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救治性手术联合放疗与化疗序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复发转移舌鳞癌1例报道 被引量:2
1
作者 丁继平 李晓光 +3 位作者 刘忠龙 邓刚 姚原 何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703-1708,共6页
患者,男,55岁,左舌鳞癌术后5年复发。患者因体质差、病灶范围广泛,入院后先行介入治疗但效果不佳,后行复发舌癌的救治性手术。术后仅1个月又发生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辅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 患者,男,55岁,左舌鳞癌术后5年复发。患者因体质差、病灶范围广泛,入院后先行介入治疗但效果不佳,后行复发舌癌的救治性手术。术后仅1个月又发生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予颈部淋巴结清扫术辅以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放射治疗结束后1个月,两肺转移灶进一步增大。予化学治疗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4个周期后转移灶全部消失。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单药维持9个周期后因发生免疫性心肌炎而停药,疗效评价达到完全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癌 救治性手术 复发 转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瘢痕疙瘩133例术后放疗有效率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冯阳 董芸 +5 位作者 丁继平 韩增伟 吴健伟 周娉婷 姚原 李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48-652,共5页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疙瘩有效率的因素,比较不同放疗剂量对治疗有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及术后电子线放疗的瘢痕疙瘩患者133例,回顾性分析性别、... 目的:探讨影响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疙瘩有效率的因素,比较不同放疗剂量对治疗有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行手术切除及术后电子线放疗的瘢痕疙瘩患者133例,回顾性分析性别、年龄及瘢痕部位等临床特征对治疗有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比较不同放疗剂量(12Gy或18Gy)对耳郭瘢痕疙瘩患者治疗有效率的差异。结果:133例患者治疗有效率77.44%.复发率22.56%。男、女性患者治疗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岁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低于>3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有效率从高至低按部位排列分别为耳郭>面颈部>腹部、臀部及四肢>胸背部。耳郭瘢痕疙瘩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胸背部腹部、臀部及四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郭瘢痕疙瘩患者,术后放疗18 Gy组治疗有效率高于12Gy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年龄和病变部位是影响手术联合术后放疗治疗瘢痕疙瘩有效率的重要因素,性别并非影响治疗有效率的因素。降低耳郭瘢痕疙瘩术后放疗剂量并不影响治疗有效率。术后放疗是降低瘢痕疙瘩复发率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放疗 有效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改善口腔颌面部肿瘤综合治疗病人的营养状况 被引量:10
3
作者 葛奎 徐兵 +3 位作者 张霖 曹大春 朱健 周龙女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45-347,352,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营养通路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3例拟行综合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分为PEG组(n=77)和鼻饲组(n=86),分别通过PEG和鼻胃管接受同样剂量的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营养通路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病人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3例拟行综合治疗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病人分为PEG组(n=77)和鼻饲组(n=86),分别通过PEG和鼻胃管接受同样剂量的营养支持。观察两组病人的情绪、食欲、生活质量以及对置管和治疗的耐受性和依从性变化;比较治疗前后体重、体重指数、体重下降百分比、血清清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等营养指标变化。结果:PEG组病人对治疗的情绪、食欲和生活质量下降不明显,但耐受性和依从性明显提高。鼻饲组对治疗的情绪低落,食欲和生活质量下降明显,耐受性和依从性差,社会生活受到影响。治疗后两组病人的体重、体重指数以及体重下降百分比均显著下降,但PEG组较鼻饲组下降明显减少。治疗后两组清蛋白、转铁蛋白均显著下降,但PEG组明显高于鼻饲组。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病人对PEG营养通路的耐受性好,依从性高,早期应用可有效地减少体重下降,改善其营养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综合治疗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下颌骨坏死的BS临床分类及治疗策略 被引量:13
4
作者 何悦 刘忠龙 +2 位作者 代天国 王中和 张志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817-826,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mandible,ORNM)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提出一种用于指导放射性骨坏死治疗的新的分类及分期系统。方法: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99例O...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osteoradionecrosis of mandible,ORNM)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提出一种用于指导放射性骨坏死治疗的新的分类及分期系统。方法:总结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99例ORNM病例资料,并以此为基础将病损中骨组织(bone tissue)及软组织(soft tissue)病损分别进行分类。再将骨、软组织病损的分类"合并",同时结合国外关于ORNM的分期研究,提出了最新的"BS"分类及分期系统,在此基础上提出ORNM标准化治疗的构思。结果:根据骨坏死的不同严重程度将其分为4期:0期(8例),Ⅰ期(14例),Ⅱ期(65例),Ⅲ期(12例)。0期患者给予保守性治疗;Ⅰ期患者实施死骨摘除术;Ⅱ期患者行下颌骨边缘性切除或是节段性切除,血管化骨肌瓣或单纯软组织瓣修复;Ⅲ期患者则行下颌骨方块切除,血管化骨肌瓣或单纯软组织瓣修复。4个不同分期患者接受相对应治疗后均获得较好效果。结论:"BS"分类及分期系统能够更容易且更为恰当地运用于ORNM的临床治疗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下颌骨坏死 放射治疗 临床分类及分期 “BS”分类 治疗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营养补充对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9
5
