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市长宁区1973-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刘大可 王洁 +10 位作者 冯国杉 吴婳 蒋宇飞 沈秋明 周鹏 张磊 张云 姜玉 夏庆华 赵文穗 项永兵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09-815,824,共8页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1973-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趋势,评估年龄、诊断时期、出生队列对其发病和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处与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以及长宁区公安局提供的本区相应... 目的分析上海市长宁区1973-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率与死亡率的趋势,评估年龄、诊断时期、出生队列对其发病和死亡的影响。方法利用上海市肿瘤登记处与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资料以及长宁区公安局提供的本区相应人口资料,计算1973-2013年前列腺癌发病和死亡的粗率、年龄标化率和累积率。利用Joinpoint软件分析发病率与死亡率的时间趋势变化,计算其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AAPC)。采用年龄-时期-队列(age-period-cohort)模型分析和评价年龄、诊断时期和出生队列对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结果 1973-2013年长宁区前列腺癌新发病例数从6例升至740例,世标发病率从0.85/10万升至19.00/10万;死亡例数从4例升至300例,世标死亡率从0.78/10万升至6.82/10万。发病率与死亡率的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率的APC为8.78%(P<0.05);死亡率的APC在1973-1997年为1.23%,在1998-2013年为7.11%,后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时期的发病危险比从1.1升至5.9(P<0.01),死亡危险比从1.2升至1.7(P=0.016),均有统计学意义。从最早的出生队列(1893-1897年)起,发病危险比从0.1持续上升,至1941-1945年的出生队列达到峰值2.3,之后至1961-1965年的出生队列,危险比保持在2.1~2.3。出生队列的发病危险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危险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上海市长宁区前列腺癌在1973-2013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上升,发病率上升幅度大于死亡率。年龄、诊断时期和出生队列对发病率趋势均有显著影响,而对死亡率趋势仅诊断时期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发病率 死亡率 时间趋势 年龄-时期-队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向杂交检测肝癌相关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突变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赵芝梅 朱宇 +4 位作者 吴燕 樊春笋 陈陶阳 甘愉 屠红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66-272,共7页
背景与目的:日益增多的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DNA前C区G1896A和G1899A突变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建立简单、快速、灵敏和准确的检测HBV前C区突变的反向杂交方法,并应用于检测江苏省启东地区HBV... 背景与目的:日益增多的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DNA前C区G1896A和G1899A突变是肝癌发生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旨在建立简单、快速、灵敏和准确的检测HBV前C区突变的反向杂交方法,并应用于检测江苏省启东地区HBV DNA前C区突变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方法:设计并合成HBV DNA前C区1896和1899位点的特异性探针,通过优化条件建立特异、敏感的杂交体系,并与直接测序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将该方法应用于检测启东100例肝癌和100例慢性HBV携带者(对照组),分析HBV DNA前C区突变与肝癌的关系。结果:反向杂交对血清样本的最低检测下限为HBV DNA 103 copy/mL,检测混合感染时比直接测序更占优势,混合株中10%以上的突变株均可被检测。启东地区HBV DNA前C区G1899A突变与肝癌高发具有相关性(P=0.000, OR=4.846, 95%CI:2.240~10.485),而G1896A突变未见其相关性。结论:反向杂交检测HBV DNA前C区突变方便、快速、准确,可有效监控肝癌的发生,适合临床大规模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前C区 反向杂交 突变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选链接蛋白1在胰腺导管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促进胰腺导管腺癌进展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潘泓 廖颖娜 +2 位作者 盖严支 钱立恒 聂惠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78-292,共15页
目的·探究分选链接蛋白1 (sorting nexin 1,SNX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对PDAC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巨胞饮的影响,并分析其促进PDAC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 目的·探究分选链接蛋白1 (sorting nexin 1,SNX1)在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PDAC)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对PDAC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巨胞饮的影响,并分析其促进PDAC进展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enotype-Tissue Expression,GTEx)数据库、基因表达综合(Gene Expression Omnibus,GEO)数据库中的GSE15471数据集分析SNX1mRNA在PDAC及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量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immunohistochemistry staining,IHC)检测PDAC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SNX1的表达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SNX1在hTERT-HPNE细胞及PDAC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分别采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由转染siRNA引起SNX1下调导致的AsPC-1、Capan-1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凋亡水平的变化。