 血红蛋白和输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海英 张杏怡 +3 位作者 蔡春 王妍 周新 彭志海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4年第6期328-331,共4页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1月 10 8例肝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 6 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 5 5 .6 % (6 0 / 10 8)。首次发生肺部感染的时间为术后 ...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防治。方法 :对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3年 11月 10 8例肝移植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 6 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病率为 5 5 .6 % (6 0 / 10 8)。首次发生肺部感染的时间为术后 (14 .1±12 .4 )d。 6 0例中右侧肺炎 30例 ,左侧肺炎 11例 ,双侧肺炎 19例 ,其中 4 7例患者合并单侧或双侧胸腔积液。 6 0例患者的痰培养中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各 4株 ,真菌 5株 ;5 3例曾作血培养 ,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 1株 ,革兰阳性球菌2株 ;10例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气道吸引物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 4株 ,革兰阳性球菌 2株 ,真菌 1株 ;胸腔积液标本中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 1株 ,革兰阳性球菌 2株。 2 8例患者血清抗 CMV IgG阳性 ,2例患者血清抗 CMV IgM阳性。CD4 /CD8<1.2者 18例。 6 0例患者术后均使用了常规剂量的糖皮质激素、麦考酚酸酯、环孢素A或FK5 0 6等免疫抑制剂治疗。移植术前后常规应用预防性抗生素 ,发生肺部感染而尚未确定病原体时 ,抗感染药经验治疗。 6 0例患者中 5 3例 (88.3% )好转 ,7例 (11.7% )死亡。结论 :肝移植后肺部感染病死率较高。细菌、真菌及病毒等是主要的病原体。应仔细观察 ,早留标本 ,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间隔更换肝素帽对深静脉置管感染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陶然 张晓燕 +1 位作者 周怡文 陆红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7期14-15,1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间隔更换肝素帽引起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将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每周更换1次肝素帽,B组每周更换2次肝素帽,其余护理措施相同,比较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导管相关...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间隔更换肝素帽引起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将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每周更换1次肝素帽,B组每周更换2次肝素帽,其余护理措施相同,比较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置管后第7天,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第14天、第21天A组感染率低于B组(P<0.05)。结论每周更换1次肝素帽比更换2次更有助于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帽 时间间隔 更换 深静脉置管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L12-CXCR4生物学轴在结直肠癌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沈云 李继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远处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趋化因子对肿瘤的趋化、定向转移方面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趋化因子CXCL12与其特异性受体CXCR4通过信号转导机制在结直肠癌细胞选择性和非随意性转移中,发挥着...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远处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趋化因子对肿瘤的趋化、定向转移方面的研究越来越被重视。趋化因子CXCL12与其特异性受体CXCR4通过信号转导机制在结直肠癌细胞选择性和非随意性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通过多种方法阻断趋化因子受体CX-CR4可以抑制肿瘤转移和侵袭。对这一信号通路的研究可望为结直肠癌转移的靶向治疗寻求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Ll2 CXCR4 结直肠癌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合成酶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阮征 花天放 +3 位作者 彭寿行 黄海龙 郑健 胡宏慧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450-453,共4页
目的:研究脂肪酸合成酶(fattyacidsynthase,FA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7名随访5年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FAS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分析,并与肺良性病变,肺正常组织进行对照。结果:与肺部... 目的:研究脂肪酸合成酶(fattyacidsynthase,FA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07名随访5年的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患者的石蜡标本进行FAS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半定量分析,并与肺良性病变,肺正常组织进行对照。结果:与肺部良性病变,肺正常组织相比,FAS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阳性表达率40.2%(43/107),有显著性的差异(P<0.01)。FAS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病理类型,分化无关;与pTNM分期,原发肿瘤T分期有关(P<0.05)。FAS阳性表达患者的5年生存率远低于阴性患者(16%vs43%,P<0.01)。结论:FAS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酶活性增强;FAS在肺癌组织中表达增高有提示不良预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脂肪酸合成酶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肿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及其意义
15
作者 仇生龙 周立生 项富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64-466,共3页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在消化道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并评价TRAP ELISA检测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TRAP ELISA方法检测了 112例肿瘤组织 (其中食管癌 12例、胃癌 36例、肝癌 15例、胰腺癌 11例、大肠癌 38例 )及 94例... 目的 :研究端粒酶活性在消化道肿瘤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并评价TRAP ELISA检测法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TRAP ELISA方法检测了 112例肿瘤组织 (其中食管癌 12例、胃癌 36例、肝癌 15例、胰腺癌 11例、大肠癌 38例 )及 94例相应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食管癌、胃癌、肝癌、胰腺癌、大肠癌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 83.33%、86 .11%、86 .6 7%、90 .90 %和 84 .2 1%。肿瘤组织端粒酶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 (P <0 .0 0 1) ,端粒酶的活性与肿瘤大小、转移、分化程度、分期均不相关。结论 :端粒酶活性是消化道肿瘤诊断的一个很好的指标 ,而且TRAP ELISA检测法是一种非放射性同位素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重复序列扩增法 酶联免疫吸收测定 消化道肿瘤 端粒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人直视下大鼠肝移植模型供肝获取不同灌注方式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蕾 李善宝 +3 位作者 汪涛 沃琪 曹婉悦 徐军明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6-361,共6页
