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6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创新思维
1
作者 苏蕾 《生物学教学》 2013年第11期61-62,共2页
本文介绍生命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若干种创新思维案例,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案例,激发学生创新的热情.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发展 创新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命科学实验教学中拔尖人才培养探索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霞 曹阳 +1 位作者 陈峰 林志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在拔尖人才和精英教育培养的思想指导下,针对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连续4届生命班学生,在生命科学的实验教学中探索以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拔尖人才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整合知识、擅于合作、擅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科... 在拔尖人才和精英教育培养的思想指导下,针对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连续4届生命班学生,在生命科学的实验教学中探索以素质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拔尖人才实验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有整合知识、擅于合作、擅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科研能力。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改革、课程目标的设定与监测手段改革、认识自己的学习模式、总结升华学习效果等方面做了各项探索,最后举例分析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案例。为我国高校拔尖人才培养在实验课程教学中的具体方式做出大胆有益的尝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科学 实验教学 拔尖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大学实验技术队伍国际化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李霞 熊顺子 张玉平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245,共4页
分析了实验技术队伍的国际化发展现状以及大学国际化对实验技术队伍提出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方面的要求。提出了设立科学合理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引进国外优秀实验技术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实验技术人才的实验技术队伍国际... 分析了实验技术队伍的国际化发展现状以及大学国际化对实验技术队伍提出的学缘结构、知识结构和技术水平方面的要求。提出了设立科学合理的国际化战略目标,引进国外优秀实验技术人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实验技术人才的实验技术队伍国际化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技术队伍 国际化 实验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平面X线辅助全髋关节置换术前三维规划技术流程专家共识(2024年版) 被引量:1
4
作者 王娟 李慧武 +25 位作者 杨佩 曹力 陈云苏 冯尔宥 关振鹏 黄伟 雷鹏飞 李春宝 李凭跃 李晓明 饶志涛 田华 童培健 王飞 王广积 王燎 王伟 夏亚一 许鹏 姚琦 于腾波 张国强 周宗科 王坤正 蔡宗远 侯志勇 《医用生物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16-1025,共10页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晚期股骨头坏死及终末期髋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手段。然而,THA术后仍存在假体无菌性松动、周围骨折和假体脱位等严重并发症,使得THA术前选择合适的髋关节假体型号和放置位置成为手术医师面临的重要挑战。目前常用的THA术前规划方法主要依赖二维X线或三维CT的静态影像,未能充分考虑髋关节在负重以及运动、腰椎-髋关节联合变化以及假体运动过程中撞击等问题。近年来,双平面X线影像系统作为一种新型在体、动态放射成像技术,为THA术前规划提供了全面、准确的动态三维数据。但目前关于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的技术流程和专家共识尚未建立,影响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鉴于此,全国骨科专家和相关专业代表共同讨论提出7个共识问题,并通过对与会专家推荐意见的问卷调查得出“专家推荐率”和“强烈推荐率”。本共识旨在为双平面X线辅助THA术前三维规划技术的规范化应用提供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双平面X线影像系统 术前三维规划 技术流程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大面积纤维环缺损的水凝胶-补片联合修复技术:有效降低椎间盘突出复发 被引量:1
5
作者 聂茂丹 郑诚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99-299,共1页
