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生物反应器的设计与组织工程肌腱的构建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宏 魏娴 +3 位作者 安琦 刘伟 崔磊 曹谊林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5-119,共5页
目的设计一套生物反应器,能构建具有较好形态和机械力学性能的肌腱组织。方法根据肌腱细胞体内的生物和力学环境,建立了细胞和可降解材料复合物的力学模型,设计了一套能够模拟体内力学环境的生物反应器,采用鸡肌腱为种子细胞培养扩增后... 目的设计一套生物反应器,能构建具有较好形态和机械力学性能的肌腱组织。方法根据肌腱细胞体内的生物和力学环境,建立了细胞和可降解材料复合物的力学模型,设计了一套能够模拟体内力学环境的生物反应器,采用鸡肌腱为种子细胞培养扩增后接种于聚羟基乙酸(PGA)材料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并置于反应器中培养。设静态培养对照组,通过实验取材进行大体观察、组织学和生物力学检测。结果生物反应器能够构建出具有一定组织结构和机械强度的肌腱。检测结果显示恒定交变应力作用下培养的肌腱优于静态培养的肌腱组织。结论细胞和可降解材料复合物的力学模型具有一定的正确性,通过分析也存在某些局限性;应力作用下可以促进肌腱细胞基质的分泌,蠕变特性成为促进胶原定向排列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生物反应器 力学模型 蠕变 肌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脂肪干细胞(ADSCs)与聚羟基乙酸/壳聚糖(PLGA/CS)支架材料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春波 王红 +5 位作者 陈增淦 陈统一 张峰 周建平 崔磊 尹静波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0-616,共7页
目的探讨兔脂肪来源于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cells,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新型聚羟基乙酸(polylaetic-co—glycolicacid,PLGA)/壳聚糖(chitosan,CS)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提供实验依据... 目的探讨兔脂肪来源于细胞(adipose-derived stemcells,ADSCs)作为种子细胞复合新型聚羟基乙酸(polylaetic-co—glycolicacid,PLGA)/壳聚糖(chitosan,CS)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进一步构建组织工程化脂肪组织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取雄性新西兰大白兔腹股沟脂肪组织,I型胶原酶消化分离出ADSCs进行培养,贴壁细胞至3~5代,评价其多向分化能力。将干细胞收集重悬后,以l×10^7/mL的密度接种于多孔PLGA/CS支架,形成细胞一支架材料复合物。培养7天后,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黏附生长和基质分泌情况,评价细胞与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Dil荧光标记检测细胞在支架材料上的分布;Hochest33258检测细胞在支架上的生长情况。接种1和7天后,分别对细胞一材料复合物行AnnexinV/PI双染色法检测材料对细胞的毒性作用。用成脂诱导条件培养基诱导分化ADSCs及ADSCs支架材料复合物,7天后,尼罗红荧光染色液检测ADSCs在不同环境下的成脂分化能力。结果原代培养的ADSCs呈成纤维细胞样外观,在相应诱导条件下能够分化为脂肪细胞和骨细胞。细胞接种于PLGA/CS支架材料上第8天分裂增殖达到高峰,扫描电子显微镜下提示ADSCs在支架表面贴附生长良好,并向孔隙内壁充分延伸,细胞周围形成丰富的基质成分。活死双染结合共聚焦显微镜显示材料对细胞活性无影响,尼罗红染色可见成脂诱导后的ADSCs细胞质内有红色脂滴颗粒形成。结论多孔PLGA/CS支架与兔ADS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构建组织工程脂肪组织的支架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ADSCs) 生物相容性 组织工程 聚羟基乙醇(PLGA) 壳聚糖(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血液流变学改变 被引量:8
3
作者 王健 席焕久 +1 位作者 张元和 韩冬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方法20只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A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组):间隔24h耳缘静脉内2次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每次40μg/kg,注射内毒素后注射醋酸泼尼松龙20 mg/k... 目的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其作用。方法20只兔随机分成2组,每组10只。A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组):间隔24h耳缘静脉内2次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每次40μg/kg,注射内毒素后注射醋酸泼尼松龙20 mg/kg。B组(正常对照组)。两组分别在注射后24h、72h、7d、14d及21d,进行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血小板计数及血脂测定,21d取股骨头和肝脏行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A组用药后24h血浆黏度、全血黏度升高,血脂升高(P<0.01)血小板计数减少(P<0.01),用药后72h、7d、14d及21d,持续异常,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A组21d时病理切片见股骨头骨细胞和肝细胞变性、坏死。结论在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动物模型中,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在引起血栓前状态,形成血栓导致骨坏死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激素 血液流变学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红外线治疗下肢慢性淋巴水肿伴发淋巴管炎效果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李科 刘宁飞 章一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59-1065,共7页
