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守性手术治疗对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的疗效探讨 被引量:34
1
作者 沈芳华 袁蕾 +1 位作者 刘惜时 郭孙伟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探讨保守性手术以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而接受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35例,随访12-36月(平均19.19±6.70月)。结果:198例完成随访... 目的:探讨保守性手术以及手术联合药物治疗不同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而接受保守性手术治疗的患者共235例,随访12-36月(平均19.19±6.70月)。结果:198例完成随访,随访率84.26%(198/235)。术后妊娠率为35.86%(71/198),继发不孕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原发不孕(54.55% VS 26.52%,P〈0.001)。单纯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膜型联合卵巢内膜样囊肿合并不孕患者术后妊娠率明显高于腹膜型联合子宫腺肌病合并不孕患者(39.71%、37.96% VS 13.64%,P〈0.05)。原发不孕和单纯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术后加用GnRH-a治疗组术后妊娠率高于未用药组(34.67% VS 17.39%,58.62% VS 25.71%,P〈0.05)。结论:①保守性手术可提高术后妊娠率,尤其对继发不孕;②手术对于单纯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腹膜型联合卵巢内膜样囊肿合并不孕患者有明显的疗效;③原发不孕以及单纯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术后加用GnRH-a治疗可以增加术后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型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内膜样囊肿 子宫腺肌病 不孕 GNRH-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娠期和产褥期凝血四项功能特征及其意义的序贯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潘义 孙丽洲 +1 位作者 林其德 林建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序贯研究正常孕妇妊娠期、产褥期凝血四项参数的生理性功能特征。方法:随机对160例正常妊娠妇女序贯地在孕10~14周、20~24周、30~34周、分娩后3天以及50例非妊娠期妇女检测凝血四项参数。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SNK检... 目的:序贯研究正常孕妇妊娠期、产褥期凝血四项参数的生理性功能特征。方法:随机对160例正常妊娠妇女序贯地在孕10~14周、20~24周、30~34周、分娩后3天以及50例非妊娠期妇女检测凝血四项参数。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和SNK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结果:①与非妊娠期妇女相比,围生期PT、APTT和TT缩短,Fbg增加,差异有显著性。②APTT在妊娠中、晚期和产褥期较早期显著缩短,但中晚期和产褥期三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T在整个围生期由长至短依次为产褥期、妊娠晚期、早期和中期,各期之间差异显著。TT在妊娠早、中和晚期无显著差异,但产褥期较妊娠期显著延长。Fbg在整个围生期逐渐增加,到产褥期达高峰,且各期之间差异显著。结论:随着妊娠进展,正常孕妇凝血功能会发生改变,通过监测凝血四项水平有助于防治相关病理妊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妊娠 凝血四项(PT APTT TT Fb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对肿瘤免疫治疗的增益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吴霞 狄文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期90-93,共4页
传统观念认为化疗以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化疗后不应随即实施肿瘤免疫治疗。由于缺乏客观、精确的指标从体内实验去评判化疗与免疫治疗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直寥寥无几。近年来,随着肿瘤学和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上述课题的探索取... 传统观念认为化疗以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化疗后不应随即实施肿瘤免疫治疗。由于缺乏客观、精确的指标从体内实验去评判化疗与免疫治疗的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一直寥寥无几。近年来,随着肿瘤学和免疫学研究的深入发展,上述课题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欣喜的结果,即化疗药物诱导的凋亡肿瘤细胞能够有效诱发免疫应答,并通过增加肿瘤抗原交叉提呈量、减少Treg细胞的数量并抑制其功能、促进肿瘤细胞减灭、使APCs对CD40信号的敏感性增强、影响机体细胞因子网络、影响效应T细胞移行及肿瘤免疫记忆产生等途径,对随后的免疫治疗起到增益作用。该增益作用已被日益增多的动物实验和临床报告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治疗 免疫治疗 肿瘤 增益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2代(温控)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 被引量:4
4
作者 隋龙 施永鹏 +3 位作者 赵欣 狄文 郑瑞莲 汪清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0期979-981,共3页
