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地区成人医院获得性肺炎易患因素病原学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宁 程齐俭 +9 位作者 韩立中 李敏 黄绍光 倪语星 奚峰 郭雪君 周新 沈策 周龙女 张伯膺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339-343,共5页
目的本研究对上海地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菌和临床结局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上海地区HAP的临床特点、易患因素、病原菌的耐药状况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11月-2009年12月上海市7所大型... 目的本研究对上海地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病原菌和临床结局进行前瞻性研究,探讨上海地区HAP的临床特点、易患因素、病原菌的耐药状况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11月-2009年12月上海市7所大型综合性医院住院并确诊为HAP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微生物学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本组共收集HAP 204例,患者平均年龄(68±17)岁,70岁以上患者占58.3%。患者的基础疾病有脑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腹腔手术后等。20.6%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15.7%。心率增快、动脉血pH值下降、低氧、高血糖、血清尿素氮增高及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与患者存活率降低相关。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占64.9%,MRSA检出率为65.4%,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MRSA。结论高龄、脑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是HAP易患因素,并发感染性休克者预后差;常见HAP病原菌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金葡菌,MRSA约占6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获得性肺炎 病原菌 耐药性 危险因素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呼吸道湿化方法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37
2
作者 缪静波 冯琦蔚 +3 位作者 王佩珍 计文韬 王枫 顾秋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年第6期5-7,1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呼吸道湿化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建立人工呼吸道并应用呼吸机患者共60例,按照入院先后设立3组,每组20例,分别为人工鼻+即时湿化组(A组),持续点滴组(B...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呼吸道湿化方式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入住本院重症监护病房建立人工呼吸道并应用呼吸机患者共60例,按照入院先后设立3组,每组20例,分别为人工鼻+即时湿化组(A组),持续点滴组(B组,用输液泵控制滴速)、湿化器组(C组)。每组观察时间为2~4周,观察指标包括体温、血白细胞计数、中性白细胞计数、痰培养结果等等。结果B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最低,为20%,与其他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98,P<0.01)。结论持续点滴湿化法(用输液泵控制滴速)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湿化方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生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类抗菌药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合理应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新 刘又宁 +3 位作者 邓伟吾 何礼贤 姚婉贞 卓超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89-94,共6页
关键词 喹诺酮类 感染 呼吸系统 肺炎 社区获得性 肺炎 医院获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对医院获得性肺炎中甲氧西林耐药金葡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6
4
作者 王晓丽 刘嘉琳 +4 位作者 孙景勇 谭若铭 李梅玲 尹建永 瞿洪平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万古霉素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布、MIC值与预后的关系以及高MIC值MRSA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 HAP,采用E试验法测定MRSA菌株的MIC值,分析比较... 目的研究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中万古霉素对MRSA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布、MIC值与预后的关系以及高MIC值MRSA菌株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应用万古霉素治疗的MRSA HAP,采用E试验法测定MRSA菌株的MIC值,分析比较不同MIC值菌株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患者82例,43例(52.4%)MRSA菌株具有较高的MIC值;在基础疾病状态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情况下,低MIC值和高MIC值患者万古霉素应用7 d后病原菌未清除率分别为15.4%和37.2%(P=0.026);万古霉素应用3 d后临床治疗无效率分别为25.6%和44.2%(P=0.079);28 d内肺炎复发率分别为5.7%和20.5%(P=0.129);万古霉素治疗前90 d内MRSA感染史与高MIC值MRSA感染发生明显相关(P=0.033)。结论高MIC值MRSA HAP患者万古霉素应用3 d后临床治疗无效率、7 d后病原菌未清除率及28 d内肺炎复发率高于低MIC值患者,万古霉素治疗前90 d内有MRSA感染史是HAP中高MIC值MRSA菌株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最低抑菌浓度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医院获得性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前后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压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许华俊 李庆云 +1 位作者 蓝孝斐 周丽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9期2239-2242,2247,共5页
