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颌面表型组计划——口腔医学可持续发展的新起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愿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21-1323,共3页
人类表型组计划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突破,是新的国家科技战略,与之衔接的口腔颌面表型组计划也为口腔医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新起点。该文从口腔颌面表型组计划对口腔医学的引领作用进行阐述,并用实例说明... 人类表型组计划是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和突破,是新的国家科技战略,与之衔接的口腔颌面表型组计划也为口腔医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新起点。该文从口腔颌面表型组计划对口腔医学的引领作用进行阐述,并用实例说明该计划对口腔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的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表型组计划 口腔医学 临床研究 转化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在职成年人口腔保健与牙周健康状况的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程岚 束蓉 +5 位作者 顾晶晶 谢玉峰 刘晓峰 葛琳华 金鸿莱 王柏松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调查上海市不同职业在职成年人口腔卫生习惯和牙周健康状况,初步探讨口腔卫生习惯对牙周病流行情况的影响程度。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400名上海市不同职业在职成年人的口腔卫生习惯,检测简化口腔... 目的:调查上海市不同职业在职成年人口腔卫生习惯和牙周健康状况,初步探讨口腔卫生习惯对牙周病流行情况的影响程度。方法:采取分层、整群、随机的抽样方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400名上海市不同职业在职成年人的口腔卫生习惯,检测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牙龈指数(GI)、探诊出血(BOP)、牙周袋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松动度(Mobility,M)及余留牙数等指标以评价牙周健康状况。结果:上海市不同职业在职成年人口腔卫生习惯、口腔卫生状况及牙周健康状况有极显著差异;上海市成年人人群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2.16±0.99,牙龈炎为中度流行(GI=1.23±0.50),牙周健康者比率为5.75%,牙周炎的患病率为71.5%。结论:上海市在职成年人口腔卫生习惯和口腔卫生状况与职业存在相关性;其牙周健康状况与职业也存在相关性;调查结果证实口腔卫生习惯是影响口腔卫生状况以及牙周病流行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卫生习惯 牙周健康状况 上海 成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冲牙器对牙龈炎症患者口腔卫生维护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孙文韬 王依玮 +3 位作者 钱洁蕾 孙梦君 谢玉峰 束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05-1508,共4页
目的·通过比较传统的菌斑控制方法(巴斯刷牙法)与其联合便携式冲牙器对牙龈炎和轻度慢性牙周炎成人患者光滑面菌斑控制和牙龈炎症控制效果的差别,明确冲牙器在口腔卫生维护中的作用。方法·共纳入78例牙龈炎和轻度慢性牙周炎... 目的·通过比较传统的菌斑控制方法(巴斯刷牙法)与其联合便携式冲牙器对牙龈炎和轻度慢性牙周炎成人患者光滑面菌斑控制和牙龈炎症控制效果的差别,明确冲牙器在口腔卫生维护中的作用。方法·共纳入78例牙龈炎和轻度慢性牙周炎成人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使用牙刷(对照组)和牙刷联合便携式冲牙器(实验组)。在基线、2周和6周后测量患者的菌斑指数(plaque index,PLI)、牙龈指数(gingiva index,GI)、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和菌斑百分率。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在连续口腔卫生维护2周后,PLI、BI、GI和菌斑百分率均较基线时降低(均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在6周后,PLI、BI、GI和菌斑百分率均较基线时降低(均P<0.05)。连续口腔卫生维护2周及6周后,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光滑面和邻面的BI较基线时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光滑面和邻面的BI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便携式冲牙器可以在牙周治疗和维护期间辅助患者实现更好的口腔卫生,帮助患者达到并维持牙周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携式冲牙器 菌斑指数 菌斑百分率 出血指数 牙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修复口腔癌术后缺损的股前外侧皮瓣供区积液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磊 李欣 +4 位作者 秦兴军 王良 郭兵 于淼 徐立群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26-1030,共5页