目的单人直视下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并探讨不同灌注方法对供肝质量的影响。方法在Kamada建立的"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手术细节,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根据不同的灌注方式将受体大鼠分为A(经腹主动脉灌注)、B(经门静脉灌注)两组... 目的单人直视下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并探讨不同灌注方法对供肝质量的影响。方法在Kamada建立的"二袖套法"基础上改进手术细节,建立大鼠肝移植模型。根据不同的灌注方式将受体大鼠分为A(经腹主动脉灌注)、B(经门静脉灌注)两组。比较两组的灌注效果、手术时间、手术成功率、术后肝功能、肝脏移植物病理学表现及生存情况等。结果灌注完成后,B组肝血窦内残留红细胞较A组多。A组在供肝灌注时间及供体手术时间上均较B组时间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A、B两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77%和71%。大鼠肝移植术后3 d,两组受体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水平均较正常值明显升高;术后7、30 d,与A组比较,B组ALT、AST、TB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0.05)。肝脏病理学检查提示B组肝脏炎症反应程度及肝组织破坏程度均较A组严重,但两组的术后长期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腹主动脉灌注大鼠肝移植模型虽稍延长了灌注时间及供体手术时间,但灌注效果更佳,可减轻术后肝组织损伤,使肝功能更快地恢复正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肝灌注 经腹主动脉灌注 经门静脉灌注 大鼠肝移植 改良二袖套法 丙氨酸转氨酶 天冬氨酸转氨酶 总胆红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01a与消化系统肿瘤 被引量:3
17
作者 骆广涛 汤为香 裘正军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18-821,826,共5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长度为18~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表达。miR-301a位于人类第17号染色体q22-q23.1,是近年发现的具有促癌基因作用的miRNA,其异常表达与消化系统肿瘤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过...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高度保守、长度为18~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节靶基因表达。miR-301a位于人类第17号染色体q22-q23.1,是近年发现的具有促癌基因作用的miRNA,其异常表达与消化系统肿瘤增殖、凋亡、侵袭、转移等过程密切相关。该文总结了近年来miR-301a的研究发现、上游调控因子及其在消化系统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分子调控机制,并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非编码RNA miR-301a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oll样受体2在炎症相关性胃癌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周燚 李继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84-1087,1108,共4页
炎症是宿主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它可以对抗入侵的病原体,保护宿主。然而,炎症同样可以通过Toll样受体(TLR)诱导内源性介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了解TLR2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可为炎症相关性胃癌的治疗提供新方法。该文就TLR2... 炎症是宿主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它可以对抗入侵的病原体,保护宿主。然而,炎症同样可以通过Toll样受体(TLR)诱导内源性介质,促进肿瘤发生发展。了解TLR2与胃癌之间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可为炎症相关性胃癌的治疗提供新方法。该文就TLR2的结构、功能、TLR2与炎症相关性胃癌的关系及其可能的致癌机制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 胃癌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dgehog信号通路与胃癌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俊峰 李继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43-447,共5页
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组织修复、癌症发生等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Hh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Hh信号通路的构成及其在胃中的表达、生理作用和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 Hedgehog(Hh)信号通路在胚胎发育、组织修复、癌症发生等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多项研究发现Hh通路的异常激活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本文就Hh信号通路的构成及其在胃中的表达、生理作用和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HEDGEHOG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黑斑息肉综合征合并空肠套叠梗阻病例报道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明旺 张兆祺 +2 位作者 卫媛 闫文帝 严东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29-1132,共4页
患者女性,16岁,因“反复下腹痛1年,复发伴加重10 d”就诊。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口唇有散在点状黑斑,直径1~4 mm,界限清,不融合,压之不褪色;左上腹压痛。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1.肠套叠;2.肠道多发息肉;3.黑斑息肉综合征... 患者女性,16岁,因“反复下腹痛1年,复发伴加重10 d”就诊。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口唇有散在点状黑斑,直径1~4 mm,界限清,不融合,压之不褪色;左上腹压痛。进一步完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1.肠套叠;2.肠道多发息肉;3.黑斑息肉综合征可能性大”收治入院。入院后行剖腹探查+十二指肠、空肠息肉切除术,术后明确诊断为黑斑息肉综合征。黑斑息肉综合征是一种临床罕见病,具有皮肤黏膜色素沉着、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及家族遗传倾向三大典型特征。介绍该病例的临床资料可提高对黑斑息肉综合征的再认识,为后续同类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减少紧急手术和短肠综合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斑息肉综合征 肠套叠 家族性腺瘤性肠息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