目的探讨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绝经前、后血压影响因素。方法将153例2009—2011年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睡眠中心的女性OSAHS患者按是否绝经分成绝经前患者(n=37)与绝经后患者(n=116)。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绝经前、后血压影响因素。方法将153例2009—2011年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睡眠中心的女性OSAHS患者按是否绝经分成绝经前患者(n=37)与绝经后患者(n=116)。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年龄、体质指数(BMI)、颈围、Epwoyth嗜睡量表(ESS)得分〕、多导睡眠图(PSG)监测指标及血压差异,并分析血压和上述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绝经后女性OS-AHS患者和绝经前比较舒张压〔(79±10)mm Hg比(85±10)mm Hg〕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校正了混杂因素以后,氧减指数(ODI)是绝经前女性OSAHS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因素(β=0.481;P=0.002;β=0.418,P=0.010);BMI是绝经后女性OSAHS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影响因素(β=0.287,P=0.002;β=0.257,P=0.006);AHI是绝经后女性OSAHS患者舒张压的影响因素(β=0.228,P=0.015);年龄是绝经前女性OSAHS患者收缩压的影响因素(β=0.288,P=0.047)。结论在女性OSAHS患者中,绝经后的血压高于绝经前,并且以舒张压升高为主;绝经前后影响女性OSAHS患者血压的因素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 高血压 绝经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对呼吸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倩 李庆云 +1 位作者 万欢英 黄绍光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49,共3页
昼夜节律是生物以24小时左右为基本时间单位而发生的生理、行为的周期变化。人类血压、体温、激素分泌等都存在昼夜节律,调节人类的基本活动。研究发现,人类的呼吸功能存在日间和夜间的差异。那么,呼吸是否也存在昼夜节律?呼吸的昼夜节... 昼夜节律是生物以24小时左右为基本时间单位而发生的生理、行为的周期变化。人类血压、体温、激素分泌等都存在昼夜节律,调节人类的基本活动。研究发现,人类的呼吸功能存在日间和夜间的差异。那么,呼吸是否也存在昼夜节律?呼吸的昼夜节律是否受睡眠、觉醒状态的影响?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初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睡眠 呼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年男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的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彦 李庆云 +2 位作者 林莹妮 张秀娟 许华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03-507,共5页
目的研究成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中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方法对73例习惯性打鼾成年男性行多导睡眠仪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对照组(AHI<5次/h,n=13)、轻度OSAHS组(AHI 5... 目的研究成年男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清中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方法对73例习惯性打鼾成年男性行多导睡眠仪监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分为对照组(AHI<5次/h,n=13)、轻度OSAHS组(AHI 5~20次/h,n=14)、中度OSAHS组(AHI 21~40次/h,n=15)和重度OSAHS组(AHI>40次/h,n=3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中visfatin水平。结果①不同严重度OSAHS组患者间血清visfatin表达水平有显著差异,且其水平随着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0.23±0.11)、(0.24±0.19)、(0.29±0.24)和(0.48±0.32)ng/mL,F=4.704,P=0.005)];其中重度组visfatin水平高于对照组、轻度组和中度组(t=2.751,P=0.009;t=2.563,P=0.014;t=2.014,P=0.05)。②visfatin水平与AHI、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指数(OAI)、微觉醒指数、最低氧减持续时间以及血氧饱和度≤90%的时间占总监测时间的百分比(TS90)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与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PO2)呈显著负相关(r=-0.435,P<0.01)。③控制体质量指数(BMI)和颈围因素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visfatin水平与OAI呈显著正相关(r=0.253,P=0.033)。④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visfatin水平临界值为0.273 ng/mL时,区分OSAHS轻中度和重度的敏感度为77%、特异度为64%;ROC曲线下面积为0.733,95%CI为0.609~0.858(P=0.001)。结论成年男性OSAHS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一致,血清visfatin水平升高与OSAHS的发病存在一定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年男性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内脏脂肪素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影响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6
8
作者 缪静波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6年第9期49-50,共2页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死率高,综述相关文献,分析其影响因素,提出了预防和护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影响因素 预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无创呼吸机依从性的Cox回归分析 被引量:38