目的·探究远红外线对妇科肿瘤术后慢性淋巴水肿伴发皮肤淋巴管炎的疗效。方法·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入组后,采用远红外线热疗,持续治疗20 d(每周5个工作日)。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测。临床评估指标包括皮... 目的·探究远红外线对妇科肿瘤术后慢性淋巴水肿伴发皮肤淋巴管炎的疗效。方法·下肢淋巴水肿患者入组后,采用远红外线热疗,持续治疗20 d(每周5个工作日)。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进行临床评估和实验室检测。临床评估指标包括皮肤淋巴管炎发作频率、临床症状评估表、生活质量评估表、功能评估表及不良反应;实验室检测包括治疗前后分别对血液及局部患肢组织液进行细菌培养,同时检测全身血清及局部患肢组织液内的炎症相关细胞因子。结果·共64例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淋巴水肿伴发皮肤淋巴管炎患者接受远红外线治疗及临床疗效评估,其中11例同时接受实验室检测。临床评估发现:经远红外线治疗后,皮肤淋巴管炎发作频率减少(P=0.000),其中50例(78%)不再出现皮肤淋巴管炎,63例(98%)患者有效率达50%以上;临床症状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包括紧绷感、沉重感、疼痛、坚硬感、痛苦、不适感、发热、肿胀感、刺痛、虚弱感、麻木感(均P<0.05);生活质量评分升高(P=0.000);FACT-G评分升高(P=0.000)。实验室检测发现:远红外线治疗后血清中IL-1β浓度升高(P<0.05),组织液中IL-2、IL-10、IL-18浓度降低(均P<0.05);远红外线治疗前后,血液及组织液细菌培养结果都为阴性。结论·远红外线治疗会降低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慢性淋巴水肿伴发皮肤淋巴管炎患者皮肤淋巴管炎发作频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症状及功能,同时引起一系列的血清和组织液中的细胞因子浓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红外线 淋巴水肿 妇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5
作者 阮敏 马春跃 +3 位作者 周辉红 陶晓峰 章一新 何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66-969,共4页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4年6月,修复6例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皮瓣面积30~63cm2,动脉管径0.6mm,静脉管径1.1mm,...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2014年1月~2014年6月,修复6例颊癌根治术后颊部缺损,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血管造影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皮瓣面积30~63cm2,动脉管径0.6mm,静脉管径1.1mm,动静脉血管蒂分别为6.9cm和7.3cm,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颊部形态良好,张口正常。结论: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质地柔软,穿支血管蒂较长,供区瘢痕隐蔽患者术后颊部外形丰满,张口功能恢复良好,是修复颊癌术后缺损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髂浅动脉 穿支皮瓣 颊癌 缺损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内斜肌神经肌瓣移植治疗晚期面瘫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晓琳 周燕春 +2 位作者 许小萍 谢惠琴 祁佐良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4期1074-1075,1100,共3页
目的探讨带血管及多神经蒂的游离腹内斜肌瓣移植治疗晚期面瘫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采用带血管及多神经蒂的游离腹内斜肌瓣移植治疗晚期面瘫患者48例的治疗及护理要点。结果 48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为100%,肌瓣成活率为100%,手术后... 目的探讨带血管及多神经蒂的游离腹内斜肌瓣移植治疗晚期面瘫患者的护理要点。方法总结采用带血管及多神经蒂的游离腹内斜肌瓣移植治疗晚期面瘫患者48例的治疗及护理要点。结果 48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为100%,肌瓣成活率为100%,手术后未发生并发症,术后10~14周开始恢复肌肉运动功能。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手术准备充分,术后严密观察、加强饮食指导及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腹内斜肌肌瓣移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器官重建的基础:干细胞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文杰 曹谊林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2-664,共3页
种子细胞是应用组织工程技术重建组织、器官的前提和基础,干细胞已成为最佳种子细胞来源。成体干细胞在动物及临床试验中的成功,证实了组织工程技术的可行性,展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同种异体干细胞的研究以及通用型胚胎干细胞研究... 种子细胞是应用组织工程技术重建组织、器官的前提和基础,干细胞已成为最佳种子细胞来源。成体干细胞在动物及临床试验中的成功,证实了组织工程技术的可行性,展示了其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同种异体干细胞的研究以及通用型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拓展,将为实现组织工程产业化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成体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置式颌骨延长器治疗半面短小症患儿的护理 被引量:2
