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相关科室医师对于患者生育力保存认知度的调查 被引量:23
1
作者 张凤春 马越 +5 位作者 林玉梅 刘照南 闫宁宁 徐海燕 徐迎春 王理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4-519,共6页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从事肿瘤诊疗相关工作的医师对于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fertility preservation,FP)的认知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对4家三级甲等医院从事肿瘤诊疗相关... 目的·了解三级甲等医院从事肿瘤诊疗相关工作的医师对于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fertility preservation,FP)的认知情况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于2017年1月1日—12月31日,对4家三级甲等医院从事肿瘤诊疗相关工作的各级医师进行问卷调查,共计179名肿瘤内科医师、77名放疗科医师及79名肿瘤外科医师参与调查。采集性别、年龄、职称、教育背景和FP认知等相关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医师对患者进行FP推荐的因素。结果·本次实际调查医师335名,包括88名男医师和247名女医师,平均年龄(35.94±6.27)岁(23~59岁)。96.4%的医师明确知道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会造成患者生育力的损伤,并且85.1%的医师认为应该向患者及家属介绍FP的措施,但实际工作中只有28.1%的医师进行了相关FP推荐。其中肿瘤内、外科医师,女医师,职称相对较高及具有更高教育背景的医师更倾向选择FP推荐。有63.3%的医师提出知道男性FP,但只有37.9%和21.2%的医师知道确切的保存方法和地点;对于65.1%的自称了解女性FP的医师中,有49.9%和24.5%的医师明确知道确切的保存方法和地点。对于进行相关推荐的最大顾虑是医师认为肿瘤患者已不适合孕育后代(占32.8%),其次是医师本人缺乏FP的知识和担心FP措施会延误患者抗肿瘤治疗时机。结论·肿瘤诊治医师目前缺乏对于肿瘤患者进行FP推荐的意识和知识背景,需要规范培训,提高其认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医师 生育力保存 认知度 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科护士对智能静脉药物配置机器人使用体验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王涛 季梦婷 仇晓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0-72,共3页
目的深入了解肿瘤科护士对智能静脉药物配置机器人的使用体验。方法对肿瘤科病房及日间化疗中心10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归纳的使用体验包含5个主题:不同应用阶段体验不同,减轻工作量和劳动... 目的深入了解肿瘤科护士对智能静脉药物配置机器人的使用体验。方法对肿瘤科病房及日间化疗中心10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应用Colaizzi资料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归纳的使用体验包含5个主题:不同应用阶段体验不同,减轻工作量和劳动强度,优化职业防护,提升冲配药物质量,人工智能在临床护理的发展前景。结论使用智能静脉药物配置机器人调配抗肿瘤药物有较明显的优势,但需要加强使用方法培训,以使护士掌握操作方法,改善使用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科 护士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化疗药物 机器人 使用体验 职业防护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DSA引导下经上臂静脉输液港植入术在恶性肿瘤化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金光鑫 张芳琴 +3 位作者 王雅雯 郭艳 仇晓霞 张学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3-737,共5页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DSA引导下经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TIVAP)作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通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 546例接受经上臂TIVAP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比较P... 目的 探讨超声联合DSA引导下经上臂静脉植入式输液港(TIVAP)作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通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1 546例接受经上臂TIVAP的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比较PICC置管室和DSA手术室实施该手术的植入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率。结果 1 546例患者植入成功率100%,一次置管成功率99.48%;手术时间(22.7±3.1) min;总并发症率7.37%(114/1 546);置管室操作766例,DSA下操作780例,与置管室组比较,DSA组手术时间更短[(20.1±1.3) min vs (25.4±1.9) min],原发导管异位发生率更低(0%vs 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血栓形成、上肢运动障碍、导管堵塞、港体外露、港体翻转等并发症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上臂TIVAP对肿瘤化疗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液通路,联合术中DSA引导可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手术相关并发症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DSA引导 上臂静脉 输液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子宫内膜癌诊治中的应用
4
作者 刘开江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2-285,共4页