9
作者 任蕾 徐海琴 +5 位作者 杜井波 翁秋霖 沈宏华 施凡 王年 李庆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44-650,共7页
目的评估影响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138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其中呼吸衰竭患者4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30例(包括40例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可能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性别、年... 目的评估影响无创呼吸机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方法 138例使用无创呼吸机患者,其中呼吸衰竭患者48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130例(包括40例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对可能影响其治疗依从性的因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与否、体质量指数、鼻部因素、基础疾病、认知能力、呼吸机压力释放方式、面罩类型、呼吸机输出压力、不良反应、心理状态、教育方式、居住情况、经济水平、确诊到呼吸机治疗执行时间)进行评定,并采用Cox回归全变量模型和逐步回归模型对以上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年龄<65岁(HR=2.513,95%CI:1.222~5.167)、文化程度高(HR=2.740,95%CI:1.765~4.255)、有Ⅰ型呼吸衰竭(HR=2.776,95%CI:1.547~4.982)、Ⅱ型呼吸衰竭(HR=2.545,95%CI:1.262~5.133)、高血压(HR=2.404,95%CI:1.550~3.729)、认知无障碍(HR=1.641,95%CI:1.114~2.416)、患者家属联合教育(HR=3.105,95%CI:1.687~5.715)、经济水平高(HR=1.871,95%CI:1.048~3.343)、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HR=2.329,95%CI:1.065~5.094)是提高患者无创呼吸机依从性的因素(P<0.05或P<0.01)。结论临床上应加强对年龄≥65岁、有认知障碍、文化程度低、经济水平较低以及使用的呼吸机压力释放方式为持续正压通气(CPAP)患者的教育,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的联合教育,以提高患者对无创呼吸机使用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依从性 影响因素 COX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Th17、CD4^+CD25^+Treg细胞表达特征 被引量:53
10
作者 施宇衡 时国朝 +4 位作者 万欢英 蒋黎华 艾香艳 朱海星 汤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40-743,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特征。方法:41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分为间歇-轻度组(n=23)和中重度组(n=18),行肺功能检查和哮喘控制问卷(ACQ)调查,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 目的:探讨外周血Th17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在支气管哮喘患者中的表达特征。方法:41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分为间歇-轻度组(n=23)和中重度组(n=18),行肺功能检查和哮喘控制问卷(ACQ)调查,2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h17和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ELISA检测血浆以及植物血凝素刺激24小时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清液中的IL-17、IL-10、TGF-β水平。结果:中重度哮喘组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及血浆IL-17水平高于间歇-轻度哮喘和正常人组,而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及血浆IL-10、TGF-β水平则降低。中重度哮喘组PBMC上清液中IL-17水平增高。哮喘患者FEV1(%预计值)与Th17细胞及血浆IL-17表达成负相关,与CD4+CD25+Treg表达成正相关。ACQ平均得分与Th17细胞和血浆IL-17表达成正相关,与外周血CD4+CD25+Treg表达成负相关。结论:中重度哮喘中外周血Th17细胞应答增强,而CD4+CD25+Treg细胞缺乏,哮喘的严重程度及症状控制与外周血Th17/Treg免疫应答失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TH17细胞 调节性T细胞 IL-17 IL-10 TGF-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策略比较 被引量:24
11
作者 任蕾 李庆云 +3 位作者 杜井波 周均铭 翁秋霖 陈小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如何选择肺康复策略。方法将89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严重度分为中度COPD组(n=32)、重度COPD组(n=36)和极重度COPD组(n=21),每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康复干预策略1组和策略2组,并进行20周的... 目的探讨不同严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如何选择肺康复策略。方法将89例稳定期COPD患者按严重度分为中度COPD组(n=32)、重度COPD组(n=36)和极重度COPD组(n=21),每组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康复干预策略1组和策略2组,并进行20周的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及各组间患者BODE指数、6 min步行距离(6MWD)、呼吸困难程度评分(MMRC)、肺功能(FEV1)、体质量指数(BMI)及COPD急性加重次数的变化。结果经过20周的肺康复干预,COPD中度、重度患者策略2疗效最好,干预前后6MW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BODE指数、MMRC、BMI和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极重度COPD患者策略1组疗效最好,干预前后MMR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ODE指数、6MWD、BMI和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COPD患者策略2组的BODE指数和6MWD改善效果最好(均P<0.000 1);极重度COPD患者策略1组MMRC改善效果最好(P<0.01)。Poisson回归分析显示,重度COPD患者在肺康复干预后急性加重次数明显减少(P<0.01);其余不同干预组和不同严重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不同严重度COPD患者可采取不同的肺康复策略以取得最佳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BODE指数 6MIN步行距离 呼吸困难程度评分 急性加重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与4种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耐药性的相关性 被引量:27
