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康复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莹 孙沫逸 +22 位作者 郭伟 唐瞻贵 李龙江 任国欣 孙志军 尚伟 张杰 孟箭 李吉辰 杨凯 何悦 李春洁 秦力铮 李波 吴炜 梁秦龙 倪前伟 李建虎 杨向明 周小燕 杨帆 李家存 高涛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共11页
外科手术的进步使许多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术后由于发音器官的缺损和组织瓣修复的代偿功能不足可能出现咀嚼、吞咽和言语障碍等问题。尤其是言语障碍,它使患者与他人沟通困难而感到孤立,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 外科手术的进步使许多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但术后由于发音器官的缺损和组织瓣修复的代偿功能不足可能出现咀嚼、吞咽和言语障碍等问题。尤其是言语障碍,它使患者与他人沟通困难而感到孤立,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尽管手术及放化疗引起言语功能障碍导致的生活质量下降等相关问题已得到大家广泛关注,但目前国内外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合并言语障碍的问题尚未形成标准化通用的评估方法和规范的康复治疗管理指南或共识。在前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言语障碍的特点及总结颌面肿瘤外科和康复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组织相关专家经共同讨论、修改,主要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早期康复治疗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核心内容方面达成共识,以期改善患者与言语相关的生活质量并提高口腔颌面肿瘤术后言语障碍的评估和康复治疗技术,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言语障碍 评估和康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吞咽障碍的评估和康复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小莹 孙沫逸 +31 位作者 郭伟 廖贵清 唐瞻贵 李龙江 冉伟 任国欣 孙志军 孟箭 刘绍严 尚伟 张杰 何悦 李春洁 杨凯 龚忠诚 李吉辰 席庆 李刚 韩冰 陈彦平 常群安 吴亚东 麦华明 章杰 冷卫东 夏凌云 吴炜 杨向明 张春谊 杨帆 王艳平 曹田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14,共10页
手术治疗是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吞咽障碍是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吞咽障碍不但可导致误吸、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合并吞... 手术治疗是口腔颌面部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吞咽障碍是患者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吞咽障碍不但可导致误吸、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等严重后果,还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社会交往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国内针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合并吞咽障碍的问题尚缺乏一个系统的评估和康复治疗管理方案。在前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口腔颌面肿瘤患者术后吞咽障碍的特点及总结颌面肿瘤外科和康复领域专家的临床经验,回顾和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组织相关专家经共同讨论,从吞咽障碍的筛查、评估和康复治疗管理的实施方案等核心内容方面达成共识,以期为临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吞咽障碍 康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颌面切除术治疗累及颅底的口腔颌面-头颈部肿瘤-单中心10年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军 沈毅 +4 位作者 吴逸群 竺涵光 张陈平 张志愿 孙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796-802,共7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10年颅颌面联合切除手术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对该类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2003年2 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共行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累及颅底的肿瘤116 例,根据CT及MRI 冠状位所示的...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10年颅颌面联合切除手术资料的基础上,探讨对该类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2003年2 月至2013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共行颅颌面联合切除术治疗累及颅底的肿瘤116 例,根据CT及MRI 冠状位所示的颅底受肿瘤侵犯情况分为3 类,Ⅰ型为肿瘤紧邻颅底但尚未破坏颅底骨质(n= 45)、Ⅱ型为肿瘤破坏颅底骨质但硬脑膜完整(n= 30)、Ⅲ型为肿瘤侵犯硬脑膜但未侵犯脑实质(n= 41)。 116 例患者的肿瘤均行颅颌面联合切除手术,并根据缺损情况分别采用邻近局部或区域组织瓣(n= 62)和游离血管化组织瓣(n= 54)修复缺损。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颅颌面联合切除手术,未发生术中并发症。组织瓣转移成功率为 98.3%,游离组织瓣转移成功率为96.4%。3 例分别因术后颅内感染(n= 2)和颈内动脉出血(n= 1)死亡。围手术期的并发症率为14.7% ,死亡率为2.6% 。94例患者随访6 月~11年,36例发现肿瘤复发或远处转移,总复发及转移率为38.5% 。肿瘤复发转移所致的死亡率为17.7% ,恶性肿瘤复发转移的死亡率为23.2% 。结论:对于颅颌面联合切除术应严格把握其适应证,注意肿瘤根治和术后功能、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之间的平衡,即注重功能和外形、生存率和生存质量、供区和受区、重要功能和次要功能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底 肿瘤 颅颌面切除术 适应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淋巴清扫术后肩臂综合征的评估与康复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家存 孙沫逸 +31 位作者 任皎洁 郭伟 李龙江 唐瞻贵 任国欣 孙志军 孟箭 尚伟 刘绍严 张杰 李吉辰 何悦 李春洁 杨凯 龚忠诚 席庆 韩冰 麦华明 陈彦平 章杰 吴亚东 李超 安常明 孙传政 袁华 杨帆 袁海光 吴丹冬 范帅 李飞 徐超 魏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7-607,共11页