背景与目的: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口腔癌术后修复最常用的皮瓣。通过回顾分析口腔癌手术病例,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ALTF制备术后供区积液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 背景与目的:股前外侧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flap,ALTF)是口腔癌术后修复最常用的皮瓣。通过回顾分析口腔癌手术病例,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ALTF制备术后供区积液的发生率。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8年12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头颈肿瘤科住院的病例,共149例,根据ALTF制备及供区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第1组,大腿阔筋膜上制备ALTF(阔筋膜上ALTF)37例,关创时将阔筋膜对位缝合,术后大腿供区未行加压包扎;第2组,大腿阔筋膜下制备ALTF(阔筋膜下ALTF)66例,术后因阔筋膜缺损多、张力过大,不能拉拢缝合,术后大腿供区配合绷带加压包扎;第3组,大腿阔筋膜下制备ALTF 46例,术后阔筋膜缺损多、张力过大,不能拉拢缝合,术后大腿供区未行绷带加压包扎。术后随访1个月,观察大腿供区积液发生情况。结果:大腿供区术后积液总的发生率为10.07%,其中第1组积液发生率为0.00%,第2组积液发生率为10.61%,第3组积液发生率为17.39%,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腿阔筋膜上制备ALTF较阔筋膜下制备ALTF的供区处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供区术后积液的发生率。对已制备阔筋膜下ALTF的病例,对大腿供区进行加压包扎,可起到降低供区积液发生率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股前外侧皮瓣 大腿供区 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白斑病癌变相关缺氧应答基因和微小RNA的芯片检测及表达验证 被引量:2
5
作者 施琳俊 杨溪 +1 位作者 吴苏宁 刘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5,共6页
目的探讨口腔白斑病癌变进程中的缺氧应答基因及相关微小RNA(miRNA)的表达。方法利用Affymetrix GeneChip人转录组芯片(HTA)2.0对正常口腔黏膜、低危白斑、高危白斑、口腔早期鳞癌进行转录组学检测,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筛选出生物学... 目的探讨口腔白斑病癌变进程中的缺氧应答基因及相关微小RNA(miRNA)的表达。方法利用Affymetrix GeneChip人转录组芯片(HTA)2.0对正常口腔黏膜、低危白斑、高危白斑、口腔早期鳞癌进行转录组学检测,基因本体论(GO)功能分析筛选出生物学作用为缺氧应答的基因和相关miRNA,并采用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验证白斑缺氧应答基因和miRNA的表达。结果正常黏膜与低危白斑间有7个缺氧应答差异基因,低危白斑与高危白斑间有10个缺氧应答差异基因,高危白斑与早期鳞癌间有21个缺氧应答差异基因。缺氧应答关键基因低氧诱导因子1α、趋化因子配体2、基质金属蛋白酶3的mRNA和miR-21在正常黏膜、口腔白斑和早期鳞癌中的表达量均呈阶梯式升高,白斑与早期鳞癌之间的表达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转录组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缺氧应答基因及相关miRNA参与白斑病癌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病 鳞状细胞癌 缺氧应答基因 微小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3~5岁儿童牙酸蚀症流行情况 被引量:3
6
作者 顾钦 朱佳琳 陶丹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15-1319,共5页
目的·了解上海市3~5岁儿童牙酸蚀症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3~5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临床检查采用O'Sullivan指数对抽样对象进行牙酸蚀症评估,主要包括牙酸蚀症累及的牙位、牙面及严重程... 目的·了解上海市3~5岁儿童牙酸蚀症的流行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市3~5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临床检查采用O'Sullivan指数对抽样对象进行牙酸蚀症评估,主要包括牙酸蚀症累及的牙位、牙面及严重程度。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牙酸蚀症患病率以及好发牙位、牙面的分布情况。结果·调查随机抽取上海市3个区3~5岁儿童1148名,其中168名儿童患有牙酸蚀症,检出率为14.6%;男性患儿102名,检出率为17.3%,女性患儿66名,检出率为11.8%。男女比例为1:0.68,男性牙酸蚀症患病率高于女性(χ^2=6.972,P=0.008)。检出率最高的牙位为上颌第二乳磨牙(8.6%),检出率最低的为下颌乳侧切牙(1.7%)。仅累及面/切端的牙齿较常见(37.1%)。患有牙酸蚀症的牙齿多表现为釉面横纹消失(58.4%)。结论·上海市3~5岁儿童牙酸蚀症检出率相对较高,需加强牙酸蚀症预防的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酸蚀症 O'Sullivan指数 流行病学调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复发转移的口腔黏膜黑色素瘤长期生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梁翔 吴云腾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531-537,共7页
背景与目的:口腔黏膜黑色素瘤(oral mucosal melanoma,OMM)侵袭性极强,预后极差,在大量长期生存的病例中依然可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情况。探讨长期生存的OMM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 背景与目的:口腔黏膜黑色素瘤(oral mucosal melanoma,OMM)侵袭性极强,预后极差,在大量长期生存的病例中依然可见肿瘤复发或转移的情况。探讨长期生存的OMM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60个月的OMM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发生过复发或转移的病例,多因素方差分析其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预后的关系。结果:106例OMM患者出现了复发或转移,口腔新发黑色病变是最常见的复发类型(60/106),其中反复复发的病例多达43%(46/10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TNM分期(P=0.03)和冷冻治疗新发口腔黑色病变(P=0.005)与OS密切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TNM分期(P=0.03)和活检类型(P<0.000 1)是与无事件生存期(event-free survival,EFS)密切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口腔新发黑色病变是OMM患者最常见的复发类型,需尽早冷冻或扩大切除;冷冻治疗与手术扩大切除相比,操作简单,创伤小,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黏膜 黑色素瘤 复发 冷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白斑癌变DNA损伤修复相关基因的芯片检测及表达验证