12
作者 姚屹瑾 方洁 +1 位作者 孙景勇 时国朝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5-318,共4页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4种临床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为临床科学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4—2016年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的用药频... 目的探讨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对4种临床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耐药性的影响,为临床科学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统计2004—2016年碳青霉烯类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美罗培南)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的用药频度(DDDs)及同期常见革兰阴性病原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白菌和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采用SPSS 17.0版统计软件对药物用量与耐药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白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使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耐药率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的使用强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日益严重的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白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的问题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大量使用密切相关,临床医师应科学合理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减少或防止耐药性细菌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碳青霉烯类 使用强度 抗菌药物 病原菌 常见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_(2.5)对被动吸烟大鼠慢性气道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胡建荣 许华俊 +3 位作者 李庆云 李春雷 孙娴雯 张秀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19-625,共7页
目的探讨PM2.5短期暴露对被动吸烟大鼠慢性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被动吸烟模型组(n=36),后者在给予被动吸烟45 d后再随机分为单纯被动吸烟组、低剂量(1.25 mg/mL)PM2.... 目的探讨PM2.5短期暴露对被动吸烟大鼠慢性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12)和被动吸烟模型组(n=36),后者在给予被动吸烟45 d后再随机分为单纯被动吸烟组、低剂量(1.25 mg/mL)PM2.5暴露组和高剂量(5 mg/mL)PM2.5暴露组(n=12)。在末次PM2.5染毒24 h时点,测定大鼠肺功能;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涂片及吉姆萨(Giemsa)染色后进行细胞计数及分类,对BALF中白介素-6(IL-6)、丙二醛(MDA)、总抗氧化能力(T-AO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指标进行检测;取左肺上叶肺组织,利用光学显微镜(光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学改变和细胞超微结构。结果单纯被动吸烟组和PM2.5暴露组BALF中白细胞总数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剂量PM2.5暴露组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低剂量PM2.5暴露组(P<0.05)。随着PM2.5暴露浓度的升高,大鼠肺功能参数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被动吸烟组和PM2.5暴露组BALF中IL-6和MDA水平显著升高,T-AOC、GSH-Px和CAT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被动吸烟组比较,高剂量PM2.5暴露组IL-6和MDA水平显著升高,T-AOC、GSH-Px和CAT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观察可见单纯被动吸烟组大鼠的支气管壁、血管腔及小气道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肺泡间隔明显变薄或融合,肺泡腔内渗出、充血,肺泡管扩张等结构破坏;PM2.5暴露组上述炎症过程进一步加剧,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巨噬细胞和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结论 PM2.5短期暴露可加重被动吸烟大鼠气道慢性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慢性气道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奈唑胺与万古霉素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 被引量:57
14