颈淋巴清扫术(ND)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尽管颈清术式在不断改良,但术中因剥离、牵拉等损伤副神经、肌肉、肌膜、筋膜及韧带引起的肩臂综合征(SS),仍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加之放疗的影响,不仅会导致患者肩颈及手臂... 颈淋巴清扫术(ND)是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尽管颈清术式在不断改良,但术中因剥离、牵拉等损伤副神经、肌肉、肌膜、筋膜及韧带引起的肩臂综合征(SS),仍是患者术后常见并发症,加之放疗的影响,不仅会导致患者肩颈及手臂疼痛、僵硬、麻木、活动受限等功能障碍,更会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目前,国内外针对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颈清术后SS的问题尚缺乏一个系统评估和康复管理方案。基于前期临床实践基础以及当前可获得的最佳证据,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邀请颌面肿瘤外科和康复领域的专家根据相关临床经验共同讨论、修改,从SS的病因、评估、诊断与鉴别诊断、康复策略及预防等方面达成共识,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肿瘤 颈淋巴清扫术 肩臂综合征 康复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妥珠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专家共识 被引量:7
5
作者 郭伟 孙沫逸 +14 位作者 冉炜 唐瞻贵 李龙江 孙志军 孟箭 郑家伟 尚伟 杨凯 龚忠诚 武和明 席庆 谢卫红 孔琳 鞠侯雨 任国欣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45-450,共6页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人类恶性肿瘤的第6位,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到局部晚期阶段,经过手术、放化疗后仍有很高比例的患者会发生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针对复发和/或转移性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患者,以EGFR靶向治疗药物为基...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发病率位居人类恶性肿瘤的第6位,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到局部晚期阶段,经过手术、放化疗后仍有很高比例的患者会发生局部复发和/或远处转移。针对复发和/或转移性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患者,以EGFR靶向治疗药物为基础的靶向化疗是目前一线治疗常规应用方案。国际上已批准的治疗头颈部肿瘤的靶向药物有尼妥珠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单抗)和西妥昔单抗,目前西妥昔单抗的指南很多,而尼妥珠单抗在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的应用尚无明确规范。本文结合文献及相关专家的经验,制定专家共识,对尼妥珠单抗的抗肿瘤机制以及目前临床应用情况进行阐述,制定了尼妥珠单抗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鳞癌的建议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妥珠单克隆抗体 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 靶向治疗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重建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金淑芳 何悦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2-548,共7页
穿支皮瓣是口腔颌面-头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项新技术,是显微外科的新发展。穿支皮瓣保留了供区的肌肉,明显减少了供区畸形的发生。但是穿支血管细小且存在变异,术前血管定位技术的应用和术中细致的显微血管解剖吻合技术是皮瓣移植成... 穿支皮瓣是口腔颌面-头颈部软组织缺损修复的一项新技术,是显微外科的新发展。穿支皮瓣保留了供区的肌肉,明显减少了供区畸形的发生。但是穿支血管细小且存在变异,术前血管定位技术的应用和术中细致的显微血管解剖吻合技术是皮瓣移植成功的重要基础。本文对股前外侧皮瓣、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和胸背动脉穿支皮瓣等常用穿支皮瓣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修复的应用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重建 口腔颌面 头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医学视角下头颈癌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瘤模型队列的研究愿景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志愿 孙树洋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7-623,共7页
