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 被引量:168
1
作者 何相宜 施健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1-1236,共6页
2014年,我国首次发布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有效规范了国内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内科诊疗。时隔4年,国内相关临床资料有了新的积累,因此再次组织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多次共同讨论制订了新版... 2014年,我国首次发布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有效规范了国内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内科诊疗。时隔4年,国内相关临床资料有了新的积累,因此再次组织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多次共同讨论制订了新版共识意见。在新版共识意见中,参考了新制订的中国临床指南的评价标准,并注重加入了中国人自己的研究证据,使其能更好地指导中国人群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内科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胆囊结石病 中国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欧洲消化内镜学会临床实践指南:胆总管结石的内镜治疗》摘译 被引量:46
2
作者 周春华 周玮 +2 位作者 孟雨亭(译) 邹多武 李兆申(审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37-1241,共5页
该指南由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制订,就如何处理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 CBDS)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它包括疑似CBDS患者的诊断策略以及不同CBDS的治疗方案。主要推荐要点如下。1CBDS的流行病学、自然病史和处理推荐胆... 该指南由欧洲消化内镜学会(ESGE)制订,就如何处理胆总管结石(common bile duct stones, CBDS)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它包括疑似CBDS患者的诊断策略以及不同CBDS的治疗方案。主要推荐要点如下。1CBDS的流行病学、自然病史和处理推荐胆囊结石在发达国家患病率达10%~15%,累积年发病率为0.60%。在有症状的胆囊结石患者中CBDS的患病率为8%~18%,但尚无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中CBDS的流行病学数据。ESGE建议:推荐所有CBDS患者,只要能耐受手术治疗,无论有无症状,均取石治疗。(强烈推荐,低质量证据)CBDS的自然病史尚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石 内窥镜 胰胆管造影术 内窥镜逆行 欧洲 诊疗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专家共识:胰腺癌的筛查》摘译 被引量:2
3
作者 蒋琪 周玮(译) +1 位作者 邹多武 李兆申(审校)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47-49,共3页
胰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癌症,年龄校正的年发病率为12.9例/10万人年。然而,胰腺癌的预后很差,死亡率为11例/10万人年。尽管其发病率很低,但胰腺癌是美国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由于胰腺癌发病率上升,以及其他类型癌症早期筛查和治疗技... 胰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癌症,年龄校正的年发病率为12.9例/10万人年。然而,胰腺癌的预后很差,死亡率为11例/10万人年。尽管其发病率很低,但胰腺癌是美国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常见原因。由于胰腺癌发病率上升,以及其他类型癌症早期筛查和治疗技术的改进,胰腺癌可能即将成为美国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制订本共识的目的是更新2004年美国预防医学工作组(USPSTF)关于胰腺癌的筛查建议。USPSTF回顾了胰腺癌筛查的获益和风险,胰腺癌筛查试验的准确性,筛查检出或对无症状胰腺癌患者治疗的获益和风险等方面的证据。USPSTF认为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对胰腺癌筛查或者对筛查检出患者的治疗可以改善疾病相关的发病率、死亡率或全因死亡率。有充足证据表明在无症状成年人中筛查胰腺癌基本没有获益。有充足证据表明胰腺癌筛查和对筛查检出患者进行治疗的风险至少在中度以上。USPSTF重申了先前的结论,在无症状成人中筛查胰腺癌的潜在获益未超过潜在风险。最终,USPSTF建议不对无症状成人进行胰腺癌筛查(D级推荐)(表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多相筛查 美国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鉴别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卓然 张贤达 +17 位作者 曹羽成 张玲 龚婷婷 马烨波 段晓倩 郭康丽 李军 陈媛 张健涛 叶本功 丁进 朱建伟 刘枫 胡端敏 周春华 邹多武 李庆利 陈建刚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28,共8页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 目的建立并验证基于超声内镜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的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鉴别方法。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患者435例,采集胃肠道间质瘤(257例)与非胃肠道间质瘤(包括胃平滑肌瘤145例、神经鞘瘤33例)超声内镜图像共3279张,按患者比7∶3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Pyradiomics软件提取肿瘤影像组学特征,并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极致梯度提升树(XGBoost)、随机森林、递归式特征消除(RFE)算法设计特征筛选方案,基于所选特征通过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建立模型。通过ROC曲线评估各模型对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预测效能。结果由最终筛选得到的超声内镜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基于5种特征筛选方案(PCA、PCA+LASSO、PCA+XGBoost、PCA+随机森林、PCA+RFE)建立的预测模型的AUC分别为0.581、0.870、0.874、0.860、0.661。