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成像在胎盘增厚中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1
作者 钱亭 刘嵘 钱朝霞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1-256,共6页
目的:分析胎盘增厚患者的MRI征象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评价MRI在胎盘增厚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产检)并分娩、产检时B超提示胎盘增厚并经MRI检查确诊的孕... 目的:分析胎盘增厚患者的MRI征象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以评价MRI在胎盘增厚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1日至2024年4月30日在本院接受产前检查(产检)并分娩、产检时B超提示胎盘增厚并经MRI检查确诊的孕妇。分析其MRI影像特点,包括胎盘形态、位置、信号特点、脐带插入点位置及胎盘与后方子宫肌层的关系,并与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行对照分析。结果:MRI表现为胎盘局限、边缘卷曲或位于宫角附近的患者,脐带插入点异常的发生率较高,且胎盘早剥风险、早产儿、低体重儿及胎儿生长受限的发生率升高(P<0.05)。此外,胎盘位置局限于宫角附近的患者更易发生胎盘植入性病变,胎儿丢失率也较其他位置高(P<0.05)。结论:MRI征象在胎盘增厚的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当胎盘局限、边缘卷曲或位于宫角附近时,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以优化患者的管理和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胎盘增厚 妊娠结局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对乳腺实性乳头状癌危险程度的评估价值
2
作者 黎鑫乐 伏秋燚 +2 位作者 孙琨 夏冰清 柴维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2,共7页
目的:归纳总结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磁共振成像特征,评估术前危险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手术病理为乳腺SPC(其中原位癌45例,浸润癌89例)的临床、磁共振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浸润癌肿块直径(中位数)大于原位癌(2.3 cm vs 1.2 cm... 目的:归纳总结乳腺实性乳头状癌(SPC)的磁共振成像特征,评估术前危险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手术病理为乳腺SPC(其中原位癌45例,浸润癌89例)的临床、磁共振影像及病理资料。结果:浸润癌肿块直径(中位数)大于原位癌(2.3 cm vs 1.2 cm,P<0.001)。浸润癌相对原位癌病灶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对应表观弥散系数(ADC)图低信号]者所占比例更高(56/60 vs 12/19,P=0.001)。原位癌肿块以均匀强化为主,浸润癌肿块以不均匀强化为主(P=0.001)。浸润癌肿块伴周围非肿块强化较原位癌更多见(P=0.037)。表现为非肿块强化的浸润癌相对原位癌病灶T2呈高信号者所占比例更高(19/29 vs 10/26,P=0.047)。原位癌均无淋巴结转移,7例浸润癌伴淋巴结转移(2例前哨淋巴结转移,5例腋窝淋巴结转移,1例内乳淋巴结转移)。所有乳腺SPC均是Luminal分型。结论:肿块大小、病灶DWI高信号(对应ADC图低信号)、肿块的强化方式、肿块伴非肿块强化、非肿块T2W高信号、淋巴结转移阳性等是评估乳腺SPC危险程度的关键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实性乳头状癌 磁共振成像 Luminal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的诊断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嵘 宋富珍 钱朝霞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HSG)检查女性,术中发现子宫憩室且有剖宫产史者的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切口憩室分为三型,轻型者...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造影对剖宫产术后切口憩室诊断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行子宫输卵管碘水造影(HSG)检查女性,术中发现子宫憩室且有剖宫产史者的35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切口憩室分为三型,轻型者为楔形,无明显经期改变者;重型者为团状或卷发状,边缘毛糙,有明显经期改变者且术中有经血流出;中型者为囊袋状,根据囊袋大小及边缘光整度不同可有经期改变,也可无明显临床症状。结论:HSG作为提高子宫腔切口憩室的诊断的阳性率具有一定的优势,切口憩室形状与临床表现有一定的诊断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输卵管造影 剖宫产术后 子宫切口憩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冷冻消融治疗的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袁媛 钱朝霞 李文涛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0-144,共5页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的局部复发是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研究旨在探索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冷冻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3年10月—2015年1月共入组22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的局部复发是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研究旨在探索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冷冻消融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3年10月—2015年1月共入组22例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患者,行27次冷冻消融术,术后随访12~32个月。治疗后影像学随访采用盆腔增强CT或MRI。统计技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1年内靶病灶局部控制率,比较术前、术后患者疼痛评分。结果:该组研究技术成功率为100%,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为18.5%,包括小便困难、患侧肌力下降、脓肿形成、重度组织冻伤。术后1年内靶病灶局部控制率为72.7%,局部病灶进展时间为(11.1±4.3)个月。患者术前与术后第3天进行数字疼痛评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术前与术后6个月NR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12个月N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54)。结论:CT引导下冷冻消融作为一种治疗直肠癌根治术后局部复发的新方法,安全可行,靶病灶局控率高,短期内疼痛缓解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局部复发 冷冻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动脉栓塞在宫颈或切口妊娠人工流产手术前的作用
