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微创胃肠肿瘤外科的发展前景与方向 被引量:21
1
作者 郑民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1061-1063,共3页
关键词 肿瘤外科医师 微创手术 胃肠肿瘤 腹腔镜技术 早期胃癌 直肠癌手术 消化系肿瘤 腹腔镜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外科发展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17
2
作者 郑民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21-322,共2页
关键词 外科发展 微创外科 SURGERY 整体治疗 20世纪 治疗目标 最大限度 科技进步 MIS 治疗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良、恶性息肉微创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沈晓卉 陆爱国 +8 位作者 马君俊 宗雅萍 胡伟国 王明亮 李健文 毛志海 董峰 臧潞 郑民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1064-1067,共4页
目的探讨结肠镜、腹腔镜及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全结肠镜检查发现直径>1 cm的结直肠息肉共378例。结肠镜圈套器摘除319例,结肠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11例,腹... 目的探讨结肠镜、腹腔镜及双镜联合治疗结直肠息肉的适应证和疗效。方法2004年1月~2006年12月,全结肠镜检查发现直径>1 cm的结直肠息肉共378例。结肠镜圈套器摘除319例,结肠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11例,腹腔镜辅助结肠镜下治疗7例,结肠镜辅助腹腔镜楔形切除术6例,结肠镜辅助腹腔镜肠段切除术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32例。结果腹腔镜辅助结肠镜治疗组与结肠镜辅助腹腔镜局部切除术组均未出现一例并发症,结肠镜圈套器摘除组中1.6%(5/319)出现并发症。结肠镜组肿瘤残留11例,追加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8例。随访中,EMR术1例肿瘤残留,追加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结肠镜辅助腹腔镜楔形切除术中2例为浸润性结直肠癌,追加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结论大部分结直肠良性息肉可以通过单纯结肠镜的方法得到治疗;双镜联合的治疗方式对于结肠镜治疗困难的结直肠息肉是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息肉 结肠镜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外疝的微创治疗和合理选择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健文 解轶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27-1128,1131,共3页
关键词 补片感染 腹外疝 腹股沟疝修补术 腹膜前间隙 血清肿 TAPP IPOM 耻骨结节 腹外疝修补术 腹腔镜治疗 腹膜前修补 T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自然杀伤细胞表型及功能初探
5
作者 冯昫皎 刘健悦 +2 位作者 戚炀炀 孙晶 沈蕾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3-722,共10页
目的·初步探究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肿瘤组织中免疫微环境的组成,分析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在CRC中的比例、表型及功能特征。方法·收集CRC患者肿瘤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和匹配的CRC患者... 目的·初步探究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肿瘤组织中免疫微环境的组成,分析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NK细胞)在CRC中的比例、表型及功能特征。方法·收集CRC患者肿瘤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和匹配的CRC患者外周血样本,消化组织制备成单细胞悬液,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类免疫细胞比例,通过t-SNE(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降维与统计学分析,描述CRC肿瘤免疫微环境的特征。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NK细胞表面活化分子的表达情况,包括CD16、CD27、CD69、晚期活化标志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 antigen-DR,HLA-DR)、细胞耗竭标志T细胞免疫球蛋白与黏蛋白结构域3(T cell immunoglobulin domain and mucin domain-3,TIM-3)。运用流式细胞术探究CD38分子在NK细胞上的表达水平,描述CD38highNK细胞的表型特征。利用细胞刺激试剂盒激活NK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胞内染色检测NK细胞的功能,包括细胞因子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的表达水平。结果·收集25例CRC患者肿瘤组织及配对的癌旁组织和15例匹配的CRC患者外周血样本。CRC肿瘤组织中包含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NK细胞及髓系细胞等免疫细胞。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T淋巴细胞(P=0.000)和髓系细胞(P=0.026)的比例显著升高,NK细胞(P=0.007)的比例显著降低,B淋巴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中NK细胞表面CD27(P=0.000)、CD69(P=0.00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同时CD16(P=0.008)、HLA-DR(P=0.000)和TIM-3(P=0.024)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呈现晚期活化和耗竭表型。NK细胞按CD38的表达水平可分为CD38highNK和CD38lowNK 2个亚群。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组织CD38highNK(P=0.003)比例显著降低,CD38lowNK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相比CD38lowNK,CD38highNK的CD27高表达,CD16、NKp46、CD57、CD94、HLA-DR和CD158a低表达(均P=0.000),处于早期分化和未活化的状态。肿瘤浸润的NK细胞与癌旁组织相比,分泌细胞因子IFN-γ(P=0.032)、TNF-α(P=0.042)和GM-CSF(P=0.019)的水平显著降低,表明NK细胞杀伤功能受损。结论·CRC患者肿瘤组织中NK细胞浸润减少,早期分化状态的CD38highNK细胞亚群下降,分泌细胞因子的能力下降并呈现耗竭表型。这些结果提示NK细胞在CRC中功能受损,介导的抗肿瘤免疫应答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结直肠癌 CD3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4和CXCR7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6
