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振中 陈嘉薇 +1 位作者 蔡兆根 谢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7-360,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和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PST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发病机制和免疫表型,对4例PSTT及1例ETT病例进行分析,并对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PSTT和ETT临床表... 目的探讨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和胎盘部位滋养叶细胞肿瘤(PST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形态学特征、发病机制和免疫表型,对4例PSTT及1例ETT病例进行分析,并对鉴别诊断、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PSTT和ETT临床表现为阴道不规则流血,伴HCG轻~中度升高。PSTT瘤细胞呈片块状或条索状穿插于子宫肌层平滑肌束间,常浸润血管壁;ETT瘤细胞排列成巢团状,位于玻璃样物或肿瘤坏死物中,呈地图样外观。免疫表型表达上皮性、滋养细胞性标志物,但对HPL、Mel—CAM、PLAP及p63的表达有差异。治疗手段以全子宫切除术和术后化疗为主,预后较好。结论PSTT与ETT是罕见的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IT),二者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征和免疫表型,但临床表现及惰性生物学行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型滋养细胞肿瘤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G4相关性疾病的临床病理特征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少飞 林军 +2 位作者 臧丽娟 赵凌舟 欧学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5-419,共5页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IgG4-R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gG、IgG4、CD138、Κappa轻链、Lamda轻链抗体在IgG4-RD中的... 目的探讨IgG4相关性疾病(IgG4-related disease,IgG4-R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IgG4-R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IgG、IgG4、CD138、Κappa轻链、Lamda轻链抗体在IgG4-RD中的表达。结果10例IgG4-RD患者中90%为老年男性,主要的组织病理学特征为席纹状纤维化伴致密淋巴浆细胞浸润,少数病例伴闭塞性静脉炎。免疫表型:IgG4+浆细胞数及IgG4+/IgG+浆细胞比率均升高(IgG4+浆细胞数>50个/HPF,IgG4+/IgG+浆细胞比率>40%)。结论IgG4-RD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纤维炎症性改变为主,免疫组化检查发现IgG4+浆细胞数绝对值和相对值升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疾病 IGG4 病理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睾丸非特殊型支持细胞瘤3例临床病理分析
3
作者 马少飞 王晶 +3 位作者 臧丽娟 杨道华 师菲 高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6-597,600,共3页
目的探讨睾丸非特殊型支持细胞瘤(sertoli cell tumor,SCT)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睾丸非特殊型SCT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睾丸非特殊型SCT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睾丸... 目的探讨睾丸非特殊型支持细胞瘤(sertoli cell tumor,SCT)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睾丸非特殊型SCT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法对睾丸非特殊型SCT进行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睾丸非特殊型SCT好发于年轻男性,平均发病年龄33岁,肿瘤界限相对清楚,肉眼可见肿瘤呈实性或囊实性,镜下形态以中空或实性小管状结构伴不同程度的纤维间隔为主要特征,胞质淡染或嗜酸性,细胞无明显异型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WT-1、CD56、SOX9、vimentin、β-catenin、AR、Cyclin D1、CD10和CK(AE1/AE3)均阳性,α-inhibin、Calretinin、PAX-8、OCT3/4和D2-40均阴性。结论睾丸非特殊型SCT是一类相对少见的肿瘤,联合β-catenin、Cyclin D1及CD10等多种抗体标记,可以辅助诊断及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肿瘤 支持细胞瘤 非特殊型 性索间质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理技术在精准医疗时代下的实践操作 被引量:9
4
作者 郑军 易乐欣 +2 位作者 金宇飚 杨吉吉 岳浩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5-486,共2页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现已逐渐步入精准医疗时代,而精准诊断是精准医疗的前提。国内一批大型综合医院的临床医师早已走在前列,并逐渐向着更加专科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也为我们病理学带来了新的思考[1]。综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 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现已逐渐步入精准医疗时代,而精准诊断是精准医疗的前提。国内一批大型综合医院的临床医师早已走在前列,并逐渐向着更加专科化、精细化的方向发展,这也为我们病理学带来了新的思考[1]。综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展的实际情况,病理科诊断组的医师也适应各学科发展的需要,经过几年的打磨,已逐步建立一套较为完整的病理诊断亚专科学组。作为病理医师最密切的配合者,病理科技术组积极面对新的机遇,调整人员构架,不断加强人才培养,加强队伍建设。目前,已建成了一支与病理诊断相配套的技术队伍,同时向医疗、教育、研究多方面发展的方向继续努力,推动了科室整体建设与发展,成效显著,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医疗 精准诊断 病理亚专科 病理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PPAR-γ配体罗格列酮治疗子宫内膜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冯振中 武世伍 +3 位作者 李楠 蔡兆根 吕秀红 陈嘉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9-625,共7页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探讨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共同应用对于肿瘤细胞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组织芯... 目的研究环氧合酶-2(COX-2)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探讨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PPAR-γ配体罗格列酮共同应用对于肿瘤细胞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组织芯片技术,检测12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35例正常子宫内膜中COX-2和PPAR-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因素进行分析。联合应用塞来昔布和罗格列酮处理RL95-2子宫内膜癌细胞,观察其对于肿瘤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和协同抑瘤作用。结果在子宫内膜样腺癌中,COX-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PAR-γ蛋白表达相对降低,两者具有负性相关关系。塞来昔布和罗格列酮可以有效抑制RL95-2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增殖、侵袭、转移能力,联合应用抑制肿瘤的效果明显高于单独药物组。结论 COX-2的高表达和PPAR-γ的低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以COX-2和PPAR-γ为共同靶点,有望成为临床子宫内膜癌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环氧合酶-2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塞来昔布 罗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抗体及Hercept Test标准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c-erbB-2表达 被引量:2
