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院学生牙周健康状态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超伦 刘大力 +3 位作者 谢玉峰 宋忠臣 葛琳华 束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5-550,共6页
目的·对医学院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及其与牙周健康状态的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研判该人群的整体牙周健康水平。方法·602名的医学院学生被随机纳入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牙周健康相关行为、... 目的·对医学院学生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及其与牙周健康状态的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研判该人群的整体牙周健康水平。方法·602名的医学院学生被随机纳入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信息、牙周健康相关行为、牙周健康相关知识、自我感觉和父母牙周情况等。同时对受试者指数牙的各项牙周指数进行检测,包括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和探诊出血等。结果·570名受试者(16~26岁)完成了全部调查。受试者中,从未使用过牙线者占79.82%;从未接受过牙周洁治者占78.25%。50.25%的指数牙存在探诊出血,仅0.70%的受试者未检出探诊出血,81.05%的受试者被检出存在一定程度的牙周附着丧失。与女生比较,男生更加易患罹患牙周炎(P=0.027)和牙龈炎(P=0.012)。结论·未发现可能影响牙周健康的新风险因素。常规的牙周洁治和口腔卫生维护是年轻人群预防牙周炎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断面研究 流行病学 牙龈炎 牙周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特异性敲除Stat3对牙周炎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
2
作者 周亦凝 叶之韵 +3 位作者 陈慧文 谢欣宜 周薇 宋忠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38-845,共8页
目的·观察Th17细胞特异性敲除Stat3基因对牙周炎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Cre/LoxP系统繁育Th17细胞特异性敲除Stat3基因小鼠(Stat3^(fl/fl);Il17a-CreERT2,即Stat3^(△Il17a))及野生型小鼠(Stat3^(fl/fl),WT),腹... 目的·观察Th17细胞特异性敲除Stat3基因对牙周炎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的影响。方法·通过Cre/LoxP系统繁育Th17细胞特异性敲除Stat3基因小鼠(Stat3^(fl/fl);Il17a-CreERT2,即Stat3^(△Il17a))及野生型小鼠(Stat3^(fl/fl),WT),腹腔注射他莫昔芬诱导基因敲除,通过磁珠分选法提取小鼠CD4+T细胞并诱导其Th17细胞分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免疫印迹法验证基因敲除效率。实验分为4组,分别为野生型-对照组(WT-C)、基因敲除-对照组(Stat3^(△Il17a)-C)、野生型-牙周炎组(WT-P)和基因敲除-牙周炎组(Stat3^(△Il17a)-P),其中WT-P组和Stat3^(△Il17a)-P组采用龈沟注射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lipopolysaccharide,P.gingivalis-LPS)建立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4周后通过旷场实验、高架零迷宫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观察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显微计算机断层成像观察小鼠牙槽骨吸收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损伤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脑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情况。结果·Stat3^(△Il17a)小鼠Th17细胞Stat3基因与蛋白表达均较WT小鼠显著下降(均P<0.05)。WT-P组和Stat3^(△Il17a)-P组成功建立小鼠实验性牙周炎模型,且Stat3^(△Il17a)-P组小鼠牙槽骨破坏程度较WT-P组轻。WT-P组小鼠与WT-C组小鼠比较,在旷场实验中进入中心区时间减少,在高架零迷宫实验中进入开放区时间减少,在强迫游泳实验中不动时间增加(均P<0.05),同时伴海马神经元损伤及BDNF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Stat3^(△Il17a)-P组小鼠中异常行为学表现及海马神经元损伤程度,与WT-P组比较均有所减轻(均P<0.05),且Stat3^(△Il17a)-P组海马组织BDNF表达水平较WT-P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牙周炎可导致小鼠产生焦虑抑郁样行为及神经元损伤,而Th17细胞特异性敲除Stat3基因可以显著减轻小鼠焦虑抑郁样行为和神经元病理改变;Stat3介导的Th17细胞免疫反应可能在牙周炎与焦虑、抑郁症状的关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焦虑抑郁样行为 Th17细胞 STAT3基因 条件性基因敲除 神经元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模式与牙周病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赵安达 黄怡憬 +4 位作者 张海峰 唐雯 葛琳华 倪靖 张美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3-88,共6页
目的探讨膳食模式与牙周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新诊断的中重度牙周病患者及50例牙周组织正常者进行膳食频率调查,利用SPSS19.0软件包的因子分析模块建立膳食模式,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牙周病的关系... 目的探讨膳食模式与牙周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新诊断的中重度牙周病患者及50例牙周组织正常者进行膳食频率调查,利用SPSS19.0软件包的因子分析模块建立膳食模式,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模式与牙周病的关系。结果通过因子分析共得到5种不同的膳食模式,分别为粗粮、肉类、果奶、蔬菜坚果和饮料膳食模式。校正混杂因素后发现粗粮膳食模式(OR=0.296,95%CI0.102~0.860)和蔬菜坚果膳食模式(OR=0.135,95%CI0.049~0.372)与牙周病的易感性呈负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富含粗粮、蔬菜、坚果的膳食模式可能有助于牙周病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模式 牙周病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激光治疗牙周病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8