头颈癌位居全球第七大恶性肿瘤,现存多种治疗策略无法满足大部分患者的临床获益需求。同时,缺乏分子分型指导的头颈癌治疗策略也严重阻碍个性化疗法的发展。近年来,以临床前模型为纽带,加快临床问题与基础成果双向转化的新思路逐渐成为... 头颈癌位居全球第七大恶性肿瘤,现存多种治疗策略无法满足大部分患者的临床获益需求。同时,缺乏分子分型指导的头颈癌治疗策略也严重阻碍个性化疗法的发展。近年来,以临床前模型为纽带,加快临床问题与基础成果双向转化的新思路逐渐成为业界共识。PDX模型作为肿瘤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的桥梁,能够精准复制肿瘤遗传特征和肿瘤进化,在阐析肿瘤发生发展机制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借助PDX模型组成的治疗队列,彰显出小鼠为患者进行药物筛选和生物标志物分析的独特优势,这种理想的临床前模型能够在符合伦理范畴内最大可能的为患者寻找潜在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源性肿瘤异种移植瘤模型 头颈癌 异质性 药物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整合诊治专家共识
8
作者 孙沫逸 何宗轩 +31 位作者 徐豪越 李小莹 张杰 陆海军 展晓红 郝大鹏 白石柱 郭伟 唐瞻贵 任国欣 孟箭 孙志军 李吉辰 何悦 李春洁 秦力铮 杨凯 席庆 孔琳 韩冰 卜令学 冯元勇 宋凯 韩红钰 李洁莹 倪前伟 李昀 柴娟 杨小琛 胡漫 徐名金 尚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37-449,共13页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原发于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病变,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0%以上,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烟草使用、酗酒及咀嚼槟榔等,在我国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国民健康。OSCC具有较高的局部侵袭性,早期诊断对改善预... 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是原发于口腔黏膜鳞状上皮的恶性病变,占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的80%以上,其主要致病因素包括烟草使用、酗酒及咀嚼槟榔等,在我国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国民健康。OSCC具有较高的局部侵袭性,早期诊断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其诊疗涉及口腔颌面外科、头颈外科、肿瘤放疗科、肿瘤内科、修复重建科、影像科、病理科及营养支持团队等多学科紧密协作。鉴于口腔鳞癌疾病负担加重及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快速发展,专家组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经充分讨论形成以“防筛诊治康”为核心,覆盖口腔鳞癌患者全病程管理的整合诊治共识,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规范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多学科 整合诊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促进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机制研究
9
作者 陈怡楠 郑旸 +1 位作者 曾汉林 雷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4-414,共11页
目的·检测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s-associated protein with death domain,FADD)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FADD促进HNSC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PIA ... 目的·检测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Fas-associated protein with death domain,FADD)在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中的表达水平,并探究FADD促进HNSCC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GEPIA 2数据库分析肿瘤组织中FADD表达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通过对HNSCC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探究FADD在正常、不典型增生和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构建稳定低表达FADD的人HNSCC Fadu、HSC3细胞株,并通过蛋白印迹实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方法进行验证;使用LiveCyte活细胞追踪系统、克隆形成、细胞活力检测等方法探究FADD对HNSCC细胞增殖水平的调控作用;使用免疫共沉淀串联质谱(co-immunoprecipitation mass spectrum,Co-IP/MS)鉴定与FADD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并应用CRISPR/Cas9技术、LiveCyte活细胞追踪系统、蛋白印迹实验等方法对与FADD相互作用的蛋白进行进一步机制研究。结果·数据库分析显示FADD在头颈鳞癌中显著高表达,并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免疫组化染色表明FADD在HNSCC患者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及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呈现递增趋势。在HNSCC细胞中敲低FADD后,与对照组相比,细胞的增殖能力显著降低,形成克隆数减少。Co-IP/MS结果显示,FADD与CUT样同源盒1(CUT-like homeobox 1,CUX1)蛋白存在相互作用,敲低FADD后CUX1表达水平升高。同时,在HNSCC细胞中敲除CUX1能够显著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能力。敲除CUX1可部分逆转FADD低表达引起的增殖抑制。结论·FADD在HNSCC中具有显著促癌作用,并与不良预后相关。FADD可通过与CUX1发生相互作用降低其表达水平进一步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相关死亡结构域蛋白 CUT样同源盒1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12块股前外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10