8
作者 刘伟 朱敏闻 吴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2-307,共6页
目的·研究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OL)患者病损发生发展中的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谱,并验证关键基因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和组蛋白2A变异体家族成员X(histone variant H2A family ... 目的·研究口腔白斑(oral leukoplakia,OL)患者病损发生发展中的DNA损伤修复基因表达谱,并验证关键基因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ataxia-telangiectasia mutated,ATM)和组蛋白2A变异体家族成员X(histone variant H2A family member X,H2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方法·利用Affymetrix HTA 2.0芯片对口腔正常黏膜(n=3)、低危白斑(n=4)、高危白斑(n=4)、早期鳞状细胞癌(鳞癌,n=6)进行转录组学的高通量检测,利用基因本体数据库(Gene Ontology,GO)富集分析筛选出生物学功能为DNA损伤修复的相关基因[差异倍数(fold change,FC)对数的绝对值(|log_(2)FC|)≥2.0且P<0.05],利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分别对人正常口腔黏膜角化细胞(HOK)、白斑细胞系(Leuk1)和鳞癌细胞系(HN13)中的关键基因ATM和H2AX进行mRNA和蛋白表达验证。结果·DNA损伤修复基因在白斑发生发展中存在异常表达,从正常黏膜发展到低危白斑有7个|log_(2)FC|≥2.0的基因,从低危白斑发展到高危白斑有7个|log_(2)FC|≥2.0的基因,从高危白斑发展到鳞癌有52个|log_(2)FC|≥2.0的基因。qPCR对关键基因验证结果显示,ATM和H2AX基因在HOK细胞、Leuk1细胞和HN13细胞中的表达量均呈阶梯式升高(P<0.05)。蛋白质印迹法结果显示,磷酸化H2AX(γ-H2AX)蛋白在HOK细胞、Leuk1细胞和HN13细胞中亦逐步上调(P<0.05)。ATM蛋白在Leuk1细胞中的表达比在HOK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强(P<0.05),但在HN13细胞中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DNA损伤修复基因ATM和H2AX参与OL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鳞状细胞癌 DNA损伤修复 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基因 组蛋白2A变异体家族成员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COL11A1-208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蒋英英 秦星 +1 位作者 张建军 陈万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34-1339,共6页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COL11A1-208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并评价其在患者预后预测和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lncRNA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6对口腔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 目的·研究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COL11A1-208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简称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水平,并评价其在患者预后预测和诊断中的潜在价值。方法·采用lncRNA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6对口腔鳞癌组织及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74对口腔鳞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OL11A1-208的表达,并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COL11A1-208表达水平的差异。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癌组织COL11A1-208水平在口腔鳞癌诊断中的潜能。Kaplan-Meier生存分析评估COL11A1-208表达水平对口腔鳞癌患者3年总体生存率的影响。结果·qPCR检测结果显示,COL11A1-208在74例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00),与lncRNA基因芯片的结果一致。结合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发现,TNM分期较晚(Ⅲ~Ⅳ)的口腔鳞癌组织的COL11A1-208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分期较早(Ⅰ~Ⅱ)的癌组织(P=0.001);组织COL11A1-208水平用于诊断口腔鳞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02(95%CI 0.617~0.788,P=0.0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8%和54.1%;高表达COL11A1-208患者3年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者(P=0.002)。