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专科护理人才发展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42
1
作者 陶然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12期73-75,共3页
临床护理专科化是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目前国际护理发展的主要趋势。近年来,全国各地结合自身特色,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各层次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使用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通过比较我国与专科护理发展较成熟的... 临床护理专科化是衡量护理专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目前国际护理发展的主要趋势。近年来,全国各地结合自身特色,陆续开展了一系列关于各层次专科护理人才培养、使用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通过比较我国与专科护理发展较成熟的国家、地区的护士培养、使用与管理情况,进一步发掘我国专科护理人才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展望,现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科护理 人才发展 护理人才培养 护理专业化 临床护理 护士培养 管理情况 专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部分绝经后女性维生素D水平与认知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琳 游利 +2 位作者 陈瑾瑜 潘凌 彭永德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部分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水平与认知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11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门诊初次就诊的绝经后女性111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25OHD≥50mmol/L)和维生素... 目的探讨上海市部分绝经后妇女维生素D水平与认知障碍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9月至11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门诊初次就诊的绝经后女性111例,根据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25OHD≥50mmol/L)和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组(25OHD<50mmol/L)。对所有入选者进行认知障碍评估,包括简易智能状态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25OHD水平,采用美国GE公司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正位腰椎1-4和左全髋骨密度(BMD)。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低于维生素D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MMSE评分及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维生素D水平与MMSE评分及MoCA评分均无相关性(OR=1.552,P=0.489;OR=1.169,P=0.448),校正年龄、文化程度、绝经年龄、绝经年限后,相关性仍无显著性差异(OR=1.408,P=0.662;OR=1.259,P=0.602)。结论上海市部分绝经后女性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认知功能间无相关性,宜进一步扩大样本量或行前瞻性研究以确定其是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认知障碍 简易智能状态量表 蒙特利尔认知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机体功能评估和计时起走测试评估老年人肌肉功能和肌力及肌量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33
3
作者 潘凌 方圆 +4 位作者 陈琳 彭永德 谷文莎 陈瑾瑜 游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50-153,共4页
目的探讨躯体综合能力评估工具简易机体功能评估(SPPB)及计时起走测试(TUG)评估老年人肌肉功能、肌力及肌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10月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女性患者106例,对其进行SPPB、TUG评估,SPPB包括串... 目的探讨躯体综合能力评估工具简易机体功能评估(SPPB)及计时起走测试(TUG)评估老年人肌肉功能、肌力及肌量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10月上海市虹口区欧阳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女性患者106例,对其进行SPPB、TUG评估,SPPB包括串联站立测试、2.44 m行走测试、5次坐立测试;并通过日常步速评估肌肉功能、握力评估肌力、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定并计算相对四肢骨骼肌指数(RASM)以评估肌量。分析SPPB、TUG与日常步速、握力、RASM的相关性。结果 106例老年女性日常步速平均值为(1.32±0.28)m/s,握力为(19.46±3.91)kg,RASM为(5.94±0.82)kg/m^2。SPPB、TUG的测试结果:串联站立测试时间(7.81±3.13)s,2.44 m行走测试时间(1.83±0.44)s,5次坐立测试时间(9.91±3.06)s,TUG时间(8.96±2.34)s。年龄、体质指数(BMI)、2.44 m行走测试时间、5次坐立测试时间、TUG时间与日常步速均呈负相关(P<0.05),串联站立测试时间与日常步速无直线相关性(P>0.05);年龄、2.44 m行走测试时间与握力呈负相关(P<0.05),BMI、串联站立测试时间、5次坐立测试时间以及TUG时间与握力无直线相关性(P>0.05);BMI、5次坐立测试时间、TUG时间与RASM呈正相关(P<0.05),年龄、串联站立测试时间、2.44 m行走测试时间与RASM无直线相关性(P>0.05)。校正年龄及BMI后进行相关性分析,2.44 m行走测试时间、5次坐立测试时间、TUG时间与日常步速均呈负相关(P<0.05),串联站立测试时间与日常步速无直线相关性(P>0.05);2.44 m行走测试时间与握力呈负相关(P<0.05),串联站立测试时间、5次坐立测试时间以及TUG时间与握力无直线相关性(P>0.05);串联站立测试时间、2.44 m行走测试时间、5次坐立测试时间、TUG时间与RASM无直线相关性(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4 m行走测试时间(β=-0.658,SE=0.024,t=-27.529,P<0.001)、TUG时间(β=-0.015,SE=0.005,t=3.254,P=0.002)是影响日常步速的因素;2.44 m行走测试时间(β=-2.422,SE=0.835,t=-2.628,P=0.005)是影响握力的因素。结论 2.44 m行走测试、TUG可反映肌肉功能,2.44 m行走测试可反映肌力。SPPB、TUG对评估肌量无价值,但可作为评估肌肉功能、肌力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力 肌肉功能 肌量 简易机体功能评估 计时起走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与糖尿病关联的探讨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育璠 赵立 +3 位作者 顾鸣宇 姚莉莉 严率 彭永德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973-975,共3页