5
作者 钱朝霞 李群英 徐文英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目的:将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于宫颈或切口妊娠中止前,期望减少人工流产手术的危险性和出血景。材料和方法:12例宫颈或切口妊娠患者,术前采用明胶海绵进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栓塞术,术后即刻或24h左右进行清宫手术,观察术中出血最... 目的:将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应用于宫颈或切口妊娠中止前,期望减少人工流产手术的危险性和出血景。材料和方法:12例宫颈或切口妊娠患者,术前采用明胶海绵进行双侧子宫动脉超选择性栓塞术,术后即刻或24h左右进行清宫手术,观察术中出血最和术后伴发症状。结果: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过程非常顺利,12例清宫手术均安全顺利完成,出血量仅10~20ml,没有出现栓塞术或清宫手术的并发症。术后随访血液HCC均在4周内消失。结论:宫颈妊娠或切口妊娠在清宫手术前进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的辅助治疗,安全性好,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可有效地控制宫颈或切口妊娠中止手术中的出血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宫颈妊娠 切口妊娠 人工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胃型腺癌MRI征象与病理对照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钱亭 刘嵘 +4 位作者 钱朝霞 王啸 宋富珍 严嘉仪 叶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16-620,共5页
目的:结合病理探讨MRI诊断宫颈胃型腺癌(GA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1例GAS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资料。分析病灶的MRI信号特点及与病理表现相关性。结果:MRI显示8例(72.7%)病灶呈实性或囊实性表现,3例(27.2%)呈囊性表现... 目的:结合病理探讨MRI诊断宫颈胃型腺癌(GA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经病理证实的11例GAS患者的临床、MRI及病理资料。分析病灶的MRI信号特点及与病理表现相关性。结果:MRI显示8例(72.7%)病灶呈实性或囊实性表现,3例(27.2%)呈囊性表现。实性肿块病理表现为肿瘤细胞异型性明显、排列密实、胞质少或无。MRI表现为T1WI等信号,T2WI稍高信号,DWI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明显强化,良恶性易于诊断;以囊性表现为主的病灶又称高分化胃型腺癌(微偏腺癌),病理表现为高度分化的腺体呈“爪状”形态或呈囊状扩张,细胞胞质内黏液丰富。MRI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内见低信号分隔,DWI未见明显高信号,增强后囊壁轻中度强化,需加以辨识。结论:结合病理特征能更好地理解不同分化程度GAS在MRI上表现,有助于提高对该病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子宫 宫颈胃型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大恶性肿瘤影像分级检查推荐方案(1.0版)之子宫体癌
7
作者 谷守欣 钱朝霞(审校)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86-490,共5页
一、概述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2015年子宫体癌的发病率为10.28/10万,而在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子宫体癌中的子宫内膜癌,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二、设备设置各地各级医院设备设置差异很大,综合各地情况,暂以上海市为参... 一、概述据2019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我国2015年子宫体癌的发病率为10.28/10万,而在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子宫体癌中的子宫内膜癌,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二、设备设置各地各级医院设备设置差异很大,综合各地情况,暂以上海市为参考。基础级:超声,DRO提高级:超声,DR,16层CT,1.5T MRI。强化级:超声,DR,64层CT,3.0T MRI,SPET-CT,PET—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体癌 癌症中心 64层CT 子宫内膜癌 16层CT 恶性肿瘤 宫颈癌 MR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MRI及临床表现
8
作者 孙陶陶 蒋玲 钱朝霞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产后胎盘病理证实的绒毛膜血管瘤6例,总结其母胎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征及新生儿预后。结果:6例绒毛膜血管瘤病例中MRI均表现为胎盘胎儿面单发肿物(... 目的:探讨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特征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1月产后胎盘病理证实的绒毛膜血管瘤6例,总结其母胎临床表现、MRI影像学特征及新生儿预后。结果:6例绒毛膜血管瘤病例中MRI均表现为胎盘胎儿面单发肿物(6/6),多边界清(4/6)。与胎盘信号相比,5例呈T1WI等信号、弥散轻度受限,1例呈T1WI稍高信号、弥散明显受限。T2WI信号多样,呈不均匀等高混杂信号(3/6)或均匀稍低信号(2/6)或稍高信号(1/6)。肿瘤内部及周围可见粗大血管,2例巨大肿块伴脐静脉扩张。其他伴随异常有4例羊水增多,1例胎儿发育迟缓、2例心脏异常和1例胎儿胸腹腔积液。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MRI具有一定特征性改变,且能同时显示母胎异常,为产前诊断提供额外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 胎盘 绒毛膜血管瘤 产前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