作者 林东昉 吴菊芳 +9 位作者 张婴元 郑经川 缪竞智 郑丽叶 盛瑞媛 周新 沈华浩 吴卫红 周乐 汪复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已知或怀疑为革兰阳性菌所致肺炎或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利奈唑胺或万古霉素静脉给药治疗。结果共入选患者... 目的评价利奈唑胺注射液治疗革兰阳性菌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为随机、双盲、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已知或怀疑为革兰阳性菌所致肺炎或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患者被随机分配接受利奈唑胺或万古霉素静脉给药治疗。结果共入选患者144例,改良的意向性治疗分析人群为141例,符合方案集116例,安全集142例。符合方案集中,停药后随访时,试验组和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6.9%(53/61)和61.7%(3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肺炎两组有效率为78.6%(22/28)和52.9%(18/34),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两组有效率为78.6%(22/28)和52.9%(18/34),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总的细菌清除率以菌株数计分别为79.2%(42/53)和61.5%(32/52),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肺炎细菌清除率为77.3%(17/22)和53.6%(15/28),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细菌清除率为80.6%(25/31)和70.8%(17/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安全分析集中,试验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4%(18/71),其中3例同时发生临床不良反应与实验室异常,临床不良反应10例(14.1%,10/71),主要为发热、皮疹等过敏反应,以及胃纳减退等胃肠道反应,实验室异常11例(15.5%,11/71),主要为肝功能损害、轻度白细胞计数降低、血小板减少等;对照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9%(12/71),包括临床不良反应11例(15.5%,11/71),主要为过敏反应,包括药物热、皮疹、红人综合征等,实验室异常3例(5.2%,3/71),多为肝功能损害,经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和对照组中停者各为5.6%和11.3%,其中与研究药物相关者各占1.4%和5.6%。所有病原菌均对利奈唑胺和万古霉素呈现敏感。结论利奈唑胺注射剂静脉给药用于革兰阳性菌所致肺炎和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治疗可获良好疗效,疗效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与对照组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万古霉素 肺炎 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万古霉素在重症感染患者的药动学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兴富 童伟 +3 位作者 吴静 陈虹 黄洁 方洁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45-749,共5页
目的研究万古霉素在重症感染患者体内的血药谷浓度和药动学特点。方法收集重症感染且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的患者128例,根据感染部位分为肺部感染组(n=45)、腹腔感染组(n=37)、血流感染组(n=33)和混合感染组(n=13);根据年龄分为老年人组... 目的研究万古霉素在重症感染患者体内的血药谷浓度和药动学特点。方法收集重症感染且使用万古霉素进行治疗的患者128例,根据感染部位分为肺部感染组(n=45)、腹腔感染组(n=37)、血流感染组(n=33)和混合感染组(n=13);根据年龄分为老年人组(≥65岁)54例和成年人组(18~<65岁)74例,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定其血药谷浓度值,利用贝叶斯反馈法计算其万古霉素药动学参数。结果血药谷浓度值个体差异大(1.7~36.8 mg·L-1),仅46.9%患者血药谷浓度在目标血药谷浓度(10~20 mg·L-1)范围内,其中成年人组达标率为43.2%,老年人组达标率为51.9%,老年人组平均血药谷浓度值高于成年人组。回归分析显示,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与患者年龄、肌酐清除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相关。万古霉素的表观分布容积为(1.00±0.12)L·kg-1,清除率为(78.80±44.51)m L·min-1,表观分布容积较万古霉素平均表观分布容积显著增大,且成年人组清除率明显高于老年人组。结论重症感染患者万古霉素血药谷浓度达标率低,血药谷浓度和药动学参数的个体差异都非常明显,患者年龄、肌酐清除率和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对血药谷浓度影响较大。临床使用万古霉素时,应根据患者自身的病理生理状况,借助治疗血药浓度监测来优化万古霉素的给药方案,实施个体化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感染 重症 血药谷浓度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组D和胞苷脱氨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敏 戎霞君 +2 位作者 高蓓莉 丁永杰 万欢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403-1408,共6页
目的探讨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组D(XPD)和胞苷脱氨酶(CD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及其病理类型的关系,并探讨吸烟与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103人,采用聚... 目的探讨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组D(XPD)和胞苷脱氨酶(CDA)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癌易感性及其病理类型的关系,并探讨吸烟与基因多态性的交互作用对肺癌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肺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各103人,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法分析两组人群XPD基因外显子10G→A(Asp312Asn)、23A→C(Lys751Gln)以及CDA基因外显子1上79A→C(Lys27Gln)、208G→A(Ala70 Thr)的基因型。结果两组XPD312和XPD751位点的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吸烟合并XPD第751位点突变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显著增加(P=0.044);同时发生XPD第312和751两个位点突变的肺癌风险增加6.13倍(P=0.047)。两组CDA Lys27Gln和CDAAla70 Thr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PD和CDA在不同病理类型中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可使XPD第751位点发生突变的个体发生肺癌的风险增加,XPD基因第312和751两个位点同时突变使肺癌发生的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色性干皮病基因组D 胞苷脱氨酶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C1蛋白检测指导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个体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高志强 韩宝惠 +7 位作者 沈策 金先桥 董竞成 万欢英 唐洁 沈洁 顾爱琴 姜丽岩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28-333,共6页