作者 任振虎 吴汉江 +5 位作者 谭宏宇 王铠 龚朝建 张胜 刘金兵 朱兆夫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修复重建的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13年6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进行了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的患者1 185例(1 212块皮瓣)。记录并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缺损部位、皮瓣的...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肌皮瓣在口腔颌面部修复重建的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13年6月间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进行了股前外侧肌皮瓣修复的患者1 185例(1 212块皮瓣)。记录并统计患者的基本资料、缺损部位、皮瓣的面积及类型、受区血管的处理方法、供区并发症、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等情况。结果1 212块皮瓣成活1 176块,坏死36块,成活率97.0%。皮瓣供区无严重并发症出现。股前外侧肌皮瓣重建口腔颌面部各个部位的缺损后,90%以上的患者得到了良好的功能恢复及美观效果。吻合1根静脉与吻合2根静脉相比,可以显著地缩短显微操作时间(P=0.000 3)。2组的静脉危象发生率、抢救成功率及静脉危象导致的皮瓣坏死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股前外侧肌皮瓣组织供应量大,可满足口腔颌面部各个部位缺损的修复要求。股前外侧肌皮瓣比其他游离皮瓣,更适合用于口腔颌面部缺损修复,应作为首选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前外侧皮瓣 口腔癌 颌面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我国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的管理现状 被引量:7
11
作者 何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87-991,共5页
我国专科医师培训起步较晚,尤其是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的培训,目前试点工作在国内几大高校附属医院中已逐步展开,培训和管理体系尚未健全。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学不同于国外发达国家,疾病诊疗范围更为广泛,兼具头颈外科的诊疗任务,具有... 我国专科医师培训起步较晚,尤其是口腔颌面外科专科医师的培训,目前试点工作在国内几大高校附属医院中已逐步展开,培训和管理体系尚未健全。我国的口腔颌面外科学不同于国外发达国家,疾病诊疗范围更为广泛,兼具头颈外科的诊疗任务,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被誉为“中国式”口腔颌面外科。国外的口腔颌面外科专培制度及国内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制度能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但更多地需要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摸索,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专培管理体系。健全完善的专培管理模式是保障专培良好运行的重要因素。本文就国内及国外专科医师培训的管理经验,对我国口腔颌面外科专培管理的现状作一综合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 专科医师培训 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的转化医学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志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783-786,783,共4页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疾病和生物样本资源,口腔癌亦不例外。但长期以来,由于临床医生与实验室科研工作者各自为政、埋头一隅的工作方式,临床医生往往找不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基础研究者也往往以发表高质量文章漂亮为终点,二者无沟通、... 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疾病和生物样本资源,口腔癌亦不例外。但长期以来,由于临床医生与实验室科研工作者各自为政、埋头一隅的工作方式,临床医生往往找不到有价值的科研选题,基础研究者也往往以发表高质量文章漂亮为终点,二者无沟通、无合作,更无互动,转化更是无从谈起。因此,必须重视从临床中提炼课题,鼓励临床医生积极参与基础科学研究,认真思考如何将临床现象凝练为具体科研问题;基础研究者也需要掌握基本的临床知识,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进行科研选题。基础研究者、临床医生交流合作,通过系统的实验研究获得临床可应用的生物标志物,将实验室研究成果转化为指导的临床诊治知识,并可通过大样本的随机临床试验对研究成果进一步验证和系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转化医学研究 随机临床试验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静脉血栓栓塞症评估与预防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13
作者 孙沫逸 郭伟 +23 位作者 冉炜 唐瞻贵 李龙江 孙志军 孟箭 任国欣 廖贵清 郑家伟 尚伟 张东升 杨凯 龚忠诚 武和明 席庆 谢卫红 孔琳 王月红 魏建华 杨耀武 吴炜 侯锐 牛芳桥 张春谊 杨霞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93-302,共10页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临床常见病,其在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发病率较低,但危害极大。临床上关于VTE评估的评分量表很多,且相关预防的指南也很多,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VTE评估的评分量表以及相关预防的指南尚无明确规...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是临床常见病,其在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发病率较低,但危害极大。临床上关于VTE评估的评分量表很多,且相关预防的指南也很多,但目前国内外对于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VTE评估的评分量表以及相关预防的指南尚无明确规范。为了尽量减少该疾病的发生,我们结合相关专家的经验,制定了本专家共识,对VTE的病因及临床表现、口腔颌面外科患者VTE的危险因素、评分量表以及预防措施进行阐述,制定了改良Caprini评分量表(口腔颌面外科试用版)、口腔颌面外科患者VTE的临床诊断流程图以及术后VTE预防流程图的建议方案,供临床医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症 评估与预防 口腔颌面外科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颌面头颈部骨肉瘤化学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晓 季彤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86,共4页