目的随着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人数的增加,迫切需要有效的纤维环(AF)修复策略。本研究设计了一种AF破口修复技术,以解决髓核摘除术后椎间盘(IVD)机械性能不足的问题。方法采用生物相容性好、机械性能优的补片和水凝胶修复猪腰椎AF破损。评估... 目的随着椎间盘突出症发病人数的增加,迫切需要有效的纤维环(AF)修复策略。本研究设计了一种AF破口修复技术,以解决髓核摘除术后椎间盘(IVD)机械性能不足的问题。方法采用生物相容性好、机械性能优的补片和水凝胶修复猪腰椎AF破损。评估了5种AF修复技术:水凝胶充填(HF)、AF内侧补片修复(MB)、AF内侧补片联合水凝胶充填(MB&HF)、AF双侧补片修复(MLB)、AF双侧补片联合水凝胶充填(MLB&HF)。利用体外实验和有限元分析评估各项技术在修复AF大缺损时的IVD密闭性能、稳定性和抗疲劳性。结果体外实验显示破坏负荷顺序为HFMLB>MB&HF>MLB&HF。结论补片和水凝胶的联合应用有效恢复了髓核摘除术后IVD的机械性能。这些修复技术有被优化为AF修复产品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摘除术 椎间盘突出症 密闭性能 修复技术 水凝胶 抗疲劳性 体外实验 修复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细胞技术在抗生素抑菌实验中的应用
6
作者 蒋海霞 许杰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7,共4页
针对抗生素类药物抑菌实验检测中存在的缺少量化指标、无法准确评估细菌自身生长状态以及实验周期较长等问题,探究不同质量浓度(0.02~20 mg/mL)和不同处理时间(1和2 h)下申嗪霉素对黄单胞菌的抑菌检测中流式细胞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 针对抗生素类药物抑菌实验检测中存在的缺少量化指标、无法准确评估细菌自身生长状态以及实验周期较长等问题,探究不同质量浓度(0.02~20 mg/mL)和不同处理时间(1和2 h)下申嗪霉素对黄单胞菌的抑菌检测中流式细胞技术的应用。结果表明,相同处理时间下,申嗪霉素质量浓度越高,凋亡晚期的坏死细胞越多;相同质量浓度下,随着申嗪霉素处理时间的增加,死亡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流式细胞技术能够在抗生素等药物抑菌实验中快速、准确地检测细菌的生长状态和活力,为抗生素等药物抑菌机理研究中的检测技术提供数据支持,也有助于拓展流式细胞技术在细菌凋亡研究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技术 抑菌检测 申嗪霉素 黄单胞菌 细菌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学科界限——合成科学的新发展
7
作者 瞿旭东 唐功利 丁奎岭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9-912,共4页
合成科学(synthetic sciences)是基于化学的基本原理,旨在通过设计和开发试剂、工具和方法,对化学键进行精准活化、断裂与重组,创新与构筑分子结构,最终实现具有特定功能物质的合成。作为分子创制的核心与基础,合成科学涵盖了化学合成(c... 合成科学(synthetic sciences)是基于化学的基本原理,旨在通过设计和开发试剂、工具和方法,对化学键进行精准活化、断裂与重组,创新与构筑分子结构,最终实现具有特定功能物质的合成。作为分子创制的核心与基础,合成科学涵盖了化学合成(chemical synthesis)与生物合成(biosynthesis)两大重要领域,研究重点在于合成过程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合成 学科界限 生物合成 分子结构 化学键 精准性 特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光学成像技术在组织穿透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玉敏 王富 +1 位作者 林俐 叶坚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31,共13页
光学成像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电离辐射、低成本、丰富的候选探针、可获取细胞/分子水平信息和可实时检测等优势,在临床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与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由于生物组织对光子的高散射与高吸收特性,光学成像... 光学成像因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无电离辐射、低成本、丰富的候选探针、可获取细胞/分子水平信息和可实时检测等优势,在临床前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与治疗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由于生物组织对光子的高散射与高吸收特性,光学成像的组织穿透深度通常非常有限,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深部病变活体生物医学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者们对此做了大量的努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光学技术的组织检测深度已覆盖微米到厘米甚至分米以上的范围,在生物检测、成像、诊断、术中导航等领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从常见的光学成像技术入手,对荧光成像、生物/化学发光成像、光声成像以及拉曼成像在组织穿透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与讨论,并对这些光学成像技术未来在组织穿透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学成像 组织穿透性 深穿透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I“识菌”模型,重塑微生物实验教学
9
作者 张霞 李鲍 《生物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14,共6页