背景与目的:在十九世纪早期,人们即认识到胰腺癌与糖尿病(DM)的关系,但至今两者的因果关系仍有争论,本文探讨两者的关联,从而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2003年12月-2005年2月收住我院的胰腺癌合并DM患者及非合并DM患者共83例进行... 背景与目的:在十九世纪早期,人们即认识到胰腺癌与糖尿病(DM)的关系,但至今两者的因果关系仍有争论,本文探讨两者的关联,从而提高胰腺癌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对2003年12月-2005年2月收住我院的胰腺癌合并DM患者及非合并DM患者共8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中13例以DM为首发症状或DM病情加重胰腺癌患者与另外20例病程匹配的2型糖尿病(T2DM)进行年龄、体重指数、DM家族史及实验室指标的比较。结果:①83例胰腺癌中,35例(42.17%)合并DM,其中24(68.57%)例DM病程小于2年(其中14(40%)例与胰腺癌同时发现),8(22.86%)例DM病程大于2年,3例DM病程不详。胰腺癌合并DM患者高血压的患病率高于非DM患者(45.71%vs25%,P<0.05)。②胰腺癌合并DM患者腹痛(χ2=5.332,P<0.01)、纳差(χ2=3.867,P<0.01)的发生率低于非DM患者。③胰腺癌合并DM患者直接胆红素(DB)(χ2=23.46,P<0.01)升高发生率较低。④两组患者在肿瘤的部位、转移、手术情况和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⑤13例以DM为首发症状或DM病情加重胰腺癌患者与20例T2DM进行比较,胰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大(68.93±10.62vs55.6±11.14岁,P<0.01)且体型更消瘦(BMI21.51±1.98vs23.87±3.04kg/m2,P<0.01)。结论:胰腺癌为进展较快的肿瘤,即使合并DM,也不影响胰腺癌临床表现及预后。对于高龄且消瘦初发DM患者及血糖短期恶化DM患者,要警惕胰腺癌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腺癌 血压 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子的远期影响及产后随访策略 被引量:22
5
作者 黄颖 赵立 +3 位作者 方芳 甄琴 严率 王育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373-1377,共5页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或首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不包括孕前已诊断或已患糖尿病的患者。GDM不仅增加孕产期母婴不良事件,而且其对母子的影响并未随着妊娠的结束而终止,GDM可使母亲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妊娠期间发生的或首次发现的任何程度的糖代谢异常,不包括孕前已诊断或已患糖尿病的患者。GDM不仅增加孕产期母婴不良事件,而且其对母子的影响并未随着妊娠的结束而终止,GDM可使母亲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代谢综合征及抑郁症的发病率升高,增加子代糖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的发生风险,而有效的产后随访及干预能降低这些风险。该文就GDM对母亲和子代的远期影响以及GDM患者母子产后随访的策略和方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远期影响 产后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属同步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及血糖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陈兰 李萍 +2 位作者 黄颉 王莹 王晓庆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5期698-702,共5页
目的:观察家属同步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40对,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及管理,并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进行知识水平、家庭功能水平及患者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 目的:观察家属同步管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家庭功能及血糖控制水平的影响。方法:对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40对,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及管理,并进行电话及门诊随访,进行知识水平、家庭功能水平及患者出院后3个月及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值的检测,进行干预前后的比较。结果:患者和家属在同步管理后糖尿病知识掌握度、家庭功能均有所提高(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患者(除情感介入和总的功能)及家属家庭功能各维度在时间主效应上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b A1c值均较干预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家属同步管理的模式有利于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属的知识水平和家庭功能,改善患者血糖控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 2型糖尿病 家庭功能 血糖管理 同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降低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高玮 王雪姣 +4 位作者 甄琴 丁晓颖 徐浣白 王育璠 彭永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9-635,629,共7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降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依据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降低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依据尿白蛋白肌酐比(urinary albumin creatinine ratio,UACR)、血清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AG)水平和是否合并高血压进行分组。通过比较组间病例临床特征和HRV等指标的差异,探讨HRV指标及其影响因素间的相关关系。结果·UACR升高组较UACR正常组24h平均心率升高,SDNN[正常窦性心搏RR间期(NN间期)标准差]降低(均P<0.05);TAG升高组较TAG正常组24h平均心率升高,SDNN和pNN50(相邻NN间期差值超过50ms的心搏数占总心搏数的百分比)降低(均P<0.05);合并高血压组较对照组最小频域功率小时降低(P<0.05)。回归分析显示,TAG和SDNN线性相关(P<0.05),舒张压和24h平均心率、SDNN、频域功率24h、最小频域功率小时线性相关(均P<0.05),年龄和24h平均心率、SDNN、SDANN(每5min 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频域功率24h、最小频域功率小时、最大频域功率小时线性相关(均P<0.05)。结论·年龄、血清TAG水平和是否合并高血压是2型糖尿病患者HRV降低的危险因素,早期对HRV的降低进行检测将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率变异性 尿白蛋白排泄率 三酰甘油 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女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陈琳 陈瑾瑜 +1 位作者 潘凌 游利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35-238,258,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绝经前女性中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及其他临床特点。方法 2005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门诊就诊的1043名绝经前女性中,选取资料齐全、符合入组标准条件的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患...