结论PCA+XGBoost的特征筛选方案效果最佳,基于上述影像组学和机器学习方法鉴别胃肠道间质瘤与非胃肠道间质瘤的模型可用于患者的术前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超声内镜 影像组学 机器学习 主成分分析 极致梯度提升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GCG对低氧诱导下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姚静静 王琪 +3 位作者 齐晓光 蒋荷 林晓琳 王立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199-1203,共5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低氧培养下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进行传代培养,并采用氯化钴(CoCl2)建立低氧模型,实验设空白对照组(常氧组)、低氧对照组及低氧加不同浓度的...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低氧培养下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进行传代培养,并采用氯化钴(CoCl2)建立低氧模型,实验设空白对照组(常氧组)、低氧对照组及低氧加不同浓度的EGCG组。分别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的表达。结果低氧条件下,低浓度EGCG短时间内(24 h)对SGC7901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但随着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EGCG可抑制低氧SGC7901细胞的增殖(P<0.01),100μg/mL EGCG作用72 h后,其抑制率可达(76.3±2.9)%。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EGCG在低氧环境下可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诱导胃癌细胞凋亡(P<0.05或P<0.01)。EGCG可明显抑制低氧诱导的HIF-1α和VEGF-A蛋白的表达(P<0.05或P<0.01),并下调VEGF-A mRNA表达(P<0.05或P<0.01),但对HIF-1αmRNA的转录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低氧条件下,EGCG可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低氧诱导的HIF-1α和VEGF-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低氧 胃癌细胞 凋亡 低氧诱导因子-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食管反流病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孙璟 胡家安 +1 位作者 徐志红 江石湖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OSAHA患者,所有患者完成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调查,根据是否伴有GERD症状将患者分为伴有GERD组和无GER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GERD症状积...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100例OSAHA患者,所有患者完成反流性疾病诊断问卷(RDQ)调查,根据是否伴有GERD症状将患者分为伴有GERD组和无GERD组,比较两组患者的GERD症状积分、睡眠呼吸紊乱指数(AHI)及体质量指数(BMI);根据OSAHS的病情程度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比较三组患者的GERD症状积分、睡眠分期及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情况。结果 OSAHS患者中GERD发生率为58%。伴有GERD患者的GERD症状积分、AHI和BMI均高于无GERD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有OSAHS患者中,重度组OSAHS患者所占百分比明显高于轻度组和中度组,缺氧程度较轻度者重,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三组间的GERD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SAHS与GERD密切相关,对伴有病理性GERD的OSAHS患者,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联合抗反流药物治疗可能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胃食管反流病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miR-183水平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孙颖 马瑾 +3 位作者 胡梅洁 郑雄 李健 顾玮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5-79,共5页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mi R-183水平在胃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实时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76例胃癌患者及同期26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清mi R-183的水平,分析mi R-183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mi R-183水平在胃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实时定量PCR(q RT-PCR)法检测76例胃癌患者及同期26例正常对照者外周血清mi R-183的水平,分析mi R-183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血清中mi R-18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4.798±0.267 vs 0.904±0.067,P=0.000)。mi R-183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 R-183在预测胃癌发生时,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78(95%CI为0.955~1.001),敏感度为93.42%,特异度为92.31%;在预测胃癌转移(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时,其AUC值为0.643(95%CI为0.507~0.780),敏感度为67.31%,特异度为58.33%。