微生物学实验在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教学中至关重要,显微制片与染色观察更是其中难度较高、工作量较大的环节,涉及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传统实验课堂常采用教师集中式评价模式,学生需要排队等待人工评阅和反馈,时间... 微生物学实验在生命科学及相关专业教学中至关重要,显微制片与染色观察更是其中难度较高、工作量较大的环节,涉及细菌、霉菌、放线菌、酵母菌等多种微生物。传统实验课堂常采用教师集中式评价模式,学生需要排队等待人工评阅和反馈,时间成本高、效率低,教师也在重复性工作中耗费大量精力。为解决这一瓶颈,研究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技术开发了“识菌”(Identify Microbe)模型,通过提示词策略和工作流逻辑进行定制训练,使模型能在数秒内对学生提交的显微图像进行快速识别与自动评分,并输出针对性的操作改进建议。引入AI模型后,实验课堂整体效率显著提升,学生能够进行多轮次涂片操作并深度思考染色原理,显微图片质量高分率明显增加,教师则腾出更多时间进行个别化辅导和课程拓展。“识菌”模型与微生物实验教学的融合不仅化解了显微操作批量评价的痛点,也为实验教育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菌模型 人工智能 微生物学实验 实验教学 AI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分析中长跑运动员肠道菌群结构特征 被引量:21
10
作者 乔德才 陈敬 +2 位作者 魏桂芳 王凌华 赵立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7-521,共5页
目的 :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分析中长跑运动员肠道菌群区系结构的特征。方法 :对 7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连续 6天的跟踪观察 ,直接从其粪便样品中提取出总DNA为模板 ,进行ERIC-PCR扩增 ,得到反映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特征的DNA指纹图。结果 :... 目的 :用DNA指纹图谱技术分析中长跑运动员肠道菌群区系结构的特征。方法 :对 7名中长跑运动员进行连续 6天的跟踪观察 ,直接从其粪便样品中提取出总DNA为模板 ,进行ERIC-PCR扩增 ,得到反映肠道微生物菌群结构特征的DNA指纹图。结果 :根据图谱多样性指数变化和相似性系数值的分布特征 ,受试运动员表现出两种类型 :一类菌群区系结构稳定 ,受运动负荷变化影响较小 ;另一类菌群区系结构随运动负荷的增减出现较大波动。结果表明 :运动员DNA指纹图谱特征存在明显个体差异 ;运动负荷的变化可能改变运动员肠道菌群区系结构。提示稳定的菌群结构可能是运动员在剧烈运动条件下保持良好机能状态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DNA指纹图谱 取出 改变 剧烈运动 观察 中长跑运动员 运动负荷 特征 技术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在传统发酵食品行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1
作者 许伟 张晓君 +3 位作者 李崎 许泓瑜 许正宏 赵立平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21-525,共5页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作为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生态学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在传统发酵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分子生态学实验技术角度,综述了目前一些传统发酵食品行业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功能相关性的研究进...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作为分子生物学与微生物生态学交叉而形成的学科,在传统发酵食品行业中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从分子生态学实验技术角度,综述了目前一些传统发酵食品行业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及其功能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分子微生态学技术在传统发酵行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群落结构 功能 传统发酵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CR-RFLP及PCR-TGGE技术监测农田土壤微生物短期动态变化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勇 李武 +2 位作者 周志华 潘迎捷 赵立平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3-57,共5页
在一块农田里于一个月内连续采集5次土样,提取土样微生物总DNA,应用PCR RFLP及PCR TGGE技术监测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细菌16SrDNA和真菌18SrDNA的PCR RFLP图谱在5个采样时间点上基本一致;细菌的PCR TGGE图谱平均有40条带,其... 在一块农田里于一个月内连续采集5次土样,提取土样微生物总DNA,应用PCR RFLP及PCR TGGE技术监测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细菌16SrDNA和真菌18SrDNA的PCR RFLP图谱在5个采样时间点上基本一致;细菌的PCR TGGE图谱平均有40条带,其相似性在90%以上,真菌的平均有20条带,其相似性在70%以上。说明这块农田土壤细菌区系短期内变化不大,而真菌区系存在较小幅度的动态变化,并且细菌多样性远远高于真菌多样性。比较两种分子生物学方法的结果表明,PCR TGGE技术比PCR RFLP技术更能精确地反映土壤微生物的动态变化,并且能同时快速地对多个样品进行有效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动态变化 土壤DNA提取 PCR扩增 RFLP分析 TGGE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硒螺旋藻培养技术研究 被引量:21
13
作者 李志勇 郭祀远 李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6-391,共6页