宫腔镜检查和直接子宫内膜活检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常用和准确的技术方法,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病灶切除是保留生育治疗的重要部分;腹腔镜及机器人下早期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方法,强调重视无瘤原则,关注癌症基因组... 宫腔镜检查和直接子宫内膜活检是诊断子宫内膜癌的常用和准确的技术方法,宫腔镜下子宫内膜病灶切除是保留生育治疗的重要部分;腹腔镜及机器人下早期子宫内膜癌全面分期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标准方法,强调重视无瘤原则,关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分子分型对手术方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宫腔镜检查 直接子宫内膜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上臂植入输液港相关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5
作者 仇晓霞 金光鑫 +3 位作者 郭艳 代孟君 胡嘉娴 张学彬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83-1187,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access port,TIAP)植入后相关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上臂植入TIAP行化疗的1961例患者临床资...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otally implantable access port,TIAP)植入后相关感染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8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接受上臂植入TIAP行化疗的1961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一般资料、置管情况、感染细菌种类及TIAP相关感染发生率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确定上臂植入TIAP相关感染危险因素。结果·共43例患者出现上臂TIAP相关感染症状,发生率为2.2%(43/1961)。上臂TIAP植入后至感染发生时间为(116.88±95.39)d(7~377 d)。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各指标的比较结果显示,性别(P=0.001)、导管直径(P=0.000)、上肢静脉血栓(upp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UEVT)(P=0.000)及门诊患者(P=0.005)与感染风险有关。多变量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OR=0.35,P=0.012)、UEVT(OR=31.59,P=0.000)和导管直径(OR=2.81,P=0.005)是上臂TIAP相关感染的3个重要独立预测因子。结论·性别、UEVT及导管直径是上臂植入TIAP相关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港 上臂 肿瘤患者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臂输液港并发导管相关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及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构建
6
作者 张梦肃 张杰 +3 位作者 金光鑫 仇晓霞 张学彬 卜军 《介入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53-260,共8页
目的分析上臂输液港(upper arm infusion port,UAP)并发导管相关血栓形成(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的危险因素,构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23年2月在上海仁济医院接受UAP植入患者6028例,并分入训练集(n=4219... 目的分析上臂输液港(upper arm infusion port,UAP)并发导管相关血栓形成(catheter-related thrombosis,CRT)的危险因素,构建机器学习预测模型。方法纳入2014年2月至2023年2月在上海仁济医院接受UAP植入患者6028例,并分入训练集(n=4219)和验证集(n=1809)。构建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随机森林、决策树、神经网络、XGBoost及logistic等6种机器学习模型,选择性能较优者作为最优模型。采用沙普利加性解释法(SHAP)分析解释神经网络模型,DALEXtra软件包解释连续变量。结果选择神经网络模型作为最终模型。连续变量按重要程度由高至低分别为性别、导管直径、导管尖端确认方式、导管长度、患者类型、中心静脉导管植入史、皮下隧道长度、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原发性尖端移位、静脉左右侧入路。学习曲线[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0.6]以及Delong试验、Bootstrap法测试显示,神经网络模型性能良好(P<0.05)。Kolmogorov-Smirnov(KS)值为0.3135,显示模型区分度良好。临床影响曲线(clinical impact curve,CIC)评估表明,模型有良好的临床价值。结论成功构建预测UAP并发CRT的机器学习模型。建议首选直径5 F导管,优选左侧静脉入路并通过解剖学测量定位导管尖端,导管长度不低于36.56 cm,皮下隧道长度不低于5 cm,以降低CRT风险。基础特征为年龄50~65岁、BMI 18.69~20.81 kg/m^(2)和23.68~23.94 kg/m^(2)、男性,与较高CRT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臂输液港 导管相关血栓形成 机器学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肿瘤患者生育力保存认知现状调查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凤春 张硕渊 +4 位作者 陈天恩 徐海燕 马越 刘照南 徐迎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88,共7页
目的·了解在三甲医院就诊的男性肿瘤患者对生育力保存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设计“男性肿瘤患者对生育力保存认知调查问卷”,于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的50岁及以下... 目的·了解在三甲医院就诊的男性肿瘤患者对生育力保存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设计“男性肿瘤患者对生育力保存认知调查问卷”,于2018年1月1日—12月31日,对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就诊的50岁及以下的男性肿瘤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和当面随访,并进行问卷填写。结果·本次调查男性患者共计212例,平均年龄(34.4±0.5)岁;其中61例(28.8%)未生育子女,27例(12.7%)了解生育力保存,28例(13.2%)有意愿做生育力保存,87例(41.0%)知道放射治疗(放疗)或化学治疗(化疗)可能会影响生育能力。在了解生育力保存的27例患者中,19例(70.4%)通过医师途径得知,5例(18.5%)通过媒体途径得知,6例(22.2%)通过网络途径得知。有生育史的男性患者更倾向于无生育诉求(P=0.000)。年龄低于25岁的男性患者更愿意生育(P=0.046)。本科及以上学历(P=0.006)、有生育力保存意愿(P=0.010)的患者更倾向于了解生育力保存。