作者 丁慧萍 窦圣金 +4 位作者 汪琼 吴焱 钱泳 朱国培 凌轶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2-68,共7页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常出现体质量下降及营养不良,进而影响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对其进行强化营养咨询和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观察对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 背景与目的: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疗期间常出现体质量下降及营养不良,进而影响治疗疗效及生活质量。本研究旨在对其进行强化营养咨询和口服营养补充(oral nutritional supplements,ONS),观察对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方法,以2014年6月—2015年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科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放疗科64例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组给予个体化营养咨询和口服营养补充,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采用生物电阻抗方法及PG-SGA营养评估法,观察营养干预对鼻咽癌同期放化疗患者的营养状况患者主观整体评估(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评分及人体成分指标,如体质量、体质指数、脂肪组织、去脂组织、体细胞量、骨骼肌量及相位角的影响。结果:同步放化疗期间所有患者人体成分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下降程度试验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PG-SGA营养评估的评分值,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项评分,试验组均好于对照组(P>0.05);ONS摄入量大于2/3计划量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人体成分指标如去脂组织指数和骨骼肌量试验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指标如总体健康状况、恶心与呕吐、疼痛及便秘的平均变化值,试验组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期间营养状况下降明显,及时给予口服营养补充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营养状况的进一步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同期放化疗 人体成分 口服营养补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照射联合siRNA抑制小鼠肺癌Survivin基因表达的研究
6
作者 王利华 阎超 +1 位作者 李烿烿 路伟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39-344,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肿瘤放化疗的效果与肿瘤细胞凋亡成正相关。Survivin是凋亡抑制基因,在肺癌中过度表达,降低其表达可增加肺癌细胞凋亡。RNA干扰可以特异、高效地封闭该基因的表达。肿瘤组织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后,也可以提高基因转导率。本... 背景与目的:肿瘤放化疗的效果与肿瘤细胞凋亡成正相关。Survivin是凋亡抑制基因,在肺癌中过度表达,降低其表达可增加肺癌细胞凋亡。RNA干扰可以特异、高效地封闭该基因的表达。肿瘤组织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后,也可以提高基因转导率。本研究旨在探讨预照射联合瘤内注射si RNA对小鼠肺癌Survivin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将皮下移植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未处理组(A组)、单纯si RNA瘤内注射组(B组)、单纯放射组(C组)和4 Gy预照射+si RNA瘤内注射组(D组)。小鼠经上述不同处理2 d后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剥离皮下移植瘤,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Survivin基因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结果:B组、C组、D组Survivin基因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较A组减少,且D组与A组Survivin基因在m 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D组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为(2.70±0.34)%,较B组[(8.93±0.75)%]和C组[(6.71±0.51)%]明显减少,且与A组S期细胞的比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D组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为(25.6±0.65)%,较其他3组肿瘤组织的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82,P<0.05)。结论:预照射可增强si RNA的转导率,使肺癌组织中Survivin基因表达水平降低,促进细胞凋亡,进而增加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SURVIVIN基因 细胞凋亡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谷氨酰胺酶2通过mTOR通路和自噬调控全反式维甲酸诱导的白血病细胞HL60和U937的髓系分化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梅超 孟依灵 +1 位作者 应影霞 李栋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7-95,共9页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具有融合基因PML-RARα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特异的靶向治疗药物。此外,ATRA在无PML-RARα融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其它一些肿瘤中也有一定治疗效果。但ATRA治疗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或发生愈后复发。因此,对A... 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具有融合基因PML-RARα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特异的靶向治疗药物。此外,ATRA在无PML-RARα融合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及其它一些肿瘤中也有一定治疗效果。但ATRA治疗也会引起一些并发症或发生愈后复发。因此,对ATRA诱导分化调控机制的研究非常重要。转谷氨酰胺酶2(TGM2)是一种多功能酶,能调控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等。ATRA能诱导APL细胞中TGM2表达上调,TGM2敲低抑制ATRA诱导的细胞分化。但其调控机制及涉及的信号通路尚不明确。本研究发现,在HL60和U937细胞中,ATRA能够上调CD11b和TGM2的表达(P<0.05),抑制mTOR信号通路,并增强自噬;与对照相比,敲低TGM2,mTOR信号通路增强,自噬被抑制,而ATRA诱导的CD11b表达被抑制(P<0.05),分化减弱,被ATRA抑制的mTOR信号通路得到部分恢复,而被ATRA增强的自噬适当减弱。这表明ATRA使HL60和U937细胞发生髓系分化,并诱导TGM2表达升高;而TGM2通过mTOR信号通路和自噬途径调控ATRA诱导的髓系分化。该研究将有利于更深入地了解ATRA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的过程和机制,也有利于加深对TGM2的多功能性的认识;有助于对APL等白血病及其它癌症的药物诱导疗法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反式维甲酸 转谷氨酰胺酶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MTOR信号通路 自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