构建稳定敲除SNX1的Capan-1细胞株,使用裸鼠皮下成瘤实验检测下调SNX1对细胞在裸鼠体内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IF)确定SNX1在PDAC细胞中的分布,并用四甲基罗丹明-葡聚糖(TMRdextran)检测由转染siRNA引起SNX1下调导致的AsPC-1、Capan-1细胞巨胞饮水平的变化。利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软件预测与SNX1相关的信号通路,并选取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通路进行后续分析及实验验证。构建稳定过表达SNX1的Capan-1、AsPC-1细胞株,使用TGF-β通路抑制剂氧化苦参碱(oxymatrine,Oxy)处理上述过表达细胞,并采用CCK8实验、平板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术和TMRdextran检测Oxy处理对过表达SNX1引起的细胞的增殖、迁移、凋亡、巨胞饮水平变化的影响。结果·TCGA和GTEx数据库的合并分析的结果显示SNX1 mRNA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GSE15471数据集分析的结果显示SNX1mRNA在PDAC组织中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00)。IHC的结果显示SNX1在PDAC患者的癌组织中的表达亦高于癌旁组织。qPCR和Western blotting的结果显示,与hTERT-HPNE细胞相比,SNX1在PDAC细胞中的mRNA、蛋白水平均有上调(均P<0.05)。下调SNX1能够抑制AsPC-1、Capan-1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下调其巨胞饮水平,促进其凋亡;过表达SNX1则可产生相反的结果。同时,敲除SNX1能够抑制Capan-1细胞在裸鼠体内的增殖能力。IF的结果显示SNX1在PDAC细胞中与溶酶体存在共定位。GSEA的结果显示,SNX1的表达与细胞凋亡、三羧酸循环、TGF-β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信号通路相关;在PDAC细胞中下调SNX1能够抑制TGF-β信号通路的激活,过表达SNX1则可促进该通路的激活,且加入该通路抑制剂可抑制由过表达SNX1引起的细胞表型变化。结论·SNX1在PDAC细胞和组织中高表达,其可通过激活TGF-β信号通路增强PDAC细胞的增殖、迁移能力和巨胞饮水平,并抑制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分选链接蛋白1 巨胞饮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腺癌骨转移裸小鼠模型的建立及MicroCT观察 被引量:8
4
作者 崔永奇 耿沁 +6 位作者 顾爱琴 朱淼鑫 孔韩卫 孙磊 刘蕾 闫明霞 姚明 《中国肺癌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452-459,共8页
背景与目的骨转移占晚期肺癌的50%-70%。本研究以体外侵袭、迁移能力不同的肺腺癌细胞系A549、H1299、SPC-A-1、XL-2为基础建立肺腺癌骨转移裸小鼠模型,MicroCT观察骨转移情况。方法将50只6 w-8 w龄裸小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4个实验组左... 背景与目的骨转移占晚期肺癌的50%-70%。本研究以体外侵袭、迁移能力不同的肺腺癌细胞系A549、H1299、SPC-A-1、XL-2为基础建立肺腺癌骨转移裸小鼠模型,MicroCT观察骨转移情况。方法将50只6 w-8 w龄裸小鼠随机平均分为5组,4个实验组左心室分别注射相应四种细胞悬液(0.2 mL/只);对照组左心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后第二周起定期对各组小鼠进行MicroCT扫描,当小鼠明显消瘦时此组观察结束,结束前行骨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各实验组出现的骨转移部位按中轴骨和四肢骨归类,比较这两种部位之间的转移率;根据各组出现骨转移所用平均时间、骨转移率,对各细胞系骨转移能力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MicroCT、病理学检查确定,各实验组出现不同骨转移率,对照组小鼠无骨转移现象;各实验组中轴骨转移率均明显高于四肢骨,这与临床上肺癌骨转移规律一致,模型建立成功。各实验组间发生骨转移的小鼠数目及出现转移所用平均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MicroCT能清晰地检测到骨质破坏,利于骨转移情况的判断;我们成功建立了肺腺癌骨转移模型,为以后探索出新的肺腺癌乃至肺癌骨转移临床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基础;4种肺腺癌细胞系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强弱不等,但体内骨转移能力没有明显差异,其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骨转移 裸小鼠模型 MICRO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GF-Ⅰ R抗体联合顺铂对卵巢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5
作者 张彭南 高慧萍 +2 位作者 张鹏飞 孙红 蒋华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目的:观察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单克隆抗体4F2联合顺铂对卵巢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4种卵巢癌细胞(CAOV3、ES2、SKOV3和Hey细胞)中IGF-ⅠR... 目的:观察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型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单克隆抗体4F2联合顺铂对卵巢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4种卵巢癌细胞(CAOV3、ES2、SKOV3和Hey细胞)中IGF-ⅠR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抗IGF-ⅠR单抗4F2与各卵巢癌细胞系的结合特异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4F2对SKOV3和CAOV3细胞内IGF-ⅠR磷酸化水平的影响,CCK-8检测4F2、顺铂单用或联用对卵巢癌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建立卵巢癌SKOV3、CAOV3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观察4F2、顺铂单用或联合治疗对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IGF-ⅠR在4种卵巢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为SKOV3、CAOV3、ES2,Hey细胞不表达,4F2与SKOV3、CAOV3、ES2细胞均能特异性结合,并且4F2能够抑制IGF-ⅠR的酪氨酸磷酸化。联合组顺铂为0.2μg/ml时细胞生长抑制率即显著高于4F2单抗组[SKOV3:(47.4±3.1)%vs(5.3±0.6)%;t=3.126,P=0.007。CAOV3:(51.6±2.3)%vs(8.2±1.8)%;t=3.516,P=0.009]及顺铂组[SKOV3:(47.4±3.1)%vs(30.5±4.1)%;t=2.933,P=0.027。