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Ⅱ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群落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婧 刘大力 +1 位作者 何智妍 梁景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8期747-752,共6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Ⅱ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与无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构成。方法:12名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组(T2DM+CP组)与慢性牙周炎组(CP组)2组,各6人。记录所有患者基本信息及牙周临床参数,包括年龄、...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Ⅱ型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患者与无糖尿病的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微生物构成。方法:12名患者分为糖尿病合并慢性牙周炎组(T2DM+CP组)与慢性牙周炎组(CP组)2组,各6人。记录所有患者基本信息及牙周临床参数,包括年龄、性别、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根据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取患病位点的菌斑样本。PCR检测7种牙周可疑致病菌。采用DGGE分离扩增的16SrDNA片段。结果:两组结果显示两组牙周参数无显著差异。两组7种细菌检出率相似。所有对象中均检出牙龈卟啉单胞菌、福塞坦氏菌、齿垢密螺旋体和中间普氏菌,而具核梭杆菌在两组中均有一个样本未检出。变黑普氏菌在T2DM+CP组的2个样本中检出,而CP组有4个样本检出。伴放线共聚菌在所有样本中均未检测到。DGGE分析结果示两组间条带数量及树状聚类分析均无显著差异。结论:Ⅱ型糖尿病合并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的牙周可疑致病菌的检出情况以及DGGE分析与无糖尿病患者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糖尿病 慢性牙周炎 牙菌斑 聚合酶链式反应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诊疗中新型冠状病毒气溶胶传播的防控 被引量:7
2
作者 冉淑君 梁景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2-285,共4页
2019年12月暴发于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短期内扩散至全国,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已成为国际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COVID-19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人群普... 2019年12月暴发于湖北武汉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在短期内扩散至全国,部分患者出现严重的急性呼吸综合征,已成为国际关注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携带新型冠状病毒的COVID-19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人群普遍易感,因此切断传播途径是首要的防控措施。由于口腔科治疗的特殊性,诊疗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气溶胶,交叉感染的风险高,为疫情防控带来困难。该文就口腔科诊疗过程中气溶胶形成特点和气溶胶传播防控方法进行重点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口腔诊疗 气溶胶 交叉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龈卟啉单胞菌与细胞自噬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刘斌 梁景平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83-85,共3页
细胞自噬是真核细胞的溶酶体依赖的代谢机制之一,参与宿主抵御病原菌感染的过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能够侵入血管内皮细胞并利用自噬逃避宿主清除、持续并传播感染。本文就P.gingivalis与细胞自噬相关性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牙龈卟啉单胞菌 细胞自噬 感染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群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中的细菌群落结构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李沫 沈陆 +2 位作者 漆正楠 唐子圣 秦胜营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43,共4页
为确定6名中国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的细菌群落结构,将扩增的菌斑中的细菌16S r DNA序列克隆到大肠杆菌.测序后对323条可鉴定的克隆序列进行分析,发现龈下细菌群落主要由6种细菌门类组成,而细菌属类的分布差异较大.这为提高慢性牙周... 为确定6名中国慢性牙周炎患者龈下菌斑的细菌群落结构,将扩增的菌斑中的细菌16S r DNA序列克隆到大肠杆菌.测序后对323条可鉴定的克隆序列进行分析,发现龈下细菌群落主要由6种细菌门类组成,而细菌属类的分布差异较大.这为提高慢性牙周炎发病机制的认识、提供更多的有效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群 牙周疾病 慢性牙周炎 牙菌斑 16S R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3'-二吲哚基甲烷对脂多糖诱导下牙周膜细胞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周菊妹 苑克勇 +3 位作者 林文珍 胡戌琛 晋巧巧 牛晨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探讨3,3’-二吲哚基甲烷(3,3’-diindolylmethane,DI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hPD... 目的·探讨3,3’-二吲哚基甲烷(3,3’-diindolylmethane,DIM)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分泌炎症因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hPDLCs,CCK-8法测定DIM对hPDLCs增殖的影响,检测DIM毒性浓度范围。将hPDLCs分为4组:空白组加入不含LPS和DIM的无血清DMEM;LPS组仅加入含LPS(终浓度为10μg/mL)的无血清DMEM;低浓度组含10μg/mL LPS+6.25μmol/L DIM;高浓度组含10μg/mL LPS+12.50μmol/L DIM。培养12 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上清液中TNF-α、IL-1β和IL-6浓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hPDLCs内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中蛋白的变化。结果·DIM在50μmol/L范围内时细胞活力不受影响(P>0.05)。低浓度和高浓度DIM均抑制LPS刺激下hPDLCs分泌炎症因子TNF-α、IL-1β和IL-6(P<0.05),抑制效果随DIM的浓度升高而增强。DIM可显著抑制LPS激活NF-κB信号通路。结论·DIM可能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抑制LPS诱导的hPDLCs分泌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牙周膜细胞 3 3’-二吲哚基甲烷 炎症因子 核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下颌单根管第一前磨牙根管形态的三维分析
6