8
作者 周燕春 石嘉栋 +1 位作者 卞薇薇 谢惠琴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12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内置式颌骨延长器治疗半面短小症患儿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9月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三病区行内置式颌骨延长器治疗半面短小症2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牵引延长过程,... 目的探讨内置式颌骨延长器治疗半面短小症患儿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9月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三病区行内置式颌骨延长器治疗半面短小症24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并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牵引延长过程,术后发生低钾血症1例、感染1例。结论应用内置式颌骨延长器治疗半面短小症患儿时,应重视术前的全面评估和充分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加强饮食指导和伤口护理,并做好延长器使用期间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面短小症 内置式颌骨延长器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肺和复合组织序贯移植大鼠模型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守宝 张睿智 +3 位作者 刘菲 罗旭松 杨军 L.Scott Levin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19-1723,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序贯复合组织移植(SCTA)对先前实质器官移植免疫效应的影响。方法取WKY大鼠左肺原位移植到F344大鼠,应用Cuff技术分别吻合左肺动脉、左肺静脉及主支气管。术后对F344大鼠应用环孢素(CsA)5 mg/kg隔日皮下注射,共10 d... 目的探讨大鼠同种异体序贯复合组织移植(SCTA)对先前实质器官移植免疫效应的影响。方法取WKY大鼠左肺原位移植到F344大鼠,应用Cuff技术分别吻合左肺动脉、左肺静脉及主支气管。术后对F344大鼠应用环孢素(CsA)5 mg/kg隔日皮下注射,共10 d;以呼吸频率检测移植左肺功能。肺移植后第11天,取Brown Norway大鼠腹部3 cm×3 cm肌皮瓣原位移植至F344大鼠,皮瓣吻合血管为股动脉和股静脉,皮瓣移植后停止应用免疫抑制剂。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CTA)10 d后,取移植皮瓣和肺组织行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排斥反应。结果大鼠肺移植手术成功率90%,CTA手术成功率100%,SCTA成功率90%。移植肺的呼吸频率从移植10 d后(应用免疫抑制剂10 d)的(61±10)次/min增加到移植20 d后(停用免疫抑制剂10 d)的(75±15)次/min。移植肺显示出典型的急性免疫排斥反应,包括血管周围及肺组织内弥漫的淋巴细胞浸润。自体移植腹壁皮瓣病理组织学检查未发现免疫排斥反应,CTA术后皮瓣显示典型血管周围及皮瓣内弥漫的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SCTA大鼠模型的建立对于实质器官移植后CTA及二次移植免疫抑制方案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移植 同种异体复合组织移植 肺移植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外联合径路矫正眶距增宽症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庄雷岚 许小萍 潘亚男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6期52-53,共2页
探讨眶距增宽症患者行颅内外联合径路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手术方案: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颅内压的观察,对患者手术成... 探讨眶距增宽症患者行颅内外联合径路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措施。术前做好充分准备,加强护患沟通,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手术方案:术后严密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注意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颅内压的观察,对患者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眶距增宽症 颅内外联合径路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乳房再造术围术期的护理 被引量:10
11
作者 丁贞瑜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12期67-68,共2页
关键词 腹壁下深动脉穿支皮瓣 乳房再造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软组织动静脉畸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无水乙醇血管内治疗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燕春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0年第14期1078-1079,共2页
