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活似然估计meta分析的神经性厌食症大脑功能活动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王彦博 卜玉莲 +5 位作者 沈天笑 张伊冰 占世坤 孙伯民 张璟 胡柯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3-369,共7页
目的通过激活似然估计(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ALE)meta分析探寻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患者与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神经活动差异性,及其与AN患者临床症状的关联性。方法检索2000年至2025年3月发表的关... 目的通过激活似然估计(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ALE)meta分析探寻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患者与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神经活动差异性,及其与AN患者临床症状的关联性。方法检索2000年至2025年3月发表的关于AN神经活动影像学研究的meta分析文献,从识别出的588篇文献中筛选并纳入4篇专注于AN组与HC组神经活动差异的meta分析,共包含212名受试者和21组坐标。采用ALE meta分析方法,通过GingerALE软件对报告的脑区改变及其峰值坐标进行系统性分析,以探究AN组与HC组在大脑功能活动方面的差异。结果与HC组相比,AN组患者在左海马旁回/杏仁核(ALE值=0.39×10^(-2))、右海马旁回/杏仁核(ALE值=0.39×10^(-2))和枕下回(ALE值=0.39×10^(-2))的激活增强(P<0.01,FWE校正),而在布罗德曼17区(ALE值=0.61×10^(-2))的激活减弱(P<0.01,FWE校正)。结论AN患者的关键脑区(如海马旁回、枕下回和杏仁核)表现出显著的功能激活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症 激活似然估计 META分析 海马旁回 杏仁核 布罗德曼17区 视觉信息处理 情绪调节 记忆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显微外科治疗 被引量:6
2
作者 尚寒冰 赵卫国 +4 位作者 沈建康 濮春华 蔡瑜 林东 成侃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1999年2月-2006年5月施行手术治疗的2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肿瘤位于小脑半球者14例,第四脑室内延髓背侧2例,延髓下部1例和脊髓内...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外科手术治疗特点。方法对1999年2月-2006年5月施行手术治疗的2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患者(肿瘤位于小脑半球者14例,第四脑室内延髓背侧2例,延髓下部1例和脊髓内4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与分析。结果手术全切除肿瘤患者14例,次全切除7例,其中2例于手术前施行微导管超选择性肿瘤供血动脉栓塞术。手术后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18例,2例因脑积水症状未改善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1例手术后并发出血,再次手术。12例患者平均随访25个月,9例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1例遗留小脑性共济失调,2例肿瘤复发(1例再次手术全切除肿瘤;1例多部位复发而行γ-刀治疗,随访7个月肿瘤无增大)。本组无死亡病例。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母细胞瘤为良性肿瘤,肿瘤全切除可获得根治。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手术前供血动脉栓塞以及立体定向放射外科等综合措施可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血管细胞瘤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显微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的神经外科研究十年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沈建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92-102,共11页
近10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工艺和设备的进步,以及团队观念的更新、临床经验的积累,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10年的实践已经超越了过去有关血管内治疗与显微外科治疗策略的争论。当代的神经外科医师在坦率的评价越... 近10年来,随着神经外科手术技术、工艺和设备的进步,以及团队观念的更新、临床经验的积累,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10年的实践已经超越了过去有关血管内治疗与显微外科治疗策略的争论。当代的神经外科医师在坦率的评价越来越多的经验之后,更为理性地认识到这两种外科技术的优点和局限。脑血管病的外科治疗已经逐渐走向多学科协作的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意外 血管成形术 放射学 介入性 显微外科手术 脑血管重建术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精神疾病外科治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4