作者 何旭 梁景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下颌单根管第一前磨牙根管的三维形态。方法·选取15~25岁因正畸需要拔除的下颌单根管第一前磨牙(青年组)和55~75岁因牙周病需拔除的单根下颌第一前磨牙(老年组),每组10颗。利用微型CT扫描获取数据,采用CTAn... 目的·观察不同年龄下颌单根管第一前磨牙根管的三维形态。方法·选取15~25岁因正畸需要拔除的下颌单根管第一前磨牙(青年组)和55~75岁因牙周病需拔除的单根下颌第一前磨牙(老年组),每组10颗。利用微型CT扫描获取数据,采用CTAn软件分析牙根体积、根管体积、根管面积以及结构模型系数(SMI)。结果·青年组和老年组根管的平均总体积分别为(12.308±4.550)mm^3和(3.798±0.944)mm^3,根管总面积分别为(48.869±8.064)mm2和(25.187±5.072)mm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根管下1/3和根管中1/3平均相对体积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SMI值显著大于青年组(P<0.05)。结论·对不同年龄患者进行根管治疗时,要加强对其根管解剖形态的了解,重视根管预备,提高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前磨牙 单根管 年龄 微型CT 根管体积和面积 结构模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中间普氏菌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邹岩 漆正楠 +4 位作者 尹君 黄正蔚 何智妍 朱彩莲 唐子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69-372,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中间普氏菌是否存在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13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分别取其感染根管内样本,分离培养,经中间普氏菌特异引物PCR鉴定的克隆,再利用随机引物PCR(AP-PCR)检测其基因多态性。结果:13例慢性根... 目的:研究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内中间普氏菌是否存在基因多态性。方法:选择13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分别取其感染根管内样本,分离培养,经中间普氏菌特异引物PCR鉴定的克隆,再利用随机引物PCR(AP-PCR)检测其基因多态性。结果:13例慢性根尖周炎样本中3例分离出中间普氏菌,共95株,并检测出3种基因型,其中A、B、C样本各检出一种基因型。结论:慢性根尖周炎患者感染根管内中间普氏菌存在基因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中间普氏菌 基因多态性 随机引物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沟通研究进展及其在临床沟通中的应用探索 被引量:3
8
作者 孔方圆 梁景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3期432-435,共4页
介绍了风险沟通概念的研究进展,其内容范围及理论模型的发展对现代医学模式中临床沟通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在临床医疗事件中可适当运用风险沟通理论向患者正确传递风险信息,使其与医方建立信任并有效做出治疗方案的选择。医患沟通时增强... 介绍了风险沟通概念的研究进展,其内容范围及理论模型的发展对现代医学模式中临床沟通领域具有指导意义。在临床医疗事件中可适当运用风险沟通理论向患者正确传递风险信息,使其与医方建立信任并有效做出治疗方案的选择。医患沟通时增强风险沟通意识有利于医患关系和谐,适应新型医疗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沟通 医患沟通 风险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根管充填方法的封闭能力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桑杰 孙喆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90-993,997,共5页
目的:比较冷侧压和垂直加热加压根管充填方法及根管封闭剂的封闭能力。方法:60颗单根管离体前牙、前磨牙,用TF锉冠向下法根管预备至#.06/25。随机分为4组,每组15颗牙。A组:牙胶尖+AH Plus冷侧压充填,B组:牙胶尖+冷侧压充填,C组:牙胶尖+A... 目的:比较冷侧压和垂直加热加压根管充填方法及根管封闭剂的封闭能力。方法:60颗单根管离体前牙、前磨牙,用TF锉冠向下法根管预备至#.06/25。随机分为4组,每组15颗牙。A组:牙胶尖+AH Plus冷侧压充填,B组:牙胶尖+冷侧压充填,C组:牙胶尖+AH Plus+BeeFill热牙胶注射充填,D组:牙胶尖+BeeFill热牙胶注射充填。用2%亚甲基蓝染料7d后颊舌向纵切后,用根管显微镜放大20倍并测量染料渗透,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结果:各实验组间染料渗漏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C组之间染料渗漏无显著性差异。无根管封闭剂组染料渗漏明显多于有根管封闭剂组。结论:热垂直加压充填和冷侧压充填技术在根尖渗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根管封闭剂的使用对减少根管的微渗漏、提高根管封闭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渗透 冷侧压充填 垂直加热加压充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抗菌作用及其生物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诸晓丹 唐子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7-450,458,共5页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化学、物理和材料学性能,近年来成为各界研究的热点。氧化石墨烯(GO)是其衍生物之一,表面含有各种含氧官能团,使得其具有比石墨烯更好的水溶性,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具备更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主... 石墨烯作为一种新型纳米材料,以其优异的化学、物理和材料学性能,近年来成为各界研究的热点。氧化石墨烯(GO)是其衍生物之一,表面含有各种含氧官能团,使得其具有比石墨烯更好的水溶性,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具备更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主要综述了GO的抗菌作用及其生物安全性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氧化石墨烯 抗菌作用 抗菌材料 生物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ahH基因在变异链球菌LuxS缺陷株内表达对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戌琛 王玉霞 +3 位作者 江文欣 牛晨光 林文珍 黄正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4-258,共5页
目的·研究sahH基因在变异链球菌LuxS缺陷株内的表达对其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以构建的LuxS缺陷株转有sahH基因的sahH+LuxS-SmUA159、LuxS缺陷株转有空质粒的PIB169+LuxS-SmUA159(背景对照)及变异链球菌SmUA159野生株为... 目的·研究sahH基因在变异链球菌LuxS缺陷株内的表达对其胞外多糖合成的影响。方法·以构建的LuxS缺陷株转有sahH基因的sahH+LuxS-SmUA159、LuxS缺陷株转有空质粒的PIB169+LuxS-SmUA159(背景对照)及变异链球菌SmUA159野生株为研究模型。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蒽酮法观察生物膜胞外多糖合成情况。结果·与SmUA159和PIB169+LuxS-SmUA159菌株相比,sahH基因转入株sahH+LuxS-SmUA159的4种被检测基因(gtfA、gtfB、gtfC、gtfD)中,gtfA和gtfD转录水平有显著差异(均P<0.05),而gtfB和gtfC无明显差异。SmUA159、PIB169+LuxS-SmUA159和sahH+LuxS-SmUA159胞外多糖合成量无明显差异。结论·sahH基因转入可影响变异链球菌胞外多糖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但不影响细菌总体胞外多糖合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异链球菌 胞外多糖 基因表达 细菌 sahH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