结论·COL11A1-208在口腔鳞癌组织内高表达,在TNM分期较晚的癌组织表达水平更高;COL11A1-208可能在口腔鳞癌预后预测及诊断中有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长链非编码RNA COL11A1-208 预后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白斑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姚一琳 吴岚 唐国瑶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探究CO2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白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21例口腔白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 目的·探究CO2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治疗口腔白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就诊的21例口腔白斑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1例)和对照组(10例),前者采用CO2激光联合PDT治疗,后者单一采用CO2激光治疗。记录2组患者术后第1周内出现的不良反应,第1个月的治疗效果及第3、6个月的复发情况,并对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第1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显效率分别为100%和80%,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周内,2组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烧灼样疼痛、水肿和(或)糜烂,组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0和1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第6个月的结果显示,试验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38)。结论·CO2激光联合PDT和单一CO2激光治疗口腔白斑病均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且联合疗法可明显降低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疗法 CO2激光 口腔白斑病 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CND1 G870A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易感性的Meta分析
11
作者 谢利明 闫晋 +2 位作者 沈国芳 于德栋 王一霖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评价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万方、维普、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年7月1日,全面收集相关文献数据并计算优...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Meta分析方法评价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CND1)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易感性的关联。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BM、万方、维普、CNKI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年7月1日,全面收集相关文献数据并计算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CI)以评价关联性。结果:本Meta分析共计纳入10项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622例口腔癌患者及1859例健康对照人群。Meta分析的结果表明:CCND1G870A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A vs.G:OR=1.23,95%CI:1.02~1.49,P=0.033;AA+AG vs.GG:OR=1.39,95%CI:1.03~1.87,P=0.031;AA vs.AG+GG:OR=1.32,95%CI:1.13~1.55,P=0.001;AA vs.GG:OR=1.47,95%CI:1.00~2.16,P=0.049;AA vs.AG:OR=1.22,95%CI:1.03~1.44,P=0.020)。亚组分析的结果进一步表明:CCND1G870A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性在亚洲人群和吸烟人群中尤为显著,但在高加索人群和非吸烟人群中并不显著。结论:本文提供的证据表明:CCND1G870A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易感性显著相关,这一关联性在亚洲人群与吸烟人群中尤为显著。然而,CCND1G870A基因多态性与口腔癌易感性之间的关联性,有待更大样本规模的病例对照研究加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周期蛋白 D1 基因多态性 口腔癌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白斑病癌变的血管生成基因芯片检测及表达验证
12
作者 吴苏宁 杨溪 刘伟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7-341,共5页