骨肉瘤是颌面头颈部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局部切除手术及辅助放化学治疗在内的综合序列治疗是现阶段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化学治疗是综合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已有的化学治疗方案中,甲氨蝶呤、阿霉素和顺铂(MAP)等经典... 骨肉瘤是颌面头颈部较为罕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包括局部切除手术及辅助放化学治疗在内的综合序列治疗是现阶段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化学治疗是综合序列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已有的化学治疗方案中,甲氨蝶呤、阿霉素和顺铂(MAP)等经典化学治疗方案在口腔颌面头颈部骨肉瘤的治疗中有重要的作用;此外,新辅助化学治疗和电化学疗法等方案也在近年诞生,然而其临床应用价值尚待考证。随着近年来对骨肉瘤分子生物学认知的逐步深入,在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探讨针对肿瘤细胞的化学药物成为新的进展趋势。本文就化学治疗在颌面头颈部骨肉瘤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化学疗法 口腔颌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专家共识 被引量:4
15
作者 牛芳桥 孙沫逸 +25 位作者 肖海鹏 李延兵 曹筱佩 李晓苗 高彬 郭辉 王智 郝婧 郭伟 冉伟 李龙江 唐瞻贵 孙志军 孟箭 任国欣 尚伟 郑家伟 张东升 魏建华 杨耀武 吴炜 田磊 李云鹏 杨帆 侯锐 白津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2,共8页
围手术期血糖水平异常现象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已有较多关于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指南,但对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血糖异常情况尚未有规范的管理方案。根据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共识及文献,并结合颌面外科的特点及... 围手术期血糖水平异常现象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目前,已有较多关于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指南,但对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围手术期血糖异常情况尚未有规范的管理方案。根据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共识及文献,并结合颌面外科的特点及我们的经验,本文主要从术前高血糖的筛查、评估,术中血糖安全管理,术后血糖水平的监测及治疗等方面规范了标准化血糖管理操作规程,为颌面外科围手术期血糖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手术期 血糖管理 口腔颌面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醚醚酮在口腔医学领域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岳学峥 徐佳程 周恬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7-152,共6页
介绍了现有口腔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非金属扣式义齿材料和金属合金)的优势与缺陷,及聚醚醚酮(PEEK)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优势,例如生物兼容性好、低比重、抗裂开且易于加工,弹性模量低不会造成应力屏蔽,并以此简述了PEEK作为口腔材料近... 介绍了现有口腔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非金属扣式义齿材料和金属合金)的优势与缺陷,及聚醚醚酮(PEEK)在医学领域应用的优势,例如生物兼容性好、低比重、抗裂开且易于加工,弹性模量低不会造成应力屏蔽,并以此简述了PEEK作为口腔材料近五年内在临床的使用状况(上颌骨重建、下颌骨重建、颞下颌关节重建、口腔赝复体、义齿基台和乳牙早失间隙保持器)及存在的不足,重点利用实例综述PEEK在口腔医学临床使用过程中的可行性,最后对PEEK在口腔医学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医用高分子 口腔医学 上颌骨重建修复 下颌骨重建修复 颞下颌关节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疗法预防头颈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meta分析 被引量:9
17
作者 陈卫宏 侯黎莉 +2 位作者 杨玲 毛艳 张金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5-645,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冷冻疗法在头颈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冷... 目的·系统评价冷冻疗法在头颈癌患者放射治疗(放疗)所致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冷冻疗法对头颈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2年1月31日。2名研究者独立对所得文献进行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并运用RevMan 5.4及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冷冻疗法组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总发生率[比值比(odds ratio,OR)=0.30,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0.23~0.39,P=0.000]及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OR=0.17,95%CI 0.14~0.21,P=0.000)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冷冻疗法有助于降低头颈癌放疗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及严重放射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疗法 头颈部肿瘤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产业的未来:低空经济和无人机技术的融合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晗林 林芬 +5 位作者 曹洁 李小林 张园园 骆主胜 孙意岚 庞杰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9-226,共8页