采用富硒技术对钝顶螺旋藻培养进行强化 ,对硒 (IV)浓度和亚硫酸盐的影响 ,以及硒的生物富集及其对藻细胞分子官能团结构的影响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并对相关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 ,硒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具有刺激或抑制的... 采用富硒技术对钝顶螺旋藻培养进行强化 ,对硒 (IV)浓度和亚硫酸盐的影响 ,以及硒的生物富集及其对藻细胞分子官能团结构的影响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 ,并对相关的可能机理进行了讨论。研究发现 ,硒对钝顶螺旋藻生长具有刺激或抑制的双重作用。在0 0 2mg/L~ 41 1 0 0mg/L浓度范围内 ,硒不仅可以加快钝顶螺旋藻的生长 ,而且还可以提高其生物量 ;同时 ,钝顶螺旋藻对硒的生物富集随着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较为缓慢的生长利于钝顶螺旋藻对硒的富集。研究还证实 ,Na2 SO3会减轻高浓度Na2 SeO3对钝顶螺旋藻生长的毒性 ,富硒培养不会对藻细胞分子官能团结构产生损害。实验得出钝顶螺旋藻富硒培养较佳的硒处理浓度在 1 0mg/L~ 4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顶螺旋藻 强化培养 生物富集 富硒螺旋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酯酶催化机制及结构生物学
14
作者 周于聪 石婷 +2 位作者 芦晨阳 刘昊 白林泉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37-553,共17页
聚酮类和非核糖体肽类化合物是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更是丰富的临床药物先导资源库。位于聚酮合酶和非核糖体肽合成酶末端的硫酯酶结构域在这些活性天然产物的链释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底物选择功能,是其合成后期关键催化酶。本文综... 聚酮类和非核糖体肽类化合物是活性天然产物的重要来源,更是丰富的临床药物先导资源库。位于聚酮合酶和非核糖体肽合成酶末端的硫酯酶结构域在这些活性天然产物的链释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底物选择功能,是其合成后期关键催化酶。本文综述了各类硫酯酶的序列和结构特点,重点分析了硫酯酶结构和催化功能的对应性。此外,本文还围绕I型硫酯酶的催化机制,详细阐述了硫酯酶催化的链释放反应的化学本质,并总结了硫酯酶催化机制的计算模拟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局限性,为硫酯酶的结构和机制解析以及理性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酮合成酶 非核糖体肽合成酶 硫酯酶 蛋白质结构 催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莱德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及启示 被引量:35
15
作者 熊顺子 门妍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26-129,共4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建立系统、科学、标准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体系成为当前必然需求。借鉴和吸收国外实验室安全环保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理念成为不断提升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澳大利亚阿德莱...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建立系统、科学、标准的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管理体系成为当前必然需求。借鉴和吸收国外实验室安全环保的工作经验和管理理念成为不断提升我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研究,从该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EHS体系、人员体系、学校技术与管理支撑等方面做了深入的分析和介绍,为我国内地高校实验室安全环保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安全管理 环保 EHS体系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届全国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梳理及启示 被引量:4
16
作者 苏国琛 孙伟 +3 位作者 李玲 李珅 谢春锋 李月明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35-238,共4页
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NCPES)自2009年举办第1届以来,已历经了5届,参赛的高校逐年增加,参赛人数逐年增多,竞赛的难度逐渐提高,在药学院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国内药学高教领域最权威、最具风向标意义的赛事,对... 全国医药院校药学专业大学生实验技能竞赛(NCPES)自2009年举办第1届以来,已历经了5届,参赛的高校逐年增加,参赛人数逐年增多,竞赛的难度逐渐提高,在药学院校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已成为国内药学高教领域最权威、最具风向标意义的赛事,对规范高校药学专业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提升学生实验技能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经文献检索,相关资料少之又少,有必要对5届大赛进行梳理,使各相关高校能够有的放矢,多了解、多参赛,真正达到“以赛促建、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导学”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学 实验技能 竞赛 实验教学 校际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双特异探针技术定性定量分析微型原甲藻 被引量:5