目的:研究口腔白斑发生发展中的血管生成基因表达谱,并验证关键基因表达。方法:对正常黏膜(n=3),低危白斑(n=4),高危白斑(n=4),早期鳞癌(n=6)进行转录组学芯片检测生物学作用为血管生成的相关基因,对4个关键基因表达进行了验证。结果:... 目的:研究口腔白斑发生发展中的血管生成基因表达谱,并验证关键基因表达。方法:对正常黏膜(n=3),低危白斑(n=4),高危白斑(n=4),早期鳞癌(n=6)进行转录组学芯片检测生物学作用为血管生成的相关基因,对4个关键基因表达进行了验证。结果:从高危白斑发展到鳞癌有151个基因,为全部异常表达基因占比18.9%。RT-qPCR验证结果显示VEGFA、PDGFRB、MMP1和MMP3在正常黏膜、口腔白斑和鳞癌中的表达量均呈阶梯式升高,与芯片结果基本一致。结论:血管生成基因的异常表达与白斑癌变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鳞癌 血管生成 VEGFA 异常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上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类型的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廖骞 韩俊力 徐晓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类型。方法:收集97例患者双侧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锥形束CT(CBCT)扫描数据,使用NNT软件分析根管类型和根管对称情况,用SAS 8.02软件进行比较。结果:194颗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中Ⅰ型5.7%、Ⅱ型26.8%、Ⅳ... 目的:探讨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类型。方法:收集97例患者双侧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的锥形束CT(CBCT)扫描数据,使用NNT软件分析根管类型和根管对称情况,用SAS 8.02软件进行比较。结果:194颗上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中Ⅰ型5.7%、Ⅱ型26.8%、Ⅳ型64.4%、Ⅵ型2.6%、其他0.5%,Ⅲ型、Ⅴ型、Ⅶ型、Ⅷ型均未发现;不同根管类型的牙根管对称性之间存在差异(P<0.05)。194颗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中Ⅰ型83.5%、Ⅲ型3.6%、Ⅴ型8.8%、C形4.1%,Ⅱ型、Ⅳ型、Ⅵ型、Ⅶ型、Ⅷ型均未发现;不同根管类型的牙根管对称性存在差异P<0.01。上下颌第一前磨牙的根管对称性差异P<0.05。结论:上下颌第一前磨牙根管解剖结构复杂,具有一定的对称性,但不同牙位、不同根管类型的对称性不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下颌第一前磨牙 根管类型 根管对称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上颌骨缺损三维光弹模型的设计和制作 被引量:6
14
作者 孙健 洪凌斐 +1 位作者 夏荫培 焦婷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建立单侧上颌骨缺损的三维光弹模型的方法。方法利用标准牙体和上颌模型,建立单侧上颌骨缺损的硅橡胶阴模后,制作单侧上颌骨缺损环氧树脂光弹模型。结果制作完成环氧树脂单侧上颌骨缺损模型,环氧树脂牙体、牙槽骨和硅橡胶(牙周... 目的探讨建立单侧上颌骨缺损的三维光弹模型的方法。方法利用标准牙体和上颌模型,建立单侧上颌骨缺损的硅橡胶阴模后,制作单侧上颌骨缺损环氧树脂光弹模型。结果制作完成环氧树脂单侧上颌骨缺损模型,环氧树脂牙体、牙槽骨和硅橡胶(牙周膜)弹性模量比值为13.3∶1∶0.001,与临床比值接近。结论建立的单侧上颌骨缺损的环氧树脂光弹模型光学灵敏度高,直观性强,能很好的满足光弹实验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上颌骨缺损 三维光弹法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体周围炎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 被引量:17
15
作者 陈慧文 胡苡 +2 位作者 张卫平 陈景宜 宋忠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32-1636,共5页
目的·检测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因牙列缺损行种植修复的患者24例,其中种植周围炎组患者12例,... 目的·检测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在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因牙列缺损行种植修复的患者24例,其中种植周围炎组患者12例,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组12例;另选择12名具健康天然牙的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3组患者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含量,分析其表达水平与龈沟液量和牙周探诊深度的相关性。结果·种植体周围炎组患者IL-1β、IL-6和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种植体周围炎组IL-1β和IL-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种植体周围组织健康组(均P<0.05);其中种植体周围炎组龈沟液中TNF-α表达水平与探诊深度呈正相关(r=0.600,P=0.039)。结论·种植体周围炎患者龈沟液中IL-1β、IL-6和TNF-α表达升高,且TNF-α表达水平与探诊深度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体周围炎 龈沟液 白介素-1Β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码摄影应用于牙科比色可行性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葛起敏 张富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共4页
目的:对数码相机应用于牙科测色进行实验探讨,与专业测色仪器比较分析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方法:使用数码相机在D65光源的d/0°观测方式下,拍摄3D-Master比色板,其测色结果与CRAIC QDI2000显微光谱分析仪、ShadeEye-NCC电脑比色仪的... 目的:对数码相机应用于牙科测色进行实验探讨,与专业测色仪器比较分析其合理性与可行性。方法:使用数码相机在D65光源的d/0°观测方式下,拍摄3D-Master比色板,其测色结果与CRAIC QDI2000显微光谱分析仪、ShadeEye-NCC电脑比色仪的色度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在比色板色片的明度、饱和度参数的排序上,3种仪器的测试结果表现基本一致;数码相机测定的比色片色度参数(L*a*b*/C*H°)与电脑比色仪的结果间没有统计学差异,和显微光谱分析仪的结果在明度参数L*上存在统计学差异,根据相关性检验的结果,3种仪器测得明度参数间存在非常显著的正相关(P<0.000 1)。