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色素结合蛋白与载脂蛋白B乘积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李国花 蔡文玉 +6 位作者 张登庆 陈子敏 杨洁 曾建兴 张一帆 金诗佳 陈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4-962,972,共10页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复合标志物血色素结合蛋白(hemopexin,Hpx)与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的乘积(Hpx·apoB)与冠心病的关系,评估其在临床风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107例冠心病患者和33...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脂质代谢复合标志物血色素结合蛋白(hemopexin,Hpx)与载脂蛋白B(apolipoprotein B,apoB)的乘积(Hpx·apoB)与冠心病的关系,评估其在临床风险分层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107例冠心病患者和33例非冠心病对照者血浆Hpx,收集临床资料后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px·apoB与冠心病的关联强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净重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ndex,NRI)评估模型预测效能。结果:冠心病组Hpx·apoB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Hpx·apoB值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组中均显著升高(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px·apoB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54,95%CI:1.336~4.881,P<0.01)。ROC曲线显示其单独预测冠心病的AUC为0.667,与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联合后预测效能显著提升:ΔAUC=0.106(P<0.05),NRI=15.6%(P<0.05)。与临床风险模型整合后展现出更高的预测价值,整合Framingham评分:ΔAUC=0.076(P=0.139),NRI=27.0%(P<0.01);整合SCORE评分:ΔAUC=0.142(P=0.093),NRI=37.55%(P<0.001)。亚组分析显示,Hpx·apoB在男性、吸烟者和肾功能受损患者中对冠心病的预测能力更强(P<0.05)。结论:Hpx·apoB作为氧化应激-脂质代谢的复合指标,可独立预测冠心病风险,与临床风险评分联合时显著改善风险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血色素结合蛋白 载脂蛋白B 风险分层 风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发心血管疾病的新风险——微纳米塑料
2
作者 高凡 杨明 陈忠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932-1941,共10页
近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大规模使用,塑料污染程度加剧,逐渐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塑料制品释放的微纳米塑料(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MNPs)作为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环境中,这些塑料颗粒通过3种暴露途径... 近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大规模使用,塑料污染程度加剧,逐渐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塑料制品释放的微纳米塑料(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MNPs)作为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环境中,这些塑料颗粒通过3种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呼吸摄入、食物链的生物积累和转移以及皮肤接触,继而产生毒性效应。MNPs的物理特性(形状、大小、表面特性)会随环境变化而动态转化;MNPs充当化学物质载体可分为两种机制:一是从外界吸附而来的污染物,二是在商业生产过程中人工添加的化学剂(阻燃剂、色素等)。研究表明,MNPs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现在已经在脑、肠道、肝脏、血液等组织器官中发现了MNPs。最新临床研究表明,MNPs是引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的一个新风险,其参与心肌纤维化等发生发展。CVDs是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疾病的统称,是导致人类致残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CVDs发病率和复发率较高,并发症较多,降低了患者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早期预防极为重要。本文综述了MNPs的性质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威胁,旨在探讨MNPs通过何种生理效应、毒性机制及相关通路引发CVDs,重点讨论了其增强氧化应激,促进促炎症因子表达,形成慢性炎症微环境,吸附毒金属和有机物等有毒物质联合相互作用的毒性过程。其中,污水灌溉、大气沉降等过程是重金属与MNPs共污染农业土壤的主要因素,重金属与MNPs相互作用会抑制农作物生长,并促进重金属在植物中的吸收,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甚至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等CVDs。此外,本文例举了MNPs对心血管功能的长期影响,探讨了当前MNPs影响心血管系统方面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颗粒 微塑料 纳米塑料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区开展重症医学知识科普创新模式的探讨与实践 被引量:4
3
作者 邹海 陈臻瑶 +5 位作者 贺西淦 牟晓洲 张忠伟 朱彪 魏鹏 刘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051-3056,共6页