17
作者 蔡青松 李荣秀 +2 位作者 甄毓 米铁柱 于志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27-133,共7页
针对微型原甲藻核糖体大亚基和小亚基RNA分别设计了大亚基探针(LSU probe)和小亚基探针(SSU probe),发展了对微型原甲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双特异探针技术.分析数据表明针对微型原甲藻核糖体大亚基RNA的LSU probe能够特异地将微型原... 针对微型原甲藻核糖体大亚基和小亚基RNA分别设计了大亚基探针(LSU probe)和小亚基探针(SSU probe),发展了对微型原甲藻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双特异探针技术.分析数据表明针对微型原甲藻核糖体大亚基RNA的LSU probe能够特异地将微型原甲藻和其他7种微藻分开,而且检测信号的强弱在一定的范围内与细胞数呈线性关系;由于针对微型原甲藻核糖体小亚基的SSU probe探针由于与具齿原甲藻存在核酸序列一致性,该探针与具齿原甲藻有严重的交叉反应,但未发现与海洋原甲藻和其他藻的交叉反应.另外,研究还优化了破碎微型原甲藻细胞所需的超声时间以及获得探针的特异性所需的S1酶反应温度.本研究为实现对微型原甲藻海水样品的快速准确监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RNA 双特异探针技术 微型原甲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中肋骨条藻的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闪英 程刚 +3 位作者 苟万里 李荣秀 米铁柱 于志刚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3-318,共6页
以rDNA序列为寻找种特异性引物的靶区域,通过分析中肋骨条藻rDNA序列,设计出7套适合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FQ-PCR)的引物与探针,经引物验证,选择Primer6(F/R)进一步分析,对比扩增序列及核酸杂交验证,表明该探针可作为中... 以rDNA序列为寻找种特异性引物的靶区域,通过分析中肋骨条藻rDNA序列,设计出7套适合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RFQ-PCR)的引物与探针,经引物验证,选择Primer6(F/R)进一步分析,对比扩增序列及核酸杂交验证,表明该探针可作为中肋骨条藻特异性探针。最后以Primer6(F/R)和TaqMan6建立了定量检测中肋骨条藻的RFQ-PCR方法,并绘制出了定量检测中肋骨条藻的标准曲线,测定数据用镜检计数进行了验证,证明该方法是准确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肋骨条藻 定量PCR 分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应力诱导的氧化应激在血管重建中的作用与机制
19
作者 尚梓琦 闫智杰 +1 位作者 齐颖新 黄凯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0-767,共8页
心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其发展与血管重建过程中的力学因素密切相关。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生理水平下参与细胞信号传导,过量则引发氧化应激并对机体造成损伤。本文总结了血管系统中机械应力的类型和血管ROS的来... 心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其发展与血管重建过程中的力学因素密切相关。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生理水平下参与细胞信号传导,过量则引发氧化应激并对机体造成损伤。本文总结了血管系统中机械应力的类型和血管ROS的来源,以及机械应力诱导的氧化应激在心血管疾病中对血管重建的作用与机制,有助于从细胞分子水平深入了解血管活动和疾病发生的本质,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和潜在靶点。此外,由于机械应力诱导氧化应激在心血管疾病中的机制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本文还预测了机械应力诱导氧化应激在心血管系统中的潜在研究方向,以期为力学生物学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应力 氧化应激 血管重建 心血管疾病 力学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荧光激活细胞分选技术的超高通量酶活性筛选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马富强 冯雁 杨广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99-306,共8页
基于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技术的超高通量酶活性筛选方法是新出现的一类高通量筛选技术.它利用流式细胞仪高灵敏度、高通量的特点,能以极高的速度(>108/天)对大容量酶基因文库进行筛选.FACS筛选技术的出现突破了常规筛选方法低效... 基于荧光激活细胞分选(FACS)技术的超高通量酶活性筛选方法是新出现的一类高通量筛选技术.它利用流式细胞仪高灵敏度、高通量的特点,能以极高的速度(>108/天)对大容量酶基因文库进行筛选.FACS筛选技术的出现突破了常规筛选方法低效、耗时、费力等瓶颈问题,极大地提升了人类对大容量基因文库的探索能力,因此在新酶基因筛选、酶活性检测、酶定向进化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综述了FACS超高通量酶活性筛选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其在酶定向进化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激活细胞分选 高通量筛选 定向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