结论:在一定实验条件下,数码相机用于牙体色彩测试结果的稳定性与专业测色仪器基本一致,并在操作方面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码摄影 比色 比色板 色度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对钛种植体表面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葛琳华 孙梦君 束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71-1375,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Nd:YAG水雾激光对钛种植体表面的影响,评估其应用在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使用2种不同的钛片(机械抛光MP和喷砂酸蚀SLA),随机分为Nd:YAG激光处理组(功率1.5 W,水2气3,光纤直径400μm,非接触模式)、E... 目的·通过研究Nd:YAG水雾激光对钛种植体表面的影响,评估其应用在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使用2种不同的钛片(机械抛光MP和喷砂酸蚀SLA),随机分为Nd:YAG激光处理组(功率1.5 W,水2气3,光纤直径400μm,非接触模式)、Er,Cr:YSGG激光处理组(功率1.5 W,频率20 Hz,模式S,水10%,气15%,光纤头MZ6,非接触模式)及空白对照组。激光处理后,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激光辐照在这些表面上的影响。并通过免疫荧光观察细胞黏附数量,real-time PCR检测细胞黏附基因表达。结果·激光处理组SEM结果未发现钛片表面形态的改变;各组钛片表面细胞黏附数量及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处理对其没有影响。结论·Nd:YAG水雾激光消毒种植体对钛种植体表面没有影响,在种植体周围炎治疗中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水雾激光 种植体表面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制型颞下颌关节-下颌骨联合假体的临床初步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吉驷 焦子先 +4 位作者 白果 张善勇 陈敏洁 姜闻博 杨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376-1381,共6页
目的·介绍定制型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下颌骨联合假体的设计制造过程,并初步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精确性。方法·收集6例TMJ-下颌骨联合病变患者,将术前颌面部CT数据导入Mimic 18.0软件中,个... 目的·介绍定制型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J)-下颌骨联合假体的设计制造过程,并初步验证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精确性。方法·收集6例TMJ-下颌骨联合病变患者,将术前颌面部CT数据导入Mimic 18.0软件中,个性化设计符合TMJ和下颌骨解剖结构和运动特征的TMJ-下颌骨联合假体,通过五轴精加工和3D打印等技术进行制造。手术选择改良耳颞、颌后和颌下切口,显露TMJ-下颌骨联合病变后完整切除;制备游离髂骨或带蒂腓骨肌皮瓣,并固定于联合假体内侧面,将该联合假体和自体骨共同植入缺损处并固定。术后分别进行临床指标和影像学检查,进行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并将术前设计假体和术后假体的植入位置进行拟合,分析假体植入的精确性。结果·6例患者术中假体和自体骨均顺利就位且固定牢固。平均随访19个月后,术后疼痛、饮食、下颌运动和张口度均有明显的改善;术后X线和CT检查均显示假体未见明显松动、移位、断裂等;术前和术后拟合结果显示,关节窝假体植入的平均误差为(0.891±0.127)mm,下颌假体为(1.240±0.246)mm,总体为(1.122±0.198)mm。结论·自行研制的定制型TMJ-下颌骨联合假体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联合假体 定制型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r:YSGG激光在慢性牙周炎基础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葛琳华 束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3期235-237,共3页
目的:评价Er,Cr:YSGG牙周袋内清创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9名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左右半口对照研究,随机分为A组:Er,Cr:YSGG激光牙周袋内清创;B组:手工龈下刮治器械牙周袋内清创。比较A、B组治疗后6、12周PD、BOP、CAL的变化及治疗疼痛... 目的:评价Er,Cr:YSGG牙周袋内清创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19名慢性牙周炎患者,采用左右半口对照研究,随机分为A组:Er,Cr:YSGG激光牙周袋内清创;B组:手工龈下刮治器械牙周袋内清创。比较A、B组治疗后6、12周PD、BOP、CAL的变化及治疗疼痛程度VAS值。结果:基线PD≥4mm的位点治疗后6周和12周PD、CAL和BOP与基线相比,均有非常明显下降(P<0.01)。且基线时PD≥6mm的位点,治疗后12周激光组PD降低显著高于对照组。激光组的VAS值明显低于手工器械组(P<0.01)。结论:Er,Cr:YSGG激光对慢性牙周炎患者进行牙周袋内壁清创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 Cr YSGG 慢性牙周炎 牙周袋内清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锶对羟磷灰石细胞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傅远飞 陈德敏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5-646,650,共3页
探讨掺锶对羟磷灰石细胞毒性的影响。合成含锶量分别为1%、5%、10%、100%的锶磷灰石陶瓷,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法评价其细胞毒性,以纯羟磷灰石和空白培养液作对照。各实验组细胞毒性评级均为0级或1级,无明显细胞毒性,但随着掺锶量的增... 探讨掺锶对羟磷灰石细胞毒性的影响。合成含锶量分别为1%、5%、10%、100%的锶磷灰石陶瓷,应用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法评价其细胞毒性,以纯羟磷灰石和空白培养液作对照。各实验组细胞毒性评级均为0级或1级,无明显细胞毒性,但随着掺锶量的增加细胞毒性有增大趋势;流式细胞仪法证实,锶羟磷灰石无显著细胞毒性。锶磷灰石没有明显细胞毒性,掺锶对羟磷灰石细胞毒性影响较小,锶磷灰石可能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磷灰石 细胞毒性 MTT比色法 细胞流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