CAOV3:(51.6±2.3)%vs(28.9±2.3)%;t=3.226,P=0.034];在体内,联合组对卵巢癌种植瘤小鼠肿瘤的抑制率亦显著高于4F2单抗组[SKOV3:(87.3±3.1)%vs(41.6±4.9)%;t=2.29,P=0.004 3。CAOV3:(86.6±3.5)%vs(42.1±7.7)%;t=3.02,P=0.009 1]及顺铂组[SKOV3:(87.3±3.1)%vs(28.9±5.5)%;t=2.56,P=0.008 7。CAOV3:(86.6±3.5)%vs(32.7±4.1)%;t=2.91,P=0.007 3]。结论:4F2单抗特异性结合IGF-ⅠR阳性卵巢癌细胞,联合顺铂能够协同抑制卵巢癌细胞及其移植瘤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型受体 4F2 顺铂 卵巢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EGFR隐蔽表位的免疫毒素的制备及其对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杀伤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雅婷 石必枝 +1 位作者 孔娟 李宗海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25-431,共7页
目的:制备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隐蔽表位(287-302)的免疫毒素,并鉴定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抗EGFR(287-302)的806单链抗体(806 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806scFv)基因... 目的:制备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隐蔽表位(287-302)的免疫毒素,并鉴定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抗EGFR(287-302)的806单链抗体(806 single-chain antibody fragment,806scFv)基因经柔性肽与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Pseudomonas exotoxin A,PEA)的截短形式PE38KDEL连接,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2b-806scFv-PE38KDEL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纯化获得该免疫毒素融合蛋白806scFv-PE38KDEL,ELISA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其与EGFR的结合活性,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重组免疫毒素的内化作用,CCK-8法检测806scFv-PE38KDEL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MG和U87MG-EGFRvⅢ、表皮癌细胞A431、乳腺癌细胞MDA-MB-468、舌癌细胞CAL-27的细胞毒性。结果:成功构建重组免疫毒素806scFv-PE38KDEL,诱导表达的蛋白806scFv-PE38KDEL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纯化后的纯度>95%,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为目的蛋白。806scFv-PE38KDEL能EGFRvⅢ胞外段蛋白结合,还能与外源性表达EGFRvⅢ的肿瘤细胞和高表达EGFR的肿瘤细胞相结合,而与表达低水平EGFR的肿瘤细胞不结合。806scFv介导了重组免疫毒素的内化。806scFv-PE38KDEL对靶细胞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对过表达EGFRvⅢ的U87MG-EGFRvⅢ细胞IC50值为(5.85±0.03)ng/ml,对EGFR高表达细胞MDA-MB-468、A431、CAL-27的IC50值分别为(162.80±0.06)、(75.72±0.04)、(123.70±0.03)ng/ml。在1μg/ml的质量浓度下,相比PBS对照组,806scFv-PE38KDEL对U87MG-EGFRvⅢ、MDA-MB-468、A431和CAL-27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显著增高[(98.67±0.07)%vs(2.45±2.85)%、(86.26±1.01)%vs(0.48±1.76)%、(96.72±0.16)%vs(1.33±1.31)%、(96.29±0.30)%vs(2.00±0.60)%,均P<0.01],而对U87MG细胞几乎没有抑制作用[(3.59±2.09)%vs(0.19±0.95),P>0.05]。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靶向EGFR(287-302)表位的重组免疫毒素806scFv-PE38KDEL能特异地结合并杀伤EGFRvⅢ或EGFR高表达的肿瘤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隐蔽表位 免疫毒素 单链抗体 铜绿假单胞菌外毒素A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时法统计模型在全人群肿瘤登记生存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7
作者 李卓颖 蒋宇飞 +1 位作者 谭玉婷 项永兵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76-382,397,共8页
目的系统介绍现时法统计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全人群肿瘤登记生存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首先介绍常规的现时法,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时法统计模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描述,最后以实例说明如何在R软件中应用现时法统计模型进行相对生存率... 目的系统介绍现时法统计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全人群肿瘤登记生存数据分析中的应用。方法首先介绍常规的现时法,并在此基础上对现时法统计模型的基本原理进行了详细描述,最后以实例说明如何在R软件中应用现时法统计模型进行相对生存率的计算和趋势检验。结果利用上海市区男、女性胃癌1972—1986年生存随访数据作为实例,分别采用队列法、完全法、现时法和现时法统计模型估计1977—1981年胃癌5年相对生存率,并对相对生存率在1978—1980年、1981—1983年和1984—1986年3个观察时期间的趋势变化进行统计学检验。生存率估计结果显示,4种方法估计的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男性12.77%、13.76%、14.27%和16.41%;女性11.51%、12.04%、12.35%和14.74%。现时法统计模型估算的结果与后来实际观测到的胃癌5年相对生存率(男性:16.46%,女性:14.23%)较接近。趋势检验结果提示,胃癌5年相对生存率在3个观察时期间的趋势变化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现时法统计模型可在保证精确度的前提下,提高生存率估计的时效性,还可用于评估相关协变量对生存率的影响。国内肿瘤登记处在分析全人群肿瘤生存数据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加以应用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登记 生存分析 相对生存率 现时法统计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