有无接受过化疗(P=0.013)、是否有子女(P=0.044)是影响患者有意愿做生育力保存的主要因素。结论·目前大多数男性肿瘤患者缺乏对生育力保存的认知,可能与患者文化水平低和医务工作者宣教工作不足有关。医务工作者需要加大生育力保存的宣教力度,避免有生育意愿的患者失去繁衍后代的机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力保存 男性 肿瘤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间质细胞转化的分子机制及其在肿瘤转移中的作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陆虹旻 马俐君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41-545,共5页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换成为具有移行能力的间质细胞并获得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过程,它存在于人体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中。EMT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E-钙黏蛋白...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具有极性的上皮细胞转换成为具有移行能力的间质细胞并获得侵袭和迁移能力的过程,它存在于人体多个生理和病理过程中。EMT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有着密切的关系。E-钙黏蛋白(E-cadherin,E-cad)用于维持正常细胞间连接的稳定性,其表达水平与EMT的发生以及肿瘤的侵袭能力呈负相关,是EMT的关键分子。转录因子如锌指蛋白Snaill、SIP1等可下调E-cad的表达而促进EMT;Slug、Twist也可诱导EMT的发生。多种生长因子如HGF、TGF-β等可通过细胞内多个不同信号转导途径调控EMT的发生,促进肿瘤的转移。细胞外基质(ECM)对EMT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基质之间的黏附作用改变可引起EMT,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通过影响ECM诱导EMT的发生。不同的MicroRNA如microRNA-10b或microRNA-200对EMT发生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发生EMT的肿瘤细胞可获得某些类似于干细胞的能力如自我更新等,而胚胎干细胞在分化时伴有类似EMT过程的分子生物学事件。EMT的分子生物学过程、信号转导通路还有待更深入地研究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间质转化(EMT) 肿瘤侵袭 肿瘤转移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传统治疗抵抗与靶向治疗 被引量:5
9
作者 黄明主 张凤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0-233,共4页
近年来,不断有资料表明,肿瘤干细胞和正常干细胞具有相似的性质。肿瘤干细胞导致肿瘤的发生、复发及转移。肿瘤干细胞对传统治疗方法的抵抗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肿瘤干细胞位于特定的微环境中,肿瘤干细胞与微环境的相互... 近年来,不断有资料表明,肿瘤干细胞和正常干细胞具有相似的性质。肿瘤干细胞导致肿瘤的发生、复发及转移。肿瘤干细胞对传统治疗方法的抵抗是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同时,肿瘤干细胞位于特定的微环境中,肿瘤干细胞与微环境的相互作用显著影响肿瘤的进程。本文针对肿瘤干细胞及其微环境的靶向治疗做一综述,期望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干细胞 微环境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癌症患者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横断面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曾铖 金奕滋 +21 位作者 李婷 章真 梁晓华 唐曦 刘天舒 李琦 沈赞 姜斌 王理伟 张俊 陈思宇 周彩存 高勇 臧远胜 李恒宇 董宇超 湛先保 钟薏 刘苓霜 秦悦农 胡夕春 张剑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09-1017,共9页
背景与目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可使癌症患者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导致死亡。预防CINV对于接受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上海市三甲医院CINV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式,探讨... 背景与目的: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CINV)可使癌症患者机体功能紊乱,甚至导致死亡。预防CINV对于接受致吐性化疗方案的患者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上海市三甲医院CINV的发生情况及处理方式,探讨与CINV相关的危险因素,以期进一步改善CINV管理。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2年12月在上海市16家三甲医院接受治疗的376例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开展横断面研究。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INV的影响因素。结果:2022年上海市CINV管理与指南符合率较5年前有显著改善。对于接受高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指南符合率从21.6%提升至67.0%。对于接受中致吐风险化疗方案的患者,神经激肽-1(neurokinin-1,NK-1)受体抑制剂的使用并不能显著降低CINV的发生率。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方案是CINV发生的唯一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方案是影响CINV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实践中应优先关注药物本身的致吐风险,做好风险评估,严格遵循指南,从而最大化地控制CIN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 癌症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合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患者的抗肿瘤合理化诊疗方案探讨
11