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绝经前女性中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骨转换指标及其他临床特点。方法 2005年9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门诊就诊的1043名绝经前女性中,选取资料齐全、符合入组标准条件的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及骨量正常者共99名,分为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组(28例)、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组(15例)及正常对照组(56名)3组。采用回顾性统计分析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钙(Ca)、磷(P)、25(OH)D]、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转换指标(bone turnover marker,BTM)、骨折史等临床资料。结果 (1)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组腰椎、股骨颈及全髋BMD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t=-3.794,P<0.01;t=-4.080,P<0.01;t=-5.632,P<0.01)。两组间钙、磷、25(OH)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20,P>0.05;t=0.121,P>0.05;t=0.004,P>0.05)。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组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OC)、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type 1 collagen carboxy terminal peptide,β-CTX)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05,P>0.05;t=1.543,P>0.05)。(2)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组腰椎BMD显著低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组(P=0.035),股骨颈及全髋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8、0.223)。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组血清OC、血清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20,P<0.01);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组血清OC水平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β-CTX水平均显著高于特发性骨质疏松症组(P<0.01)。结论女性特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与Ca、P、25(OH)D缺乏无关,遗传性因素或许为发病的主要原因,而骨代谢的高转换状态可能为其发病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绝经后 特发性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酮可可碱对NOD小鼠胰岛β细胞caspase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顾丽萍 吴艺捷 +2 位作者 王煜非 施念玮 董维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574-1577,共4页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对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早期干预作用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环磷酰胺加速发病的NOD小鼠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腹腔注射PTX后监测血糖、糖尿病发病率,TUNEL法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免疫组化观察胰岛β细胞caspase-... 目的:观察己酮可可碱(PTX)对NOD小鼠1型糖尿病的早期干预作用及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用环磷酰胺加速发病的NOD小鼠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腹腔注射PTX后监测血糖、糖尿病发病率,TUNEL法检测胰岛细胞凋亡,免疫组化观察胰岛β细胞caspase-3的表达,半定量逆转录RT-PCR法检测胰腺caspase-8mRNA的表达。结果:PTX组实验结束时糖尿病发病率(40.63%)低于对照组(69.70%),P<0.05;胰岛β细胞凋亡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胰岛β细胞caspase-3的表达显著少于对照组;胰腺caspase-8 mRNA的表达亦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PTX可预防NOD鼠糖尿病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下调胰腺caspase-3和caspase-8的表达及减少胰岛β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酮可可碱 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 细胞凋亡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失效改用雷洛昔芬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琳 游利 +2 位作者 陈瑾瑜 潘凌 彭永德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132-137,共6页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3~5年失效后改用雷洛昔芬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门诊就诊的11 538例患者中符合条件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240例作为受试者并分为2组:A... 目的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3~5年失效后改用雷洛昔芬的疗效。方法选取2005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骨质疏松门诊就诊的11 538例患者中符合条件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240例作为受试者并分为2组:A组(155例)仅用雷洛昔芬治疗;B组(85例)阿仑膦酸钠治疗3~5年失效后改为雷洛昔芬治疗。所有患者均同时加用活性维生素D及钙剂。采用回顾性分析,记录受试者一般资料,用药时间,治疗前后骨密度(BMD)、骨转换指标(BTM)、是否有新发骨折等临床资料。结果 A组治疗12个月后,腰椎、股骨颈、全髋骨密度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t=10.778,P〈0.000 1;t=3.587,P〈0.000 1;t=7.998,P〈0.000 1)。腰椎、股骨颈及全髋骨密度较治疗前分别上升3.3%、1.5%及1.4%(均P〈0.05)。骨钙素(BGP)下降28.8%(t=6.392,P〈0.000 1),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CTX)下降44.5%(t=13.078,P〈0.000 1)。B组应用雷洛昔芬治疗12个月后,腰椎、股骨颈、全髋骨密度较治疗前有上升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3,P=0.277;t=1.896,P=0.061;t=1.045,P=0.299)。BGP及β-CTX治疗后年变化率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08,P=0.112;t=1.621,P=0.109)。改用雷诺昔芬1年后,腰椎、股骨颈及全髋骨密度年变化率分别较换药前1年(即阿仑膦酸钠治疗最后1年)骨密度年变化率显著升高(t=3.729,P〈0.0001;t=2.191,P=0.031;t=2.929,P〈0.01)。A组腰椎、股骨颈及全髋骨密度年变化率均显著高于B组(t=5.756,P〈0.000 1;t=0.713,P〈0.000 1;t=0.736,P〈0.000 1)。结论雷洛昔芬能显著增加初次用药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降低骨转换;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3~5年后失效者改用雷洛昔芬可显著减慢骨丢失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雷洛昔芬 阿仑膦酸钠 骨密度 骨转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皮肤血管内NK细胞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4