低空经济是利用低空飞行技术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形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食品产业,作为公众生活中核心部分,与低空经济的结合尤为紧密。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核心,本文系统分析了低空经济中,无人机在食品产业中的一... 低空经济是利用低空飞行技术推动相关产业发展的经济形态;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食品产业,作为公众生活中核心部分,与低空经济的结合尤为紧密。无人机产业是低空经济的核心,本文系统分析了低空经济中,无人机在食品产业中的一系列应用,特别是在无人机监测农产品生长状况以及进行相关农业活动、利用无人机进行食品物资(包括外卖、易腐食品等)的配送等领域的实际应用和挑战。尽管低空经济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初见成效,但也面临着消费者接受度不足、产业发展不够深入、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等一系列问题,亟需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以促进低空经济技术在食品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在方便人民生活的同时,强调持续的技术创新是推动该领域长期发展的关键。此外,还探讨了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和政策引导,解决当前发展低空经济存在的问题,并推动低空经济与食品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相关产业的繁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食品产业 无人机 农业监测 外卖配送 食品物资运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6例局部晚期口腔癌的生存分析 被引量:33
19
作者 钟来平 孙坚 +16 位作者 郭伟 涂文勇 竺涵光 季彤 胡永杰 李军 叶为民 徐立群 何悦 杨雯君 王延安 任国欣 殷秋明 蔡以理 杨溪 张陈平 张志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7-221,共5页
目的:根据前瞻性临床试验随访数据,探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生存率提高的原因。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56例晚期口腔鳞癌临床Ⅲ、ⅣA期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即术前诱导化疗和非化疗联合根治... 目的:根据前瞻性临床试验随访数据,探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生存率提高的原因。方法:将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56例晚期口腔鳞癌临床Ⅲ、ⅣA期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即术前诱导化疗和非化疗联合根治性手术及同期修复重建术后接受放射治疗,再定期随访;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Log-rank检验。结果:256例患者中,术前诱导化疗组和手术组各128例,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5年总体生存率为61.7%,5年无病生存率为53.9%,术前诱导化疗组与手术组之间的总体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治性手术切除肿瘤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意义重大,功能性修复重建可以显著提高生存质量;诱导化疗不能整体提高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患者的生存率,但疗效好的患者可以显著生存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生存率 手术 功能性修复重建 诱导化疗 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在口腔癌术后修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悦 金淑芳 +7 位作者 方早 田卓炜 邱蔚六 章一新 冯少清 陶晓峰 周辉红 张志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75-1180,共6页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SCIP)皮瓣的影像学、解剖学及其在口腔癌术后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SCIP皮瓣修复15例口腔癌根治术后缺损。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査。术中进行... 目的·探讨旋髂浅动脉穿支(SCIP)皮瓣的影像学、解剖学及其在口腔癌术后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SCIP皮瓣修复15例口腔癌根治术后缺损。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CT血管造影、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或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査。术中进行穿支皮瓣的血管解剖,受区缺损重建,对术后受、供区功能恢复进行评价。术后随访2~10个月。结果·切取的SCIP皮瓣平均面积为(46±22)cm^2,平均厚度为(1.2±0.3)cm;旋髂浅动脉与旋髂深动脉和腹壁浅动脉的关系可以分为5型:Ⅰ型(8/15),Ⅱ型(2/15),Ⅲ型(2/15),Ⅳ型(2/15),Ⅴ型(1/15)。患者术后受区外形丰满,张口度、语音和咀嚼功能恢复良好。结论·SCIP皮瓣质地柔软,穿支血管蒂较长,供区瘢痕隐蔽,是修复口腔癌缺损的良好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旋髂浅动脉 颌面部 缺损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