作者 张郁瑭 金奕婕 +1 位作者 张凤春 徐迎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745-1750,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作为一种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COVID-19流行期间,与健康人群相比,癌症患者因基础免疫力较差、年龄较大等特点,感染COVID-19后发生其他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作为一种新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在COVID-19流行期间,与健康人群相比,癌症患者因基础免疫力较差、年龄较大等特点,感染COVID-19后发生其他系统并发症的风险更高。研究显示,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乳腺癌的发病率位居第一。该类患者合并COVID-19感染的预后更差,且因COVID-19感染而不得不推迟抗肿瘤治疗。目前,关于推迟治疗对乳腺癌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尚不明确,是否应调整这部分患者的治疗方案也仍处于研究中。该文通过系统回顾现有临床研究结果、各学会指南及专家共识,对COVID-19疫情下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合理化调整进行综述,探讨COVID-19感染的乳腺癌患者的抗肿瘤治疗时机和合理可行的抗肿瘤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手术 放射治疗 系统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蛋白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综述
12
作者 唐雷 徐迎春 张凤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77-1584,共8页
胶原蛋白是人体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可以调节细胞行为,胶原蛋白表达失调可导致多种疾病,包括肿瘤。肿瘤中胶原蛋白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在肿瘤进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胶原蛋白作为肿瘤患者预... 胶原蛋白是人体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之一,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胶原蛋白可以调节细胞行为,胶原蛋白表达失调可导致多种疾病,包括肿瘤。肿瘤中胶原蛋白主要由成纤维细胞产生,在肿瘤进展和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胶原蛋白作为肿瘤患者预后的预测因子,可能是有效治疗及预防肿瘤进展及转移的靶点,将来可能会研发出针对胶原蛋白及其受体的抗肿瘤药物。该文综述近年来新发现的胶原蛋白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特别是胶原蛋白在维持肿瘤细胞休眠状态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以及胶原蛋白如何参与肿瘤细胞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蛋白 细胞外基质 癌症进展 肿瘤转移 免疫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吕纯鑫 吴秀奇 夏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5-498,共4页
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的病例报道较少见。本例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例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的病例,通过分析临床病理特点、诊疗过程等,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类... 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的病例报道较少见。本例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肿瘤科收治的1例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的病例,通过分析临床病理特点、诊疗过程等,并结合文献复习,讨论该类肿瘤的发生、病理和免疫组化特征、诊治及预后。该例患者是异时性多原发恶性肿瘤,先确诊早期肺癌,经手术治愈,后确诊为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合并ARID1A突变及TMB-H,经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效果不佳,总生存期13月。本报道旨在提高对多原发恶性肿瘤合并SWI/SNF复合体缺陷型胃癌的认知及诊治水平,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原发恶性肿瘤 SWI/SNF复合体缺陷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症相关性疼痛病人多维疼痛评估量表的构建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6
14
作者 郑振东 黄明 +14 位作者 金毅 罗素霞 柳江 路平 汪子书 庄莉 余慧青 仇晓霞 刘波 褚倩 王昆 刘勇 任敬 王杰军 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6-204,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合癌症相关性疼痛(简称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量表,并探索评估量表用于癌痛病人的信度和效度,以期为临床癌痛病人的管理提供更加综合全面且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国内癌痛领域的指导性规范、临床诊疗指南、... 目的:本研究旨在构建适合癌症相关性疼痛(简称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量表,并探索评估量表用于癌痛病人的信度和效度,以期为临床癌痛病人的管理提供更加综合全面且简便易行的评估工具。方法:基于国内癌痛领域的指导性规范、临床诊疗指南、专家共识等,本研究构建了癌痛病人评估量表初始条目池,采取德尔菲法选取我国癌痛领域的二十余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统计咨询结果,确认纳入的条目,形成最终的多维疼痛评估量表(multi-dimensional brief test scale for pain,BTS)。经过两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第一轮纳入21位专家,第二轮纳入10位专家,第一轮纳入19个评估维度,选取重要性评分≥4.5分且变异系数≤20%的7个评估维度,进行第二轮专家咨询。这7个评估维度和条目的重要性结果与第一轮一致,由此最终构建的BTS共包含7个评估维度,15个条目。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北部战区总医院收治的癌痛病人,使用构建的BTS评估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果:共纳入166例病人,经过数据清洗,最终纳入分析的病人例数为138例。BTS的信度检测Cronbachα系数为0.78,效度检测的KMO值为0.80,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结论:构建的BTS条目共纳入7个评估维度,15个条目,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于癌痛病人的疼痛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相关性疼痛 疼痛评估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6例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23