11
作者 蔡兆根 龚晓萌 +3 位作者 谢群 冯振中 徐浣白 汪向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5-208,共4页
目的探讨皮肤血管内NK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NK cell lymphoma,IVNK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皮肤IVNKL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及EBER原位杂交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 目的探讨皮肤血管内NK细胞淋巴瘤(intravascular NK cell lymphoma,IVNK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皮肤IVNKL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学形态、免疫组化及EBER原位杂交染色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47岁,临床表现为肩背部及双下肢皮肤多发暗红色质硬斑片及斑块。镜检:真皮及皮下组织内见较多扩张的小血管,血管腔内见中等到大的异型淋巴样细胞,细胞核圆形、卵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深染,部分血管内可见纤维素样渗出物。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D3、CD56和TIA-1均阳性,Ki-67增殖指数>70%。EBER分子原位杂交阳性。确诊后采用CHOP方案联合化疗2个疗程,目前仍在观察中。结论皮肤IVNKL是一种罕见的血管内淋巴瘤,预后较差且容易误诊,皮肤活检行病理检查是确诊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NK细胞淋巴瘤 血管内淋巴瘤 皮肤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水宝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的影响 被引量:6
12
作者 丁薇 黄颖 +2 位作者 施念玮 岳玲 倪秀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69-1671,共3页
目的:观察与分析金水宝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金水宝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8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144例)和加服金水宝胶囊治疗组(144例),观察治疗前后两... 目的:观察与分析金水宝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研究及对患者血管内皮的影响,为临床运用金水宝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将288例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对照组(144例)和加服金水宝胶囊治疗组(144例),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水平的变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善状况。结果:(1)组内比较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及24 h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均有改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2)治疗后组间比较显示,治疗组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肌酐、24 h尿微量清蛋白水平及空腹状态下的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程度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经χ2检验,P<0.05,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金水宝胶囊,可以延缓DN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患者的肾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水宝胶囊 2型糖尿病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林霞 张颖 +4 位作者 徐先明 王煜非 王丽娟 江明礼 万小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29-1330,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妊娠 糖耐量异常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对NOD小鼠胰岛B细胞caspase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丽萍 吴艺捷 +3 位作者 王煜非 施念玮 董维平 林健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12-812,共1页
关键词 NOD小鼠 胰岛B细胞 雷公藤多苷 CASPASE 腹腔注射 细胞凋亡 给药剂量 给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吴景程 李晓华 彭永德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3-817,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收集461例T2DM患者(T2DM组)的临床资料,记录空腹血糖、肝肾功能和血脂谱等生化指标,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将T2DM组患者再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组,n=22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收集461例T2DM患者(T2DM组)的临床资料,记录空腹血糖、肝肾功能和血脂谱等生化指标,根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将T2DM组患者再分为正常蛋白尿组(NA组,n=221)、微量白蛋白尿组(MA组,n=191)和大量白蛋白尿组(OA组,n=49),以30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T2DM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这种差异在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仍然存在(P<0.01,P<0.05)。T2DM患者的血清TBIL和DBIL水平,NA组>MA组>OA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按照血清TBIL水平的三分位点将T2DM患者分为三组进行分析的结果显示:随着血清TBIL水平的升高,ACR逐渐降低(P<0.01),肾小球滤过率则逐渐升高(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TBIL是ACR的独立影响因素(β=-0.15,P<0.01)。