结论·mi R-183在血清中的水平上调与胃癌发生、发展有关,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上调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mi R-183可能成为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分子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miR-183 胃癌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预防大鼠胆管损伤后狭窄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郝立校 龚彪 +2 位作者 孙波 蒋唯松 刘磊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局部浸润丝裂霉素对胆管电凝后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8只,采用电凝法建立胆总管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实验1组(n=10)、实验2组(n=10)和药物空白对照组(n=8)。实验1组及2组分别在胆管损伤处用吸附0.... 目的探讨局部浸润丝裂霉素对胆管电凝后狭窄的预防作用。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8只,采用电凝法建立胆总管损伤模型,然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实验1组(n=10)、实验2组(n=10)和药物空白对照组(n=8)。实验1组及2组分别在胆管损伤处用吸附0.4、0.6mg/ml丝裂霉素(体积均为1ml)的明胶海绵包绕并充分接触5min,药物空白对照组用浸润1ml注射用水的明胶海绵包绕。15d后取血检测肝功能,处死动物,取狭窄段及周围胆总管标本,光镜观察组织学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术后15d胆管损伤处管腔狭窄,狭窄以上胆管扩张。光镜下:模型组胆管壁显著纤维化并增厚,胶原纤维增生明显,有较多的肌成纤维细胞并伴有炎细胞浸润,实验组胆管壁轻度增厚,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与模型组比较,实验1、2组肝功能损害明显减轻(P<0.05),TGF-β和PCNA表达明显降低(P<0.01);与实验2组比较,实验1组肝功能损害明显减轻(P<0.05),TGF-β和PCNA表达明显降低(P<0.01)。模型组和药物空白对照组肝功能及TGF-β、PCNA表达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凝致胆管损伤后局部即刻应用丝裂霉素短期内可有效预防损伤后胆管狭窄,且在一定范围内该作用随药物浓度增加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胆管 创伤和损伤 缩窄 病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ncRNA-BBOX1-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孙颖 胡梅洁 +3 位作者 顾玮 李健 王吉 郑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78-1182,共5页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lincRNA-BBOX1-2的表达对于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4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incRNA-BBOX1-2的表达水平,分析lincRNAB... 目的·研究胃癌组织细胞中长链非编码RNA(long-chain non-coding RNA,lncRNA)lincRNA-BBOX1-2的表达对于胃癌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实时定量PCR检测45例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lincRNA-BBOX1-2的表达水平,分析lincRNABBOX1-2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lincRNA-BBOX1-2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3.291±0.274 vs 1.125±0.075,P=0.000);胃癌组织中lincRNA-BBOX1-2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有/无淋巴结转移(P=0.005,r=0.172)及TNM分期(P=0.013,r=0.137)呈正相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incRNA-BBOX1-2在预测胃癌发生时,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为0.916(95%CI 0.859~0.972);lincRNA-BBOX1-2在预测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时,其AUC值为0.720(95%CI 0.565~0.875)。结论·胃癌组织中lincRNA-BBOX1-2的表达水平上调与胃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lincRNA-BBOX1-2可能成为一个新的胃癌诊断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lincRNA-BBOX1-2 胃癌 TNM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胃静脉曲张出血及消除静脉瘤体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4
10
作者 朱燕华 吴巍 吴云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581-584,共4页
食管胃静脉曲张是与门脉最相关的侧支循环途径,其破裂可导致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胃静脉曲张在门脉高压患者中的发生率为5%~33%,总出血概率为3%~30%,其破裂出血引起的病死率高达30%~53%。胃静脉曲张出血控制... 食管胃静脉曲张是与门脉最相关的侧支循环途径,其破裂可导致静脉曲张出血,是肝硬化最常见的致死性并发症。胃静脉曲张在门脉高压患者中的发生率为5%~33%,总出血概率为3%~30%,其破裂出血引起的病死率高达30%~53%。胃静脉曲张出血控制难度较大,治疗手段又落后于食管静脉曲张。但是从上世纪以来,对于胃静脉曲张的治疗,尤其是介入治疗方面有了巨大的进步,如内镜下血管闭塞治疗、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球囊闭塞下经静脉逆行栓塞术(B-RTO)及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等。这些方法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提高了危重患者的生存率,帮助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门脉高压患者改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患者等待肝移植创造了时间和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胃肠出血 内窥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F1A2嵌合型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曹海霞 诸琦 +3 位作者 章永平 黄佳 张愫 姚玮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4-176,共3页
