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体偶联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路慧丽 孙占奎 +2 位作者 赵博 钱峰 陈代杰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8期932-938,共7页
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随着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凸显,作为大分子药物的抗体和疫苗,有望作为抗耐药菌感染的新一代药物。抗体偶联抗菌药物(antiboy-antibiotic conjugates,AAC)是在抗体偶联(抗肿瘤)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 细菌耐药性是21世纪全球关注的热点。随着细菌的耐药性问题凸显,作为大分子药物的抗体和疫苗,有望作为抗耐药菌感染的新一代药物。抗体偶联抗菌药物(antiboy-antibiotic conjugates,AAC)是在抗体偶联(抗肿瘤)药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基础上研发的一类新型抗耐药菌感染的药物,其具有ADC研发的基本理念,但也具有作为抗菌药物的特殊要求。本文就AAC最新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偶联抗菌药物 AAC 抗生素 单克隆抗体 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锰过氧化物酶毕赤酵母工程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2
作者 徐慧 郭梦圆 +4 位作者 靳通 高艳华 路慧丽 李伟 周选围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55-962,共8页
目的研究毕赤酵母生产重组灵芝锰过氧化物酶(recombinant Ganoderma lucidum manganese peroxidase,rGlMnP)的最优培养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对rGlMnP工程酵母产rGlMnP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探讨初... 目的研究毕赤酵母生产重组灵芝锰过氧化物酶(recombinant Ganoderma lucidum manganese peroxidase,rGlMnP)的最优培养条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曲面法对rGlMnP工程酵母产rGlMnP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探讨初始pH、温度、甲醇浓度和血红素浓度对重组毕赤酵母生产的rGlMnP的酶活力的影响,分析上述4个因子的交互作用及其最佳水平范围,并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初始pH、温度、甲醇浓度和血红素浓度对毕赤酵母生产rGlMnP的酶活力有显著影响;毕赤酵母生产rGlMnP最优的培养条件为:初始pH 5.5、诱导温度30℃、甲醇浓度1.5%以及血红素浓度1.0mmol/L。结论本研究为利用毕赤酵母工程菌大规模生产rGlMnP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锰过氧化物酶 毕赤酵母 优化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转换纳米材料在生物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林贵娇 万锕俊 +4 位作者 李慧丽 涂润秋 谢欣珏 谢艺璇 岳卫东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21-832,共12页
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UCNPs)具有荧光寿命长、潜在生物毒性低、穿透深度大、对生物组织损伤小且几乎没有背景光等显著优点,近年来,在光动力治疗(PDT)、生物成像及生物检测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如在PDT中... 上转换发光纳米材料(UCNPs)具有荧光寿命长、潜在生物毒性低、穿透深度大、对生物组织损伤小且几乎没有背景光等显著优点,近年来,在光动力治疗(PDT)、生物成像及生物检测等领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缺陷,如在PDT中UCNPs与光敏剂之间能量转移效率较低、正常组织过热;在生物成像中,荧光强度较弱、光敏剂和激活剂有能量回流、成像模式单一等问题.科研人员针对上述问题研究出了很多解决的方法,如缩短UCNPs与目标物之间的距离、改变照射激光的强度、改变UCNPs的结构、将UCNPs作为新型多功能平台整合成像与治疗于一体等,使部分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本文重点综述了UCNPs应用在PDT和生物成像中所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并对UCNPs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纳米材料 光动力治疗 生物成像 新型多功能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内含肽在含有抗体铰链区氨基酸序列的非天然外显肽中的剪接 被引量:2
4
作者 窦同璐 陈浩 +2 位作者 曹津 陈俊升 朱建伟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06-613,共8页
内含肽是一种能够介导蛋白质分子从前体分子中自我切除,同时将其双侧的外显肽蛋白通过肽键连接起来的功能性蛋白质,其中断裂型内含肽在抗体连接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天然断裂型内含肽C端可特异性识别外显肽的前3位氨基酸序列--半胱... 内含肽是一种能够介导蛋白质分子从前体分子中自我切除,同时将其双侧的外显肽蛋白通过肽键连接起来的功能性蛋白质,其中断裂型内含肽在抗体连接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天然断裂型内含肽C端可特异性识别外显肽的前3位氨基酸序列--半胱氨酸、苯丙氨酸和天冬酰胺(CFN),因此在蛋白剪接反应后不可避免的会引入外源氨基酸。由于本课题组前期开发出的断裂内含肽介导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装配平台也存在该缺陷,因此本研究尝试采用抗体铰链区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和赖氨酸(CDK)取代"CFN"作为内含肽的识别位点,并构建突变型断裂内含肽Npu*GEP DnaE。结果表明,突变体可以识别"CDK"并成功发生了内含肽剪接反应。进而对影响该内含肽剪接反应平台的各因素如NaCl浓度、DTT浓度、pH和温度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范围内断裂内含肽的剪接反应均可很好的进行。该内含肽剪接反应平台的建立将有助于减少外源氨基酸的引入,进一步拓展了内含肽底物宽泛性,为内含肽应用于抗体药物特别是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的装配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内含肽 外显肽 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蛋白质剪接 外源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ti-PD-L1&CXCR4双特异性纳米抗体的纯化与活性 被引量:2