4
作者 樊晶晶 葛玲华 沈君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6期53-54,65,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水激光治疗仪行牙周手术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病科使用水激光治疗仪行牙周手术的患者126例,对其进行完善的护理配合。在传统的牙周手术配合基... 目的探讨利用水激光治疗仪行牙周手术的护理配合及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病科使用水激光治疗仪行牙周手术的患者126例,对其进行完善的护理配合。在传统的牙周手术配合基础上,根据水激光治疗仪的操作要求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评价疗效。结果本组患者手术中出血较少,组织损伤小,无需麻醉,术后均未出现感染、牙齿敏感等并发症。结论水激光技术治疗牙周病具有出血少、疼痛较轻、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熟练的护理配合可协助医生提高手术效率,完善的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水激光治疗牙周病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激光 牙周病 护理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龈瓣复位方式对牙龈瘤切除术后效果的影响
5
作者 孙文韬 董家辰 +2 位作者 孙梦君 廖悦 宋忠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4-629,共6页
目的·观察牙龈瘤切除术后分别使用原位复位瓣(normally positioned flap,NPF)和冠向复位瓣(coronally advanced flap,CAF)技术关闭创口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 目的·观察牙龈瘤切除术后分别使用原位复位瓣(normally positioned flap,NPF)和冠向复位瓣(coronally advanced flap,CAF)技术关闭创口对手术效果的影响。方法·纳入2022年8月—2023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牙周病科的牙龈瘤患者共55例,分为NPF组和CAF组,在手术彻底切除牙龈瘤后,分别使用NPF和CAF技术缝合创口。记录基线时牙龈瘤的宽度(epulis width,EW)和高度(epulis height,EH),术后6个月时龈乳头的宽度(papilla width,PW)和高度(papilla height,PH),基线和术后6个月时的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attachment loss,AL)、角化牙龈宽度(keratinized gingiva width,KGW)等,并由2名牙周专科医师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术后美学效果。使用t检验比较基线和术后6个月时的差异。结果·术后6个月时,CAF组的PD为(1.68±0.79)mm,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与NPF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365);术后6个月时,CAF组的AL为(1.26±1.18)mm,与基线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746),但是显著低于NPF组(P<0.001);术后6个月时,CAF组的PH为(3.74±0.62)mm,显著高于NPF组(P<0.001),且前者的VAS得分显著优于后者(P<0.001)。结论·相对于传统的NPF技术,CAF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牙龈瘤切除术后术区KGW,避免术后AL增加,减轻术后的牙周软组织缺损,改善术后美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瘤 牙周软组织缺损 原位复位瓣 冠向复位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压入联合牙周再生性手术治疗上切牙病理性移位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9
6
作者 周洁 束蓉 +1 位作者 龚寅 谢玉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6-540,共5页
目的·评价正畸压入联合牙周再生性手术治疗上切牙病理性移位(pathologic tooth migration,PTM)的有效性。方法·选取9例发生上切牙PTM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对11颗患牙邻面的垂直骨缺损进行牙周再生性手术,术后3... 目的·评价正畸压入联合牙周再生性手术治疗上切牙病理性移位(pathologic tooth migration,PTM)的有效性。方法·选取9例发生上切牙PTM的慢性牙周炎患者,在牙周基础治疗后,对11颗患牙邻面的垂直骨缺损进行牙周再生性手术,术后3个月进行正畸压入。分析比较基线(T_0)和正畸治疗结束后(T_1)各项牙周临床参数变化和骨缺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牙周临床参数和骨缺损均获得明显改善。平均牙周袋探诊深度减少2.81 mm,平均附着获得为3.38 mm,平均牙龈退缩减少0.56 mm,根方角化龈宽度没有减少。X线片上测量所得邻面骨缺损深度平均减少2.20 mm,骨缺损宽度平均减少0.55 mm。结论·正畸压入联合牙周再生性手术能够有效治疗存在严重骨下袋缺损的PTM患牙,治疗后能够获得良好的牙周软硬组织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性移位 骨下袋缺损 正畸压入 牙周再生性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黄婧 刘大力 +1 位作者 何智妍 梁景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47-75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Ⅱ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与无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构成。