目的:克隆人类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A2(EEF1A2)基因全长,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人胰腺癌组织中扩增人EEF1A2基因全长,经T-A克隆后,亚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6,构建穿梭质粒pDC316-EEF1A2。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 目的:克隆人类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A2(EEF1A2)基因全长,构建其重组腺病毒载体。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人胰腺癌组织中扩增人EEF1A2基因全长,经T-A克隆后,亚克隆到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6,构建穿梭质粒pDC316-EEF1A2。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将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35和穿梭质粒pDC316-EEF1A2共转染293细胞,获得腺病毒重组质粒Ad5/F35-EEF1A2,经过在293细胞中包装和扩增之后,获得高滴度的腺病毒重组质粒Ad5/F35-EEF1A2。PCR、WesternBlot检测EEF1A2基因的表达。结果:用RT-PCR方法,从人胰腺癌组织中扩增出1400bp的cDNA片段,经测序证实为人EEF1A2基因。构建及包装出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5/F35-EEF1A2。结论:成功地克隆了人EEF1A2基因全长,并构建其表达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为进一步研究人EEF1A2基因在相关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科 EEF1A2 腺病毒载体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F1A2基因慢病毒表达载体的构建及慢病毒表达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朝 胡端敏 诸琦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8-22,共5页
利用PCR方法合成EEF1A2的基因全长,经NotⅠ和NsiⅠ酶切后克隆到慢病毒载体pGLV5-EF1a-EGFP/Puro上。构建的重组质粒pGLV5/EEF1A2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pGLV5 Lentiviral Expression Systems),将重组质粒与包... 利用PCR方法合成EEF1A2的基因全长,经NotⅠ和NsiⅠ酶切后克隆到慢病毒载体pGLV5-EF1a-EGFP/Puro上。构建的重组质粒pGLV5/EEF1A2经PCR、酶切及测序鉴定正确后,利用慢病毒表达系统(pGLV5 Lentiviral Expression Systems),将重组质粒与包装系统质粒(pVSV-G,pGag/Pol,pRev)4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收集培养上清并感染人胰腺癌SW1990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出稳定过表达细胞株EEF1A2/SW1990。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EEF1A2在EEF1A2/SW1990细胞中表达较原代细胞明显增高(P<0.05),MTT结果显示EEF1A2/SW1990细胞的增殖能力亦较原代细胞显著增强(P<0.05)。成功构建了EEF1A2基因的慢病毒载体质粒pGLV5-EEF1A2及其慢病毒表达系统,并筛选出稳定过表达EEF1A2的人胰腺癌细胞株EEF1A2/SW1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延伸因子1A2 慢病毒载体 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s突变小鼠胰腺癌前病变PanIN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立夫 David A.Tuveson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8期651-657,共7页
背景与目的:胰腺腺管内上皮瘤(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anIN)是近几年提出的新术语,目前对其缺乏足够认识。在首次建立小鼠PanIN细胞系的基础上探索Kras突变小鼠PanIN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基因打靶Kr... 背景与目的:胰腺腺管内上皮瘤(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anIN)是近几年提出的新术语,目前对其缺乏足够认识。在首次建立小鼠PanIN细胞系的基础上探索Kras突变小鼠PanIN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免疫组化分析基因打靶KrasG12D突变小鼠PanIN组织,分离和建立LoxP-Stop-LoxP-KrasG12D;Pdx1-Cre产生的小鼠PanIN细胞系,鉴定其体外贴壁依赖性生长及在软琼脂半固体培养基中集落形成,对PanIN细胞中抑癌基因Tp53、Smad4、p16进行突变分析。结果:KrasG12D激活突变产生了各期小鼠胰腺癌前病变-胰腺腺管内上皮瘤(Pa-nIN);PanIN细胞的胞浆和核中的磷酸化MAPK染色强阳性和高表达,EGFR、Her-2/Neu、和β-Catenin在PanIN细胞中也表现了高表达,Tp53在早期PanIN细胞和Smad4在各期PanIN细胞中的表达无异常;PanIN细胞在体外培养中的增殖速度与原发胰腺癌相似,并且能在软琼脂中形成光学显微镜下所见的集落,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集落增大;PanIN细胞中除可检测到KrasG12D突变外无p16、Tp53、Smad4突变或缺失。结论:单纯Kras的激活突变足以启动PanIN,是胰腺癌发生的早期主要分子遗传学改变事件,PanIN细胞已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恶性转化的肿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ras突变 PANIN 胰腺癌 基因打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4静默对K-ras突变小鼠胰腺PanIN细胞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
14
作者 齐晓光 胡毅 +4 位作者 汪进良 谈文龙 王琪 王立夫 Tuveson DA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81-486,共6页
