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特征和预后与性别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简红 赵艺 +1 位作者 廖美琳 万欢英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25-830,共6页
背景与目的:在晚期肺癌患者中女性的预后好于男性,本研究探讨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生存期与性别的关系。方法:平行对照2005年6月—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初治的261例可完全手术切除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其中女... 背景与目的:在晚期肺癌患者中女性的预后好于男性,本研究探讨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特征、病理、生存期与性别的关系。方法:平行对照2005年6月—12月上海市胸科医院初治的261例可完全手术切除的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其中女性125例,男性136例。分析患者的性别在吸烟史、家族肿瘤病史、初发疾病的状况、临床类型、病理类型、肿块直径、手术范围、术后期别及肺功能参数、术后治疗方面的差异,随访生存期至2012年6月。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建立数据库,统计模式为t检验、χ2检验,Kaplan-Meier分析生存期与性别的相关,COX回归分析影响生存期的因素。结果:本组患者中女性吸烟率为4%,腺癌为女性的主要病理类型,多为周围型,病灶较小、肺功能明显好于男性,女性术后辅助化疗低于男性,肿瘤复发后EGFR-TKI治疗明显高于男性。女性肺癌患者和男性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63个月和6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4)。COX回归分析发现病理、分期、手术范围与生存期密切相关。结论:女性肺癌的临床特征不同于男性,生存期长于男性,但在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中影响长期生存的因素仍是病理、期别和手术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性别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正常化提高肿瘤治疗疗效 被引量:7
2
作者 张静 张文超 +2 位作者 钱子君 高蓓莉 项轶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2,共5页
抗血管生成治疗作为肿瘤靶向治疗方式已得到临床广泛应用。抗血管生成治疗诱导的血管正常化效应机制,可以逆转肿瘤内部结构和功能异常的新生血管,改善肿瘤微环境的组织间隙高压、低氧和酸中毒,提高放化疗及免疫治疗的疗效。
关键词 抗血管生成治疗 血管正常化 提高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结核治疗中患者外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水平与特异性免疫应答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梁宇硕 陈颖盈 +4 位作者 蔡潭溪 季萍 胡晔 程齐俭 王颖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目的:活动期结核病患者外周呈现相当水平的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在治疗过程中也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这种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驱动因素则还未知。本研究通过同步分析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外周特异性抗原和抗原... 目的:活动期结核病患者外周呈现相当水平的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在治疗过程中也呈现一定的动态变化特征,这种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抗原驱动因素则还未知。本研究通过同步分析肺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外周特异性抗原和抗原特异性T细胞应答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外周抗结核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的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外周血抗原富集-质谱鉴定技术动态检测外周血浆中结核特异性抗原CFP-10在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含量的动态变化,并采用流式细胞术同步分析CFP-10刺激后的T细胞应答水平,分析CFP-10含量变化与不同细胞因子分泌T细胞数量的相关性。结果:CFP-10抗原水平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呈现个体化差异,同时在TB治疗中CFP-10含量与CFP-10特异性IFN-γ^+CD4^+T细胞比例具有显著相关性(P=0.029),但是CFP-10的含量与TNF-α^+CD4^+T细胞比例之间则无相关性(P=0.98)。结论:本研究获得了结核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外周结核病原菌抗原的动态变化特征,据此可推断目前所采用的IFN-γ释放实验某种程度上可以反映患者外周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的载量,上述基于结核病原学和机体免疫应答水平的同步检测,有利于进一步解析抗结核免疫应答的抗原驱动因素,并为建立新型抗结核治疗疗效评价的生物标志物提供前期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 CFP-10 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