结论在T2DM患者中,血清高胆红素水平对DN的发生和发展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血清胆红素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良性结节抑制性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韩静静 吴艺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249-1251,共3页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多数为良性结节,除了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目前临床大多数患者多采用左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L-T4)抑制性治疗。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L-T4抑制性治疗在碘缺乏地区疗效较好,但在碘富足地区疗效则不确切。影... 甲状腺结节是内分泌科常见疾病,多数为良性结节,除了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目前临床大多数患者多采用左甲状腺素(levothyroxine,L-T4)抑制性治疗。近年来研究结果显示L-T4抑制性治疗在碘缺乏地区疗效较好,但在碘富足地区疗效则不确切。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包括结节性状、大小、血清甲状腺球蛋白(Ig)水平等。长期应用L-T4应注意其对心血管、骨骼、肌肉、甲状腺自身免疫调节功能、凝血功能等的影响。本文就甲状腺良性结节抑制性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左甲状腺素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骨生长肽羧基端5肽OGP_((10-14))及其类似物对大鼠破骨样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丁晓颖 彭永德 +2 位作者 戴晨琳 邱明才 王德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06-806,共1页
关键词 OGP(10-14) 成骨生长肽 破骨样细胞 结构类似物 细胞增殖 SD大鼠 羧基端 共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的现状、筛查和预防 被引量:131
18
作者 游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16-1619,共4页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导致的骨折是中老年人致残、病死的主要原因。2006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 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亿人存在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发展特点是"悄无声息",不...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导致的骨折是中老年人致残、病死的主要原因。2006年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5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6 944万人患有骨质疏松症,约2.1亿人存在骨量减少。骨质疏松症发展特点是"悄无声息",不易察觉。除老年、绝经、疾病和药物等危险因素外,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早期对高危人群进行筛查和非药物预防干预是防止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重要措施。本文对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和防治现状、目前常用的骨质疏松症筛查工具以及预防方法进行介绍,为基层医生在社区进行骨质疏松症早期非药物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筛查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2周多中心开放标记性观察研究 被引量:20
19
作者 薛庆云 纪泉 +21 位作者 张良 文良元 盛正妍 李毅中 郑明 林玉芬 姜文学 贾世孔 白雪松 王炳强 肖克明 路青林 芮钢 潘伟明 杨连梓 马雄君 何荣新 马楚平 欧阳跃平 徐福祥 张建中 张春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3年第2期137-142,共6页
目的了解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骨折愈合的影响,评价治疗的安全性与依从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干预、上市后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患者,均接受鲑鱼降钙素注射或鼻喷剂治... 目的了解鲑鱼降钙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疼痛及生活质量、骨折愈合的影响,评价治疗的安全性与依从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非干预、上市后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为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内固定患者,均接受鲑鱼降钙素注射或鼻喷剂治疗并且观察随访12周。分别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和SF-36量表评价患者治疗后急性疼痛缓解的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统计分析手术后12周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各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全国21个研究中心、共计327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完成试验患者317例,占总人数的96.9%,其中男性92例,女性235例,年龄53~96岁。给药前基线VAS均值为(83.6±17.3)分,给药后第1周VAS均值下降至(55.6±23.1)分,第4周下降至(19.1±19.9)分。生活质量评分:基线总分均值为(79.3±29.0)分,给药后第2周为(92.0±16.6)分,给药后第4周为(106.9±17.0)分,与基线相比升高27.7分(P<0.001);给药后第12周为(126.8±16.7)分,与基线相比升高47.8分(P<0.001)。手术后12周患者骨折愈合率为89.9%。2例患者(0.6%)发生与鲑鱼降钙素有关的轻度不良事件。结论鲑鱼降钙素可有效控制骨折部位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未见对骨折愈合明显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降钙素 骨折愈合 安全性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间隔更换肝素帽对深静脉置管感染率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陶然 张晓燕 +1 位作者 周怡文 陆红荧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17期14-15,18,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间隔更换肝素帽引起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将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每周更换1次肝素帽,B组每周更换2次肝素帽,其余护理措施相同,比较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导管相关... 目的比较不同时间间隔更换肝素帽引起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将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每周更换1次肝素帽,B组每周更换2次肝素帽,其余护理措施相同,比较不同时间段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率。结果置管后第7天,两组患者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第14天、第21天A组感染率低于B组(P<0.05)。结论每周更换1次肝素帽比更换2次更有助于控制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素帽 时间间隔 更换 深静脉置管 感染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