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大规模使用,塑料污染程度加剧,逐渐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塑料制品释放的微纳米塑料(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MNPs)作为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环境中,这些塑料颗粒通过3种暴露途径...近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大规模使用,塑料污染程度加剧,逐渐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塑料制品释放的微纳米塑料(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MNPs)作为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环境中,这些塑料颗粒通过3种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呼吸摄入、食物链的生物积累和转移以及皮肤接触,继而产生毒性效应。MNPs的物理特性(形状、大小、表面特性)会随环境变化而动态转化;MNPs充当化学物质载体可分为两种机制:一是从外界吸附而来的污染物,二是在商业生产过程中人工添加的化学剂(阻燃剂、色素等)。研究表明,MNPs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现在已经在脑、肠道、肝脏、血液等组织器官中发现了MNPs。最新临床研究表明,MNPs是引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的一个新风险,其参与心肌纤维化等发生发展。CVDs是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疾病的统称,是导致人类致残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CVDs发病率和复发率较高,并发症较多,降低了患者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早期预防极为重要。本文综述了MNPs的性质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威胁,旨在探讨MNPs通过何种生理效应、毒性机制及相关通路引发CVDs,重点讨论了其增强氧化应激,促进促炎症因子表达,形成慢性炎症微环境,吸附毒金属和有机物等有毒物质联合相互作用的毒性过程。其中,污水灌溉、大气沉降等过程是重金属与MNPs共污染农业土壤的主要因素,重金属与MNPs相互作用会抑制农作物生长,并促进重金属在植物中的吸收,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甚至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等CVDs。此外,本文例举了MNPs对心血管功能的长期影响,探讨了当前MNPs影响心血管系统方面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展开更多
文摘近年来,随着塑料制品的大规模使用,塑料污染程度加剧,逐渐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全球性问题。塑料制品释放的微纳米塑料(microplastics and nanoplastics,MNPs)作为新兴的环境污染物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和环境中,这些塑料颗粒通过3种暴露途径进入人体:呼吸摄入、食物链的生物积累和转移以及皮肤接触,继而产生毒性效应。MNPs的物理特性(形状、大小、表面特性)会随环境变化而动态转化;MNPs充当化学物质载体可分为两种机制:一是从外界吸附而来的污染物,二是在商业生产过程中人工添加的化学剂(阻燃剂、色素等)。研究表明,MNPs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现在已经在脑、肠道、肝脏、血液等组织器官中发现了MNPs。最新临床研究表明,MNPs是引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s)的一个新风险,其参与心肌纤维化等发生发展。CVDs是心脏、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疾病的统称,是导致人类致残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CVDs发病率和复发率较高,并发症较多,降低了患者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并且呈现年轻化趋势,因此,早期预防极为重要。本文综述了MNPs的性质及其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威胁,旨在探讨MNPs通过何种生理效应、毒性机制及相关通路引发CVDs,重点讨论了其增强氧化应激,促进促炎症因子表达,形成慢性炎症微环境,吸附毒金属和有机物等有毒物质联合相互作用的毒性过程。其中,污水灌溉、大气沉降等过程是重金属与MNPs共污染农业土壤的主要因素,重金属与MNPs相互作用会抑制农作物生长,并促进重金属在植物中的吸收,再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甚至诱发急性冠脉综合征等CVDs。此外,本文例举了MNPs对心血管功能的长期影响,探讨了当前MNPs影响心血管系统方面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