目的探讨第2代(温度控制)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4年9月-2006年2月由上海市4家医院联合开展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完成功能性子宫出血温控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81例。在超声监护下,射频治疗以温... 目的探讨第2代(温度控制)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的疗效、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04年9月-2006年2月由上海市4家医院联合开展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完成功能性子宫出血温控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81例。在超声监护下,射频治疗以温度控制模式输出功率50 W、温度设定85℃,按照两侧宫角、宫底、宫体、下段部位顺序射频消融子宫内膜。每个治疗点治疗时间为4 min。结果81例术后随访4-17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70例,其中闭经48.6%(34/70),点滴状月经41.4%(29/70),少量月经10%(7/70),总有效率为100%(70/70)。术后12个月随访67例,其中闭经56.7%(38/67),点滴状月经29.9%(20/67例),少量月经9.0%(6/67),正常月经量3.0%(2/67),月经量过多1.5%(1/67),总有效率98.5%(66/67)。结论温控射频消融子宫内膜切除术不仅使患者的异常子宫出血在保留子宫的情况下得到有效的治疗,同时具有操作方便、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子宫内膜切除术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对人卵巢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施君 狄文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911-914,共4页
背景与目的:HIF-1α是一个在缺氧状态下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控制调节各种由缺氧引起的相关基因表达,参与肿瘤的恶化、浸润和转移,在肿瘤领域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CoCl2模拟化学缺氧复氧中HIF-1α的表达,及其对人卵巢癌HO-8910P... 背景与目的:HIF-1α是一个在缺氧状态下重要的转录调节因子,控制调节各种由缺氧引起的相关基因表达,参与肿瘤的恶化、浸润和转移,在肿瘤领域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研究CoCl2模拟化学缺氧复氧中HIF-1α的表达,及其对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株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在培养基中加入和去除CoCl2模拟化学缺氧和缺氧复氧,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CoCl2与HIF-1α的mRNA转录的量-效和时-效关系;通过MTT、Boyden小室、细胞黏附试验分别检测细胞生长、侵袭力和黏附力。结果:人卵巢癌HO-8910PM细胞株中存在HIF-1α的mRNA转录;在CoCl2模拟缺氧的时-效关系实验中,150μmol/LCoCl2刺激细胞8h、16h、24h时HIF-1αmRNA转录呈递增(分别为2.11±0.03、2.52±0.05、2.78±0.11)(P<0.05),24h达高峰,48h明显下降。同时,在量-效关系实验中,100μmol/L、150μmol/L刺激细胞16h时HIF-1αmRNA转录呈递增(分别为1.54±0.03、2.07±0.13)(P<0.05);MTT发现CoCl2诱导的缺氧对细胞生长起抑制作用;Boyden小室检测细胞侵袭力实验发现缺氧16h复氧24h后细胞的侵袭力增加(穿越细胞膜的细胞数86±9,较对照组53±10增加)(P<0.05);细胞黏附实验发现缺氧16h复氧24h后细胞的黏附力增加(P>0.05)。结论:CoCl2能诱导HO8910-PM细胞HIF-1α的过度转录,而且存在一定的时-效关系;经缺氧后复氧,肿瘤细胞的侵袭力和黏附力增加,且肿瘤细胞的侵袭力增加统计学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氯化钴 缺氧 HIF-1Α 生物学行为 培养肿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 被引量:5
6
作者 孙晓岚 刘芳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仪,对45例子宫肌瘤和28例子宫肌腺病患者行术前检查,包括灰阶图像和彩色血流成像;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结果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共42...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TVCDU)对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经阴道彩色超声诊断仪,对45例子宫肌瘤和28例子宫肌腺病患者行术前检查,包括灰阶图像和彩色血流成像;术后均经病理证实。结果超声检查诊断子宫肌瘤共42例,子宫肌腺病34例。与病理结果对照:3例子宫肌瘤被误诊为子宫肌腺病,6例子宫肌腺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子宫肌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2.8%,子宫肌腺病符合率为82.5%。二维灰阶超声: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各有特点,子宫肌瘤内部血流丰富,而子宫肌腺病只有星点样血流;子宫肌瘤随着体积的增大,彩色血流的丰富程度也随之增加,而子宫肌腺病不具备上述特征。结论应用TVCDU二维灰阶成像可鉴别子宫肌瘤和子宫肌腺病,二者的诊断正确率均较高;联合应用灰阶图像及彩色图像,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子宫肌瘤 子宫肌腺病 诊断正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