医学知识科普在促进医患之间有效沟通与理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传统医学知识科普模式中存在的诸如单向传播、信息不够深入和知识难以理解等不足之处,通过检索文献探讨创新型医学知识科普模式的类型与优势。当前社区开展医学知... 医学知识科普在促进医患之间有效沟通与理解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传统医学知识科普模式中存在的诸如单向传播、信息不够深入和知识难以理解等不足之处,通过检索文献探讨创新型医学知识科普模式的类型与优势。当前社区开展医学知识科普工作的主要模式包括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讲座、专题报告、书籍、宣传册等,其信息传达效果有限,缺乏互动和个性化,以及持续性和可追溯性。本文对社区开展重症医学知识科普创新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包括漫画、动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互联网平台等众多新型科普方式,并进行了有益的社区实践,实践结果显示,创新科普模式下人们对科普内容的阅读点击量和满意度明显提升。科普创新模式能提高医学知识科普效率、增强患者参与度、弥补医学知识鸿沟、提供定制化健康管理方案,优势显著,但也具有诸如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性较高等局限性,科普模式仍需持续不断的创新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社区健康教育 病人教育(主题) 科普模式 创新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衰弱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院心脏康复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雨婷 俞莞琦 +5 位作者 洪雯 康桑 李歆旎 旦增曲央 肖活源 潘静薇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9-605,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衰弱指数(Clinical Frailty Scale,CFS)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在院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序贯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 目的·探讨临床衰弱指数(Clinical Frailty Scale,CFS)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在院心脏康复(cardiac rehabilitation,CR)后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序贯纳入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接受诊治的501例AMI患者。采集患者基本临床信息,制定分级在院CR方案。根据患者出院前的CFS等级将患者分为3组,即正常(norm)组、脆弱(vulnerable)组和衰弱(frail)组,比较3组患者1年主要心血管事件率,包括全因死亡率及心力衰竭(心衰)再住院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影响主要心血管事件率的危险因素,通过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各危险因素对主要心血管事件率的预测价值,建立最佳风险预测模型。结果·AMI患者在院CR后衰弱程度与高龄、B型利钠肽前体峰值(peak 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eak proBNP)呈正比,与性别差异呈反比(P<0.05)。随患者衰弱程度增加,两种事件率均增高;其中全因死亡率(分别为2.6%、5.6%、15.2%)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心衰再住院率(分别为19.6%、22.2%、24.2%)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frail组全因死亡率显著高于norm组(P=0.004),但vulnerable组与norm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FS分级能够敏感预测AMI患者1年后的全因死亡风险(β=1.89,OR=6.61,P=0.001),且叠加CFS分级的风险模型预测效应最佳(AUC=0.845,P=0.000)。结论·接受在院CR的AMI患者出院前进行CFS分级,有助于识别1年内全因死亡风险较高的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在院心脏康复 临床衰弱指数 主要心血管事件率 全因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胸腺肽α1与心功能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周振发 胡翠芬 +2 位作者 石冬梅 刘亮 沈成兴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17-722,共6页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住院期间血清胸腺肽(Tα1)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至2022年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74例(急性前... 目的 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住院期间血清胸腺肽(Tα1)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019年12月至2022年2月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的急性前壁STEMI患者74例(急性前壁STEMI组),无心肌梗死患者38例(对照组)。根据PCI开通前降支后住院期间LVEF值,将急性前壁STEMI患者分为LVEF<50%组(33例)和LVEF≥50%组(41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患者血清Tα1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Tα1水平与LVEF相关性。绘制急性前壁STEMI患者PCI后Tα1水平对心功能预测价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急性前壁STEMI LVEF≥50%组患者血清Tα1水平显著高于LVEF<50%组(P=0.032)。PCI后住院期间血清Tα1与LVEF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Tα1水平是PCI后急性前壁STEMI患者LVEF<50%的独立预测因素。血清Tα1水平预测急性前壁STEMI患者住院期间LVEF≥50%ROC曲线下面积为0.644(P=0.034);联合肌钙蛋白Ⅰ峰值、NT-proBNP峰值预测急性前壁STEMI患者住院期间LVEF<50%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80(P<0.01)、0.702(P=0.003)。以急性前壁STEMI患者血清Tα1水平中位数为界,PCI后血清Tα1水平>2 890 ng/L患者LVEF≥50%比例较高。结论 急性前壁STEMI患者血清Tα1水平与PCI后住院期间LVEF值密切相关,是急性前壁STEMI患者PCI后心功能改善的独立预测因素,有望成为开通罪犯血管后预测急性前壁STEMI心功能改善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胸腺肽Α1 左心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康复实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俞莞琦 洪雯 +5 位作者 潘静薇 黄晓莉 赵清 沈虹 徐可 沈成兴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143-1148,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早期康复训练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2月至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脏ICU收治的102例AMI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入院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活动...