15
作者 张凤春 唐雷 +3 位作者 马越 任芳 王红霞 徐迎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90-1496,共7页
目的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临床上9例pPNET患者及文献报道的117例p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PNET患者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特征及治疗状况。应用Kaplan-Meier法计... 目的探讨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pPNET)的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收集临床上9例pPNET患者及文献报道的117例pPNE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PNET患者影像学、病理组织学、免疫组织化学、临床特征及治疗状况。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风险回归模型。结果 126例pPNET患者中,男性65例,女性61例,平均年龄(29.90±16.06)岁;其中,Ⅰ期患者35例(27.8%),Ⅱ期患者53例(42.1%),Ⅲ期患者11例(8.7%),Ⅳ期患者27例(21.4%);共110例接受手术治疗,肿瘤完全切除者88例,12例患者在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32例(25.4%)患者接受辅助放疗;61例(48.4%)接受辅助化疗,47例患者接受一线化疗,其中37例进行二线及二线以上挽救治疗。平均随访时间为19.0个月,复发52例,死亡38例;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4.8%、15.9%和3.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和分期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完全性手术切除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综合治疗是pPNET的主要治疗方法,完全性手术切除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引下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植入临床应用 被引量:40
16
作者 仇晓霞 金光鑫 +3 位作者 郭艳 王涛 胡嘉娴 张学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89-694,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下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植入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接受上臂植入TIAP患者642例,其中男407例(63.4%),女235例(36.6%),年龄11~89(58.29±4.33)岁。采用超声导引下Se...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下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植入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接受上臂植入TIAP患者642例,其中男407例(63.4%),女235例(36.6%),年龄11~89(58.29±4.33)岁。采用超声导引下Seldinger置管技术,于上臂植入TIAP。结果 642例患者均植入上臂TIAP,首次植入成功率99.53%(639/642),3例首次穿刺失败,第2次植入成功。随访155 302个导管日,共发生并发症58例(9.0%),其中近期并发症9例,远期并发症49例;TIAP相关感染28例(4.4%),导管静脉血栓7例(1.1%),囊袋出血3例(0.4%),TIAP体翻转3例(0.4%),皮肤裂开1例(0.2%),导管堵塞2例(0.3%),导管继发移位4例(0.6%),导管相关上肢运动受限7例(1.1%),上肢静脉回流障碍2例(0.3%),正中神经损伤1例(0.2%),无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超声导引下经皮穿刺上臂植入TIAP技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导引 上臂 完全植入式输液港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导引经皮穿刺瘤块种植法构建兔VX2肝癌模型 被引量:9
17
作者 金光鑫 王军 +1 位作者 仇晓霞 张学彬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80-983,共4页
目的探讨MR导引下经皮穿刺瘤块种植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的方法及建模后影像学和组织学评估。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只。A组在360°全开放式0.4T MR扫描成像系统光学导航仪导引下,采用剑突左侧肋弓下进针,经... 目的探讨MR导引下经皮穿刺瘤块种植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的方法及建模后影像学和组织学评估。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只。A组在360°全开放式0.4T MR扫描成像系统光学导航仪导引下,采用剑突左侧肋弓下进针,经皮经肝穿刺将VX2瘤组织块种植于兔肝内;B组通过开腹法将瘤组织块种植于肝内。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成瘤率、感染率及肿瘤生长特点。结果A组模型成瘤率为93.7%,手术时间为(18.24±3.24)min,无术后感染发生;B组模型成瘤率为87.5%,手术时间为(25.23±2.16)min,1例发生术后感染。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HE染色镜下观察显示,2周见癌细胞呈巢状分布,癌细胞核大;3周见明显核分裂像,异型显著;4周可见凝固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MR导引下经皮穿刺瘤块种植法构建兔VX2肝癌模型,具有导引准确、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特点,可作为兔VX2肝癌模型构建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导引 肝脏 VX2肿瘤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JCC第7版与第8版分期对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凤春 左丽 +4 位作者 马越 刘照南 闫宁宁 徐海燕 徐迎春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5-51,共7页