6
作者 愈平 胡宏慧 +2 位作者 杨兆瑞 路光中 张俐雅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495-499,共5页
目的:为检测乳腺癌c-erbB-2表达提供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标准免疫组化方法。方法:使用两种进口抗体(A0485,多抗,DAK0公司;385+e2-4001,鸡尾酒剂型单抗,Antibody Diagnostic公司),参考HerceptTestTM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及评分标准,检测8... 目的:为检测乳腺癌c-erbB-2表达提供一个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标准免疫组化方法。方法:使用两种进口抗体(A0485,多抗,DAK0公司;385+e2-4001,鸡尾酒剂型单抗,Antibody Diagnostic公司),参考HerceptTestTM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及评分标准,检测85例浸润性导管癌(IDC)c-erbB-2表达。结果:85例中29例(占34.1%)c-erhB-2表达为++以上;同一肿块的不同区域及淋巴结转移灶c-erbB-2表达在++、+++呈明显一致性;两种抗体不一致的情况主要在免疫组化的+和++,但+++的一致性很高;c-erbB-2过度表达与高组织学分级、c-erbB-2弱表达与激素受体双阳性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推荐检测c-erbB-2的免疫组化方法为基于单抗的EnVision二步法,结果分析可以结合组织学分级和激素受体表达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BB-2基因 erbB-2受体 乳腺肿瘤 分级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蜡块诊断甲状腺乳头状癌远处胸水转移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郑军 朱霞 金宇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26-1127,共2页
患者男性,71岁,2003年因发现甲状腺结节在外院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病理示(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侵及周围软组织,26枚淋巴结中1枚查见癌转移。2008年1月行PET-CT检查示:C7、右侧肩胛骨、右侧股骨骨转移;双肺多发结节,转移可能性大... 患者男性,71岁,2003年因发现甲状腺结节在外院行手术治疗(具体不详),术后病理示(左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侵及周围软组织,26枚淋巴结中1枚查见癌转移。2008年1月行PET-CT检查示:C7、右侧肩胛骨、右侧股骨骨转移;双肺多发结节,转移可能性大。于2018年1、6月分别口服131碘化钠150 mCi治疗。患者因“肺部结节”分别于2009、2010年行“r-刀治疗”,治疗后肺部结节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细胞蜡块 远处转移 胸水转移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甲苯胺蓝-丽春红苦味酸染色法在显示组织肥大细胞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丁桂龄 郑建明 +1 位作者 刘艳芳 蒋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07-1008,共2页
肥大细胞含有丰富的酶系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作为机体重要的细胞成分,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过敏反应、肿瘤发生发展等,由此可见肥大细胞在机体病理、生理等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规HE染色不能直观地辨别肥大细胞,最常... 肥大细胞含有丰富的酶系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这些物质作为机体重要的细胞成分,广泛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过敏反应、肿瘤发生发展等,由此可见肥大细胞在机体病理、生理等过程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规HE染色不能直观地辨别肥大细胞,最常用的显示肥大细胞的特殊染色方法为甲苯胺蓝染色,但其相关试剂配制的方法有多种。为对比清晰地显示人体组织中的肥大细胞,作者选用硫酸-甲苯胺蓝-丽春红苦味酸染色法进行组合染色,效果佳,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 甲苯胺蓝 丽春红苦味酸 肥大细胞 胶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导管腺癌大切片中CD8的表达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丁桂龄 刘艳芳 郑建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60-663,668,共5页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大切片中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D8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7对术前未行新辅助治疗并经外科手术切除的PDAC石蜡样本大、小切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大切片中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D8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57对术前未行新辅助治疗并经外科手术切除的PDAC石蜡样本大、小切片,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CD8在大、小切片组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PDAC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CD8在PDAC大、小切片组中均有表达,大切片组中CD8的表达显著高于小切片组(P<0.05)。大切片组CD8高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pTNM分期、是否有胰周淋巴结转移、总淋巴结转移数目、神经侵犯、脉管癌栓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小切片组CD8高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P=0.036)。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PDAC预后的独立因素有4个:年龄(P=0.002)、肿瘤分化程度(P=0.012)、总淋巴结转移数(P=0.003)、胰腺癌大切片中CD8表达(P<0.001)。结论PDAC大切片中CD8高表达更能提示患者预后良好,CD8有望成为胰腺癌治疗的潜在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导管腺癌 CD8 大切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