方法:12名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组(T2DM+CP组)与慢性牙周炎组(CP组)2组,各6人。记录所有患者基本信息及牙周临床参数,包括年龄、...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Ⅱ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与无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构成。方法:12名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组(T2DM+CP组)与慢性牙周炎组(CP组)2组,各6人。记录所有患者基本信息及牙周临床参数,包括年龄、性别、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根据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取患病位点的菌斑样本。PCR检测7种牙周可疑致病菌。采用DGGE分离扩增的16SrDNA片段。结果:两组结果显示两组牙周参数无显著差异。两组7种细菌检出率相似。所有对象中均检出牙龈卟啉单胞菌、福塞坦氏菌、齿垢密螺旋体和中间普氏菌,而具核梭杆菌在两组中均有一个样本未检出。变黑普氏菌在T2DM+CP组的2个样本中检出,而CP组有4个样本检出。伴放线共聚菌在所有样本中均未检测到。DGGE分析结果示两组间条带数量及树状聚类分析均无显著差异。结论:Ⅱ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的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检出情况以及DGGE分析与无糖尿病患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慢性牙周炎 牙菌斑 聚合酶链式反应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汉族青年牙龈生物型的CBCT检测 被引量:8
8
作者 龚寅 谢玉峰 束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11-1115,共5页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检测上海地区汉族青年前牙区的牙龈厚度,初步评价临床应用可行性及牙龈生物型特点。方法·在同一位点(5名受试者,30个位点)分别采用牙龈穿刺法和CBCT检测牙龈厚度,对测量数据进行比较。... 目的·采用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检测上海地区汉族青年前牙区的牙龈厚度,初步评价临床应用可行性及牙龈生物型特点。方法·在同一位点(5名受试者,30个位点)分别采用牙龈穿刺法和CBCT检测牙龈厚度,对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对30名受试者进行全颌CBCT扫描,测量、计算并分析前牙区(330个位点)牙龈厚度数据,对相应位点间的牙龈厚度进行比较;根据临床牙龈生物型的分型,获得不同生物型的牙龈厚度范围及比例。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牙龈穿刺法与CBCT测得的牙龈厚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海地区汉族青年人群牙龈生物型以薄型和中间型为主;其中上颌尖牙牙龈厚度平均为(1.08±0.18)mm,上颌侧切牙牙龈厚度平均为(1.07±0.16)mm,上颌中切牙牙龈厚度平均为(1.32±0.15)mm。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上颌中切牙牙龈厚度大于侧切牙和尖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0)。结论·CBCT可作为检测牙龈厚度的可靠方法。上颌中切牙牙龈厚度大于侧切牙和尖牙。上海地区汉族青年人群牙龈生物型以中间型为主,厚型最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龈生物型 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汉族人群 牙测量学 牙龈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16S rDNA通用引物对DGGE进行牙周微生物群落分析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周彦玢 束蓉 刘大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4-687,共4页
目的初步评价不同的16S rDNA片段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进行牙周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种牙周主要可疑致病菌的标准菌株,通过构建质粒DNA分别获得16S rDNA V3区、V3~V5区和V6~V8区片段,测序鉴定并进行BLAST验证;将... 目的初步评价不同的16S rDNA片段对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进行牙周微生物群落分析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3种牙周主要可疑致病菌的标准菌株,通过构建质粒DNA分别获得16S rDNA V3区、V3~V5区和V6~V8区片段,测序鉴定并进行BLAST验证;将测序正确的质粒DNA经DGGE分离和硝酸银染色后获得条带图谱。结果由3对通用引物扩增得到的DGGE图谱并不相同。V3区引物获得的并非单一条带,且不同菌株间没有识别度;V3~V5区和V6~V8区的图谱显示:3种菌株的DNA片段均得到了单一条带,且区分性较好。结论 16S rDNA V3~V5区和V6~V8区的两对引物可用于龈下菌群多样性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龈下菌群 16s rDNA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可疑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诊疗中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 被引量:5
10
作者 钱洁蕾 束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48,共4页