背景与目的:由己建立的小鼠基因打靶模型证实,K-ras突变启动了胰腺癌前病变—胰腺上皮内瘤变(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anIN),p53、p16失活均可单独促进小鼠PanIN发展为浸润性胰腺癌。作为人胰腺癌中另一失活频率高发的... 背景与目的:由己建立的小鼠基因打靶模型证实,K-ras突变启动了胰腺癌前病变—胰腺上皮内瘤变(pancreatic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PanIN),p53、p16失活均可单独促进小鼠PanIN发展为浸润性胰腺癌。作为人胰腺癌中另一失活频率高发的抑癌基因Smad4,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提示,应用RNA干扰技术沉默PanIN细胞株中内源性Smad4表达,促使PanIN细胞恶性转化。基于此目的,本研究进一步探讨siRNA干扰Smad 4基因对PanIN细胞体内外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影响,从而有助于阐明PanIN恶性转化的新机制。方法:构建和筛选能特异性静默PanIN细胞中Smad4表达的最佳siRNA稳定表达质粒,稳定转染最佳siRNA表达质粒进入PanIN细胞,用Zeocin筛选稳定转染克隆,挑选阳性克隆、扩增,稳定转染后细胞命名为PanIN-S。本研究运用细胞计数、克隆形成实验等分别比较两组在活细胞率和体外增殖能力的影响,同时为进一步验证Smad 4基因静默对PanIN细胞体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本研究采用Transwell和Mitigel assay检测其干扰前后体外运动、侵袭能力。动物实验中,建立PanIN及PanIN-S细胞组裸鼠移植瘤模型,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并比较两组PCNA、VEGF和MMP-9的表达及其差异。结果:成功构建了Smad4基因siRNA体系;体外实验中与PanIN组相比,PanIN-S组细胞增殖、侵袭能力明显增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模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PanIN组相比,PanIN-S组PCNA、VEGF和MMP-9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K-ras突变基础上小鼠PanIN细胞Smad4基因静默促使PanIN细胞的恶性转化;PanIN基础上Smad4静默促使小鼠PanIN细胞体内外增殖及转移能力的增强,其增殖及转移可能与PCNA、VEGF和MMP-9高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RNA干扰 SMAD4基因 胰腺上皮肉瘤变细胞 细胞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19年,沈阳) 被引量:570
15
作者 杜奕奇 +7 位作者 陈其奎 李宏宇 曾悦 郭晓钟 李兆申 唐承薇 袁耀宗 王兴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706-2711,共6页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危重疾病,相关指南的更新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本共识以多学科专家意见为基础,以近5年国内外临床证据为依托,以30条陈述为表述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急性胰腺炎的分类、病因和诊治要点,相关陈述对临床指导性更... 急性胰腺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的危重疾病,相关指南的更新对临床有重要指导意义。本共识以多学科专家意见为基础,以近5年国内外临床证据为依托,以30条陈述为表述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急性胰腺炎的分类、病因和诊治要点,相关陈述对临床指导性更强,有望进一步规范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诊断 治疗学 诊疗准则(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血清脂肪代谢相关激素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应晨 刘彩虹 +3 位作者 胡家安 江石湖 徐志红 孙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03-1207,共5页
目的·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hypoxia syndrome, OSAHS)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脂肪代谢相关激素水平及其潜在作用。方法·选取因... 目的·评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oea hypoxia syndrome, OSAHS)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患者血清脂肪代谢相关激素水平及其潜在作用。方法·选取因鼾症就诊患者,根据多导睡眠图监测及NAFLD筛查分为OSAHS+NAFLD组、OSAHS组、NAFLD组和对照组,比较血清脂肪代谢相关激素等指标;将OSAHS患者分别依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pnea hypopnea index,AHI)和夜间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minimum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MinSaO_2)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组,比较NAFLD发生情况;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明确NAFLD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OSAHS组、NAFLD组及OSAHS+NAFLD组的AHI、MinS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百分比(TSaO_2<90%)、体质量指数、脂联素、瘦素、高敏C反应蛋白及脂多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程度OSAHS患者的NAFLD发生率(17.0%、51.6%和9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不同程度MinSaO_2的OSAHS患者NAFLD发生率(18.2%、57.1%和91.9%)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1)。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AHI、脂联素为NAFLD发病的独立预测因素(P=0.006,P=0.020,P=0.008)。结论·随着OSAHS严重程度增大,NAFLD发病率逐渐升高;OSAHS合并NAFLD患者血清脂联素、瘦素水平与NAFLD病情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脂联素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癌细胞与其基质成纤维细胞相互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苏娇娇 冯慧 +3 位作者 姚玮艳 陈熹 张辰宇 王亚雷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7-431,共5页