目的探讨外周软组织动静脉畸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无水乙醇血管内治疗的护理对策,以减轻并发症所致的不良后果,促进康复。方法对25例外周软组织动静脉畸形DSA下无水乙醇血管内治疗的患者进行详细... 目的探讨外周软组织动静脉畸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下无水乙醇血管内治疗的护理对策,以减轻并发症所致的不良后果,促进康复。方法对25例外周软组织动静脉畸形DSA下无水乙醇血管内治疗的患者进行详细术前宣教和心理疏导,加强DSA术后常规护理,对治疗时或治疗后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进行严密观察和相应处理。结果 25例患者术后病灶大小均有部分或完全性缩小。皮温接近正常,搏动或震颤感减弱或消失。结论软组织动静脉畸形DSA下无水乙醇血管内治疗疗效好,但风险较高。术后给予患者精心的护理,是保证疗效的重要环节。200011上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畸形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无水乙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5-FU变形脂质体的体外透瘢痕试验
13
作者 张振 沃雁 +5 位作者 章一新 毛小慧 钱云良 王丹茹 贺蓉 崔大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29-934,共6页
为了研究变形脂质体在增生性瘢痕中的渗透作用,制备载抗瘢痕药物5-氟尿嘧啶(5-FU)的纳米级变形脂质体,用荧光剂罗丹明6GO标记,进行体外透皮、透瘢痕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不同作用时间后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的累积药物透过量以及2... 为了研究变形脂质体在增生性瘢痕中的渗透作用,制备载抗瘢痕药物5-氟尿嘧啶(5-FU)的纳米级变形脂质体,用荧光剂罗丹明6GO标记,进行体外透皮、透瘢痕试验,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不同作用时间后皮肤和增生性瘢痕的累积药物透过量以及24 h后皮肤和瘢痕组织内的药物滞留量,并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荧光强度.各组24 h药物累积透过量由大至小的排序为:5-FU变形脂质体透瘢痕组(T-scar)、5-FU水溶液透瘢痕组(C-scar)、5-FU变形脂质体透皮肤组(T-skin)、5-FU水溶液透皮肤组(C-skin);24 h后皮肤和瘢痕组织内的药物滞留量以及荧光强度由大至小的排序为:T-scar、T-skin、C-scar、C-skin.结果表明:变形脂质体在增生性瘢痕中的渗透能力最强,对于增生性瘢痕来说,变形脂质体是一种高效的载药渗透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脂质体 5-氟尿嘧啶 增生性瘢痕 经皮给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聚焦超声刀对皮肤松弛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15
14
作者 周晓博 黄佳 +1 位作者 陈向东 杨军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45-247,共3页
微聚焦超声刀作为一种新的无创紧肤技术,适用于皮肤轻微至中等松弛的患者。它可以将能量聚焦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并通过热效应产生直径约1 mm的热凝固点,从而起到即刻的提升效果,并进一步通过后期皮肤的胶原纤维修复重塑过程,提拉效果可以... 微聚焦超声刀作为一种新的无创紧肤技术,适用于皮肤轻微至中等松弛的患者。它可以将能量聚焦于真皮及皮下组织并通过热效应产生直径约1 mm的热凝固点,从而起到即刻的提升效果,并进一步通过后期皮肤的胶原纤维修复重塑过程,提拉效果可以持续1年以上。该文对微聚焦超声刀紧肤技术的原理、适应证及针对不同部位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刀 微聚焦 面部年轻化 紧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父母心理状况分析 被引量:16
15
作者 石嘉栋 周燕春 +1 位作者 谢惠琴 卞薇薇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三病区住院的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患儿父母91名作为观察组,上海、广州、北京和重庆4个地区4所学校6... 目的 探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父母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整形外科三病区住院的先天性小耳畸形的患儿父母91名作为观察组,上海、广州、北京和重庆4个地区4所学校6~16周岁的正常学生的父母97名作为对照组,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评价两组人群的心理状况.结果 观察组母亲的心理状况较差,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因子得分高于观察组父亲,而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母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观察组父亲的心理状况与对照组父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因此,在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帮助家长尤其是患儿母亲正确认识和评估小耳畸形的治疗,及时疏导他们的情绪障碍,使患儿拥有良好的人格和社会应对能力,从而使患儿在身心两方面都能更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小耳畸形 患儿父母 心理状况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细管整体柱在线二维分离系统应用于人体软骨的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谢沙洁 王方军 +3 位作者 晏丹 周广东 叶明亮 邹汉法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0-145,共6页
将已建立的7cm柱长的磷酸基团强阳离子交换富集整体柱与85cm柱长的C12烷基反相整体柱结合的在线二维分离平台应用于软骨提取蛋白的蛋白质组分析。对20μg软骨提取蛋白的酶解产物进行14个盐梯度的分级,然后对14个馏分进行反相色谱梯度分... 将已建立的7cm柱长的磷酸基团强阳离子交换富集整体柱与85cm柱长的C12烷基反相整体柱结合的在线二维分离平台应用于软骨提取蛋白的蛋白质组分析。对20μg软骨提取蛋白的酶解产物进行14个盐梯度的分级,然后对14个馏分进行反相色谱梯度分离及串联质谱鉴定,成功地鉴定得到了7434个独立肽段对应的1901个非冗余蛋白质。对所鉴定到的蛋白质进行定位分类,结果表明鉴定到的大部分蛋白质是来自于软骨细胞内部的低丰度蛋白质,这对于许多关节类疾病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柱 在线二维分离 蛋白质组学 软骨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