作者 邱明远(综述) 李健文 郑民华(审校)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2-226,共5页
以往的研究认为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是趋化因子CXCL12的唯一受体,CXCL12/CXCR4生物轴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最近研究发现CXCL12尚存在CXCR7这一新的受体,并且CXCL12/CXCR7生物轴同样对肿瘤的发生发展... 以往的研究认为趋化因子受体4(chemokine receptor 4,CXCR4)是趋化因子CXCL12的唯一受体,CXCL12/CXCR4生物轴在肿瘤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然而最近研究发现CXCL12尚存在CXCR7这一新的受体,并且CXCL12/CXCR7生物轴同样对肿瘤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就有关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XCR7在肿瘤中的表达、促进肿瘤增殖和转移、促进血管新生以及肿瘤治疗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XCR4 CXCR7 CXCL12 肿瘤 趋化因子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7
作者 朱倩林 冯波 +7 位作者 陆爱国 胡伟国 王明亮 李健文 毛志海 董峰 臧潞 郑民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1068-1070,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8月~2007年7月我院132例根治性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手术并发症病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8月~2007年7月我院132例根治性腹腔镜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的临床资料,收集所有手术并发症病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统计分析筛选其危险因素。结果除5例术中采用手助方式外,余127例为腹腔镜辅助下低位直肠前切除术,无中转开腹。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0.5%(27/132),其中吻合口漏(8.3%,11/132)的发生率最高。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程筛选得出肿瘤大小(直径≥3 cm)、肿瘤部位(距肛缘距离≤6 cm)和病理TNM分期为影响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149、0.552、2.816。结论手术并发症中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最高;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和病理分期是影响手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低位前切除术 并发症 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中补片不固定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健文 冯波 +4 位作者 马俊君 赵斌 张辉 李华青 郑民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12期1152-1154,共3页
目的评价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中补片不固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50只SD大鼠建立疝缺损(3cm2)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使用聚丙烯补片(12 cm2)采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进行修复。甲组为补片固定组,乙组为补片不固定组。大鼠于术后不同... 目的评价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中补片不固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50只SD大鼠建立疝缺损(3cm2)模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使用聚丙烯补片(12 cm2)采用腹膜外补片植入术进行修复。甲组为补片固定组,乙组为补片不固定组。大鼠于术后不同时间分批处死,记录补片的挛缩度、腹壁抗张强度以及组织细胞学变化。结果所有大鼠术后腹腔均无粘连。2组大鼠在术后7 d、14 d、30 d、60 d和90 d补片的挛缩度分别为6.7%±1.3%vs 7.3%±1.5%、12.3%±1.3%vs 12.4%±1.6%、14.0%±2.0%vs 14.5%±1.3%、17.4%±2.1%vs 18.4%±1.5%和18.9%±2.2%vs19.5%±2.6%(P>0.05);2组大鼠的腹壁抗张强度分别为(288.4±8.4)mm Hg vs(286.6±10.2)mm Hg、(300.4±11.2)mm Hg vs(298.8±11.4)mm Hg、(305.0±11.7)mm Hg vs(303.3±16.1)mm Hg、(309.0±10.8)mm Hg vs(307.6±8.9)mm Hg和(311.8±9.8)mm Hg vs(310.0±8.6)mm Hg(P>0.05);2组大鼠的组织细胞学变化一致。结论当补片面积是大鼠疝缺损的4倍以上时,不固定的腹膜外补片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修补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8
9
作者 郑民华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 腹腔镜技术 胰腺次全切除术 胰腺肿瘤 术中 胰腺恶性肿瘤 腹腔镜器械 腹腔镜手术 慢性胰腺炎 胰腺体尾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脐孔-直肠联合途径腹腔镜人乙状结肠切除--原创技术 被引量:2
10
作者 Joel Leroy Jacques Marescaux 李佑(翻译)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9年第12期1066-1068,共3页
经人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目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2008年我们实施了世界首例经肛乙状结肠切除术。在NOTES手术中,关键难题在于如何建立有效的手术牵拉和操作的空间,我们利用... 经人体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目前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2008年我们实施了世界首例经肛乙状结肠切除术。在NOTES手术中,关键难题在于如何建立有效的手术牵拉和操作的空间,我们利用手术器具有的金属磁性这一特性采用体内外放置磁铁,对手术部位进行牵引,同时采用带有活动关节的手术器械,这些都有助于手术操作空间的良好暴露,并在实际上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首例人体手术中,在脐孔放置18mm的多操作孔道的穿刺套管,在乙结肠肠腔内放置磁铁棒,同时在体外放置强力磁铁以牵引乙结肠达到良好的手术暴露。将切下的乙结肠段经肛门取出体外。利用自然人体的腔道,使我们可以减少trocar的使用,并且也可以和腹腔镜操作相互配合,使腹腔镜外科"常规"技术操作变得更加方便。这种技术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我们认为可以首先在结肠良性肿瘤的病例甚至早期的小病灶结肠癌中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ES 腹腔镜外科 乙状结肠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