目前出现的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传染性较强。随着疫情的发展,截至2020年2月18日24时中国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7万例... 目前出现的由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引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传染性较强。随着疫情的发展,截至2020年2月18日24时中国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7万例。该文根据SARS-CoV-2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点,对牙周诊疗前、过程中及结束后的防控措施提出建议,供广大口腔科医师参考。正确的防控方法能降低院内感染的风险、阻止疾病的扩散、保障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从而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牙周诊疗 急症治疗 感染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口腔科学:一个值得关注的新兴交叉学科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刚 宋忠臣 +1 位作者 王金涛 邱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58-862,共5页
1提出神经口腔科学概念的背景和意义从解剖学的角度,头面部器官与神经系统联系最为紧密,除了眼(视觉系统)、耳(听觉系统)、鼻(嗅觉系统)之外,口腔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尤其密切。同时,作为最常见的两大类系统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口腔科疾... 1提出神经口腔科学概念的背景和意义从解剖学的角度,头面部器官与神经系统联系最为紧密,除了眼(视觉系统)、耳(听觉系统)、鼻(嗅觉系统)之外,口腔与神经系统的关系尤其密切。同时,作为最常见的两大类系统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和口腔科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及相关疾病负担随着近年来的社会发展不断增加[1-2],并且出现日益明显的交叉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科学 口腔科疾病 系统性疾病 疾病负担 神经系统疾病 听觉系统 嗅觉系统 视觉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牙周炎中淀粉样前体蛋白家族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薇 张璇 +2 位作者 李笑甜 张静 宋忠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82-1286,共5页
目的·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家族在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炎症微环境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健康成人和慢性牙周炎病例牙龈组织中APP家族基因... 目的·观察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家族在慢性牙周炎牙龈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在炎症微环境下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eal-time 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健康成人和慢性牙周炎病例牙龈组织中APP家族基因和蛋白表达变化。体外培养HGF细胞,用1μg/m L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模拟炎症微环境,运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APP家族基因表达。结果·慢性牙周炎组与健康组相比,APP和APLP2基因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APLP1无明显变化。HGF细胞在P.g-LPS刺激后APP、APLP1和APLP2基因表达均升高。结论·APP家族可能在慢性牙周炎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前体蛋白家族 慢性牙周炎 人牙龈成纤维细胞 炎症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对人牙周膜细胞的抗炎作用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笑甜 周薇 宋忠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8-132,共5页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对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CCK-8试验检测2种药物对人牙周膜细胞活性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预处理人牙周膜细胞2 h后,再用牙... 目的·观察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对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组织块法原代培养人牙周膜细胞。CCK-8试验检测2种药物对人牙周膜细胞活性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预处理人牙周膜细胞2 h后,再用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lipopolysaccharide,Pg-LPS)刺激,real-time PCR和ELISA分别检测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白介素-8(IL-8)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采用组织块法可成功培养出人牙周膜细胞。12.5μg/mL及以下浓度的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对人牙周膜细胞活性无影响。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不仅可下调Pg-LPS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IL-1β和IL-8 mRNA的表达,还可抑制IL-1β和IL-8蛋白的分泌。结论·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可显著抑制Pg-LPS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可用于牙周炎的治疗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细胞 补骨脂素 异补骨脂素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微环境下重组人釉原蛋白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廖蔚文 宋忠臣 +1 位作者 束蓉 董家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3-37,共5页