4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精神疾病外科治疗联盟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调控专业委员会 +5 位作者 赖伊杰 孙伯民 陆林 王高华 王伟 张建国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85-402,共18页
《中国精神疾病外科治疗专家共识》由全国神经外科、精神科等相关领域专家编写。专家共识根据截至2023年12月发表的临床研究并基于循证医学标准,发布神经外科手术在精神疾病临床中的治疗方案推荐,涵盖疾病包括:强迫症、抑郁症、抽动症... 《中国精神疾病外科治疗专家共识》由全国神经外科、精神科等相关领域专家编写。专家共识根据截至2023年12月发表的临床研究并基于循证医学标准,发布神经外科手术在精神疾病临床中的治疗方案推荐,涵盖疾病包括:强迫症、抑郁症、抽动症、双相障碍、神经性厌食症、物质使用相关障碍、精神分裂症等。本专家共识介绍了临床上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精神疾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初步规范了治疗流程和操作技术,旨在为从事精神疾病外科治疗的临床工作人员制定外科治疗技术应用的专业标准,最大程度上提高治疗效果、促进该治疗技术未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学 精神病学 神经调控 专家共识 难治性精神疾病 强迫症 抑郁症 抽动症 双相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 物质使用相关障碍 精神分裂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步态障碍的侵入性神经调控治疗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曾志童 黄鹏 +1 位作者 孙伯民 李殿友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8-551,共4页
步态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最常见的中轴症状之一,严重损害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神经调控是PD步态障碍药物、运动和康复治疗之外的重要疗法,其中侵入性手术是常采用的调控手段。鉴于步态障碍的高发病率和现有... 步态障碍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最常见的中轴症状之一,严重损害患者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神经调控是PD步态障碍药物、运动和康复治疗之外的重要疗法,其中侵入性手术是常采用的调控手段。鉴于步态障碍的高发病率和现有疗法的疗效局限性,近年来侵入性神经调控出现了许多针对新靶点和新模式的研究。本文对侵入性神经调控在治疗PD步态障碍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进行综述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步态障碍 侵入性神经调控 脑深部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癫痫的外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天懿 赖伊杰 +4 位作者 张小小 刘伟 曹春燕 孙伯民 占世坤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70-576,共7页
在癫痫患者中,药物难治性癫痫一直占据相当比例。这部分患者在经过精确的评估后或可通过外科治疗的手段达到发作缓解。本文阐述了难治性癫痫的术前神经电生理和影像评估方法,并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类型癫痫总结手术治疗方案,... 在癫痫患者中,药物难治性癫痫一直占据相当比例。这部分患者在经过精确的评估后或可通过外科治疗的手段达到发作缓解。本文阐述了难治性癫痫的术前神经电生理和影像评估方法,并结合最新临床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类型癫痫总结手术治疗方案,补充阐述了无创治疗方法,且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癫痫外科治疗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神经诊断技术 神经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内扰流装置WEB在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手术中的应用
7
作者 陈晓 钟志宏 +3 位作者 江泓 朱军 胡锦清 林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44-649,共6页
目的 初步探讨瘤内扰流装置WEB治疗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24年1-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应用WEB装置行血管内治疗的12例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经过,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7... 目的 初步探讨瘤内扰流装置WEB治疗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24年1-6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应用WEB装置行血管内治疗的12例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经过,动脉瘤位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7例、基底动脉顶端4例、前交通动脉复合体1例。出院时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神经功能预后,记录术后即刻、术后24~48 h、住院期间及术后30 d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共12例患者计12个动脉瘤,11例为未破裂动脉瘤(术前mRS评分为零),1例为破裂动脉瘤(术前mRS评分为1分),均采取单一WEB装置治疗,一次性成功输送并释放,技术成功率达12/12。出院时11例mRS评分为零(均为未破裂动脉瘤患者),1例为1分(破裂动脉瘤患者)。术后即刻未见新发脑缺血或脑出血,术后24~48 h未见新发脑实质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动脉瘤相关新发脑梗死,住院期间无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术后30 d亦无缺血性或出血性不良事件及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结论 初步认为WEB装置治疗颅内分叉部宽颈动脉瘤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 基底动脉 大脑动脉环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长期随访(24例报告) 被引量:10