目的观察胰腺癌细胞系BXPC-3、SW1990能否促进其基质中正常成纤维细胞(NFs)活化成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及其活化的可能机制,以及活化后的CAFs对BXPC-3、SW199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差异贴壁法分选出野生型小鼠C57胰腺组织中的... 目的观察胰腺癌细胞系BXPC-3、SW1990能否促进其基质中正常成纤维细胞(NFs)活化成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及其活化的可能机制,以及活化后的CAFs对BXPC-3、SW1990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差异贴壁法分选出野生型小鼠C57胰腺组织中的NFs,后运用非接触式共培养方法将BXPC-3、SW1990与NFs共培养,共培养后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共培养前后NFs中CAFs标志性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的表达变化,以确定其是否活化,并且运用qRT-PCR法检测目前较公认的胰腺癌中升高的12种miRNAs在共培养前后的NFs中含量变化;采用transwell法观察活化前后的NFs对BXPC-3、SW1990迁移能力的影响。结果免疫荧光检测表明,与BXPC-3、SW1990共培养后,NFs中α-SMA、FAP表达均显著升高;同时,在所选取的12种miRNAs中,与BXPC-3、SW1990共培养后,NFs中miR-155含量均有明显升高。BXPC-3、SW1990在CAFs基质环境中迁移能力大大提高。结论胰腺癌细胞能够促进其周围NFs活化成CAFs,其活化可能与胰腺癌中某些特定的miRNA分泌进入到NFs中有关,活化后的CAFs又可以反过来促进胰腺癌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癌相关成纤维细胞 MIRNAS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成像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肝纤维化无创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陆梦 王铭杰 陈立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08-412,共5页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与NAFLD的预后密切相关,精准评估肝纤维化至关重要。NAFLD诊断的金标准是肝穿刺活检,然而其有创性限制了临床应用。基于超声和磁共振的弹性成像技术逐渐应用于NAFLD相关纤维...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已成为最常见的慢性肝病,肝纤维化与NAFLD的预后密切相关,精准评估肝纤维化至关重要。NAFLD诊断的金标准是肝穿刺活检,然而其有创性限制了临床应用。基于超声和磁共振的弹性成像技术逐渐应用于NAFLD相关纤维化诊断中,本文主要介绍两项技术的原理,比较各自优缺点以及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成像技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硬化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白娅娅 姚玮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52-1156,共5页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以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壁水肿增厚为特点,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累及的范围和深度有关,可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osinophilic gastroenteritis,EGE)是一种少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以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胃肠壁水肿增厚为特点,目前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明。临床表现与病变部位、累及的范围和深度有关,可伴有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血清免疫球蛋白E升高。影像学可见胃肠壁水肿增厚或结节样改变、肠腔狭窄、腹腔积液等;内镜下可见黏膜红斑、充血水肿、糜烂、溃疡等表现。病理活检有助于诊断,但由于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及内镜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理诊断缺乏统一的计数标准,目前临床上EGE的诊断仍较困难。该文主要就EGE的诊断和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师提高对EGE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 病因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喉健喷雾剂和利多卡因气雾剂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雷 杜重临 夏一梦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比较金喉健喷雾剂和利多卡因气雾剂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0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金喉健喷雾剂组(研究组)和利... 目的·比较金喉健喷雾剂和利多卡因气雾剂在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100例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金喉健喷雾剂组(研究组)和利多卡因气雾剂组(对照组),每组50例。麻醉诱导后l min,在UE可视喉镜暴露声门后,将金喉健喷雾剂或利多卡因气雾剂于咽喉部分别按2揿。观察插管前(T0)、插管即刻(T1)、插管后3 min (T2)、插管后5 min (T3)、插管后10min (T4)、拔管即刻(T5)、拔管后3 min (T6)和拔管后5 min (T7)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和心率(heart rate, HR)变化。记录患者拔管前后苏醒期躁动评分和对气管导管的耐受度。术后24 h进行随访,观察患者咽喉疼痛、声音嘶哑及拔管反应等情况。结果·2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2组患者经药物处理后,都能预防气管插管和拔管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MAP、HR、苏醒期躁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对气管导管的耐受满意度(P=0.021)和可接受度(P=0.021)明显提高,且术后24 h内咽痛发生率显著减低(P=0.020)。结论·应用金喉健喷雾剂能有效降低全身麻醉气管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应激反应,提高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对气管导管的耐受度,减轻术后咽痛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喉健喷雾剂 利多卡因 气管插管 血流动力学 咽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