目的观察在炎症微环境下,重组人釉原蛋白(rhAm)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DLC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hPDLCs。用10μg/m L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脂多糖(LPS)... 目的观察在炎症微环境下,重组人釉原蛋白(rhAm)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hPDLCs)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DLCs,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鉴定hPDLCs。用10μg/m L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脂多糖(LPS)模拟炎症微环境,选取20μg/m L rhAm作用于hPDLCs,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ELISA技术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IL)-1β、IL-6和IL-8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证实,培养细胞为hPDLCs。在所检测的4个时间点(6、12、24、72 h),10μg/m L P.gingivalis LPS均可诱导IL-1β、IL-6和IL-8的表达;加入20μg/mL rhAm后,各因子表达均有所降低。结论 rhAm可以抑制炎症微环境下h PDLCs炎症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炎症微环境 重组人釉原蛋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化合技术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淑澄 束蓉 +2 位作者 宋忠臣 孙梦君 王依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21-626,共6页
目的·观察光化合技术(PAD)辅助牙周传统非手术疗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纳入1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118个位点,采用自身对照分口设计,将双侧同名牙的探诊深度(PD)≥5 mm的位点随机分为A组(n=59)和B组(n=59),分... 目的·观察光化合技术(PAD)辅助牙周传统非手术疗法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纳入11例慢性牙周炎患者,共118个位点,采用自身对照分口设计,将双侧同名牙的探诊深度(PD)≥5 mm的位点随机分为A组(n=59)和B组(n=59),分别给予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SRP)及PAD辅助SRP(SRP+PAD)治疗。在基线和治疗后第6、12周时,对各检测位点的牙周临床指标、炎症指标及牙周致病菌进行检测。结果·SRP或SRP+PAD治疗均能显著改善牙周炎症状况;治疗后第12周,B组探诊出血(BOP)阳性率显著低于A组(37.3%vs 57.6%,P=0.042)。SRP或SRP+PAD治疗均能有效降低龈沟液中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和白介素-1β(IL-1β)水平;治疗后第6、12周时,B组龈沟液中IL-1β水平均显著低于A组[(17.99±14.26)pg/m L vs(32.64±30.69)pg/m L,P=0.007;(11.37±10.25)pg/m L vs(23.85±15.55)pg/m L,P=0.000]。治疗后2组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和具核梭杆菌占总菌比例均呈现下降趋势。结论·PAD辅助治疗慢性牙周炎可以更好地改善牙龈出血,控制牙周炎症;PAD可作为牙周传统治疗方法的一种有发展潜力的辅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化合技术 慢性牙周炎 牙周临床指标 基质金属蛋白酶8 白介素1Β 牙周致病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大鼠牙槽骨微结构的改变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景宜 张昀 +2 位作者 陈彩云 程岚 张修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65-1168,共4页
目的:研究牙周炎对大鼠根分叉区牙槽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月龄健康未孕大鼠14只,采用丝线结扎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实验组),右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建模后4周及8周时处死大鼠,并测量上颌磨牙牙周探诊深度、收集... 目的:研究牙周炎对大鼠根分叉区牙槽骨微结构的影响。方法:3月龄健康未孕大鼠14只,采用丝线结扎大鼠左侧上颌第一磨牙建立实验性牙周炎模型(实验组),右侧作为对照组。分别于建模后4周及8周时处死大鼠,并测量上颌磨牙牙周探诊深度、收集上颌骨标本。采用Micro-CT分析大鼠上颌第一磨牙根中1/3区牙槽骨微结构的改变。结果:4周及8周实验组牙周探针深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Micro-CT图像分析发现对照组牙槽骨致密,主要由板状骨小梁构成;实验组牙槽骨变疏松,杆状骨小梁较多。牙槽骨微结构参数分析发现4周及8周实验组骨密度(BMD)、骨体积分数(BV/TV)及骨小梁宽度(Tb.Th.)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8周实验组BMD、BV/TV、Tb.Th.较4周组降低(P<0.05)。8周实验组骨小梁数目(Tb.N.)及骨髓腔宽度(Tb.Sp.)较对照组及4周实验组均增加(<0.05)。结论:牙周炎可导致大鼠根分叉区牙槽骨丢失、骨小梁微结构破坏,且这种破坏随着时间延长不断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牙槽骨 MICRO-CT 骨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釉基质蛋白衍生物对牙周组织再生相关细胞的生物学作用及其成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庄齐翔 董家辰 束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99-1102,共4页