8
作者 张小小 孙伯民 +2 位作者 李殿友 占世坤 曹春燕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751-754,共4页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4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手术前后的主要症状、体重身高指数(BMI)、月经及相关精神科量表评分等进行对照研究,分析手术对神经性厌食症的影响。结果术后患者BMI...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4例神经性厌食症患者手术前后的主要症状、体重身高指数(BMI)、月经及相关精神科量表评分等进行对照研究,分析手术对神经性厌食症的影响。结果术后患者BMI指数显著升高(配对t检验,t=16.84,P<0.0001);Y-BOCS、HAMA、HAMD及ADL量表手术前后的中位数比较有显著差异(21.0 vs.3.5,16.0 vs.4.0,20.5 vs.5.5,16.5 vs.14.0);术前有体像障碍者19例,术后为9例(M=5,P=0.002);术前仅4人能坚持工作学习,术后该值上升为19例(χ2=4.49,P=0.034),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立体定向双侧内囊前肢毁损术治疗神经性厌食症有效,是该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抢救极低体质量患者生命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症 手术治疗 内囊前肢毁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Ⅱ亚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功能 被引量:2
9
作者 贺子建 卞留贯 +3 位作者 贺华 孙青芳 赵卫国 沈建康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构建野生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NF2)Ⅱ亚型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人胚胎肾细胞293(HEK293)中的表达并检测其转染神经鞘瘤细胞(RT4)后的功能。方法以人胎脑cDNA文库中的NF2Ⅱ亚型基因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野生型NF2... 目的构建野生型Ⅱ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NF2)Ⅱ亚型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其在人胚胎肾细胞293(HEK293)中的表达并检测其转染神经鞘瘤细胞(RT4)后的功能。方法以人胎脑cDNA文库中的NF2Ⅱ亚型基因为模板,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野生型NF2Ⅱ亚型基因,并定向克隆至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质粒中;经鉴定正确的重组质粒pEGFP-NF2Ⅱ亚型,用Lipofectamine 2000脂质体导入人胚胎肾细胞293,通过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ting法观察基因表达水平;随后转染大鼠神经鞘瘤细胞,利用水溶性四氮唑法观察野生型NF2Ⅱ亚型基因对大鼠神经鞘瘤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经序列分析证实,克隆的NF2Ⅱ亚型基因与Genebank中的序列完全一致。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显示,经双酶切后的质粒pEGFP cDNA片段大小约为4700bp;NF2Ⅱ亚型基因cDNA片段大小为1770bp,NF2Ⅱ亚型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可瞬时转染人胚胎肾细胞293,通过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得到证实;水溶性四氮唑法检测显示,转染pEGFP-NF2Ⅱ亚型并表达NF2Ⅱ亚型编码蛋白的293细胞与对照组293细胞的增殖指数相同。结论所构建的野生型NF2Ⅱ亚型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在人胚胎肾细胞293中表达,且不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神经纤维瘤病2型 聚合酶链反应 质粒 转染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血性脑血管病外科治疗的现状和发展
10
作者 沈建康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2期529-531,共3页
关键词 出血性脑血管病 外科治疗 显微外科技术 20世纪 手术死亡率 人类健康 中老年人 影像技术 手术疗效 致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神经细胞死亡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1
作者 陈斌 成宜军 +1 位作者 陈正鸿 尚寒冰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3-156,共4页