背景与目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ERCC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铂类化疗药物的耐药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ERCC1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在晚期NSCLC患者... 背景与目的: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1(excision repair cross complementing 1,,ERCC1)参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铂类化疗药物的耐药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ERCC1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在晚期NSCLC患者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及其意义。方法:从2006年8月-2009年7月,共入组222例晚期(Ⅲb-Ⅳ期)NSCL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ERCC1蛋白在患者肺癌组织的表达。按2:1的比例随机分为个体化治疗组(n=147)及标准治疗组(n-75)。标准治疗组采用含铂化疗方案健择川顷铂或诺维本/顺铂。个体化治疗组中ERCC1蛋白高表达的患者采用非铂化疗方案健择/诺维本,ERCC1蛋白低表达的患者采用健择朋顷铂或诺维本/顺铂化疗方案。主要观察指标包括有效率、总生存期及疾病进展时间。两组问比较采用X^2检验。1年生存率和生存期的比较采用Lifetable和Kaplan-meier方法分析。结果:随访数据截至2012年9月30日。标准治疗组的有效率为26.6%,个体化治疗组为27.2%,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1)。标准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为40.0%,个体化治疗组为48.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379,P=0.24)。标准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0.2个月(95%CI:8.67-11.73个月),个体化治疗组为13.3月(95%CI:12.46-14.14个月),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标准治疗组的疾病进展时间为4.8个月(95%CI:4.12-5.48个月),个体化治疗组的疾病进展时间为4.7个月(95%CI:3.88-5.5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95)。结论:个体化治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较标准治疗组有所延长,但ERCC1蛋白的检测指导晚期NSCLC的个体化治疗并未体现出有效率、生存期及疾病进展时间方面的优势,分子指标的检测能否指导临床合理选择化疗方案有待于更深入的临床研究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蛋白表达 个体化治疗 核苷酸切除修复交叉互补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成人万古霉素给药剂量的商榷 被引量:26
18
作者 方洁 何乐 程齐俭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1-29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万古霉素每日2g给药方案,能否达到10--20mg/L的目标血药浓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使用万古霉素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12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给药剂量、年龄... 目的探讨中国成人万古霉素每日2g给药方案,能否达到10--20mg/L的目标血药浓度。方法回顾性分析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使用万古霉素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122例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给药剂量、年龄、性别、体重、合并用药等与血药谷浓度的相关性。结果按说明书给药的患者中,62.1%血药谷浓度低于目标血药谷浓度。年龄是患者用药后血药浓度是否能够达到目标值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符合说明书剂量给药的患者,年龄〈60岁者中70.0%低于目标血药浓度;年龄≥60岁者中,62.5%达到或高于目标血药浓度。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需审慎地评估患者的给药剂量,尤其应该考虑年龄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古霉素 给药剂量 血药谷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F4与T细胞分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9
作者 陶连琴 时国朝 万欢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70-672,共3页
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是一类作用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转录因子.通过调节干扰素的表达、造血细胞的分化发育及活性,参与免疫调控;通过调节细胞的增殖凋亡,参与肿瘤的发生.不同的IRF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有明... 干扰素调节因子(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IRF)是一类作用于多种生物学过程的转录因子.通过调节干扰素的表达、造血细胞的分化发育及活性,参与免疫调控;通过调节细胞的增殖凋亡,参与肿瘤的发生.不同的IRF在免疫调控中的作用有明显差别.IRF4是IRF家族成员之一,限制性表达于免疫细胞,通过一系列信号转导作用参与免疫调控,也是淋巴样细胞(Lymphoid cell)、髓样细胞(Myeloid cell)、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分化的关键调节因子,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IRF4能调节T细胞分化.本文综述IRF4在T细胞分化中的调节作用,并探讨其在相关疾病中的发病机制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分化 临床意义 干扰素调节因子 免疫调控 信号转导作用 生物学过程 淋巴样细胞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BB/4-1BBL共刺激信号在过敏性哮喘中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艾香艳 时国朝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84-187,共4页
关键词 4-1BB/4-1BBL 过敏性哮喘 共刺激信号 免疫学发病机制 粘液高分泌 TH2细胞 细胞因子 IL-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