背景与目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在传统解剖因素基础上,结合生物标志物,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乳腺癌预后分期系统。该研究旨在分析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2... 背景与目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在传统解剖因素基础上,结合生物标志物,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乳腺癌预后分期系统。该研究旨在分析AJCC第8版乳腺癌分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222例乳腺癌根治术后出现复发转移的患者,按照AJCC第7版解剖分期:肿瘤(tumor,T)分期、淋巴结(node,N)分期、转移(metastasis,M)分期,和第8版预后分期标准进行初诊状态再分期,比较不同标准分期的差异及与预后的关系,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方法,log-rank法检验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的差异。结果:按照AJCC第7版分期标准,ⅠA、ⅠB、ⅡA、ⅡB、ⅢA、ⅢB和ⅢC期的患者分别为34例(15.3%)、0例(0.0%)、73例(32.9%)、26例(11.7%)、45例(20.3%)、4例(1.8%)和40例(18.0%);按照AJCC第8版预后分期标准,ⅠA、ⅠB、ⅡA、ⅡB、ⅢA、ⅢB和ⅢC期的患者分别为47例(21.2%)、35例(15.8%)、55例(24.8%)、17例(7.7%)、25例(11.3%)、30例(13.5%)和13例(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分期变化主要有:第7版Ⅰ期细分为第8版ⅠA和ⅠB期;第7版ⅡA期细分为第8版ⅠA、ⅠB和ⅡA期;第7版ⅡB期细分为第8版ⅠA、ⅠB、ⅡA、ⅡB和ⅢA期;第7版ⅢA期细分为第8版ⅠB、ⅡA、ⅡB、ⅢA、ⅢB和ⅢC期;第7版ⅢB和ⅢC期细分为第8版ⅢA、ⅢB和Ⅲc期。AJCC第7版TNM分期和第8版预后分期与患者D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2和0.001),第8版预后分期ⅢB和ⅢC期亚组的DFS更为准确。结论:AJCC第8版预后分期能够准确预测乳腺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免疫治疗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婷 吕纯鑫 +5 位作者 卓萌 夏青 刘腾飞 吴秀奇 林晓琳 肖秀英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053-1061,共9页
目的·探索应用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行免疫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特征及预测因素,并分析irAEs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 目的·探索应用程序性死亡蛋白-1(programmed death-1,PD-1)抑制剂行免疫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特征及预测因素,并分析irAEs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21年10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应用PD-1抑制剂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40例。根据患者有无irAEs发生,将其分为irAEs组和非irAEs组。收集并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irAEs的表现及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irAEs发生的相关因素,并建立irAEs的预测模型。运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 curve,ROC曲线)对不同指标预测irAEs发生的能力进行评估。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irAEs与预后的相关性。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共计132例患者完成随访,其中有63例(47.7%)患者发生irAEs。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的结果显示,年龄≥65岁、Ki-67指数、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计数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reg计数为影响irAEs发生的保护因素(P=0.030)。ROC曲线提示,Treg+Ki-67+年龄(≥65岁)联合指标可较好地预测irAEs的发生(AUC=0.753,95%CI 0.623~0.848,P=0.000)。Kaplan-Meier生存曲线的结果显示,irAEs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较非irAEs组有所延长(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提示,irAEs是患者PF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6)。结论·Treg计数是行PD-1抑制剂免疫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发生irAEs的独立影响因素,且irAEs的发生可延长患者的PFS;Treg+Ki-67+年龄(≥65岁)联合指标可对该不良反应的发生进行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期胃癌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调节性T细胞 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学的综述 被引量:89
20
作者 季梦婷 杨艳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2-35,共4页
质性研究方法被引入国内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整体性、情境性、自然性和文化契合性的特点得到了护理学界的关注和共鸣,因此在护理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我国护理学领域的质性研究在方法学上仍然存有不足,如方法学不清、方法... 质性研究方法被引入国内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其整体性、情境性、自然性和文化契合性的特点得到了护理学界的关注和共鸣,因此在护理学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我国护理学领域的质性研究在方法学上仍然存有不足,如方法学不清、方法学混淆、方法学单一(超过81%为现象学研究),资料分析方法误用等问题([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描述性质性研究 内容分析 方法学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