脑出血后血管内容物通过理化损伤机制,尤其血液成分所产生的大量细胞毒性因子造成神经细胞不同形式的死亡。研究显示,在人和动物脑出血标本中均发现了血肿周围组织存在坏死、凋亡、自噬、坏死性凋亡等神经细胞的多种死亡方式。近年来,... 脑出血后血管内容物通过理化损伤机制,尤其血液成分所产生的大量细胞毒性因子造成神经细胞不同形式的死亡。研究显示,在人和动物脑出血标本中均发现了血肿周围组织存在坏死、凋亡、自噬、坏死性凋亡等神经细胞的多种死亡方式。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铁死亡为小鼠脑出血模型中存在的新的细胞死亡方式。由此可见,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细胞死亡机制具有多样的生物学特性。本研究对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细胞死亡方式的特点、调节机制、干预靶点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继发性脑损伤 神经细胞死亡机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迫症决策功能的神经机制和评估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月 金海燕 +2 位作者 孙伯民 张陈诚 占世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042-1045,共4页
强迫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致残性神经精神障碍,从神经生物学基础而言,其与大脑的一些重要脑区如眶额皮质、前扣带皮层有关。同时,神经影像学研究也表明与决策功能相关的脑区有眶额皮质、背外侧前额叶等。由此可见,强迫症与决策功能有一定... 强迫症是一种复杂的慢性致残性神经精神障碍,从神经生物学基础而言,其与大脑的一些重要脑区如眶额皮质、前扣带皮层有关。同时,神经影像学研究也表明与决策功能相关的脑区有眶额皮质、背外侧前额叶等。由此可见,强迫症与决策功能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相关性。决策功能受损是强迫症的典型临床表现,而且强迫症的发病与异常决策功能也有相关性。通常决策可分为风险模糊下决策和风险明确下决策,常用的评估前者的任务主要是爱荷华博弈任务,评估后者的有色子任务等。该文对强迫症中决策功能的神经机制和评估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迫症 决策功能 眶额皮质 爱荷华博弈任务 色子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的脑磁图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詹飞霞 曹春燕 曹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79-983,共5页
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是一大类具有突发性、反复性、自限性等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发作间期,常规生化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通常无明显异常。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脑磁信号、监测脑电活动的电生理工具... 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是一大类具有突发性、反复性、自限性等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发作间期,常规生化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患者通常无明显异常。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phy,MEG)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脑磁信号、监测脑电活动的电生理工具,可通过超导量子干涉仪对人脑进行非侵入性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已逐渐应用于神经精神系统疾病及大脑高级活动的功能及机制研究。该文主要对癫痫、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偏头痛等常见神经系统发作性疾病的MEG应用及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作性疾病 癫痫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运动障碍 偏头痛 脑磁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醉诱导的无意识过程中海马神经信号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梦 贾建 胡柯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87-593,共7页
医学上通常认为皮层下脑区与人的意识和行为相关,该文通过对比人的海马脑区局部场电位信号在麻醉过程中的不同动力学特征,分析被试者在清醒和无意识状态下的表现差异。使用颅内立体定向脑电图记录了6名癫痫患者在异丙酚诱导麻醉过程中... 医学上通常认为皮层下脑区与人的意识和行为相关,该文通过对比人的海马脑区局部场电位信号在麻醉过程中的不同动力学特征,分析被试者在清醒和无意识状态下的表现差异。使用颅内立体定向脑电图记录了6名癫痫患者在异丙酚诱导麻醉过程中海马局部场电位信号并进行功率谱密度估计,通过混沌吸引子形态、样本熵以及互信息对清醒状态和意识丧失状态下的表现进行比较和区分。结果显示,异丙酚全麻导致海马局部场电位信号多个频带的活动发生变化,从清醒状态向意识丧失状态转换过程中,吸引子形态会变得更加扁平。在意识丧失状态下,海马局部场电位信号具有更小的beta频带样本熵以及更小的自互信息衰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区 局部场电位 全身麻醉 癫痫 异丙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侵入式脑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的影响: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木兰 王丽萍 +1 位作者 胡柯嘉 贺华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84-591,共8页