5
作者 徐舒怡 李雅贤 +4 位作者 胡海 张莉 边延林 朱建伟 吴明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22-629,共8页
针对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两个靶点,设计anti-PD-L1&CXCR4双特异性纳米抗体的基因序列,C末端连接组氨酸标签(6×His标签),通过pET-22b(+)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 BL21,经IPTG诱导... 针对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和CXC趋化因子受体4型(CXCR4)两个靶点,设计anti-PD-L1&CXCR4双特异性纳米抗体的基因序列,C末端连接组氨酸标签(6×His标签),通过pET-22b(+)重组表达质粒转化大肠埃希菌E.coli BL21,经IPTG诱导表达,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菌体裂解上清液。为了提高双特异性纳米抗体的产量和纯度,采用3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样品制备和纯化。结果表明,通过机械裂菌并改进缓冲液的盐离子和咪唑浓度以及pH,经His Trap FF亲和色谱柱纯化后,对双特异性纳米抗体分离效果较好,目的蛋白产量超过1 mg/L,纯度可达到97%。同时,anti-PD-L1&CXCR4双特异性纳米抗体能够与细胞表面两个抗原特异性结合,增强IL-2活化的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对胰腺癌细胞株AsPC-1的杀伤能力,为其后续体内药效学评价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特异性 纳米抗体 亲和色谱 蛋白纯化 生物学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端断裂型内含肽Npu DnaE介导的抗体片段及免疫毒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可溶性表达与纯化
6
作者 曹津 陈浩 +2 位作者 张静 朱建伟 陈俊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13-222,共10页
为实现免疫毒素在大肠杆菌内的可溶性表达,避免包涵体的形成带来的繁琐操作,本实验选用抗间皮素单克隆抗体SS1,以及其与毒素PE38KDEL连接的产物SS1P为实验对象;采用促溶标签结合低温诱导方式实现重组蛋白在大肠埃希菌(SHuffle T7)胞质... 为实现免疫毒素在大肠杆菌内的可溶性表达,避免包涵体的形成带来的繁琐操作,本实验选用抗间皮素单克隆抗体SS1,以及其与毒素PE38KDEL连接的产物SS1P为实验对象;采用促溶标签结合低温诱导方式实现重组蛋白在大肠埃希菌(SHuffle T7)胞质内可溶性表达,其中促溶标签连接在NpuCD118G突变体的N端,SS1/SS1P连接在NpuCD118G突变体的C端;采用Dextrin Beads 6FF柱亲和色谱和镍柱亲和色谱方法实现目的蛋白纯化;采用分别表达纯化后混合的方法实现断裂内含肽Npu DnaE的自我断裂;采用镍柱亲和色谱除去未剪切的前体和断裂后促溶标签,其中,SS1进一步用Capto L捕获富集;采用Fortebio检测蛋白亲和力。本实验通过内含肽与促溶标签和纯化标签连用,实现了免疫毒素在大肠埃希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简化了纯化方式。该方法为开发基于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免疫毒素类药用重组蛋白方法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毒素 促溶标签 断裂内含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β级联假说或tau蛋白假说,哪个更正确? 被引量:2
7
作者 马步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58-59,共2页
介绍了淀粉样变性、朊蛋白和阿尔茨海默病的Aβ和tau蛋白.指出Aβ级联假说或tau蛋白假说反映的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揭示的是淀粉样变性共性中阿尔茨海默病的特性,其寡聚体结构的解析具有重要的学术和应用意义.
关键词 淀粉样变性 阿尔茨海默病 淀粉样β肽 TAU蛋白 寡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靶向递送策略的挑战和机遇
8
作者 王斌 章雪晴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62-64,共3页
血-脑屏障能够保护大脑不受外来有害物质影响,但也使药物难以进入大脑,阻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药研究.生物体内存在能够跨血-脑屏障的天然物质,其生物学机制可以为脑部药物输送系统的设计研发提供指导.本文介绍一系列脑部递送策略,重... 血-脑屏障能够保护大脑不受外来有害物质影响,但也使药物难以进入大脑,阻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新药研究.生物体内存在能够跨血-脑屏障的天然物质,其生物学机制可以为脑部药物输送系统的设计研发提供指导.本文介绍一系列脑部递送策略,重点介绍具有临床应用潜力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研究成果能够促进脑靶向诊疗产品的临床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脑屏障 仿生纳米递送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中性粒细胞 铁蛋白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裂内含肽C片段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中酶解稳定性的改良
9
作者 陈浩 曹津 +2 位作者 张静 朱建伟 陈俊升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40-348,共9页
断裂内含肽Npu DnaE介导的蛋白质剪接、剪切反应,可以应用于蛋白质工程领域诸多方面,但其C段重组蛋白在表达纯化过程中发生的降解,降低了重组蛋白的产率和纯度。为提高NpuC段稳定性,本研究构建了N端融合NpuN2片段的NpuC延长变体N2C。将... 断裂内含肽Npu DnaE介导的蛋白质剪接、剪切反应,可以应用于蛋白质工程领域诸多方面,但其C段重组蛋白在表达纯化过程中发生的降解,降低了重组蛋白的产率和纯度。为提高NpuC段稳定性,本研究构建了N端融合NpuN2片段的NpuC延长变体N2C。将N2C在BL21(DE3)中进行表达、用亲和色谱进行纯化,用ImageJ扫描计算表达纯化中降解情况,进而对影响内含肽C端剪切反应的各因素如温度、DTT浓度、N/C比例等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延长变体N2C使降解产物占比降低至2.7%~7.2%,在1 mmol/L DTT催化,N/C比例为5∶1,37℃反应条件下,30 min产物生成率达90%。N2C在提升Npu DnaE内含肽C段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中表达、纯化过程的稳定性的同时,保留了其C端剪切反应的活性,对其在蛋白纯化领域应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u DnaE C端剪切 蛋白质稳定性 蛋白质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