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早期康复训练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2月至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心脏ICU收治的102例AMI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入院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将患者分为早期活动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48 h)和非早期活动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48 h),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康复治疗数据,记录早期活动的不良事件及阻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AMI患者下床活动时间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下床活动时间的预测价值。结果102例AMI患者中,101例在出院时成功下床活动,其中62例归入早期活动组,39例归入非早期活动组。与早期活动组相比,非早期活动组患者年龄更大,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登记(GRACE)评分更高,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更低,前壁心肌梗死占比更高,吸烟者占比更高,合并肾脏疾病和高脂血症者占比更高,辅助治疗措施应用更多,住院时间更长(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GRACE评分和低LVEF是影响早期下床活动的独立危险因素(OR=0.960,95%CI 0.939~0.981,P<0.001;OR=1.139,95%CI 1.038~1.251,P=0.006)。ROC曲线分析显示GRACE评分可作为AMI患者能否早期下床活动的预测因子(AUC=0.833,95%CI 0.742~0.924,P<0.001),其最佳临界值为167分(灵敏度为0.650,特异度为0.986)。结论对AMI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级并实施早期康复训练安全、可行,GRACE评分和LVEF可作为判断能否实施早期康复训练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Ⅰ期心脏康复 早期活动 心脏重症监护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3号染色体血红蛋白基因敲除对心血管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黄梓熙 孟琳 +1 位作者 陈良标 陈忠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00-908,共9页
目的:研究斑马鱼3号染色体血红蛋白基因敲除后心血管发育的差异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敲除斑马鱼3号染色体血红蛋白基因hbba2到hbae3片段,获得杂合突变体斑马鱼(Hb^(+/-))。检测Hb^(+/-)与野生型斑马鱼(WT)受精卵的血红蛋... 目的:研究斑马鱼3号染色体血红蛋白基因敲除后心血管发育的差异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利用CRISPR/Cas9敲除斑马鱼3号染色体血红蛋白基因hbba2到hbae3片段,获得杂合突变体斑马鱼(Hb^(+/-))。检测Hb^(+/-)与野生型斑马鱼(WT)受精卵的血红蛋白含量及分布,观察血管的发育,统计两者5月龄红细胞数量,并采用成年斑马鱼心脏转录组测序分析,qRT⁃PCR进行验证。结果:Hb^(+/-)胚胎血红蛋白含量明显减少,且在受精后50 h的胚胎中异位分布。Hb^(+/-)腹部主血管与共同基静脉相对WT发育迟缓,肠下静脉发育更快,尾部节间血管增生;而Hb^(+/-)和WT成鱼红细胞数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成年斑马鱼心脏转录组分析发现,血红蛋白水平降低导致nos2b、cybb上调,hif3a下调,并激活了线粒体的代偿保护机制。结论:血红蛋白基因敲除影响了胚胎时期斑马鱼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血管发育,通过调控基因表达和线粒体的补偿机制可维持成鱼的正常生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心血管发育 CRISPR/Cas9 hbba2 hif3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胸部CT胸骨皮质比例对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诊断效能的探究
8
作者 禹茜 孙俊楠 +5 位作者 张姣姣 高月 王虎 于洋 王海嵘 洪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4-1281,共8页
目的·比较成人急诊住院患者胸部CT平扫影像中胸骨皮质比例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评估胸骨皮质比例对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方法·对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成人急诊病房的住院患... 目的·比较成人急诊住院患者胸部CT平扫影像中胸骨皮质比例与骨密度之间的关系,评估胸骨皮质比例对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的诊断效能。方法·对2020年11月—2022年10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成人急诊病房的住院患者通过双能X射线吸收法(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测定其骨密度。根据骨密度将患者诊断为骨量正常、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对患者根据年龄(>65岁、≤65岁)及骨质疏松情况进行分组。分析各组患者胸部CT平扫影像中气管分叉处平面测量的胸骨皮质比例。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胸骨皮质比例与骨密度的相关性。采取胸骨皮质比例对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进行诊断,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并获得最佳截断值,分析胸骨皮质比例在诊断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中的诊断效能。结果·研究共纳入198例患者,其中,骨量正常者78例、骨量低下者66例、骨质疏松者54例。在>65岁的患者(n=115)中,骨质疏松组女性占比、患者年龄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65岁的患者(n=83)中,该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论在>65岁患者,还是在≤65岁的患者中,骨量正常组胸骨皮质比例均高于骨量低下组及骨质疏松组,骨量低下组胸骨皮质比例均高于骨质疏松组(均P<0.05);骨量正常组、骨量低下组及骨质疏松组的女性患者胸骨皮质比例均低于男性患者(均P<0.05),男性和女性患者的胸骨皮质比例均与骨密度呈正相关(r=0.704,P=0.000;r=0.785,P=0.000;r=0.735,P=0.000;r=0.479,P=0.000)。在诊断效能方面,在>65岁的患者中,胸骨皮质比例对骨量正常组男性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骨量低下组及骨质疏松组高,对骨质疏松组患者的诊断误诊率较骨量正常组及骨量低下组低;在≤65岁的患者中,胸骨皮质比例对骨质疏松组男性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骨量正常组及骨量低下组高,对骨量正常组患者的诊断误诊率较骨量低下组及骨质疏松组低。结论·男性和女性患者的胸骨皮质比例均与骨密度呈正相关,胸骨皮质比例对骨量低下及骨质疏松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胸骨 骨皮质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