目的探索非侵入式脑刺激措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的有效性。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5个数据库中关于经颅磁刺激、经颅交流电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3种非侵入式脑刺激干预措施治疗帕金森病且结... 目的探索非侵入式脑刺激措施改善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的有效性。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5个数据库中关于经颅磁刺激、经颅交流电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3种非侵入式脑刺激干预措施治疗帕金森病且结局指标包括执行功能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预先确定的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3种非侵入式脑刺激干预措施对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的疗效,使用标准化均数差(SMD)及95%贝叶斯可信区间(CrI)汇总结果,通过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CRA)对各干预措施的疗效进行排序。结果共纳入20项随机对照试验,包括809例帕金森病患者。与对照组相比,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执行功能有显著改善效果(SMD=0.16,95%CrI 0.01~0.32)。各干预措施疗效的概率排序结果显示,对帕金森病患者执行功能障碍疗效最佳的干预措施排序为经颅磁刺激>经颅交流电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对照(SUCRA分别为0.72、0.61、0.41、0.25),经颅磁刺激最有可能是疗效最佳的干预措施。结论目前的有限证据显示,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患者的执行功能有直接的改善效果。受纳入研究的数量及质量影响,上述结论需进行更进一步的高质量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执行功能 非侵入式脑刺激 经颅磁刺激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弹性成像横观各向同性模型参量估计
16
作者 马盛元 张爱丽 +4 位作者 孙青芳 刘军 严福华 杨广中 冯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38-238,共1页
目的磁共振弹性成像(MRE)技术能够无创测量人体软组织的力学特性。尽管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各向同性模型,但针对脑白质和肌肉等横观各向同性组织,尚缺乏高效的参数估计方法。本研究采用行波分解模型,为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 目的磁共振弹性成像(MRE)技术能够无创测量人体软组织的力学特性。尽管目前研究多集中于各向同性模型,但针对脑白质和肌肉等横观各向同性组织,尚缺乏高效的参数估计方法。本研究采用行波分解模型,为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模型提供了一种新的闭式解析解,并在仿真和实验中验证了其有效性。方法从行波分解模型出发,结合横观各向同性模型中波的偏振和波速与传播方向以及纤维方向的关系,获得了横观各向同性参数和波场以及纤维方向的直接关系,并得到参数的直接解析解。并设计了前置低通滤波器做预处理,以及多频率多测量的融合,最终得到稳定的横观各向同性参数估计方法。结果本文通过异质性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在参数估计和异质性结构识别的准确性。牛肉弹性成像和动态流变测试进一步证实了算法的可靠性,本方法结果与离体测试结果相符。在人脑磁共振弹性成像中,该方法准确恢复了白质区域的力学参数分布。结论本研究从行波分解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横观各向同性弹性模型反演方法。仿真和实验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估计异质性复杂纤维组织的各向异性力学参数,为深入理解生物组织的力学特性及相应疾病的监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弹性成像 横观各向同性 弹性模型 纤维方向 纤维组织 分解模型 脑白质 参量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阿尔茨海默病的多模态多尺度脑生物力学
17
作者 马盛元 孔令晗 +12 位作者 金巍 金慧京 赵培钧 邱苏豪 索倩 张爱丽 孙青芳 冯西桥 汤耀辉 刘军 严福华 杨广中 冯原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94-194,共1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给社会和个人造成沉重负担。当前针对AD的诊断和评估主要采用对脑脊液中Aβ蛋白开展穿刺化验,或用注射核素采用PET成像方法对葡萄糖代谢或特异蛋白开展检测,尚...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给社会和个人造成沉重负担。当前针对AD的诊断和评估主要采用对脑脊液中Aβ蛋白开展穿刺化验,或用注射核素采用PET成像方法对葡萄糖代谢或特异蛋白开展检测,尚缺乏无创简便的早期诊断和随访方法。研究表明,脑组织生物力学特性变化与退行性疾病密切相关。在不同尺度下采用生物力学理论和方法对AD的进展开展相关机制和表征开展研究,有助于AD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在组织层面,采用磁共振弹性成像(MRE)技术对早期认知障(MCI)碍患者的脑生物力学特性开展在体测量,分析组织黏弹力学特性及其全脑分布的网络特征对MCI的诊断效能。