釉基质蛋白经研究证实能促进牙周组织再生,随后其被开发成釉基质蛋白衍生物(enamel matrix derivative,EMD)。目前在临床上,EMD已应用20余年,多项临床研究表示其亦具有较突出的牙周组织再生功能。血管生成是组织再生的关键步骤,即新生... 釉基质蛋白经研究证实能促进牙周组织再生,随后其被开发成釉基质蛋白衍生物(enamel matrix derivative,EMD)。目前在临床上,EMD已应用20余年,多项临床研究表示其亦具有较突出的牙周组织再生功能。血管生成是组织再生的关键步骤,即新生血管可将多种细胞因子运送到组织缺损区,以促进组织再生。同时,另有文献指出,EMD有成血管作用。该文就EMD对牙周组织再生相关细胞的作用及其成血管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釉基质蛋白衍生物 血管生成 血管内皮细胞 牙周组织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患者IL-13和IL-4基因多态性及连锁不平衡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栋 汪黎明 +1 位作者 张洁 束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96-800,共5页
目的研究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患者白介素13(IL-13)和IL-4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及其与慢性牙周炎发病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对慢性牙周炎组(n=278)和健康对照组(n=324)IL-13基因中rs2070... 目的研究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患者白介素13(IL-13)和IL-4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及其与慢性牙周炎发病的可能关系。方法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法(MALDI-TOF-MS)对慢性牙周炎组(n=278)和健康对照组(n=324)IL-13基因中rs2070874和rs1800925及IL-4基因中rs2243248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检测,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并进行连锁不平衡及单倍型分析。结果慢性牙周炎组与健康对照组rs1800925的TT基因型和T等位基因与rs2243248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rs2070874 T/rs1800925 T/rs2243248 G单倍型及另外两种单倍型rs2070874 T/rs1800925 C/rs2243248 G与rs2070874 T/rs1800925 T/rs2243248 T的分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3基因rs1800925和IL-4基因rs2243248的SNP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慢性牙周炎的发病易感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单核苷酸多态性 单倍型 白介素13 白介素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上皮在牙周防御反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树波 李德懿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27-429,共3页
结合上皮是龈牙结合部的牙龈上皮组成部分,呈领圈状紧密附着于牙面。它独特的解剖位置使得其在组织内环境稳定和抵抗微生物及代谢产物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结合上皮的组织结构、代谢更新和免疫应答等方面在牙周防御反应中发挥着积... 结合上皮是龈牙结合部的牙龈上皮组成部分,呈领圈状紧密附着于牙面。它独特的解剖位置使得其在组织内环境稳定和抵抗微生物及代谢产物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结合上皮的组织结构、代谢更新和免疫应答等方面在牙周防御反应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本文就这些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阐明牙周病发生和发展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上皮 防御反应 牙周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阿尔茨海默病牙周炎患者血清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研究
20
作者 谢欣宜 周薇 +2 位作者 邱澈 沈慧 宋忠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0-605,共6页
目的·观察血清Th17/Treg水平的变化对阿尔茨海默病与牙周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共18位伴阿尔茨海默病的牙周炎患者与同时期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目的·观察血清Th17/Treg水平的变化对阿尔茨海默病与牙周炎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6月—2021年12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老年科共18位伴阿尔茨海默病的牙周炎患者与同时期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共15位认知功能正常的牙周炎患者,检查并记录患者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及探诊出血位点比例(percentage of bleeding on probing,BOP%)。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7、IL-22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IL-4、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水平。采用样本独立t检验比较2组牙周指标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伴阿尔茨海默病的牙周炎患者PD(P=0.021)、CAL(P=0.023)及BOP%(P=0.018)均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的牙周炎患者。伴阿尔茨海默病的牙周炎患者血清IL-6(P=0.010)、IL-17(P=0.022)、IL-22(P=0.031)水平均显著高于认知功能正常的牙周炎患者;同时,组中IL-4(P=0.002)及IL-10(P=0.049)、TGF-β(P=0.006)水平相较于认知功能正常的牙周炎患者显著降低。结论·伴阿尔茨海默病牙周炎患者的牙周状况比认知功能正常的牙周炎患者差,Th17相关促炎细胞因子升高,而Treg相关抗炎因子降低,说明牙周炎可能通过介导Th17/Treg相关的慢性炎症反应影响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牙周炎 细胞因子 TH17细胞 TREG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