在微观细胞层面,对Aβ蛋白影响下,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神经元细胞的力学特性变化开展测量,并基于显微成像的细胞骨架特征开展细胞力学建模,并针对Aβ蛋白诱导的力学变化开展机制分析。结果脑组织剪切模量在老年组显著下降,且MCI患者的脑组织弹性模量对比健康老年人也具有显著下降特征。全脑弹性模量的分布呈现小世界属性,对比健康对照其图网络结构在MCI患者中具有显著变化。神经元细胞在Aβ蛋白诱导下也呈现出软化特征,其细胞骨架结构也呈现空间分布的差异。神经元细胞的力学模型分析表明Aβ蛋白诱导的骨架变化是其总体力学特性变化的重要原因。结论生物力学特性在宏观和微观尺度下可以作为AD的生物标记,并揭示其发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Β蛋白 神经元细胞 生物力学特性 神经退行性疾病 葡萄糖代谢 生物标记 多模态 小世界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CR二聚体结构及功能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传宝 黎晨卉 薛礼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87-2804,共18页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是最广泛表达的膜蛋白家族之一,其可接收胞外信号刺激,通过自身构象变化激活胞内G蛋白等一系列信号通路,参与众多生理调节过程,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其也是重要的药物靶点。GPCR二聚化是... 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in coupled receptor,GPCR)是最广泛表达的膜蛋白家族之一,其可接收胞外信号刺激,通过自身构象变化激活胞内G蛋白等一系列信号通路,参与众多生理调节过程,具有重要的功能,因此其也是重要的药物靶点。GPCR二聚化是调控其功能的重要形式之一,靶向GPCR二聚体开发药物是药物研发的一个新方向。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GPCR二聚化及其结构与功能调控的机制,本文综述了GPCR二聚体结构及功能的研究进展,为了解GPCR二聚体的发现、二聚化方式、功能调控机制,及进一步靶向GPCR二聚体药物开发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二聚体 GPCR二聚体结构 GPCR二聚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急症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6
19
作者 何瑛 王庆华 +1 位作者 许秀芳 林东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02-604,共3页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急症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6年间300例介入治疗急症的破裂出血性脑动脉瘤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急症介入治疗了所有动脉瘤,无一例发生与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急症... 目的总结介入治疗急症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6年间300例介入治疗急症的破裂出血性脑动脉瘤的术前、术中和术后护理方法。结果急症介入治疗了所有动脉瘤,无一例发生与护理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急症破裂出血性脑动脉瘤的科学和规范护理取得了良好效果,保证了患者治疗和康复的顺利进行,有效的预防了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脉瘤 介入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Cushing病的经蝶手术治疗(附54例报告) 被引量:18
20
作者 卞留贯 孙青芳 +3 位作者 沈建康 赵卫国 苏颋伟 宁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93-396,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垂体Cushing病经蝶手术治疗的疗效,探讨其手术技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经蝶手术的垂体Cushing病54例,其中微腺瘤39例,大腺瘤3例,核磁共振未见肿瘤征象者12例(通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或岩下... 目的回顾分析垂体Cushing病经蝶手术治疗的疗效,探讨其手术技巧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回顾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经蝶手术的垂体Cushing病54例,其中微腺瘤39例,大腺瘤3例,核磁共振未见肿瘤征象者12例(通过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和/或岩下窦采血证实为垂体Cushing病),术中行选择性腺瘤切除者38例,部分或半垂体切除者16例,术后病理证实为ACTH腺瘤者49例,垂体ACTH细胞增生者5例;术后缓解标准为术后第1d或第2d患者的血皮质醇≤5μg/L。结果本组病人的缓解率75.9%,术前磁共振可显示肿瘤的患者缓解率(36/42,85.7%)高于未见肿瘤者(5/12,P<0.05),术中选择性腺瘤切除患者的缓解率(32/38,84.2%),亦高于其他(P<0.05),同样,术后病理证实为腺瘤的高于增生者(P<0.05);随访期内复发2例。结论只要内分泌检查提示垂体Cushing病,即使磁共振未见肿瘤征象,也可行经蝶手术探查;从术前影像学表现、术中以及术后病理是否证实ACTH腺瘤可预测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Cushing病 ACTH腺瘤 经蝶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